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精選3篇)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精選3篇)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 篇1

鄧麗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精選3篇)

XX年27歲的鄧麗放棄了武漢當白領的工作,帶着幢(zhuang)憬(jing)和好奇,來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工作,成為這裏唯一的女老師。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英語老師。鄧麗鄉村教師生涯開始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困難,擺在她的面前。她面對的是一羣內向,羞澀,又膽怯的孩子。他們站在那裏,我就走過去,把他們的頭一摸,然後問:你叫什麼名字?都就往後退。有的往旁邊躲,都不做聲。在鄧麗看來,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打開他們的心扉。釋放天性。於是,她開始了她的快樂教學旅程。她鼓勵孩子們寫紙條,説心裏話。鄧老師我們愛您!一直愛您到千年萬年。這張紙條是一個聾啞孩子譚兵,寫給鄧麗的心聲,每次給譚兵上課的時候,鄧麗都要做出誇張的口型和手勢。對還是錯?錯!錯那時什麼意思呢?停!對,為了讓這個孩子再融入到集體中,她還專門為他設計了一個手勢。我們就代表我和所有的學生。我們和你,他就要在我們前面對着。就是和他在一起。手拉手,心連心,然後在一起。“我們和你在一起”這無聲的語言,用温暖消除冷漠,用愛融化隔膜,如今這個手勢已經成為全校師生相互鼓勵時最默契的語言。我們和你在一起,着愛的語言,不僅拉近了鄧麗和孩子們的心靈距離,也讓課堂變得輕鬆,充滿了樂趣,我們在這裏可以一邊説一邊學,很有趣,鄧老師,加油!田老師必勝!我覺得學校裏有鄧老師,好幸福,好開心。她就是一個調皮搗蛋,還有一個可愛漂亮的一個人。鄧麗的快樂感染着孩子們,也植入到這所偏僻的山村國小。每個老師的心田,鄧老師就像一個魔術師似的,一來就把學校變好了。鄧老師的同事説:她就好像一支興奮劑,帶活了這個學校,快樂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快樂也讓孩子們充滿了想象力。又到了畢業的時刻,這8名畢業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老師的愛與尊重。老師們!您辛苦了!我們永遠愛您!鄧麗激動的説:我真的很激動,就希望你們離開高原國小之後,不管走到哪裏,一定要記住老師們,跟你們説的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走出大山!一定要看到外面的世界!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 篇2

宋玉剛

遠離拉薩市120多公里外,米拉山腳下的日多鄉,自然條件十分惡劣,海拔4600米。夏季這裏暴風裹挾冰雹,鋪天蓋地,經常下雨,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結構,漏雨。冬季風雪交加,零下30多度的極寒,有時我們都不敢出去。(日多鄉黨委副書記巴桑説)。在這樣的惡劣懷境下,有一所牧區國小,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可XX年前,一個漢族小夥子宋玉剛從拉薩市師範學校畢業後卻主動寫下志願。當時學校沒水沒電,住的是土坯房,夜晚漆黑一片。當時一起來的老師一個一個的都走了。但宋玉剛卻選擇了留下。可當他走進都是藏族孩子的課堂時,卻面對了真正的困難。到教室我先説:請同學們把書打開第幾頁。那些同學卻以為叫他們讀課文似的。我一下楞了。腦筋裏全部是空白了。語言不通,漢族老師宋玉剛就無法走進藏族孩子的內心。為了孩子他開始苦學藏語,他跟其他藏語老師説: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到你這來,教我兩句,教會了,我回去睡覺,教不會,你不能睡覺,我也不能睡覺。整整四年,從一個單詞到一句問候,從簡單地與人交流到熟練自如地給學生上課,宋玉剛不僅完全掌握了藏語,而且把自己全部的愛,都交付給了海拔4600米的藏族孩子們。冬天的時候,有些孩子沒襪子穿,他就帶上班長給全班每個孩子都買上襪子。鞋子壞了,他就用自己的錢買。一個孩子説:我生病了,他就帶我去醫院。那時學校沒水沒電,宋玉剛就用罐頭盒做燭台,點起蠟燭給孩子們輔導。一盞燭台相伴,這樣的日子,他整整過了九年。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假期別人休息,宋玉剛老師卻走遍了高原,把牧場上放牛的放羊的孩子們帶回校園。同事説:宋老師熱愛這塊土地,還有孩子。宋玉剛老師的學生對宋老師説謝謝!XX年,在宋玉剛的努力下,日多鄉國小第一次建起了電教室,第一次開設了計算機課。讓海拔4600米的高原國小與大千世界緊緊相連。一年後,宋老師結識了剛分配來的老師藏族姑娘德吉措姆,德吉措姆説:他第一次給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藏族人。我剛開始還以為這裏有個康巴小夥子呢。XX年倆人結婚,婚後這對藏漢夫妻,把家安在校園裏。這間不到20多平米的房子,讓寄宿在學校半年都看不到父母的孩子多了一個温暖的家,他們也成為孩子們血肉相連的藏族阿媽,漢族阿爸。日多鄉國小老師巴桑曲扎説:我們的宋老師的付出,也好,我們的德措老師付出也好,都是特別讓人感動。都是付出了自己的愛,宋玉剛的學生説:宋老師不僅是我們的老師,

