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精選21篇)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精選21篇)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

一、 概要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精選21篇)

我們採用問卷的調查方式對我校學生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查!我們主要採取網絡和走訪教室、圖書館、宿舍和路邊攔截的方式,發送調查問卷。團隊合作順利完成這次任務,同時也想幫助更多廣大的在校大學生了解當前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在調查中有剛邁入大學不久的大一新生,處在風華的大二學生,更有已經到了擇業和繼續深造的大三學生。能夠全面地瞭解在校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看法和了解。

被調查的學生為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問卷 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式、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分。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0份。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有利於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擇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二、 正文

(一)引言

學生就業調查問卷分析報告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有利於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擇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瞭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畢業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被調查的學生為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問卷。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式、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分。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0份。

(二)情況介紹

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筆者認為“就業難,難就業”的原因主要來自大學生自身、用人單位和社會三方面。

1.自身原因

(1)畢業生就業觀念存在誤區。一是選地域。在大學生的意識中,大都市總是意味着機會、高薪和前途,這導致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少人問津,而都市的大學生求職者則人滿為患。二是挑單位。大學畢業生都希望選擇一個地域條件好、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觀念在大學生中流行,帶來了就業難。

(2)畢業生綜合素質缺憾。一是學業不精。有的學生在學校裏只是混,沒有靜下心來學習。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説話辦事的能力、溝通合作的能力、交際公關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有的學生很不重視社會實踐,甚至連學校要求的暑期社會實踐都不能認真完成,更談不上學到具體的實踐。

2.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選擇大學畢業生,最主要是看重學生如何“調整就業心態”,而“提高職業素質”、“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學生甚至學校看來,“提高技能”及“提高職業素質”是最主要的,“調整就業心態”並不重要。用人單位認為“德才兼備”是用人的恆久標準,單位對畢業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畢業自身的重視程度要高得多。

3.社會原因

(1)出口減速。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的出口。有研究證明,在中國經濟外向度較高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出口每波動1 個百分點,將影響中國18萬~20萬人的就業。受負面影響較大的主要有紡織服裝、製鞋、玩具、摩托車、傢俱、照明器具、自行車等出口依存度較大的行業,而這些行業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三)分析預測

調查實證研究證明,“就業難”不是供給大於需求,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種階段性社會現象。

一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我國四年一個週期的高校專業設置決定着專業人才的產出量,大學生就業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地區經濟發展週期有較大的關聯。調查中發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後面帶來的是職業、職位、崗位的變化,四年前還是社會需求的熱門職業,四年後變成了滯銷專業,供給與需求錯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來的人才市場需求供給情況反映,各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以機械加工為主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現了部分工科類大學生在校期間又到勞動部門開設的技工培訓學校學習拿到技能等級證書。

三、 知識沉舊,轉化率低

被調查的 60%企業反映,應屆大學生到崗工作,學什麼專業幹什麼工作,實際知識應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數學生表現出所學過的知識轉化不出來,不能變成自己在崗的實際能力。我國大學生一般適應週期在1—1.5年才能獨立完成工作,而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到崗適應期是在2—3個月。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率已逐步替代了勞動生產率,生產知識的經濟與用知識生產的經濟正在悄然改變着人們的就業方式。“知識就是力量”已被轉化了的知識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識的時效性在快速縮短, 5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30年,9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10年,20__年統計,大學生所學知識能用3年。我國入世後,這種趨勢愈加明顯。

大學以基礎設施和師資為依託,以大學精神為共同願景,在識別和提供優勢的知識體系中培養專業人才。衡量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指標之一就是學到了什麼、掌握了什麼、學會並轉化成為自己生存發展的能力是什麼。在對近20__多名已畢業的大學生調查,30%的學生反映,在校學習的知識離市場需求較遠;30%的學生認為所學知識沉舊,要想在所學專業掌握更前沿的知識,還得自己通過上網、到書店、去企業、進圖書館、聽講座來補充新知識。據國內一所較為知名大學計算機和外語兩個專業學生抽樣調查反映,部分教師的實際知識佔有量不如應屆的學生。計算機專業學生講,摩爾定律9個月一個週期,不到社會上學習,畢業後所學知識多數都過時了。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反映,在校學習多數精力都應付考試,考試結束後,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學學什麼,讀大學讀什麼,多數大學生都沒思考過這個較為深層的問題。

把知識和才能物化為真正的行為才是真正的人才。就業率在統計過程中,應多元化確定其概念,大學生就業問題應以市場化視角來認識,並鼓勵支持多元化就業。如:非單位就業、非組織就業、隱形就業,隨着產權多元化、社會生活日趨複雜化,評價大學生就業的指標體系也應不斷創新和完善,改變培養與就業信息不對稱的統計方法。

四、 結論及建議

“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是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政策。在這種背景下,市場主導的地位實際上已經確立,大學生擇業和單位選人的自主性都增強了。所以,大學生調整就業觀念,找準定位。

1.充分認識自我,做好就業決策

大學生在擇業前應對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擅長什麼,想幹什麼。注意學以致用,儘量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和形象、氣質、性格、語言表達能力等非專業優勢。

2.確立合適的就業目標

在選擇職業和確定目標單位之前,應從環境分析、企業分析等方面評估職業和目標單位的各種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順從”社會勞動力的流動分配形勢,適時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挑選就業地域和企業類型。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國民經濟比較吃緊的社會環境裏,應當理智的把握“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靈活的處理面臨的機遇。

3.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

大學生必須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主動出擊,把能夠證明自己才能的各種軟硬件拿出來,自我推薦,這樣才可能被“伯樂”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結果只會是一事無成。

4.自主創業,就業有新路

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狀況建立大學生創業培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園區、大學生創業街,也可與企業或研究所聯辦大學生創業科技實體。

此外,創業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首先,家長要改變求穩怕險、小富即安的就業觀,儘可能創造條件鼓勵、資助子女去創業;其次,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大批專兼職的教師隊伍,尤其是需要聘請社會上成功的創業人士搞好“傳、幫、帶”並起到示範作用;再次,政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要大力扶持。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

一、調查説明

1、調查時間:20xx年6月29日——20xx年7月24日

2、調查地點:江蘇技術師範學院、揚州、鎮江、泰州

3、調查方式:網絡問卷、紙質問卷、QQ交流、實地訪談、文獻資料

4、調查對象:大三、大四學生(以大四為主)

5、調查內容:畢業生的就業心理

6、調查目的:就業可以説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去面對的一個問題,雖然我們還是大一學生,但是時間過的是很快的,只有提前準備,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瞭解畢業生的就業心理,才能更好的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辦法,將這些收穫與成果運用到實際中,將來更快地讓自己融入到社會中,找到一份合適的職業。

二、調查結果

1、調查數據説明

本次調查問卷通過郵箱在網絡中投發250份問卷,實際收回有效問卷102份,以紙質問卷形式投發40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38份,通過QQ在線交流發送24份問卷,實際收回10有效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共計150份彙總成電子稿。在這些問卷中,大三升大四的大學生佔10%,剩餘90%為大四畢業生。其中,在男女比例上,男生佔84人,女生佔66人。

2、調查結果分析

不用的就業心理很大程度上影響着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有的會選擇去試試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公務員,有的另闢蹊徑去找一份競爭壓力較小、踏實穩定的工作,也有的依靠自身能力自主創業。根據調查的問卷,大致可以得出畢業生就業的一些心理特點:

第一,傾向於穩定舒適的工作。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接近81.5%的畢業生更傾向於一些舒適並且穩定的工作,比如説在這81.5%的人中有42.6%想要從事公務員、企事業主管、部門經理等職務。他們給出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職位薪水待遇高,工作相對輕鬆。

