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通用19篇)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通用19篇)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

為深入學習宣傳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大力弘揚耿家盛同志愛崗敬業、國家至上、無私奉獻、勤學善思、勇於創新、謙遜友善、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和勞模精神,根據《迪慶州總工會關於轉發<雲南省總工會關於在全省廣大職工中開展向耿家盛同志學習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市總工會通過普發《香格里拉市總工會關於在全市廣大職工中開展向耿家盛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香工發[2019]10號)文件,在全市廣大職工中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活動。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通用19篇)

耿家盛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牢記黨的宗旨,忠誠黨的事業,立足本職崗位,弘揚勞動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蹟,以光輝的業績詮釋了當代共產黨員和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和先鋒模範作用,為廣大黨員和職工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此次學習活動,採取集中學習、座談交流、專題研討等多種方式,利用報刊、網站等新聞媒體,在全市廣大職工中認真貫徹了省、州總工會關於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相關通知的要求,把開展向耿家盛同志學習活動貫穿於日常業務工作中,培養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精神。截止26日,全市共有50個行政事業單位組織學習了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在全市範圍內營造了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掀起了一股向耿家盛同志學習的熱潮。

通過開展學習活動,進一步堅定了全市廣大幹部職工熱愛本職工作的決心,進一步提高了全市廣大幹部職工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為建設美麗、和諧香格里拉作出了積極的努力。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2

“每一個孤兒背後都有一個悲劇性的母親,有殺死家暴丈夫獲刑的母親,有因重男輕女陋習導致分娩死亡的母親,有與丈夫感情不和離家出走的母親。”在擔任“兒童之家”院長過程中,張桂梅對女孩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得愈發深刻。

這讓她意識到,貧困的女孩成為貧困的母親,貧困的母親又將養育貧困的下一代,“惡性循環一直存在。”

班裏女孩本就不多,張桂梅發現,總有女孩讀着讀着就不見了,她去大山裏找,發現有的女孩十幾歲就嫁人了。

“只要母親的素質高,孩子的素質就高。要解決偏遠山區的貧困問題,就必須從提升婦女素質入手。”由此,張桂梅萌發了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__年起,她開始為這個看來“根本無法實現”的夢想而四處奔走。

“要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經病?”張桂梅的“宏偉藍圖”遭到不少人的質疑,但張桂梅沒有放棄,為此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為籌集資金辦學,張桂梅求過很多人。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辦女子高中的構想説完,企業的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見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看着被狗撕破的褲腿和流血的腳,想到自己的委屈,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更多的時候,疲憊、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着牆根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20__年1月7日,姐姐從哈爾濱打來電話,説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見我最後一面。恰好當時宣傳部通知我9日到中央電視台錄製節目。我想北京離哈爾濱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電視台後,熱情的編導找了位企業家和張桂梅對話,爭取幫她解決女子高中的困難。

一邊是山裏的娃,一邊是彌留的兄,張桂梅艱難抉擇。當她把節目錄完,等來這位企業家承諾給女子高中提供50~100萬元資助的同時,也等來了哥哥已經火化的消息……

那種錐心之痛,張桂梅至今難忘。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3

“從今天起,你們將接受人民的重託,在案牘之勞形中獨守高潔,在絲竹之亂耳中堅守內心,在法治建設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

今年年初,在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作為老法官代表送上殷殷寄語。

言猶在耳,斯人已逝。時間回到6月4日。同事還沒來得及向滕啟剛彙報6月5日的普法宣傳活動籌備進展情況,當事人沒等來滕啟剛安排在9時的開庭,早上6時左右,大家突然接到噩耗,滕啟剛在家中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生命定格在57歲。

“幽默風趣的您、嚴肅認真的您、積極向上的您、熱愛生活的您,為了公正斤斤計較的您,為了百姓孜孜不倦的您,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滕叔’”“希望您在天堂還是那個始終無畏歲月、老驥伏櫪、孜孜不倦、追求公平正義的少年”……同事們寫下的這些悼文,寄託着大家對一位好法官的深切思念,也高度概括了滕啟剛一生鍾愛而未盡的審判事業。

1991年,滕啟剛從教育行業考入法院工作,30年來,他始終紮根基層,先後從事刑事審判、民事審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審判等工作。崗位輪轉,初心不變,他以生命肩負使命,為公平正義不懈奮鬥。正如26年前,他在入黨申請書上寫道:“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於我的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

“啟剛對黨的忠誠、對法官事業的熱愛真切而執着,毫不摻假。”滕啟剛的愛人李淑華説,院裏發制服,他回家後站在鏡子前要試穿好久,然後精心疊起放好。

民法典頒佈後,院裏舉辦知識競賽,他把材料帶回家,每晚戴着老花鏡看到深夜。有時候遇到棘手的案子,他徹夜難眠研究案情;有時候案子調解成功,他興奮得像個孩子手舞足蹈。

臨近退休,家人勸滕啟剛申請調換一個輕鬆點兒的崗位,可他卻堅定地説:“正因為只剩兩年多,我更要珍惜為黨為人民工作的機會。”

