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事蹟材料 >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精選22篇)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精選22篇)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

人人都有一顆嚮往外面世界的心,但總要有人留在這裏,幫助他們走出去。1986年,高中畢業的劉金翠在鄉親們期盼下以一名代課教師的身份留在了慈利縣廣福橋鎮三王村點校,開始了鄉村教師生涯,在講台上一站就是35年。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精選22篇)

寒露時節,在廣福橋鎮三王村點校,劉金翠像往常一樣開展每日的教學工作

三王村點校是廣福橋鎮最偏遠的教學點,山陡路窄,與外界的交通和通訊極為不便。生於鄉村,長於鄉村的劉金翠高中畢業後反哺鄉村,以代課教師的身份留了下來。

劉金翠:(當時)我們這山裏的孩子沒有(老師)來教他們,家長們也不想去外面陪讀,迫切的希望我留下來,我也想為他們做點什麼。

幾十年間,學校經歷並校裁減,教師走了一個又一個,村裏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少,劉金翠卻依然堅守在這一方講台上。自1999年開始,三王村點校成了一人一校,同一間教室裏,劉金翠既任教學前班,又任教一、二年級複式班,“特殊的”教學模式對從教多年的劉金翠早已習以為常。

今年,三王村點校一共招收了10名學生,課堂上,劉金翠是一對一地教學生每個細小知識點的老師,從口型到發音,握筆到寫字;下課後,她是哄孩子吃飯睡覺的“保姆”;灶台上,她是劈柴燒火的炊事員。每天轉軸似的從清早忙到午休,劉金翠連坐下歇口氣的功夫都沒有,一個人忙不過來,她還把母親接來學校幫忙負責孩子們的午餐。

如今,村裏較富裕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鎮上或縣城的學校去讀書了,在三王村點校就讀的孩子基本是留守兒童,劉金翠深知對這些孩子需要傾注更多的關愛,她經常利用放學後和週末時間開展家訪,及時發現並解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讓一批批山旮旯裏的孩子健康、茁壯成長。

天有不測風雲,35年間,劉金翠生活命運多舛,愛人患病去世,自己和在沿海打工的兒子遭遇車禍,相繼給她生活重擊。20xx年的車禍造成她腰椎粉碎性骨折,為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她僅僅在病牀上躺了四個多月,就拄着雙枴回到了心愛的課堂上。

多年來,劉金翠也曾有許多走出去的機會,但是看着山裏孩子們天真淳樸的笑臉,渴望h的眼神,鄉親們的期盼,她毅然決絕地留了下來,執着堅守着讓村裏的孩子們走出大山的.教學信念,繼續一人一校的鄉村教學生活。

從當年的滿頭黑髮到如今的兩鬢斑白,劉金翠把人生最美的35年獻給了三王村點校,獻給了山旮旯裏的孩子們。正是因為她的堅守,才讓生活在山村的孩子眼中看到了對未來的期望。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2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去年剛爆發新冠疫情期間,當時的你在做什麼呢?網絡上流行着“宅家也算為抗擊疫情做貢獻了。”而有這麼一羣人,每天起早貪黑,冒着生命危險,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忙碌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人民羣眾生命健康,泗溪分院護士李義無反顧地加入了抗疫隊伍。

去年大年三十,本該是闔家團圓、共度佳節的時候,可新冠病毒來勢洶洶,打亂了一切生活節奏。接到上級指令後,李匆匆收拾了行李,簡單囑咐了家人,將3歲的兒子託給婆婆後,在兒子“媽媽、媽媽……”的哭喊聲中,她揪着心卻毅然決然地返回醫院,接手了急診值班與120值班工作。

抗擊疫情需要,120刻不容緩,沒有正常飯點,有時一個麪包、一桶泡麪就應付了事,沒有正常休息時間,一個電話就得出發,這些便是120值班醫護人員的常態。“鈴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聲音響起,她睜着朦朧的眼睛,看了看手機,已是凌晨3點鐘。對於距離剛完成出車任務回到醫院休息了不到十分鐘的她來説,雖然渾身疲憊,卻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只見她迅速穿戴好防護用具,立即搭乘120救護車。而此次任務非常特殊,因為是前往泗溪鎮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家中,及時轉移並隔離其家屬和密切接觸人羣。“當得知新冠病毒近在咫尺,我曾不願相信,也曾害怕。但是看着身上的裝束,我不得不去面對,而且必須盡全力去開展隔離和留觀工作。”她回憶着當時的心情,在他人視這些接觸者為虎狼,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作為醫務人員的她更要扛起責任負起擔當衝在最前面。她説如果連身為醫務人員的自己都退縮的話,那誰還能為羣眾的健康築起圍牆,阻擊疫情呢。

