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導遊詞 >北京導遊詞 >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精選15篇)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精選15篇)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1

各位,現在我們在定陵地宮的左配殿內,這座地宮是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孝端和孝靖的寢宮,它位於寶頂下27米,完工於1590年,至今已有410多年的歷史了,地宮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分為前、中、後、左、右五個大殿,這是地宮的左配殿,理論上是放置皇后棺槨的殿堂,但當打開地下宮殿時,發掘者們發現皇后的棺槨並不在這裏,而且左配殿內是空的,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這是根據明朝的祖制,即雖然地宮設左右配殿,但不用,而是把帝后的棺樽都放在後殿。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精選15篇)

各位請看,這個大石台叫做棺牀,棺牀的正中有個長方形的孔穴,那是做什麼用的呢?這個小洞穴名叫“金井”,是為皇帝的“金井玉葬”之制而設。所謂“金井玉葬”就是要在棺牀上設“金井”並放置玉石,這是古代最高級別的葬制,只有帝后才能享用,普通人家即使是高級官員也不能享有這種級別的葬制。“金井”中放的是金子嗎?“玉葬”的玉是真的嗎?其實,金井中的“金子”只不過是一把黃土,在地宮建成後再把這把土放在預留的“井”內,即成“金井”,取善始善終之意,美化帝后們都是善始善終之人。

另外“金井”中的“金”為土,而“井”象徵水,即有水有土,而有水就有了生命,有土就有了生命之根基,有了水土就有了江山社稷,故“金井”象徵皇帝在死後仍為人主,雖死猶生。再説皇帝是龍,龍能上天,也能入地,能屈能伸,設“金井”是為了接地氣,而井中必有水,若有水,真龍就能復生,重上九天,正是“金鱗豈為池中物,一遇風動便化龍”。所以設“金井”又象徵皇帝能夠復活,再統天下。那麼玉石是真的嗎?怎麼説呢,那些玉石都是些璞,即未剖開之玉或含玉的石頭,剖開後可能極其普通,也可能價值連城,之所以在棺槨旁放此玉石,既有美好的象徵,又有實際的作用,既象徵高貴,又能起到防潮的效果,避免棺槨及屍體腐爛。那麼,皇帝和皇后的棺槨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我現在就帶大家去參觀。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2

各位朋友,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打開地宮的陵,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孝端和孝靖的合葬陵,位於天壽山的大峪山前,建成於公元1590年。

朱翊鈞年號萬曆,意思是要做一萬年的皇帝,雖然沒有實現,但也創下了明朝皇帝的一項記錄,即在位年數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10歲繼位,22歲就開始為自己修陵,建地宮。整個工程歷時六年,耗銀八百多萬兩。他在位48年,幾乎不理朝政,終日沉緬於後宮,他好飲酒,經常酒醉殺人,死後葬在了定陵。

萬曆皇帝有兩個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孝靖皇后死時只是一個貴妃,按明朝規定,皇貴妃死後不能入地宮,於是葬在了其它地方。皇太子繼位後,追封孝靖為皇太后。孝端皇后和萬曆皇帝去世後,有將孝靖皇后遷葬到地宮。所以地宮中葬有一帝二後。定陵的地下宮殿於1957年被打開,出土文物3000餘件,舉世轟動。

目前,定陵已成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景點,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前來參觀。

整個陵園原來由陵門、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寶頂及明樓前的左右配殿組成。歷經近520xx年的蒼桑,原來的陵恩門及陵恩殿已毀,僅存基座。由於定陵的明樓為石質,不怕火燒、故至今保存完好。現在我們先來看一看陵恩門及陵恩殿遺址。各位,現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即為定陵陵恩殿的遺址,現在還可以看到當年大殿的柱礎。陵恩殿是用於祭祀的大殿,原來大殿內供有皇帝和皇后的牌位。定陵的陵恩門及陵恩殿在清兵入關時曾被焚燬,後來乾隆皇帝為了攏絡漢人,重新修繕十三陵,但大多縮小了規模。據説乾隆使用了偷樑換柱的方法,把十三陵原來的粗大木料等運往清西陵及清東陵,用小型木料重修十三陵,所以要縮小規制,至今民間仍流傳着“乾隆爺、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的説法。

前面東西兩個配殿內是十三陵出土文物展,第一陳列室主要展出了皇帝棺槨中出土的文物,包括諡寶、諡冊、金冠、玉帶、金銀器皿、絲織品等。第二陳列室主要展出自兩位皇后的棺槨中出土的文物,隨葬品,包括鳳冠、頭飾、寶石及其它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現在各位可以免費參觀,請不要在展室內拍照,攝像,謝謝大家的合作,咱們十分鐘後在明樓前集合。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3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天壽山腳下,這裏埋葬着明朝13個皇帝,所以叫明十三陵。自永樂七年(1409)開始修建長陵,到清朝順治初年建思陵,營建時間前後長達220xx年之久。明十三陵體系完成、規模宏大,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成、埋葬皇帝較多帝王陵墓羣。20xx年明十三陵被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紀遺產名錄》,成為中外遊客到北京的必遊之地。

明朝有十六帝,這裏為什麼只有十三陵呢?那是因為明朝有三個皇帝沒有埋在這裏,一個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個是明朝第二皇帝朱允炆;還有一個是明朝景泰皇帝朱祁鈺。明朝第一個在北京修建陵寢的是明朝第三個皇帝,明成祖朱棣。

明朝永樂五年(1407)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尚書趙羾和江西術士廖鈞卿在北京一帶選址建陵。最後選中今天昌平區康家莊樓子營一帶,作為陵址上報給皇上。朱棣親自現場考察後,非常滿意,封這裏的山叫“天壽山”,選擇“黃道吉日”開始動工修建陵寢。

從永樂七年到宣德二年(1409-1427),歷時20xx年之久,陵寢才大功告成。徐皇后先入葬,然後是明成祖朱棣本人。朱棣生前把自己的陵墓命名為“長陵”,這就是十三陵的“首陵”。

長陵的後續裝修工程並沒有結束。明朝嘉靖年間,朱厚熜下旨修建了長陵的神道。大石牌樓,神道上的碑樓陸續建成。如此算來長陵最後建成歷時130餘年。這條長陵的神道,也隨着明朝後續幾位皇帝的陵寢依次完工,成為了明十三陵的主神道。

清朝入關後,在統治國家的問題上遇到極大的困難,為此朝廷採取了很多的措施來緩解老百姓激烈的反抗情緒。如暫緩實行剃髮易服、恢復科舉考試、重用漢臣,以及對明朝陵寢的管理。

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每次南巡,都會特意到南京的明孝陵為朱元璋上香祭奠,而且特意走在明孝陵神道的右側(古代以左為上),來表示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尊敬。雍正年間,雍正皇帝“子成父願”,下旨尋找明朝皇帝的直系後裔。找到後封官。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賜朱家皇室後裔為一等延恩侯,世襲。並且清廷在政府機構上專設司香使,也就是守陵太監,負責具體相關事宜。設陵户負責看管陵園建築與陵區內的樹木。

民國時期最後一代延恩侯叫朱煜勛。由於他本人好吃懶做,又監守自盜,被民國政府撤銷了他和看管陵區有關的一切職務,從此延恩侯退出了歷史舞台。

那現如今的明十三陵在政府的大力保護與修繕下,恢復了部分景觀。整個陵寢是長、獻、景、裕、茂、泰、康、永、昭、定、慶、德、思十三個陵墓分別排列在天壽山腳下,一條道進出。左有象徵青龍的蟒山,右有象徵白虎的虎峪。山前有一條小溪流過,在東南方,形成水潭,這就是有名的十三陵水庫。這片區域還埋葬着23個皇后、1個皇貴妃、殉葬宮人數十,另外還有7座妃墳和1座太監墳。

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的是其中的四處,它們是長陵神道、長陵、定陵、昭陵。我今天要講的是長陵。

長陵的墓主是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個兒子。1360年生人,1420xx年去世。

朱棣一生跌宕起伏,生於羣雄爭霸的年代。11歲被封為燕王,17歲娶徐達的長女徐氏為妻,21歲在北平(也就是北京)走馬上任,成為北平地區,集軍、政、權於一身的最高行政長官。40歲以“靖難”名義起兵,歷時4年拿下南京,從侄子朱允炆的手中奪得皇位,成為大明朝第三個皇帝。

朱棣執政20xx年。當政期間,勤於政務,關心百姓,生活儉樸。

最突出的功績有三個:第一,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第二,派鄭和下西洋;第三,修了四處被今人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文物古蹟。(故宮、天壇、十三陵、湖北武當山道教建築羣)。

