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甘肅導遊詞 >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通用15篇)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通用15篇)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1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於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金城關前,建於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通用15篇)

中山鐵橋長233。33米,寬7。5米,有6墩5孔的鐵橋,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樑。其前身始於明洪武5年(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七裏處建的浮橋名叫鎮遠橋。根據清道光“蘭州府志”記載,該橋以二十四艘大船貫連,浮於河面,冬拆夏設。嚴冬時黃河結冰,車馬都可通行。至明洪武9年(1376年),衞國公鄧愈移浮橋至西10裏處,稱“鎮遠橋”;明洪武20xx年(1385年),蘭州衞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遺存重10噸,長 5。8米的鑄鐵橋柱“將軍柱”三根。清光緒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 導,建起了長達233。33米,寬7。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1954年,人民政府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樑,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光緒三十二年春天一個春寒料峭的下午,一個英國人從河西走廊出來後,沿黃河河谷進入蘭州,大約在公曆3月10日到達蘭州。這個叫布魯斯的英國人先是站在黃河北岸,很抒情地對當時蘭州的北城牆進行了“風景如畫,給人印象很深”的讚美後,接下來便對如何過黃河進入“風景如畫”的城裏感到頭疼了,他這樣寫道:

根據季節的變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經過西北部的船橋或乘渡船來到蘭州。城市對面的河寬將近有300碼,我們途經時,河水尚未解凍。冬天人們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經過,聽説每年解凍的時候都會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再安全的時候,這些人還堅持走這條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潛在的危險。對此,蘭州詩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詩歌的形式記錄了黃河冰橋的情形:一夜河凝駭神異,碎玉零瓊誰委積?錯落元冰大壑填,經過漫步如平地……當年的黃河浮橋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約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開,用大木連接起來,再鋪上木板,圍上圍欄,兩岸各立2根將軍柱(大鐵柱)、6根大木柱,又用兩條各長120丈的鐵索將船固定在河面上。但這種浮橋屬於季節性的橋,因為黃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黃河結冰前必須拆除。英國人布魯斯緊接着又這樣描寫了每年春天浮橋落成時的宏大場而:

每年組建船橋的開幕儀式都熱鬧非凡,主要的官員和社會各界都來參加這次盛會。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與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風俗相媲美,那是國王杜格娶亞得里亞的儀式。

冬季,黃河結冰,行人和車馬要過黃河,就只有靠冰“橋”。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橋,不但十分麻煩,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資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將軍宋國公馮勝與元將廓擴鐵木爾(王保保)作戰時,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黃河大橋西500米處)搭造了浮橋,這是蘭州地區最早的黃河浮橋。但這座浮橋當時只是為了方便軍隊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衞國公鄧愈率軍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橋,以運送糧餉,命名為“鎮遠浮橋”。20_年後的洪武十八年(1384),蘭州衞指揮僉事揚廉,將浮橋移至“河水少緩,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為靠近城區,除了軍事用途外,這座黃河浮橋也成了黃河歷史上第一座可供民眾過河的浮橋。

1920_年,總辦甘肅洋務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黃河鐵橋,並在1920_年10月以16.5萬兩白銀包工包料的總價承包價德國泰來洋行,合同規定,鐵橋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黃河鐵橋竣工之後,實際耗銀30.66萬兩。

修建鐵橋所用的鋼材、水泥等材料都是從德國購置,海運到天津,由京奉鐵路運到北京豐台火車站,再由京漢鐵路運到河南新鄉。從新鄉取道西安,分36批,用馬車運到蘭州。

一個清晨,數十輛大馬車浩浩蕩蕩從新鄉火車站簡陋的貨場裏潮水般湧了出來,車輪聲,馬蹄聲,鈴鐺聲,還有梆子,秦腔,花兒,馬的嘶鳴,匯成了一曲眾聲混雜的交響樂,響徹漫漫古道,從新鄉到西安,從西安到蘭州,從光緒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橋建成後,兩邊建了兩座分別刻有“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的大石坊,分別有楹聯:

曾經滄海千層浪;又上黃河第一橋。

天險化康衢直入海市樓中現不住法;

河蠕開畫本安得雲梯天外作如是觀。

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

中山橋不但經受了三次黃河特大流量的考驗,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蘭州戰役中,炮彈擊中了過橋的兩輛國民黨軍車,車上彈藥爆炸,大火燒燬了橋南端18節木橋面和部分縱梁。軍管會組織了300多人星夜搶修。

