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精選21篇)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精選21篇)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

是一名疾控職工,是一名英語教師,中共黨員。他們更是好父親、好母親,用自己的愛心和智慧經營家庭,詮釋了家作為愛之港灣的真諦,繪就了一幅親善教子,幸福美滿家庭的生活畫卷。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精選21篇)

、夫婦牽手相伴十數個春秋,琴瑟和鳴、相濡以沫、風雨同舟。雖然也有因生活瑣事紅過臉、拌過嘴,但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和善良換來了家庭的幸福和美滿。特別是他們親善德育,教女有方,培養了一個優秀懂事、聰明伶俐的好女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深化、傳承了美德家風的深刻內涵。

他們的女兒楊晶然今年12歲,是廣安中學國中二年級學生。她團結同學,尊敬師長,勤奮好學,多才多藝。是老師身邊的得力助手,是同學眼中的好榜樣。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少先隊員和美德少年。在20__年還被廣安市委宣傳部評為廣安市“新時代好少年”,廣安電視台專門為她拍攝了專題宣傳片。“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孩子這些成績和榮譽的取得,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得益於他們夫婦的言傳身教。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夫婦有鼓勵,有批評,但從不責怪。在鼓勵“努力做最好自己”的同時,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尋求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讓孩子保持童心,擁有愛心,成為一個全面發展、快樂生活的小天使。在學校,只要同學遇到了困難或學校組織捐款獻愛心活動時,女兒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充分理解和幫助。在家裏,她體貼年老的奶奶和工作忙碌的父母,會主動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在長輩不舒服的時候,她會很貼心地依偎在身邊,幫着揉揉這揉揉那。父母有時躺在沙發上小憩,她會懂事地拿來枕頭,還會抱來毛毯細心地蓋上,讓人倍感温馨。放開二胎政策有了妹妹後,她沒有像某些獨生子女那樣感到愛被分攤;沒有因為妹妹的到來,父母給予了妹妹更多的照顧時間而不快;也沒有因為有了妹妹,間或提出的一些要求不能得到滿足而懊惱。相反,她主動承擔起幫助照顧妹妹的責任,對妹妹也是疼愛有加。

“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夫婦均出生成長在鄉下,從小就受他們父母非常傳統的教育——“做人要誠實守信,要勤奮上進,懂得感恩奉獻,做任何事都要認真仔細”。他們自己的孩子出生後,夫婦倆就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德育人,從不遷就、溺愛孩子。丈夫既有疾控中心的本職工作,還兼任市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區台聯會長、區民革副主委等社會職務。他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誠實做人,多次榮獲國家、省、市、區級表彰。妻子既是一名學生眼中的好老師,也是一位勤勞善良的家庭主婦。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侍奉老人,教導孩子,料理家務。在生活中,夫婦倆每當發生矛盾或意見有分歧時,他們都能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及時溝通,從而較好地得以化解。為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在農忙季節,他們會帶上孩子下鄉去幫外婆家收割、晾曬稻穀等等。讓孩子耳濡目染,在送温暖、獻愛心的過程中,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幼小的心靈深處留下深刻印象,形成了一股濃濃的尊老愛幼、懂感恩、能奉獻的良好家風。20__年,作為疾控人,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沿。在防控任務最重的那段時間,常常是早上出門家人們還未起牀,晚上回家她們早已睡覺。彷彿好多天都沒有見到了,但她們毫無怨言,還會經常打電話噓寒問暖,提醒注意安全。被民革中央和四川省委表彰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黨員”,20__年醫師節上獲得廣安區“公衞先鋒”稱號,被廣安區文明委評為敬業奉獻的“廣安好人”後,更在女兒的心中播撒了積極向上向好的種子。

一家在千千萬萬個家庭中顯得極其平凡,但在平凡中有着一縷清幽,像醇美的酒,令人拂袖盈香。又像一抹陽光,有着五彩繽紛的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進一步弘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孝親和睦、感恩奉獻、積極向上的傳統美德,共同營造出温馨和諧、向善向好的最美家庭,開出幸福之花!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2

葉是周寧一中老師,丈夫阮鬆波就職於xx縣社保中心,他們有一個可愛活潑的兒子,這是一個氤氲書香的學習型“最美家庭”。

葉每一天堅持讀書看報兩個多小時,在她的影響下,一家人都愛讀書,從書中汲取到善良、樂觀、寬容、大度、勤勉、進取的豐富營養,教會孩子很多名言、警句、箴言,人生感悟,做人之本,行為之要等,如:忠心報效祖國、孝心善待尊長、誠心與人相處,愛心奉獻社會。勤於動腦多學事、肯於專心往做事、樂於助人做好事、嚴於律己不惹事。用一個母親的愛好營造了書香家庭,用她的智慧提高了家人的修養,融洽了家人的關係。每一天準時收看電視新聞,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開拓自己的視野。鼓勵孩子觀看有助於學習的課外書籍和電視節目,瞭解必須的社會自然、科技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家庭成員有自覺的學習意識,能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學習最新最美家庭事蹟材料最新最美家庭事蹟材料。家庭學習氛圍良好,重視智力投資。俗話説: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她給兒子取名,意意“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兒子在母親的影響下,認識到“沒文化,真可怕”,並主動請纓為他伯母掃盲,從幼兒園開始就教他伯母認識常用字。

最美家庭是具有優良家風釋放正能量的家庭。一個具有優良的家風的家庭,家庭成員不自私、不狹隘、不懶散不怠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積極進取。積聚正能量,釋放正能量。她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始終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堅信只有“德”教育好了,才有資格理解別的教育。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加強親情培育,不斷磨鍊,言傳身教,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並健康快樂長大成人。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在母親的影響下,七歲的兒子的遠大的理想是建立一所最現代化的醫院,聘請醫術最高明的醫生,免費為窮苦人民治病。還要建一所最現代化的學校,為所有的失學兒童帶給教育。會給老人讓座。一家人對大街上舉辦的各種募捐活動經常參加,對乞討的老人、殘疾或小孩,經常教育兒子拿些給他們,對社會弱勢羣體要有愛心,孩子心甘情願地把他的錢全部捐出去了,極大地培養了孩子的愛心。

倡導禮貌科學的生活方式,科學鍛鍊,強身健體。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時常教導孩子:“雖然此刻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家裏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儘量使其再發揮作用。為保護環境他們家庭力行低碳生活:手洗服裝,節約水電,污水淨化重新利用,使用無磷洗衣粉;選用節能電器,隨手關燈、空調;出行選取步行,減少污染,分類投放垃圾,廢物轉化資源等等。熱心公益,團結鄰里。十幾年來,為周圍居民自覺打掃巷道,美化環境從家庭做起,保護環境,增強環保意識,倡導低碳的綠色生活。

多年來,她一家在平凡的生活中傳遞愛心,傳播禮貌風尚,淨化社會風氣,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3

我的家庭雖然不富裕,爸爸媽媽雖然沒有念過多少書,但非常重視對我的教育,我的爸爸經常對我説:“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所以我在家經常幫助我媽媽幹活。

每到開春的時候,我的爸爸就去外面打工去了,家裏就剩下媽媽一個人,媽媽辛辛苦苦地操持着這個家,供我上學,我的爸爸也經常在電話裏叮囑我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

我深深覺得我的爸爸媽媽特別不容易,所以我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我的爸爸媽媽也非常恩愛,用自己的愛和行動撐起了一個美滿的家,給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求學條件和求學環境。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4

鍾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六口之家,但他們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於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一、互敬互愛,和諧維家