當然朱棣一生也有被今人看來不太光彩的事蹟。如設立東廠特務機關;發動“靖難之役”篡奪皇位;“壬午殉難”大殺朱允炆時期的朝臣,給人留下兇暴、好殺的壞印象。

朱棣是位“馬上天子”。因武功而立威名;因武功而奪皇位;因武功而開疆拓土。但死,也死在了行軍的途中。朱棣是在第五次親征漠北時,死在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一帶,享年65歲,葬於長陵。

朱棣是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後又一位雄才偉略的皇帝。

朱棣的陵寢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峯南側的山腰處,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陵。佈局特點是“前方後圓”。“前方”指的是一組三進院落,“後圓”指的是寶城寶頂,也就是朱棣的墳墓。

前方這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的大門是陵門,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中開三門,建於月台之上。第一進院落裏現在能看到的只有一座碑亭。其他建築都毀於清朝中期。

第二進院落的大門是裬恩門,進入裬恩門就看到了裬恩殿。

長陵的裬恩殿,上覆黃色琉璃瓦,重檐廡殿頂,開間,由60根金絲楠木大柱支撐,內鋪“金磚”,佔地面積達1938平方米。這麼大的大殿,而且還都是金絲楠木的大柱,在國內的古建築中實屬罕見。金絲楠木本身就十分珍貴,長陵裬恩殿內的32根金柱,高達12.58米,直徑都在1米上下。中間四根最粗,直徑達1.124米,倆人相抱都無法合攏。而且明朝沒有留下官修古建工程的標準。長陵的裬恩殿就成了研究明初官式建築不可多得的實物,而卻它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保存完好的裬恩殿,非常值得遊客到此參觀。

過了裬恩殿,穿過內紅門,我們就來到了第三進院落。首先可以看到櫺星門,然後是石供案,案上放着石五供。它們分別是:中間是香爐、兩側是燭台、再兩側是香瓶。石五供的北面就是明樓。

明樓屬於“後圓”部分,“後圓”指的是朱棣的陵寢。它由明樓、方城、寶城、寶頂(寶山)而組成。凡是您看到十三陵地區有這樣一座明樓,就説明裏它的後面埋葬着明朝的一位皇帝。

明樓是建在方城之上,重檐歇山頂,明樓內是“聖號碑”。碑首用篆字刻有“大明”字樣,碑身上刻有“成祖文皇帝之陵”。碑身下面的碑座分四層,第一層二龍戲珠,然後是白雲、羣山、海水。“聖號碑”就相當於陵墓前的墓碑,説明裏面埋葬的是成祖朱棣。

明樓的後面就是寶城寶頂。寶頂又叫寶山,人工夯土堆砌。寶山四周圍有一圈城牆,高7.3米,上有垛口,周長是1千米,它叫寶城。寶山下就是地下宮殿。但長陵的地宮並沒有打開,十三陵中唯一打開地下宮殿的是定陵,朱翊鈞的陵墓。

原來在明初皇帝死後有一種殉葬制度,叫人殉制度。起源於原始社會,奴隸主要用大量的奴隸和牲畜作為陪葬品和自己一起下葬。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就實行了這種野蠻殘暴的人殉制度。朱元璋死時,埋了38人;朱棣埋了16人;朱高熾埋了5人;朱瞻基埋了10人。陪皇帝殉葬的宮女或愛妃,被皇帝賜封家裏為“朝天女户”。到了明英宗朱祁鎮才下詔廢除這種人殉制度。

英宗朱祁鎮昏庸無能。當過俘虜,丟了皇位,被敵人釋放回京後,在太監的幫助下,利用計謀重新當上了皇帝。有倆年號一個正統,一個天順。在明史上絕對不是個好皇帝,但他卻廢除了人殉制度,也算是在有生之年,做了件好事。

不過明十三陵地區殉葬宮女究竟葬在何處,尚未知曉,仍需後人考證。

好,明十三陵中長陵就給您介紹到這裏。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4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因明代遷都北京後有十三位皇帝埋葬於此,故稱十三陵。明十三陵自永樂年間建長陵至今已有近620_年的歷史,它用一條總神道、一座石牌坊、一組石像生,把整個陵區聯繫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整體,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較多的帝王陵墓羣。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朱棣命禮部尚書和一名江西術士前往北京一代卜選陵址。大概兩年後,選中了今昌平區康家莊樓子營一帶。這一帶青山環抱,綠水長流。北面的“龍脈”奔騰而來,氣勢磅礴。至此三峯並峙,山前一馬平川,蟒山繞其左,虎峪踞其右。外圍重巒疊嶂,如“萬騎簇擁,千官侍從”。正是風水理論中的“山川大聚”之勢,真正只有帝王才配享用的寶地。朱棣親臨閲視後十分滿意,封其山為“萬壽山”,選擇吉日,動工興建。永樂十一年玄宮建成後,從南京迎皇后徐氏的棺槨北上,擇吉入藏,並將陵寢命名為“長陵”。此後長陵的附屬建築仍在逐步營建,直至宣德二年,長陵工程在大體完工,歷時20_年,加之陸續建成的神道等設施,到長陵最終建成,共歷時130餘年。

朱棣在北京建造皇陵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政治原因。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權,朱允炆在宮內大火中不知所終。朱棣登基後一直心有不安,除了派人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外,又製造的“壬午殉難”,大殺朱允炆朝臣,但人心終究不服。北京是朱棣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所以自他登基之初便計劃遷都北京。皇陵隨之建在北京,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其次是戰略原因。明朝初年,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漠北,成為明朝北方的長期威脅。而南京鞭長莫及,難以控制北方的局勢。所以朱棣遷都北京的同時在北京卜選陵址是極具戰略意義的,而這一舉措也確實對明朝疆域的鞏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正統年間,發生了“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這是就有人建議遷都南京,反對者就説“怎麼能棄祖墳於不顧,丟給敵人呢?”這一道理保住了大明江山。

清朝時對明陵進行了管理、修葺,並找到了明皇室的直系後裔朱之璉,封他及其後代為一等延恩侯,世代負責明陵的祭祀及管理。

從第一代朱之璉開始,朱氏侯爵的身份延續了11代。民國年間最後一代延恩侯朱煜勛被民國政府委以明陵保管員之職,但他不但白拿錢不幹活,還有監守自盜的嫌疑。民國政府下令撤銷其職位,將明十三陵交由昌平縣管理。從此明陵香火斷絕,延恩侯退出歷史舞台。

現在的明十三陵面積約80平方千米,陵內葬有13位皇帝,23位皇后,1位皇貴妃及殉葬宮人數十人。另外還有7座妃墳園寢和一座太監墓(王承恩)。現在明十三陵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並於20_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長陵神道總長約7.3米,走向隨地形變化而回轉起伏。在這條神道上,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石牌坊、大紅門、長陵神功聖德碑、石像生、櫺星門。

石牌坊位於神道最南端,建於明嘉靖年間,是我國現存建築等級最高的大型仿木結構石牌坊。此牌坊用青白石料組裝雕琢而成,其結構為“五間、六柱、十一樓”。石牌坊是十三陵的標誌性建築,其位置的選擇十分重要。南北方向上,牌坊中門正對着天壽山主峯,東西方向上與龍山、虎山相應。陵區南側,龍、虎山相距稍遠,欲連未連,石牌坊建在這裏,正可彌補空間上的不足,使其地勢貫通。

大紅門是陵區的正門,位於龍、虎山之間,距石牌坊1.25千米。其規制為單檐廡殿頂,紅牆黃瓦,開券門3洞。明朝時門兩側建有紅牆,紅牆上設有左右隨牆門以便日常出入。門前左右立下馬碑兩方,正反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8字。大紅門正門為帝后棺槨及神御物品的通道,左門為皇帝謁陵時行走,右門為大臣們謁陵時行走。

穿過大紅門繼續向前走就來到了長陵神功聖德碑碑亭。碑亭為重檐歇山頂,四面闢門,正方形,碑亭四角各立有一座漢白玉華表。碑亭內便是神功聖德碑。

長陵神功聖德碑上為盤龍碑首,下為龜趺馱碑,碑首上刻“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9字。“神功聖德”指的是對帝王歷史地位的評價。石碑的正面是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撰寫的3000餘字的碑文,其餘三面原來沒有文字,清乾隆時期在碑的背面刻了御製詩《哀明陵三十韻》,後又在碑的左側刻御製詩一首。清嘉慶時期在碑的右側刻了御製文一片,講的是明朝亡國的教訓得失。