正是帶着這份熱愛、這份榮耀,30年來,滕啟剛不停歇地奔走在法庭、行政單位、村屯之間,把對黨和事業的忠誠融入每一份公正判決中。

翻看滕啟剛的工作日程表,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到行政機關溝通案件情況,接待當事人,一次又一次開庭、調解……

他主審過各類案件共計1958件,其中,民事案件886件,調解撤訴率近70%。

在鄰里鄉情、家長裏短的繁雜瑣碎間,滕啟剛總能找到矛盾癥結,法理情並用化解糾紛於無形。用同事的話説:“脾氣再大的當事人,遇見他,也願意聽他的話。”

20__年,千山區法院被確定為全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轄的法院之一。作為庭長也是庭裏唯一的員額法官,20__年、20__年兩年時間,滕啟剛共辦理行政案件316件,每年結案率都是100%。

雖已年近花甲,但滕啟剛卻從不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去年初,千山區法院準備和區政府聯合組建“行政爭議調處中心”。院長金峯至今難忘和滕啟剛交流時的場景,“他興奮地一拍大腿,説這項工作和他之前的想法不謀而合。讓我放心,這事兒他去做!”

就這樣,滕啟剛在本就滿負荷工作的情況下,又擔起了調處中心的籌劃、啟動和運行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就實質性化解了大量行政爭議,為官民糾紛多元化解探索了一條新路。

採訪中,記者見到滕啟剛生前的法官助理傅興時,剛剛結束一場庭審的她告訴記者:“從20__年開始,我就是在這間法庭跟着滕庭長學習怎樣接待當事人、怎樣開庭、怎樣審理案件。年初以來,我審理了100餘件行政案件,正是因為庭長毫無保留地傳授經驗,才有我今天處理工作的得心應手。幹好工作,就是對庭長最好的緬懷。”

30年來,滕啟剛和他的家人從未向組織提出過任何要求。滕啟剛去世後,他的兒子向千山區法院黨組提出在滕啟剛的遺體上覆蓋一面黨旗,“這是我父親生前的最大願望。他説,希望自己帶着自豪離去,因為他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4

20__年,千山鎮山印子村要建文化廣場,需佔用一個農户門前200多平方米土地,農户要求高價補償,村裏做了多次工作也沒用,氣得村書記找滕啟剛要起訴農户。

滕啟剛瞭解到這個農户剛做完心臟手術,脾氣還很暴躁。他找到農户説:“我來不是因為村裏告你,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你不用把我當法官,就當懂點法律的人,幫你出出主意。”一番話拉近了距離。幾次登門交流後,問題得到解決。

有人概括“滕氏調解法”:辦理家庭糾紛,運用“親情融化法”;矛盾複雜,依託各類組織運用“外力協助法”;涉及利益分配,運用“換位思考法”;糾紛激烈,運用“背靠背法”。對滕啟剛來説,所有調解法只有一個核心:用心去調解、用情去疏導、用法去解疑,讓法律以柔軟方式走進羣眾生活。

滕啟剛整理歸檔的收案簿中,有一本封面上寫着“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結案”。那是20__年,滕啟剛收結案219件,其中210件以調解和撤訴方式結案。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5

學習張桂梅同志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餘萬公里。她長期拖着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她不遺餘力踐行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用實際行動鋪就貧困學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圓夢之路。多年來她一直住在學生宿舍,和孩子們吃住在一起,陪伴學生學習生活。她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貧困地區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潛心育人的敬業精神和立德樹人的使命擔當。

學習張桂梅同志執着奮鬥、無私奉獻的至誠情懷。她心懷大我,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節儉,卻把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1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貧困山區教育中。長期義務兼任華坪福利院院長,多方奔走籌集善款,20年來含辛茹苦養育136名孤兒,被孩子們親切稱呼為“媽媽”。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福利事業,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以德施教的仁愛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師者大愛。

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永遠忠誠於黨和人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自覺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和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珍視教師職業榮譽和肩負的職責使命,始終保持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將滿腔熱忱獻給黨和人民教育事業。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積極投身教育扶貧,幫助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努力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6

羣眾的期盼使他成為人民的好公僕

柴生芳從來不把自己當作“官”。他常説,我是農民的兒子。在臨洮,他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全縣323個行政村,他走了近300個。

看着長達140頁的臨洮縣扶貧攻堅6年《方案》,我就想起了柴生芳的心血和汗水。省委作出實施“1236”扶貧攻堅行動戰略部署後,柴生芳認為,要落實省委精神,就必須首先摸清家底、瞭解農民意願。在他的提議下,縣裏組成三個工作組分赴各鄉鎮、各行政村摸底核查。他還指導設計了一份詳盡的“‘三農’情況普查表”,大家都驚詫地説,柴縣長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

看着交通扶貧攻堅示範試點縣項目施工現場,我就想起了柴生芳抓工作的執着。柴生芳説:“當縣長,就一定要讓老百姓能走上硬化路,喝上自來水,住上磚瓦房。”他先後六次到交通運輸部彙報項目。如今,投資9億多元的交通扶貧攻堅示範試點縣項目落地臨洮,兩年內將修建各類道路1100公里。

