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論文格式 >

醫學論文的撰寫與常見問題解析

醫學論文的撰寫與常見問題解析

近年來,隨着中醫藥學科研事業的快速發展,每年都有大量的中醫藥科研論文發表,但仔細閲讀不難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寫作層次不清,表達凌亂,不能有條理地清楚地把自己的觀點和研究結果表達出來;有的研究方法不當,設計不合理,統計方法錯誤等,都影響了中醫藥科技論文的質量。為此,下面就醫學論文的特點、主要體裁、習慣寫法以及在寫作方法方面經常出現的問題做一簡單介紹。

醫學論文的撰寫與常見問題解析

1 醫學論文的特點

醫學學術論文是論證性文章,要求有鮮明的論點、充分的論據、正確的論證方法,論點、論據和論證是其三大要素。科學性、創新性、學術性、規範性、可讀性是醫學論文的特點。

1.1 科學性

醫學論文的生命力在於它的科學性。所謂“科學性”,表現在真實性、全面性和邏輯性3個方面。要求從選題、設計、觀察研究到推理和結論,每一步都要有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和嚴密的方法;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設計要有充分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必要的隨機性,觀察研究要真實、準確和全面;要強調推理的邏輯性和結論的嚴謹性。沒有科學性的“論文”不但毫無價值,而且還可能把別人引入歧途,造成有害結果。

1.2 創新性

醫學論文的靈魂在於它的創新性。所謂“創新”是指前人沒有做過或沒有發表過的科研成果,是指從新的角度闡明新的問題,如在基礎研究方面,有新發現、新觀點;在臨牀研究方面,觀察更深,診斷方法有創新,治療效果更好,或古方新用,提出新見解等。

1.3 學術性

學術性主要表現在專業性上,醫學是專業性很強的知識,應區別於科普性的一般知識。同時,醫學又是一門應用科學,指導作用越強,越受讀者的歡迎。

1.4 規範性

規範性是醫學論文在表現形式上的重要特點,是要求論文的書寫形式符合約定俗成的相對固定的程式。這種規範化的程式,是無數科學家寫作經驗的科學總結,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1.5 可讀性

要求文字表達準確、簡練、通順,使讀者以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多的知識和信息。此外,可讀性還包含這樣兩層意思:一是讓讀者看得懂,即對該專業內學者來説它是易讀的,對非專業讀者來説它是可以理解的,切忌模糊晦澀;二是讓讀者樂意看,有一定的生動性,切忌乾癟乏味。

2 醫學論文寫作格式與特點

根據文章的學術內容,結合論文的表現形式可分為理論研究、學術爭鳴、實驗報告調查報告、臨牀報道、經驗總結、醫案醫話、病例討論、專家評述、文獻綜述等,也是目前中醫學期刊通常採用的以欄目名稱標示的體裁形式。

雖然體裁及表現形式不一,其內容大體包括題目、摘要與關鍵詞、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與結論、參考文獻。

2.1 題目

醫學論文的題目又稱標題、文題,是對論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論文的總綱。論文中通常出現的缺陷:①寫一個很大的題目,其具體內容卻沒有那麼多信息,從而造成文、題不符,或華而不實。②宂長繁瑣,題目中對特定內容描述過多,造成題目過長。③題目不易認讀,題目中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或字符代號,造成閲讀困難。

2.2 摘要與關鍵詞

研究類文章應有摘要,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期刊還應有英文摘要。摘要是對論文內容的高度概括而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具有獨立性,即不閲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應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創新內容和作者的獨到觀點。

一般臨牀研究類文章的摘要採用報道性摘要,通常以結構式形式表達,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目的:應闡明研究的設想,説明要達到的目的,避免與題目重複;方法:將分組方法、每組的干預措施以及檢測的內容和方法簡單介紹清楚;結果:將研究結果客觀地列出,不加評論和分析,不列圖、表;結論:根據本研究結果作出結論,不加評論和推測。篇幅以200~300字為宜。綜述和非研究類文章的摘要應該寫指示性摘要,將該文的主要核心內容介紹出來即可,目的是讓讀者對該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一個概括的瞭解。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檢索的需要從報告、論文中選取出來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單詞或術語,主要作用是鮮明而直觀地表達該論文的主題內容,並有助於查閲、檢索。關鍵詞一般要求3~8個,應特別注意第一個關鍵詞的選用,該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關鍵詞使用不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作者為了使關鍵詞儘可能準確地表達論文某一確切的含義而將其寫全、寫完整,進而寫成一個詞組或短語。

2.3 前言

前言又稱引言、導言、緒言和導語,是論文開頭部分的一段短文,是文章的引子。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等。一般不超過250個漢字。其作用在於使讀者對論文先有一個總體瞭解。

在前言中常見的缺陷是:①過於簡單,未對該項目目前研究的現狀、自己研究的思路以及通過此研究要達到什麼目的進行介紹。這樣的前言一般不會引起讀者閲讀的興趣,也顯得文章淺顯,大大降低了文章的分量。②宂長繁雜,在前言中過多地回顧歷史,而且,每段回顧均要加引好幾篇文獻,把前言寫成了小綜述。③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把自己研究的結果意義任意誇大,常用“首次報道”、“首創”、“第一”等詞。

