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貴州導遊詞 >

貴州景點旅遊導遊詞

貴州景點旅遊導遊詞

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貴州景點旅遊導遊詞

貴州景點旅遊導遊詞
貴州景點旅遊導遊詞篇1

紅楓湖風景名勝區位於貴陽市西郊,是貴州西線黃金旅遊第一站。風景區規劃面積200平方公里,是一個融高原湖光山色、巖溶地貌、少數民族風情為一體的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紅楓湖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中分佈着大大小小170多個島嶼, 紅楓湖的山,或雄奇,或秀美。環湖四顧,但見羣山環繞,山水相連。泛舟其間,山隨水轉,水隨山環,有高峽壁立,有偏灣向隅,有鷗鷺翔集,有魚躍淺灘。縱遊山間,鳥鳴盈耳,樹深廕庇,其樂融融。是理想的生態旅遊勝地。紅楓湖分佈着不可勝數的天然溶洞,形成了“山裏有湖湖裏島,島中藏洞洞中湖”的奇妙景觀,尤以將軍灣一帶溶洞羣最負盛名。

紅楓湖周邊世代居住着苗、布依、彝等少數民族,民族風情旅遊是紅楓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份。1991年,紅楓湖民族村侗寨建成開放,成為當時國內風景名勝區中為開展民族風情旅遊而最早修建開放的民族村寨。此後,又相繼建成了苗寨、布依寨。經過十餘年的建設和經營,民族風情已成為紅楓湖最具活力的旅遊項目。紅楓湖民族村也成了展現貴州少數民族風俗和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歷經二十年的建設管理,紅楓湖風景區已建立起風景名勝資源保護體系,對森林植被、湖泊水體、地物地貌等保護工作依法實行了嚴格的管理,卓有成效的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工作為資源的永續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紅楓湖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已建成了滴澄關、觀景山、侗苗衝、恩園、將軍灣等十餘個景區,開放了數十個景點,響譽海內外

紅楓湖風景名勝區二十年建設和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關注。xx、xx、温家寶、李瑞環、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親臨紅楓湖考察,對紅楓湖風景名勝區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新世紀伊始,隨着大規模生態保護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進行,景區面貌煥然一新。二十年的拓展,鑄就了紅楓湖風景名勝區今日的輝煌,紅楓湖,這顆高原的明珠將更加璀璨奪目!

貴州景點旅遊導遊詞篇2

織金古城,山清水秀,溪澗縱橫,古蹟眾多,門類齊全,包括佛寺、道觀、文廟、書院、會館、祠堂、衙署、寶塔、泉井、津樑、古道、民居、店鋪、作坊等方方面面,分佈在一座座大理石小山上和流經城內的貫城河畔。

織金古建築多為倚崖傍洞或瀕水臨泉建造的幹欄式吊腳樓。大部建於“改土歸流”之後,僅從康熙五年(1666)至十年(1671),即建有武廟、文廟、鬥姥閣、隆興寺、東山寺、財神廟、城隍廟、馬王廟、黑神廟、炎帝廟、地藏寺等10餘座。其後屢有修建,形成現在的“四庵”、“四閣”、“四祠”、“八大廟”。

華橋位於城關鎮貫城河中段。原名“奢香橋”。始建於洪武二十一年(1388)。清順治十八年(1661)整修。東西向,跨貫城河。三孔石拱橋,長18米許,寬4.7米,主孔淨跨15.7米,矢高約10米。

東山寺位於城關鎮工業路東端。建於康熙八年(1669),光緒五年(1879)重加修葺。坐東向西。依山就勢而建,由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觀音閣組成。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0xx平方米。現存山門、前殿、正殿、鐘鼓樓。前殿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闊2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8.7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頂。前帶廊,深2.1米,置斜靠背欄杆。正殿又名梵帝宮。坐東西向,面闊五間,通面闊16.7米,進深三間,通進深7.8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正殿前左廂為鐘樓,右廂為鼓樓。