看着柴生芳坐過的那輛舊越野車,我就想起了他丈量過的城鎮和山村。今年4月29日,他去一個村調研。途中,一輛摩托車擋住去路,隨後又圍上了20來人。柴生芳弄明白了羣眾惱火的原因後,又走訪了七八個農户。回到縣裏,柴生芳就跟我溝通,決定第二天就派調查組進村。根據調查結果,重新確定了低保户,向羣眾公佈了集體收入情況,鄉黨委調整了村支書。村民們沒有怨氣了。

就這樣,一樁樁、一件件,柴生芳同志模範地踐行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羣眾路線;踐行了共產黨員不是要做官,而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成了人民心中的好縣長。

不懈的追求使他成為時代的好榜樣

柴生芳普通而又光輝的經歷,生動地印證了這句話—“要成長為一個好乾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事實證明,當初組織選擇他是完全正確的,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三嚴三實”,為班子成員樹立了標杆。

看着柴生芳辦公室那扇已經緊閉的門,我就想起了他開門辦公的往事。

看着這一摞熟悉而又陌生的筆記本,我就想起了柴生芳平凡而又偉大的點點滴滴。

他在筆記本里經常這樣記下他的心聲,“不為官大官小而煩惱,不為利多利少而計較”。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柴生芳筆記本的扉頁,大大地寫着“此木生芳”。他用這4個字詮釋了自己的名字,詮釋了自己的追求,詮釋了自己的人生。是的!他就是一棵參天的大樹,沐浴着黨的陽光,植根於百姓的大地,向着他所熱愛的人民,永遠傳遞着時代的正能量!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7

連日來,柴生芳同志的先進事蹟在定西市引起強烈反響,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柴生芳同志的先進事蹟,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宗旨意識,敬業務實奉獻,爭創一流業績,在本職崗位上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推動全市深化改革、扶貧攻堅、轉型跨越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8月19日,定西市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決定追授柴生芳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作出《關於開展向優秀共產黨員柴生芳同志學習的決定》。會議指出,柴生芳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廉潔奉公、勤政為民,求真務實、攻堅克難,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創造了顯著的業績。他以飽滿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用生命書寫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他以堅強的黨性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模範踐行“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深刻內涵,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標杆。

定西書記張令平説,柴生芳同志是新時期黨員領導幹部的優秀代表,是貧困地區幹部羣眾的傑出楷模,是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鮮活典型。全市要認真學習柴生芳同志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學習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學習他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勇挑重擔、善於攻堅的過硬作風,學習他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

8月17日,臨洮縣委決定追授柴生芳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8月19日,臨洮縣委決定,在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向柴生芳同志學習的活動。臨洮縣委書記石琳説,柴生芳同志始終忠誠黨和人民的事業,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革命事業心,謀長遠、打基礎,促發展、惠民生。在臨洮工作的三年時間裏,他幾乎跑遍了全縣的300多個行政村,他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洮陽大地,獻給了為民富民的偉大事業,留下了一個個為民務實的佳話。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8

一縷清香一份灑脱,做真正的自我,展示高潔與傲岸,那是陶潛的五斗詩魂;一頁歷史一面鏡子,做真正的自我,展示理性與忠貞,那是屈原最後的倔強;一生清貧一份堅守,做真正的自我,展示堅定與無悔,那是張桂梅的偉大寫照。

燃燒自我,蠟炬成灰淚始幹。

張桂梅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是她四十歲前的人生寫照。1996年,張桂梅選擇到條件艱苦的華坪縣任教,本為了沖淡心中喪夫之痛。但是她看到山區老鄉對教育的期盼,感受到了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於是選擇紮根下來。她抓住自己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即使遭受病痛的折磨,她也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大愛無私。

公而忘私,不辭辛苦入山林。

為了讓那些女孩有受教育的機會,張桂梅每年寒暑假都深入大山做家訪,把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帶進大山。她走過十幾萬公里的艱難山路,走進一千多名學生家裏。家訪途中,她發過高燒,摔斷過肋骨,甚至病發昏倒在路上,但她腳步從未停下。她要改變大山深處根深蒂固的思想,改變大山深處女孩及下一代的命運。就這樣,她不辭辛苦,始終走在大山教育的第一線。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辛勤耕耘。

信念如鐵,一片丹心向陽開。

20__年女高辦學不到半年,17名教師跑了9個,面臨癱瘓。但她未曾想過放棄,她心中一直堅守着“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的信念。她意外發現剩下8人裏有6名黨員,張桂梅開始鼓勵他們發揚戰爭年代黨員守陣地的精神,最終守住了這塊教育扶貧陣地。羣山裏的這所小小女子高中也從此成了紅色精神高地。曾有人説女高“學生苦學、教師苦教、政府苦辦”。但張桂梅全憑理想信念才撐下來。她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堅持不懈。

在華坪女高,每位孩子都會説那句口號:我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羣峯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她們從大山飛出去,飛得越來越遠,是因為有張桂梅校長和千千萬萬的基層教師用雙手在託舉着她們的人生之路,他們像光一樣温暖了整個世界。

張桂梅用她拳拳熱血之心回報華夏,將人生歲月贈予祖國山河。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9