校園的門前就是著名的川藏線。這正是宋玉剛的父親60年前進藏時參與修通的。60年,一個甲子,一條路,兩代人。60年父親把血脈留在了這裏。60年後宋玉剛也把根紮在了雪域高原。

最美鄉村教師感人事蹟 篇3

徐德光

貴州省遵義市的扇子林教學點,健在羣山壞繞的半山坡上。周圍幾個村寨的孩子都要到這裏來上學。徐德光説:我們的家鄉在哪裏啊?如果學校沒了,我們這上面的學生只有選擇輟學了。全校15名6到10歲的孩子,每天都要在這密林雜草中,穿行兩三個小時才能到學校。為了讓孩子們有一條路能夠較安全的到學校上課。山高林密,當年18歲的徐德光就是這樣用五年的時間,硬是用砍刀一刀一刀劈出了孩子們的求學路。徐德光伸出手説:我的手你看都被砍殘廢了。給徐老師留下了永久的傷痕。但讓徐老師感到欣慰的是,從此一羣又一羣的孩子,沿着他劈出的十幾公里的山路,走進了課堂,走出了大山。學校裏還有位功臣不能不提,它就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白馬。名字叫白龍。十七年前,徐老師看着透風漏雨的校舍,他賣掉了家中僅有的一頭豬,還借了點錢,買回了白龍。從此間的小路上就有了徐老師牽着白龍行走的身影。一個人一匹馬,硬是將9萬塊磚,2萬多斤水泥馱上山。建起了兩所學校。沒有白龍要能堅持到今天都很難。白龍馬!貴州多雨,山體陡峭鬆軟,每逢大雨,徐老師五點就會起牀,牽着白龍馬挨家挨户的接孩子們上學。全是這樣的泥濘路。還有一些甚至垮了。萬一走了摔下來該怎麼辦?每個孩子的家住哪裏?那條路最安全?徐老師都牢牢的記在心裏。他們家就在這山上。就是那家。怕顛倒孩子,徐老師就把家裏的棉被鋪到馬鞍上。擔心孩子從馬背上摔下來,兩三個小時的路程,他一直死死地拽着韁繩,不能有半點鬆懈。就在9年前,為了保護學生,徐老師跌下了山坡,摔白龍也撞到了樹枝,一隻眼幾乎失明。這些年來,徐德光一路走來,已經記不清經歷了多少創痛。而白馬在年復一年的攀爬中也傷痕累累。在這艱難孤獨的旅程中,白馬是徐老師最好的夥伴。也是他心靈的慰籍。今天累了沒有?徐老師問白馬。白馬似乎懂得徐老師的心事,也能體會到他對這座大山和孩子們的赤誠與愛。徐老師邊走邊説。看不見了,年紀大了。歪沒歪,歪了,一個學生看見徐老師半天仞不上針就説:我來幫你穿吧。扇子林教學點只有一到四年級,今天四年級的學生是最後一次聽徐老師的課,下學期,他們就要到鎮上去讀五年級了。我們的家鄉在這裏,看着自己從學前班一點點帶大的孩子們,即將離開,徐老師的心裏既欣慰又不捨。孩子們不會忘記,大山不會忘記。徐老師37年的堅守,20萬公里跋涉的艱辛,時光流逝,如同白駒過隙。也許徐老師和白馬無法不蒼老。但是這座大山卻因為他們跋涉和堅守愈來愈年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g77o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