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陝西導遊詞 >

延安黃帝陵導遊詞大綱

延安黃帝陵導遊詞大綱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的陵園。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到陝西黃帝陵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陝西延安黃帝陵導遊詞,歡迎參考!

延安黃帝陵導遊詞大綱
陝西延安黃帝陵導遊詞1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的陵園。因位於延安黃陵縣城北約0.5公里的橋山之上,故。是國務院公佈保護的第1號古墓葬。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裏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製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羣。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黃帝陵龍馭閣位於黃帝陵後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徵黃帝“馭龍昇天”,也是遊客登高遠眺,觀看橋山全貌及周圍古城與山川形勢的最佳地點。

誠心亭沿中軸線北行即到誠心亭。該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面積約85平方米。歇山頂上,灰布板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檐施勾頭滴水,四邊無牆,欄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明間南北兩側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間、補間外側有圍欄圍護。亭柱上書有兩幅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壁,上書簡介:“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漢武仙台神道盡頭,便步入陵園了。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亙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前寬42米,後寬81米)。陵園門有兩個,分立漢武仙台東西兩側。從東門進入陵園,走不了幾步,左側便是一座24米高的夯築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此台始建於元封元年(公元前120xx年)。《史記?封禪書》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黃帝腳印”石正殿前西南側有一塊傳自漢代的“黃帝腳印”石。它出土於黃陵民間傳説為“黃帝黃城巽宮”的郭家窪村,1965年移至軒轅廟院內。整塊石頭約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鐫刻有黃帝腳印一雙,長0.62米,深約2釐米。民間有向黃帝腳印投硬幣或零錢的習俗,以測運氣如何?“投向腳印大拇趾運氣最好,為大吉大利云云。”

陝西延安黃帝陵導遊詞2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國 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八年級,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説。司馬遷在《史記》裏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羣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裏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製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羣。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陝西延安黃帝陵導遊詞3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國 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八年級,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説。司馬遷在《史記》裏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羣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於陝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後安葬於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曆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裏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後,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黃帝陵是中華民族聖地,海外僑胞將其譽為“東方麥加”。1962年,國務院公佈其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區景色迷人,山麓有建於漢代的軒轅廟,廟東側碑廊珍藏曆代帝王御製祭文碑57通,現又新增香港、澳門“迴歸紀念碑”。陵、廟所在地橋山現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國最大的古柏羣。廟內有相傳黃帝手植柏,高20餘米,胸徑11米,蒼勁挺拔,冠蓋蔽空,是我國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daoyouci/xpkmr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