195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整修,將原有的梯形拱架換成了五座弧形鋼架拱樑,將原來的木板橋面全部換成現在的鐵板橋面。現在蘭州市的橋樑已達十餘座,使自西固達川入境從榆中與白銀交界的烏金峽出境,在蘭州境內全長152公里的黃河成為橋樑最密集的河段。

鐵橋古渡老斜陽,塔影河聲尋舊夢……

今天,中山橋的觀賞價值、歷史和文物價值,已遠遠大於它的交通價值,成為百里黃河風情線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3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黃河鐵橋參觀遊覽,黃河鐵橋即中山橋,是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的一座跨黃河鐵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20xx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後改稱“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於光緒三十三年(1920xx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建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施工負責為人天津人劉永起。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69名洋工華匠為主。歷時3年建成。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亙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國公馮勝、衞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直到洪武十八年,蘭州衞指揮僉事楊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橋的位置上興建了著名的鎮遠浮橋。此後500多年間,用以構築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雖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隨着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就像一部史詩,飧刻着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阪;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衞金城。”這座古老的橋樑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趙樸初的詩句頗能勾出人的遊興。和諸多橋樑相比,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

黃河鐵橋這裏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裏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遊覽這傳説中的黃河鐵橋吧。但願今天的黃河鐵橋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4

黃河鐵橋又叫中山橋,這是一座跨黃河鐵橋,建於清光緒年間。建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和德國人,施工負責人為天津人劉永起。建橋時間是三年,造價也是非常之昂貴,有 天下黃河第一橋 之稱。下面我以自己的理解對蘭州黃河鐵橋簡介,希望遊客能對蘭州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

大橋歷史蘭州黃河鐵橋之宏偉讓人驚歎,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塞,中原與西域的往來比穿過此地。黃河穿成而過,民間曾有 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 的歌謠。從明洪武五年起,宋國公馮勝、衞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此後500多年間,用以構築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都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 天下第一橋 。鎮遠浮橋並非堅固安全,遇到大洪水和冰稜,常常會發生橋毀人亡的慘劇。而且,冬季黃河封凍,浮橋必須拆除,車馬均由冰上通行。冬春之交冰將消未消之時,經常有人畜因冰裂落水而亡。春天冰融之後,又需重建浮橋,所費甚巨。進入20世紀,清政府鼓勵洋務,為建設黃河鐵橋提供了歷史契機。於是他決定藉助外國的先進技術與設備來實施他的建橋計劃。天時、地利、人和,一切冥冥中如有天助,僻居西部的蘭州註定要在20世紀初葉、在積貧積弱的中國完成一件驚世偉業。橋樑規格是中山鐵橋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樑。我感歎這座宏偉的大橋和人們的智慧和汗水,這座宏偉的建築讓中國人驕傲。

大橋的歷史價值大橋留給人們的不只是外表的宏偉,還有帶給國人的歷史反思。隨着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就像一部史詩,刻着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蘭州鐵橋遊客觀賞人數在逐年曾加,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裏感受歷史的洗禮,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蘭州黃河鐵橋是我最喜歡的大橋之一,站在上面我會立刻感覺到自己像是穿越了時間的變遷,感受到人們的經濟生活的迅速發展。蘭州黃河鐵橋簡介的內容還有很多很多,文字不能一一描述,只有自己去親身感受。

石朝曦、竹坡煙雨、雙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頂浮圖、虹橋擁翠、片鱗秋月。

穿過這片地勢平坦的草原,前邊這座高聳入雲的塔叫舍利塔,是仿杭州的六和塔和南京的報恩寺塔而建的。塔身為九層八面,高67米,我們承德人叫它“六和塔”。一層南北兩面各有石八券門,進門沿盤旋而上的台階可登到塔頂。塔內供有佛教雕像。乾隆在山莊居住時,有時清晨登塔禮佛。巍巍寶塔配以綠色的原野,氣勢宏偉,格外引人注目。

玉門關的設立,始自西漢武帝時,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歷史。秦漢以來,好戰的匈奴對漢民族威脅很大。漢初,匈奴東敗東胡,西逐大月氏,佔據河西,並以河西為基地,屢犯漢境。漢王朝開始曾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希圖換取暫時的安寧。漢武帝時,放棄了和親政策,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元狩二年(公元前120xx年), 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擊了匈奴右部。同年,漢分河西為武威、酒泉兩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20xx年),又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玉門關和陽關。從此,玉門關和陽關就成為西漢王朝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關隘。