第二,先就業、後擇業。就業與擇業一直都是比較困擾畢業生就業的一個問題。在調查中有幾道是關於就業與擇業的取捨問題,我們通過彙總發現,73%的人在畢業後願意找一份工作先做着,哪怕專業不對口,他們願意憑藉自身努力在以後的道路上等待合適的實際找一份適合於自身的工作,這是令人欣慰的。

第三,掌握合適的解壓方法和積極地就業態度。在調查中接近84.2%的人,在遇到就業壓力時願意和父母、朋友分享,並且可以利用網絡的優勢,選取合適的發泄途徑。不僅如此,92.3%的調查者表示他們對於就業有着積極樂觀的態度,即使在投簡歷或者面試過程中碰壁,也願意繼續尋找工作,不會因此放棄,都有着很強的獨立觀念,想要自己養活自己。

第四,就業方式比較的單一。通過調查我們看到73.5%的調查者找工作都是通過人才市場、招聘會等方式。不可否認這些方式都是就業的重要途徑,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需要的職位就那麼多,但是應聘的卻很多,因此一大部分要被淘汰,一輪又一輪的淘汰、篩選浪費了求職者的很多時間不説,最終還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而在調查中,只有31.2%的人能夠將大型招聘與網絡招聘相結合,既節約了時間,也增加了成功率。

第五,期望過高,好高騖遠,傾向於穩定舒適的工作。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接近81.5%的畢業生更傾向於一些舒適並且穩定的工作,比如説在這81.5%的人中竟然有高達有42.6%想要從事公務員、企事業主管、部門經理等職務。他們給出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職位薪水待遇高,工作相對輕鬆。調查還顯示,57.5%的畢業生都要求工資在20__以上,只有22.1%能夠接受1000-20__這個範圍。可見畢業生在就業方面存在過高的期待,不符合現在的實際狀況。

三、解決方案

1、畢業生調整心態,選擇合適自身的工作

薪水高、待遇好,這是人人都想要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而且這些工作往往也意味着自身責任的'加大,作為畢業生,是否有這個能力擔當這麼大的責任?同時,高薪也意味着壓力大,競爭大,是不是都能適應這樣快節奏的節拍?這是我們應該根據自身條件好好考慮的一個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好高騖遠,在等待中浪費了我們的青春與激情。

2、政府應當出台相應政策,支持大學生多種方式就業

由於教育的不斷改革,現在,更多的學生能夠進入大學,成為一名本科生,這也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大學生水平與能力參差不齊的現象。但是,隨着政府職能的完善,政府應當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公平的就業環境,讓有能力的大學生能夠得到更多機會去得到一個良好的職位。同時,應當鼓勵學生多種方式就業,比如自主創業等等,而不單單是鼓勵學生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

3、社會傳媒做好導向工作

我們都看到現在的傳媒行業已經越來越具有影響力了,正因如此,傳媒行業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多製作一些勵志的作品,多報道一些正面積極的新聞,以生活點滴為基礎,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畢業生的價值觀,讓他們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積極對待工作,對待生活。

四、總結與體會

這次的調研,作為負責人,從問卷設計到投發,再到彙總,最後到總結,我參與了其中的每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意識到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畢竟,問卷的投發和彙總的工作量可以説是極其大的,光靠個人根本不能完成,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分工,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原本很多的工作。

不僅如此,在這次調研中,還讓我對畢業生的心理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原來我總是認為大多數的畢業生都存在很多消極的想法,都是在等待中浪費青春。經過調查,經過這寫數據我深刻認識到,隨着社會的發展,大多數的畢業生能夠積極面的求職中遇到的困難,應對着就業的壓力。他們還對自身有着很客觀的看法,知道自己適合什麼職業,不適合什麼職業,善於反省自己。以上就是我們的調研成果,我們也會將這些調研成果運用到未來自身的就業當中,樹立正確觀念,找到一份適合自身的工作。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3

經過了20xx年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家對XX年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格外關注。20xx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699萬,被一些人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20xx年,大學畢業生有727萬。再創歷史新高!XX年預計應屆畢業生再次突破700萬。針對如此大的就業壓力,特做出此次調研。希望能幫助應屆畢業生更好的選擇就業。

一、調研目的:

本次調研活動共回收問卷103份,其中學生問卷78份,企業問卷25份。主要目的是獲取XX屆高校應屆畢業生及企業需求的相關信息,為企業、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參考與借鑑,幫助大學生作出更合適的職業規劃方案。

二、樣本詳情:

本次調研活動樣本涵蓋了河北省地區的部分高校應屆畢業生和河北省內25家大中小型企業。較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三:XX年河北省內計算機專業狀況分析:

(一)大學生未就業人數的現狀:

為了調研應屆畢業生人數問題,我們首先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問卷的數量做了一個評估。

總結:

(1)應屆畢業生的比例佔大多數,佔總數量的78.21%,而其中的21.79%包括已經進入社會和沒有畢業的大學生。

(2)其中沒有找到工作的比例是52.56%,超出正在找和已找到工作總數的5.%。而正在找工作的人羣也屬於沒有工作,所以從調研結果中得出共有84.61%的人沒有工作。也就是説每100個人裏面有85個人需要工作。

(3)參與本次調研的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的人數比例是男生佔53.85%,女生的比例是46.15%,男生要高於女生人數的7.7%。根據應屆畢業生調研問卷的比例來看,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二)XX年各企業需求分析:

為了探究大學生就業形勢及未來發展狀況。特別對企業目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指標進行探究,以明確大學生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地位。

解析:

根據公司性質分析看出:

(1)私企比重要高於其他性質企業。雖然説國企、外企和政府機關更享有優勢。但是中國市場統領用工大軍的依然是私企。

(2)這些企業對於今年的是否需要it類人才結果表示,有84%的企業是需要it技術人才的。

(3)大多數的企業是願意招收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的。佔總數的80%。

(4)大多數企業更願意招收本科畢業生,其次是專科畢業生。

四:近兩年內就業形勢分析:

(一)20xx年就業形勢分析: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20xx年全國有699萬名高校畢業生,是建國以來大學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699萬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的消息,給20xx年打上了“史上最難就業年”的標籤。

①人才市場出現“紡錘型”結構錯位

隨着產業升級和社會轉型加劇,市場對人才結構的`需求發生明顯變化,直接導致人才市場出現“紡錘形”結構性失衡。即中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供不應求,藍領技工和服務人員供不應求,但人才市場供給上顯然大學生和普通白領出現“假象過剩”

②服務類職位需求旺盛,但大學生盲目擇業導致供需缺口較大。

總體分析來看:競爭激烈程度較強的崗位中,專業對口要求高的崗位為財務、銀行、it/技術,説明財務、銀行和it/技術的相關專業供需出現飽和。

(二)20xx年就業形勢分析:

經過了20xx年嚴峻的就業形勢,全國大學畢業生達699萬,就已經被一些人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20xx年,大學畢業生有727萬。加上xx年尚未就業的大學生,20xx年的高校

就業人數多達810萬。20xx就業成為“史上就業難上難”。20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XX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的大學畢業生。

20xx年廣東發佈第三季度就業形勢分析市場緊缺十大職業出爐

(三)近兩年內河北旅遊職業學院就業狀況結果分析:

20xx年份學院96%-97%

20xx

93%

信息技術系

95%

94%

據調研結果顯示:20xx年信息技術繫有7個沒有找到工作;20xx年信息技術繫有10個沒有找到工作。相對來説計算機專業就業率相比其他專業就業率還是算比較高的,通過2年的對比發現,20xx年就業壓力要大於20xx年。