滕啟剛30年來從未離開過千山區人民法院,他是千山地區人民熟悉和愛戴的法官。20__年到千山法庭工作的王鉍程,從滕啟剛身上看到馬錫五的身影。

“馬錫五下鄉瞭解情況遇到農民下地歸來,會把農民手中的牛繩接過來幫他拴好,等他休息一會才開始談;滕庭長經常帶着我們把法庭搬到農民家炕頭,盤腿坐在炕上從拉家常話開始。馬錫五説,羣眾找上門來反映問題,是對你的信任,怎麼可以拒之門外?滕庭長把自己的電話對外公開,隨時接受羣眾諮詢、傾聽他們的訴求。”

就像“馬錫五審判方式”給邊區人民帶來公平正義一樣,滕啟剛的“滕氏調解法”讓千山羣眾感受到司法温度。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0

7月25日,援疆辦組織全體人員學習《關於開展向魏德友同志學習的通知》(師黨組發〔2019〕28號)的通知,通過學習,援疆辦全體人員為魏德友同志“平凡”的事蹟而震撼,為一名老兵團人的無私奉獻而由衷的敬佩。

魏德友同志作為一名入黨33年的老黨員和老軍墾,以紮根艱苦偏遠邊境地區半個多世紀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獻身黨的事業的赤膽忠心和高度自覺;生動詮釋了兵團黨員幹部“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優秀品質;生動詮釋了兵團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執着堅守;忠於職守、堅韌執着、腳踏實地、認真較真的崇高境界;熱愛家鄉、保衞祖國、勇於犧牲、寸土不讓的國防國土意識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1

習總書記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衞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現建設銀行來鳳縣支行離休幹部,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採集中,張富清的事蹟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

張富清老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蹟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必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幹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來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爭做新時代先鋒,爭做來鳳楷模。

在瞭解了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蹟後,除了向張富清同志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們的付出,如果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他們勞苦而功高,卻隱榮而清譽,風骨氣節高山仰止。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範,居功不傲,低調做事,真正的共產黨人!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2

滕啟剛已經離世157天,但他的手機一直開啟着。

妻子李淑華每天都把丈夫的手機充滿電帶在身上。“他這個人視工作如生命,現在突然走了,肯定還有沒辦完的案子。”李淑華唸叨着,“我就想,萬一有人來電話,我得告訴人家,別再等啟剛了。”

滕啟剛的手機裏存着一張全家人的照片,李淑華每天看了又看。兒子滕海寧在20__年仁川亞運會男子800米決賽中奪得亞軍,身披國旗跑向看台,一家三口喜泣相擁。

6月4日一早,滕海寧看到來電顯示,心裏咯噔一下。母親話沒説完,他覺得天塌了。打車去南京機場的路上,哭成淚人的滕海寧把微信裏父親的語音聽了一遍又一遍。“我能感受到他特別累。”滕海寧記得,一次早晨8點給父親打電話,沒接;12點再打,還沒接;直到晚上7點父親才接聽電話。“他第一句話就説:‘哎呀,爸爸今天開了一天庭。’聽那聲音,我知道他已疲憊到極致。”

這種極致疲憊,滕海寧感同身受。20__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他參加800米和1500米比賽,預決賽7天5槍。“看到我最後一百米衝刺的玩命狀態,父親哭了。”回憶往事,滕海寧不禁落淚,“今年5月份,父親來南京出差。我説您還有兩年就退休了,咱不要這麼累了吧。他説不行啊,工作哪能離得開!”

在滕海寧看來,父親過去是“虎爸”,自己14歲離家去田徑隊,父親説“男兒當自強”,現在終於領悟,800米最後的無氧衝刺和退休前釘在崗位上的堅守,豈不是心靈相通?!後來聽母親説,“慈父”每年過年因為想兒子會偷偷抹淚。這幾年,父親唯獨對一件事着急。“他一直催我早日加入黨組織,我去年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現在就要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滕海寧堅定地説。

“後來父親到行政庭工作,我和他通話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開庭’。”滕海寧説,“法院的叔叔阿姨也總勸他,‘老滕啊,該歇歇啦’,而父親每次都是同樣的回答,‘幹活累不死人!’”

滕海寧還記得,父親生前常説“堅持和責任”。這兩個詞已成為滕海寧的人生信條,“堅持就是勝利,它讓我不斷向更高目標衝擊;責任就是擔當,男子中長跑項目是中國田徑弱項,可我為國爭光的信念從未動搖”。而對這兩個詞,千山法院審管辦負責人黃茜也深有感觸,她會向每個人推薦滕啟剛撰寫的心得體會《這就是我的忠誠》,因為自己“每讀一次就被打動一次”。

滕啟剛在文中寫道,在刑庭從書記員幹起,整理卷宗的習慣保持幾十年不改;連續三個春節在千山法庭值班,萬家燈火夜,頂煙燒鍋爐;為慶祝入黨,媳婦特意包了韭菜餡餃子,那是1995年11月的一天,那時候日子還沒那麼好,吃餃子是很幸福和奢侈的事兒;20__年當“戴帽業務副庭長”,偏要費力把不討好的工作幹好,讓不信服的同事信服……5749字的長文裏,沒有轟轟烈烈大作為,都是片片小事理。但每位讀過的人,都會從這些細微的小事中讀懂滕啟剛的忠誠。