説了這麼多,再來説説玉山的一個資源和氣候條件吧。玉山呢,是江西省廢金屬資源礦產大縣之一,目前發現的礦產品種有30多種,礦產地60多出,像什麼青石、葉臘石、黑滑石、羅文燕石等等一些礦產呢,在我們的玉山儲存量那是相當豐富的,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就等着在座的各位老闆前來投資開發了,來玉山發財了哈,也算是給玉山的經濟發展做貢獻吧。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5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提起蘭州的橋,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座令蘭州人驕傲自豪的橋,它就是號稱“黃河天下第一橋”的中山橋。

中山橋位於蘭州市金城關,橫跨黃河,毗鄰白塔。中山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20xx年2月開工,1920xx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國人設計,德國人承建而成的,建橋花費白銀306600餘兩。中山橋長233。5米,寬8。36米,是黃河上第一座公路橋,所以有黃河天下第一橋之稱。後來為紀念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該橋於1942年改名為“中山橋”。中山橋是全鋼構造的五拱橋,造型美觀大方,氣勢磅礴,北面有鬱鬱葱葱、高高聳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橋下滔滔黃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過。

夜晚的中山橋是黃河岸邊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燈給中山橋平添了一份雍容華貴,遠遠望去,中山橋就像一條威猛的金色巨龍橫卧在黃河之上。臨河觀看,中山橋與水中倒影交相輝映,花燈閃爍,真是美輪美奐!

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中山橋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壓力,現在的中山橋已經改為步行橋,人們在橋上拍照、休閒、娛樂……中山橋因為它的百年曆史和獨特造型成為蘭州的標誌性建築,成為值得蘭州人自豪的名片。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6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黃河鐵橋參觀遊覽,黃河鐵橋即中山橋,是位於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的一座跨黃河鐵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20xx年)。初名“蘭州黃河鐵橋”,後改稱“中山橋”。全部建橋材料於光緒三十三年(1920xx年)從德國走海運到天津,再由甘肅洋務總局從天津轉運至蘭州。建橋的工程師是美國人滿寶本和德國人德羅,施工負責為人天津人劉永起。施工人員以德商聘來的69名洋工華匠為主。歷時3年建成。造價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蘭州歷來是東西交通要衝,中原與西域往來的必經之途,穿城而過的黃河則是橫亙在蘭州這一交通樞紐之上的難以逾越的障礙,民間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門關”的歌謠。從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國公馮勝、衞國公鄧愈都曾因軍事需要在蘭州黃河段修建過浮橋,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毀了。直到洪武十八年,蘭州衞指揮僉事楊廉才在如今的中山橋的位置上興建了著名的鎮遠浮橋。此後500多年間,用以構築浮橋的船數和用以固定的鐵柱與木柱數雖有變化,但鎮遠浮橋卻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橋”。隨着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就像一部史詩,飧刻着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黃啟炎傳,鐵漢秦章光隴阪;河清海晏,橋虹耀彩衞金城。”這座古老的橋樑依然橫跨黃河之上,與白塔山相呼應。“舉頭迎白塔,緩步過黃河。對岸兩山峙,中流意興多。”趙樸初的詩句頗能勾出人的遊興。和諸多橋樑相比,中山橋的觀賞和紀念價值似乎比交通作用更有意義。

黃河鐵橋這裏還有許多美麗的景點,我的講解到這裏就完了。接下來我們就去遊覽這傳説中的黃河鐵橋吧。但願今天的黃河鐵橋能給您留下難忘的記憶。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7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提起蘭州的橋,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座令蘭州人驕傲自豪的橋,它就是號稱“黃河天下第一橋”的中山橋。

中山橋位於蘭州市金城關,橫跨黃河,毗鄰白塔。中山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20xx年2月開工,1920xx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國人設計,德國人承建而成的,建橋花費白銀306600餘兩。中山橋長233.5米,寬8.36米,是黃河上第一座公路橋,所以有黃河天下第一橋之稱。

後來為紀念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該橋於1942年改名為“中山橋”。中山橋是全鋼構造的五拱橋,造型美觀大方,氣勢磅礴,北面有鬱鬱葱葱、高高聳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橋下滔滔黃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過。

夜晚的中山橋是黃河岸邊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燈給中山橋平添了一份雍容華貴,遠遠望去,中山橋就像一條威猛的金色巨龍橫卧在黃河之上。臨河觀看,中山橋與水中倒影交相輝映,花燈閃爍,真是美輪美奐!

