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通用12篇)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通用12篇)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1

20__年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立項時,誕生於歐洲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經運營20年,而亞洲卻沒有一座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通用12篇)

為補齊中國港口短板,剛剛做完肺癌手術的張連鋼秉承“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的初心,毅然挑起設計建設世界一流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重擔。

在碼頭立項之初,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連鋼創新團隊”先後奔赴荷蘭、德國等國外自動化碼頭考察。但國外同行並不展示核心技術和關鍵數據,團隊成員只能走馬觀花地遠望,考察交流沒有取到“真經”。

當時,國外企業也曾提出規劃設計方案,但卻開出了天價,並且附帶有系統不開放等條款,一旦接受,就會陷入國外企業的掣肘。

“真經”難求,核心技術買不來,成功只能依靠自己!張連鋼和團隊定下目標:要靠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建設屬於我們自己的自動化碼頭!

懷揣着為國爭光的情懷,團隊成員千方百計蒐集信息,如飢似渴“惡補”相關專業知識,夜以繼日地苦幹,不到兩年累計召開了三千多個專題分析論證會,每個專業都形成了上萬字的論證報告。

按照國外慣例,自動化碼頭的規劃設計至少要3年,從項目立項到建設完工則需要8-10年。張連鋼提出,“這個速度等不起”,他帶領團隊集思廣益,大膽探索,對項目組織設計實行“並行協同”,即規劃設計、建設集成和商業運營“三位一體”,使每個參與者都全流程承擔諮詢師、設計者、建設者和經營者等多職責角色,扁平化矩陣式統籌推進全流程工作

隨着信息的彙總和無數次碰撞、討論,經過反覆不斷地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碼頭輪廓一點點成型。僅僅是集裝箱卡車出入碼頭的閘口,團隊就前後設計了40多稿佈局方案;裝卸流程測試案例編寫了7000多個,反覆測試達十多萬次。就這樣,團隊僅僅用了15個月就拿出了完全符合青島口岸實際的碼頭規劃設計集成方案,不僅打破了西方技術壟斷,而且實現了全面超越。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2

拒絕“天價”,建中國人自己的自動化碼頭

全自動化碼頭代表港口集裝箱裝卸的高端形態,中國在世界前十大集裝箱港口中佔據七席,但在自動化碼頭榜單上卻寂寂無聞,因為自動化碼頭設施及核心技術長期被西方國家壟斷。

青島港在20__年決定建設自動化碼頭,而重任就交給了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連鋼——一名有30多年碼頭管理、設備管理和科技創新經驗的老港口人。

12月27日,“連鋼創新團隊”成員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球首創的集裝箱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建設工地上,與施工方研究優化施工方案。新華社記者 李紫恆攝

抱着虛心求教的態度,張連鋼帶領團隊成員先後奔赴荷蘭、英國、德國、西班牙“取經”,但國外同行卻連捂帶蓋,技術壁壘讓項目組備受煎熬。

“不準下車,不準拍照,只能遠遠觀望,更不提供任何數據和技術規範。當時,大家心裏特別窩火。”連鋼創新團隊成員李永翠説。

國外同行只給連鋼團隊一條路:買,而且開出了天價!

這樣的方案被張連鋼否了,不僅僅是因為成本太高、週期太長,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核心技術不向青島港開放,碼頭投產後青島港無法根據自身生產實際優化系統。

“每個港口特點不同,我們不能照搬照抄。”張連鋼説,“我們要根據青島港口實際、貨源結構、碼頭流程、操作習慣等,建中國人自己的自動化碼頭。”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3

自主創新,為自動化碼頭裝上“中國大腦”

設計之初,擺在他們面前的是無經驗、無資料、無外援的“三無”狀況。“碼頭要用什麼設備、怎麼佈局、怎麼控制運轉、運行後有什麼問題,我們統統沒概念,所有細節都要一一設計。”李永翠説。

