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福建導遊詞 >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是三教名山。 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一)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中國旅行社的導遊,我叫戴馨雨,大家可以叫我戴導。

今天我要帶大家遊覽的地方時福建有名的武夷山。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區之一。

武夷山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財富。

大家一定都沒聽説過武夷山的傳説吧!下面就來讓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吧!遠古時候,武夷山這個地方時沒有名的,後來為何叫武夷呢?相傳古時候,武夷山的幔亭峯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他在此山修行,他餓了以靈芝菌菇為食,渴了就飲溪水。與他一起修行的兩個兒子,一名彭武,一名彭夷。

他們在山上種了琪花、瑞草咊珍貴藥材,把山山水水裝點成人間仙境,百姓們過上了雞犬相聞,安寧幸福的日子。兄弟們努力使這方水土成為人間仙境。

彭武、彭夷死後人們為了報答他們的恩情,為了紀念這一對開山有功的兄弟,就以他們的名字命此山,稱這碧水丹山為“武夷山”。

大家要跟緊了。現在我要帶大家去華東南第一高峯——黃崗山,主峯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中國東南最高峯,號稱“華東大陸屋脊”。山頂豎立着“黃崗山”標誌牌。由於山勢陡峭,羣峯林立,武夷山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氣候温咊,形成了我國東南大陸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

接下來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線天,一線天又名靈巖,海拔225、4米,是一座巍然挺立巨巖。巖端傾斜而出,覆蓋着三個巖洞:靈洞、風洞、伏羲洞。從巖頂裂開一線,就像利斧所壁,高50餘米,長178米,寬約1米。最窄處僅0、3——0、4米,從中漏進一線天光,宛如跨空長虹,被歎為“鬼斧神工一線天”。

下面是大家自由活動時間,請大家注意:1、不要亂丟垃圾。2、不要破壞文物。3、不要在山上刻字。大家聽明白了嗎?

今天的旅行到這裏就結束了,大家再見了。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二)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請大家叫我×××。“一溪貫羣山,清淺縈九曲。一溪邊到巖岫,倒影浸寒綠。”今天我要帶大家參加擁有“奇秀甲東南”美名的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九曲溪

我們第一個到達的景點就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九曲溪。首先我要簡單的介紹九曲溪的概況:世間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為第一,武夷之魂在九曲溪。這條發源於武夷山脈主峯--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澄沏清瑩,經星村鎮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福建武夷山導遊詞福建武夷山導遊詞。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緻的山水畫意。

大家可以乘坐竹筏順着九曲溪蜿蜒而下,那碧清的溪水會讓您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兩岸奇峯峭拔、怪石嶙峋,會使您衍生種種遐想。

我簡要介紹一下乘坐竹筏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按六個人乘坐一張竹筏,大家自由結合;

二、上竹筏請不要爭先獻詞後,注意橫踩二根毛竹。以免滑落水中;

三、竹筏行進中,要聽從筏工指揮,請不要隨意從坐椅上站立照相,更不要在竹筏上隨意走動。

各位朋友,竹筏駛上淺灘,右邊這座山峯名仙巖,請大家注意看,巖上這一塊巨石像不像一把芭蕉扇。緊鄰仙巖的這三座山峯,中間像不像個球,兩邊山峯猶如兩頭雄獅,俗稱“雙獅戲球”。溪右邊這塊巖石嘴尖腿細,背上佈滿藤蘿、花叢、俗稱“孔雀開屏石”。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峯,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蹟巖。前者因頗像傳説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後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峯是天柱峯,俗稱“酒罈峯”。

一線天

我們第二個到達的景點就是人間奇景“一線天”。它是武夷山最奇的巖洞,左邊這個是靈巖洞,中間這個是風洞,右邊這個是伏羲洞。一線天是一座山中間裂開的一條縫,就像利斧劈開一樣,相去不滿一尺,長約100多米,從中漏進天光一線。這就是令人歎為“鬼斧神工之奇”的一線天。一線天長約100米,寬不足90釐米,一線天最窄的地方只有50釐米,一些身材較胖的遊客要多家小心,以免卡住。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三)

各位遊客朋友,歡迎您來到風景優美的武夷山。我是陽光旅行團的導遊,我叫“小王”。今天上午我們去“天遊峯”景區,下午去九曲溪乘坐竹排漂流。在去之前,請你注意一些事項:1。在乘坐竹排漂流的時候請不要站立在竹排上,2。爬山的時候,女士不要穿高跟鞋,儘量穿平底鞋。