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中山橋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壓力,現在的中山橋已經改為步行橋,人們在橋上拍照、休閒、娛樂……中山橋因為它的百年曆史和獨特造型成為蘭州的標誌性建築,成為值得蘭州人自豪的名片。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8

光緒三十二年春天一個春寒料峭的下午,一個英國人從河西走廊出來後,沿黃河河谷進入蘭州,大約在公曆3月10日到達蘭州。這個叫布魯斯的英國人先是站在黃河北岸,很抒情地對當時蘭州的北城牆進行了“風景如畫,給人印象很深”的讚美後,接下來便對如何過黃河進入“風景如畫”的城裏感到頭疼了,他這樣寫道:

根據季節的變化,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經過西北部的船橋或乘渡船來到蘭州。城市對面的河寬將近有300碼,我們途經時,河水尚未解凍。冬天人們就在(河水)冰面上直接經過,聽説每年解凍的時候都會淹死很多人。在河面早就不再安全的時候,這些人還堅持走這條冰面上的路,疏忽了潛在的危險。對此,蘭州詩人王光晟倒是很抒情地用詩歌的形式記錄了黃河冰橋的情形:一夜河凝駭神異,碎玉零瓊誰委積?錯落元冰大壑填,經過漫步如平地……當年的黃河浮橋用25只大船搭成,每船相距一丈五尺(約4.5米),下下碇石固定在河面上,一字排開,用大木連接起來,再鋪上木板,圍上圍欄,兩岸各立2根將軍柱(大鐵柱)、6根大木柱,又用兩條各長120丈的鐵索將船固定在河面上。但這種浮橋屬於季節性的橋,因為黃河凌汛,每年十一月份黃河結冰前必須拆除。英國人布魯斯緊接着又這樣描寫了每年春天浮橋落成時的宏大場而:

每年組建船橋的開幕儀式都熱鬧非凡,主要的官員和社會各界都來參加這次盛會。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與古老的威尼斯一年一度的風俗相媲美,那是國王杜格娶亞得里亞的儀式。

冬季,黃河結冰,行人和車馬要過黃河,就只有靠冰“橋”。翌年,河冰消融,又重新搭浮橋,不但十分麻煩,而且一年之中拆了建,建了又拆,耗資巨大。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將軍宋國公馮勝與元將廓擴鐵木爾(王保保)作戰時,在七里河(今七里河黃河大橋西500米處)搭造了浮橋,這是蘭州地區最早的黃河浮橋。但這座浮橋當時只是為了方便軍隊渡河,仗一打完就拆除了。洪武八年(1375),衞國公鄧愈率軍平定河西,在城西十里建浮橋,以運送糧餉,命名為“鎮遠浮橋”。20xx年後的洪武十八年(1384),蘭州衞指揮僉事揚廉,將浮橋移至“河水少緩,近且易守”的白塔山下,因為靠近城區,除了軍事用途外,這座黃河浮橋也成了黃河歷史上第一座可供民眾過河的浮橋。

1920xx年,總辦甘肅洋務的彭英甲奏清朝廷,批准修建黃河鐵橋,並在1920xx年10月以16.5萬兩白銀包工包料的總價承包價德國泰來洋行,合同規定,鐵橋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黃河鐵橋竣工之後,實際耗銀30.66萬兩。

修建鐵橋所用的鋼材、水泥等材料都是從德國購置,海運到天津,由京奉鐵路運到北京豐台火車站,再由京漢鐵路運到河南新鄉。從新鄉取道西安,分36批,用馬車運到蘭州。

一個清晨,數十輛大馬車浩浩蕩蕩從新鄉火車站簡陋的貨場裏潮水般湧了出來,車輪聲,馬蹄聲,鈴鐺聲,還有梆子,秦腔,花兒,馬的嘶鳴,匯成了一曲眾聲混雜的交響樂,響徹漫漫古道,從新鄉到西安,從西安到蘭州,從光緒三十三年八月到第二年五月……

橋建成後,兩邊建了兩座分別刻有“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的大石坊,分別有楹聯:

曾經滄海千層浪;又上黃河第一橋。

天險化康衢直入海市樓中現不住法;

河蠕開畫本安得雲梯天外作如是觀。

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

中山橋不但經受了三次黃河特大流量的考驗,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蘭州戰役中,炮彈擊中了過橋的兩輛國民黨軍車,車上彈藥爆炸,大火燒燬了橋南端18節木橋面和部分縱梁。軍管會組織了300多人星夜搶修。

195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整修,將原有的梯形拱架換成了五座弧形鋼架拱樑,將原來的木板橋面全部換成現在的鐵板橋面。現在蘭州市的橋樑已達十餘座,使自西固達川入境從榆中與白銀交界的烏金峽出境,在蘭州境內全長152公里的黃河成為橋樑最密集的河段。

鐵橋古渡老斜陽,塔影河聲尋舊夢……

今天,中山橋的觀賞價值、歷史和文物價值,已遠遠大於它的交通價值,成為百里黃河風情線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9