在“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中摸爬滾打,自動化碼頭輪廓在連鋼團隊的圖紙上一點一點成型。僅僅是出入集裝箱卡車的閘口,他們就設計了40多稿方案,有時已敲定方案,因為一個細節調整,所有數據都要重新核算。

一個個通宵達旦,一次次推倒重來,連鋼團隊僅用15個月就完成了碼頭的設計方案,這項工作在國外至少需要三年。

在碼頭建造和設備研發上,連鋼創新團隊同樣是從零起步,而且要做到比國外自動化碼頭更好。以自動導引車(AGV)為例,連鋼創新團隊打破全球通用的鉛酸電池技術壟斷,研發了基於鈦酸鋰電池的小容量、長壽命、高功率的動力系統和循環充電模式,AGV電池重量從13噸減為2噸,壽命從2年延長為10年。

解決世界性技術難題的一連串自主創新,組成了“中國大腦”的自動化碼頭:

首創港口大型機械“一鍵錨定”自動防風技術及系統,_了港口大型機械防瞬間大風的世界性難題;

採用物聯網感知、通信導航、雲計算等技術,實現對碼頭作業的全流程智能調度和智能化高效管理;

……

截至目前,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已有受理和授權專利107項,其中發明專利64項,實用新型專利43項。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4

超越自我,成“智慧碼頭”領跑者

20__年5月11日,青島港自動化碼頭開港運營,在“中遠法國”輪作業中,橋吊單機效率達26.1自然箱/小時。國外自動化碼頭的橋吊單機效率要達到25自然箱/小時,至少要開港1年以上。

此後,連鋼創新團隊不斷完善碼頭系統功能和作業流程,提升作業效率。20__年12月3日,在“以星芝加哥”輪作業中,他們一舉創出單機效率39.6自然箱/小時的新紀錄,標誌着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單機效率全面超越人工碼頭。

今年12月17日,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在“德翔普南”輪作業中,創出橋吊單機作業效率47.6自然箱/小時,第六次刷新自動化碼頭橋吊單機效率世界紀錄。

在二期工程建設中,連鋼創新團隊沒有簡單複製,而是不斷突破自我。他們自主研發氫燃料電池組為自動化軌道吊提供動力,不僅減輕設備自重約10噸,降低了設備機構複雜度、設備維保量和維修費用,提高了發電效率,而且實現零排放。

“全自動化碼頭不是西方人‘專屬’,他們能做到的,中國人也一樣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張連鋼説。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5

7年披荊斬棘,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

“我當時問他,剛剛做完肺癌手術,咱還這麼拼嗎?他跟我説,他一閉上眼睛,腦海裏想的全是集裝箱啊、碼頭啊,我就覺得港口和碼頭已經融入了他的生命中,我攔不住,只有選擇支持。”張連鋼的妻子王曉燕説,丈夫10年內做了兩次肺癌手術,單位領導擔心他的身體,讓他緩一緩再上班。但是張連鋼説他必須拼,不拼肯定幹不成。

在張連鋼的帶領下,整個團隊披星戴月、戰天鬥地。

項目攻堅期,團隊成員管廷敬每天都忙到很晚,很少有時間去探望獨居的母親。就在首船測試前不久的一天夜裏,母親在家中意外去世。而那時的管廷敬,還在深夜加班後回家的路上。處理完母親的後事,他又匆匆趕回碼頭。每每想起此事,管廷敬總會紅了眼睛:“我特別對不起我媽……”

團隊成員徐永寧擔負着整個自動化碼頭數據中心的建設調試工作。關鍵時期,妻子確診癌症的消息像晴天霹靂打在了他頭上。領導和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先騰出時間好好照顧妻子,但徐永寧卻默默選擇在醫院和碼頭之間往返。儘管盡了最大努力,心愛的妻子還是離開了他。項目成功那天,他一個人對着大海,哭了很久。

