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模板 >

關於文學思想對現代教育的重要性

關於文學思想對現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孔子文學思想中的核心觀點分析

關於文學思想對現代教育的重要性

《論語》是儒家學派重要的經典著作,闡述了孔子重要的文學思想觀點,對後代的儒家學説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筆者通過分析孔子最具代表性的經典著作———《論語》,總結出孔子重要的文學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文學與道德修養並重,併為政治外交服務“仁”是道德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孔子一切學説的重要出發點,因此,孔子在文學思想中強調文學與道德修養並重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對於文學與道德的關係,孔子在論語中是這樣闡述的,“有德者必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可見,孔子將道德置於與文學同等的位置,而文學創作的最終目的主要是為宣傳自己的“仁政”思想服務的。另外,孔子也認為,文學與道德修養是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可分離的。在《禮記•孔子閒居》中,孔子説到,“志之所致,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可見,在孔子的心目中,文學的創作必須把道德始終放在第一位。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孔子的文學思想中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文學創作應該為政治外交所服務。孔子認為,詩歌的目的在於表達作者的志向,即反映作者內在的想法,特別是政治上的願望,因此詩歌的創作必須滿足作者本人政治思想上的訴求。“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可見,理解詩歌,解讀詩歌的重要意義所在就是要實現政治外交活動的順利完成。

(二)文學創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是孔子文學思想目的性的重要體現。孔子文學思想的目的性主要體現在文學的社會作用上,最具代表性的學説就是孔子的“興觀羣怨”説。“興”就是指“興於詩”,它想要告訴大家的就是,修身的第一步必須要學詩,詩歌可以通過藝術的形式將各種形象具體化,從而激發人們內在的精神修養,達到培養人格修養的作用。“觀”就是指“觀察”,即要通過各種感覺器官去感受外在的事物,就是指詩的內容應該與生活的實際相結合。“羣”就是指將不同的人的觀念結合起來,通過相互的交流切磋,以達到統一人們思想認識的目的,提高人們的思想修為。“怨”就是指文學作品應該批判現實的黑暗社會,為政治服務,達到教化人的目的。“興觀羣怨”説是孔子對我國文學理論的重要貢獻之一,是一個完整的學説體系,表述了文學的認識作用、對人的教育作用以及審美作用等。

(三)文學的內容與形式相協調在孔子的文學思想裏,一直十分強調詩樂的和諧美。他認為文學創作的表現形式在於“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即“文質彬彬説”。“文質彬彬”一詞主要用於形容人的精神品格,“文”主要是指人的外貌,而“質”主要是指人的品質、內在的修養等,即外貌的修飾必須要與人的內在的品格相統一。在這裏,孔子引申為,在文學的創作上必須達到文學創作內容與文學形式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孔子並不是將內容與形式放在同等的位置,在孔子的文學思想裏,他認為內容應該重於形式,即內容決定形式。從根本上來説,他更加強調“質”的重要作用,而“文”應該隨着“質”的變化而變化,與“質”相統一。

二、孔子文學思想對現代教育的重要啟示探析

孔子許多的思想至今為止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性,為我國物質文明的建設、精神文明的建設提供着重要的參考價值。筆者認為,其文學思想對我國的現代教育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現代教育應該以德為本“仁”是孔子學説的靈魂,而品德與文學並重是孔子文學思想的核心內容。孔子認為,品德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中位於首要的位置。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促進我國教育向着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即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根本目的,可見,德育應該放在首位。德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孔子認為,德的內涵包括孝、義、忠、恕、勇、信、誠、勤、温、良、恭、儉、讓、謙、和、寬、敏、惠、直、中庸等多個方面。在儒家的教育思想裏面也着重強調了這一點,認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人最核心的素質應該是人的道德素質。道德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夠對社會的發展有所貢獻。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我國素質教育的理念與孔子的文學思想內容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謀而合的。文學思想對現代教育的重要性,但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我國教育的核心主要偏重於學生“智”的發展,而忽視了學生“德”的培育,嚴重地制約着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現代教育應該為社會進步、經濟的發展服務孔子的文學思想中認為,文學的創作的目的在於“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興觀羣怨”學説則更加地突出了文學的社會作用,鑑於此,筆者認為教育更應該服務於社會的發展。眾所周知,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贏得未來競爭的關鍵所在。人才的培養在於教育,可見,教育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因此,現代的教育也應該貫徹為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服務的宗旨。[3]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的不斷髮展,各國之間對於人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對於高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我國現代教育的改革應該緊緊地圍繞這一需求進行,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現代教育應該促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孔子認為,文學的創作應該反映現實,這主要體現在孔子“觀”的學説上。筆者認為,教育更應該促進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結合,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實踐。在我國傳統的教育理念中,應試教育佔據着主導地位,老師們都只是一味地追求學生考取高分,而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我國許多學生的綜合素質較低。“啞巴英語”現象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還有一些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弱,連一些基本的實驗都無法獨立完成。“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較為普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較低,因此現代的教育必須要突破傳統理念的束縛,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地提高其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能力。

(四)現代的教育應該注重“文質”的結合中國素來被稱為“禮儀之邦”,而中國也素來重視品質與行為舉止的統一。在孔子的文學思想中強調了“文質”的重要性,認為文藝要從屬於禮,要為禮所服務。人在社會交往中,也必須注重行為舉止與禮貌內在修養的統一。因此在現代的教育中,除了要樹立“德育”的理念外,也必須注重社會交往的各種行為舉止的教育,使學生在交往中做到“文與質”的結合。孔子的“四勿”,即“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仍然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在現代社會交往中,外在的禮貌修養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商業交往的各種活動中。但是,在我國,這方面的教育卻是相當薄弱,從國小到大學,除了大學某些學校開設相關的專業之外,可以説基本上沒有開設這類的課程,導致我國很多大學生在求職、商業社交中,都不知道如何進行外貌修飾,使自身達到“文質”的協調。

三、結語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如何使得我國現代的教育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將成為我國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研究的重要課題。孔子的文學思想藴涵着很多現代教育的理念,對我國的現代教育具有很多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我們不能全盤地吸收,一定要有選擇地吸收,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使其更好地為我國現代教育體制的改革所服務,進一步地推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標籤: 文學思想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muban/evk8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