互敬互愛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鍾家庭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他們認為,只要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思考問題,那沒有什麼事情是解決不了的。鍾三連夫婦非常孝敬老人,家裏的公公被查出鼻咽癌晚期,他們全家悉心照顧老人,帶他到大醫院積極治療,並從心理上給予安慰,使老人心裏沒有感覺到疾病的痛苦。在這個家庭裏雖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異,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矛盾衝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

二、鄰里和睦,熱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鍾家庭的處事態度,他們一家人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們都熱心幫助。鍾一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創造美麗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崇尚環保,勤儉持家

鍾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他們注重美化環境,強化環保意識,從不亂扔垃圾,這些意識已深入到這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們還在在房前屋後都種植了樹木、花草,為家庭創造了一個舒適、優美的生活環境。

四、愛崗敬業 ,共同進步

鍾是個下崗工人,但她並沒給社會拖後腿,她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培訓,現在自己辦了個託管。託管裏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兒童,還有一大部分是單親家庭,鍾三連對這些孩子猶如自己孩子一樣,平時認真照顧這些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最大的關心,讓這些留守兒童感受的家的温暖和母愛的慈祥。她的丈夫是一名國小教師,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熱愛學生,認真教學,教學成績一直在中心學名列前茅,深受學生的愛戴和羣眾的好評。多次被中心校、鎮、縣評為“優秀教師”、“十佳班主任”“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五、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鍾家庭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日常生活中,他們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工作中,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一個幸福、快樂、和諧的家庭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的努力。只有每個人都奉獻一點愛,家才會更温暖,只有每個家庭都幸福了,我們的社會也才會更美麗和諧。

該家庭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真心待人,與鄰居和諧相處,熱心公益事業,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該家庭也十分注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導子女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共同打造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大家庭。

在這個幸福的家中,各個成員都注意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愛幼。每當他們夫妻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發生矛盾時,都儘量保持冷靜,通過事後交心的方式,各自反省,互相諒解,相互關愛,丈夫的工作責任十分繁重,有時候沒有時間顧及到家庭中的事務,對此,妻子從來沒有怨言,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給予丈夫關懷。斗轉星移幾個秋,二人攜手相伴,從沒紅過一次臉,從沒鬥過一次嘴,讓左鄰右舍羨慕不已。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他們家中同樣表現得更加細緻入微。雖然家中老人已經快70歲了,但身體依然硬朗,總是閒不住要做點小活,來貼補家用,但他們夫婦總是好言相勸,讓二老好好在家享享清福。在家中大家總是很注意不要把水灑在地板磚上,以免老人滑倒;燒菜的時候也儘量把菜燒的爛一些方便老人食用,老人的衣物也是拿來一起洗,不分彼此。現在連老人自己都自豪的誇獎起自己的兒媳了。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5

是政協團風縣委員會的一名機關幹部,給人的感覺總是笑盈盈的,渾身充滿着朝氣和活力,有着一份女性的幹練與灑脱。她家住在黃州區西湖二路麗苑小區,丈夫吳勝新,在黃岡市公安局工作,兒子吳林超在黃岡外國語學校上學,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夫妻二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踏踏實實,極度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極度平凡的日子裏和和美美地生活,雖然沒有驚人之舉、顯赫業績,但他們默默無聞,敬業愛崗,尊老愛幼相互支持,比翼奮進,受到單位和鄰里的普遍讚譽和好評。

崇尚自然的環保之家。一家將崇尚自然的環保理念貫穿在日常生活中。走進她家讓人感受迴歸自然的舒適與清爽。居室清潔、雅緻,陽光和空氣在房間自然流淌,綠色花草散發的清香瀰漫室內。在這裏看不到“一次性”用品,也吃不到垃圾食品。因為從不購買不當季的蔬菜,也不在烹飪時添加化學成分的佐料。為了迴歸自然,他們全家每年都在孩子的假期外出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美好,同時教育孩子樹立節約資源和愛護環境的生活觀念。在她的家中很早就自覺開始了垃圾分類,可回收不可回收、可燃燒不可燃燒的嚴格區分,分別打包投棄,自覺維護家中和社會的環保。

熱愛運動的快樂之家。他們家庭每個人都非常熱愛運動鍛鍊。堅持經常早晨上班前到遺愛湖跑步,晚上下班到健身房練瑜伽,還多次參加黃馬、漢馬等馬拉松比賽;丈夫是公安人員更是堅持體能和搏擊訓練不輟;兒子喜愛足球、乒乓球,是校足球隊的主力成員,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在20__年的會考體育考試取得1000米全校第一的好成績。一家人經常在週末假日一起跑步、爬山、打球等户外運動,運動鍛鍊成為他們全家的共同愛好,豐富多彩的户外活動提高了全家的健康水平,陶冶了情操。

關愛和睦的文明之家。一家一直以“和為貴、善為本”為生活理念,尊老愛幼,家庭和睦、互敬、民主。不論家中還是家外,他們從不講粗話髒話,作到文明禮貌用語。在社區生活中和公共場合,從不大聲喧譁,多為他人着想,鄰里相處和睦友好。對於社區舉辦的各種公益活動和健康講座,他們都是積極參加。還被推選為小區綜合黨支部委員,在20__年的防疫期間,她下沉社區參與值守,主動為小區羣眾代購生活物資服務,深得羣眾的好評。

一家人用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個家庭成員感到幸福快樂,並影響着周圍家庭,成為大家學習的'典範。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6

安慶江邊,陳家的老屋早被拆毀,老屋的遺址歸屬當地的自來水廠,被修建成了平整的籃球場,原址上豎立着一塊碑,説明這是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家的舊址,並沒提到他們的父親陳獨秀。

陳長璞沉浸在回憶裏,面帶遺憾地説,當年老屋是安慶有名的陳家大洋房子,有五進三個天井,宅前宅後都有花園,大門樓有一丈多寬,儼然一派官僚地主的氣勢。

老屋旁殘留的一角是當年陳延年、陳喬年的讀書室,如今低矮、破落,出門就面對着一個公共廁所。有關部門曾經在牆上鑲了塊“文物保護單位”的招牌,可是裏面還有幾家住户,住户們就悄悄地把牌子拆了。

這是一個被忽略、被遺忘的角落,如同安慶城的氣質。很少有人記得,這個三級城市一個世紀前是安徽的省府,是個開風氣之先的城市,這裏產生了中國第一家近代軍事工廠,創辦了一批新式學堂,孕育了一代革命者。

受到“託匪”的牽連,陳獨秀的子女們,自然處於被遮蔽的狀態。葉尚志少時離陳家故居南水關只隔幾條巷子,他國中時雖偶然聽説陳獨秀蹲在南京“模範監獄”的消息,但沒聽説過他的兩位公子陳延年、陳喬年的任何情況。在延安、在華北根據地的時候,他也未曾聽聞過這兩位昆仲英烈。

“知道一點信息是在解放之後,曾與陳延年在廣州一起工作的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老同志徐彬如直接告訴我,説陳延年是‘小列寧’”,葉説。

葉尚志從工作崗位離休後,多次回到故鄉安慶,見到了陳鬆年。那時陳鬆年已經是79歲,骨折卧牀,家徒四壁,空空如也,只有長女長璞在身邊照顧。安慶窯廠退休會計師陳鬆年先生已於1990年過世,晚年被安排為安慶市政協副主席。