“都食人間煙火,誰無兒女情長?生氣的時候我也會埋怨他,我説你真是讓自動化弄魔怔了,快讓碼頭當你的老婆吧!”團隊成員張衞的妻子姜紅衞回憶説,直到20__年10月,她受邀參觀了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才終於理解這些人為什麼會對自動化碼頭如此念念不忘,那種壯觀和震撼無法用語言形容。那一刻,所有過往的辛苦、淚水、抱怨都化作了對國家的驕傲和民族的自豪。

“你問我制勝法寶是什麼?作為‘土專家’,單打獨鬥我們可能拼不過‘洋博士’,但是我們有團隊精神,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有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的初心,大家眼往一處看,勁往一處使,越幹越成熟,越幹越自信。”張連鋼説,7年的創新之路,7年的披荊斬棘,是他們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生動、最鮮活的實踐。

“自動化碼頭只佔了青島港的五分之一,還有更多的人工碼頭區域需要轉型升級。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道路還很長,我們不會止步於此。”張連鋼説。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6

面對國外成熟經驗在青島港的“水土不服”,“連鋼創新團隊”敢於挑戰國外權威,大膽地走自主攻關、自主創新的路,憑着一股不畏艱、不怕難的勁頭,創新自動化碼頭建設模式。

以碼頭堆場建設為例,堆場混凝土樑面平整度,業內允許誤差控制在15毫米以內,但為了能讓自動化設備在抓取集裝箱時,定位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團隊硬是把這個標準控制到了正負2.5毫米的極限,相當於一枚硬幣的厚度,因此創造了一項新的行業標準。

針對自動導引車的供電模式,團隊大膽採用先進的鈦鋰電池替代鉛酸電池,設計製造了不用換電池的導引車,作業過程中自動完成充電,續航里程無限制,不但節能環保,而且減重十幾噸,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並節省換電站建設成本過億元。

此外,團隊還全球首創軌道吊“一鍵錨定”系統,解決了大型機械防瞬間大風的全球性難題;全球首創“氫+5G”智慧碼頭建設,等等。

“連鋼創新團隊”僅用3年半時間完成國外碼頭8-10年的研發建設任務,不僅實現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盈利,還創出了多個全球“首創”技術,攻堅了一批世界級的原創性科研成果,贏得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

創新成就未來,創新贏得尊重。20__年,“連鋼創新團隊”應邀參加在倫敦舉行的全球自動化碼頭峯會。從前,像這樣的交流從來不邀請亞洲港口,現在,中國不僅參加了,還以主報告人的身份登場,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飛躍!

“連鋼創新團隊”傳承了青島港人一直以來的拼命創新精神,是精神催化生產力轉變成果的創新典範,這是幾十年港口模式的顛覆性變革,是工業互聯網時代國際一流海洋港口面貌的展示。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7

面對一道道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一項項苛刻的限制條件,“連鋼創新團隊”不但沒有被嚇退,反而激發了凝聚力、戰鬥力,整個團隊就像一團火,不斷釋放着激情、激揚着鬥志。

一幅碼頭總平面佈局圖,團隊對9種方案、16種派生形式以及8個要素,進行反覆綜合比較,得出最優方案;堆場設計,通過對16個因素進行多次綜合平衡優化後,確定最終選擇;自動化流程的測試案例多達7000多個,在17套環境中進行了十幾萬次測試……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後,是團隊成員們一次次羣策羣力、一次次挑戰極限。

在設備製造最吃緊的時候,設備監造組的同志兵分四路進駐製造基地,一呆就是半年。一支手電筒、一把遊標卡尺、一個筆記本電腦是他們工作上的“三件套”;方便麪、榨菜、老乾媽是他們生活上的“三件套”。白天頂着酷暑鑽大梁、爬高空,晚上回到辦公室,對照圖紙研究第二天的監造重點,每天都要忙到夜裏10點以後。

到了測試階段,設備需要48小時不停運轉,他們也是48小時連軸轉。流程優化組的同志不斷完善系統功能,拿着秒錶盯在現場,對流程作業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測算,一秒鐘一秒鐘地細摳,不斷提升作業效率,一開港便創下了橋吊單機效率26.1自然箱/小時的全球自動化碼頭開港最高紀錄。隨後,又6次刷新紀錄,創出了橋吊單機作業效率47.6自然箱/小時的世界最高紀錄。

