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優秀旅遊講解員個人事蹟

優秀旅遊講解員個人事蹟

她,名叫xx,xx村人,一名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鄉村妹子。如今,她已畢業於xx外國語學院(韓語專業),中共黨員,現工作在井岡山會師紀念館。XX年9月被招入館,成了一名合同制講解部的普通講解員。那天我(本文作者)採訪她時,她正倍加努力地在辦公室背誦講解稿。她説:“正是因為對井岡山紅土地情有獨鍾,她才放棄了韓國優越的工作條件,留在了國內工作,並且首選之地便是井岡山;”接着繼續説:“井岡山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我要回到家鄉工作,目的就是回報父老鄉親、也為感恩,哪怕自己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哪怕只是平凡的再也平凡不過的工作,但只要精彩,而且有所追求——。”

優秀旅遊講解員個人事蹟

XX年8月,井岡山會師紀念館在以謝才壽為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擬定了並向社會擴招數名合同制女性講解員,有外語基礎和外語學歷的優先錄用。9月,xx經過井岡山會師紀念館的嚴格政審、考核特別是筆試等各項工作程序,終於成功闖關入圍,如願以嘗的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井岡山會師紀念館講解部外語講解組的講解員。她説:“講解員這份工作既普通平凡又光榮神聖,既然選擇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長期以來,人們對講解員這個職業缺乏全面正確的認識,講解員只需年輕貌美,外形、氣質好,普通話標準,聲音優美,背熟講解稿即可上崗服務。講解員的發展也往往受制於單位管理者的認識和重視程度。現行博物館由於體制、編制、類型、屬性、地域及功能的差異,對講解員的錄用、培養和發展方向的定位不盡相同,直接導致講解員隊伍的文化知識、年齡、性別等層次結構參次不齊。不同管理者的不同認識,外界對講解員的職業偏見,造成對講解員職業定位的不明確。而講解員本身,由於業務追求最終無所歸依,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結構的斷層,外在優勢的逐漸流失,只能無奈地在迷茫中掙扎。因而,講解隊伍不穩定的現象較為普遍。

因此,目前我國講解員總體的學術不夠理想。較多講解員只是引導參觀和具有一定程度的表演色彩,而專業基礎和研究較為薄弱,對業界和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鮮有了解,導致講解內容僅限於一成不變的講解詞,講解員成為“有温度的留聲機”。這種講解員比較適合接待青少年或文化層次較低的低端觀眾,而無法接待具有一定相關專業知識、閲歷比較豐富、思考能力較強的高端觀眾。究其原因,筆者以為:(1)講解員自身對職業理解存在偏差,對講解工作所承擔的社會教育和傳播功能的內涵缺乏應有的認識;(2)講解員本身學業基礎較弱,缺乏學習,研究的能力,加之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缺乏從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3)講解員視野狹窄,缺乏關注研究成果和信息的意識和渠道。研究與宣教相對脱離,研究為宣教服務也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動。

xx清楚的意識到了這一點,她説:“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特別是專家型講解員,除了努力提升政治素質、文化素質、職業素質外,更應該以提升學研能力為最高目標。”具體來説,xx認為:可以從如下途徑着手:(1)不斷學習,培養吸收新知識、探究新事物的能力。不滿足於只在基本面上對展覽和展品資料的瞭解和掌握,而是力求在點上的深入和擴展。深入瞭解文物或展品的來歷、背景和背後的故事,研究探索展品藴含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思考從各種角度詮釋展品的方法,充分體現陳列意圖。善於學習新成果,發現新問題,具有懷疑和否定、爭論和探討的科學態度;(2)善於分析和理解新的學術觀點,掌握和運用新的學術成果。史物結合,重點突出,用親切自然的態度、簡明通達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表達,充分詮釋展覽的內涵和精神實質。由此,激發觀眾興趣,使觀眾主動融入展覽,引發思考和情感;(3)善於關注和研究觀眾的類型和訴求,思考我們應當給觀眾什麼?哪些是觀眾自己可以獲得的信息,哪些不能?不程式化地重複每一次講解。依據觀眾來源、年齡、參觀動因、知識結構、文化背景、興趣愛好和關注點的不同以及接受、理解能力的差異,選擇講解重點,有針對性地傳遞給觀眾所需的信息,隨時把握講解過程中觀眾的關注點,引導互動和交流。從而讓觀眾充分享受獲取知識的滿足、審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

xx説:“綜觀國內博物館講解工作的現狀,專家型講解越來越為人們所期盼,講解員專家化發展的趨勢也愈加顯著。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成為‘專家’是講解員的最高理想,對大多數講解員來説差距還很大。但是,只要我們堅守社會責任,堅守耐得住寂寞的從業信心,堅守學習探索的科學態度,並準確定位講解員的社會角色和功能,不懈努力鑽研業務,我們的講解員隊伍就一定會在這條永無止境的專家化道路上不斷前行,並且最終成為專家。”這就是作為一名普通講解員的所有心聲,也是xx自己有所追求的一份承諾和遠大夢想!

標籤: 講解員 事蹟 旅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xjk3l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