穿過碑亭,走在神道上,可看到兩側的石像生。陵墓前設置石像生始於秦漢,是用來象徵死者生前的儀仗用的。明十三陵的石像生沿用了明孝陵的規制,但增加了4尊功臣像。長陵石像生以一對望柱開始,望柱呈六邊形,底為須彌座,柱雕雲紋,頂為雲龍紋柱帽。石望柱之後800米的神道上排列着石獸12對、石人6對,石獸每種兩對,兩立兩卧。這些石像生分別是:

獅子:象徵威武 獬豸:象徵公平正義 駱駝:象徵運輸和堅忍不拔的精神 大象:象徵力量和祥瑞 麒麟:象徵太平和祥瑞 馬:象徵皇帝的御用儀仗將軍: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將軍 品官: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各級官員 功臣:象徵帝王朝會中的功臣。

走過神道,迎面可見的是櫺星門。此處櫺星門為三開間,門上中間各飾火焰寶珠,故又稱火焰牌坊,也叫龍鳳門。櫺星門象徵着天宮之門,宮殿、壇廟、陵寢中的櫺星門均有尊天子宮寢之門為天門的意思。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5

按照皇帝陵寢的規置,後殿只是安放皇帝棺槨用的,那為什麼兩個皇后的棺槨也出現在這裏呢?這個現象在史料中是沒有明確記載的,可是根據專家推測:在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先是孝端皇后病逝,接着七月就是萬曆皇帝去世,而他的兒子朱常洛也在即位29天死於紅丸案,在這短短百日之內,死了兩位皇帝,一位皇后,還有孝靖皇后還要遷葬,這麼巨大的任務都壓在了剛剛即位的皇帝朱由校身上,所以準備工作十分的倉促。而且當時正好是雨季,安放皇后的配殿不方便打開,於是皇帝皇后的棺槨就都從正門進去了。可是到了地宮發現配殿的甬道太窄了,皇后的棺槨進不去,所以只好將它們一併放入了後殿當中。現在大家可以明白地宮中棺槨的擺設呈這樣是怎樣一回事兒了吧。那好,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走出地宮。

隨着參觀定陵的活動結束,我們今天的明十三陵之行也將近尾聲了,相信大家一定都為這座巨大的帝王陵墓羣而感歎,隨着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繕明十三陵,這座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也將被永久的保存下去。同時,我也希望各位遊客能對這裏留下美好的印象,歡迎各位下次再來參觀。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過一會兒,我們將要參觀十三陵景區。首先,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明十三陵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帝陵墓羣,陵區內葬有明朝的十三個皇帝,二十三個皇后及諸多嬪妃、太子及公主等。

明十三陵始建於公元142019年,位於北京北部的昌平區境內,距市中心50公里,整個陵區是個小盆地,以天壽山做為天然屏障,左右有龍山、虎山,守住門户,是理想的“風水寶地”。在這個小盆地內,扇形分佈着十三個帝王陵。那麼是誰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呢?明朝有十六個皇帝,那此處為何只有十三座陵呢?彆着急,請聽我細細道來。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後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他臨死傳位給皇太孫朱允文,這使得當時被封為燕王的朱棣非常不滿。為什麼呢?因為他是朱元璋的四兒子,當時他的三個哥哥都以*,論資排輩,他才是理所應當的皇位繼承人。於是為了爭奪皇位,叔侄子倆打了起來。這就是歷史上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最後,朱棣奪了皇位,而他的侄子朱允文卻不知所終,既不知所終,當然無法建陵,於是明朝的前兩位皇帝的陵一個在南京,一個未建皇陵。

朱棣做皇帝以後,改年號為永樂,希望天下太平,永遠快樂,但人豈有不死之理?於是在他繼位後不久,便一直籌劃着兩件大事:一是遷都北京;二是在北京周邊地區為自己及子孫們找一塊萬年壽域。經過多次篩選,最後才相中了昌平北部的黃土山,後改為天壽山。永樂皇帝死後與他的徐皇后葬入了十三陵最早且最大的皇陵——明長陵。

到了明代第六位皇帝正統及第七個皇帝景泰的時候出了點亂子,由於正統皇帝御駕親征被俘虜,他的弟弟被推上了台,做在了哥哥的位置上,成為新皇帝。並改年號為景泰。新皇帝改年號為景泰,希望從此好景常在,國泰民安,但是這年號未能應驗,而是好景不長。正統皇帝被放回後,兄弟二人明爭暗鬥,後來正統皇帝復辟成功,重新登上了座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可想而知景泰皇帝的下場,先被降為王,連死後也未能葬在十三陵,而是以親王禮制葬在了頤和園西側的金山口。重新登上王位的正統皇帝改年號為天順,前後做了22年皇帝,死後葬在了十三陵的裕陵,自此以後,直至亡國皇帝崇禎,死後都葬在了十三陵陵區內。現在各位都明白為什麼明朝有16個皇帝區卻只有13個陵了吧!今天十三陵景區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來參觀。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7

各位朋友,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定陵,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打開地宮的陵,它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孝端和孝靖的合葬陵,位於天壽山的大峪山前,建成於公元1590年。

朱翊鈞年號萬曆,意思是要做一萬年的皇帝,雖然沒有實現,但也創下了明朝皇帝的一項記錄,即在位年數最長的皇帝。萬曆皇帝10歲繼位,22歲就開始為自己修陵,建地宮。整個工程歷時六年,耗銀八百多萬兩。他在位48年,幾乎不理朝政,終日沉緬於後宮,他好飲酒,經常酒醉殺人,死後葬在了定陵。

萬曆皇帝有兩個皇后,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孝靖皇后死時只是一個貴妃,按明朝規定,皇貴妃死後不能入地宮,於是葬在了其它地方。皇太子繼位後,追封孝靖為皇太后。孝端皇后和萬曆皇帝去世後,有將孝靖皇后遷葬到地宮。所以地宮中葬有一帝二後。定陵的地下宮殿於1957年被打開,出土文物3000餘件,舉世轟動。

目前,定陵已成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4A級景點,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前來參觀。

整個陵園原來由陵門、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寶頂及明樓前的左右配殿組成。歷經近520xx年的蒼桑,原來的陵恩門及陵恩殿已毀,僅存基座。由於定陵的明樓為石質,不怕火燒、故至今保存完好。現在我們先來看一看陵恩門及陵恩殿遺址。各位,現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即為定陵陵恩殿的遺址,現在還可以看到當年大殿的柱礎。陵恩殿是用於祭祀的大殿,原來大殿內供有皇帝和皇后的牌位。定陵的陵恩門及陵恩殿在清兵入關時曾被焚燬,後來乾隆皇帝為了攏絡漢人,重新修繕十三陵,但大多縮小了規模。據説乾隆使用了偷樑換柱的方法,把十三陵原來的粗大木料等運往清西陵及清東陵,用小型木料重修十三陵,所以要縮小規制,至今民間仍流傳着“乾隆爺、心不公、拆大改小十三陵”的説法。

前面東西兩個配殿內是十三陵出土文物展,第一陳列室主要展出了皇帝棺槨中出土的文物,包括諡寶、諡冊、金冠、玉帶、金銀器皿、絲織品等。第二陳列室主要展出自兩位皇后的棺槨中出土的文物,隨葬品,包括鳳冠、頭飾、寶石及其它生前使用過的生活用品,現在各位可以免費參觀,請不要在展室內拍照,攝像,謝謝大家的合作,咱們十分鐘後在明樓前集合。

(在明樓下)

各位請看,這就是定陵的明樓,明樓是一個陵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每個陵的最高建築,為什麼定陵的明樓能保存如此完好呢?剛才我們已經説了,這座明樓看起來鬥、拱、樑、枋俱全,再加上油漆彩繪象是木結構的,但實際上完全是石制的,故不怕火燒,不怕日曬雨淋,所以保存相當完好。明樓的兩側連接環繞着周長800米的圍牆,它叫寶城,在寶城的正中的高大土丘被稱為寶頂,在寶頂下方即是地宮了。現在,請各位隨我上寶城,我給大家講一講定陵發掘的經過。各位朋友,請到這裏來,大家肯定很關心當年發掘定陵地宮的情況,這得從1955年説起。當時北京市委的幾位領導及我國著名的學者吳晗、郭沫若、沈雁冰等人聯合上書國務院,建議發掘明陵,以研究明史。經周總理的批示後,成立了發掘委員會,發掘隊長是年僅29歲的趙其昌。發掘工作於1956年5月正式開始。