在回憶自己的父母時,陳長璞温情地説,他們都是和善、温潤的人。陳鬆年安徽大學化學系肄業,1950年,這個原來的教書先生沒有接受安慶二中的聘書,而是去窯廠做工人,謹慎的他擔心,他的身份會給他帶來風波——“陳獨秀的兒子”帶給他的不是本應的榮耀與驕傲,而是緊張與憂慮。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7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是一種傳承,也一種言傳身教的感悟,更是一種精神家教的歷練。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家風,看一個家庭的家風,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我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我們家裏每個人必須遵守的第一信條。爸爸媽媽也在平時的生活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努力讓我們都成為一個誠實,守信,善良的人。“對人以和,待人和善”,更要“交之以信,談之以誠”。犯了錯誤不要撒謊,要敢於承認錯誤,不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找藉口,找理由,而是要做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其次,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擁抱生活。還記得20__年的寒假,在聆聽了範老師講的《珍惜和感恩》後,我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下,更懂得了感恩的真諦,於是寫了《拾獲感恩的心》一文,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我時刻也不能忘了感恩祖國、感恩英雄、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已經在我的心裏紮下了深深的根。

我們雖然生在一個幸福的年代,但家風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們更有義務把好的家風都發揚下去,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都有個好家風。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8

從宣寧高速寧國北站下車,沿着寧國大道再行十多分鐘便到了官東的家。還沒進門,門框上方一塊寫有“光榮軍屬”的牌子即刻映入眼簾。

“官東的大伯、二伯、大姑父、堂哥都當過兵,可以説他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官東的父親官昌元清晰地記得這樣的情景,小時候,官東的大伯一有空就教他踢正步,雖然當時年齡不大,但他踢起來還真的有模有樣。

因為從小就嚮往軍人這份職業,所以官東高中畢業後便入了伍。“他從小就很懂事,當了兵也一樣。”官昌元説,由於在部隊時表現突出,他後來被部隊推薦到青島海軍潛艇學院參加培訓。

正跟官昌元聊着天,住在官東家樓上的鄰居——61歲的朱小菊來到了他的家裏。“我是看了新聞報道才知道他參加救援的。”説起這個去年剛搬來的鄰居,朱小菊顯得很自豪。“現在年輕人能這樣很難得,他的事蹟也是我們教育晚輩的生動事例。”

上午,父親官昌元在家中觀看有關兒子官東的新聞報道

在官東家轉上一圈,記者在牆上看到了這樣一幅字:繼代有清風,承家多舊德。官昌元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官東都很懂事,這也與良好家風是分不開的。“讀書的時候我們就教他要有一副熱心腸,所以很小的時候我們帶他上街玩,他見到街邊有乞討的人,總會向我們要錢給他們。”

官昌元的話得到了寧國中學老師陳孝貞的證實。作為官東的曾經班主任,在陳孝貞的印象中,官東性格活潑開朗,人緣非常好,同學們有個大事小情都喜歡找他,當然他也很樂意幫忙。此次得知官東英勇救援的消息,陳孝貞顯得非常激動:“能夠在關鍵時刻將生死置之度外營救他人,我真為教出這樣的學生感到驕傲!”

官東一直以來的好人緣也讓他打小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孩子王”。官東的“發小”陳浩回憶説,小時候,官東經常帶着大家捉魚摸蝦、下河洗澡,而且由於他待人温和,大家都願意跟他一起做朋友。“知道他現在在忙,所以我也不忍心去打擾他救援和休息,只希望他能注意安全。”陳浩説。

在當天的採訪中,聽到校友勇救沉船事件落水者消息後,寧國中學的很多學生也表現出了敬佩之情。“官東哥哥事蹟傳遞出的正能量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也希望能夠以他為榜樣,將來能夠身體力行地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寧國中學學生楊蘇皖説。

對於此次參與救援,官昌元説自己一點都不覺得意外:“他從小就是個熱心的人,非常聽話懂事、樂於助人,我也希望他在注意安全的同時能夠救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宣城幹部羣眾熱議官東英勇行為

官東的事蹟在各大網站、媒體被迅速傳播的同時,也在宣城市幹部羣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記者來到宣城軍分區,官兵們正在利用休息時間收看長江沉船救援的新聞。當記者表示想跟他們聊一聊對官東的看法時,大家異常興奮。“官東在下水救人的危急時刻,把自己的氧氣罩摘給了別人,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亡的危險留給了自己,他用他的實際行動闡釋了現代革命軍人高尚品德。”軍分區警衞班班長陶勝説。作為一名老兵,陶勝的工作是對預備役的戰士們進行培訓。“今後對新兵我要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培養出更多像官東這樣的好兵。”他説。

華陽是一位預備役士兵,今年9月份將正式入伍,對自己的“前輩”官東,他充滿了敬仰。“對我來説,官東就是最好的榜樣,我期待着自己早日進入部隊,為國家出力,為家鄉爭光。”

在官東的家鄉寧國市,他的名字一夜之間家喻户曉,大家都為家鄉能走出這樣一位英雄而感到驕傲。兩年前從亳州來到寧國工作的陳博,在看到官東的報道後説:作為官東的同齡人,他的事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會以他為榜樣,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在宣城市幹部羣眾當中,官東的名字和事蹟這兩天口口相傳,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家鄉人民紛紛讚賞他的英勇行為。

當前宣城市正在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官東的事蹟正好體現了當代“宣城好人”的精神,“我們將把官東作為‘宣城好人’向中央、省文明委進行上報,申請‘中國好人’,努力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市文明辦副主任吳勝華説道。

十八巷論壇網友熱情回帖點贊宣城好小夥官東

薇薇安不壯:長江沉船事故發生後,我們都在關注,種種報道令人揪心,宣城小夥官東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滿滿的正能量!

楚狂人:宣城就是好人多,20xx年有曹軍、盧帥為搶救落水兒童,義無反顧地跳進湍急的河水,壯烈犧牲,譜寫了一曲生命大救援的讚歌;現在又出現了在深水下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好小夥官東。為寧國好人點贊!為宣城好人自豪!

德瑪西亞:不得不説,小夥子官東“棒棒滴”,為了救人,不惜放棄自己的潛水裝備。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和讚揚。希望現場的救護人員在救助別人的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祝願那些被困的人能早點被解救出來。

藍晨夕:看到這個報道也替這位帥小夥捏了一把汗,他在危險時刻想到的是別人的安危,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一句:“那一刻,我只想着救人!”也感動了無數人。在微博、微信上不少網友也紛紛給這位“勇士”點贊,“宣城男神”、“潛水男神”、“中國真男神”……在此,我也想説一句:“官東,好樣的,你是宣城人的驕傲!”

