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論文格式 >

談學術研究規範中參考文獻的引用問題

談學術研究規範中參考文獻的引用問題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註明了被引理論、觀點、方法、數據的來源是學術論文參考的範文和深度的體現,是反映論文的真實性、作者科學學風和評價作者著作學術影響力的科學依據,是對期刊論文進行引文統計和分析的重要信息來源。在當今學界,參考文獻引用的不規範甚至作假,已經嚴重影響學術研究的秩序和質量,從而引起了學者和專家的關注與探討。

談學術研究規範中參考文獻的引用問題

從事學術研究或學術編輯的人都明白一個淺顯不過的常識:在研究過程中要閲讀大量的參考資料,在撰寫論文和 專著時要引用前人在先的研究成果或使自己受益的文獻。近些年來,由於學術道德滑坡,學術風氣腐臭,致使學術嚴重失範──參考文獻寫法的不規範和引用的作假便是其要端之一。關於參考文獻寫法的不規範,屬於技術性 問題,比較好解決。不過,我在這裏順便指出,有些已經施行的參考文獻書寫規範本身,無視學術傳統和學術界 多年的好慣例,僅僅考慮計算機統計的迅捷,從而給學人和讀者帶來極大的不便,理應更改或廢止。在本文,我 只打算議論一下在參考文獻引用上的作假──這使本來就已蒙羞的學術界雪上加霜,更使“研究人”急速地和成 批量地異化為醜陋的“市場人”。參考文獻引用的作假大體有三種手法──假引用、不引用和偽引用。

“假引用”,是虛偽的、不真實的引用

最常見的假引用有三種。一是“友情引用”。本來,有些文獻對引用者很難説有什麼影響,或者根本就沒有什麼> 幫助和作用,甚至與引用者所論議題相距十萬八千里,可是引用者還是硬要把它們一一列舉出來。為什麼非要這 樣做呢?原來,它們的作者或是引用者的師長,或是引用者的好友,或是引用者的圈內人。於是你“投之以李 ”引用我的,我“報之以桃”引用你的,從而形成一個個不小的“引用圈子”。這樣相互抬轎,互相吹捧,大家 不就“共同提高”了嘛。其實,明眼人不難識別這類小聰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這只不過是一些“學術山頭 ”、“學術團伙”慣用的小花招而已。尤其是,當所引用的文獻是一些十分平庸的論著乃至學術泡沫和學術垃圾 時,引用者的意圖和學術水準不就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嗎?二是“裝門面引用”。有些引用者動輒羅列 一大堆外文文獻,熱衷於引用“權威”的文獻,以便給自己裝門面,實際上他們也許從來就沒有研讀它們,或者 它們根本與引用者所論毫不沾邊。這種狐假虎威的做法只能嚇唬那些不知深淺的學術混混和初入門者,在真正的 學人眼中,那隻不過是拙劣的小戲法而已。在假引用中,還有一種是濫用自引用。必要的和適度的自引用是正當 的,能夠從中看出引用者研究的連貫性以及在學術上有無進展和提高。但是,濫用自引用,除了給人一個“王婆 賣瓜,自賣自誇”的不良印象外,又能給引用者增添什麼光彩呢?

該引用的偏偏不引用

所謂“不引用”,正好與假引用形成對照:假引用是不該引用的偏偏要引用,不引用是該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本來,自已的研究受惠於哪些論著,並且在寫作時利用人家的哪些材料和思想,自己心裏應該是最清楚的。可是, 有些人卻千方百計地迴避它們,在列舉的參考文獻中難覓其蹤影。這種做法輕者是掠人之美,重者則是剽竊抄襲 。為了遮人耳目,引用者可謂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在竊取不大為人所知的文獻和外文資料時往往瞞天過海,在偷竊易於被人識破的論著時常常改頭換面。這些掩耳盜鈴的手法確實能矇蔽人於一時,但是紙包不住火,最終還是要露出馬腳的,只是時間遲早不同罷了。