蘭州市白塔山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勢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這裏是軍事要衝,山下有氣勢雄偉的金城關、玉迭關、王保保城;山上有層層峯巒,其中“白塔層巒”為蘭州八景之一。

站在黃河南岸,舉目北望,黃河鐵橋,白塔山公圓建築羣,白塔寺渾然一體,盡收眼底,有“河橋遠眺”之稱。穿過黃河鐵橋,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築羣,迎面聳立,飛檐紅柱,參差綠樹叢中,這是自一八年建圓時在坍塌的古建築廢墟上重建的 ,總建築面積八千餘平方米。這個建築羣把對稱的石階、石壁、亭台、迴廊連貫一起,上下通達,層次分明,結構嚴整,是我國古代建築中別具風格的建築形式。如重疊交錯的重檐四角亭、對立式的二台碑廈、磚木結構的三台大廳等,所有建築物都配飾磚雕、木雕和彩畫。

三台建築羣的迎面是白塔主峯,山勢陡峭,古代建築有“風林香裊”牌坊、羅漢殿、三宮殿等。

山頂的古建築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閣,憑欄遠眺日出,放眼黃河,氣象萬千。

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據記載,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對大元帝國疆域統一過程中,曾致書西藏擁有實權的薩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稱黃教)。當時薩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見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肅蘭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蘭州修塔紀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現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為鎮守甘肅內監劉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xx年)巡撫綽奇補救增新,擴大寺址。寺名為慈恩寺。寺內白塔身為七級八面,上有綠頂,下築圓基,高約十七米。塔的外層通抹白灰,刷白漿,故俗稱白塔。塔建成後,幾經強烈地震,仍屹立未動,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智慧與才能。

白塔寺原有“鎮山三寶“: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象皮鼓傳為一印度僧人云遊白塔時所贈,現在這裏僅有仿製品;青銅鐘為清康熙年間鑄造,重為153.5公斤,現存寺內;枝繁葉貌的紫荊樹系後人重載。北端山頭有牡丹亭,亭內有一碑,據説原碑在湖南衡陽市北的趄嶁山上,字形怪異難辨,後人附會為大禹治水時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xx年),何玫摹刻於嶽麓書院。蘭州此碑,系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寬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鬱,朝陽山、馬頭山、冠雲山、環翠山峯巒層疊。濃蔭深處,有休息亭,供遊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這裏山高林密,是登山遠眺,避暑納涼的好地方!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黃河發源於青海,流經蘭州城內水域並不像其下游那樣開闊,但蘭州人近年投入巨資打造的四十里黃河風情線卻成了人們休閒娛樂的首選之地,就連一些南方的遊客也盛讚其美麗。

近年才建成的七里河黃河大橋,氣勢雄偉,造型獨特,其主橋墩雖僅有三個,卻依仗橋面上有兩束起牽拉作用的鋼管,從而使大橋更加堅固悦目。

位於大橋不遠的“黃河母親”雕像可謂天下聞名,故而每天都吸引着眾多遊人在此攝影留念。而離“黃河母親”不遠的“蘭州水車園”,那兩輪高達數十米的水車雖已“賦閒”不用,卻似在訴説蘭州黃河的過去。水車系明代蘭州段家台人段續所創,曾悠悠灌溉了黃河兩岸的萬畝良田。然最令人感奮的當屬離“水車園”不遠的黃河索道。遠遠望去,只見載人的電纜車正徐徐從河南岸向河北岸滑去,而滾滾奔湧的黃河則被飛越而過。

河對岸的白塔山,巍峨起伏,大有拱抱金城之勢。立白塔下,可俯瞰山下的黃河及蘭州全城,雖無“黃河之水天上來”之勢卻猶如一幅現代的“清明上河圖”,讓人面對美景,讚歎不已。 蘭州沿河而建的黃河風情線,像一串璀璨奪目的珍珠,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中外遊客。據説,蘭州為創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準備把“兩山、兩線、兩園”都納入到黃河風情線的建設議程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位於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它建於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國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橋兩端分別築有兩座大石坊,上刻“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樑,是後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1920xx年,鐵橋受戰火影響,中斷了11個晝,後經補修而復通。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橋名沿用至今。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金城關前,建於公元1920xx年(清光緒33年),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鐵橋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的鐵橋,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樑。清光緒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1954年,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樑,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中山橋位於蘭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黃河鐵橋。是蘭州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中山橋的前身系黃河浮橋。黃河浮橋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7裏處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衞國公鄧愈將此橋移至城西10裏處。稱為[鎮遠橋"。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蘭州衞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現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蘭州還存有建橋時所遺的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浮橋柱3根。人稱[將軍柱"。柱上鑄有[洪武九年。歲次丙辰。八月吉日。總兵官司衞國公建斯柱於浮橋之南。系鐵纜一百二十丈"的字樣。