滕啟剛病逝後,鞍山中院的黃繪如參與整理滕啟剛生前留下的文字資料。“從滕叔電腦裏拷貝,有案件分析,有學習體會,有工作總結,總共47萬字。” 一段段文字讓黃繪如無數次落淚,“他是用真情實意去寫。”

這種真情實意,千山法院的趙恆起不止一次講起。那年夏天,還是執業律師的趙恆起代理一件財產糾紛案,倒了兩趟公交車才來到千山法庭。在等待立案過程中,他第一次見到了被村民團團圍住的滕啟剛。用趙恆起的話説,眨眼間,兩三個案件調解成功,矛盾煙消雲散,那些打官司的村民不見劍拔弩張,而是和諧相處,甚至有人發出爽朗的笑聲,最後一拍大腿:“還得是咱們滕法官!”從不理解到驚訝再到感動,那一刻,趙恆起被滕啟剛與村民打交道的方式深深震撼,進而迸發出堅定的職業信念,“我要成為滕叔那樣的法官”。

千山法院的年輕人都管滕啟剛叫“滕叔”。他和年輕人打成一片,爬山比賽,男子第一是“滕叔”,女子第一是他的學生。千山法院院長金峯説:“老滕對年輕人的培養和愛護是發自內心的,他像盯自己孩子一樣盯着這些年輕人。”

對此,同事傅興的體會頗深。一次立案,傅興沒弄明白,滕庭長髮了脾氣,“你看我還有兩年就退休了,這麼簡單的案子你咋還不行,怎麼能讓我放心?” 傅興深諳“滕叔”的良苦用心,跟着滕庭長,用心用情辦案。滕啟剛病逝後,傅興把師傅的話刻在心裏,“一個案子對我們來説是工作,對當事人來説就是人生”。

逝者已往,追思付諸筆端。

“跟他在一起,感覺都是正經事兒,他有使不完的勁,幹不完的工作,操不完的心,用不完的激情……”

“他是個親切的老頭,迎面遇到時,我們都喜歡叫他‘滕叔’而不是‘滕庭長’……”

“我有些怕他,因為每次開審委會他總提出各種刁鑽的問題,我又很敬他……”

……

細細品讀,字裏行間不僅是對作為法官的滕啟剛的懷念,更是對滕啟剛人格的致敬。

金永偉最難忘那年的冬天,二十歲出頭的滕啟剛還是民辦老師,每天留下班裏調皮的孩子給他們補課,然後再挨個送回家。金永偉家最遠,倆人聊的時間也最長。“以前哪想過理想,可滕老師總問,你長大想幹啥呀?”金永偉回憶,當時正播放電視劇《便衣警察》,當他脱口而出“警察”的同時,理想的火花瞬間被點燃。“滕老師天天鼓勵我,少年壯志,只要努力一定行!”説話間,48歲的金永偉身着警服,胸前黨徽閃閃,淚水漫過眼窩,一如12歲時的自己,抬起淚眼望去,滕老師的眉毛頭髮呵氣成霜。

採訪中,滕啟剛的親人、同事、朋友、學生用深情的講述,拼接起滕啟剛的完整人生——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對需要幫助的人無私慷慨,對同事、朋友掏出心窩,把當負和不當負的責任都擔了起來。

“我們講的都是親身經歷,無需拔高,滕叔在我們心裏已無比高大。”千山法院一級法官呂晉鋒也是滕啟剛一手帶出來的“徒弟”,“滕庭長就是這樣的人,他對黨忠誠,那是黨性修養;他一心為民,那是職業操守。但回到原點,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心中有愛的人。”

思念,因愛而生。關於父親的所有報道,滕海寧都會在朋友圈認真轉發,有時附上一句:“爸,挺想您的。”

“説實話,讀到只會‘狗刨’的父親下水救人,讀到那麼多案件當事人的感謝、同事學生的緬懷,我很震驚。”滕海寧説,對父親的瞭解,在父親離開後更深了一層。

“他離開後,我沒有一天不想他。”李淑華悄悄拭去眼角的淚花,“現在要讓我和啟剛説幾句話,我想告訴他,兒子説過、你的同事們也説過、還有很多人都説過,要成為你那樣的人。”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3

7月22日,二二四團下發《關於開展向魏德友同志學習的通知》,號召全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以魏德友同志為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學習魏德友同志堅定信念、對黨忠誠,遵守紀律、服從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甘於吃虧的奉獻精神,忠於職守、堅韌執着、腳踏實地、認真較真的崇高境界,熱愛家鄉、保衞祖國、勇於犧牲、寸土不讓的國防國土意識。

為掀起學習熱潮,該團19個黨支部嚴格按照《關於開展向魏德友同志學習的通知》精神,迅速擬定學習計劃,組織本支部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要求參學的每名黨員分別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寫一篇心得體會,形成學先進、見行動、比貢獻的濃厚氛圍。

同時,利用黨員幹部“每週一學”,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深入宣傳中央和自治區黨委對兵團事業、對兵團老軍墾、對兵團黨員幹部羣眾的關心關懷,深入挖掘、積極選樹、廣泛宣傳身邊典型,教育和激勵廣大幹部羣眾特別是年輕一代,做像魏德友同志那樣理想信念堅定、富有責任擔當、堅持艱苦創業、矢志戍邊的兵團人,為推進團場事業、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力量。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4

