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社會實踐報告 >

抗戰70週年社會實踐報告:走近抗戰老兵,圓夢中華

抗戰70週年社會實踐報告:走近抗戰老兵,圓夢中華

【第1篇】:走近抗戰老兵,圓夢偉大中華

抗戰70週年社會實踐報告:走近抗戰老兵,圓夢中華

7月22日,我院“走近抗戰老兵,圓夢偉大中華”暑期實踐調研隊繼續在西安走訪抗戰老兵,實踐調研隊分為三個小組,分赴西安城內三地走訪抗戰老兵。

王兆來老人今年已經97歲,在抗戰期間擔任西北五省宣傳團團長,宣傳全國各族民族建立統一抗日佔線,後被提拔為國民政府西北聯絡專員,少將軍銜,之後經過西北青年勞動營改造和特訓之後,加之恰逢1940年騎兵第三軍招收軍隊,王兆來同志報名參軍,奮勇殺敵,於1943年進入河南阻擊日軍,抗戰期間無論前線還是後勤,老人都兢兢業業,抗戰勝利後,老人成為一名鐵路工人,數十年如一日,忠於自己的工作崗位,繼續默默地為國家做貢獻。

老兵張耀今年88歲,家住西安蓮湖區習武園,17歲參加青年遠征軍,去緬甸集訓過一段時間,後成為一名裝甲兵,參與抗日戰爭,在抗戰期間,張耀積極打擊日本帝國主義軍隊,立下二等戰功,抗戰勝利之後,由於為抗戰做出了豐功偉績,老人還受邀參加了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之後返回了西安務農。

張定遠老兵今年89歲,1944年從西安無線電通信學校畢業後依然報名參軍,後被編入中國遠征軍第二營,擔任該營無線電報務員,後擔任無線電台長,同年參與密支那戰役。1945年抗戰勝利後回到祖國。

範學孟老兵今年90歲,1933年在河南參軍,加入四十二師一團三營,1937年赴抗日前線,在河北保定阻擊日軍時負傷,傷愈之後被提拔為二十五處補充團二連任少尉排長,擔任瀘縣至昆明為遠征軍運輸新兵的任務。抗戰勝利後回到西安在西安塑料模具廠工作至退休。

柴立業老人在年僅15歲就進入抗日戰爭的隊伍,成為學生兵,之後隨部隊前往山西打擊日本鬼子。1938年,考入民族大學,之後又考入位於咸陽的黃埔一分校進行學習,為第18期學生。畢業後進入三十六軍軍部輜重連。在抗戰中柴立業積極參加正面戰役,打擊日本帝國主義軍隊,前後轉戰抗日戰場數次,為抗戰勝利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老人退伍後回到西安拉架子車,務農等。

調研採訪使實踐隊的團員青年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抗戰歲月的艱辛,悠悠歲月、蕩蕩華夏,時間帶不走團員青年們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青年們定當牢記國恥,勤學修身,為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2篇】

在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為積極踐行xx向青年學生髮出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的號召,三峽大學電氣學院關愛抗戰老兵暑期實踐團隊深入基層,以“關愛抗戰老兵、宣揚抗戰精神”為主題,自7月4日起,在宜昌市開展了為期14天的尋訪抗戰老兵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4日一早,團隊7人抵達宜昌市民政局,同學們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和影視資料,同學們不僅更加翔實地瞭解當地抗戰老兵過去的光輝歷史,同時也瞭解了這些抗戰老兵目前生活的狀況。當天下午,同學們又去宜昌市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以實際行動告慰烈士英靈。

第二天一早,團隊一行人和社會公益組織一起去看望了四位位於夷陵山區的抗戰老兵,我們每到一位老人的家裏,就會接受一次精神的洗禮。雖然每位老人的性格各異,生活狀況也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有着同樣的抗戰情,老兵們就像一部活歷史,講訴着那段崢嶸歲月,我們為之動容,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挺身而出。當隊員們為老人戴上紀念章,送上禮物時,老兵緊緊握着隊員的手,激動地説到,“我們已經老去,只有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強大,才是國家的希望”,並向志願者們行軍禮,英姿不減當年。隊員們在為老人窘迫生活狀況擔憂的同時,更為其樂觀向上的精神所折服。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團隊7人連續奔波,風雨無阻,足跡踏遍宜昌市社會福利院、北山坡工人新村社區、cbd氣象台社區、西陵區窯灣、西陵二路等地,共走訪抗戰老兵十人,以真誠感染着當地居民,併為老兵送去了一份份慰問和關懷。

同學們通過為期14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更加明確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在瞭解這些老兵的同時,也充分意識到了開展關愛老兵行動的重要性。可以這樣説,“這些抗戰老兵的人生經歷就是一部‘活歷史’,他們應該被放大,更應該被崇敬。”老兵們為國家做出過特殊的貢獻,而目前有些老兵的生活狀況卻不盡如人意,作為當代大學生,目前能做的僅僅是一份發自內心深處的關懷,我們需要並期待有更多的力量加入到關愛老兵的行動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shehui/w7o6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