五:XX年企業需求與應屆畢業生就業傾向對比分析:

(一)計算機專業應屆大學生期待企業性質與招聘企業性質對比:

(1)解析: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期待的工作性質有44.87%傾向於國企,而國企招聘的只有20%。學生期待的要高於企業招聘的24.87%。應屆畢業生選擇私企的是15.38%,相反有招聘的企業有40%都是來自私企。還有17.95%的應屆畢業生選擇自助創業。

(二)應屆大學生想應聘職位與企業需求對比:

解析:

(2)在選擇職位上,大部分人沒有選擇計算機主要類別的工作,而有54.41的人選擇了其他類,而企業其他類用工只有28%。相比學生期待要高於企業26.41%。有.24%的應屆大學生選擇了技術專員、助理。而有56%的企業需要技術專員、助理。應屆大學生期望要低於企業需求42.76%。應屆大學生選擇網頁製作的人有5.88%。企業需求的是36%。學生需求再次低於企業需求30.22%。數據庫企業需求是32%,而大學生只有4.41的人選擇。通過對比顯示,企業需求的技術性強的職位普遍應屆畢業生都不具備相應的能力,所以造成這部分職位需求量的增加。也就是會的人少了薪金也會增長的原因。

(三)應屆畢業生期望薪金與企業發放薪金對比:

解析:對於未來的薪金大多數人期待的工資是3000-5000,佔了62.82%;而企業發放3000以上的只有12%。大多數企業發放的薪金是-3000。也就是説,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四)企業用人要求與應屆畢業生自身素質對比:

解析:企業更看重應屆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其次是品德修養。而大多數應屆畢業生認為自己自己的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較強。其次是品德修養。在企業需求和應屆畢業生之間這幾點是相同意見。

六:應屆畢業生面對工作後轉型與創業造成企業需求招聘難。

解析:通過調研結果顯示,62.82%的計算機專業應屆畢業生在參加工作後都會

選擇轉型,還有47.44%的應屆畢業生是不選擇計算機行業的。

七、調研總結:

通過調研的結果可以看出,面對“史上就業最難季”“史上就業難上難季”。XX年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基本上是沒有壓力。企業需求要大於應屆畢業生需求的職位。

八、建議:

(1)、科學合理職業生涯規劃是實現順利就業的基礎清晰地規劃職業生涯目標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只有這樣,未來才有希望。要切記做到知己知彼,特別是全面地認識自我、認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自己的脾氣秉性、自己的職業適應性、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等等。為了更準確地認識自己。(2).轉變觀念是實現順利就業的關鍵危機是危難也是機遇,沒有追求就沒有機會。大學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詞,而是具有較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學會從基層做起,到基層較苦,生活條件較差,但往往自己的自主權較強,鍛鍊的機會較多,成長快。(3)正確看待收入。一個單位好,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後的發展機會相對多一些,收入提高也可能會快一些。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4

一、項目背景

1、x大學南國商學院是一所由x大學舉辦、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於XX年9月正式招生,秉承x大學的校訓,明德尚行,學貫中西。在眾多的本b院校中,南國商學院以外語特色見長。作為教育事業,學院的生源直接與學院的管理、設施、師資及各種綜合指標掛鈎。而畢業生就業的問題更是重中之重,是每位學子經過四年的學習生活的驗證,畢業生的就業率直接影響了學院的競爭力,06屆的本科學生即將面臨着就業,能否取得首屆畢業生就業率的開門紅,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院的各項政策的支持。

2、作為涉世未深的應屆畢業生,面臨着畢業的壓力,如何選擇,在剩餘的時間如何取捨,將影響着日後的工作情況。是繼續接受教育考研,選擇報考國家公務員,還是在每年的畢業生人海中尋覓一份稱心的工作,每一種選擇,都是一種機遇,如何選擇就成為了關鍵。俗話説的好,選擇不對,努力白費。作為本次調查的旨意就是了解本b院校的畢業生與其他層次畢業生的差距,學院的扶持政策,學生的就業心態以及社會對於本b院校畢業生的認可度,做一個綜合性的調查分析。為即將畢業的同學做一個探索,幫助大家在激烈的職場競爭中找到一席工作之地,併為後面的畢業生提供一個具有建設性的參照對比。

二、項目目標

計劃績效與實際績效:

計劃——完成調查問卷90%的實際使用率,確保每份問卷調查者以客觀的態度填寫。

日期(XX年)

里程碑

10月01—11月01

問卷資料收集整理,製作調查問卷200份

11月02—12月15

調查問卷派發和回收的實際使用率達到90%

12月16—12月31

調查問卷總結分析

實際——實際回收調查問卷的使用率為68%,低於原計劃90%的目標。

綜述:實際績效低於計劃績效,未完成計劃。

三、組員分工

人員

職責和理由

負責整個項目進度的監控,調查問卷的策劃者與執行者之一;該項目的組長。

負責問卷的'資料收集和製作;文筆較好。

負責問卷的派發和外聯工作;有較好的溝通能力與推廣構思。

負責問卷的回收工作;有很好的溝通能力。

與蘇傑文一起負責調查問卷的分析總結

四、項目回顧

在項目實施的三個月中,我們項目小組根據畢業生的在校特點,進行了幾次比較集中的活動:

1、抓住各系拍畢業照的機會,進行派發問卷

結合06屆的學生都需要拍畢業照這一重要時刻,在XX年11月—12月期間開展了針對各個系返校學生最集中的時間,我們項目小組到學生宿舍進行問卷派發活動。

問卷派發效果明顯,十一月份的問卷派發數量達到140份,大部分的問卷都是在拍畢業照的學生在宿舍停留的時間派發,由於事前準備的比較充分,進行了詳細的時間和人員的安排,派發的數量是項目實施最集中的。但仍存在不足的是:由於一次性派發的數量比較多,造成回收的難度加大,許多問卷可能漏收或者被扔棄。

2、在每個月的中旬(10、11、12月),組織到宿舍進行派發

由於06屆的學生的在校時間的不確定性,我們集中在中午飯後(13:00—14:30)和晚上(20:00—21:00)的時間到學生宿舍進行問卷派發,由於是娛樂休息時間,有一定的人數基量,但許多同學都在休息或忙於自己的事情,部分同學有些許反感情緒,對同學的生活狀態造成不便,這是派發問卷最大的阻礙,最後通過分階段的派發,調查問卷全部拍完。 截止到XX年12月20日,製作的200份調查問卷派發完,根據實際情況,項目進行到收尾階段,由問卷總結的負責人進行分析總結,完成項目總結報告。

五、經驗總結

回顧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本項目始終堅持了目的性、計劃性和組織性的統一,全組成員同心協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和能力,在有限的時間與預算內共同完成項目(未達到計劃目標)。所有團隊成員在這次活動中不僅加深了對項目管理課本中理論知識的認識,同時還將理論運於實踐之中,達到理論實踐相結合,提高個人的實際運用能力。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計劃不充分

儘管項目小組會定期召開討論會,總結前期工作,並對後期工作作出安排,但仍然存在計劃太粗、制定計劃不嚴謹及隨意性太大等問題,會導致可操作性差,在實施中無法遵循,也就失去了計劃作用。

改進的方法應該是先制定全盤計劃,再每月制定詳細計劃,當月快結束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下個月計劃,這樣既有了較長期把控,也有了和項目目標對比,同時也不會把自己陷入無止境修改計劃中。