“偽引用”就是有意做掩蓋本來面貌的虛假引用

這種做法大多出現在“偽注”中。其中最常見的伎倆是:本來自己沒有接觸外文原始文獻,或者根本就看不懂ABC,只是直接從中譯本或別人的譯文中抄錄了老外的言論,可是不如實地標註中譯本或間接的出處,卻堂而皇之把外文原始文獻作為參考文獻大言不慚地列出。其實,引用者引文與人家譯本或譯文一模一樣,甚至連人家的翻譯錯誤也照抄不誤。有的引用者還要耍點小手腕,把譯文中無關緊要的虛詞稍做改動,把個別實詞用其同義詞或近義詞代換,以達到自欺欺人的目的。這種伎倆的隱蔽性較強,一般人很難一眼看出破綻。但是畢竟有當事人 和學術慧眼在,引用者的好夢想必也很難長久。

假引用、不引用和偽引用,是我在近30年做學術研究和學術編輯的過程中觀察到的。它們不見得能囊括文獻引用方面的所有流弊,但是關鍵性的穢跡和劣跡畢竟已經暴露無遺。假引用、不引用和偽引用嚴重敗壞學術空氣,必須堅決杜絕。矯正之方其實也很簡單:道德上的自律與制度上的他律緊密結合,治標與治本同時並舉。最重要的,還是設法讓學術界多一些“研究人”,少一些“市場人”──現在情況正好相反。誠如中國科學建制化的篳路藍縷者任鴻雋所言:“建立學界之元素,在少數為學而學,樂以終身之哲人;而不在多數為利而學,以學為市之 華士。彼身事問學,心縈好爵,以學術為梯榮致顯之具。得之則棄若敝屣,絕然不復反顧者,其不足與學問之事明矣。”

“軟”“硬”兼施,治理引文不規範

參考文獻是學術論文的有機組成部分。然而,據統計,1991年我國科技期刊論文的平均引文數為5. 80篇,其中有20%的文章無參考文獻,1996—2019年均超過6篇,2019—2019年的平均引文數達8. 87篇。據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研究,以2019年CSSCI的4l9種來源期刊為例,有“參考文獻”的期刊僅為261種,約佔62.3%;引文極少乃至沒有任何引文的期刊有30多種。這既與我國長期以來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包括論文撰寫的習慣問題有關,同時也反映出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和期刊編輯人員的標準化意識還比較淡薄。

引文失範緣由探究

在“參考文獻”的標註中,應該體現“實引”的原則,不能弄虛作假。但目前有不少文章出現了許多不正常的現象:引而不著、著而不引、過度他引、不當自引、模糊著引。浮躁的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了新時期引文上的學術道德失範和學風的錯誤。

抄襲他人論文參考文獻。如今,學界既存在抄襲他人論文正文的現象,也存在抄襲他人論文參考文獻的現象。從嚴格的學術研究角度講,在自己未接觸到的文獻而又必須轉引別人引用的文獻時,是必須註明轉引的出處的,但許多學者並不這樣做。這一點在文史古籍和外文文獻引用中比較普遍。這是對別人勞動和知識產權極不尊重的一種態度。

學術崇拜與“追星”心理。有些文章只引用沒有多大關係的權威性文獻,而沒有引用與主題密切相關、有參考價值的其他文獻,使得參考文獻缺乏準確性,給讀者理解論文內容和查閲相關信息造成困難,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失去了參考文獻的作用,

“鍾情”參考外國文獻。以此來提高自己論文的檔次和身價。固然,有些學科原創於外國,走在世界前列,論文的深度廣度也很好。只要是與本文密切相關、有參考價值的代表性文獻就應該引用,否則,即使外國的,也沒有必要,那樣就違背了引用參考文獻的宗旨。

作者和編輯部的缺位。從論文作者方面看,有的是因為初涉研究領域,沒有標註參考文獻的意識和習慣;許多作者在撰寫科技論文時,有擔心抄襲、剽竊他人成果的嫌疑從而有不引用參考文獻的誤區;有的則有意隱匿參考文獻,掩蓋抄襲剽竊行為。從學術期刊出版部門看,學術規範制度和機制不健全,學術期刊編輯學術規範意識淡漠,忽視參考文獻在學術論文中的特殊價值,對參考文獻不進行學術規範化方面的審查與編輯,有時甚至為了篇幅和版面的需要,強行刪去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更有一些編輯部相互間“友情互引”,以提高刊物影響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辦刊的初衷和對刊物評價的科學性。