愛的圖騰:一個地方總是出現捨己救人、愛心義舉,不是偶然,世上沒那麼多巧合。這説明這個地方肯定是民風淳樸、世風良善,人與人之間充滿相互關愛之心,社會正氣昂揚向上。為官東、為宣城人,滿滿的點贊,必須滴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9

,馬家店街道辦事處安保巡邏隊一名普通的安保隊員,妻子小娥是個體經營户,女兒今年三歲,他們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他們全家人勤於學習、工作踏實、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崇尚科學,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幸福家庭。xx20xx年11月至今在枝江市馬家店安保巡邏大隊上班,20xx年2月被枝江市公安局評為“20xx年度全市治安積極分子”、20xx年7月獲得“20xx年度優秀治安積極分子”。20xx年7月獲得“宜昌市長安杯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先進個人”。

一、勤於學習、工作踏實。

作為一名安保巡邏隊員時刻以高標準、嚴要求要求自己,併發揚了刻苦嚴謹,求真鑽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兢兢業業,樂於奉獻,默默無聞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踐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長期的工作煉就一雙“火眼金睛”,讓犯罪嫌疑人無處藏身。同時他有着強烈的正義感,嫉惡如仇。只要是讓他發現的犯罪份子都沒能逃脱過。在

工作中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能力的同時,不忘帶好隊伍,處處身先士卒,用心做好工作、做出表率;以誠懇友愛的態度對待同事、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同事和百姓,他號召並帶領隊員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掌握業務知識,提高專業水平,讓每個隊員都知道自己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不論與同事在一起,他總是以真心誠摯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幫助他人。以此凝心聚力,打造出一個協作型的團隊。

二、鄰里和睦、尊老愛幼。

不僅工作認真,在平時生活中也擅於做熱心人,能主動去幫助周圍鄰居和羣眾解決困難,20xx年3月的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雨,一家走親戚路過水產路,見一水果店還沒有收攤,一位老婆婆不停在門口徘徊張望,迅速上前詢問,得知今天下班店員走的比較早,老婆婆的兒子也一直沒有回家,附近的店主也都關門回家,一個人搬不了這麼多東西,迅速下車,冒着雨幫助老人家把外面的貨物一一搬到屋內,老婆婆為了表示感謝,硬是拉他們到屋內喝口水再走。謝絕老婆婆的好意後並督促關好店門並離開。在他們住的院子裏,誰家有困難,總會想到這個熱心快腸樸實的小夥子一家。

三、勤儉持家,崇尚科學。

他們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雖然他們一家人工作收入都不高,由於他們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家裏生活也是過得紅紅火火,妻子小娥時常教導孩子:“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生活中點點滴滴要從每件小事做起”。他們的孩子今年才3歲,有時吃飯時把米粒掉到了桌子上,小傢伙都要撿起來,還自言自語道:“不能浪費糧食,粒粒皆辛苦”。家裏面的每樣東西能修復利用的,從來不輕易地丟棄,儘量使其再發揮作用。平時做到人走燈滅,養成隨手關燈的良好習慣,這一勤儉節約的意識已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成員之中,併成為全家人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0

,萍鄉市湘東區麻山國小五(2)班學生何媽媽。自何麻山國小就讀以來,她積極支持參與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堅持“愛而不溺,寬嚴相濟”的原則教育孩子,努力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

她的女兒何一直擔任五(2)班副班長和體育委員,他愛好廣泛,性格開朗,成績優異,現在是校合唱團的副團長,籃球隊優秀隊員,繪畫特長生,曾在全國少年兒童書畫競賽中獲得金獎,多次榮獲學校和鐵力市的“好孩子”稱號,在校內外各項活動中均有突出表現。

總結幾年來何成長,在全方位教育自己的孩子中確有過人之處,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以身作則,當好孩子第一任老師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是從父母那裏獲得的。因此,一家特別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在平時,堅持正直做事,友善待人,對自己的事業從不懈怠,從各個方面給孩子做一面鏡子。並常對孩子説,要想別人對你好,首先你得對別人好;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經常給孩子講一些做好事的故事,引導孩子在班級裏與每一個同學都要好好相處,要善於發現同學的優點,要樂於幫助同學,讓孩子明白只有自己喜歡同學,同學才會喜歡自己。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正直友善、勤奮上進的態度。

二、温馨和睦,創造良好家庭氛圍

營造一個温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努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總認為,優秀的成績固然可喜,但快 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為此,和家人一起,努力為孩子營造起一個和睦民主寬鬆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時時處處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愛意。在室內環境的佈置上也充分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如掛上孩子的畫作和獎狀,以激勵孩子;掛上中國地圖、世界地圖,讓孩子瞭解外面的世界。家裏有什麼大的事,提出來和孩子一起商量,增強孩子的民主意識。夫妻之間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保持一致,對孩子的要求上做到統一,明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而不是批評出來”的道理,平時對於兒子的點滴進步都給予肯定和鼓勵。當然,對於違反原則的錯誤,則決不妥協,及時講明原因,使其認清錯誤,下不為例。

三、全心投入,重視思想品德教育

在抓好孩子學習的同時,不忘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深知教育孩子成才不光是為小家,更重要的是要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平時她非常重視對孩子思想品德的培養,在學校,要求孩子要尊重老師、同學,在家中要求孩子要尊重家長,在公共場所,她要求孩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從小使孩子樹立一顆愛心和正義感。在每週一升旗,她都會把兒子的衣服洗得乾乾淨淨、紅領巾帶得整整齊齊。並告訴孩子這是對國旗的尊重。他善於從小事入手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20__年五月,在為四川捐款活動中,兒子毫不遲疑地捐了自己的全部積蓄,並因此榮獲學校 “愛心少年”稱號。現在何又積極參加學校的環保衞士小社團,組織各種活動,呼籲全校學生進行環保。

四、注重細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家庭學習習慣是學校教育的保證。在孩子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孩子要完成當天的作業。在做作業時必須是一氣呵成,中途不能停。之後要把第二天上課的文具和課本準備好。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做起,從細節做起。為了培養兒子的閲讀習慣,她經常和兒子一起閲讀,定期帶兒子到圖書館、新華書店借書、購書,還給兒子訂閲了《經典閲讀》,《簡妙作文》等讀物,堅持睡前為兒子閲讀,在閲讀中學習做人的原則,培養愛心。現在每期的《經典閲讀》一到,張航麒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由最初的看圖識字直至現在的中外名著,她家裏的藏書現有上千冊。為了增加孩子讀課外書的興趣,苗愛玲夫妻經常和孩子一起讀,一起討論書中的人物,使孩子明白看課外書會使人更聰明,更能幹。現在她的兒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學校學習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

五、肯定鼓勵,樹立孩子自尊自信

俗話説:“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苗愛玲深知此道理。因此,她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多給予肯定、讚賞。自覺地樹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但學習上她對孩子進行鼓勵,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她都是這樣做的。使孩子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每天小航麒走到校門口前都要大聲説道:我能行,我最棒!苗愛玲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兒子行,只要你努力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因此,學校和老師安排的各項活動張航麒都能完成得特別出色。張航麒的科技小製作多次被學校展覽,並在二00九榮獲鐵力市“科技製作好少年”稱號。在她的鼓勵下,兒子的能力一天比一天提高,現在正積極備戰,準備在學校競選中,挑戰少先隊大隊長這個職務。

六、全面發展,培養孩子綜合素質

現代社會需要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苗愛玲夫妻很早就注重孩子的全方位發展。小航麒從會拿筆就開始畫畫,八歲時開始學書法,業餘時間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運動。為了培養兒子寫字、畫畫、唱歌方面的興趣,她經常練習毛筆書法、在兒子面前學習畫國畫、和兒子一起唱歌、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目前兒子在畫畫、音樂、寫字、體育方面都有很濃的興趣。因為爆發力強,小航麒在七歲參加鐵力市少兒旱冰大賽中就以第四名的成績贏得一部嶄新的復讀機,在20__年校運動會上,小航麒又以絕對優勢取得百米、滾鐵環和手舞足蹈三個項目均是第一的好成績,因為愛好,小航麒還學會了一門獨特的技能—獨輪車,以其超強的平衡能力博得了眾人的喝彩。

七、走近自然,拓展視野提高境界。

儘量抓住和創造機會就帶孩子外出旅遊,見識外面的世界,平時經常帶孩子去附近的景點、公園或鄉下老家,與孩子一起玩遊戲,帶孩子去池塘裏撈魚,到大自然聆聽鳥語蟲鳴,春秋時節到地裏看莊稼,讓她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