好了,坐上環保的電瓶車我們來到第一站“天遊峯”。

“天遊峯”在九曲溪和六曲溪的北面,在景區的中心點上。每當雨後天晴或早晨初露之時,登峯巔,望雲海,猶如大海的波濤,變幻多端,像似自己來到了仙境,遨遊天空瓊閣,故名“天遊”。“天遊峯”有上下之分,一覽亭,左近方是上游,沿湖麻澗一帶,是為下游,上天遊的一覽亭,瀕臨懸崖,是一座非常好武夷山觀景台,在這裏四處瞭望,武夷山的山水盡收眼底。讓人心胸開闊,陶醉在裏面,人人都會在這裏留下身影。

游完“天遊峯”,我們坐車去往下一站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質非常清澈,一共長62。8公里,流經中部的生態區,九曲溪蜿蜒在丹霞地態,分佈山巒巖間,形成深切河曲,直線距離5公里,坐在竹排上欣賞這美麗的自然風光,竹排下流水清澈見底,不時的有小魚遊過,風景好優美啊。

在武夷山還有個水金龜的傳説呢:

有一年,一隻修煉了千年的烏龜,本來想到天上謀取一官半職,可是無情的玉帝卻讓它澆茶樹,開始他覺得很清閒,但幹久了覺得很悶。有一天他突然聽到人間傳來:“茶發芽了,茶發芽了”的聲音,它忍不住跑到南天門往下一看,看見九曲溪旁的茶園裏人們正在祭茶神。金龜看到人們對茶如此尊重,不由得稱讚。一想到自己常年在這裏澆茶卻沒有人問它,就決定不如也到人間做一株茶。

好了,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夠度過一段愉快的旅行,美麗的大自然歡迎你們的到來,也希望優美的武夷山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四)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堵牆就是武夷精舍遺址。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1183年),南宋大理學家朱熹親自擘劃、營建的書院。據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記載:武夷精舍是當時武夷山的一大建築,人稱"武夷之巨觀"。有仁智堂、隱求室、止宿寮、石門塢、觀善齋、寒棲館、晚對亭和鐵笛亭等建築。四方來者,莫不歎其佳勝。朱熹在武夷精舍著書立説,倡道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了大批理學人才。因此他創辦的武夷精舍備愛封建統治者的重視,歷代都曾加以葺治、增廣。南宋末期,經擴建後的武夷精舍,改名為“紫陽書院”,由官府撥給公田以供養學者。隨後又設置“山長”這個教職,來主持教事。元初,改山長為“教授”。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武夷精舍毀於兵災。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孫朱洵、朱澍出資重建後,又改稱“朱文公祠”,崇祀朱熹。清康熙年間,賜予“學達性天”匾額,再度大興土木加以修葺。至今殘留的精舍遺址,則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xx年,閩浙總督常見羅滿保“捐俸倡修”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從武夷精舍前行數百米,在接筍峯西壁巖下,有因峯巖崩塌形成的大小巖洞10餘處。每當冬春二季的早晚,從洞穴裏常常會冒出一縷縷淡淡的雲霧,在峯石之間輕輕遊蕩,時而聚集一團,時而又飄散開來,舒捲自如,變幻莫測,故此地名為“雲窩”。雲窩四周環繞着響聲巖、丹爐巖、仙蹟巖、天柱峯、更衣台、曬布巖、天遊峯、蒼屏峯、接筍峯等。過問樵台,前面大家看見的這個石門,就是叔圭精舍舊址。門額上“叔圭精舍”四字清晰可見。叔圭、姓江名贄,北宋人,官舉孝廉。這裏原有一座考究的古建築,是清初為紀念江贄而建造的,現僅存這道石門。過叔圭精舍石門,但覺豁然開朗。左邊這個瀕臨九曲溪巡的亭子叫石沼青蓮亭。右邊這座山峯是隱屏峯,依附於隱屏峯,峯腰橫列三痕,彷彿折斷又連接在一起的山峯,叫接筍峯。隱屏峯下的這座亭叫水月亭。據説月明星稀夜晚在亭中把酒賞月,可風到四個月亮。請各位朋友猜猜看,有哪四個月亮?(天上一個,水中一個,杯中一個,還有心中一個)。雲窩中間這塊漆黑巨石,大家看,像不像一頭伏卧的大象,俗稱鐵象巖。鐵象巖中間裂開一罅,人穿行於其中,但覺天光如線。為區別溪南靈巖一線天,故稱它為“小一線天”。雲窩以鐵象巖為界,分上、下雲窩。雲窩巨石倚立,背巖臨水,地處武夷山精華地帶,為武夷首勝之區。這裏歷來是古代文人墨客、名宦隱潛居養心之所。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兵部侍郎陳省曾在上下雲窩間,興建“幼溪草廬”,計有賓雲堂、棲雲閣、巢雲樓、生雲台、遲雲亭等10餘處亭、台、樓、閣,極為富麗堂皇。可惜這些建築早已廢圯,巖壁間留下的些許摩崖題刻,還能讓人依稀記起昔日的繁華。關於幼溪草堂和武夷精舍,還留下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陳省在雲窩構築幼溪草廬時,朱熹當年營建的紫陽書院十分破舊。一邊是優雅的環境,精美的建築;一邊是年久失修,即將坍廢的書院。一士人見此情景,便題詩於壁:“紫陽書院對清波,破壁殘碑半女筍。頗愛隔鄰亭榭勝,畫欄朱拱是雲窩。”陳省見詩笑曰:這分明是激我乎。即日捐資僱工,大興土木,將紫陽書院修復一新。