抗“疫”之路辛苦且忙碌,忙得沒有白天黑夜之分。可像李這樣的醫護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難,始終堅守崗位,時刻銘記初心,身體力行,用自己的安逸舒適換來這太平的盛世。“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他們一直在路上,與你我同行!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3

馬,男,哈薩克族,1963年12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木乃縣吉木乃鎮沙爾烏楞村護邊員。

作為義務護邊員,馬xx24年來無怨無悔守護着祖國的邊境線,累計巡邏26萬餘公里,相當於我國陸地邊境線總長的11倍多,用生命護衞着祖國的安寧。

吉木乃縣薩爾烏楞村離邊境線不到100米,被稱為“中哈邊境第一村”,馬從小在這裏長大。1990年,他從部隊復員,當起了義務護邊員。馬合沙提負責巡視的是中哈邊境68至71號四個界碑間15公里的邊境線。從小跟隨父親巡邊的他,對邊境線上的每個土坑、每條水溝,甚至每塊石頭,都一一記在心裏。巡邊時,馬鞭子、望遠鏡、紅油漆等都是他隨身攜帶的物品。看到鐵絲網破損了,他就會用鉗子修一修;發現界碑上的字褪色了,他就會用油漆把“中國”二字和界碑號描清晰;看到界碑髒了,他就會用乾淨的抹布認真地擦了又擦。

1996年8月25日,馬合沙提和父親斯拉木騎馬一同去邊境線巡邏,發現沙依汗山方向濃煙滾滾,父子倆隨即向邊防部門和當地政府彙報。吉木乃縣軍警兵民1300餘人經過三天三夜奮戰,終於將長達20多公里的火龍撲滅。20__年4月9日,吉木乃縣遭遇60年不遇特大雪災。馬合沙提巡邊時發現,哈薩克斯坦方70號界碑被雪水沖積的'沙石掩埋,立即報告邊防會晤站。哈方很快安排專人對70號界碑進行清理,並向我方表示誠摯謝意。

20__年冬天,大雪把薩爾烏楞村蓋得嚴嚴實實。看着關節炎發作、連上馬都困難的馬又要出門巡邊,他的妻子阿依肯古麗勸他別去了。可話言剛落,馬合沙提已經騎着馬走遠。在巡邊返回的路上,馬合沙提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昏了過去,醒來已是凌晨3點,幾乎凍僵的他強忍着傷痛,艱難地牽着馬向家走去。看到一瘸一拐、已經凍得説不出話的丈夫時,在路邊等了幾個鐘頭的妻子抱着丈夫放聲大哭:“你咋才回來,你這樣幹不要命了嗎!”從那以後,只要馬合沙提出門,妻子總會給他準備好乾糧、熱水。

薩爾烏楞村的青壯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裝卸貨物掙錢,一個月至少掙3千元,而馬合沙提卻只有從20__年開始邊防派出所每月給他發的150元補助。有人説他傻,馬合沙提卻笑着説:“掙錢,我也想啊!但護邊更重要!祖國是我們的母親,孝敬母親還講報酬嗎?”

馬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道德模範、新疆公安邊防總隊優秀護邊員等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4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徐始終保持一顆嚴謹認真、好學上進的心,時刻踐行着“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領導與同事的認可、病人與家屬的.讚譽,先後榮獲“縣級健康教育工作先進工作者”“青年崗位能手稱號”等榮譽。

她是村民眼中盡心盡責的好護士。在醫院,作為質控小組的成員,她深知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的重要性,在認真做好醫療服務的同時,經常起早貪黑走村入户為近100名服務對象開展健康查體,一遍又一遍地向村民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防治知識等內容,積極引導村民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從而進一步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發生及併發症的出現。村民們經常打趣道“小徐,你就是我們村裏人啊,這麼為我們着想,為了給我們測血糖起那麼早,真是辛苦!”

她是村民眼中值得信賴的貼心人。在鳳垟鄉洲路村,有一名乳腺癌症晚期的村民,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並且褥瘡面積較大,渾身散發着惡臭味。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她沒有絲毫猶豫,定期上門為其導尿,並細心地為家屬講解壓瘡後的正確護理,手把手指導他們翻身的技巧。每次導尿結束,家屬總拉着她的手説“每次都要麻煩你上門幫我們,實在太感謝你了”,而她只是笑着説“這是我應該做的,是我的職責”。

她是村民眼中防控疫情的先行者。眼看20__年春節將至,人員流動規模加大,作為20__年新冠肺炎疫情親歷者,她深知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也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她第一時間到崗進入戰備狀態,每天忙前忙後,積極參與到新冠病毒核酸採樣、返鄉人員健康監測、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工作中,特別是在採樣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人員打噴嚏、乾嘔等反應,面對種種未知的風險,她從未退縮,堅守在崗位上,認真地按照流程做好每一例採樣。