各位請看!發掘隊首先從寶城西側了一條探溝。很遺憾,一無所獲。後來又挖了一條更長,更寬的探溝,當挖到7.5米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字樣。發掘隊按小石碑提供的線索,在正對明樓的中軸線上又挖了第三條探溝。於1957年5月在隧道的盡頭發現了金剛牆。拆開金剛牆進入與地宮的過渡的隧道券,當然大家興奮極了,一年的汗水和心血終於有了回報。突然,人們一片沉寂,怎麼了?原來呀,在大家面前赫然出現兩扇巨大的堅閉的漢白玉石門。每扇石門高有三米三,寬有一米八,有四噸重,門上有青銅門樑,用人力無法推開。更糟的是,人們發現在石門的背後還有一塊長條小石碑似的“頂門槓”,死死地頂在門後,怎麼辦?危難之處總會有人顯身手。忽然,有人説:“讓我來試試!”大家回頭一看,喲!一個小夥子從人羣中走出來。信不信由你,他只用了一根木條及一些鐵絲,不到5分鐘便打開了大門,真神了!就這樣,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宮被打開了,那麼到底那位年輕人是怎麼打開地宮大門的,地宮內有什麼呢?好!現在我們就去揭開地宮祕密。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今天要遊覽的是世界上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明十三陵。明十三陵位於北京昌平的天壽山腳下,這裏埋葬着明代十三位帝王,二十三位皇后和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和陪葬宮女等。整個陵區的面積有40平方千米。永樂五年(公元1420xx年),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為了表示自己遷都北京的決心,於是命人在北京郊區四處尋找“吉壤”,最終選定昌平的天壽山。在永樂七年(公元1420xx年)正式建陵,到永樂十一年(公元1420xx年)建完長陵的地宮,直到永樂十四年(公元1420xx年)才全部建完。隨後,明代12位皇帝都先後在這裏建陵。20xx年,明十三陵被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xx年,明十三陵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十三陵的中軸線,現在看到的就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大、最早的石牌坊。它是陵區最南端的建築,建於嘉靖年間,是陵區的標誌。該石牌坊5間6柱11樓,高14米,寬28.86米。在牌坊的夾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及16條雲龍的圖案,造型生動。雲龍圖案既反映了皇家的建築特點,也展示了明代工匠的精湛技藝。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中軸線的第二個建築大宮門,大宮門又是陵墓區的正門,俗稱大紅門,門分3個洞,在門口兩側立有刻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石碑。門內有數千人守護,不得隨便進人。在陵寢禁例中還規定,偷進陵地拾柴折樹的人要挨鞭打,取土石的人要斬首。過了碑樓我們來到了神道上。神道又稱陵道,它縱貫陵園南北,全長7千米,直達長陵的陵門。在神道兩側各有一組石雕羣,有24獸,12人,共18對,36個,統稱為石像生。在碑亭後面有兩根石望柱,隨後是獅子象徵威武,懈豸象徵公正,駱駝象徵着運輸,象和麒麟都象徵着吉祥太平,馬象徵征戰的意思,都分別各4匹兩卧兩立。它們還象徵了國家疆域的遼闊。再後面是文臣象徵近身文臣、武臣象徵侍衞將軍、勛臣象徵有功勛的文武百官各4人。這些石像生建於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它們體現了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後的尊嚴。其中最大的石像生體積達30立方米,重數十噸。

各位遊客朋友,穿過石像生,我們所看見的地方就是櫺星門了,櫺星門俗稱龍鳳門,在這裏有“天門”之意。是仿天宮而建,意味着皇帝的棺槨從此處經過後就到了天宮了。門的三道之間有短垣相隔,六根門柱形似華表,三門額坊的中央部分雕有石刻火焰珠,所以又稱作“火焰牌坊”。在櫺星門的北面有七孔漢白玉橋一座,是通往長陵的陵門。長陵是十三陵中的第一陵,佔地10萬平方米,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成祖永樂帝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陵墓有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是從陵門到稜恩門。在陵門的東西兩側原來有神廚、神庫各五間,在東南角有一座無碑文的碑亭,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走到第二進院落是從稜恩門到內紅門,在我們眼前的就是明代陵中唯一完好保存至今的享殿。稜恩殿原叫大享殿,以陵寢的角度來講,是享受後代的煙火;以活人的角度講,是沐浴祖先的恩德。稜恩殿建於永樂十四年(公元1420xx年),這裏是供奉帝后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稜恩殿是仿製明代皇宮金麥殿,也就是故宮中的太和殿修建的,寬九間,進深五間,殿頂是等級最髙的重檐廡殿頂,這座殿的樑、柱、枋等大小構件都是用名貴的金絲楠木而建,殿中共有60根粗壯的楠木柱支撐着,中間最粗的4根直徑都達到1米以上,稜恩殿和陵恩門規制宏闊,用材都非常考究,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過了稜恩殿,就是長陵的最後一座院落了,是從內紅門到明樓,院內前部分是二柱牌坊,依次是明樓和寶城。我們現在看到的明樓是每座陵墓的標誌,也是每座陵墓中軸線上的最高建築,樓頂為重檐歇山頂式,建於方城的上面,額匾上寫有“長陵”。過了明樓就可以看到陵園內的東、西井,東井在德陵饅頭山的南面,西井在定陵的西北,“井”內葬着被賜死的殉葬宮女,她們都是皇帝的地下隨侍,雖然是被賜死的,但沒有資格人地宮,而埋葬她們的墳叫作“井”。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就是定陵,定陵是明朝第13代皇帝神宗萬曆朱翊鈞及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合葬陵。定陵分地上和地下兩組建築,地上建築主要是由中軸線上的稜恩門、稜恩殿、明樓、寶城和寶頂組成。地下就是地宮。地宮是陵墓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由前、中、後和左、右五個廳組成的,總深度為27米,總面積是1195平方米。地宮中共裝有七扇漢白玉門,高3.3米,寬1.8米,重4噸,看上去顯得很笨重,但由於它的設計合理,所以石門開閉都很自如。關門後有一個“自來石”將門頂住,從外面開是很困難的。在中殿有三個漢白玉石的寶座,座前各有一副琉璃五供和一個青花雲龍大瓷缸,缸裏原來盛有香油,油上的小銅瓢和燈芯有銅管與油相通,這就是“長明燈”。在打開地宮時,燈是滅着的,油的表面已經凝固了,三個寶座是呈“品”字形的,後來為了方便參觀才改成現在的“三”字形。後殿是最大的一個殿堂,棺牀上放着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后的梓宮,棺旁放着玉料和裝着隨葬品的紅漆木箱26個,左右配殿都有棺牀,但沒有棺槨。棺牀上面有方孔,中間填有黃土,稱為“金井”,金井就是挖穴時的第一鏟黃土,這是封建時代最高的“金井玉葬”葬禮。明十三陵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點,下面就請大家自由觀賞!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9

各位,現在我們在定陵地宮的左配殿內,這座地宮是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孝端和孝靖的寢宮,它位於寶頂下27米,完工於1590年,至今已有410多年的歷史了,地宮總面積為1195平方米,分為前、中、後、左、右五個大殿,這是地宮的左配殿,理論上是放置皇后棺槨的殿堂,但當打開地下宮殿時,發掘者們發現皇后的棺槨並不在這裏,而且左配殿內是空的,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原來,這是根據明朝的祖制,即雖然地宮設左右配殿,但不用,而是把帝后的棺樽都放在後殿。各位請看,這個大石台叫做棺牀,棺牀的正中有個長方形的孔穴,那是做什麼用的呢?這個小洞穴名叫"金井",是為皇帝的"金井玉葬"之制而設。所謂"金井玉葬"就是要在棺牀上設"金井"並放置玉石,這是古代最高級別的葬制,只有帝后才能享用,普通人家即使是高級官員也不能享有這種級別的葬制。"金井"中放的是金子嗎?"玉葬"的玉是真的嗎?其實,金井中的"金子"只不過是一把黃土,在地宮建成後再把這把土放在預留的"井"內,即成"金井",取善始善終之意,美化帝后們都是善始善終之人。另外"金井"中的"金"為土,而"井"象徵水,即有水有土,而有水就有了生命,有土就有了生命之根基,有了水土就有了江山社稷,故"金井"象徵皇帝在死後仍為人主,雖死猶生。再説皇帝是龍,龍能上天,也能入地,能屈能伸,設"金井"是為了接地氣,而井中必有水,若有水,真龍就能復生,重上九天,正是"金鱗豈為池中物,一遇風動便化龍"。所以設"金井"又象徵皇帝能夠復活,再統天下。那麼玉石是真的嗎?怎麼説呢,那些玉石都是些璞,即未剖開之玉或含玉的石頭,剖開後可能極其普通,也可能價值連城,之所以在棺槨旁放此玉石,既有美好的象徵,又有實際的作用,既象徵高貴,又能起到防潮的效果,避免棺槨及屍體腐爛。那麼,皇帝和皇后的棺槨到底在什麼地方呢?我現在就帶大家去參觀。