2、工作量估計過低

在項目前期,小組成員輕視問卷派發工作,曾出現工作量估計過低的現象。工作量估計不足會直接導致項目延期。但所幸的是,我們很快發現了這一問題,並及時調整了策略,通過開展多次有針對性的問卷派發活動,使問卷全部派發出去。經驗證明,對每項任務甚至整個項目給出個合適工作量估計需要綜合人員工作效率、工作複雜程度、歷史經驗等多種原因,不能僅憑個人經驗個人,否則很有可能導致項目延期甚至失敗。

六、結束語

此次項目管理的體驗,使我們小組的每位成員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學好課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獲得了實際運用的平台,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理論的指導下更好地去實踐和摸索。雖然還存在一些不足,但我們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更重要的是收穫了難得的經驗,這將是我們今後學習和工作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5

一、調查背景

隨着07級應屆畢業生開始面臨畢業走出校園,各種各樣的就業情況也擺在了我們面前。針對這一情況,現作一份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報告。

二、調查目的

對這一情況進行調查,從而使畢業生能夠看清當前社會的就業現象、認清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在找工作的時候能有所準備,很好地應對各種情況。

三、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20__年_月_日~20__年_月_日

調查對象:各高校應屆畢業生

調查方法:隨機抽樣調查

調查方式:面談、電話、郵件

四、調查內容

1、學校待畢業生就業情況有

3月份剛到各大高校就已感到就業氣氛了,學校開始向畢業生介紹一些實習單位,並且一些企業進入學校招聘。但一開始的招聘會最終被招走的人很少。通過了解原因有以下幾點:

(1)很多人不在意最初的招聘會,認為今後還有很多機會,有貨比三家的思想,想等機會。而且有些畢業生經過實習,在工作崗位上的歷練,認為還是學校最好,想享受最後當學生的時光。

(2)最初的招聘會對於一些畢業生來説,當做積累應聘經驗的一種途徑,以瞭解如何找工作。

(3)對於校園招聘,很多人認為待遇差,薪資低,把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當苦力,不願籤工作。

(4)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家裏面可以幫忙找到工作,或是嫌工作地點偏遠。還有的就是要有一些考試等。

介於這些種.種,學校最終留下的人還是比較多的。

之後各個學校還會繼續有大型校園招聘會,以及人才交流中心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就業的一個渠道。

2、社會就業情況

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每年都在增加,而畢業生就業率僅能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未就業的畢業生在以往其實都找到了工作,但好像出於一種無理由的現象吧,畢業生找到的第一份工作90%以上都不會是他們的終身職業,甚至是第二份、第三分……我們都在把第一、第二當作跳板,然後尋求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如我校一開始出去實習可以簽到工作的同學也會陸續返校。而又有時候是畢業生有好高騖遠的情結,所以一直處於跳槽狀態。而這些畢業生以及下崗職工尋求再就業增多、大批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從而更加大了__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難度。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6

在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給本來就就業困難的我們更添了一層霜。如今就業問題特別是大學生就業受到我國各界的關注。同時也給我們待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一次嚴峻的考驗。為積極應對嚴峻的就業形式,我們更要清楚的認識其嚴重性,採取相關的措施來應對它!因此我們開展了一次“畢業生就業調查”活動。調查情況如下:

一:調查方式及範圍:

本次活動主要採取查閲資料、網上調查等方式,針對各研究生、大學本科專科畢業生的調查。

二:調查內容:

1、20xx年畢業生就業環境:

據統計今年,中國將有611萬名研究生、大學本專科學生畢業。外加去年未找到的畢業生210萬,可預計20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10萬,而09年這一特殊的年間我們不僅遭遇到了金融危機的重創,還經歷了刻骨銘心的雪災、地震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織發生的一年。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並構成了當前就業面臨的嚴峻形勢。在全球金融危機重壓下,20xx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民營企業倒閉,而在XX年,民營企業吸納了34.2%的大學畢業生。一方面我國就業人數明顯增加,另一方面企業萎縮明顯,企業校園招聘也相應畏縮。往年10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啟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由於遭受金融風暴的影響,就業市場整體不景氣,很多大企業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同時很多作為吸引就業主體的中小企業由於受到勞動合同法、出口遇冷等多重因素影響,業務訂單量明顯減少,用工需求也明顯減少。這給學生就業客觀上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2、20xx年就業現狀:

(1)就業單位性質流向

隨着就業問題的日益嚴峻,現在就業形勢開始衝擊傳統觀念,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迫於就業壓力,漸漸地“不重學歷重技術”,“不選本科選專科”。從目前很多高分考生開始選高職來看,説明家長和學生的觀念已經開始慢慢改變。在本科院校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的今天,高職院校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新模式,以市場為導向培養人才,培養模式更加市場化,更符合當前就業形勢,為專科層次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是近期特別是今年以來人們更加不注重學歷的,越來越多的高中生選擇了學技術,或是直接就業。

(2)熱門專業與需求形式:

從—20xx年5月中旬畢業生行業就業情況來看,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五大行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其中,製造業是目前吸納畢業生最多的行業,本科學歷各年度比例分別佔到29.98%、29.10%和43.29%,專科學歷各年度比例分別佔至41.33%、43.55%和56.37%。

從調查來看:20xx屆大學畢業生在湖南省就業的行業大類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其中,有26%的本科畢業生和25%的`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於製造業。但值得注意的是,但這一比例低於全國20xx屆本科生(27%)和高職高專(31%)畢業生就業於製造業的比例。民營和個體企業是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僱主類型,僱用了37%的本科畢業生以及66%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湖南省20xx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最多的僱主規模是300人以下,其次是3001人以上;僱主規模300人以下的本科畢業生佔到42%,高職高專畢業生為56%。

(3)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情況:

湖南省20xx屆、XX年屆、XX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後的月收入

三:就業態度分析:

1、現在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太高,總覺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還要穩定,這樣就給畢業生很多的壓力。大部份學生把考公務員當和事業單位當作唯一選擇,寧可有業不就。加之學生對自己認識過高,在調查中發現,90%以上的學生希望每月工資在1000元以上,工作時間不超過5天,還要提供住宿條件,這樣就無形縮小了就業範圍。

2、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據統計,20xx年1月5日,由雲南省教育廳主辦,西南林學院、雲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我院在西南林學院聯合舉辦農林類畢業生雙向選擇洽談會,共102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就業崗位3500個左右,結果我院畢業生不足50%,簽約率更是寥寥無幾參。而實際上,我國就業市場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業,不願到中小企業就業,無疑又縮小了自己的就業範圍。

3、創業不如就業。多數大學生感到創業艱難,多方面準備不夠,缺少充足的勇氣和決心,只有極少數畢業生認為就業找飯碗不如創業謀發展。

4、促進就業措施:

鼓勵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已被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地方政府反覆呼籲,多次部署,對增加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必須把增加就業與提升產業結構的雙重任務結合起來加以解決,把勞動力的需求與勞動力的生產結合起來加以解決。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要大力發展專業技術教育,改變目前的教育目標。目前我國各級教育的目標是提高上一級重點學校的升學率,這是應試教育的根源。不改變教育目標,就無法改變應試教育,就會不斷加劇今天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奇缺,一方面高學歷人才失業、文憑貶值的尷尬局面。

還有一個關於教育的錯誤口號流毒甚廣,那就是擴大教育消費,拉動內需。把教育當成消費是完全錯誤的。教育是投資,不是消費。把教育當成消費,當然要以滿足消費需求為原則,從教育需求者的角度大學招生當然是多多益善,但這樣做只對學校有利,對滿足學生家長的虛榮心有利,對學生成材不利,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利。

