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學習心得體會 >

《風波》心得體會(通用3篇)

《風波》心得體會(通用3篇)

《風波》心得體會 篇1

小説通過一場關於“辮子”的風波反映了當時農村社會的封建。由於一條辮子使人擔驚受怕,惟恐丟失了性命!也可以從九斤老太的話中體會到這一點。

《風波》心得體會(通用3篇)

另外,我們可以看出。當七斤沒有生命危險之前,村民是多麼需要他,又帶點嫉妒。但七斤出了事後,村民對他不理不踩,甚至以為有些暢快。最後又受到了人們的尊敬!這樣的一波三折也是圍繞着“風波”而發展的。

其中從七斤帶給人們城裏的新聞和趙七爺有學問而受到尊敬中又可以看出,知識是多麼重要!

最後六斤還是裹了腳,這説明當時的社會並沒有脱離封建的陰影。

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裏的主人,所謂的遺老,有學問的人。他總是靠假學問來騙人。塑造這個人物是為了表現長期以來封建勢力對人民的統治之嚴酷,毒害之深,造成了國民的愚昧。

九斤老太的口頭禪“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簡單的寫她不滿的情緒,而是要揭示出陳舊腐朽的守舊觀念,從中也能看出農民的狹隘性。作者把國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論調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現了對復古家、國粹家的一種諷刺。

七斤嫂是一個欺善怕惡,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貫正確的人。從她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國民的劣根性。

七斤是《風波》中的主要人物,他的辮子在進城時被人剪掉了,因此成為人們議論的中心。七斤沒有頭腦,不加分析的相信趙七爺的謊話,被趙七爺弄得神志模糊。村裏的人都躲着他,甚至有的幸災樂禍。

描繪了中國辛亥革命後的國人的精神狀態!封閉、愚昧、守舊!由於缺乏精神信仰,和精神追求而陷進自私、苟活、麻痺、冷漠、盲從、狹隘的狀態。只要不危及自己安樂的生活,至於辮子留與不留,都不在人們的思考之列。毫無持操!為什麼要聽天子的,為什麼要有辮子,都不是人們思考的!他們盲從於權威!如趙七爺、天子、告示。甚至於一切消息的來源咸亨酒店!

主要講述了由於辛亥革命不徹底、不成功,導致農村裏還保存着封建社會的思想,全文以天子坐龍庭為線索,描寫了農村的封建情景。

本文一開始就描寫了農村傍晚時的景色,這是魯迅常用的手法——先寫景,再寫人。可是這樣看似美好的地方,卻到處都被封建思想所以籠罩着。比如,小孩起名字都以體重的重量為名。

文中的九斤老太,是一個典型的被封建思想所束縛的人。她固執地以為剛出生的人的體重重量的輕重決定了他的命運的好壞。看着自己的兒子、孫女個個都沒她那一輩人重,就天天喊着“一代不如一代”。這是九斤老太對自己家人的不滿,卻也似乎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的越來越落後、腐朽。體現了魯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要與封建做鬥爭的思想。

文中的七斤嫂,是個“恨棒打人”、粗魯野蠻、蠻橫無理的人。她全無農村婦女的老實淳樸、心地善良。這也是魯迅對當時社會不滿的一種反映。

文中七斤這個角色,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懦弱無能,怕老婆,虛榮心較強,無主見、信仰的.形象。他平日裏消息通達,受村裏人的敬重,可在自己有危險時,顯示出了他的無能,村裏人、也不對他尊重了起來。這也體現了魯迅對於沒有自己的信念的人的批判、諷刺。

文中的趙七爺,是個屬於牆頭草,兩邊倒,小肚雞腸的人。他見天子要辮子,就把盤在頭上的辮子放了下來,往嘲諷光頭的七斤。只由於七斤曾經得罪過他,所以他穿上了幾年才穿一次的衣服,特興奮。當天子不要辮子的時候,又把辮子給盤了上往,也沒往七斤家了。

這整篇文章,魯迅都表達了一種由於辛亥革命不成功而使農村的很多陋習都還在的不滿。文章最後寫的是六斤剛纏了腳,在場地上一瘸一拐地往來,正傳達出了這種意思。魯迅先生也諷刺了那些無信仰的人。

總之,魯迅先生想表達的就是:要與封建迷信的勢力作鬥爭並作戰到底。而《風波》這篇文章讓我真正知道了魯迅是革命家的原因了。

《風波》心得體會 篇2

《風波》描寫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專制之後,因“張勛復辟”,為辮子問題而引起的一場風波。