(在地宮後殿)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地下宮殿最精華的部分,這裏是地宮的後殿,在打開地宮時,人們發現帝后的棺槨都放在這裏,中間最大的棺槨是萬曆皇帝的,兩旁的是孝端和孝靖皇后的。兩側還陳放着26個紅漆木箱,裏面放的是陪葬品,當年經過整理,共出土3000多件出土文物,大概包括以下幾種物品,一是帝后生前用過的物品,如衣服、玉帶、冠冕及日用品等;二是帝后們生前喜愛的物品,如寶劍、裝飾物;三是奢侈品,如珍珠、玉石、金錠、銀錠等;四是冥器,如銀酒具、木桶、木馬等。打開地宮時,由於地宮滲水,帝后的棺槨及裝隨葬品的木箱子已經腐爛,帝后的骨架還在,各位,現在我們看到的都是複製品。您也許要問,後來人們把原來的棺槨及帝后的骨架放在什麼地方啦?在博物館嗎?不幸的是我們再也看不到那些文物了,因為地宮剛剛被髮掘就爆發了史無前例的革命,這地宮內的文物當然與文化有關,既然有關,某些東西就會成為"革命的對象",於是倒黴的萬曆皇帝和皇后們被當成地主階級的代表,革命小將們為將革命進行到底,競把帝后的棺槨抬出並扔掉,將帝后的屍骨付之一炬,多麼慘烈、滑稽又令人回味的一幕呀!倘若時間能夠倒流,我真希望小將們會説:"......曾經有萬曆皇帝的屍骨在我們面前,但我們沒有把它當成文物保護起來,讓它再也無法挽回,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如果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會説:不能燒!一定要保護起來。如果要讓我們把這些文物保存的時間加個年限的話,我希望是一萬年......"真的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再發生了。好!下面請各位隨我到地宮的中殿參觀。

(在地宮的中殿,皇后的寶座旁,因為萬曆皇帝的寶座旁地方窄,不利於講解)

各位!這是地宮的中殿,當年被打開時,裏面有三座漢白玉的寶座,呈"品"字形陳列,現在為了參觀方便,擺成了"三"字形,萬曆皇帝的寶座雕有云龍圖案,兩位皇后的寶座刻有翔鳳圖案,此外在每個寶座之前都有五個琉璃擺件,即一個香爐,一對燭台及一對花瓶,稱為"五供",是專門供奉那些_的人而設。此外還有一個雲龍大瓷缸,它是做什麼用的呢?養金魚的?不可能,也太浪漫了吧!防火的?要是放在木結構大殿內倒是可能,可這座地宮是地地道道的石制宮殿,不可能着火,那麼這些瓷缸是些聾子的耳朵——擺設?當然不是,它們就是人們所説的萬年燈,也叫長明燈,當年裏面裝滿香油,在關閉地宮大門前點燃整座地宮,燈火通明,亮如白晝,象徵大明江山,象徵長明之燈萬年不滅、萬世相傳,不過沒有氧氣怎能長明?所以打開地宮之時,萬年燈已滅,缸內的油層表面也已經凝固。現在擺在這裏的是複製品,下面我們到前殿去參觀一下。

(在地宮的前殿門口,石門旁)

各位朋友,現在是揭開"如何打開地宮之門"謎底的時候了,剛才我們説過地宮的兩扇大石門被一個小夥子在五分鐘之內巧妙地打開,還記得嗎?

首先請各位看一看我們眼前的大門,這就是當年那兩扇石門,怎麼樣,夠重吧?

門後的這塊長條石就是當時從門後頂住大石門的頂門石,又稱"自來石"。整座地宮中有七扇大門,每扇大門後都頂有一塊自來石,為什麼叫它自來石呢?是因為地面上有凹槽,在關門前自來石的下部放在地面凹槽內,斜靠在石門上,石門的背後也有預先根據自來石的高度及傾斜度而做好的凸槽,當關閉大門時,自來石就"自己""來"到了該到的位置,即大石門後的凸槽下,故稱其為"自來石"。可想而知這自來石不僅從後面頂住石門,而且上有凸槽,下有凹槽,相當穩定。

那麼怎麼可能用5分鐘將厚重的石門打開呢?俗話説:"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個合適的工具是最重要的,在打開地宮大門時使用的是什麼"神密武器"呢?這武器專業術語叫"拐釘鑰匙",怎麼樣?聽起來夠專業吧?其實那"拐釘鑰匙"就是一根綁着鐵絲的硬木條兒。不過話得這麼説:"不管木條鑰匙,還是鐵鑰匙,打開大門就是好鑰匙",對吧?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打開大石門的經過。原來"沒有不透風兒的牆,也沒有不留縫兒的門"打開地宮的關鍵就在於兩扇大門之間有個縫隙,而且可以插入一根木條兒,工作的程序是這樣的:第一步,將硬木條插入門縫中,輕輕用力將石門後的自來石從門後的槽內頂起,並保持原位置;第二步,輕推兩扇石門,直到能將手伸入為止;第三步,將綁在木條上的鐵絲做成一個長方形的套,從自來石的上部將其套住,這樣既保證推門時自來石不會從後面翻倒,損壞文物,又不影響進一步推開地宮大門;第四步,一邊進一步推開大門,一邊用力將被套住的自來石往側面拽動,目的是讓自來石的下端出凹槽,失去支點,以便打開其中一扇大門;第五步,當大門打開的程度可以鑽進一個人時,下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現在大家知道了打開地宮大門的方法了,也就知道了關閉地宮大門的方法,只要反其道而行之便是。

講到這裏大家可能還會有個疑問,你説的輕巧,那麼重的大門怎麼可能會被輕易地推開?其實,地宮的大門在設計上是很科學的,也就是説皇帝雖然不懂科學道理,但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請看這兩扇石門,從門軸到門沿逐漸變薄,這就使得每一扇石門的重心都偏向門軸,各位還記得一個物理公式嗎?即:動力乘以動力臂等於阻力乘以阻力臂,即重心越是偏向門軸,動力臂就越長,動力臂越長,動力越小,所以人們用不大的力便可以將很重的門推開,怎麼樣?對設計者們的才智心服口服吧?

聽到這兒,有些朋友在興奮之餘多少會有些失望,為什麼呢?因為在打開地宮時既沒有驚險電影裏所描寫的重重機關,防不勝防的暗器,也沒有傳説中的為了防止營建皇陵者泄露皇陵的祕密而把施工者活埋或封閉在地宮墓穴中的事情,似乎失去了驚險刺激的味道,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因為萬曆皇帝認為大明江山氣數遠遠未盡,借他們十個膽子也沒有人敢挖皇陵,甚至想都沒人敢想,既是這樣,又何必設機關、暗器,殺死築陵者,而讓天下人恥笑,所以難免讓您有點失望。

好!地宮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合作,現在請各位出——宮——。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10

明朝建立於1368年,結束於1644年,統治時間長達277年,期間先後有16位皇帝在位,除第二位皇帝朱允文因‘靖難之役’戰敗,下落不明沒有陵墓外,其他皇帝均有陵墓保存至今,經考古專家們的考證,明代帝陵共計6處18座,主要分佈在湖北(湖北鍾祥市--嘉靖皇帝父親朱佑元興獻帝的顯陵)、江蘇(江蘇南京鐘山--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江蘇盱眙--祖陵,朱元璋祖父朱七年級的實葬地,曾祖父,高祖父的衣冠冢)、安徽(鳳陽--朱元璋父母,兄嫂,侄子的明皇陵)、北京(景泰帝陵,明十三陵)四省市,下面來看一下我們今天參觀的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腳下,領域面積120平方千米,四邊羣山環繞,由於山水的常年沖刷在這裏形成了一個佔地40平方千米的廣袤盆地,山間明堂廣大,風景秀麗,歷代帝王大都認為帝業的興衰多取於祖先墓地的好風水,所以十三陵的卜選歷時2年的時間。明代的風水術士們,非常注重龍砂穴水向的相配關係,龍即指主山;砂是指由主山派生而出的其他山脈;水有界止龍氣濤濤流逝的作用;所以又有‘大水橫其前,小水夾左右’的説法。我們看到十三陵全景圖上,温榆河的支流自西北直瀉東南,每座皇陵前都有漢白玉的石橋,橋下流動的月牙河水即是小水,每座皇陵就掩映在這青山綠水中。1992年,在“北京旅遊世界之最”的評定中,專家學者對十三陵的判定語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20xx年7月,明十三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世界遺產名錄》對它的評價如下:“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的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了500餘年的世界觀和權力觀。

