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陝西導遊詞 >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

大明宮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太華南路,唐末毀於兵燹。大明宮是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羣,稱為“東內”。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大明宮遺址略呈梯形,佔地面積約3.2平方千米。宮牆周長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門,已探明的殿台樓亭等遺址40餘處。大明宮南部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北部的內廷中心為太液池。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一)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位於西安市太華南路,大明宮遺址公園是舉世聞名的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羣,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平面略呈梯形,佔地面積約3.2平方公里。原宮牆周長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門,已探明的殿台樓亭等遺址有40餘處。大明宮南部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北部的內廷中心為太液池。

發展定位

以大明宮遺址保護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為特色,建設集文化、旅遊、商貿、居住、休閒服務為一體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城市新區。

總體思路

以文化大策劃和超前規劃為先導,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建設為帶動,以組織大型城市運營商參與土地一級開發為主導,以“整體拆遷、整體建設”為保障,以改善區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質為宗旨,努力建設人文、活力、和諧西安的示範新區,探索大遺址帶動城市發展的新模式,開闢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的新路徑,積累城市整體拆遷與開發建設的新經驗。

建設目標

建設具有世界意義的文物保護示範工程;建設世界一流的國家遺址公園;改善人居環境,創造規劃和建設的國際典範;實現歷史與現代、經濟與社會、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的和諧共融,協調發展;促進文化、旅遊產業大發展;實現區域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

規劃格局

將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設成為未來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最重要的人文象徵,併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在空間形態上形式“一心兩翼三圈六區”的基本格局:

一心: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兩翼:以火車站北廣場為軸心,沿隴海線形成東西兩大城市改造板塊;

三圈:形成未央路、太華路、北二環三個商業圈;

六區:規劃建設文化旅遊區、商貿服務區、商務核心區、改造示範區、中央居住區、集中安置區等六個功能區。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二)

又是一年春草綠,進入4月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景色更加怡人。4月13日,記者走訪時發現,公園上空被各式色彩明豔的風箏裝扮得異彩紛呈,丹鳳門御道廣場上聚集了許多放風箏的市民,他們手法嫻熟、動作到位。

“這裏場地開闊,風力適中,最適合放風箏。再往北走,太液池邊花紅柳綠、風景如畫,旁邊還有籃球場、足球場及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全家老少都能來這裏遊玩鍛鍊。”市民張先生説,“雖然錯過了3月31日的那場中外風箏大師精彩對決,但趕上了踏青季活動,同樣讓人驚喜。”

據悉,除風箏會之外,“花滿大明宮”賞花季、“第四季小小考古家”、大型恐龍主題展及大華·1935文化交流季等活動將悉數上演,曲江大明宮遺址區正在以文化之手讓體育與健康完美融合,打造西安最具人氣、獨具特色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

放紙鳶 賞百花

大明宮裏感受春日詩意與爛漫

在本屆風箏會中,世界頂尖高手製作的風箏精彩亮相,有瑞典的DIY美元風箏、美國的自畫像風箏、中國澳門的大三巴牌坊巨型軟體風箏等讓人歎為觀止。最具中國特色的金猴獻福、三調芭蕉扇、險渡通天河等風箏,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詮釋了風箏文化的無盡魅力。

春日的大明宮不僅是風箏的王國,更是花的海洋。公園裏嬌豔的桃花、粉嫩的櫻花、高潔的白玉蘭讓遊客目不暇接。而盛唐服飾展、宮廷樂舞“花語霓裳”、大唐情景互動表演“才子尋佳人”等主題演出,讓遊客領略到大唐盛世的旖旎風光。

值得一提的是,連續舉辦4年、風靡青少年羣體的“小小考古家”品牌活動,也將於近期揚帆起航。本屆活動不僅在比賽內容上融入全新的文化元素,還將在文化交流領域尋求更大的突破。

賞藝術 觀話劇

在大華·1935體驗先鋒文化藝術

近期,“國際女性視覺藝術展”於大華博物館拉開帷幕,吹響了大華·1935文化交流季的集結號。隨後,日本舞踏大師和慄由紀夫首次在大華·1935開班授課,引發業內關注。海龜先生樂隊帶來的復古搖滾樂演出,讓現場爆點頻頻……

此外,話劇《我不是李白》以首周破6萬的票房成績打響了“大華演出季”頭炮,百餘場精品話劇及演出華麗綻放小劇場集羣,掀起了“全民觀劇”的文化風潮。而“超級女聲”西安總決賽、顧忠山老師吉他大師班、“互聯網+”企業領袖論壇等活動也紛紛落户大華·1935。

20xx年,曲江大明宮遺址區用多元的文化因子釋放出文化富礦的新活力,作為全省首個“羣眾文化示範基地”,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已成為西安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活動空間。今年年初,大華·1935被列入第三批市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聚集區,西安市“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將其打造為工業遺產文化旅遊聚集區。

如今,這片以文化之手打造的最美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已然成為西安健康、體育、文化相融合的一張新名片,為西安市民的品質生活貼上新標籤。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三)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大明宮的殘桓斷壁,被夕陽灑落斑駁的影子。風吹得夕陽彷彿在流動,流動中隱隱約約閃現出幾個搖曳的身影。時光的河流中,我始終處在下游,在渡口,抬起頭遙望在上游的唐朝。我不可能遊向上遊,也不可能回到過去,我的的確確是在這片廢墟前的,但我卻隱約可見牡丹花吹響季節的夜曲,飛過的鴻雁在演奏歷史的哀鳴。我閉上眼想感受時光河流中的上游。

