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師德師風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師德師風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在特殊教育這個特殊的三尺講台上,她經歷了一個個難以忘懷的日日夜夜,度過了人生最為刻骨銘心的歲月。

師德師風模範先進事蹟材料

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她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媽媽;在領導和同事眼中,她是一個恪盡職守、甘於奉獻的人。

她,就是商城縣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謝海霞。

多少個日日夜夜,她曾舍小家顧大家,不管風雨,不計晝夜,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放到學校的工作上。以心換心,換來的是學生對他的尊重和愛戴,換來的是老師們的信服,領導的信任,換來的是家長的寄託和讚譽。

無悔青春寫赤誠

1995年9月,謝海霞帶着幾分好奇和對知識的渴望考入了河南省特殊教育師範學校,接受系統的特教專業知識培訓。伴隨着學習的不斷深入,她深深地愛上這一職業,深感作為一個特教人的偉大和光榮。每當她看見殘障孩子舞動着肢體渴望交流、尋求幫助的神情,一種無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她不止一次地告誡自己:“你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將來你所面對的是一羣最值得幫助與同情的弱勢羣體,你一定要努力學習獻身特教,無愧於黨和人民的培養、家長的重託、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1998年9月她如願以償地踏上了特教工作崗位,任教於商城縣特殊教育學校,一干就是十三載。想當初,商城特殊教育剛剛起步,教學條件和辦公條件都很差。她是一個從鄉下來的女孩子,剛到學校吃、住都是問題,一開始住在離學校十多裏地的舅舅家,每天騎單車,風裏來雨裏去。一年後,她租住在南關街一間又矮又潮濕的房子裏,每次下雨,外面下大的屋內下小的,牀上擺着大盆小盆,“滴答、滴答”的漏雨聲伴她入眠。頭兩年由於編制問題,她沒有拿到工資,只好靠父母的接濟勉強度日。在街上買着吃,吃是一頓,不吃也是一頓。那幾年腸胃由此落下了病根。但是憑着對特殊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她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執着地堅守在特殊教育的三尺講台上,默默地揮灑着汗水和青春。

基於年輕獨有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勇氣和自己學習的專業,她既代語文課又代律動課、美術課。結合聾啞、弱智孩子的特點,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本作業。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最終她成為了學校的業務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先後多次在省市縣論文、優質課、手語技能等大賽中獲獎。

大愛無聲沁芳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謝海霞的班有一個弱智兒童叫沈鵬,媽媽在懷他的時候不幸中了煤氣毒,小沈鵬由此而先天弱智。XX年秋天他媽媽帶着他試探性地來到了學校詢問:“老師,我這樣的孩子你們能收下嗎?我們做父母的沒有什麼太高的要求,只要孩子今後能自理就行”。聽了家長的話,望着滿臉灰塵、流着長長鼻涕的孩子,她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讓聾啞、弱智的特殊孩子在這個社會上能像普通人一樣享受美好人生,不正是特教人的使命和追求嗎?她毅然接受了這個孩子。她首先從生活細節入手對他進行康復訓練。髒了她教小沈鵬洗臉擦鼻涕,屙了她教小沈鵬擦屁股,冷了她教小沈鵬穿衣服。有一次小沈鵬玩水把衣服全弄濕了,大冬天的,她一邊用炭火幫小沈鵬烘烤衣服,一邊把小沈鵬抱在懷裏讓他取暖,看到小沈鵬瑟瑟發抖的樣子她心疼得掉下了眼淚,看着她落淚時,小沈鵬卻莫名的叫了聲“媽媽”。此時此刻,“媽媽”這一世界上最崇高的稱謂又被賦予了更神聖的含義。就這樣她們彼此抱得更緊了。現在小沈鵬已經上三年級了,生活上不僅能夠自理,課本上所有的字也都會認會寫,擦桌子、掃地面、收作業樣樣能幹,成了她們學校“明星”似的人物,大家都很喜歡小沈鵬。看着孩子一天天地進步,沈鵬父母感激的説:“是學校是老師給了沈鵬第二次生命。”

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生大多來自於農村,特殊兒童由於聽力和智力的缺陷,孩子們的心理與行為與正常孩子有很大差異。為此,她們不僅是老師還是父母。聾生楊琪、餘夢憲年紀小,經常尿褲子,她急忙找來衣服幫他們換上;聾生張潤生病了,她慌忙拿温度計量體温帶她去看醫生;聾生朱倪平XX年母親去世,父親糖尿病也於XX年病逝,留下她和一個七歲的弟弟,父親的去世對她打擊很大,來到學校她一直在哭不吃飯。謝海霞就主動找朱倪平談話鼓勵她要堅強,告訴她老師會一直在她的身邊。商城縣青少年藝術節那天,特殊教育學校報送的節目站在第一排中間的那位女孩就是朱倪平,看着朱倪平優美的舞姿和燦爛的笑容,她高興得流下了眼淚。週六、週日她把朱倪平接到家裏讓她感受家的温暖,給朱倪平做好吃的,給朱倪平買衣服,她對她愛人講:我們家有了一個男孩,就只當我們又多了一個女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無論有多少困難,無論有多麼艱苦,她和她的學生將相依相偎、不離不棄,永遠自強不息。謝海霞就是這樣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地用愛去温暖他們,讓孩子們能夠幸福快樂地成長。

德才雙馨結碩果

對於教師,淵博的知識就是他們的軀體,高尚的師德就是他們的靈魂。儘管殘障孩子的聽力智力有些缺陷,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卻很強。老師的言行舉止、處世態度,他們耳濡目染,最終潛移默化的轉變為自己的行動。

在這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謝海霞用豐富的知識、優雅的談吐贏得殘障孩子的心;用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影響殘障孩子的行為;用高尚的師德、真誠的關愛塑造殘障孩子的靈魂。她始終堅持德育為先,倡導做事先做人。她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放在德育教育的首位,言傳身教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針對聾啞兒童交流障礙大、學前教育缺失、道德觀念淡薄、審美意識混亂這一情況,她經常組織學生們搞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學會互助,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妥協。認清哪些行為是美的,可以做的;哪些是醜的,是不可以模仿的。六年級學生閆虎是個生性好動、經常惹是生非的孩子。她就主動和閆虎交朋友,經常找閆虎談心,幫他制定學習計劃。漸漸地,閆虎喜歡上了讀書,增長了知識,也培養了他的“定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XX年5月,在全縣教育系統“兩創兩爭”活動中,謝海霞所帶的班級被評為“文明班級”,她個人被評為“文明班主任”。XX年、XX年她兩度被信陽市教體局評為“師德先進個人”,被縣教體局評為“師德標兵”。XX年,她被河南省教育廳評為“學術技術帶頭人”。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師德是一種標準,更是一種行為;愛是一種理念,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有一首歌這樣唱到“陽光總在風雨後,烏雲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動,每一份希望在你的手中;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風風雨雨都接受,我一直會在你的左右……”。在特殊教育的這條道路上,謝海霞會一直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用她的人格魅力、人文情懷陶冶殘障學生的精神世界,為他們插上翅膀,讓生命自主、自信、自由地飛翔。(商城縣文明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neq6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