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拾光追憶抗戰老兵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拾光追憶抗戰老兵

無論此時此刻的你在何方、做何事,時間都會地一刻不停地流淌,而你此刻所做的事情也終將會被時光風化。然而七十多年前,當華夏面臨着亡國滅種之時,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是哪些人挺身而出同侵華日軍血戰,又是誰背井離鄉拋家舍業奔赴前線。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段沉重的歷史離我們似乎越來越遠,參與這段歷史的人很多已死去,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記憶。今年是抗戰勝利70年,為了銘記歷史,致敬老兵,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三下鄉”團隊的志願者來到了重慶大足區萬古鎮,專門慰問採訪抗戰老兵。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拾光追憶抗戰老兵

XX年7月16日下午3:00,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三下鄉”團隊的志願者們經過多方詢問打聽來到了老兵黃德昌的家中,當志願者們説明了來意之後,老人立刻顯得激動起來。黃德昌老人1925年生人,今年已經90歲高齡了,17歲參軍,當時還沒有步槍高,曾參加抗日戰爭、抗美援朝,解放戰爭。三下鄉志願者們問起老人在戰爭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老人説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在一次突擊過程中,被敵人的手榴彈炸碎了帽子,自己只是受了一點輕傷,還有就是子彈從自己耳邊飛過。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編入劉伯承元帥率領的第二野戰軍11軍33師99團一營二連擔任排長,參加了新泰、蕪湖一帶的戰役,其中最慘烈的一次是在兗州大橋的戰鬥,一個團攻打到最後僅剩4、5個傷員,老人也在此次戰鬥中獲得了表彰,後又參加淮海戰役,並且由三江口進川參加解放川渝的戰鬥,然而遺憾的是黃老經歷4次搬遷,珍藏的勛章和其他物品在搬遷過程中遺失。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在老兵的訪談中,對於很多當年抗日戰爭殘酷的經過和回憶,老人幾次哽咽,志願者們也意識到,又讓老人想起了戰友的不幸,而老人的大多數戰友都犧牲於抗日戰爭,通過與老人家屬交流得知,老人一般不主動説起他經歷的那些事情,也不願意回憶那些事情。“如果再有侵略者侵犯我領土……”語音未落,老人便堅定不移地説道:“我的兒子、孫子還會把他們打出去”。一個動作和一句話那一刻震撼了每一位在場的志願者,由此我們也能深深的感受到老兵內心所承受的創傷與煎熬,更能對戰爭的殘酷血腥感同身受。另外,老人告訴我們他的兒子和孫子也都參軍了,這就是中國老兵的傳承與堅定,70多年前,正是靠着這種堅定,中華民族頑強地趕走了日本侵略者;今天也正是這種傳承,人民子弟兵不畏外敵,永遠肩負保家衞國重任。作為當代大學生,出生新時代,成長新時代的,要珍惜先輩們用血肉之軀換來的來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生活。編輯區添加圖片模板,點擊圖片區域可以更換圖片。

隨後志願者們腳不停歇地來到了老兵季正祿的家中,這位老人在19歲時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參軍報效祖國,雖然已經過去了六七十年,老人對自己經歷過的沒一場戰役都記憶猶新。老人在參軍期間,曾被地雷彈片炸傷過右腿,也曾被飛機彈片傷及過左肩膀。多次負傷並未奪走老人頑強的生命,反而不斷激勵着他捍衞祖國領土的榮譽感與使命感,老人的軍旅生涯中曾被記二等功。讓人惋惜和遺憾的是由於戰爭的原因,老人膝下並無子女,但是善良的老人終有善報,機緣巧合下認養了一個乾兒子,由其盡孝道,老人也得以安享晚年。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功不可沒的當屬這些無記名的老兵,他們的故事就是一部抗戰史,他們是中國民族波瀾壯闊革命史的見證者和功勛者。作為出生於和平年代的大學生,有責任關愛老兵、解讀老兵、銘記歷史,把這段只屬於大足萬古鎮的歷史記憶傳播開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vnnz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