我國目前已具備了加快結構升級的資金條件和技術條件,但就是不具備人才條件,使我國企業不得不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過度競爭,人才問題不解決,將很難從這次經濟調整中走出來。必須通過政府的宣傳引導、政策鼓勵、資金支持,改善各類專科學校的辦學條件,將他們與大學一視同仁,吸引更多的優秀學子從事技術工作。國家應在工資待遇上向高級技工傾斜,在技工職稱上應有最大上升空間,最高應與教授齊。

(2)大力提高農村中國小教育水平。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XX年農民工占城鎮從業人員比重已高達46.7%。據全國總工會的一份調查,農民工在加工製造業就業中已佔68.2%,在建築業中佔79.8%。這幾個數據説明,農民工的素質已經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製造業和建築業的水平。而目前農村教育狀況卻不容樂觀,這是目前農民工素質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國家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通過各種手段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這對推進我國工業化、加快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和緊迫的意義。

(3)連續提高糧食價格,擴大需求,穩定就業。每逢經濟調整,農村轉移人口會自然減少,為城鎮就業減輕不少壓力。最近國家宣佈從20xx年新糧上市起大幅度提高糧食最低保護價,可使全國農民一年增收2600億元,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經濟調整中部分失去工作的農民工會回到農村,糧食提價將提高他們對未來的信心,並切實幫助他們度過一段艱難的日子;這項政策也將有效改善農民的生存和發展條件,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因此,在當前形勢下提高糧食最低保護價,是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的一招妙棋,具有一石多鳥之功。如果能在已經宣佈的提價之外,宣佈20xx年每年提高最低糧食收購價5%以上,有利於讓農民形成收入增加的穩定預期,使擴大農民消費的效果更顯著。

調查結果表明,我們畢業生就業形式比較嚴峻,困難重重,但是從國家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我們依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7

調研目的:

瞭解實驗樓的佈置規劃,研究實驗樓的建築特點、組成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及相互關係,瞭解實驗樓的設計原則和使用要求,劃分整個實驗樓功能分區及相互關係,分析各組成部分的特點及佈局方式,明確對結構和荷載的佈置進行簡單的分析。以及在這次的調研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相關薄弱的學習內容以及針對這些自己需要的改進和加強。

調研內容:

實驗樓一般來説,在結構專業上有四個特點,一是承重的特點,即實驗設備的安放要由結構來配合;二是使用的特點,即協調完成實驗需要結構在三維空間上的配合;三是避振的特點,也就是説實驗設備的振動需要結構配合解決;四是空間特點,也就是説特殊大型實驗設備需要結構在空間外形上給予配合。

實驗樓中一般有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生物實驗室。其中物理、化學實驗室可分為邊講邊試實驗室、分組實驗及演示實驗室三種類型。生物實驗室可分顯微鏡實驗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室三種類型,根據教學需要及學校的不同條件,這些類型的實驗室可全設或兼用。

實驗室傢俱佈置時,第一排實驗桌的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5m,排距不應小於1.2m。最後一排實驗桌後沿距黑板不應大於11m,距後牆不應小於

1.2m。實驗桌端部與牆面(或凸出牆面的壁柱或設備管道)的淨距離均不應小於0.5m。

各種實驗室及附屬用房應根據功能的要求設置給水排水系統、通風管道和各種電源插座。實驗室內應設置黑板、講台、窗簾杆、銀幕掛鈎、掛鏡線和“學習園地”欄。化學實驗室、化學準備室及生物解剖實驗室的地面應設地漏。

演示室:演示室主要供老師在演示桌上做實驗示範表演,學生主要看、聽、記,不動手操作。演示室宜容納一個班的學生,最多不應超過兩個班。演示室應採用階梯式樓地面,設計視點應定在教師演示枱面中心,每排座位的視線升高值宜為120mm。演示室宜採用固定桌椅,當座椅後背帶有書寫板時,其排距不應小於850mm,每個座位寬度宜為500mm。

化學實驗室:宜設在一層,其窗不宜為西向或西南向佈置。室內排風扇應設在外牆靠地面處,風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應設擋風措施,室內一面應設防護罩。室內應設置帶機械排風的通風櫃。當有兩個以上化學實驗室時,應至少有一間實驗室設置通風櫃。通風櫃內宜設給排水裝置,但電源插座、照明及煤氣開關均不得設在通風櫃內。

室內應設置一個事故急救沖洗水嘴。實驗室可設置煤氣管道,並應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物理實驗室:做光學實驗用的實驗室宜設遮光通風窗及暗室,內牆面宜採用深色,實驗桌上宜設置局部照明。

生物實驗室:其窗宜為南向或東南向佈置。實驗室的向陽面宜設置室外陽台和寬度不小於350mm的室內窗台。實驗室的顯微鏡實驗桌宜設置局部照明。

實驗室附屬用房:化學試驗室附屬用房除藥品貯藏室可與準備室合併設置外,其他房間均宜分開設置。危險化學藥品貯藏室,除應符合防火規範要求外,還應採取防潮、通風等措施。

物理實驗室附屬用房宜分開設置,實驗員室宜設置鉗工台。

生物實驗室附屬用房,除實驗員室可與儀器室或模型室合併外,其他房間均應分開設置。生物標本室宜為北向佈置,並應採取防潮、降温、隔熱、防鼠措施。 我的畢業設計課題是:南京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實驗樓設計。實驗樓屬於學校公共建築,5層,3跨,建築面積4500-6000m2。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級三級,採用框架結構進行設計。

框架結構是指由樑和柱通過節點構成承載結構,框架形成可靈活佈置的建築空間,使用較方便。框架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房屋的框架按跨數分有單跨、多跨;按層數分有單層、多層;按立面構成分有對稱、不對稱。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現澆整體式、裝配式、裝配整體式,也可根據需要施加預應力,主要是對樑或板)、鋼框架。裝配式、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框架建築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節省材料;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築平面佈置的優點,利於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築結構;框架結構的樑、柱構件易於標準化、定型化,便於採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採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樑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調研體會:

通過畢業設計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結構選型、平面佈置、結構佈置等一些基本理論,讓我對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做了個系統的總結和應用。通過對任務書的熟悉,參觀、比較同類建築,查閲、搜索有關設計資料使我對所學的知識得以綜合的應用,提高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對所學過的知識得以系統的深化。繪製建築的總平面圖、底層及標準層平面圖、剖面圖、樓梯詳圖、及結構的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結構平面圖、框架配筋詳圖、樓梯詳圖等,還有完成結構計算書,施工設計應包含施工方案、施工組織、施工方法等設計內容,讓我為今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畢業設計作為大學裏最後半年的學習和綜合訓練實踐性學習的環節,所以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認真努力的完成它。

畢業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耐心,細心和信心。在蒐集資料、調研、開題、設計建築方案、建立模型、手算結構等一系列進程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得我們的知識網更加的完整。使用文件檢索、查找資料、設計方案、使用相關軟件、計算能力等相關技能都是我們在做的過程中需要加強鍛鍊,這樣才能更好地、更規範地進行設計。在今後的畢業設計過程中,不斷積累,每次總結、歸納以及掌握的內容都可以讓我們進步,也就是這樣才會讓我們得到自身的提高。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8

一、 概要

我們採用問卷的調查方式對我校學生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查!我們主要採取網絡和走訪教室、圖書館、宿舍和路邊攔截的方式,發送調查問卷。團隊合作順利完成這次任務,同時也想幫助更多廣大的在校大學生了解當前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在調查中有剛邁入大學不久的大一新生,處在風華的大二學生,更有已經到了擇業和繼續深造的大三學生。能夠全面地瞭解在校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看法和了解。

被調查的學生為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問卷 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式、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分。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0份。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有利於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擇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作用。