她努力奔跑、砥礪前行,只因她心中有這樣一個信念: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使命在肩,就要為人民羣眾健康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5

尊重生命大愛無至

1992年第四軍醫大學畢業後,她走上了當醫生,為病人解除病痛的職業生涯。穿上白大卦,就背上了沉甸甸的責任。面對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用心、用情去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病人,為他們減輕病痛,給予他們繼續生活的希望。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始終將德行操守放在第一位,時刻堅定為病人服務的決心和信心,堅持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宗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看待物質利益,正確對待個人、集體與國家的關係,把病人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以“信”為本,兑現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諾言。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服務於每個患者,盡職盡責地為患者解除病痛。

20xx年9月,一名心慌氣短、面色青紫,病情危重的冠心病伴三度心衰患者,危在旦夕,從晚上9點到第二天上午9點多,她一直守在病牀前,積極搶救,精心治療,直至心衰糾正,症狀緩解,她才鬆了一口氣,到吃午飯時才發現自己還沒洗臉,患者家屬感動之至,當場送她300元錢的“紅包”,再三推辭無果,但為了解除患者及家屬的顧慮,她只得先行保管,在患者痊癒出院時退給了患者。像這樣的例子在她的身上還有很多、很多,舉不勝舉。近年來,拒收紅包百餘次,3萬餘元。

20xx年,新堡子鄉一名50多歲的張姓患者,患擴張型心肌病,伴有陣發性室速,在西京醫院就診時,醫生建議患者家屬放棄治療,回家準備後事。患者回家後,家屬找她去家裏會診,當她走進患者家門的時候,該患者穿着壽衣,無力地躺在牀上,從病人的眼神裏看到了絕望,村裏人進進出出,和患者進行着最後的道別。她經過認真查體,仔細檢查,科學評估後,認為還有好轉趨向,於是建議其住院治療,在她的精心治療下,經過一個月的住院,病情好轉,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延長生命3年有餘“。

學以致用嚴謹為醫

解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醫務工作者的首要責任,也是她的人生座標。積極進取,爭取支持,拓展醫療服務範圍,是她的職業追求。20xx年她從西安交大第一醫院血液科進修回院後,積極倡導,爭取領導支持,建立了“骨髓檢驗診斷室”,填補了我縣血液病診斷的空白,為血液病患者就近明確診斷、及時治療提供了重要保證。骨髓診斷經數百例與省級醫院的驗證,準確率達到了98%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是她的職業操守,為生命保駕、為健康護航,是她的崇高信仰。憑着對衞生事業的忠誠和對生命的尊重,踐行着她為病人解除病痛的宗旨。

20xx年春天,非典肆虐,人人倍感危機,個個談非色變,這時醫院安排她到“發熱門診”從事非典病例分檢工作。當發現第一例疑似非典病例時,又安排她到簡陋的臨時病房進行診療救治。在這種環境下,她把個人安危放在一邊,服從單位安排,義無反顧戰鬥在抗非第一線。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6

吳x,男,漢族,19xx年3月生,生前系浙江省杭州長運運輸集團公司駕駛員。

短短76秒,吳x突遭重創時臨危不亂,強忍劇痛將車停穩,以極大毅力完成了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用生命踐行了“一切為了顧客”、“誠信、愛崗、敬業”和忠於職守的職業道德觀,他被人們譽為“最美司機”。

20xx年5月29日中午,吳x駕駛着載有乘客的大客車行駛於滬宜高速上,被迎面飛來的制動轂殘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腹部致肝臟破裂,但他仍強忍疼痛將車停穩,並提醒車內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報警,後吳x被送往解放軍無錫101醫院搶救。20xx年6月1日凌晨3點45分,吳x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8歲。

76秒,面對突發事件,吳x沉着冷靜,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準確完成一整套安全規範的操作。這些背後,離不開他過硬的駕駛技術,離不開他十年積澱的高超職業技能,更離不開他崇高的職業道德。正是平時積澱的過硬操作技能,保證了他在遭受重創的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有效、規範的.處置,保障了24名乘客的生命安全。“他出事時,不管是坐姿,還是停車措施,都是完美無瑕的。”事後,通過反覆查看監控錄像,吳x生前的同事們一致認為。