“選擇了援疆,便是選擇了維護邊疆和諧穩定的神聖職責。我們會把四師當做自己的第二故鄉。”這句話,是40歲的援疆幹部王華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的,他為援疆所做的點點滴滴已經深深烙印在這片土地上。

8月18日上午,江蘇省句容市副市長、鎮江市援疆指揮組副組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師長助理王華在參加會議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

赴奎屯開會途中遭遇車禍

8月21日,記者從兵團第四師黨委宣傳部瞭解到,8月18日12點30分左右,援疆幹部王華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常委、四師黨委書記、政委張勇共同前往奎屯參加援疆工作座談會。車輛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和一輛運載砂石料、橫穿高速公路的貨車碰撞。

兵團第四師黨委宣傳部部長孟新春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當時王華坐在後排座位,120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後,立即對王華進行搶救,但王華還是於當天下午3點08分離開了。

據瞭解,該事故導致3人重傷,其中張勇全身多處骨折,司機在重症監護室搶救,而王華則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

噩耗傳出後,鎮江、句容有關部門的領導和王華的家屬於8月19日趕到了新疆。同日,王華靈柩運回兵團第四師,目前,該事故還在調查當中。

網民悼念生前口碑很好

王華是鎮江丹陽人,20日,鎮江媒體發佈了王華去世的訃告:

句容市副市長、鎮江市援疆指揮組副組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師長助理王華同志在前往參加會議途中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於2019年8月18日15時08分在新疆逝世……

訃告發出後,立即成為當地網民關注的焦點,許多網民對這起意外感到惋惜,一名網民在當地論壇上説:“他還那麼年輕,真是太可惜了。”

當地曾和王華共事過的同事説,王華很容易相處,“為人很好,樂於交朋友”。

王華不僅在當地有很好的口碑,在新疆工作3年也贏得了尊重。孟新春説,王華在新疆主抓援疆資金、援疆項目工作,這次意外讓人扼腕歎息,“他這個人很低調,做事很認真,口碑非常好”。

年底將完成援疆工作返回

王華2019年來疆工作,今年是第三年,原本年底他就要結束援疆工作返回鎮江,可不幸的是意外發生了。孟新春説,到現在包括他在內的同事、朋友及王華的家人都還不願相信,他就這樣走了。

微博上,伊犁當地網民對王華的去世感到深深地惋惜,“他將寶貴的生命獻給了新疆的建設事業,值得人尊重!”一名網民説。

“在3年的援疆工作中,我要實實在在做一些事情、幹一些工作。”王華曾説,援疆將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而如今,他把最美好回憶留給了這片土地。

記者瞭解到,王華的追悼會將於明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舉行。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5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蹟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也讓全國上下所有黨員羣眾知道了這個深藏功與名的老英雄。張富清同志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始終把國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只求為人民出力,不求國家回報,是當之無愧的共產黨員。

新時代,我們更要學習張富清同志的奉獻精神。張富清同志一生奉獻無數,不論在部隊還是在地方,他都將為人民服務擺在第一位。當張富清同志聽到“在湖北,恩施地區最艱苦,最缺乏人去建設”時,已是連級幹部的他迅速響應國家號召,自願轉業到偏僻的湖北來鳳縣工作,為當地人民服務。時光荏苒,張富清同志在湖北這一呆就是整整64年。而在上世紀60年代,為了響應國家減擔減負的號召,時任副區長的張富清同志率先動員妻子“下崗”,自謀生路。到了老年,張富清同志不幸得了白內障,當他兒子為他選了原可國家報銷的七千元人工晶體時,張富清同志卻自己找到醫生,要求換成三千元也是最便宜的人工晶體,這麼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不給國家增添負擔。

新時代,我們更要學習張富清同志的淡泊精神。張福清同志戎馬一生,年輕時的他跟隨大部隊東征西戰,並先後立過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還兩次獲得戰鬥英雄的稱號。20__年,因政府要採集退役軍人信息時,94歲的張富清才讓兒子去打開那個箱子,拿出已塵封63年之久的軍功證明。看着這些泛黃的功章,大家這才知道在這偏僻的小城裏居然還藏着一位特等功臣。而當記者問他為何不讓大家知道,張富清同志卻説“和我並肩作戰的戰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一個排、一個連的戰士,都倒下了。他們對黨忠誠,為人民犧牲。和犧牲的戰友相比,我有什麼資格張揚呢”。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6

20__年3月,滕啟剛受理了原告不服公安機關對第三人不予治安行政處罰的決定一案,原告與第三人有無肢體衝突是案件爭議焦點。路上的監控視頻距離現場太遠難以分辨,為了還原真相,老花眼的滕啟剛特意買來一柄8倍放大鏡,把視頻的播放速度調到最慢,用3個多小時一幀一幀地細緻查看,最終找到了事實認定的關鍵證據,作出公正判決。

滕啟剛病逝後,同事們梳理他的辦公資料,發現了一個寫有“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結案”的登記本。