20__年5月11日,由“連鋼創新團隊”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期開業,不僅實現了“五大突破”、“十大創新”,創出了全球自動化碼頭開港最高效率,而且讓高高在上的“貴族碼頭”走下雲端,成為可複製、可推廣、可商業化運營的“中國方案”。20__年11月28日,二期工程開港運營,將工期又縮減一半,再次創造了自動化碼頭建設的“中國速度”。

碼頭開業以來,“連鋼創新團隊”先後受邀參加全球自動化碼頭峯會、世界港口大會等國際盛會,分享自動化碼頭建設經驗;接待來自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專家及社會各界人士42000餘人次,各類媒體報道20餘萬條,成為展現中國智慧的靚麗名片。

“連鋼創新團隊”體現出廣大科技工作者矢志報國、勇於創新的家國情懷,體現出新時代國有企業員工勇挑重擔、奉獻社會的責任擔當,體現出新時代勞動者執着專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自主創新生力軍。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8

12月30日,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敢闖敢試、砥礪奮進,這支創新團隊書寫了世界集裝箱碼頭行業一個又一個奇蹟……“連鋼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蹟經宣傳報道後,在山東引發熱烈反響。

為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近日,青島市委和市政府下發《關於向山東港口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學習立足崗位大力創意創新創造的決定》。“要上下一心發揚他們‘奮力拼搏、勇爭一流’的創造精神,激發幹事創業熱情,讓青島成為企業家和創業者創意創新創造的熱土。”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説。

“連鋼創新團隊”建成中國自己的自動化碼頭,極大鼓舞廣大企業、科技工作者的信心。他們紛紛表示,一定要攻堅克難、勇挑重擔,為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連鋼創新團隊’立志自主研發,勇挑重擔、敢於擔當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我們要繼續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培育出更多的‘連鋼創新團隊’,助力山東從經濟大省向科技強省轉型升級。”山東中科院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祕書長張佐軍説。

“我們科研人員要再接再厲、奮發向前,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讓技術在更深層次上惠及人民。”山東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劉春華説。

“‘連鋼創新團隊’敢於突破常規思路,攻克技術難題,這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山東永正建築新材料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竇霆表示,他們將繼續深耕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研發應用領域,為我國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新形勢需要新擔當,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連鋼創新團隊”用實幹樹立了榜樣。

“從‘連鋼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蹟中,我看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作為製藥企業生產一線的員工,我們要嚴把質量關,追求高品質,守護人民羣眾健康。”齊魯製藥有限公司化藥製劑分廠員工李向南説。

“連鋼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蹟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友們紛紛留言:“他們的精神催人奮進,可歌可贊”,“堅持自主創新,才是發展的硬道理,向‘連鋼創新團隊’致敬!”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9

太平洋的海風吹來,偌大的碼頭空無一人。目之所及,只有無人駕駛的碼頭導引車在穿梭,機器人自動拆集裝箱鎖墊,把一個個集裝箱從船上運到堆點,整齊排好。

12月25日下午,在“時代楷模”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連鋼創新團隊”發佈儀式錄製現場,隨着大屏幕上的鏡頭拉近,一個現代化的自動化碼頭躍然屏幕。這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有着“中國製造”烙印,並且六度刷新全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的碼頭,正是由“連鋼創新團隊”締造的。

“那時,一股熱血上來了,我要接這個項目。”團隊帶頭人張連鋼,這樣説起七年前接下任務的瞬間。此前,由於剛經歷過一次大手術,他怕身體狀態無法支撐,兩次拒絕了邀請。“但我心中,還是不甘心。港口領導第三次問我時,我很痛快就答應了。”