現在她的女兒何在學校是一名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在大隊部的工作中,表現出色,學習成績在學校也一直是名列前茅,受到了全校師生的好評。為此,苗愛玲還將一如既往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出色。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1

儘管已經83歲高齡,住進了縣城的樓房,兒媳孝順,可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的樊桂英老人還是常往郊外的老房子跑,補牆擦窗、澆花種菜。每逢週末,兒孫們也是齊齊地來到這裏,陪老人一起打理着承載家庭回憶的“根據地”。

在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有省裏的“三八紅旗手”,有光榮的人民教師,有大學生,還有研究生……培養和教導他們的樊桂英老人,雖然出身農家、沒讀過書,卻能在生活中言傳身教,使四世同堂的36口之家形成了崇德向善、知恩圖報的淳美家風。不僅樊桂英老人本人被評為吉林省道德模範、“吉林好人”,她還帶領兒孫們贏得了全國“最美家庭”的榮譽。

“只要兒女有書讀,苦也是甜的”

“我一出門,總得向人家打聽‘這上面寫的啥,那牆上貼的啥。’”從戰火紛飛的年代走到衣食無憂、生活安穩的今天,83歲高齡的樊桂英心裏裝着沉甸甸的滿足,唯獨遺憾沒讀過書、不識字。“一定要讓孩子們讀書識字,做有文化的人”,樊桂英説這是她一生的信念。

1962年,14歲的大女兒面臨輟學務農,樊桂英和丈夫做出了“驚人”的舉動——從內蒙古舉家搬到300公里外的吉林省通榆縣向海鄉新興村。

全家人成了外來户,沒有土地,只能靠打零工維持生計。由於丈夫多病,樊桂英成了家裏的頂樑柱,做起了“和大泥、脱土坯、壘土牆、打草捆”的泥瓦匠,用血汗換來的收入供子女讀書。樊桂英説:“只要兒女有書讀,苦也是甜的。”在樊桂英的感染下,兒女們不但成績優異,還利用課餘時間挖草藥、撿牛糞、摟柴火,補貼家用。

為了讓孩子們繼續讀高中,1980年,樊桂英帶着全家搬到通榆縣城郊區。她夏天賣西瓜,春秋打工,冬季賣鞭炮,終將7個子女都培養成才,小兒子還讀了研究生。孫輩們更是不乏高才生,碩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17人,專科生5人;全家培養出國家公務員9名,事業單位人員8名,軍官2名,個體工商業户7名,在讀大學生4名。

生活小事中透着做人的大道理

由於長期高負荷勞動,1979年冬天,樊桂英的腳後跟長起了“骨刺”。為了不讓孩子們輟學,她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堅持勞動,直到腳底的“骨刺”被活生生地踩彎。她常常叮囑孩子們“要對得起國家、對得起社會,對得起自己”“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在樊桂英的言傳身教下,子女們果然不負希望。大女兒多次被評為吉林省優秀組工幹部、三八紅旗手。二女兒成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三女兒和小女兒兩家經商誠實守信、依法納税。四女兒一家三口,都是國家公務員。第三代的孫輩們工作於市、縣各級機關單位,其中二女兒家的兒子兒媳還就職於西昌衞星發射中心,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

1992年,樊桂英的老伴患病住院,樊桂英為老伴翻身、按摩身體、端屎端尿。在她的帶動下,兒孫們自覺地往醫院跑,輪流值班。在長達5年的陪護中,一家人默默地展現出不間斷的愛與孝。

1997年老伴去世後,樊桂英告訴孩子們:“你爸雖然沒了,但這個家不能散,你們一定要像你爸活着時一個樣。”從那以後,這個大家庭更加和睦,事業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幫助,兒孫們的小家庭個個和美。

“給人是幸福,欠人是受罪”

儘管已經年過八旬,樊桂英還是堅持年年迴向海鄉新興村,看看當年自己困難時幫過忙的老鄰居,為他們提供幫助。

“姥姥沒工作,也沒社保,子女們給她的錢捨不得花,給她買的衣服也捨不得穿,都攢起來捐給社區的困難户。”樊桂英的外孫女焦雯倩説,“姥姥常説‘給人是幸福,欠人是受罪’。”

樊桂英身上“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品質,影響着整個家庭。從縣委組織部退休的大女兒常年不留姓名做好事;在農村和郊區工作的小女兒,不僅樂於幫助老百姓解決問題,還自掏腰包長期資助多名孤兒;在民政部門工作的大兒子除了訪貧問苦幹好本職工作外,更不忘幫助低保户和貧困户。小兒子拿出7萬元資助就讀於東北電力大學的一名貧困學生,直至其參加工作。

在樊桂英的教育下,整個家庭都主動承擔起社會擔當,長期資助6名孤兒。截至目前,這個家庭通過捐助、救濟、資助等渠道,累計向社會無償貢獻資金60餘萬元。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2

她幫助他人撫養了4個孩子,等孩子成人後,將孩子送還給了親生父母;她資助了16名貧困生,還將他們中四人招為職工,將一人的奶奶接到身邊居住;她20年如一日給敬老院老人送去物資,甚至送去了自家唯一的空調;她善待每一個員工,員工家屬受傷,她放帶薪假,員工家裏葡萄滯銷,她買下葡萄送到敬老院。

孝老愛親,弘揚傳統美德

劉國娟共撫養有6個女兒,但其中有4個是她領養的孤兒。多年來對收養的孩子,她視如己出,甚至超過了親生女兒,當她辛辛苦苦地把養女們撫養長大後,卻又幫她們找到了親生父母並送回到了他們親生父母的身邊。

多年來,她一直堅守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華傳統美德,每到中國傳統節慶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她都會到周邊的各家敬老院,盡其所能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吃的、穿的,給老人帶去節日的祝福,二十多年從未落下。劉國娟的諸如此類的各種善行不勝枚舉,被敬老院裏的老人親切地稱為“阿拉的好閨女”。

扶危濟困,甘於默默奉獻

二十多年來,只要是她遇到的她都會盡自己的力量來幫助。早在50元起家創業之初,她曾經用賣棒冰的錢給人資助買米,給路遇陌生的國小生買過書包。有一名顧客曾把金戒指遺失在她攤頭上,她專門買來黑板寫上失物招領啟事,失主因此領回了丟失了3個多月的金戒指。她曾經出資幫生活無着落的老人辦起小店,還為老人定期送去資助金。

隨着劉國娟事業的發展,她的善行也越做越大,她的愛心延伸到國內許多地方:1998年長江洪水,她過捐款;從電視上看到山區兒童上學難,她資助過;江西老區孩子生活困難,她通過區工商聯送去5000只書包;20xx年10月,餘姚突發大水災,她一連4天為災區送去價值40萬元的救災物資,每天都是一卡車……她結對資助江西、安徽以及本省貧困學生十多名,幫助他們圓了大學夢。二十多年來,她為助貧捐獻了多少錢,別人説不清,她自己也從來沒有計算過。

誠信經營,盡顯優良品質

上世紀八十年代,劉國娟從信用社貸款50元,開始了她的創業生涯,她從賣棒冰、開設水果攤起家,是寧波市最早的個體户之一,她開設過依木小店、日用品商店,還開出了鎮海區第一家超市。

她為人誠信。九十年代初,有一次劉國娟在寧波二號橋市場進貨,晚上盤賬發現賬面上多出了1000元,這在當時也不算小數字,她仔細回憶,才發現當時付款時,貨主把兩疊500元一疊的錢當作20xx元收了,確定少付了人家錢,又一下子聯繫不上貨主,她焦急了。第二天一早,她馬上起身趕到市場還給了貨主,這位貨主拿到這1000元錢,半晌才説出一句話“天底下咋會有你這樣的好人!”