當年的黃河浮橋。用24只大船。橫排於黃河之上。船與船之間相距5米。以長木連接。鋪以板。圍以欄,南北兩岸豎鐵柱4根。大木柱45根。有兩根各長50米的粗鐵繩。將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黃河結冰則拆除。春季則又重搭浮橋。[佇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橋柳色青"的詩句。就是當時浮橋的寫照。蘭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龍鎖蛟"也是指這種景色。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將浮橋改建為長233。3米。寬7。5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

鐵橋承建時。喀佑勞動保護曾保證保固80年。但歷時僅42年。即1949年。鐵橋受戰火影響中斷了11個晝夜。後經搶修雖恢復了通行。但人行橋上橋面晃動不定。已難以擔負日益繁忙的運輸任務。1954年。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鋼架拱樑。使這座古老的鐵橋不僅變得堅固耐用。而且還威風凜凜。絢麗壯觀。

隨着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是溝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象一部史詩。飧刻着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各位團友大家好!很高興能與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相聚在我們金城——蘭州。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旅行社向各位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有句話説得好:前世幾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或許相聚就是一場緣分,既然有緣就讓我們彼此來認識一下吧!在我旁邊的這位是司機林師父、,他有着豐富的駕車經驗,在他的護航下大家進可將兩顆心交給我們,一顆是“放心”交給我們的護航大使林師父,另一顆呢是“開心”就交給我吧,我是各位本次的導遊……,大家叫我小郭、郭導、小導都可以,怎麼順口怎麼叫吧!

其實旅遊是件很開心的事,話説旅行不必在乎其目的,只需在乎沿途的風景及看風景時的心情,所以希望蘭州的好山好水能給各位帶來一份好心情,那麼在整個行程中如果各位有什麼需要幫助的,請儘管來找我,我會竭盡全力地為大家服務,同時也希望我的工作能得到各位的支持與配合,在此預祝大家在蘭州玩的開心!希望這次行程就像我的名字一樣,熱烈歡迎大家的到來,然後玩的歡歡快快,吃的歡歡欣欣,享受的歡歡暢暢……,總之希望大家一切愉快,謝謝~

蘭州作為西出陽關中的絲路之重鎮,其絲路文化、黃河文化、宗教文化構成了蘭州旅遊的核心內容,而我們今天要去參觀的正是集絲路文化、黃河文化、民俗文化於一體的中國最長的室外濱河公園——百里黃河風情線,他分佈在黃河南北兩岸、市區的西部也在南北兩山之間,是蘭州的名片和窗口,同時也被稱為“蘭州的小外灘”。

黃河風情線是有着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反差之美的綠色長廊,每當春天到來的時候,花草樹木都發芽了柳絮飄香,一切都像剛甦醒的樣子可愛極了;夏天的時候這裏又是人們乘涼觀景的好地方;金秋時節這裏有果實累累,落葉紛飛;冬天呀這裏就更美了!兩邊的松柏樹跟戰士一樣穿着綠色的軍裝挺立着,那場面相當壯觀!

黃河風情線呢,可謂是我們金城蘭州最出彩發旅遊線路之一了。大家都知道,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經幾個省區,但在全國大型城鎮中,蘭州得天獨厚,被黃河穿城而過,所以這裏肯定有你想不到的獨特與驚喜。我們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那我就先用這段時間給大家解開一點迷吧!

風情線也是蘭州的咽喉,東西通車,南北通橋,為此也是交通長廊,風情線上首屈一指的是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美譽的中山橋。中山橋跨在黃河上,橋長233.33米,寬7.5米,4墩5孔,橋上飛架了5道弧形鋼樑,俗稱“黃河鐵橋”。到20xx年6月,就是黃河鐵橋的百歲誕辰了。在很早很早以前,每年冬天,黃河上都會結一層厚厚的冰,河對岸的許多東西都由馬車通過“冰橋”馱運到河的另一邊,但冰橋畢竟會隨着氣温的上升而消融,當然這種景觀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並不是應為大型的橋樑替代了它,而是現在的黃河冬天不會結冰,後來人們有發明了一種新的漂渡工具——羊皮筏子,顧名思義是用羊皮做的,但這些羊皮必須小心並且不留任何刀口的從羊的身上剝下來,然後固定在木製的框架之下,形成筏子。如果我們的風情線遊覽完了以後,時間允許的話大家不妨去體驗一下坐羊皮筏子的刺激感……