張連鋼在港口碼頭的業務操作、設備、技術、管理、自動化控制方面具備豐富經驗,被大家寄予厚望。以他為中心,擅長軟件開發的李永翠、擅長裝卸業務流程設計的李波、醉心發明創造的張衞、擅長土建的周兆君等8人組成了團隊核心成員。他們帶領一羣平均年齡30歲出頭的年輕人,一步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用時3年半建成了一座西方專家口中“十年都別想獨立完成”的自動化碼頭;又用了3年半,__十幾項世界性技術難題,創造出單機最高作業效率超全球同類碼頭50%以上的紀錄。

“拼了命還不一定幹好,不拼命,肯定幹不好。”鏗鏘有力的話,從張連鋼口中説出,將現場觀眾的思緒帶到那段燃情歲月。

回憶碼頭建造初期,大家心裏都憋着“一口氣”。“自動化碼頭怎麼佈局、設計什麼流程?腦袋是空白的。”自動化碼頭總經理助理李波説。“去國外學習,不准我們下車細看,有時連碼頭現場都去不了。”自動化碼頭工程技術部副經理張衞説。“為了爭口氣,我們不採用國外方案,要設計屬於中國人的全自動碼頭!”自動化碼頭黨委書記、總經理殷健説。

要幹,就要爭第一。20__年3月,自動化碼頭首次進行靠泊作業,1000多個箱子只用了7個小時就全部裝完了。外國船長讚歎:這就是中國速度!每每回憶起這個瞬間,李波都滿滿自豪。

軍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鏡頭裏,“連鋼創新團隊”家人們的面孔一一閃現。殷健的老母親,怕耽誤兒子工作,偷偷賣了房子,沒打招呼就搬到了養老院。回憶往事,殷健的眼淚沒能忍住。“在女兒最需要陪伴的時候,我卻缺席了。這是我永遠的遺憾。”自動化碼頭副總經理李永翠哽咽着説。

工程技術部黨支部副書記、軌道吊室副經理修方強説,張連鋼的妻子曾講過一次特別的約會。“週末逛街,連鋼總帶着她坐公交車一直坐到了終點站。有什麼好逛的?原來,他是要看人家怎麼換電動公交車的電池。”同事的“調侃”,讓張連鋼忍不住紅了臉。

“過去,橋吊工人苦練技術;現在,智慧港口不見人蹤影。時代在變,碼頭的作業方式在變,但是‘幹就幹一流,爭就爭第一’的精神不變。”在視頻連線中,改革先鋒許振超以這句話與“連鋼創新團隊”共勉,鼓勵他們永不言敗,始終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打破更多世界紀錄。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10

創新就是九死一生。面對自動化碼頭這個陌生的技術領域,“連鋼創新團隊”迎難而上,拿出靠上、拼上、豁上的信心和勇氣,全身心撲在項目上。

白天跑現場爬設備、開會研討攻關難題,晚上聚在一起修改方案、查源代碼,從一縷縷遊絲般的光明中尋覓成功的希望,從一次次失敗的痛苦煎熬中探求勝利的曙光。

團隊每個人都將自己對工作的熱忱和負責發揮到了極致:流程操作組對100多個流程反覆修改十幾稿,有時因為一個細節的調整,所有的數據都要重新核算;IT組勇擔軟件開發重擔,構建了基於企業雲架構的碼頭雙活數據中心;設備組反覆研究、比對、分析,確定最佳設備規格;土建組只有一個人,卻以一當十。

還有些人,把這項工作當作事業和生命扛在了肩頭。張連鋼作為團隊主心骨,身先士卒,帶着病軀始終堅守在工作一線;被稱為拼命三孃的女漢子李永翠,剛進項目組時女兒只有5歲,因為長時間撲在項目上,無暇照顧女兒,年幼的女兒一聽到“自動化”三個字就會生氣地捂住耳朵;負責網絡系統的徐永寧,在碼頭數據中心調試的關鍵時期妻子確診癌症,在妻子生命最後的一年多時間裏,晚上陪牀,白天照常上班,從沒有耽誤過工作;堆場組的管廷敬,在最後攻堅決勝階段始終堅守崗位,甚至在母親去世時,都沒能趕回去見上最後一面。