那是20__年,滕啟剛擔任千山法庭庭長的第四年。四年間,法庭收案數量逐年攀升,但結案率始終保持在100%。20__年,他本人主審了219件案件,其中210件是以調解和撤訴的方式結案。

這樣的業務能力,源於滕啟剛三十年如一日的學習和總結。他把常用的最新的法條、案例摘錄下來,貼在小冊子上,隨時翻看,反覆琢磨。在他的電腦中,留下了他撰寫的50餘萬字的總結、論文、心得等文字材料。

在滕啟剛的年度總結電子文件夾下,每年都有一個“自查報告”,上面寫着當年發回重審案件的名稱、原因、改進舉措和反思,“加強學習”是他提到最多的詞語。

“滕啟剛的身上有一股鑽勁兒。”與他共事了30年的民事審判庭庭長説,“在審判委員會上,熟悉刑事、民事、行政三大部類審判業務的滕啟剛,往往是一些彙報法官難以逾越的一關,他總會提前深入研究案情,準確找到適用的法律,直言不諱地指出彙報中的問題和瑕疵。”

不久前,按照院裏安排,原在執行局工作的常旭光接任行政庭負責人。他説:“滕庭長為我們樹起一面旗幟。接過滕庭長的槍,深感肩上責任重大,我們會以他為標杆,練就精湛業務本領,始終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堅持公正廉潔辦案,讓這面旗幟永遠高高飄揚。”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7

雪蓮,是高山的精靈。凌寒獨放,紮根雪線之上,傲立冰川之間;花色素潔,不慕蜂鳴蝶舞,更有藥石之效。有人説,因公殉職的援疆幹部王華,就像這樣一朵純潔的雪蓮花,忍得住孤獨,耐得住艱難,頂得住壓力,擋得住誘惑,扛得起責任。

雪蓮堅韌、聖潔,可謂“草木有本心”。而為人處世,更需要“抱定初心終不悔”,堅守自己的標準、錨定自己的目標。同事都説王華身體很好,卻不知他辦公室和宿舍裏放着很多治療慢性胃病的藥;王華帶領援疆幹部資助了50名學生,卻特意叮囑學校保密;在王華的日記裏,鮮有在外人看來值得“炫耀”的事情……那些奉獻與犧牲,那些執着與堅持,那些樸實與簡單,或許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壯舉,但卻如雪蓮一樣:唯其純粹,所以美麗;唯其平凡,所以動人。

王華用行動與生命,回答了“援疆三問”——來疆為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當有人計較高寒乾燥、水鹼、紫外線等對身體的傷害時,王華在可克達拉市高中項目的工地上日夜奔波,在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醫院綜合樓項目申建殫精竭慮;當兒子因為爸爸不能陪伴左右而傷心落淚時,王華在幫高中生依力米努爾·馬合木提躍過龍門……這樣的故事並非驚天動地,也無關生死抉擇,卻讓人感受到超越性的意義和價值。其中原因,正在於少了“私利”,多了“公義”;走出“小我”,成全“大我”。

活着是援疆的旗幟,倒下是援疆的基石。更多如王華一樣的援疆幹部,奉獻在此、牽掛在此,有的眼睛幾近失明仍堅守崗位,有的妻兒重病無法陪護,有的父母離世未能見上最後一面。教育援疆、醫療援疆、產業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五加二,白加黑”,“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工作”,是很多援疆幹部的真實寫照。魯迅説:“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對於他們來説,苦不抱怨,因為這是使命的召喚;難不退縮,因為這是篤定的信仰;累卻心安,因為這是光榮的職責。

與“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國、“活在身邊的理想”鄒碧華一樣,王華與更多的援疆幹部,用自己的選擇,回答了新時代如何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考題,堪稱“兩學一做”的典範。走過流血犧牲、毀家紓難的時代,不再有戰火烽煙、槍林彈雨的考驗,然而對於共產黨人,使命的召喚從未停止,篤定的信仰更不能動搖。8800多萬黨員以榜樣為指引,在“學”上用真功,在“做”上見真章,在平凡崗位上義無反顧地默默堅守,在羣眾需要時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必能凝聚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挺起民族復興的堅實脊樑。

賽里木湖舉杯致謝,伊犁河谷嗚咽感恩。日前,展現王華事蹟的新媒體作品《想你!天山雪蓮為你綻放》剛一上線,不到24小時,閲讀轉發量就超過220萬人次。一次點擊就是一次感激,一次轉發就是一次褒揚,這就是民心,這就是豐碑。雖然王華離世了,但他其實還“活着”——活在新疆各族羣眾的心中,活在援疆前工作過的句容和鎮江的百姓口碑裏,活在接力王華未竟事業的援疆幹部的堅守中。

無悔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初心永不忘,忠魂守邊陲。王華已經化為了那一朵雪蓮,綻放在天山之巔,守護着這一方熱土,傳唱着精神的頌歌。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8

每一次採訪,都是通向一羣會“發光”的平凡人,那裏有最真實的感動和力量。

對滕啟剛生前事蹟的採訪,也不例外。

採訪之前,拿到了些材料,對滕啟剛法官算是有了些初步認識——紮根基層、愛崗敬業。但當走進滕啟剛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通過對他同事、家人、案件當事人等進行深入採訪交流,當那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被一一“拾起”時,照片中那個戴着老花鏡、頭髮稀疏的基層法官形象愈發偉岸,他的事蹟令人動容,更讓人崇敬。

他的心中有黨。

“入黨宣誓那天,大冬天的,零下20來度,卻一點兒都不覺得冷,真是打心眼裏高興!”