關於辮子問題,魯迅曾多次指出,它是封建種族統治的象徵,是清朝統治者砍去了“古人的許多頭這才種定了的”。①辛亥革命流了很多血,可“只枉然失去了一條辮子”②魯迅感到非常失望。他在1920年10月“感慨系之”地寫了小説《頭髮的故事》,憤激地表示了這種失望之情,同一個月又寫了《風波》,提醒人們,連頭上這條辮子也並不就是全部革掉了,革掉了也還時時有再蓄起來的危險。直到後來,他還説過:“然而辮子還有一場小風波,那就是張勛的‘復辟’;一不小心辮子是又可以種起來的,我曾見他的辮子兵在北京城外佈防,對於沒有辮子的人們真是氣焰萬丈。幸而不幾天就失敗了。”③這篇《風波》,雖沒有寫張勛的辮子兵到處逞兇的北京,卻通過虛構的發生於江南農村的一場風波,淋漓盡致地寫出了辛亥革命沒有因革去一條辮子就使社會生活發生實質性變化:現實依然黑暗濃重;保守、落後、愚昧、麻木的國民性仍未受觸動;婦女兒童等弱者還遭受着精神和肉體的摧殘。《風波》實際上是以鬧劇形式出現的一場深刻的悲劇。

七斤是魯鎮一個以撐船為業的船工,由於每天要撐船進城,“很知道些時事”,便成了閉塞的鄉村中一個消息靈通的“出場人物”。而且,得風氣之先,他在“造反”時進城,就已被剪掉了辮子。可就是這樣一個“出場人物”,也難以擺脱時代和環境給他套上的愚昧和卑怯的精神枷鎖。辛亥革命僅僅革掉了他腦袋後面的一撮毛髮,而腦袋裏的思想依舊。他所知道的“時事”,沒有半點革新色彩,只不過是“什麼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麼地方,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莫須有的街談巷語。他對辛亥革命,除了剪辮子以外,簡直一無所知;就是關於剪辮子,也毫不理解其真正意義。他只知道,剪了辮子就有進城的“自由”,就能掙錢給一家老小吃松花黃的米飯和好香的乾菜。只要保住這米飯和乾菜,辮子的有無關係並不大。正由於他是處於這麼一種愚昧無知的思想狀態,所以一聽到“皇帝坐了龍庭”的流言和趙太爺的威嚇,就又為沒有辮子而“哭喪着臉”驚惶不安。這時,他不僅不敢直接對抗趙七爺,就是七斤嫂對他的辱罵,也只頂了半句話,被七斤嫂打斷,就含忍下去了。似乎歸根到底,還是咎由自取。對政治的冷漠與無知,於命運的盲目與馴從,這就是七斤的性格所顯示出來的一代農民的思想靈魂。通過這一靈魂的剖示,説明辛亥革命後的中國農村,照舊是被保守落後的空氣所籠罩,農民仍然是那樣麻木和愚昧。

七斤嫂比較精明潑辣,在一些事情上有自己的見地,也頗為敏感。“皇帝坐龍庭”的消息傳來,她立刻幻想會有“皇恩大赦”;而一聽説“皇帝要辮子”,她又“從直覺上覺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當趙七爺以其特殊打扮光臨土場時,她不過“偶然”抬頭一瞥,“心坎裏”便禁不住“突突地發起跳來”。根據她對趙七爺的瞭解和他的辮子由盤頂到放下,她已覺察形勢的嚴峻。她預感着氣候的變幻,比天天進城的七斤還敏鋭。可是,由於受着小生產經濟地位的侷限和封建統治的精神奴役,她的精明和敏感,只是用在留意個人和家庭的得失問題上;對事關國家民族前途的政治事件,她卻糊里糊塗,漠然處之。趙七爺前來興師問罪,她知道只應“竭力陪笑”,曲意奉承。在絕望之餘,她又遷怒於七斤。可七斤説:“你今天説現成話,那時你……”還沒等七斤把話説完,她馬上用強大的火力將七斤剛要出口的話硬頂回去:“你這活死屍的囚徒……”好心的八一嫂出來勸解,不料無意中揭了七斤嫂的“短”,這使得她“兩個耳朵早通紅了”。可她馬上耍賴編造地反擊,並對八一嫂耿耿於懷,借六斤嚷着要添飯的機會,指桑罵槐地罵:“誰要你來多嘴!你這偷漢的小寡婦!”把八一嫂“氣得抱着孩子發抖”。此外,七斤嫂還精於強詞奪理,在批駁九斤老太時,能用一連串的強辯,把九斤老太“顛撲不破的實例”扯得七零八碎,氣得老太太連連用勁地説:“一代不如一代!”七斤嫂大事糊塗、小事精明的個性描寫,典型地概括了國民性中隨機應變、耍賴強辯、欺凌弱者等巧滑卑怯的弱點。而這些弱點在民國後的農民身上還普遍地存在着。