平時,吳x立足平凡崗位,兢兢業業,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鑄就了瞬間的偉大。吳x自20xx年進入杭州長運客運二公司擔任班車駕駛員起,就視手中的方向盤為生命線。從業十年來,他安全行駛100多萬公里,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次違章記錄,沒有一起旅客投訴。20xx年春運期間,杭州遭遇連日大雪冰凍天氣,出行非常困難,成千上萬的旅客都在等着回家,吳x第一個報名參加抗雪救災。艱難的道路,他第一個出發,與同事們一起搶在春節之前把旅客平安送回家。吳x在車內一直放着一本安全手冊,得空時,他會拿出來翻看。他認為,只有對車子有了相當的瞭解,面對各種情況,才能從容應對。雖然從業多年,但他始終把自己當作新手,堅持規範操作一絲不苟,將“安全第一”、“旅客生命財產第一”時刻放在心裏。

吳x生活節儉,在同事眼裏,他除了買過幾件喜歡的運動服,平時穿的都是工作服。但他卻很大方,當春風行動、5·12汶川地震捐款時,他捐得比別人都多。

吳x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浙江省勞動模範、浙江省“五一”勞動獎章、杭州市道德模範。中央文明委授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7

20__年11月15日,中心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收看《榜樣3》專題節目,同為一名全科醫生,我對鄉村醫生——事蹟印象特別深刻,感悟特別多。節目組鏡頭帶我們走進貧困的中國鄉村,那裏的村民生活艱難、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就醫困難,但是卻有一位白衣天使守護在鄉村百姓的身邊。鏡頭讓我們看到了醫生感人至深的行醫故事,他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了對大山百姓的熱愛和回報,用純樸的行動履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承諾。

--一位年輕的“80後”醫生,留守農村,行醫多年背爛17個“限量版”單肩揹包,騎壞了數輛摩托車……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大愛大美,讓我為之動容、落淚。他為了父老鄉親而錯過了致富的機會,錯過了陪伴家人的`時間,卻給一方百姓帶來了健康和安樂,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首先想到的是為“大家”,而顧不上自己的“小家”,他捨己為人的精神是我們所有黨員學習的.榜樣。強大的責任感和偉大的奉獻精神讓他變得不平凡,給予我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醫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父老鄉親純真的感情,他用純淨的心靈引領我們,用崇高的品質感染我們,教會我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用自己的雙手和雙腳去改變環境,完成使命。

我也是一名黨員醫生,當務之急要以為榜樣,反思自我,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他至高無尚、無私奉獻的精神,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作為一名醫生,要以他為榜樣,變感動和激動為行動。

我們每位醫生,在自己崗位上承擔着治病救人的任務,工作直接關係着百姓的健康和千家萬户的幸福,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愛崗敬業的重要性,所以我要一絲不苟、紮紮實實幹好本職工作,幫助患者減輕痛苦,重獲健康。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8

楊永峯,男,漢族,1971年10月生,中共黨員,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應急救援中心理事長。

大巴墜崖,30多名乘客深夜命懸一線,楊永峯帶人披荊斬棘緊急救援;百年不遇的洪水肆虐鄉村,他冒着生命危險實施救援;“驢友”或羣眾登山遇險,他拼盡全力搜救。他是羣眾心中的“守護神”。

一次偶然的見義勇為,開啟了楊永峯的救援生涯。20__年3月2日深夜22時55分,楊永峯開車帶着兒子和3名員工行駛至省道五龍鎮小虎山路段時,發現先前一直行駛在前的`大巴車突然消失了。他意識到大巴車可能墜崖了,立即掉轉車頭折返。他一面報警,一面帶領大家藉助手電筒,分工展開救援。他讓兒子和一位員工留在路上擔任“警戒”,打開雙閃燈,提醒過往車輛注意,併為下陡坡救援人員指路、做接引。自己和另外兩名員工則下陡坡,藉助手電筒的光,穿過荊棘叢救人。因為他們的及時報警與救援,為後續生命大營救贏得寶貴時間,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挽救了13個人的生命。

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結束後,楊永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先是將林州市委頒發的“林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獎金捐給當地慈善總會,用於救助貧困家庭;隨後帶頭成立以義務搜救、救援為使命的紅旗渠應急救援隊。4年多來,他帶領團隊配合公安、消防、應急管理等部門,先後參與山地救援、水上水下救援、城市搜救、災難應急處置等各類事件617次,成功挽救521人。

楊永峯和他的團隊將見義勇為的救援行動擴展到林州之外,先後多次到內黃、浚縣、淇縣、長治等相鄰縣市乃至太行山周邊參與救援。僅20__年,救援中心就出隊158次,出車923輛次,出動救援隊員1811人次。楊永峯榮獲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河南省見義勇為英雄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9

艾青先生説:“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是的,是因為對這片土地深深熱愛,是醫者對病人的博大仁愛,是共產黨員對工作的無私敬愛,所以“最美鄉村醫生”堅守崗位從第1個年頭到第17個年頭,照顧的五保户從第1户到第13户,騎壞的摩托車從第1輛到第7輛,行程從1公里到可繞地球10圈.......