二、 正文

(一)引言

學生就業調查問卷分析報告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擇業心態,有利於維護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對擇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瞭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瞭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畢業生、為高校、為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被調查的學生為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我們採用自制的問卷。通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式、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分。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000份。

(二)情況介紹

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筆者認為“就業難,難就業”的原因主要來自大學生自身、用人單位和社會三方面。

1.自身原因

(1)畢業生就業觀念存在誤區。一是選地域。在大學生的意識中,大都市總是意味着機會、高薪和前途,這導致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少人問津,而都市的大學生求職者則人滿為患。二是挑單位。大學畢業生都希望選擇一個地域條件好、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觀念在大學生中流行,帶來了就業難。

(2)畢業生綜合素質缺憾。一是學業不精。有的學生在學校裏只是混,沒有靜下心來學習。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説話辦事的能力、溝通合作的能力、交際公關的能力欠缺。三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有的學生很不重視社會實踐,甚至連學校要求的暑期社會實踐都不能認真完成,更談不上學到具體的實踐。

2.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選擇大學畢業生,最主要是看重學生如何“調整就業心態”,而“提高職業素質”、“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學生甚至學校看來,“提高技能”及“提高職業素質”是最主要的,“調整就業心態”並不重要。用人單位認為“德才兼備”是用人的恆久標準,單位對畢業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畢業自身的重視程度要高得多。

3.社會原因

(1)出口減速。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的出口。有研究證明,在中國經濟外向度較高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出口每波動1 個百分點,將影響中國18萬~20萬人的就業。受負面影響較大的主要有紡織服裝、製鞋、玩具、摩托車、傢俱、照明器具、自行車等出口依存度較大的行業,而這些行業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三)分析預測

調查實證研究證明,“就業難”不是供給大於需求,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種階段性社會現象。

一是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我國四年一個週期的高校專業設置決定着專業人才的產出量,大學生就業與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地區經濟發展週期有較大的關聯。調查中發現,產業結構調整的後面帶來的是職業、職位、崗位的變化,四年前還是社會需求的熱門職業,四年後變成了滯銷專業,供給與需求錯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人才結構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來的人才市場需求供給情況反映,各技術等級的勞動力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面,以機械加工為主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現了部分工科類大學生在校期間又到勞動部門開設的技工培訓學校學習拿到技能等級證書。

三、 知識沉舊,轉化率低

被調查的 60%企業反映,應屆大學生到崗工作,學什麼專業幹什麼工作,實際知識應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數學生表現出所學過的知識轉化不出來,不能變成自己在崗的實際能力。我國大學生一般適應週期在1—1.5年才能獨立完成工作,而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到崗適應期是在2—3個月。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率已逐步替代了勞動生產率,生產知識的經濟與用知識生產的經濟正在悄然改變着人們的就業方式。“知識就是力量”已被轉化了的知識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識的時效性在快速縮短, 5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30年,9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20xx年,20xx年統計,大學生所學知識能用3年。我國入世後,這種趨勢愈加明顯。

大學以基礎設施和師資為依託,以大學精神為共同願景,在識別和提供優勢的知識體系中培養專業人才。衡量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指標之一就是學到了什麼、掌握了什麼、學會並轉化成為自己生存發展的能力是什麼。在對近20xx多名已畢業的大學生調查,30%的學生反映,在校學習的知識離市場需求較遠;30%的學生認為所學知識沉舊,要想在所學專業掌握更前沿的知識,還得自己通過上網、到書店、去企業、進圖書館、聽講座來補充新知識。據國內一所較為知名大學計算機和外語兩個專業學生抽樣調查反映,部分教師的實際知識佔有量不如應屆的學生。計算機專業學生講,摩爾定律9個月一個週期,不到社會上學習,畢業後所學知識多數都過時了。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反映,在校學習多數精力都應付考試,考試結束後,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學學什麼,讀大學讀什麼,多數大學生都沒思考過這個較為深層的問題。

把知識和才能物化為真正的行為才是真正的人才。就業率在統計過程中,應多元化確定其概念,大學生就業問題應以市場化視角來認識,並鼓勵支持多元化就業。如:非單位就業、非組織就業、隱形就業,隨着產權多元化、社會生活日趨複雜化,評價大學生就業的指標體系也應不斷創新和完善,改變培養與就業信息不對稱的統計方法。

四、 結論及建議

“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是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政策。在這種背景下,市場主導的地位實際上已經確立,大學生擇業和單位選人的自主性都增強了。所以,大學生調整就業觀念,找準定位。

1.充分認識自我,做好就業決策

大學生在擇業前應對自己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擅長什麼,想幹什麼。注意學以致用,儘量發揮自己專業優勢和形象、氣質、性格、語言表達能力等非專業優勢。

2.確立合適的就業目標

在選擇職業和確定目標單位之前,應從環境分析、企業分析等方面評估職業和目標單位的各種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順從”社會勞動力的流動分配形勢,適時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切忌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挑選就業地域和企業類型。在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國民經濟比較吃緊的社會環境裏,應當理智的把握“先就業後擇業”的觀點,靈活的處理面臨的機遇。

3.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

大學生必須樹立競爭性的擇業觀,主動出擊,把能夠證明自己才能的各種軟硬件拿出來,自我推薦,這樣才可能被“伯樂”相中。如果一味的“等、靠、要”,結果只會是一事無成。

4.自主創業,就業有新路

各高校可根據自身狀況建立大學生創業培訓中心、大學生創業園區、大學生創業街,也可與企業或研究所聯辦大學生創業科技實體。

此外,創業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首先,家長要改變求穩怕險、小富即安的就業觀,儘可能創造條件鼓勵、資助子女去創業;其次,創業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大批專兼職的教師隊伍,尤其是需要聘請社會上成功的創業人士搞好“傳、幫、帶”並起到示範作用;再次,政府部門對大學生創業要大力扶持。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9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不難發現,大學生的就業難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視。如何正確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學的解決辦法,是我們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未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基本趨勢

1、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多,將繼續呈剛性增長的趨勢。多年來,各地大學採取了擴招的措施,這使得在一個時期以來,大學畢業生的數量猛增,並將繼續呈增長態勢。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專畢業生僅為幾萬人;90年,全國大學畢業生的數量為31.2萬人;XX年,這個數字將變為八、九百萬人。未來幾年,雖然增幅會趨緩,但大學生畢業數量仍處於上升通道。

2、大學畢業後工作難找,面臨“畢業就將失業”的問題。據數據記載,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是:49.81%已簽約和已有意向;27.25%沒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馬上就業。即目前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比例大體在50%左右。今後,以我們高郵為例,需要的人才將偏向高學歷、高技能、有實踐經驗的專門人才。

3、就業理念亟待轉變,未來社會需求高素質的大學畢業生。人才問題始終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未來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實際上並不是減少,而是更加需要,關鍵是要轉變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分層次、全方位的就業。我們現在還只是大學在校生,求職、就業對我們來説,遲早將會面臨。在3年後,我們該何去何從,未來的路在哪裏?這是我們應該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時,今後要進一步轉變就業觀念,要有一顆平常心。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1、大學畢業生與社會所需人員產生“脱軌”現象。當前,市場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而大學校園培養的大學生剛畢業,基本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不符合企業的這種需要。

2、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過高。在大學畢業後,一般來説,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認為自己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畢業生不願參加或從事比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應屆畢業生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3、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不夠到位。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就業指導、學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訓等,都還未達到相應的要求。

4、其他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因素。一是專業問題。有的專業設置不合理,或熱門過熱,如目前法學畢業生六成難就業;二是能力問題。社會單位最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適應能力,市場需要的又是新型複合型人才,而現實卻無法提供這類人才,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三是區域問題。東部地區就業好於西部。