好心的八一嫂也並不值得稱道。她雖然同情七斤,並當面頂撞趙七爺説“衙門裏的大老爺也還沒有告示”,但她畢竟是以“大老爺的告示”為準的順民。面對七斤嫂的“恨棒打人”和趙七爺的囂張氣焰,她“氣得發抖”而無力還擊,“不敢説完話,回身走了”。寥寥幾筆,充分展示了生活在中國封建農村最底層的一個寡婦可悲可憐的性格。而魯鎮的人們大都與七斤相類似:“村人們呆呆站着,心裏計算,都覺得自己確乎抵不住張翼德,因此也決定七斤便要沒有性命。”他們想到七斤往日“那般驕傲模樣”,又“覺得有些暢快”。直到七斤熬過了“無辮之災”,他們才又“給他相當的尊敬……”“大家見了,都笑嘻嘻地招呼”。愚昧、冷漠,明哲保身,幸災樂禍等劣根性在魯鎮眾生身上表現了出來。

六斤在小説中出場不多,卻是最具悲劇性的一個人物。她最初在吃炒豆時,聽見九斤老太太的罵聲,還敢躲在河邊烏桕樹後説一聲:“這老不死的!”可當七斤嫂用筷子紮在她雙丫角的頭上,莫名其妙地喝道:“誰要你來多嘴!你這偷漢的小寡婦!”接着又被七斤一巴掌打倒時,她只有“躺着哭”的份兒。風波過後,她又任人裹了小腳,一瘸一拐地走路,還得幫助七斤嫂做事。着墨雖不多,卻鮮明地畫出了一個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倫理道德控制之下,飽受摧殘的少年女性的形象。聯想魯迅在文章中屢次提到對婦女纏足的反感和在《狂人日記》中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呼聲,我們不難感受到六斤這個形象所寄寓的對被欺壓被蹂躪者深切的人道主義同情,和對民國以後現實的無盡憤慨。

在《風波》這場鬧劇中,九斤老太和趙七爺較其他人物更多一點喜劇色彩。九斤老太是一個不平家。她盲目地留戀過去,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好古”癖。她總是蔑視兒孫,蔑視新的“時世”;而憑藉的資本竟是她的年齡和體重。她開口就是“我活到七十九歲了”、“以前的這樣的麼?”,連造反的“長毛”也是過去的好。她甚至把自己丈夫誕生時的體重作為推論“一代不如一代”的鐵證。她“自從慶祝了五十大壽以後,便漸漸地變了不平家”,並且在“做過八十大壽”後,“仍然不平而且康健”。這種由於封建思想和習慣的束縛而產生的對現實的不平和反感,不自覺地支持了“皇帝坐龍庭”“要辮子”,是對社會發展變革的阻礙。這種不平延續越久,對社會和年輕一代越是有害。通過對這個固執、保守、落後的“不平家”和“憤恨家”的描寫,表達了魯迅的悲哀:九斤老太所患的這種執拗的復舊頑症,還在中國大地上健康地活着,時刻不平和憤恨於現在,限制着青年一代的發展,妨礙着社會的前進。

趙七爺是一個鄉村酒店的主人,在這場鬧劇中扮演的是直接引起風波的角色。他憑着閲讀一部《三國演義》的“學問”,成了“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也從《三國演義》中接受和加固了保皇忠君的正統思想。因而“皇帝坐龍庭”的風聲一傳來,他便自動地出來向人們“要辮子”。然而,魯鎮這場辮子風波的真正源頭,並不在張勛復辟;趙七爺親臨土場問罪,也並不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一切皆起因於兩年前七斤罵過他“賤胎”。趙七爺早存有報復之心,可他是個體面人物,得找一個不失禮法人情,不被人認為自己有失寬宏大度之心的機會報復。他因此默默忍了兩年,終於等到了皇帝要辮子,而七斤又恰好丟了辮子的大好時機。於是,他穿上那件“輕易不常穿的”竹布長衫,來到七斤們吃飯的地方,用他們聽不懂的“古典”宣判了七斤的“死刑”。但是,他也自知沒有執法行刑的權力,不過是象徵性地扮演了想象中的張大帥的勇將,義務地出來威脅一下無辮的七斤。因此,當他得到報復的精神滿足後,便“揚長去了”。很快,張勛復辟失敗,“皇帝不坐龍庭”了,趙七爺又將辮子盤在頭上,脱掉長衫,坐着念他的《三國演義》。可見他本人也不過是“隨俗”盤辮的一個,並不真正重視辮子的有無,更無為辮子獻身的決心。他真正關心的是報復七斤。機會一到便出巢而動,機會一失又蜷縮如常。趙七爺濃厚的封建“忠”君觀念,強烈的報復欲和毫無固定操守的思想性格,反映了國民性格中陳腐、落後的另一側面。