20多年前,生長在山西大山裏的考上了衞生學校,家裏沒錢供他上學,是全村鄉親湊錢才圓了他的學醫夢。畢業後,為回報父老鄉親,他放棄到縣醫院工作的機會,回到山裏,當起了鄉村醫生。

18年來,懷着感恩的心,對父老鄉親有求必應。他承諾24小時上門服務,從不收診費。村裏人有事一招呼,馬上就趕過去。有些鄉親付不起藥費,就記個賬,但他從不催賬,後來乾脆把賬本全都燒掉。有人問,你有行醫的本領,為什麼不出去掙大錢?説,我不能走,走了就對不起良心,對不起曾經幫助過我的老百姓。我在哪裏當醫生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哪裏最缺醫生。就是這樣,把自己全部交給了鄉親,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那句入黨誓言。

克服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一個醫者之心和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穿梭在家鄉的川塬樑峁之間懸壺濟世,遍佈各行各業的共產黨人,都應該向學習,學習他牢記宗旨、牢記責任的政治品格的政治品格,在新時期,要做好一名優秀的、忠誠的、務實的、廉潔的`好黨員、好乾部;學習他紮根山村、甘於奉獻的為民情懷,不畏艱辛,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信念堅定,始終心繫村民;學習他精湛的專業技術、高尚的道德品格,以畢生維護醫學的神聖、守護醫生的職業尊嚴......

用自己的行動弘揚醫者職業精神,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更要牢記宗旨意識,有甘於奉獻的為民情懷,心中時刻裝着百姓,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用自己的行動切實踐行精神!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0

翁於20__年10月到縣人民醫院醫共體筱村分院,從事護理及公衞工作。工作中,一直認真負責、兢兢業業。自基層醫療單位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以來,她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上門隨訪,她的管轄村年均簽約達300人次以上,簽約居民服務滿意度達96%以上。

“病人無醫,將陷於無望;病人無護,將陷於無助。”去年3月的一個夜晚,她簽約的村民林老伯的孫女哭着打來電話,説爺爺病重,身邊沒有大人。來不及細問,翁急忙通知家庭醫生一起趕到林老伯家,此時林老伯已昏睡過去,醫生查看後初步診斷是長時間高燒引起水電解質失衡導致昏迷,再不救治情況將十分危急。翁急忙幫林老伯緊急物理降温,併為他掛上吊瓶,當準備跟家屬囑託相關事宜時發現林老伯家只有爺孫倆,十來歲的小女孩就站在林老伯跟前,臉上滿含着對爺爺的擔憂。翁於是主動留下來,幫老伯擦汗、換毛巾、換吊瓶……,經過一夜的`緊張救治和護理,黎明時老人終於甦醒,當他拖着虛弱的身體微笑着説:“姑娘,辛苦你了,謝謝!”這一笑,猶如初升的太陽,將一夜的疲憊一掃而光。這一刻,翁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神聖和光榮,意識到日日夜夜不知疲倦的下村服務都是值得的。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更是積極投身一線抗疫,為村民測體温、量血壓、測血糖、發放口罩,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為行走不便的村民上門就醫、帶藥送藥,向村民們及時普及疫情防控政策及知識。工作的時候,也會遇到許多困難,比如有的村民疫情期間外出拒絕佩戴口罩、返鄉人員不配合體温監測等,對此,她都會積極耐心地與他們一一進行溝通和勸導,並最終獲得村民的理解和配合。

基層醫療工作紛繁錯雜,讓大家從質疑到認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時間與耐心。翁表示,面對困難時,對職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支持着她,她將繼續帶着這份初衷與熱情,在護理這個崗位上不懈努力、執着堅守,為家鄉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1

“如果把醫生比作‘鮮花’,那麼為了病人的康復,我就甘做一片‘綠葉’。”吳經常這樣説道。從事護理工作時間不長,但她卻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謙虛的工作態度、温暖人心的.言語,悉心地護理每一位重症患者,逐漸成長為呼吸科的骨幹護士,能夠獨當一面,嬴得了病人、家屬及科室領導的讚譽。

多年來,她始終在護理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用熾愛温暖着病榻上的患者,用滿腔真情感動着每一位病人的心靈。20__年1月27日,她在科室整理病房時接到護士長的通知,感染科人手不夠需要去幫忙。接到通知的她意識到這意味着什麼,當時國內新冠疫情席捲而來,這是要上“戰場”了呀。只聽見她激動地答覆道“好的,我稍微準備下,馬上過來。”掛斷電話後,她立即交接完手頭工作,回家簡單收拾了常用生活品,和父母簡單打過招呼,就懷着忐忑激動又惶恐的心情趕往感染科報到。