這十三座陵分別是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明十三陵的形成前後經歷了235年,埋葬了明朝自永樂皇帝開始的13位皇帝和23位皇后,1位皇貴妃和數十位殉葬宮人,及7座妃子墳和1座太監陪葬墓。

十三陵是明成祖朱棣最早開始修建的。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明朝初期,被封為燕王,鎮守北平,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文即位,朱棣打着清君側的旗號發兵南下,史稱‘靖難之役’,4年後攻佔南京,並且從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而連年征戰,在他所統治明朝的20xx年裏,國庫充實,政局穩定,他下令遷都北京,營建故宮,修築長城,編纂《永樂大典》,以及派鄭和七下西洋,都是他的卓越政績。最後死於征戰途中,可以説還是一位比較賢明的皇帝,雖然也犯過錯:靖難之役,設置東廠。他的賢內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元勛魏國公徐達的女兒,是一位有中國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經編寫了《內訓》和《勸善》,40歲病逝。長陵始建於1420xx年,在1420xx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長陵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

為什麼在北京建陵呢?政治方面還有戰略方面(清朝的時候對明陵的保護)見書96頁(1)

長陵修建的時間過程 見書96頁(3) 參考

長陵的佈局: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營造時間最長,保存得也最好的一座陵。

“前方後圓”的形制。見書102頁(1)

長陵裬恩殿,是明代諸陵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裬恩大殿,也是我國木構建築的珍貴遺物和傑出代表。裬恩殿是謁陵祭祀的場所,總面積為 1956平方米,可與故宮的太和殿相媲美。裬恩殿的主體建築是六十根不加粉飾的金絲楠木大柱,高約十三米,直徑一米左右,承託着重檐廡殿頂。殿內所有木質構件均為金絲楠木,地面使用金磚鋪地,使宏偉壯觀的金絲楠木大殿呈現出神祕的色彩。殿內有楠木立柱60根,其中32根為金絲楠木明柱,最大的直徑1.17米、高14.3米。樑、柱、檁、椽、鬥供等構件,也用楠木製作。歷經500餘年,仍牢固如初。這樣宏偉的楠木建築物,在我國已絕無僅有。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11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説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20xx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準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開始他們選在了口外的屠家營,可是皇帝姓朱,與豬同音,犯了地諱。然後又選在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可是後面有個村子叫“狼口峪”,這樣豈不是更危險!後來選過京西的“燕家台”,有與“宴駕”同音,太不吉利了。最後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裏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温榆河經過這裏,真可以説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後,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於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裏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範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裏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裏燒了。後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裏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並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髮掘了。現在這裏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麼?怎麼在這裏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屍骨下落不明,所以這裏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後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後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一定都明白了為什麼這裏叫做十三陵了。

現在大家沿途看到的這一個石牌坊,就是陵區的標誌,是嘉靖年間製造的。這個牌坊是5間6柱11樓,高有14米,寬達到了28.86米,是現在國內保存下來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邊的圖案裝飾也都是雲龍圖案,反映了皇家建築的特點。

大宮門就是陵墓區的正門兒,也叫大紅門。門是南向的,分三洞,在這個門裏邊就是陵墓區。在門兩側都有刻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因為當時規定這些人進入陵區都是要步行,否則可是要治罪的。而且這裏也是禁區,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嚴重的是要被斬首的。而進了這個門兒,也就走進了貫穿陵園南北,能夠直接通到長陵陵門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國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長的,其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皇帝靈魂通過的地方,全長有7公里。

我們一邊走着,就可以看到前邊有一個碑亭。這個碑亭是重檐歇山頂的建築,裏邊有贔屓馱着巨碑,這個就是長陵的神功頌德碑,正式建立於1435年,正面就是永樂皇帝的長子朱高熾寫的頌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則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裏邊詳細記錄了陵墓的破損情況。碑身的東面是清政府修繕陵墓的花費,西側則是在嘉慶九年論述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過了碑亭,我們繼續沿着神道行走,會發現在神路兩側,都有很多石雕。其實這裏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緊挨着碑亭後邊的是兩根石望柱,接下來就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各有四匹,按照先卧後立的順序排列。然後是武臣、文臣和勛臣各有四人。修建這些,都是為了體現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後的尊嚴。所以體積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細。而且這些也都象徵着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後也是同樣得到尊崇。,各方神聖和文武百官還是要為我獨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櫺星門,也叫龍鳳門,取天門之意。在這個三門六柱的門中央位置上,有三個火焰寶珠,所以這裏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沿着神道來前進的,來回顧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後到了大宮門,現在我們就要已經進入了長陵了。碑亭,石象生,過了龍鳳門,還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達長陵的陵門了。而我們所説的整個陵墓羣的中軸線其實也就是這條貫穿陵園南北,全長共7公里的神道。

説到長陵,它是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始建於1420xx年,在1420xx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當朱元璋死後,朱棣就以靖難為名,從北平發兵攻下南京,並且從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這件事歷史上稱之為靖難之役。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而連年征戰,並且在1420xx年做出了遷都北京的重大決定。在他所統治的明朝年間,國庫充實,政局穩定,而且還命人寫作了《永樂大典》這部我國曆史上最大的類書,派鄭和七下西洋,發展了各國之間友好關係。而他的賢內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的女兒也是一位有中國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經編寫了《內訓》和《勸善》用以化育人心,在用了五年的時候病逝了。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長陵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長陵共佔地10公頃,中軸線由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和寶頂共同組成。陵墓共有三進院,第一進院是從陵門道陵恩門,可以看到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碑亭,但當時上面都沒有文字,現在的文字是清順治皇帝寫上的。陵恩殿坐落在陵墓的第二進院落中,在1412,明永樂十四年建成,是供奉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它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是重檐廡殿頂的建築,殿內有60根楠木柱,中間的四根直徑都達到了一米以上,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原來陵恩殿中陳列有大佛龕,現在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後人製作的永樂皇帝坐像,大家可以繞道坐像的後邊來看一下,可以看到椅背上刻有一條龍,而龍頭則正對着萬曆皇帝的頭部,這象徵着皇帝是真龍天子。而四周則是出土文物的展覽。

咱們從殿後的門一出來,就到達了第三進院落,每座陵墓的標誌——明樓就在這裏。大家可以看到這裏也有一個碑亭,石碑上刻有成祖文皇帝之陵,因為皇帝姓朱,所以碑身也都是用的硃砂紅色。

由於長陵的地宮沒有發掘,所以我們在長陵的遊覽就先告一段落。不過大家不用着急,接下來我們將要去的定陵,就可以讓大家參觀到古代皇帝的地下宮殿了。

定陵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萬曆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合葬墓。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的為人和永樂皇帝朱棣可以説成為了鮮明的對比。他非常貪婪懶惰,在他九歲即位的時候,由於有大臣張居正的輔佐,國家發展的還算比較穩定,可是後來張居正病逝,他便利用這個機會為自己選擇了陵地,花費了800萬兩白銀,用了六年時間,建了工程質量最好的定陵,而他居然因為陵寢修建的非常滿意,而在地宮當中舉行了盛大的宴會,真實一位讓人苦笑不得的皇帝。而他不僅如此,在他在位的48年當中,竟然有20xx年不理朝政,導致國家處於癱瘓狀態。後人評論,其實明朝滅亡的命運,在萬曆皇帝朱翊鈞時就已經成為定局了。他有兩位皇后,其實在開始的時候孝靖皇后身份低下,可是與他有了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一月天子”朱常洛,母以子貴,她就被封為貴妃。但是她比朱翊鈞早死了九年,並沒有葬在定陵裏,直到後來追封她為太皇太后的時候,才與萬曆皇帝朱翊鈞,孝端皇后共同葬入陵寢。朱翊鈞的另一個皇后孝端與他沒有孩子,在她去世後不到百日,朱翊鈞也去世了,所以他們是同日葬入定陵的。