她關愛職工。每當員工家庭遇到困難,劉國娟就像自己親人一樣幫助照顧他們。超市員工收入普遍不高,但在別的企業遭遇用工難的時候,她的員工沒有一名願意離開她另謀高就,員工們説:“劉姐有情有義,在她手下幹活舒心。”

她言傳身教。劉國娟大愛無私的家風,也影響到了她的幾個女兒。那年,南方遭到百年不遇的雪災,她的養女曹競馬上將自己生產的蠶絲被從上海大批運往災區,幫助災區人民解決過冬問題。在媒體採訪時,曹競説:“是我鎮海的媽媽教導我的,我媽媽比我更有愛心,媽媽的名字叫劉國娟。”

因為她誠信經營,大家都願意和她做生意。她因此也逐步做大了事業,目前旗下已經擁有4家中型超市、一家牀上用品加工廠,員工200多名,淨資產達到千萬元

心繫羣眾,切實履行職責

自1998年開始,劉國娟就一直擔任區政協委員。十七年來,劉國娟沒有辜負政協委員的稱號,年年都遞交兩到三個提案。這些提案,有關心五保老人的,有關注困難學童的,有涉及個體經濟的,有建議旅遊惠民的,也有關心新鎮海人發展的。她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每一個提案都很接地氣,每一個提案都是經過她一個多月的精心調研和細心撰寫,每一個提案都有着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她及時把基層羣眾的真實需求、個體經營户的實際困難都真實地反應給了地方政府,為政府決策提了翔實的第一手的決策依據。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3

我叫,今年13歲,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我們家是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在上班,小弟弟還在幼兒園,我在文廟街國小讀書,全家人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樂於助人、勤儉節約,深受周圍人的好評。

我們的家庭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學理財、合理消費、勤儉節約。爸爸、媽媽常教導我們:“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不能丟,要做好這點,就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如:水龍頭壞了,爸爸換個皮墊、加個螺帽就廢物利用起來了;家裏的洗菜水媽媽總是用來澆花;我和弟弟也養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這樣的良好習慣,注意節約每一度電和每一噸水。我們全家人還能自覺地把家裏的廢紙箱、廢作業本、飲料瓶積攢起來,定期由爸爸交到廢品收購點,這樣不僅創設了一個乾淨、舒適的生活環境,還為我和弟弟的儲蓄罐增添了不少的“財氣”,每當開學之際,這些平時積攢的“財氣”又會變成我們的學習用具。

最後,送大家一句諺語——“一粥一飯皆辛苦,半絲半縷應節約。”希望我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4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孩子幸福的成長,而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庭中。平時,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爭吵,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斥責,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覺得這個時候都是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的,媽媽常常對我的警告有:吃飯不要狼吞虎嚥、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説話,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因為有這些束縛才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規則,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邊也總是掛着這句話。

常常會聽到有人説人家的這個孩子很有修養,我想之所以會被人這麼誇獎,是因為我長期處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5

李堅真作為老一輩革命先驅,從早年參加革命活動到建國後歷任省紀委書記、省委書記等領導崗位,始終如一堅守信仰、克己奉公、嚴於律己,獻身祖國革命和建設事業60多年,身後沒有為自己的親人留下一分錢。她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家人親屬常懷律己之心,規範言行舉止,繼承優良品德,並留下不少廉潔家風故事廣為傳揚。

這樣的錢出不得

李堅真於1907年出生在豐順縣小勝鎮東葉畲小山村,她的弟弟李永良第一次到廣州看望她卻是在1969年。平時,李堅真對家鄉親屬要求很嚴格,寫信或者捎來的話總是:“我很好,你們不用掛念,不要浪費時間、金錢,不要專門到廣州來,你們在家要搞好生產,做好工作。”

這一回,弟弟終於得到姐姐同意,到了廣州。他首先感覺就是驚奇:這就是經過長征的姐姐家嗎?房子普普通通,傢俱很舊,幾張長條凳,一把藤椅,一張在鄉下也常能看見的茶几桌,實在與他想象中姐姐的房子相差太遠太遠了。

一天,永良小聲地説:“姐姐,老家的房子太舊了,我們住的還是你出生時候住的老房子,現在打算蓋一座新的。”同時,提出要大姐幫助蓋房子的要求。李堅真聽後,笑了笑説:“姐姐沒有錢,即使有,也是黨和國家的,家裏要蓋房子,還是自力更生好。”此後,弟弟聽從姐姐囑託,自力更生,真的建起了新房。

這樣的字籤不得

李堅真有個侄子叫建強,他父親原是豐順縣小勝供銷社的幹部,1985年,已經是到退休的年齡了。當時,建強很想“頂替”退休的父親,跳出農門。那個時期前後,許多人也是通過“頂替”,辦理“農轉非”,吃上了“商品糧”。

那年建強41歲,已經超過40歲的界限,申請材料被主管部門退了回來。建強心裏很不是滋味,日思夜想,最後,想到了姑姑李堅真。認為就是“一歲之差”的事情,只要姑姑説説話,讓有關部門照顧自己一回,實現自己的願望應當不成問題。

後來,建強帶上申請書,到省城找到了李堅真,希望她拿起筆來寫下能夠解決自己問題的批語。

出乎建強意料,李堅真聽後卻是沉默。許久,她才慢慢地説:“共產黨不能世襲,不能是一代做官,就要代代做官。你的事情,你的要求,我不能開口,更不能寫字。”

這樣的“好意”領不得

1973年,親屬得知李堅真將擇時回家鄉的消息後,決定修繕被燒燬的房子。當地領導得知後,便在她回鄉前,從民政部門的救災款項中撥出400元幫助修建房屋。

李堅真回到後,公社領導如實向她作了包括修房在內的情況彙報。她一聽到從公社民政救災款中撥出400元幫助修建自家房屋,頓時臉色變了,當場嚴肅地批評了公社領導。她説:“搞老區建設有老區建設款,羣眾有困難有困難補助款,遇上災害有救災款,你們知不知道救災款是國家專項開支,任何人都不能隨便轉移動用,這是一條鐵的紀律。你們以我這次回鄉之機,隨便動用救災款修建我家老屋,這樣做,在社會和羣眾中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你們想過沒有?必須馬上將這筆錢收回來。”

在接見侄兒等親屬時,她還專門就這件事向親人們語重心長地作了一番解釋:“救災款是救命錢,是黨和政府關心災區人民生產生活的一種特殊經費,是體現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照顧、關心的原則性問題。公社領導出於一片‘好意’,特批了400元救災款給我們家修房子,這樣的‘好意’,伯母領不得,你們也領不得啊!”後來,這筆已撥下去的款又被公社收了回來。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6

家庭是一個平凡又幸福的四口之家,夫妻二人恩愛有加,兩個可愛的女兒乖巧懂事,他們用平凡生活的點點滴滴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用家風正、家業興助推鄉村振興。