《風波》中的這些人物各有特點,他們的思想性格典型地概括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國民普遍的精神風貌。而且,這些人物的行為和關係組成了一個典型的社會思想環境,這種環境通過典型的生活畫面展現出來,也塗抹着一層悲劇色彩。

七斤沒有了辮子,完全是出於被動,可趙七爺因七斤曾罵過他一句“賤胎”,就趁機報復,欲置七斤於死地而後快;村中的人因為七斤平時“驕傲”,心中早存不滿,這時都活躍起來,對七斤遭難不但沒有同情,反而幸災樂禍;七斤嫂對丈夫的處境,首先想到的是他連累了一家人,不停地埋怨指責,平時生活中的怨情惱意都不自覺地暴露出來;八一嫂為七斤辨白了幾句,流露出真誠的同情,可七斤嫂覺得自己被揭了底,便指桑罵槐地泄憤,並一筷子向女兒六斤頭上直紮下去;六斤摔破了碗,七斤的惱怒終於找到了宣泄處,一巴掌打倒六斤。於是,六斤這個最弱者便承擔了最大的犧牲。此外,在九斤老太和七斤嫂之間,也有怨怒之情。九斤老太罵六斤“敗家相”,明對六斤,實指七斤嫂;而六斤躲在樹後罵九斤老太“這老不死的”,分明是撿了七斤嫂暗中罵九斤老太的話。如此種.種,都可見《風波》中人與人的關係,是彼此冷漠,怨恨的,而這種人與人之間暗含的情感,並不全是公開表露的。趙七爺在施行報復時,還一路上彬彬有禮地點頭,向七斤一家微笑着説“請請”;七斤和七斤嫂明知趙七爺無理,可趙七爺是體面人物,不敢發怒;七斤嫂對八一嫂和九斤老太的憤恨,因顧及到人情禮義也不正面宣泄。小説把人們在封建禮法外衣包裹下的真實關係典型地揭示出來,從整體上展現了一種沉滯、落後、狹隘、守舊、虛偽和殘酷的社會思想環境。

空間環境和自然景物的描寫也與社會環境描寫相似。《風波》一開頭就描繪了一幅典型的江南農村自然風光:夏天傍晚臨河土場上,太陽剛剛收了它通黃的光線,幾個花腳蚊子在飛舞,各家農户的門前,都潑了些水,放了小桌子和矮凳,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搖着大芭蕉扇談天,孩子跑着、鬧着玩。女人端出烏黑的蒸乾菜和松花黃的米飯、熱蓬蓬地冒氣……這種貌似無憂無慮的“田家樂”場面正是辛亥革命後農村沉悶、停滯、落後環境的寫照,而且與後面人物關係和精神狀態的描寫相對照,説明這不過是虛假的表面現象,“樂”裏藏着悲;把這個開頭和結尾相對照,就更顯示出它耐人尋味的意韻:“風波”過後的七斤不再因沒有辮子被妻子罵作“死屍”了,不再被村裏人看不起,反而又受到“相當的尊敬”;大家仍舊坐在門口土場上吃飯,笑嘻嘻地打招呼;九斤老太仍然是一個健康的“不平家”;只是六斤按傳統禮法裹了腳,一瘸一拐地往來。似乎一切又回到恬靜安寧的 “田家樂”之中。但是,“風波”雖然平息,人們的關係並未改變,矛盾埋伏了下來,怨恨仍潛行着,只是等待另一個爆發的時機。表面的風平浪靜,實際潛藏着隨時興起風波的危險!