三、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1、部分企業最看重畢業生紮實的專業知識

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最需要大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是紮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外語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分別佔35.56%和34.66%,由此可見,在大學校園裏,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這一塊,這也同時解決了大學生到底應以學習為主還是以工作為主的困惑。

隨着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也日趨細緻,所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在招聘中企業也越發的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因而在缺乏一個統一的客觀的專業技能評價標準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了首先了解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這樣的趨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專業化複合型”轉變,在要求員工具有出色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求員工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業認為大學生綜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數企業很是看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於成績與學歷,社會應該更看重員工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也會是當今學生注重培養的能力。

3、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較高

現階段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61.90%的企業將思想道德列為對畢業生的特別要求),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為了應對目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誠信的表現以及逃避人力資源風險而採用的措施。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也日趨務實,在招聘中學歷、學校名氣等因素所佔比重都日趨合理,企業的評價標準更加合理。

但是,還存在不少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別等,企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免造成就業歧視,影響企業形象。

3.1超七成學生不明企業的人才要求

在被問及“你是否嘗試瞭解目標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時,有20%的學生認為“沒有,感覺沒必要”,50.8%的學生表示“嘗試過,但仍然一知半解”。顯然,超過70%的學生並不瞭解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儘管在當今社會,人們一直強調就業的雙向選擇,但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上,市場決定了大學生相對企業處於弱勢的局面,企業的擇才標準往往成為大學生擇業的參考標準。在此情勢下,學生需要科學地對市場做分析,需要關注那些未來希望從事的行業、職位的信息,甚至對目標企業的運行狀況、企業文化也要知根知底,這樣才有助於找準自己的職業發展機會。一個合格的商人起碼要知道顧客要的是什麼,然後來判斷自己能否提供。如果連目標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定位都不清楚,對企業性質、企業文化等信息的瞭解程度更加少得可憐,求職自然會四處碰壁。

3.2瞭解企業人才要求的好處:

3.2.1、有的放矢,明確自己該“秀”哪塊才能提高求職命中率;

3.2.2、若明確自己達不到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及時調整擇業期望值,節省人力、物力;

3.2.3、通過了解企業對人才的定義,對該目標企業有更深的認識,為之後撰寫簡歷、面試打下基礎,甚至在就業初期都將受益匪淺;

3.2.4、通過對企業的瞭解,將降低遭受求職陷阱、上當受騙的機率。

在平日的採訪中我們發現,許多在讀大學生很難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將來會涉及哪些行業、職位説出個大概。據報道,前不久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行的公共就業服務進高校的活動中,只有不到30%的學生認為非常瞭解或比較瞭解自己的個性、興趣和能力,不到25%的學生能清楚或比較清楚自己在職業發展中的優劣勢,而對未來3~5年的發展計劃比較模糊的卻佔到35%,甚至還有15%學生表示從未考慮過這些問題。結合前程無憂此次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眾多學生在自身及就業目標的認識度不夠,方式方法上也存在問題。求職前不知自己“賣”的是什麼,不知該怎樣“賣”,不知道該“賣”給誰,成為了橫在大學生就業前三道隱型的壁壘;同時也進一步折射出國內高校對於學生職業規劃開展的落後。

不明企業對於人才的要求的後遺症還表現在對自身的估計與期望上,超脱實際憑空對自身的評價通常會產生偏差。前程無憂的調查顯示,有40.3%的學生認為自己就是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人才期望。反觀低於30%的表示“很明確企業對人才定義”的學生中,有69.6%的學生認為自己還不能滿足企業的人才期望。其中有72%的學生表示自己不能滿足的理由來源於自身能力素質的不達標。僅有6.5%的學生認為“道德品質”是最重要的人才標準

專業知識、工作經驗、人際溝通、工作態度、創新意識、道德品質這六項人才基本素質,在大學生眼裏哪一項是最為重要的呢?調查結果顯示,“工作經驗”排在第一,佔總量的48.4%。其次為“專業知識”,佔到17.8%,“工作態度”以11%位居第三。而僅有6.5%的學生認為“道德品質”是最重要的人才標準,在學生眼裏最重要的人才標準榜中墊底。

前程無憂職業顧問分析認為:在如今的大環境下,一個成熟的企業在招聘應屆生時,往往考慮更多的是道德品質、工作態度、這兩項素質。對於企業而言,這兩項人才標準是基礎中的基礎,是開展工作的基石。若企業有意要去培養、磨練、打造一個人,完全可以接受一張沒有工作經驗的白紙。但道德品質、工作態度卻是決定了這張白紙材質的優劣,因此許多知名企業把“道德品質”列在人才標準的首位。這並不是冠冕堂皇的做法,而是企業對人才要求的重中之重。因為這些企業深知,人無信不立,企業無信不昌。一個不講誠信的人,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也許會帶來一時的“小利”,但往往失去的是大節,繼而失去的是企業長遠的“大利”。當然,在實際情況中,道德品質的範圍太過寬泛,所以,這裏強調的是一種對職業的操守,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一位hr在談及大學生素質時説:“有些大學生做錯事以後,第一反應就是推卸責任——‘不是我乾的’,其實沒有責任感比犯錯更可怕。”

此外,企業看重的人才素質中還包括創新意識與融會貫通的學習能力。前者決定了價值創新的來源,而後者關涉到工作的效率。李開復在給中國高校生的一封信中這樣描述:“僅僅勤奮好學,在今天已經遠遠不夠了。因為最好的企業需要的人才都是那些既掌握了豐富的知識,又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自學和自修,並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於生活和工作實踐,時時不忘創新,以創新推動實踐,以創新引導實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研發出卓越的產品。”

四、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和能力

4.1、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

作為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並且要具有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許多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品質之一。所謂有敬業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責任心的人,以圓滿完成工作來衡量自己,而不用升遷和報酬來衡量自己。談起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應該體現在以下4方面的素質:

4.1.1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

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是當今人才觀的一個重點。所謂人才,首要的應該是一個品質高尚的、和諧的和趨於人格完善的人,是一個和社會融洽相處並且受社會歡迎的有道德的人。而在一個人身上確立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樣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和鍛鍊過程。加強思想素質建設,首先要建立辨識思維。這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問題。其次,要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作用是越來越大,但它們不能作為人生價值觀的核心。金錢在經濟領域裏的作用越來越大,這是一種市場條件下的進步,它比情説了算,比權力説了算要進步。但是,金錢一越出經濟軌道,介入社會其它領域,就會產生腐敗和社會醜惡現象。因此不能把它當作人生的最高目標,要正確對待金錢。我們必須以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大小來衡量他的價值,這也是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要求。

4.1.2良好的業務素質

業務素質是大學生的必要素質,是我們為社會服務,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必備本領。現代社會的特徵之一是社會競爭的加劇,而競爭時代的要求就是誰都必須憑真才實學取勝。業務素質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雄厚紮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和精闢的專業造詣;(2)不斷進行專業研究、專業應用、專業開拓的興趣和能力;(3)管理能力。例如效率觀念,同一個工程,它消耗的精神、時間、財力最小的當然是最好的。一個工程它有一個規劃、組織、環境、人員、機制、時間、效率等一系列指標。因此,專業管理能力的培養,已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4)融合能力。當今時代的任何科學技術的突破都來自學科專業的融和,培養學生的專業融合能力實質就是培養創造能力。(5)敬業精神。貝弗基在《科學研究的藝術》一書中總結道:“科學上成年人思維的發展,只能達到青年時期打的基礎所能支撐高度。”必須充分意識到基礎的重要性,特別要在“牢固”和“紮實”上下功夫,切忌搞花架子。