“無論何時,集體利益高於我的個人利益,一切服從組織需要,黨叫幹啥就幹啥。”

“正因為只剩兩年多退休,我更要珍惜為黨工作的機會,一定要對得起這身衣服。”

……

採訪中被還原的這些話語何其樸實,但背後卻深藏着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帶給人莫名的感動。

他的心中有民。

採訪中,這種為民情懷在一件件“小事兒”中足見一斑。

他不顧污染物,踏進厚厚的污泥中,頂着烈日勘查受損果樹,為果農維權;他四處奔走,幫案件受害人——一名被性侵的15歲女孩尋找安身之處;他看當事人貧困,主動找律師“求情”退還律師費,再助其多方調解結案;他為患有精神疾病的鄰村村民製作“愛心”字牌,只為幫村民在賣菜的時候不被人欺……

一個個小細節,無不讓人淚目。一位心中有人民的法官,怎會不是一位好法官!

他的心中有責。

為不負頭上的國徽、心中的天平,他肩挑責任,守望正義。

在做書記員和助審員的5年間,“半路出家”的他利用業餘時間,先後在職攻讀取得了法律專業大專和本科學歷;他的電腦裏留有他撰寫的總結、論文、心得等文字材料超過50萬字;在他的年度總結電子文件夾下,每年都有一個“自查報告”……在守護公平正義的道路上,他從容不得半點馬虎。“一個案子,對法官來説是工作,可對當事人來説,也許就是他的人生。”他發自肺腑的話語至今激勵並鼓舞着年輕同事。

他的心中有戒。

當事人想通過他的親屬和身邊人打開“缺口”,他反覆告誡家屬絕不能逾越“紅線”;妻子因幼兒園改制失業,他沒有找組織幫助,而是鼓勵妻子自力更生、自謀職業;在兒子14歲生日時,他告誡兒子,可以學習不好,可以調皮,但是絕對不可以觸犯法律的底線……

這就是一名真實的基層法官,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可透過一件件、一樁樁回訪中的“小事兒”,愈發讓人感慨:紮根基層30載,於平凡中堅守便是不凡。

斯人已逝,精神長存。

滕啟剛似一面旗幟,如一座燈塔,將始終給後來人以力量。

開展學習耿家盛同志先進事蹟 篇19

柴生芳滿頭大汗地爬到臨洮縣最偏僻的“劃不着山莊”;柴生芳站在田間地頭和羣眾仔細攀談;柴生芳側着身子邊聽羣眾説邊記下筆記……大屏幕播放着柴生芳生前的事蹟短片,看着一幅幅柴生芳走村入户的畫面,看着柴生芳去世後臨洮人民萬人空巷的沿街送別,淚水就在敬一丹的眼眶裏打轉,這位親民、愛民的好縣長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她。“在短片裏,我們幾乎沒有聽到這位縣長説話,但是很多鏡頭,都在記錄他在傾聽。他在聽,聽得見,聽得進,聽得懂。”敬一丹深情地説。

當柴生芳的妻子祁雪麗上台時,敬一丹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慢慢長大後會問,我爸爸是怎樣一個人?你要怎麼回答她?”

祁雪麗長歎一口氣,含着眼淚説:“我就説,你的爸爸是個非常非常好的爸爸,他特別特別的愛你和媽媽,特別愛我們的家。你的爸爸是一個勤奮好學、有責任心、善良、有理想的人,我會告訴我的孩子……”祁雪麗的回答,讓演播大廳一下子安靜下來,在這不尋常的安靜中,人們忽然意識到,敬一丹哽咽了。誰都沒有想到,這位身經百戰的主持人此刻眼睛裏噙着淚水,淚光在閃爍。她極力控制着自己的感情,用哽咽的聲音動情地説:“雪麗啊,這關要一關一關地過。等孩子長大有理解能力了,你可以告訴她,你的爸爸是受人尊敬的‘時代楷模’!”雷鳴般的掌聲像浪潮一樣在全場響起,心靈的震撼讓每一位在場的人都深深地被感染,久久不能平靜,此刻的演播大廳成了眼淚的海洋。

接下來,現場朗誦了中國楹聯協會為柴生芳製作的兩副對聯:

“瘠土生春,盡澆心血為民語;公僕踐諾,但以勤廉立楷模。”

“夙夜在公,為國為民甘奉獻;辛勤不怠,論行論德仰鳳儀。”

此時站在一旁的敬一丹低頭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淚水。

在接下來的主持中,敬一丹更是幾度哽咽,甚至一度下台調整情緒……

敬一丹的眼淚,是為這位親民為民、受人民愛戴的好縣長而流,是為這位新時期基層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而流。此刻的眼淚,是感動,更是一種銘記,一種告慰。

眼淚不會忘記。柴生芳,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4k34m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