編輯出版過程中遏制引文失範

在學歷惡性消費的今天,學術泡沫日益濃烈。學術失範這股濁流很大程度上衝擊着參考文獻引用的科學規範。建立有效的防範機制,矯治文獻引用的失範,已經成為學術界和出版界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引文應該堅持倡導和掌握以下原則:1.原始性原則,必須是作者親自閲讀過並且對研究和論文寫作產生了明顯作用的一次文獻即原始文獻;2.新穎性和代表性原則,引用最必要、最新的文獻;3.公開性原則,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獻,不宜引用未公開發表的信息;4.標準化原則,引用參考文獻要採用標準化的著錄格式。這是需要構建長效機制,共同遵守,遏止學術失範的重要措施。

事前對作者的善意提醒。編輯在收到稿件之前對投稿作者予以告知提示。將作者應該遵循的學術行為規範,特別是對著錄參考文獻應遵循的原則做出嚴格而具體的規定,如嚴禁剽竊、抄襲他人成果;參考和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按照要求正確標註,直接引用他人研究成果要明確標註等;將其刊登在編輯部的主頁上,或刊發在刊物的封二、封三。“事前善意提醒”是防範和矯治參考文獻著錄中學術道德缺失行為的前提條件。

把參考文獻規範納入審稿範疇。參考文獻是正文的有機組成部分,編輯部應對參考文獻規範納入審稿範疇,做到層層把關,這是確保引文真實、準確的關鍵所在。編輯部宜固定專人負責參考文獻的審查工作。一旦質疑有誤,“初審通知”中即可提醒將所有參考文獻一一對照。責任編輯應加強自身利用參考文獻審稿的能力,對論文著錄的參考文獻進行嚴格的審查,是構成學術規範制度的一部分,是規避和防範作者論文寫作過程中失德行為的有效手段。

“事後”追懲的績效管理。編輯應盡的社會責任。在論文出版之後,為了防止參考文獻著錄中的失德行為給社會帶來危害,採取“事後”追懲,也是編輯應盡的社會責任。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性的獎懲機制,“事後”追懲也只是“民不告官不究”,打擊力度不強,對學術行為不端者沒有產生震懾力;所以,要想遏制學術失德行為,必須加大打擊力度,建立有效的“事後”獎懲機制。例如:網站通報,給作者及其相關單位的研究生院、科研管理部門郵寄反饋意見,一起重視培養作者的規範意識。嚴重者,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

“軟”“硬”兼施,治理引文不規範。學術失德行為光靠編輯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作者自律和法紀他律共同攜手,才能從根本上規避和防範學術失德行為。除了強化知識產權、建立健全學術規範、確立科學的學術評價機制、開展實事求是的學術批評外,我們還要特別着重強調學術懲處機制、學者自律。其一,有些作者在各種名利的驅動下缺乏應有的自律能力和自律意識;自律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對此提高作者自律意識,是規避和防範學術失德行為的“軟手段”。學術道德建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依靠學者自律,提高自律意識,以求在有序的學術對話和學術積累中進行學術創新。其二,建立和完善他律機制,是規避和防範學術失德行為的“硬手段”。建立和完善他律機制,才能做到在法制的軌道上加強學術引文規範,通過嚴格的法律法規懲處,約束不道德行為,產生教育效應。

對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等加強學術規範與學術教育。至今學界比較認可的研究學術規範的出版著作是:《學術規範導論》(楊玉聖、張保生主編),《學術規範通論》(葉繼元等編著)。《導論》和《通論》各有千秋,但都比較深入而系統地論述了學術規範的基本理論問題和若干重要具體規範,確實為學界同仁提供了學術規範的具體指南和詳細參照,既是剛剛開始進入學術研究領域的碩士生、博士生的必讀書籍,也應該是所有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人們案頭重要參考書。