一進入定陵陵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碑亭,裏邊就是神功聖德碑,也稱為無字碑。碑頂有云龍交盤,下端雕有海水紋的圖案,碑座也是龍九子之一贔屓。在十三陵中,除了長陵以外,其他的陵碑都沒有字。這是因為原來在獻景裕茂泰康六個陵門前沒有碑亭,當然也就沒有碑文一説,可是後來這六個碑亭相繼建成,碑文理應有當時的嘉靖皇帝撰寫,可是他忙於煉丹成仙,根本沒工夫理會,所以導致六個碑空空如也。在永陵之後的陵墓,因為祖宗的墓碑上都沒有寫字,所以怕冒犯祖先,也都沒有撰寫碑文,這樣就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景象。定陵的這個碑背面有一個滿月型的痕跡,所以俗稱月亮碑,傳説它還有靈性,能隨月亮陰晴圓缺而發光,可是後來陵園着火,就失去了靈性。

過了碑亭,我們所看到的兩座高石台基就是定陵陵恩門和陵恩殿的遺址。這裏原來也叫享殿,它是舉行祭祀典禮的地方,當時面闊七間,清兵入關的時候曾經遭到破壞,到了乾隆年間,對這裏進行了修復,但是後來又遭到了破壞。

在往前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陳列室,這裏陳列展出的都是定陵的出土文物,是在地宮挖掘之後興建的。展室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側主要陳列地宮出土的萬曆皇帝的隨葬品,北側則是兩位太后的隨葬品,都非常精美,各位儘可以一飽眼福。

現在來到了明樓,它也是定陵陵墓的標誌。明樓為石結構建築,是定陵地面保存最完好的建築,始終沒有遭到破壞。在明樓黃色琉璃瓦頂上,鑲有一塊高大的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在明樓內的碑額上篆有大名二字,而碑身上則刻有神宗顯皇帝之陵七個大字。它與寶城相連。寶城是一道用城磚壘起的圓形大牆,牆上有垛口,城牆高7.5米,上厚下薄,周長800米,在它圍繞的中間有一個人工堆成的大土丘,其實就是皇陵的墳頭,叫做寶頂。

咱們現在正從左側的通道走入地宮。定陵地宮的挖掘工作是從1956年5月開始的,在1958年結束。最開始,工作人員是發現了寶城西南側牆上露出了一處券門,於是就正對着券門開了第一條探溝,到了底部發現了用城磚砌成的隧道。在三個月以後,沿着隧道的方向在明樓西面開了第二條探溝,在這條探溝的挖掘過程中,碰到了刻有“此時至今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石碑,從而得到了關於打開地宮的正確方向。工作人員沿着這個方向,又開了第三條探溝,最終找到了石隧道,並且發現了金剛牆,打開金剛牆,裏邊有一個方形的石券室,在西側正中有兩扇漢白玉的石門,從裏邊頂着“自來石”,而工作人員只用了鐵絲和木板,不到五分鐘,就將沉睡了337年的定陵地宮打開了。

地宮深度是27米,總面積達到了1195平方米,整個建築的用料都是磚石,可以説是地下的無樑殿,禮制上是仿明堂的“九重法宮制”,分為前中後左右五個殿堂由七扇漢白玉門連接,最大的一扇高3.3米,寬1.7米,重達4噸,看上去很笨重,其實設計非常的合理。石門的重心偏向門軸,所以開關自如;門扇上橫着設有防止倒塌的青銅扇管,重量大約是10噸;在門正面雕刻有乳狀門釘和銜環鋪首,背面與之相對應的地方有一個凸起的部分,關門以後,自來石就承託在這裏。

在地宮前殿和左右兩個配殿中沒有任何的陳設。而現在到達的中殿高7.2米,寬6米,地面是金磚鋪地,據記載,這種磚會越擦越亮的。殿中陳設有漢白玉石寶座,它的樣式和皇帝生前寶座是一樣的,在前邊也就是孝靖和孝端皇后的寶座雕有鳳頭,而萬曆皇帝的寶座靠背和扶手都雕有龍頭。原來寶座的陳列是呈品字形的,後來為了方便遊人參觀,才改變了陳設。在三個寶座之前,設有祭祀用具黃琉璃五供,包括一個香爐,兩個燭台,和兩個香瓶,和嘉靖年間的青花雲龍大瓷缸,這個缸中原來是盛有香油,裏邊放有燈芯的,叫做長明燈,但是由於關門後地宮缺氧,所以這盞燈並沒有長明。

在中殿後面的就是後殿,它是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殿,高大9.5米,長31米,寬9.1米,地面上鋪設的是磨光的花斑石。在後殿中設有白石鑲邊的棺牀一座,中央有一個長型方孔,中間填的是黃土,也就是選擇墓穴時的第一鏟黃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寢建築格局的基本點。在棺槨四周和棺槨內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稱為玉葬。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人認為金井可以溝通陰陽,交流生氣,而玉葬能夠保持屍體不腐爛。金井玉葬在明清兩代是最高等級的葬禮。當然這些都是古人的理想而已,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在棺牀的上安放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還有裝隨葬品的26個木箱。

按照皇帝陵寢的規置,後殿只是安放皇帝棺槨用的,那為什麼兩個皇后的棺槨也出現在這裏呢?這個現象在史料中是沒有明確記載的,可是根據專家推測:在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先是孝端皇后病逝,接着七月就是萬曆皇帝去世,而他的兒子朱常洛也在即位29天死於紅丸案,在這短短百日之內,死了兩位皇帝,一位皇后,還有孝靖皇后還要遷葬,這麼巨大的任務都壓在了剛剛即位的皇帝朱由校身上,所以準備工作十分的倉促。而且當時正好是雨季,安放皇后的配殿不方便打開,於是皇帝皇后的棺槨就都從正門進去了。可是到了地宮發現配殿的甬道太窄了,皇后的棺槨進不去,所以只好將它們一併放入了後殿當中。現在大家可以明白地宮中棺槨的擺設呈這樣是怎樣一回事兒了吧。那好,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走出地宮。

隨着參觀定陵的活動結束,我們今天的明十三陵之行也將近尾聲了,相信大家一定都為這座巨大的帝王陵墓羣而感歎,隨着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繕明十三陵,這座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也將被永久的保存下去。同時,我也希望各位遊客能對這裏留下美好的印象,歡迎各位下次再來參觀。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12

各位請看,這就是定陵的明樓,明樓是一個陵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每個陵的最高建築,為什麼定陵的明樓能保存如此完好呢?剛才我們已經説了,這座明樓看起來鬥、拱、樑、枋俱全,再加上油漆彩繪象是木結構的,但實際上完全是石制的,故不怕火燒,不怕日曬雨淋,所以保存相當完好。明樓的兩側連接環繞着周長800米的圍牆,它叫寶城,在寶城的正中的高大土丘被稱為寶頂,在寶頂下方即是地宮了。現在,請各位隨我上寶城,我給大家講一講定陵發掘的經過。各位朋友,請到這裏來,大家肯定很關心當年發掘定陵地宮的情況,這得從1955年説起。當時北京市委的幾位領導及我國著名的學者吳晗、郭沫若、沈雁冰等人聯合上書國務院,建議發掘明陵,以研究明史。經周總理的批示後,成立了發掘委員會,發掘隊長是年僅29歲的趙其昌。發掘工作於1956年5月正式開始。

各位請看!發掘隊首先從寶城西側了一條探溝。很遺憾,一無所獲。後來又挖了一條更長,更寬的探溝,當挖到7.5米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刻“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字樣。發掘隊按小石碑提供的線索,在正對明樓的中軸線上又挖了第三條探溝。於1957年5月在隧道的盡頭發現了金剛牆。拆開金剛牆進入與地宮的過渡的隧道券,當然大家興奮極了,一年的汗水和心血終於有了回報。突然,人們一片沉寂,怎麼了?原來呀,在大家面前赫然出現兩扇巨大的堅閉的漢白玉石門。每扇石門高有三米三,寬有一米八,有四噸重,門上有青銅門樑,用人力無法推開。更糟的是,人們發現在石門的背後還有一塊長條小石碑似的“頂門槓”,死死地頂在門後,怎麼辦?危難之處總會有人顯身手。忽然,有人説:“讓我來試試!”大家回頭一看,喲!一個小夥子從人羣中走出來。信不信由你,他只用了一根木條及一些鐵絲,不到5分鐘便打開了大門,真神了!就這樣,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宮被打開了,那麼到底那位年輕人是怎麼打開地宮大門的,地宮內有什麼呢?好!現在我們就去揭開地宮祕密。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13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説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2019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準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開始他們選在了口外的屠家營,可是皇帝姓朱,與豬同音,犯了地諱。然後又選在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可是後面有個村子叫“狼口峪”,這樣豈不是更危險!後來選過京西的“燕家台”,有與“宴駕”同音,太不吉利了。最後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裏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温榆河經過這裏,真可以説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後,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於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裏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 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範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裏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裏燒了。後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裏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並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髮掘了。現在這裏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麼?怎麼在這裏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屍骨下落不明,所以這裏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後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後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一定都明白了為什麼這裏叫做十三陵了。