鐵象巖左邊這座山峯,就是我們在竹筏上看至的曬布,請大家注意看,在曬布巖的巖壁中間有斑痕像人的手掌,長度超過一丈的有數十行,相傳這是仙人留下的,故曬布巖又稱“仙掌峯”。曬布巖由於流水長年沖刷的結果,巖壁上佈滿了數以百道直溜溜的流水軌跡。每當西斜的陽光照到壁上,更見得條縷分明。俯視溪中,但見影浸水底,隨波晃漾,恍如無數條流動的黑蛇白蛇,從溪底直往下竄。若逢雨天,雨水從巖頂順着直溜溜的軌跡飛瀉直下,彷彿素練懸而未決天,萬千銀龍飛舞,堪稱奇景。關於曬布巖和仙掌峯的由來,民間流傳着這麼一個故事:相傳很早以前,天宮的織女每天都揹着錦囊,唱着歌兒去採集五彩雲錦。這些雲錦配上一縷縷金絲銀線,織成一匹匹綾羅綢緞,獻給王母娘娘。一天清晨,負責運送的挑擔的挑擔大腳仙,挑着織女織好的一擔帛錦,踏着雲路途經武夷山雲窩時,不經意往下一看,頓時被“碧水丹山”的奇景迷住了。他便放下錦擔去遊玩。等他聽到天宮的鼓聲時,才想起錦擔,一看,糟啦,綾羅綢緞已被打濕了,他怕王母娘娘責怪,於是,就把一匹匹的帛錦抖開,曬在大巖壁上;可是錦緞太長,一直垂到六曲溪邊,皺巴巴的不平整,他又扯又拉,直到把一擔綾緞撫的平平整整。幾番辛勞,大腳仙已困頓不堪,尋到一陰涼處便呼呼大睡。一常見醒來,日頭已經西斜。他起身一瞧,眼前一片金輝,光芒四射。原來這是綾緞在陽光下熠熠閃亮,襯得碧水丹山更加旖旎。大腳仙用手一摸,巖壁上燙熱炙人,他慌了,急忙去收布。然而,那一條條綾緞已熔進了光滑的石壁中,連大腳仙按布的仙掌也永遠嵌進了巖壁上。“如今石上留仙掌,十指青葱積綠苔。”説的就是仙掌峯的景緻。

請大家注意看,前面這塊壁上刻有“伏虎”二字。題刻的作者系幼溪草廬的主人陳省。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陳省因與宰相張居正政見不一而受到排擠。皇上雖數賜,但他仍然辭職榮歸入閩。深厚感情感懷才不遇,卜築武夷山中。適雲窩有一巖石狀如蹲虎,便勒石“伏虎”二字,意在他如一隻蹲伏在武夷山中的老虎,企盼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再展宏圖。伏虎巖右邊這一竹叢,就是郭沫若先生在遊武夷詩中提到的方竹。這種竹看似圓,摸去卻是四方的,十分奇特。不信,大家可以來摸摸。從伏虎巖前的石徑登上,便可看到一道石門,門額上刻有“崢嶸深鎖”四字。進石門,眼前豁然開朗,別有洞天。這就是素有產茶“甲於武夷”之稱的茶洞。從洞中放眼眺望接筍峯、隱屏峯、清隱巖、天遊峯、仙掌峯,以及遠在三曲的仙遊巖,峭壁聳立的危崖,就象一堵堵高大的城牆,把它團團圍住,唯一的通道,就是西邊的一條巖罅。人在面積不過六七畝的洞中,有如陷入井底一樣,抬頭仰視,僅見青天一圍。正如徐霞客在《武夷山遊記》中寫道:“諸峯上皆峭絕,而下復攢湊,外無磴道,獨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巖更為矯也。”所以,歷代都有文人墨客在洞內卜築隱居,如宋劉衡的小隱居,明李鐘鼎的煮霞居,清董茂勛的留雲書屋等。如今這些古老的建築,大都不見蹤跡,唯猖狂留下的董茂勛留雲書屋的舊址。茶洞最北面這個潭,稱“仙浴潭”,從天遊峯奇峯跌落下來的雪花泉就彙集在這裏。相傳該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名。大家請看,南面這條通往隱屏峯的石徑,在距我們所處位置的十餘米處,有一石門,門額上刻有“留雲書屋”四字,這就是董茂勛卜築的留雲書屋的舊址。二百多年前,《武夷山志》作者攻天工就是在其父董茂勛留雲書屋中完成了二十四卷《武夷山志》的編工作,為武夷山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穿石門,過“雞胸”、“龍脊”,可見巖壁上有“仙凡界”題刻,意思是這裏是人間與仙境的分界線,只有有膽有識敢過武夷山險徑——“雞胸”、“龍脊”的人,才能步入頂峯仙境。立於峯尖這座亭叫“仙弈亭”。再往上攀登數十米,便到隱屏峯頂。峯頂原有清真道院,建於明萬曆三年(1577年),今廢。自巔南下,半壁有洞,名“南溟靖”。明道人劉端陽藏蜕於此,至今仍有石冢蜃壇。各位朋友,請大家做好登山準備,現在我們開始攀登天遊峯。從茶洞到天遊峯一覽台共有八百多級石階,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邊登邊數,看誰數的數字最精確。