2.4 材料與方法

這部分是別人能夠重複實驗的重要依據,其敍述應以他人可以重複實驗為度。

觀察對象為患者,需註明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準、一般情況、分組方法及觀察組和對照組一般資料比較等。臨牀試驗研究還應説明試驗程序是否經所在單位或地區倫理學相關機構的批准,研究對象是否知情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研究對象為實驗動物,需註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動物許可證號、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等。藥品及化學試劑使用通用名稱,並註明劑量和單位。儀器、設備應註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範圍。無須描述工作原理。

在方法中,應詳述創新的方法及改良方法的改進之處,以供他人重複。採用他人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方法的出處,無須詳細描述。注意要將各組所採用的干預方法分別介紹,不能只介紹觀察組的方法,其他組不介紹或輕描淡寫地説幾句。同時説明療程和觀察時間。對每一種新方法的可能價值、危險、不適及效果,須與現有的最佳診療方法做比較。

觀察項目及指標要分別列出,特殊的檢測指標及方法要詳細説明。描述統計學方法,並説明統計分析所使用的統計學軟件及版本。

常見的缺陷是:①動物模型的形成過程、實驗步驟或治療方法介紹不清。②缺少診斷標準或觀察對象的選擇標準,這樣的結果沒有針對性。③在材料和方法中缺少對觀察指標和方法的描述,而在結果中列出若干表格,出現了多項指標的觀察結果,讓人不知這些結果是怎麼來的,操作是否合理,結果是否準確可信。④隨機分組情況説明不具體。怎樣分組?是各取所需還是按科學的隨機方法進行分組?有的只寫一句隨機分組認為就是隨機了,其實不然。有的隨機可能就是隨意,不能保證組間的齊同因素,其結果也就不公平了,組間的比較也就沒有意義。

2.5 結果

結果是學術論文的核心部分,結果的敍述應實事求是,簡潔明瞭,數據準確,層次清楚,邏輯嚴謹,不應與討論內容相混淆。以數據反映結果時,應列出具體的數值,不要只給出百分數。一般應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並給出具體的統計值。

在文字表述上,要注意按邏輯先後順序分層表達,有圖表時先用文字簡單介紹引出表序、圖序,再列表、列圖。表題要簡明具體,一般用三線表,縱標目列主語,橫標目列謂語,有效數字位數一致,排列整齊,統計值也列在表中,或用“*”號註明,再在表下面註明“*”號的意義;圖題也要簡明具體,病理圖片的圖題要體現組名、該圖片組織部位名稱,圖中陽性徵象用箭頭指示,並註明何染色、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及箭頭所示的意義。

常見缺陷:①在結果中夾敍夾議,與討論重複;②只談好的一面,而對不良反應等壞的一面避而不談或輕描淡寫;③與觀察指標不符。

2.6 討論與結論

是論文中最不好寫的部分,也是判斷論文水平,進而衡量作者水平高低的部分。如果説前面的部分是擺事實,討論部分則是講道理,是對調查、觀察或實驗結果的綜合分析和理論説明。內容大致為:①討論應揭示各種觀察結果之間的聯繫。重點是闡述事實之間的聯繫,論述其規律性, 從中引出自己的結論。②討論應回答導言中提出的擬解決的問題,明確説明是否已達到預期目的,是否能證明原先提出的假説,扣題;③對於實驗或調查中發現的某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特殊現象或新線索,可以在討論中做必要的説明。④對於本工作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的可能性,可以實事求是地加以論述,但要謙虛謹慎,切忌誇張。

討論部分常見缺陷:①只是重複材料和方法、結果等內容;②大量羅列文獻尤如文獻綜述;③泛泛其談,言而無物;④不成熟的武斷結論。

結論與討論不同,討論允許有分析、推測或預見,結論必須論據確鑿,不能有推測性,不能展開,不能引用參考文獻。

2.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今的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在前人研究成果或工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論文中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出論文真實可靠的科學依據;反映出作者對前人勞動的肯定和尊重;便於同行瞭解該研究領域的動態以及採用追溯法查找與此研究方向相關的文獻;有助於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文獻情報研究。

參考文獻的格式根據gb/t 7714-XX《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規定,有“順序編碼制”和“著錄出版年制”兩種。其中我國科技期刊多采用順序編碼制,即按文章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獻出現的先後順序連續編碼,並將序號置於方括號中,在文後所列參考文獻處按正文部分標註的序號依次列出,寫出著者、題名、雜誌名稱、出版年、卷、期及頁碼;如果是書,寫出著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年及頁碼。參考文獻的標註宜新——3~5年、宜精——10條以下、宜近——相關性。

3 結語

科技寫作是創新性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學論述;是人類從事科學技術信息書面存貯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世界著名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法拉第指出:“科學研究有三個階段,首先是開拓,其次是完成,第三是發表。”如果把蒐集資料、實驗、觀察等科研活動比作播種和耕耘,那麼總結和撰寫論文便是收穫。只有通過總結和撰寫論文,才能從各種原始資料中提煉觀點,得出結論,使科學思維藉助於語言、文字這個載體而清晰化、條理化,從而使認識得以深化。因此,要注重科技寫作能力的提高,掌握科技論文的體裁、特點和習慣寫法,進行寫作實踐。只有提高寫作水平,才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佈於世,從而促進學科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geshi/x4oq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