現在大家沿途看到的這一個石牌坊,就是陵區的標誌,是嘉靖年間製造的。這個牌坊是5間6柱11樓,高有14米,寬達到了28.86米,是現在國內保存下來最大、最精美的石牌坊,上邊的圖案裝飾也都是雲龍圖案,反映了皇家建築的特點。

大宮門就是陵墓區的正門兒,也叫大紅門。門是南向的,分三洞,在這個門裏邊就是陵墓區。在門兩側都有刻着“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下馬碑,因為當時規定這些人進入陵區都是要步行,否則可是要治罪的。而且這裏也是禁區,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隨便進入的地方,嚴重的是要被斬首的。而進了這個門兒,也就走進了貫穿陵園南北,能夠直接通到長陵陵門的神道,明朝的神道,也是我國曆代修建的帝王陵中神道最長的,其實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讓皇帝靈魂通過的地方,全長有 7公里。

我們一邊走着,就可以看到前邊有一個碑亭。這個碑亭是重檐歇山頂的建築,裏邊有贔屓馱着巨碑,這個就是長陵的神功頌德碑,正式建立於1435 年,正面就是永樂皇帝的長子朱高熾寫的頌德碑文,有3000多字,而背面則是在乾隆五十年撰寫的《哀明陵三十韻》,裏邊詳細記錄了陵墓的破損情況。碑身的東面是清政府修繕陵墓的花費,西側則是在嘉慶九年論述明王朝滅亡的原因。

過了碑亭,我們繼續沿着神道行走,會發現在神路兩側,都有很多石雕。其實這裏一共有36座石雕,叫做石像生。緊挨着碑亭後邊的是兩根石望柱,接下來就是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馬,各有四匹,按照先卧後立的順序排列。然後是武臣、文臣和勛臣各有四人。修建這些,都是為了體現帝王生前的儀仗和死後的尊嚴。所以體積都非常大,雕刻的都非常精細。而且這些也都象徵着皇帝在生前可以得到尊崇,到了死後也是同樣得到尊崇。,各方神聖和文武百官還是要為我獨尊。

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一座櫺星門,也叫龍鳳門,取天門之意。在這個三門六柱的門中央位置上,有三個火焰寶珠,所以這裏也被叫做火焰牌坊。

我們其實一直都是沿着神道來前進的,來回顧一下,先是石牌坊,然後到了大宮門,現在我們就要已經進入了長陵了。碑亭,石象生,過了龍鳳門,還有一段路程就可以到達長陵的陵門了。而我們所説的整個陵墓羣的中軸線其實也就是這條貫穿陵園南北,全長共7公里的神道。

説到長陵,它是明十三陵中的第一座陵,始建於142019年,在142019年全部建成,是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和徐皇后的合葬墓。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當朱元璋死後,朱棣就以靖難為名,從北平發兵攻下南京,並且從當時的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了皇位,改年號為永樂,這件事歷史上稱之為靖難之役。朱棣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當了皇帝以後仍然為了鞏固明朝的統治而連年征戰,並且在1420年做出了遷都北京的重大決定。在他所統治的明朝年間,國庫充實,政局穩定,而且還命人寫作了《永樂大典》這部我國曆史上最大的類書,派鄭和七下西洋,發展了各國之間友好關係。而他的賢內助徐皇后,也就是明朝開國元勛徐達的女兒也是一位有中國古典美的女性,她曾經編寫了《內訓》和《勸善》用以化育人心,在用了五年的時候病逝了。值得一提的是葬入長陵的第一個人並不是朱棣,而是徐皇后。長陵共佔地10公頃,中軸線由陵恩門,陵恩殿,明樓,寶城和寶頂共同組成。陵墓共有三進院,第一進院是從陵門道陵恩門,可以看到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小碑亭,但當時上面都沒有文字,現在的文字是清順治皇帝寫上的。陵恩殿坐落在陵墓的第二進院落中,在1412,明永樂十四年建成,是供奉牌位和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它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是重檐廡殿頂的建築,殿內有60根楠木柱,中間的四根直徑都達到了一米以上,是國內最好的楠木殿。原來陵恩殿中陳列有大佛龕,現在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後人製作的永樂皇帝坐像,大家可以繞道坐像的後邊來看一下,可以看到椅背上刻有一條龍,而龍頭則正對着萬曆皇帝的頭部,這象徵着皇帝是真龍天子。而四周則是出土文物的展覽。

在中殿後面的就是後殿,它是地宮中最大的一個殿,高大9.5米,長31米,寬9.1米,地面上鋪設的是磨光的花斑石。在後殿中設有白石鑲邊的棺牀一座,中央有一個長型方孔,中間填的是黃土,也就是選擇墓穴時的第一鏟黃土,叫做金井,它是整座陵寢建築格局的基本點。在棺槨四周和棺槨內放有玉石,或者在死者口中含有玉石,稱為玉葬。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人認為金井可以溝通陰陽,交流生氣,而玉葬能夠保持屍體不腐爛。金井玉葬在明清兩代是最高等級的葬禮。當然這些都是古人的理想而已,沒有什麼科學根據。在棺牀的上安放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還有裝隨葬品的26個木箱。

按照皇帝陵寢的規置,後殿只是安放皇帝棺槨用的,那為什麼兩個皇后的棺槨也出現在這裏呢?這個現象在史料中是沒有明確記載的,可是根據專家推測:在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先是孝端皇后病逝,接着七月就是萬曆皇帝去世,而他的兒子朱常洛也在即位29天死於紅丸案,在這短短百日之內,死了兩位皇帝,一位皇后,還有孝靖皇后還要遷葬,這麼巨大的任務都壓在了剛剛即位的皇帝朱由校身上,所以準備工作十分的倉促。而且當時正好是雨季,安放皇后的配殿不方便打開,於是皇帝皇后的棺槨就都從正門進去了。可是到了地宮發現配殿的甬道太窄了,皇后的棺槨進不去,所以只好將它們一併放入了後殿當中。現在大家可以明白地宮中棺槨的擺設呈這樣是怎樣一回事兒了吧。那好,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走出地宮。

隨着參觀定陵的活動結束,我們今天的明十三陵之行也將近尾聲了,相信大家一定都為這座巨大的帝王陵墓羣而感歎,隨着我國文物保護工作的不斷開展,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繕明十三陵,這座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也將被永久的保存下去。同時,我也希望各位遊客能對這裏留下美好的印象,歡迎各位下次再來參觀。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14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羣,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裏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代術士認為,這裏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裏的優勝形勢:“羣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一優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地。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羣。20xx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築物巧妙地安置於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築和裝飾思想,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千餘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

本文來自織夢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明朝歷經十六帝,為什麼叫十三陵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之意)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説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明十三陵(14張)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去十三陵的路上,必要經過昌平西關,自然會看到李自成銅像。據説,這座銅像始建於1994年,作者是著名的雕塑家張照旭。原放置在北京德勝門外十公里的小營口,也就是當年李自成向北京城進軍的地方,後來為了修高速公路,就把李自成塑像移到了昌平西關,放在了十三陵門口。李自成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他造反20xx年,執政僅僅42天。真正登上大順王朝的寶座,也就是一兩天。在他身上最明顯地體現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週期率。

明十三陵千禧導遊詞 篇15

現在大家已經來到了北京的遠郊昌平區,那即將進入的就是十三陵景區。利用這段時間,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十三陵的歷史背景和説明。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07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準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開始他們選在了口外的屠家營,可是皇帝姓朱,與豬同音,犯了地諱。然後又選在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可是後面有個村子叫“狼口峪”,這樣豈不是更危險!後來選過京西的“燕家台”,有與“宴駕”同音,太不吉利了。最後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裏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温榆河經過這裏,真可以説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後,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於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裏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範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裏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裏燒了。後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裏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並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髮掘了。現在這裏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羣。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麼?怎麼在這裏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屍骨下落不明,所以這裏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後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後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這樣一來,大家一定都明白了為什麼這裏叫做十三陵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daoyou/beijing/0lre4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