家庭家風優良,父親歐文球是一名有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部隊轉業後一直在基層工作,為當地的羣眾服務了30多年,20__年獲得黨中央首次頒發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繼承了父親為基層人民服務的精神,現是賀州市鐘山縣黨代表、星寨村巖口酒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奮鬥在鄉村振興的一線,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原在東莞工作,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一顆返鄉創業的種子在他心中萌芽。得到妻子的支持後,於20__年辭掉東莞穩定的工作返鄉創業,憑藉多年積累的商業人脈資源,聯合投資200多萬元創辦了星寨村巖口生態酒業有限公司,建成水果加工釀酒廠房800平方米;帶領星寨村成立合作社並種植300多畝火龍果及山野毛葡萄。在他用心經營下,巖口酒業每年創收利潤達50萬元以上,同時提供就業崗位60多個,有效帶動農户200多户,其中貧困户50多户,人均收入4000多元/年,既盤活了當地的土地資源又帶動當地產業發展,還增加村集體收入和就業機會。20__年他先後榮獲全區脱貧攻堅先進個人、鐘山縣脱貧攻堅先進個人奮進獎等榮譽稱號。他能全身心投入在鄉村振興的一線,是因為有一個百分百支持他工作的家庭。與妻子趙芳苗的感情非常好,互相理解尊重。因為工作原因,夫妻兩地分居,趙芳苗獨自一人在東莞照顧兩個孩子的飲食起居,起初因上班時間與孩子們上學的時間衝突,接送孩子上下學成為了難題。趙芳苗和兩個孩子溝通,告訴她們目前的家庭情況,讓她們嘗試自己乘坐公交車上學。一開始孩子們不是很願意,但是在媽媽帶領下,她們最終克服了困難,通過自己乘坐公交車上學開始慢慢學會獨立和理解父母。 夫妻二人雖然異地,但是他們十分注重言傳身教,時刻以身作則,將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理念融入日常的生活當中。妻子的爺爺已91歲高齡,只要夫妻二人在家,都會親自照顧老人起居,幫他理髮、剪指甲。在這種良好家庭氛圍下,兩個孩子從小養成勤儉和獨立的品格,非常懂事有禮貌,經常幫忙做家務,一起照顧家中的長輩。照顧孩子之餘,趙芳苗作為從農村到一線城市就業的80後,工作方面也非常努力,腳踏實地,從一名萬科物業普通職員晉升到一名項目經理中高層管理人員,獲得萬科物業“奮鬥之星”榮譽稱號。

家庭平凡而偉大,他們懂得用情建設自己的家園,大事面前懂得奉獻,小事面前懂得珍惜。在全國積極發展鄉村振興的今天,一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家庭的美滿和幸福、勤勞與奮進。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7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傳承,良好的家風,讓我們健康成長。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熱愛閲讀,這跟我生長的家庭環境和優良的家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爸爸媽媽雖然忙於工作,每天早出晚歸,但晚上還會堅持給我講故事,這就讓我喜歡上了閲讀,從而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為我上學以後能夠自主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家裏雖然有個兩歲半的妹妹,還非常調皮,但是我和哥哥的學習環境一點也沒有受到影響。這後面最大的功臣就是我的爺爺和奶奶。每天吃完飯後,奶奶收拾廚房,爺爺為了不影響我們實習,就會帶着妹妹出去玩。這樣既會讓妹妹快樂成長,又使我們能認真學習。

無論是我過生日還是取得小有成績時,爸爸都會給我買許多我喜歡看的書籍,其中有我喜歡的《哈利波特》與許多世界名著,這些書籍讓我看到了世界的大,也帶我遨遊了世界各地,讓我見識了哈利波特的勇敢、保爾*柯察金鋼鐵般的意志……

家風伴我成長,還無聲地教誨着我做品格優良的人。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8

就職於西部綠洲物業公司保潔部,是一名部門主任,雖然管理的人員不多,可是需要操心的事可不少。在同事眼裏她是一個合格的領導,在朋友眼裏她是一個熱心的好人,在婆婆眼裏她是一個孝順的兒媳,在媽媽眼裏她是體貼懂事的孩子,在兒女眼裏她又是一個非常稱職的好媽媽。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健康的成長,而她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父母養育了她們兄妹五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雖然生活非常困難,但父母從不為瑣事爭吵,也不相互指責、斥罵,更多留給孩子們的是相互理解、包容以及做人的真滴。母親不善言談,只是默默的為這個家操勞,沒有任何怨言。父親則給了這個家更多的支撐和信任,他們用行動告訴孩子要做一個有愛心、有包容心、誠實、有擔當的人,她就是在這樣的家風下長大的。她父親去世早,母親帶着她們兄妹五人不容易,哥哥成了頂樑柱,小小的她看出了家裏的不易,高中畢業本可以繼續求學的她,堅決放棄這個機會,毅然決定為家裏分擔困難。隨着時間的飛轉,母親已經八十幾歲高齡了,身體不是很好,她在忙完工作之餘常常去照看母親。她還有一個和母親一樣高齡的婆婆需要照顧,她往往是早晨早早起來把早飯和午飯給婆婆做好,囑咐婆婆按時熱了吃,中午又趕到母親家照顧母親午飯,母親看見她又要工作,又要兩邊忙,怕她辛苦,不讓她來,可是她總是説:有媽媽在,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最好的孝順就是陪伴。今年母親身體不適住院,醫生檢查的結果不是很好,看着母親病弱的身體,她心裏有説不出的難過,於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堅決要求陪母親,她的腰也不是很好,可是她一直堅持,直到爬不起來才肯歇一歇。

她不光是對自己的父母體貼入微,對公婆也是一樣,她把從父母身上學到的美德用在了自己的家庭裏,公公身體一直不好,四十多歲就得了腦溢血,右半邊偏癱行動不便,一直由婆婆照顧,公公的脾氣非常不好,動不動就大發雷霆,甚至有時還動手打婆婆,看着婆婆身心疲憊、無可奈何的樣子,她毅然將公公接到自己家裏悉心照顧。不常見面的兩個老人反而不在爭吵,關係也融洽了,婆婆的身心都得到了放鬆,心情開朗多了,就這樣一直照顧到公公離世。公公去世後,她怕婆婆一人在家寂寞,又將婆婆接到家裏照顧,這一住就是十一年。都説婆媳關係不好處,這麼多年來她和婆婆從未掙過嘴、紅過臉。什麼事都是有商有量。為了讓婆婆的生活質量更好些,她勸婆婆到退休站和老年人一起唱歌、跳舞、打牌,可是婆婆嫌吵不願去,她又勸婆婆去養老中心,那裏條件很好,還有人聊天,婆婆去了幾天又回來了,婆婆覺得那裏的飯沒有媳婦做的好吃,晚上又看不見他們,覺着心裏不舒服,於是她放棄了讓婆婆出去的想法,每天她都會把婆婆的一切安頓好才出門。由於她現在的工作越來越忙,婆婆看在眼裏,疼在心間,為了減輕媳婦的負擔,主動要求去了日託中心。她們就是這樣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幸福的生活着。

她還有一個特殊的家庭,丈夫的前妻12、8去世後留下一個七歲的女兒,她把女兒當自己的孩子來養,甚至比對自己親生的孩子還好。女兒從小就喜歡跳舞,天生對舞蹈有靈性,她在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很堅決的把女兒送到了重慶舞蹈學院,專修舞蹈專業。她説:女孩也要有特長和一門技術,將來走向社會才有用。女兒畢業回來後,很快就被分配到幼教系統,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現在女兒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但她還是把媽媽當成了自己的主心骨、避風港。而且女兒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無論生日還是節日,她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母親,精心給母親準備一份禮物。無論她遇到困難還是高興事,都要找她聊聊,一起分享。在不知情的人看來她就是媽媽的親生女兒。