正式進入工作後,她不斷調整心態,時時刻刻自我提醒着:“我要鎮定,病人需要我們,我們是強心劑;醫生需要我們,我們是戰友。”當時有位患者由於病情特殊,對於一切治療顯得特別抗拒和焦慮,每日拒絕吸氧、拒絕進食、隨地吐痰。她深知這樣會加重患者的病情,便經常打電話來安撫患者的情緒,貼心地替患者打水、送飯。經過一些時日的疏導和關心,該患者終於配合醫務人員開始了治療。由於診治需要,該名患者轉診至上級醫院治療,但是她還繼續跟蹤這位患者的後續情況,得知患者平安出院,她才安下心來。

此外,她還作為實習護士帶教教師,總是主動做好“傳、幫、帶”工作,將業務知識和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護理人員。她常説,一片“綠葉”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的“綠葉”,才能讓護理事業蓬勃發展,才能源源不斷地將南丁格爾精神發揚和傳承下去。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2

,女,1979年9月生,xx街道新村村民。

自結婚後和公公婆婆同住,生活上對兩位老人悉心照顧。20__年冬天的一個傍晚,外面下着大雪,全家人正圍坐一起其樂融融地吃着晚飯,突然婆婆摔倒在地,説不出話,待大家反應過來,婆婆右邊身子已經失去了知覺。即將臨盆的笨拙地跑下樓,找了輛出租車把婆婆送進醫院,又挺着大肚子幫助丈夫跑上跑下拿藥、辦手續。婆婆被確診為腦血栓,在醫院的搶救下,保住了性命,卻癱瘓在牀,喪失了勞動能力。為了給婆婆看病,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百善孝為先”是一直銘記於心的道理。孩子剛滿月,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既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和卧病在牀的婆婆,還要照顧外出幹活掙錢養家的丈夫,她就像個陀螺一樣,幾乎沒有閒着的時刻。她常對婆婆説“你一定要戰勝病魔,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照顧你、陪伴你”。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十幾年來,她一面操持家務,一面伺候老人,在忙裏忙外的同時,和丈夫四處投醫問藥給老人治病,精心照顧老人飲食起居,洗衣做飯洗頭剪指甲。即使如此忙累,堅強樂觀的她永遠面帶笑容,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全心全意地照顧着她這個家的所有人。

對於孩子的教育也從不馬虎,乘承“以實際行動感染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實際行動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愛護家人。不僅注重孩子學習成績,更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教導孩子學會獨立自主、誠實守信、用結友愛、禮貌待人等優秀品質。

這就是,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她十幾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顧卧病在牀的婆婆、盡心經營原本貧寒的家庭,用愛温暖每一位家人,以情感動每一位鄰里。20__年先後被授予xx街道“好媳婦”、孝老愛親“長安好人”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3

許,女,漢族,19xx年4月生,xx省xx市xx區西關社區居民。

她沒有堅實的臂膀,卻四十年如一日為癱瘓兒子延續生命;她家庭貧困,卻回絕了10萬元的愛心捐款。許,一位連名字都沒有的97歲老人,用自己的堅持和無私書寫着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

因為生在舊社會,17歲時嫁給了同村的許,人們就叫她許。40年前,小兒子許不幸患上精神病,連家人都不認識,全家傾其所有為其治病,使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從那時起,許就衣不解帶地照顧兒子。19xx年,老伴去世,年過七旬的許只能獨自擔起照顧兒子的重任。19xx年,許病情惡化完全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此時,許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寬裕。體恤兒女的許硬是咬着牙自己堅持照顧許全意,餵飯、喂藥、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許自己動手去做。有時許累得不想動,但是一想到兒子沒吃上口熱飯,心裏就難受起來。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幾次,看看兒子冷不冷、熱不熱,有沒有尿牀。兒子的頭髮、鬍子都是她親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髮蒼蒼,腰背累得深深地彎了下去。病牀上的許全意雖然瘦弱,但身上乾乾淨淨,沒有一點褥瘡,雙眼有神。雖然不能言語,但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完全沒有久病之人的那種木訥。

“二哥是我母親的全部,她也不願意拖累我們,我們想搭把手都不允許,更別説把二哥接到家裏照顧了。”女兒許説。許説:“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顧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議出資幫忙許奶奶的小兒子住進福利院,減輕老人的`負擔,讓她安享晚年,但被許一口回絕了。老人認為福利院的護理人員雖然不錯,但自己在家裏親自照顧兒子就應更好些,她不願意兒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帶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堅毅。

雖然家境貧困,許卻有自己的原則,好心人送來的錢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業老總在微博上看到許故事後,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員送來10萬元愛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當地民政部門為老人和她的小兒子分別辦理了低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讓許奶奶每當和人聊天時,總是不忘唸叨幾句感謝的話:“給政府添負擔了,共產黨好啊!”