“連鋼創新團隊”把自己的家當做小家,把國家、港口和碼頭當做大家;把對家庭的親情當做小愛,把對事業的熱忱當做大愛。正是這種“忘我拼搏奉獻、擔當時代使命”的崇高境界和“拼命都不一定能幹好,不拼命肯定幹不好”的奮鬥精神,激勵團隊披荊斬棘、砥礪前行。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11

1993年,荷蘭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自動化碼頭。隨後,荷蘭、德國等國陸續建設了30多座自動化碼頭。

被譽為“港口科技王冠上的明珠”的全自動化碼頭,因為建設難度大、成本高、收益慢被稱為“貴族碼頭”,是一個高投入低產出的“奢侈品”。

建設全自動化碼頭的計劃,在中國遲遲未能提上日程。世界十大港口中國有7個,吞吐量很高,但並不先進。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全球有30多個,卻沒有一個屬於中國。

建設海洋強國,必然要建設先進的港口設施。20__年,隨着中國新舊動能轉換和港口轉型升級,走在我國港口集裝箱行業前列的青島港集團提出建設全自動化碼頭。

為補齊中國港口短板,剛剛做完肺癌手術的張連鋼秉承“為港口爭氣、為國家爭光”的初心,帶領團隊毅然挑起設計建設世界一流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重擔。

按照國外慣例,自動化碼頭的規劃設計至少要3年,從項目立項到建設完工則需要8-10年。“這個速度等不起”,張連鋼帶領團隊集思廣益,大膽探索,對項目組織設計實行“並行協同”,即規劃設計、建設集成和商業運營“三位一體”,扁平化矩陣式統籌推進全流程工作。

隨着信息的彙總和無數次碰撞、討論,經過反覆不斷地推倒-重建-再推倒-再重建,碼頭輪廓一點點成型。團隊僅僅用了15個月就拿出了完全符合青島口岸實際的碼頭規劃設計集成方案,不僅打破了西方技術壟斷,而且實現了全面超越。

當前,我國還有很多領域處於落後狀態,需要千千萬萬個“連鋼創新團隊”不甘落後,挺起擔當有為的脊樑。

學習時代楷模連鋼創新團隊先進事蹟 篇12

建設海洋強省,山東任重道遠,更須策馬揚鞭。20__年8月,“連鋼創新團隊”吹響了二期建設的號角。這一次,“連鋼創新團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走向真正的智能化,搶佔新一輪智慧碼頭建設制高點。

如何搶佔?從省情出發。山東是富氫大省,但缺乏有效利用,氫氣作為副產品白白浪費;5G技術,未來自動化行業競爭的新藍海。跳出傳統路子,“連鋼創新團隊”作出大膽嘗試:“氫+5G”,成為二期項目主攻方向。

“聯合攻關、集成創新!華為、中國聯通、航天科技……‘新朋友’陸續加入,團結一心,誓將自動化碼頭的上下游供應鏈條留在民族企業!”他們底氣十足。

“工業互聯網協議總是間斷失效,視頻信號時斷時續,16毫秒延時的確會對生產造成作業隱患。”徐永寧回憶。

試驗,修改;再試驗,再修改……20__年11月,“連鋼創新團隊”再攀高峯,成功實現在5G網絡下岸橋自動抓取和運輸集裝箱及高清視頻數據回傳的全場景應用。

“這不再是傳統的‘大塊頭’。”張連鋼指向碼頭上的自動化軌道吊,“我們以自主研發氫燃料電池組為動力,為設備‘瘦身’,降低了設備結構複雜度、設備維保量和維修費用,而且發電效率高。”

短短18個月,20__年11月28日,全球首個5G智慧碼頭誕生了。“這次,我們推出了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張連鋼臉上洋溢着自豪。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連鋼創新團隊”贏得了這樣的評價:“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作為全球首個5G智慧碼頭,為世界5G應用奠定了基石!”

站在碼頭,安靜如常。橋吊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一個個集裝箱起起落落。遠方,“中國智造”旗幟高高飄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r37k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