她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生活,都像一個大家長一樣要求我們做事要精益求精,不給自己留遺憾。對同事關心體貼,只要她能想到的她都會替員工考慮到,因此她贏得了同事對她的信任,只要有困難都願意找她解決,有喜事找她分享,她也樂於和大夥成為一家人。

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一個優良品質的人,好的家風都會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尊老愛幼艱苦樸素的生活氛圍。正是這種氛圍,營造了一個個身心健康、有作為乃至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我們從身上看到了優良家風所賦予的美德,我希望好的家風、家訓要不斷傳承,給下一代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19

馬玉蘭,1970年3月24日出生,1992年參加工作,現在石嘴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三庭工作,工作中認真鑽研法律,秉公辦案。其丈夫楊振宇在石嘴山市鵬盛化工有限公司工作,工作上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兩人自1993年結婚以來,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幫助、同甘共苦,組建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馬玉蘭同志自1993年以來,在民事審判工作的第一線默默工作了21年。21年,在時間的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一個能常年如一日在審判第一線工作的人來説,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1年來,她始終恪守羣眾利益無小事的工作信條,牢記審判權是人民賦予的,以不偏不倚贏得信任,以廉潔居中樹立公正,獨立承辦各類民事和民商事案件近20xx多件,特別是調解成功率高達74.1%,社會效果好,受到了領導及同志們的好評,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公務員、並被記個人三等功一次。楊振宇同志現擔任石嘴山市鵬盛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在惠農區,每週只能回一次家,而且因為工作性質經常出差,但為了公司的整體利益而努力工作,從無差錯,夫妻二人雖然因工作分居兩地,但兩人均無怨言,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勤勤懇懇地堅守着自己的崗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都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作為工薪族,他們熱愛本職工作,作為普通人,他們同樣熱愛家庭生活。雖然對有些問題可能意見不一,但她們總能互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無論大事、小事共同協商解決,夫妻二人相敬如賓,夫妻倆總是儘量完美的詮釋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親。父母和婆婆均已是70多歲近80歲的高齡老人,且均體弱多病,每年冬季都要在醫院住院治療,由於孃家在惠農區居住,婆家在平羅縣寶丰農村,她在大武口區工作,她就利用休息日和節假日回去照顧年老多病的父母和婆婆,陪他們説説話,一邊工作一邊盡孝,雖然忙得像旋轉的陀螺,但夫妻倆從沒有任何懈怠和厭煩。人們都説天下婆媳關係最難相處,但她和婆婆相處得卻似親母女,不管到哪裏出差,都給父母和婆婆買禮物,特別是近三年來,她考慮婆婆中年喪偶、老無所養,又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無人照料,心中不安,就親自將婆婆接到家中照顧,平日對婆婆尊敬有加,每天給婆婆做營養又可口的飯菜,一有時間,她就會和婆婆聊天、陪婆婆上街轉轉,陪婆婆的時間多了,自然就少了時間照顧父母,她的父母也非常理解她,並不埋怨她的厚此薄彼,並給予鼓勵與支持,常給她打電話報平安讓她放心。家庭中充滿着孝、愛和善的氛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夫妻倆尊老愛幼的言傳身教下,她們的獨生女和善、乖巧,待人寬容謙讓,很愛她的姥姥、姥爺和奶奶,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一家人經常參加舉辦的各種募捐活動,經常會拿些零錢給乞討的老人、殘疾人或小孩。

真心待人、民主平等是她們全家的處事態度,與鄰居們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幫忙,他們都熱心幫助。主動張羅本樓道的共用電量,積極聯繫修理工修理共用的樓道門,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和諧社區的創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20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不僅是衡量一個人品質優劣的道德標尺,更是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

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和。我出生在一個幸福温馨的普通家庭。爸爸媽媽經常給我講一些關於“誠實守信”的人生道理。“言必信,行必果”幾個醒目大字一直掛在我家牆上,也就是我們家的家訓,它像一盞高高的航標燈,時時刻刻為我們指明前進的方向。家訓在耳,我會永遠銘記:誠信是平時刻苦學習,考試不作弊;誠信是犯了錯誤勇於承認,不欺騙別人,為人實事求是;誠信是答應別人的事,説到做到;誠信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使再珍貴,也不佔為己有;誠信是不做違背良心、有損人格,自欺欺人的事;誠信是……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先哲的教誨,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言行相顧,才能夠取得別人的信任;只有講信用、守信義,才會養成自己高尚的品行;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在身處困境時獲得別人的幫助。

家風家訓家規事蹟材料範文 篇21

我家的家風是“訥於言敏於行”。“訥於言敏於行”出自《論語·里仁》篇,孔子認為,君子的修養要盡力使自己做到話語謹慎,做事行動敏捷。媽媽告訴我,這句話作為我們家家風,意味着説話要慢慢説,三思而後言,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不然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做事若優柔寡斷,機會必將貽誤殆盡。

這句話,激勵我在學習上,要提前做好學習計劃,並且要用行動來實施制訂好的計劃,督促我珍惜一分一秒的時間。一直記得,姥爺在我咿呀學語的時候,就常常給我誦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和“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你去擠,總還是有的”這四句話。那時候,我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問姥爺,“姥爺,這是什麼意思呢”?姥爺微笑地告訴我,“年輕力壯的時候如果不奮發圖強,到了一頭白髮的時候再學習,即使悲傷難過也是徒勞。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要在該學習的時候白白地浪費時間,如果不努力學習任時間流逝,那麼等年紀大了只能後悔與悲傷。一年當中最好的時光是春天,一天之中最精力充沛的時光是早晨,時間寶貴,我們要珍惜時間去努力讀書,即使再忙再辛苦,學習的時間總是能擠出來的”。姥爺抱着我,隨口編了首兒歌,“少時不學習,長大就無用。要想有本事,天天要努力。只有學習好,才能有出息。”這句話,一直激勵着我從幼兒園到國小,從昨天到今天,也將會一直鼓勵我勤奮向學,不辜負每一寸光陰。

我的媽媽是一個勤奮的、愛學習的人。即使已經博士畢業,可是她下班回家後總是不停地看書學習,不是查資料,就是寫論文。有一天,我不解地問正在電腦前寫論文的媽媽,“媽媽,你不是博士畢業了嗎?為什麼還要這麼用功地學習呢”?媽媽轉過頭,用手輕撫我的頭,笑眯眯地告訴我,“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只有不停地學習新知識,不停地開拓新視野,才能夠不斷進步。學習不是一時的任務,而是終生的事業”。媽媽的這番話讓我思考良久。在我平時的學習中,媽媽還勉勵我,“在學習的同時,遇到難題要多動腦、勤思考,自己嘗試去解決問題。勤學好問才是個好學生”。

家風還無聲教誨着我,要做一個品德良好的人,在生活上要做一個樂於助人、少講空話多辦實事的、有愛心的小公民。每次出門坐公交或地鐵的時候,遇見白髮蒼蒼的老人,或者是懷抱嬰兒的年輕父母,我都會主動讓座,因為我記得媽媽對我説的,“幫助了別人就是幫助了自己”。還記得去年的秋天,我們學校的一個同學身患重病,我毫不猶豫地捐出了我一個月的零花錢。雖然並不多,但是,我能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同學,就是給予他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這就是我的家風,言語樸實卻意義深遠,我將用我的成長來踐行家風給予我的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vvd9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