啊!我聽到了!被記載在史書上的畫面,被人一直所向往的畫面,隨着牡丹花的開放與枯萎,隨着季節的歌聲,一遍一遍反覆展現。這卻更讓我覺得,時間之外,還有時間,生活之外,還有生活。

曾讓人以為消逝的唐朝,躲進了時間的深處,卻又隨着白雲的歌聲,在人心中留下淡淡的痕跡,就像夜間的露珠,在花朵上留下淡淡的濕潤,就不復存在了,或者説已經在時間之外了。如果説沒有時光的落差,或許我真的可以,站在大明宮前,傾聽着夕陽,偶爾從他的包裹中,散落出唐朝的聲音,古老與現代,宮殿與廢墟,是千年歷史的見證,是古人暢想的未來,是今人懷念的過去,是千年之前與千年之後的人們共同緬懷時光流逝的憂傷。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四)

我們現在來到的凌霄門是北宮牆的西宮門,又稱“青霄門”。這裏位於北宮牆正門玄武門西355米處,當時,凌霄門只有一個門道,寬僅2.2米,無門基座和柱礎,也沒有設門樓。

雖然“凌霄門”只是一座小門,但歷史上卻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唐肅宗寶應元年(762)四月十六日,宦官李輔國和程元振曾在此門發動政變,扶助代宗即位,史稱“凌霄門之變”。

唐肅宗在“馬崽驛之變”以後,北上靈武,登極稱帝。收復京師以後,入居大明宮期間,宦官李輔國、程元振和皇后張氏均立有大功,很得肅宗寵信,所以權勢日盛。特別是李輔國不但掌管了禁軍大權,而且又兼兵部尚書、殿中監等20餘職,常在右銀台門處理軍國政事,甚至可以代替皇帝頒佈詔令,宰相和朝官都要仰輔國鼻息。而皇后張氏也非善輩,不但“持權禁中,干預政事,請謁過當”,而且還將肅宗次子建寧王李倓誣陷致死,進而還想威害太子李豫,專制朝政,步武則天后塵,奪取最高權力,臨朝稱制。

寶應元年四月初,唐肅宗身染重病,在長生殿養疾。張皇后看到唐肅宗已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唯恐太子李豫即位以後,對己不利,便祕密派人將肅宗的另一個兒子越王李系引入麟德殿中,企圖廢立太子。四月十六日這天,張皇后矯詔召太子入宮。宦宮李輔國和程元振得知此事後,當即在凌霄門布臵禁軍,並將太子李豫由少陽院護送到飛龍廄中,加以保護。

5篇有關陝西大明宮遺址的導遊詞範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唐大明宮遺址公園:

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唐長安城擁有三處大型宮城,即太極宮、大明宮和興慶宮。其中的大明宮,因為規模最大、制度完備、被看作是大唐帝國的統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大明宮的佈局非常講究,它嚴格按照中軸線對稱法配置建築,從南至北依次為:丹鳳門、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玄武門、重玄門等重要建築,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丹鳳門遺址。

丹鳳門是大明宮的正南門,共有五個門道,上面建有高大的門樓。丹是紅色,代表熱烈、興旺,而鳳是中國神話傳説中的神鳥,曾被歷史上很多部族甚至王朝用作圖騰。丹鳳合起來就是紅色的鳳凰,代表的是大吉大利、大祥大瑞。

丹鳳門為古代城門中最高等級五門道制的傑出代表,丹鳳門的五個門道,每個門道寬8.5米,五個門道總計達51米多,比現在天安門的門道都要寬。丹鳳門門闕墩台總長74.5米,南北寬33米,它的建築規格之高、規模之大,都創下中國古代皇宮的宮門之最。

丹鳳門是一個交通通道,皇帝由正中的門洞進出;其它官員只能由兩側的門洞通行,右進左出,直到今天,我們的交通規則還是沿用這種“靠右前行”的辦法

丹鳳門不僅僅是交通通道,更是唐代最高統治者與民眾溝通的最佳場所。每逢頒佈赦令、登基大典、重大宴會、獻俘等活動時,皇帝會出現在門樓上,供萬民瞻仰。每逢皇帝宣赦時,丹鳳門前一側就立一根高杆,上面懸一隻金雞,另一側放一面大鼓,待皇帝登樓,被赦免的囚犯在鼓聲中引至門前,赦令宣讀完畢後當場釋放,唐人楊巨源有詩道:“丹鳳樓前歌九奏,金雞杆下鼓千聲”,説的就是宣赦;此外,唐玄宗還曾兩次在丹鳳門門樓上舉行宴會,招待突厥首領和使節。丹鳳門在唐代的作用,就類似於今天的北京天安門,或者説,丹鳳門就是唐代的天安門。

請大家隨着我進入丹鳳門,注意腳下的台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它是20xx年進行的考古發掘,外側的宏偉建築,是根據復原研究和模擬設計而構築的保護性展廳。它將真正的遺址罩在大廳內。為了達到既保護遺址又不影響參觀視線的目的,博物館由三層框架結構組成,其建築結構距離遺址的邊沿約為60釐米,博物館外牆的色彩全部選用淡土黃色,為的就是要使這座建築既能體現唐代皇宮正門的形制、尺度、建築特色和宏偉端莊的風格氣派,又有別於其它仿古建築。

今天,它作為唐文化的代表,帶我們領略了一個統一大國的政治權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daoyouci/m476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