再後來啊,就是1372年了,衞國公馮勝將24只大船用鐵鏈排成排並用四根柱子固定,然後在船上鋪上木板,就是所謂的“浮橋”。直到1385年楊廉命人將浮橋移到現在中山橋的位置,然而隨交往的日益頻繁與發展,固定的橋樑的修建也應用而生,當然,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座橋建於公元1920xx年,它是由彭英甲提議,徵得甘肅總督府升允的同意,德國喀佑斯承建,美國的滿寶本、德國的德羅負責具體施工,天津劉永起負責功底操作,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建起了黃河上第一座永久性的鐵橋——“天下黃河第一橋”,1920xx年由於戰火導致中山橋中斷了11個晝夜,1942年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天下黃河第一橋”改名為“中山橋”,1954年由4墩5孔梯形變為弧形、橋面由木板改成鋼筋鐵皮,20xx年將公路橋改為步行橋。

接下來呢就是濱河路中斷、黃河南岸、小西湖北側,呈現在各位眼前的是蘭州四十里黃河風情線中最具代表性的雕塑——“黃河母親”,她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她是何鄂女士設計創作的,北京雕塑廠於1986年雕塑而成的,整個雕塑長6米、寬2.2米、高2.6米、總重40餘噸。由母親、孩子、基座三部分組成,母親象徵着哺育千千萬萬華夏子孫的黃河;孩子象徵華夏子孫;基座象徵着甘肅悠久的歷史及彩陶文化。那麼大家都來

説説看,母親懷中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呵呵~其實各位説的都有道理!如果説他是男孩,則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如果説她是女孩吧,又顯得我們華夏兒女嬌柔可欺,所以何鄂女士專門將孩子設計成爬着的,這也正是這尊雕塑的設計精華所在。

當然,一路上大家還會看到很多雕塑,也正是因為有這麼多很有文化色彩的雕塑,我們風情線又被稱為雕塑長廊。同時,風情線也是園林長廊,因為有很多的公元可以供人們遊玩,如:老年人晨練的最佳場所體育公園;每當傍晚的時候,很多情侶們手挽手肩並肩漫步在我們的寓言故事園、水上公園等感受着屬於他們的浪漫;儘管中午相對來説是比較炎熱的,但是在我們的水車博覽園裏仍人有很多的觀光者…… 風情線有這麼多別稱,但是最名副其實的是文化長廊,眾所周知道教是我們中國的本土教,而大家現在所看到的“白雲觀”正是甘肅省道教協會所在地,同時這裏也是八仙中的呂洞賓修煉成仙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中國九大區管之一的省圖、國內發行量最大的書刊雜誌——讀者編輯部、敦煌研究院等,這些都是蘭州歷史文化的見證。

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園中有園,景中有景,可以用一副對聯來説明:蘭州好!景物勝當年,昔日無風三尺土,而今萬里碧晴天,爽氣沁心田;蘭州好!好景在濱河,萬里籠陰遮天路,長天漣水剪鱗波,兩兩踏青歌!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馬上就到達目的地,就先給大家講到這,到達景點再給大家細講,大家也可自己親臨境地的細細品味蘭州獨有的風韻!

好,大家準備一下,檢查一下自己隨身的貴重物品,我們就準備下車!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位於濱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它建於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國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橋兩端分別築有兩座大石坊,上刻“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橋有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弧形鋼架拱樑,是後來進行加固工程時增建的。1920xx年,鐵橋受戰火影響,中斷了11個晝,後經補修而復通。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橋名沿用至今。

蘭州中山橋俗稱“中山鐵橋”、“黃河鐵橋”,位於蘭州濱河路中段北側,白塔山下、金池前,建於公元1920xx年(清光緒33年),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里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因而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中山鐵橋長234米,寬7。5米,有6墩5孔的鐵橋,橋上飛架5座弧形鋼架拱樑。清光緒33年(1920xx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建起了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1954年,整修加固了鐵橋,又增加了五座弧型架拱樑,使鐵橋顯得堅固耐用,氣勢雄渾。

中山橋位於蘭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黃河鐵橋。是蘭州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中山橋的前身系黃河浮橋。黃河浮橋是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國公馮勝在蘭州城西7裏處始建的。明洪武九年(1376年)。衞國公鄧愈將此橋移至城西10裏處。稱為[鎮遠橋"。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蘭州衞指揮楊廉將浮橋移至現在的位置--白塔山下。至今蘭州還存有建橋時所遺的重10噸。長5。8米的鑄鐵浮橋柱3根。人稱[將軍柱"。柱上鑄有[洪武九年。歲次丙辰。八月吉日。總兵官司衞國公建斯柱於浮橋之南。系鐵纜一百二十丈"的字樣。