許榮獲第x屆安徽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入選“中國好人榜”。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4

“老太喜歡吃甜的家裏光果樹就有好幾棵……”提起養母黃,周總有説不完的話。家住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59年前,8個月大的他,被周伯禹、黃夫婦收養,取名叫。夫婦倆如親生父母般,精心呵護他成長。

每當回憶起小時候,周總是充滿感激。“不論親生的.還是非親生,在我眼裏,他們就是我的親生父母。”

1985年春節,養父母替周舉辦了婚禮。第二年,養父周伯禹突發疾病去世,“老伴去世後,我身體越來越差,夫妻兩人一邊種植蔬菜大棚,一邊照顧我,一家人和和氣氣的。”

92歲的黃説起兒子兒媳的好停不下來。然而平靜美好的生活卻在20__年發生了變化。黃出門時不慎摔斷股骨,導致半身不遂癱瘓在牀。當時周種植蔬菜大棚,兒子尚未畢業成家。他不僅要兼顧大棚,還要求醫問藥,照顧母親生活起居的重擔完全落在了夫妻倆人肩上。有人勸説周將養母送去養老院,他卻從未動過這個念頭。

每天清晨5點起牀做飯,半小時喂完飯,然後跟養母聊天,推她出去散步。另外還需要定期剪指甲、擦身子、換洗衣服。光陰如流水,匆匆不回頭。歲月的風霜爬滿周額頭,照顧養母這件事也從“責任”成為“習慣”。

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周對長輩的孝順對兒子周志祥也產生了影響。老人癱瘓的頭一年,周志祥就主動接過照顧奶奶的重任。如今端飯、端便盆都是駕輕就熟。

周説:“無論孩子以後能不能出人頭地,孝順長輩,對長輩好是最重要的。”

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用親情和孝心,把老人照顧的無微不至,用實際行動給兒女們樹立着榜樣。鄰里之間提起他都讚不絕口,面對眾人的讚揚,周顯得很平靜:“百善孝為先,贍養父母是子女最起碼的責任,過去父母辛勞將我養大,現在是我報答的時候。”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5

秦詠鳴,1972年12月生,中共黨員,泗洪縣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衞大隊副大隊長。

他是一名網絡安全警察,破獲了多起重大網絡犯罪;他也是“尋人總動員鳴警”微博博主,幫助找回1300餘人。

多年來,秦詠鳴參與偵辦網上銷售假冒白酒案、網上開設賭場案、網上股票詐騙案等重特大涉網案件11起,協破命案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3名、抓獲逃犯42名,在網絡炒股詐騙案現場繳獲現金20__餘萬元。他還通過網絡挽救了69名試圖自殺者的生命。20年從警之路,不僅網上尋人,網下他走遍全縣中國小、幼兒園,義務為兒童上安全公開課400多場次,受教育兒童8萬多人次。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網絡衞士、尋人先鋒”。

秦詠鳴獲得全國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6

陳紅明,男,1971年7月生,中共黨員,阜寧縣吳灘街道辦立新居委會黨總支書記。

他是時刻把村民冷暖安危掛在心上的帶頭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舍小家為大家,帶領羣眾生產自救、重建家園。

20__年6月23日下午,17級特大龍捲風席捲阜寧,陳紅明強忍着親人“一死三傷”的悲痛,帶領村民徒手扒開碎磚瓦礫,先後救出20多人。為了挽救浸在水中的3000畝機插秧,他千方百計調來了電機和水泵,道路受阻,設備無法抵達,陳紅明肩扛手搬、清障道路持續到深夜12點。為了讓受災羣眾早日安居樂業,陳紅明又全身心投入居民安置點建設,還想方設法幫助村裏困難户解決裝璜資金,確保每一位村民按時搬進新居。

陳紅明獲得中國好人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7

鄭翔,女,中共黨員,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文昌花園社區書記、主任。

從事社區工作十多年來,她帶領社區創下20多個全市“第一”,把文昌花園社區從一個拆遷大社區建設成為全國和諧示範社區。

鄭翔創新工作方法,總結了48字“社區工作法”。她與轄區重點困難老人、殘疾人結成幫扶對子,牽頭實施“家門口飯碗”工程,幫助社區失地農民、下崗職工在家門口就業。“路不平、燈不明、車難停、家不寧,只要撥打110,解決問題就是靈”,鄭翔的電話號碼被居民們親切地稱之為“社區110”。她還鼓勵社區居民成立了合唱團、揚劇票友社等35個社會組織,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讓大家生活更有質量。