《風波》描寫的這場發生在一個狹小空間和幾個極平凡的人物之間的鬧劇,有聲有色,頗有“尺水風波”之感。這得力於作者在情節結構上的精心安排。小説以張勛復辟的消息和傍晚乘涼的習俗把所有出場的人物都調集到七斤們吃飯的土場這個空間場所中來,用辮子問題作為推動情節發展的動力,再充分利用人物的語言來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複雜微妙的關係:六斤“吃炒豆”引起九斤老太的嘮叨“一代不如一代”;她的罵聲引起七斤嫂的不滿和申辯;七斤嫂將未消的怨怒轉向剛回家的丈夫;緊接着,趙七爺出場,七斤嫂的一句陪笑探問,引出趙七爺的一番嚇唬;於是,七斤嫂指着七斤罵,又引起和七斤的爭辯,與八一嫂的矛盾,對孩子的打罵……一個人物觸動另一個人物,使另一個人物作出反應;這個人物又觸動了其他人物,使其他人物作出反應。如此循環往復,情節越來越緊張,人物的思想風貌和人物之間的關係也展示得越來越清楚。這樣,從風波頓起到風波停息,情節結構十分緊湊,既平實而又曲折,既單純而又豐滿。

《風波》的語言,除了富有動作性和激動力,在小説中起到勾連情節的作用以外,還有個性化和諷刺性等特點。由於人物語言充分個性化,各個人物寫得各具特點,神態畢現。如七斤遲緩,粗魯的語言,反映了他麻木愚昧的靈魂;趙七爺故作高深,不緊不慢的語言,顯現出他狐假虎威,報復欲極強的心理特徵;九斤老太不停地抱怨的“一代不如一代”的口頭禪,寫出一個農村老太的形象;而七斤嫂的巧言申辨,潑辣責罵和狠毒的泄憤,活靈活現地刻劃出一個巧滑好勝而愚昧的農村媳婦的性格。語言的諷刺性表現在對趙七爺、七斤等人的描寫上。如寫趙七爺,先用褒讚的語言説他“是這三十里方圓以內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學問家”。這是用村人們的口氣來介紹人物;緊接着説:“因為有學問,所以又有些遺老的臭味”。這是作者自己對人物的主觀評價。採用這種時褒時眨的語言,造成諷刺性的喜劇色彩,同時也反映了周圍人的愚昧荒謬。

形象的細節描寫,在《風波》中也起着刻劃人物、突現主題的重要作用。如趙七爺穿寶藍色竹布長衫的細節。七斤嫂知道他是不輕易穿這件長衫的;三年來只穿過兩次,而每次都一定是於他有慶,於他仇家有殃的。現在是第三次。七斤嫂一想到兩年前七斤曾罵過趙七爺,便立刻覺到七斤的危險,於是“心坎裏突突地發起跳來”,惴惴不安地陪笑詢問。這才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一細節起到了推動情節向前發展的作用。又如趙七爺把盤在頭上的辮子放了下來,過了幾天又盤了上去的細節。這辮子的細微變化,在情節結構上,是風波乍起和風波結束的標誌。同時,它反映了趙七爺的封建奴性思想和隨機應變、毫無操守的性格。它還形象地提醒人們:“一不小心,辮子是又可以種起來的”!

《風波》心得體會 篇3

我讀了魯迅《風波》之後,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的瞭解,他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傑出代表,魯迅用他那獨特的眼光穿透國民性,在當時有意義,在目前仍然有意義。

從本質上看,魯迅是位思想家。他之所以從事文藝運動,如他自己所説,是以為文藝最善於改造中國精神。而他之所以被稱為革命家,則是由於他在文化革命上的攻績。他是一位文化思想上的革命家,而非政治革命家。魯迅就是對中國的歷史和現實都理解得非常深刻的思想家。讀魯迅的著作,特別是讀他的雜文,能培養我們的觀察力和思考力,有助於我們對現實問題的理解。

魯迅的主要作品有:《狂人日記》、《傷逝》、《孔乙己》、《祝福》和《阿Q正傳》等等,他的這些作品,每每讀後,都能給人深刻的啟迪,使我們至今讀他的作品,仍常常有一種振聾發聵的感覺,他這種對於歷史、現代和未來的完整觀照和深入思考,表現了他獨特的文化觀,他是中國文化最優秀的繼承者,又是中國文化的最徹底、最富有創造精神的批判者。在對舊文化進行批判的廣度和深度上,不僅胡適比不上,林語堂更比不上。沒有魯迅式的深刻反思和他那種徹底的批判精神,我們這個屬於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體系,不能完成由舊到新的質的轉化,同時國人對這種文化以及對於自身狀態的認識,也不會達到今天的水平。

是中國和世界的現代文化共同塑造成了魯迅的文化形象及其文化精神。這種形象和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鮮明的現實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xuexi/lqjlq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