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試述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試述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在全區縣域經濟研討會議上的發言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既是增強縣(市)區域內國民經濟整體實力的主題,也是國家增強綜合國力的基礎。加快壯大縣域經濟的關鍵,是提高縣域經濟的競爭力。縣域經濟競爭力是縣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得競爭優勢的能力,它包括資源優勢、比較優勢、潛在優勢、市場優勢、區位優勢、環境優勢。有了競爭力,縣域經濟發展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如何提高縣域經濟的競爭力?根據自己的認識和體會,我認為,以力促力、以力帶力、以力借力,才能實現縣域經濟的超常規發展。具體地講就是: 一、以觀念更新產生的能動力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 思想新,才能一新百新;觀念變,才能一變百變。我們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固然有物質基礎方面的因素,但追根溯源,最大的差距還在於思想僵化,觀念陳舊。加快壯大縣域經濟,要特別注意克服幾大觀念誤區:一是見物不見人的“資源誤區”。縣域經濟的發展,固然要憑藉自然、人文、區位等資源優勢,但一個縣發展的主導思想、工作思路、戰略決策,才是壯大縣域經濟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個縣的領導,是否具有戰略眼光、全局意識、創新能力、開拓精神,對於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至關重要。二是多多益善的“支柱誤區”。縣域經濟的發展要克服“多、小、散、亂”的通病,確定支柱產業不益太多,關鍵是要有特色,走專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的路子。三是南橘北枳的“經驗誤區”。發展縣域經濟不能盲目“跟風”,不能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不能把別人的經驗作為一種成規。一定要從本縣實際出發,創造性運用別人的經驗。四是畫地為牢的“界線誤區”。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打破所有制界限,破除條塊分割,強化區域意識,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分親疏,為我所用,共同致力於縣域經濟的發展。 二、以資源優化配置的整合力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 按照現代社會的標準和市場的法則,需要人們重新認識資源的內涵和外延。它不僅包括自然資源,還包括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管理資源、信息資源,只要是能夠加以開發利用,作為市場要素參與經濟活動,產生一定經濟效益的,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應該看成是一種資源。這就要求我們在市場經營活動中,不僅注重自然資源等有形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應重視人才、技術、信息等無形資源的開發利用,全方位提高資源利用率。 當前,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的進程中,要特別注重資源的優化配置。在工業化上,園區建設的實質其實就是對資源的整合,把眾多的工廠聚集在一起,便於統籌土地的徵用、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政府的行政槓桿作用,實現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和信息交流,整體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xx市確定了“六區一帶”的工業園區建設新格局,就是要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區,特色產業的培育區,城市發展的新區。在城市化上,要重視和加快縣城建設,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從資源的優化配置方面看,搞小城鎮遍地開花不可取。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時,人口和生產要素主要向大城市轉移。儘管從我國國情來看,不能單純依靠大城市來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也不能走另一個極端,即主要依靠小城鎮的做法。首先,小城鎮對人口的吸納能力弱,不可能滿足中國人口城市化的需求;其次,由於小城鎮的規模太小,達不到規模化的要求,導致資源利用率低、效益低下;再次,小城鎮的大規模發展,必然減少大量耕地,引發新的問題。城市建設要突出戰略規劃和依法管理,要借鑑西方國家在城市規劃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總體規劃突出超前性和特色化,城市管理突出法制化。xx在城市建設上的重點是實施小壩城區北擴東進工程,不斷擴張城市規模。五年內,將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業人口全部轉為城市人口,城鎮人口達到15萬以上,城市面積達到 15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0%以上。在農業產業化上,堅持用工業的理念抓農業,注重農業的投入和產出,着眼於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強化市場意識和效益觀念,引導羣眾轉變生產方式和生產習慣,實現從低投入、低產出向高投入、高產出的轉變。今年以來,我們採取了重點抓、抓重點的工作方法,改變了過去鄉鄉建温棚、村村搞養殖,點多面廣、形不成規模、浪費人力、物力等資源的弊端,着力抓了一些規模養殖示範園區和種植基地,突出抓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户從事專業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實現農業工廠化、農民工人化、服務市場化、產供銷一體化。 三、以產業結構升級的帶動力提高縣域經濟的競爭力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縣域經濟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有沒有優勢主導產業,是衡量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重要依據。只有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圍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選擇重大項目,建設一批資源型、開發型、造血型項目,做到改造一批,新建一批,爭取一批,儲備一批,依託大項目、大投入,才能為縣域經濟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帶動縣域經濟的大發展。從xx的實際出發,在依託現有資源、產業基礎和市場條件,注重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的同時,主要是加快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冶金、電力、建材、釀酒、化工、農產品加工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行業“排頭兵”。釀酒葡萄產業是我市目前發展潛力最大的產業,這一產業的發展壯大對增加我市財政收入、調整農業結構、吸納農村勞動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力爭在3年內建成5萬畝釀酒葡萄基地,形成5萬噸葡萄酒的生產規模,實現產值3億元,建成全國較大的葡萄酒生產基地。到XX年使葡萄基地達到10萬畝,實現產值10億元,新增財政收入1000萬元,安置農村勞動力3萬人,使之真正成為我市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優勢特色產業。 四、以開放水平提升的互動力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 縣域與外界的互動能力直接或間接影響到縣域經濟的發展。現代社會,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各地間經濟的相互依存越來越強,市場共有、資源共享的程度不斷提高,誰遊離於經濟大循環之外,誰就難以在競爭中立足。在我國入世後,縣域經濟的發展不能僅在縣內、省內、國內定位,要在全球經濟中定位,要利用兩種資源,開發兩個

試述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市場,提升競爭力。因此,壯大縣域經濟,必須走出“體內循環”,從觀念上打破資源、市場的行政區劃,在競爭、合作中拓寬縣域經濟的發展空間。壯大縣域經濟,必須突出“引”字,引資促發展,拓寬招商引資的路子。同時,要突出“改”字,改制促發展。縣域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特點是税源型、龍頭型、城市型、民營型、特色型經濟,必須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主體之一來抓,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通過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實現雙增雙贏,即:老闆增收、財政增收,業主贏利,政府也贏利。 五、以經濟環境創新的吸引力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 經濟環境創新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要素,對此,大家已形成了較強的共識。尤其是我們西部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着硬件不硬、軟件不軟的問題。這兩年,在抓經濟環境創新方面,自治區下了很大的決心,各地也採取了諸多措施。但經濟環境方面一些阻礙改革和發展的“梗阻”問題依然較為突出。因此,堅持不懈地抓好創新經濟環境,仍然是事關縣域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創新經濟環境,重點是抓好政府職能轉變和作風建設。今年以來,我市作為全區責任政府和法制政府的試點之一,在規範政府行為、簡化辦事程序、推行服務承諾、加強行風建設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相繼出台了加強作風建設的決定、行業作風公開評議辦法、創新經濟發展環境投訴處理辦法,在全市行政執法部門、窗口單位推行了服務承諾制,41個單位向社會公開了服務承諾事項,成立了經濟發展環境創新投訴舉報中心。通過這些工作,努力營造規範透明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依法辦事的法制環境、文明誠信的人文環境,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rxj7m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