現在我們終於登上了天遊峯一覽台,大家一路辛苦了。根據剛才大家報來的數字看,張先生、李先生數得最為精確,共有石階826級,謝謝大家的合作。天游泳池峯東接仙遊巖,西連仙掌峯,壁立萬,高聳羣峯之上。每當雨後乍晴,晨曦初露之時,白茫茫的煙雲,彌山漫谷;風吹雲蕩,起伏不定,猶如大海的波濤,洶湧澎湃。站在一覽台上望雲海,變幻莫測,宛如置身於蓬萊仙境,邀遊於天宮瓊閣,故名“天遊”。一覽台位於景區中心,是一處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台。隨着時序流轉,在這裏可以觀賞到日出、雲霧、佛光、夕陽、明月等天遊五絕,從一覽台上賃欄遠眺,但見羣峯點點,西望那座山峯就是八曲的三教峯,東望這卒山峯是一曲的大王峯。俯瞰九曲蜿蜒,竹筏輕蕩,武夷山水盡收眼底,令人心胸開闊,陶然忘歸。徐霞客評點説:“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峯固應第一也。”

從一覽台前行,眼前座宮觀式的建築,就是天遊觀。觀後的妙高台上,大家看到的這棵掛有古樹名木牌子的樹,就是罕見的紅豆樹。每當成熟季節,山風輕拂,豆莢就紛紛撒落在地,滾出殷紅的豆粒,晶瑩閃亮,鮮豔可愛。

唐朝詩人王維有詩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但願大家能在樹下多找出幾粒帶回家中,成為武夷山之得的美好紀念。紅豆樹旁的這條澗稱胡麻澗。澗旁的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記得餘處。其中最大這一幅“第一山”,系道光壬辰冬武顯將軍嶺南徐慶超題寫。意思是説天遊峯即是“武夷第一勝地”,那麼,理應號稱“第一山”。也有人解釋説,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列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道教的創始人是老子,老子天下第一。因此,他所佔居的名山,就應該是天下“第一山”。欣賞完摩崖石刻,登上崎嶇丘,前面這座牌坊就是中正公園牌坊,原來牌坊上鐫刻有“中正公園”四字,“文革”期間被敲掉,現有關部門正總任務恢復這一景觀。

各位朋友,天遊峯遊覽到此結束。請大家歇息一下,下一站桃源洞。

福建武夷山導遊詞5篇(五)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武夷山!我叫劉芳,你們可以叫我劉導,非常榮幸能咊大家共同度過美好的武夷山之旅。武夷山擁有“奇秀甲東南”的美名!

我們第一個到達的景點就是九曲溪這可是個美麗的勝地!大家看,溪水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而且一眼就能看到底,還能看見水底彩色的鵝卵石,九曲溪是水不深,一米左右,魚也不多,大概是應為水太冰的緣故吧!

大家可以坐船順着九曲溪慢慢往下觀賞,那碧綠的溪水,會讓你把所有煩惱都拋到後腦勺。兩岸奇峯陡峭,有許多怪石會讓你產生種種幻想。最美的峯就是玉女峯,應為它活像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最奇特的峯要數峭龜石,它還有一個傳説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許多仙女到九曲溪裏洗澡戲水,一隻烏龜聽見它就躲在一塊石頭後面偷看,這件事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於是就懲罰烏龜,把它變成一個大石頭。

我們第二個到達的景點是“一線天”它是武夷山奇特的巖洞,一線天是一座山中間裂開的一條縫,一線天長約100米,寬不足90釐米,一線天最窄的地方只有50釐米,一些身材比較胖的遊客千萬要小心,以免被卡住。從右邊羲洞入內,一線天的天光咊長虹令人歎為觀止。一線天內很潮濕,有的地方還有水,遊客們一定要小心,不要滑倒。請大家不要亂丟垃圾,那樣會影響環境。

武夷山十分美麗,希望大家有機會還可以再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fujian/wywkn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