回龍庵位於城關鎮清泉路東段南側。建於康熙八年(1669),光緒十三年(1887)擴建、維修。坐北向南。由前殿、後殿、右禪房、左山門、得月樓組成。佔地面積約36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40平方米。後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4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1米,前後帶廊,抬樑穿鬥混合式懸山青瓦頂。殿內設須彌座神龕。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10.8米,進深四間,通進深8.5米,前後帶廊,抬樑穿鬥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得月樓面闊三間,通面闊8.36米,進深五間,通進深6.24米,帶周圍廊,深約1米。穿鬥式木結構重檐歇山頂。

炎帝廟位於城關鎮城南路中段東北側。建於康熙十年(1671)。坐北向南。由大殿、戲樓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19米許,通進深19.5米,穿鬥式木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後帶雙步廊,深1.9米。戲樓二層,通面闊9.12米,通進深7.12米,穿鬥式木結構歇山青瓦頂。

太平橋位於城關鎮沿河路中段西側。建於康熙年間。東西向,跨貫城河。二孔石拱橋。長28米許,寬13米許,西側主孔淨跨23米許,東側泄洪孔小,上為引橋,矢高8米許。1976年增設大理石浮雕望柱、欄板。

貴州景點旅遊導遊詞篇3

雲台山位於施秉縣北部,距縣城區13公里。雲台山風景區是(氵舞)陽河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由雲台山、外營台、轎頂山及大田堖等羣峯組成。面積約210平方公里,主峯團侖巖海拔1066米,突起於羣山之間,因山形“四面削成,獨出於雲霄之半”,山巔如台,加之雲霧繚繞,故名雲台山。20xx年,經貴州省政府批准,施秉縣雲台山景區被列為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預選地之一。

雲台山以原始自然生態、天象奇觀、奇峯麗水、佛教遺址、道教古剎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為特色。面積47平方公里。公為雲台山、排雲關兩大旅遊片區,規劃景點24處,山間珍稀等植物近400種,珍貴等動物近百種,被稱為“植物寶盆、動物寶庫”,是貴州東線探險尋幽的旅遊寶地。

當遊人置身山巔極目遠眺,萬山叢中支騰霧繞,如白龍翻滾,奇峯聳立怪石穿空露出崢嶸,深谷林莽古藤如織,山猴攀援飛禽啼鳴,晨曦透過鬆林光柱斑讕眼,山花散發陣陣清香,畫眉跳躍枝頭高聲鳴唱,古鬆挺拔山風吹拂,構成一幅誘人的風光畫卷,被詩人贊為“山中俊鳥”。

山中流泉淙淙,均從喀斯特地貌的石縫間噴出,不受污染,清澈可掬,順着奇山怪石間自由流淌,或為池潭,或為飛瀑,或為溪澗,水聲叮咚,如歌如琴,悦耳動人,遊人到此,依樹聽泉,別有一番超凡脱俗的愜意。夏季雨盛,溪澗水漲,你又會感受到“飛湍瀑流爭喧逐,旋崖轉石萬壑雷”的豪情。難怪歷代僧侶能拋卻凡心,戒除七情六慾,耐得寂寞,與世隔絕修行一生,卻原來這雲台山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身臨此山,自有世人不知之無窮樂趣。到了雲台山主峯,更是別有一番景象。站在千仞絕壁之上,極目遠眺,天寬地闊,近看,奇崖異石昂然列,爭奇鬥豔;遠眺,雲蒸霞蔚,千山萬壑沉於足下,萬頃碧綠,隨山起伏,山風吹過,有如朵朵綠雲飄飄欲仙,忽發奇想:或許真的有神仙存在於世,“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雲台山之所以迷人,貴在“雲”上。夏季的早晨,登上雲台山,遊人可看到磅礴的雲海奇觀。那雲霧飄忽蒼茫,忽快忽慢,忽濃忽淡,忽聚忽散,使雲台山的奇山異石、巨木古藤時隱時現,如美女遮羞,又如仙妖顯相,耐人尋味,朝陽出處,雲蒸霞蔚,瞬息萬變,彷彿海市蜃樓,遠眺羣山,有如一幅變幻不定的魔畫。

雲台山風景如畫,美景是數不勝數,但是也有很多景色依然被埋藏着,就好比這張雲台山留念的景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guizhou/nlx3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