當年的黃河浮橋。用24只大船。橫排於黃河之上。船與船之間相距5米。以長木連接。鋪以板。圍以欄,南北兩岸豎鐵柱4根。大木柱45根。有兩根各長50米的粗鐵繩。將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黃河結冰則拆除。春季則又重搭浮橋。[佇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橋柳色青"的詩句。就是當時浮橋的寫照。蘭州古八景之一的[降龍鎖蛟"也是指這種景色。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20xx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甘肅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國庫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將浮橋改建為長233。3米。寬7。5米的黃河第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

鐵橋承建時。喀佑勞動保護曾保證保固80年。但歷時僅42年。即1949年。鐵橋受戰火影響中斷了11個晝夜。後經搶修雖恢復了通行。但人行橋上橋面晃動不定。已難以擔負日益繁忙的運輸任務。1954年。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加固。增加了弧形鋼架拱樑。使這座古老的鐵橋不僅變得堅固耐用。而且還威風凜凜。絢麗壯觀。

隨着時間的流逝。蘭州市區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觀。結構新穎。工藝先進。氣勢不凡的鐵路公路橋。這座古老的黃河鐵橋已不實通黃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敬仰它。觀賞它。因為它象一部史詩。飧刻着蘭州古往今來歷史的變遷。展示了蘭州人民燦爛藝術的畫卷。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為了切實保護和維護鐵橋,甘肅洋務總局於宣統元年(1920xx年)十月初九專門頒佈了管理鐵橋暨歲修鐵橋法程以及巡兵站崗、車馬行人來往條規。管理暨歲修法程共10條,詳細規定了鐵橋平時的養護、維修規則和具體方法。如規定鐵橋每年八月必須油漆一次,“油橋物料,用魚油和紅色膏為之,每斤兑松香水三兩,不計斤兩多寡,總以油完為止。”“鐵橋上下一切螺絲釘,凡用白粉油者,每七日上緊一次”,“稍有損壞,當即更換”。鐵橋招募巡兵12名,分三班倒巡邏,兩名分站南北碼頭,兩名站在橋中間,“凡車馬人民之行不合法者,均須隨時指點。”並且規定車馬走中間,行人走兩邊,由北而南者靠東,由南而北者靠西,無論是車馬行人皆需魚貫而行,“毋得久立觀望,有礙通行。”載貨過重的車輛,不宜並駕齊驅,以防損壞橋板……宣統二年(1920xx年)五月二十,針對有人在鐵橋上馳騁車馬的現象,蘭州巡警道、甘肅洋務總局專門發佈了一道嚴禁在鐵橋上馳跑車馬的禁令,規定“嗣後,行過鐵橋,無論車馬,務須緩轡徐行,不準馳驟急跑。倘敢不遵,即由站崗巡兵扭送來局。輕則責罰,重則枷號示眾。”1920xx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由當時的甘肅省主席劉鬱芬手書的“中山橋”匾額,被懸掛於鐵橋南面的牌廈上,“第一橋”從此改名中山橋,沿用至今。

有關甘肅黃河鐵橋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提起蘭州的橋,人們首先會想到那座令蘭州人驕傲自豪的橋,它就是號稱“黃河天下第一橋”的中山橋。

中山橋位於蘭州市金池,橫跨黃河,毗鄰白塔。中山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1920xx年2月開工,1920xx年6月竣工。它是由美國人設計,德國人承建而成的,建橋花費白銀306600餘兩。中山橋長233。5米,寬8。36米,是黃河上第一座公路橋,所以有黃河天下第一橋之稱。後來為紀念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該橋於1942年改名為“中山橋”。中山橋是全鋼構造的五拱橋,造型美觀大方,氣勢磅礴,北面有鬱鬱葱葱、高高聳立的白塔山,南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橋下滔滔黃河水日夜不休地奔流而過。

夜晚的中山橋是黃河岸邊最美的一景了,璀璨的花燈給中山橋平添了一份雍容華貴,遠遠望去,中山橋就像一條威猛的金色巨龍橫卧在黃河之上。臨河觀看,中山橋與水中倒影交相輝映,花燈閃爍,真是美輪美奐!

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中山橋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不能再承受更多的壓力,現在的中山橋已經改為步行橋,人們在橋上拍照、休閒、娛樂……中山橋因為它的百年曆史和獨特造型成為蘭州的標誌性建築,成為值得蘭州人自豪的名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gansu/wkjk3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