鄭翔獲得“全國小巷總理”之星、全國勞動模範、全國社區服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8

黃建生,男,1956年6月生,中共黨員,啟東市公安局退休民警。

他是啟隆鄉第一批守島警察,也是最老的“守島人”,在交通閉塞、物質條件貧乏的孤島上兢兢業業直至退休。

自1985年到啟隆鄉做第一批守島警察後,黃建生一干就是30年。他舉家搬遷上島,他的家成了一茬茬上島輪崗民警的大家庭。30年寒冬酷暑、風裏來雨裏去,他患上了帕金森綜合症。700户島民,沒有他不認識的,也沒有不認識他的,他用最樸實的方法贏得了百姓信任,成為百姓心中第701户“島民”。為了堅守小島,他多次放棄回城工作,甚至放棄晉升,用心守護着33.8平方公里的綠色淨土,用情抒寫着與5000多島民的愛民故事。

黃建生獲得中國好人、江蘇最美警察等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19

孫成斌,男,1965年9月生,中共黨員,淮安市洪澤區地方海事處馬浪崗海事所海事員。

30年前,孫成斌主動請纓來到地處荒島、四面環水的馬浪崗海事所工作,他以苦為樂,把幫助船民當成最快樂的事,一次次將遇險船員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回,被船員們譽為“大湖衞士”。

20__年5月11日,洪澤湖突起大風,瞬時風力達9級,孫成斌立即組織海巡艇下湖巡航,成功救助11艘單船和1個船隊共32名船員;20__年5月10日,洪澤湖又突起8級偏北大風,孫成斌與同伴連續奮戰7個多小時,成功救起了117名遇險船員。1987年至今,孫成斌和他的同事共搶救遇險船舶近2萬艘,搶救遇險船員近6萬人次,搶救貨物400多萬噸,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

孫成斌獲得中國好人、江蘇省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20

姜貴才,男,1968年5月生,中共黨員,淮安市清江浦公安分局長西派出所副所長。

從事社區警務工作18年,雖身患糖尿病,每天需要注射胰島素,但姜貴才始終以火一樣的熱情投身工作,贏得了轄區羣眾的真心稱讚。

工作中,姜貴才注重調動轄區羣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地開展“自主警務”,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社會穩定、羣眾滿意的工作目標。他總結出“三心四主動”“社區工作五法”等羣眾工作法,成功化解矛盾糾紛近萬起。他記錄了13本“民情日記”,社區內羣眾的家庭情況、聯繫方式爛熟於心。他還常年幫扶困難羣體,幫助193名失足青少年迴歸社會,幫助130多名下崗職工再就業。

姜貴才獲得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21

吳協恩,男,中共黨員,江陰市華士鎮華西村黨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華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傳承老書記吳仁寶忠誠於黨、實事求是、艱苦創業的精神,吳協恩帶領華西村幹部羣眾,走出了一條轉型升級、做強做優、穩中求進、共同富裕的發展之路。

20__年,全票當選華西村黨委書記的吳協恩果斷決策:加快華西產業轉型升級,隨後帶領全村幹部羣眾,成功拓展了旅遊服務、金融投資、倉儲物流等一批新興產業。他以共建共享為目標,不斷拓寬為民造福新路徑;以文化建設、治理創新為着力點,培育文明和諧新風尚。華西村成為了一個經濟總量500多億元、人人同享富裕的幸福村。

吳協恩獲得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十大傑出村官、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江蘇“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敬業模範個人事蹟材料 篇22

周洛陽,男,1982年7月生,中共黨員,泰州市公安消防支隊靖江市大隊靖江中隊中隊長助理。

入伍15年,周洛陽多次衝進火災現場,出色地完成了搶險任務,在濃煙滾滾的大火裏,為人民羣眾搭建了生命之梯。

20__年4月22日,在處置江蘇德橋化工倉儲有限公司火災事故過程中,周洛陽冒着高温和爆炸危險,將移動水泡架設到離火源僅有10米多的位置,並將2401罐的冷卻水閥門及固定式水炮打開,為罐體提供了強有力的冷卻保護。在發現火場液麪突然抬高時,他第一時間向周邊戰友發出撤離信號。在總攻階段,趟着沒膝的廢液,忍受着危化品腐蝕,提着泡沫槍深入到着火區內部直至將大火完全撲滅,並繼續留守陣地,防止復燃。

周洛陽獲得公安部消防局優秀共產黨員、江蘇“最美警察”提名獎等榮譽稱號,被省公安廳記一等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iji/47g7m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