論文註釋最能反映學者治學態度

學者都知道,學術論文通常需要文獻註釋。其作用主要有三:其一,增強論文的可靠性、説服性和權威性。在人文社科領域,極少數論文是原創性成果。學者總是要站在前人肩膀上,或是歸納總結得法,或是視角獨到新穎,或是深化已有研究並略有新意,或是新瓶裝陳酒並適時推出。凡此種種,就要有註釋予以交代。通過註釋,可以反映作者對學術動態的把握和所研究問題資料的佔有及閲讀面;同時,足夠的前沿成果、官方數據、解密檔案、權威學者、經典著述被徵引,無疑會增強論文的可靠性、説服性和權威性。其二,對先學知識產權的尊重。註釋能有效説明某一研究的現狀和基礎,體現了作者對前人學術研究成果和知識產權的尊重;同時,也反映出作者的學術誠信度、嚴謹度和學風,從而避免侵權和剽竊的嫌疑。尊重了別人,也就等於尊重和保護了自己。其三,為後學深入研究提供路徑。讀者通過閲讀論文,不但能填補相關知識空缺,而且能夠找到深入研究的路徑。在文獻註釋的引領下,新學能順藤摸瓜,逐漸擴充自己對某一領域的閲讀量,儘快入行。

學術論文註釋既是學術規範問題,又是學術風氣問題。然而,如此重要的註釋,時下卻被少數學者玩弄得面目全非,花樣翻新,應有盡有。其主要徵侯為:第一,部分註釋查無實據,即所著文獻真實存在,但是所引用的內容沒有,甚至連意思也不沾邊。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有二:一是作者無意所致。與其説出於無意,倒不如説是心不在焉。無心真正從事學術研究,難以靜心在故紙堆裏深究細考,只是淺嘗輒止,甚至從他人論文中轉引註釋,拿來便是,無暇查對。如果其他學者再次轉引,必將導致以訛傳訛。二是作者蓄意所為,“裝腔作勢,藉以嚇人”。他們將一連串根本沒有被引用的文獻名羅列與文後,以彰顯其閲讀面之寬,學問之大。

第二,部分註釋漏洞百出,缺乏基本常識。一是引文確實出自於此處,但是與原文尚有出入。諸如,文字表述不同、標點符號錯誤、斷章取義也不加省略號、甚至杜撰數據,等等。二是張冠李戴,顛倒黑白。他們將作者名、文獻名、版本、頁碼、時間等重要文獻信息搞錯。在閲讀一篇台灣人口問題的論文時,筆者發現這位作者在談論1989年台灣人口數量時,所引用資料卻是1985年就公佈的統計數據。關鍵的是,文獻出版時間也在1988年1月,相差竟數年,難道能先知先覺?這等註釋謬誤在此君的論文中共有兩處。三是註釋文獻純屬子虛烏有。某些碩士研究生,在其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中竟然出現根本不存在的文獻資料,學生對這種彌天大謊渾然不知,導師居然也毫無覺察。

第三,用洋文註釋裝點門面,嚇唬國人。某作者寫了三頁紙的論文,正文兩頁,參考文獻多達一頁,而且基本上是西文文獻。乍看起來,學問不能説不大。可是,細細琢磨推敲發現,寥寥數語便有外國同行的思想。筆者不禁要問,這究竟是你的文章,還是翻譯西方學者的作品?似乎引用一點洋文,別人才知道此君會外語,是學貫中西的大學問家。外國學者的新思想應該用,國際視野嘛!問題的關鍵在於,那長長的西文書目,此君究竟翻閲過幾種,恐怕絕大多數文獻未曾觸摸,那些註釋僅僅是從幾篇西方學人的論文中順手牽羊牽出來的而已。須知,任何偉大而深刻的思想都是用母語進行思維的。

學術論文註釋最能反映學者治學的嚴謹程度。筆者認為,註釋做好了,學問就做好了;註釋端正了,學風就正派了。因此,一絲不苟的學者總是要對註釋反覆核實,惟恐發生絲毫差錯,混淆是非。這既體現出學者求真務實的治學態度和風範,又昭示了學者的學術責任心和良知,以杜絕謬種遠播。恰恰相反,玩弄註釋的少數學者,其學術誠信度、嚴謹學風已蕩然無存,神聖的學術也能被當作玩物。為了追逐名利,他們置科學精神於不顧,視學術研究為兒戲。久而久之,學界純正、嚴肅的學術風氣也因此被逐漸敗壞。雖然這種現象,不是學界主流,但消極影響極為惡劣,至少也折射出當前中國學術界些許的浮躁、功利和學術的故弄玄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者或多或少要受到經濟大潮的衝擊,但無論如何基本的學術規範和責任不能丟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geshi/ow4n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