4.1.3較高的文化素質

文化素質,通常又被稱作人的文化素養,是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的一個人的內在品質,外化為人的人格、氣質、修養。文化可以給我們很多直接和間接的人生體驗和人生哲理,幫助我們瞭解世界,記憶自己對社會的責任。人文中有些很精彩的東西,能直接給我們啟迪。孔子説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文化修養較高的人雖然各有自己的個性,但大家在一起卻很和諧;小人沒有自己的個性,但在一起卻不能和諧。這話多深刻,對我們待人、處理人際關係很有啟發。而以往教育的明顯缺陷是人文教育薄弱,從而出現人的知識結構以至人格不和諧、不完善現象。二十世紀的人才必須懂得交流,而且還要善於溝通,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建議,把一待所學,貢獻給社會主義國家

4.1.4良好的心理素質

企業用人歷來重視心理素質,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有意識的艱苦磨練教育、承受挫折教育、適應環境教育、正確處理人際關係教育等心理素質的強化教育,造成一部分學生心理非常脆弱,遠不適應競爭的環境,這就給高校教育和大學生自身提出了增強心理素質的艱鉅任務。

當代的大學生面臨挑戰多多,要想成功的邁出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一定要有這些基本的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的挑戰。

4.2、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能力

4.2.1、對社會認識能力

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是由於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學生總體上缺乏社會鍛鍊而造成的。

4.2.2、對自身認識能力

對自身的認識能力是由於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而導致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錯誤判斷(通常是高估)。

因此,後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用辨證的方法將兩句話連在一起,就具有着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人,只有具備一定必要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素質,尤其是成功必備的為人處世準則,才能在做事中正確思考、正確決斷,最終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碼、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堅守信用,行事專一。俗話説,“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由此可見,信用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僅關係到他的人生成敗,也與事業的成敗息息相關。做人行事專一,持之以恆,認準目標,決不放棄,才能感天動地,化作精神,永世長存。另一方面,學會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將事情做好,做出成績,是我們努力前進的目標,同時又對做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創業有成並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將做人與做事有機結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養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支持。

五、如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正確的就業觀,實現順利就業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亞太國際教育協會XX年會上表示,大學生就業難可能是一個比較長遠的趨勢。大學生就業難,大學生多不是關鍵,學生的質量問題才是關鍵。柯炳生校長認為大學生數量不是就業困難的主要因素,因為只有25%左右的新增勞動力來自大學畢業生,“質量問題才是關鍵”。現代企業都講究用人求“實”不求“高”。“學歷並非越高越好,企業看重的是個人的實戰能力,寧可選擇大專甚至更低學歷有工作技能的人,也不需要沒有工作技能的研究生。

1、調整高校專業設置,符合以市場為導向的社會需求

首先,要調整課程、專業和學科結構。一是在課程設置上,應從重知識灌輸轉向重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培養轉變,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工作適應力。其次,在專業結構的調整上,應遵循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專才教育與通才教育相結合,增強畢業生寬泛就業的能力。最後,在學科設置上,應該有利於學生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着眼於學生品德和能力的全面發展.

2、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增強大學生社會適應性

社會實踐活動可以積累大學生的工作經驗,全面鍛鍊其動腦、動手的能力,可以使大學生直接感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對技能的要求,從而自覺調整期望值來符合社會需求。高校學生社團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素質能力。社會實踐經驗能有效彌補用人單位所認為的“大學生缺乏工作經驗”不足。同時,社會實踐還有利於發展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也是大學生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同時,企業對創新人才求之若渴,創新能力成為用人單位最重要、最看中的能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需要創新的能力。所以,高校要着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與積累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3、培養良好的基本素質,提高大學生生存能力

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必須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基本素質。一是培養學生樹立講求誠信的道德觀念。誠信是商業道德的核心,用人單位在選取人才時,其首要標準往往是是否誠信。因此,高校必須培養學生的誠信觀念,使之形成穩固的誠信道德。二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高校要通過多種形式鍛鍊和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把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和傳授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給大學生提供各種機會進行相互協作的鍛鍊,使其明確樹立起團隊意識。三是訓練學生的求職技能。求職技能是指面試技巧、日常禮儀等方面的要求。學校可以建立就業面試輔導中心,組織模擬招聘面試,開展崗前技能培訓,組織參加招聘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鍊。

4、加強創業教育,培訓大學生創業能力

高校畢業生不應該僅僅是求職者,更是社會職位的創造者;不僅可以通過創業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還可以給別人提供更多的職位。因此,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創業教育。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應從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指導畢業生認識創業所必備的素質和條件,如創業知識的儲備,資金的準備,技術和興趣、個人能力,等等。二是請富有經驗的創業成功者到學校為畢業生做報告,讓學生從成功者的經歷中積累經驗,瞭解創業的基本程序。三是專設大學生創業類選修課程,讓學生通過課程系統學習創業知識。

5、加強學生特色能力培養,塑造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決定學生能否順利畢業,而團隊合作精神、踏實刻苦精神、社會適應能力、持續的學習能力則是學生能否順利就業的關鍵,這也是能否得到用人單位青睞的關鍵因素。當然這些因素必須通過一定的特色能力體現出來,而不是籠統地説自己具有團隊合作精神或者社會適應能力等。例如,如果一個學生在學校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那麼在求職時,就完全有資格説自己具有踏實刻苦的精神,具有持續的學習能力。至於其他能力,則可以通過別的指標來説明,這需要在校學生髮掘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不斷培養自己的專長或者特長,以便自己在走向社會時真正具有核心競爭力。除此以外,上文所提到的個人發展的第三層次因素,即創新精神、實踐經歷、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也需要在校大學生注意平時的積累,除了認真刻苦地學習外,注意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注意觀察和思考,培養創新精神和組織管理能力,這些是個人在順利就業後能否得到繼續提升的關鍵因素。

6、實施全程式學生職業生涯設計指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培植新的就業增長

從調查研究可以看出,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學生評價的高低主要看學生平時的積累,這些素質決不是學生在臨近畢業前就能提高的。必須在大學階段有針對性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開設就業講座,宣傳就業的相關政策,使學生認識到就業的原則是學生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學校推薦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對畢業生應強化應聘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使學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後創業的就業觀,樹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基層做起的觀念。

總之,要引導學生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石。在綜合素質中,文化素質是基礎,文化素質包括掌握知識、能力、方法、儀態等,是知識和能力的綜合。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開拓思路。專業基本知識積累,專業技能的熟練掌握,才能擁有自身專長以形成核心競爭力。所有這些素質的形成需要高校在人才培養中統籌兼顧,既突出重點又注意各方面素質的平衡,同時加強正確的就業觀培養,由此培植新的就業增長點,真正促成學生順利走向社會、服務社會。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0

為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經濟,推動民營企業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的積極成效,**省勞動保障廳聯合省總工會、省工商聯將共同開展“慶五一”全省民營企業招聘服務月活動,服務月活動由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全省民營企業招聘周以及各市自辦主題民營企業招聘周組成。

招聘服務月活動期間,全省統一舉辦三場大型聯動專題招聘周活動,具體安排是:

5月上旬,全省聯動舉辦“大中專、職技校畢業生與民營企業供需洽談聯動招聘周活動”,其中5月7日上午8:30—11:30,全省聯動舉辦“‘慶五一’大中專、職技校畢業生與民營企業供需洽談招聘會”,正式啟動全省招聘服務月活動。啟動活動主會場設在省人力資源市場(省職業介紹中心),分會場設在各市人力資源市場(各市職業介紹中心),各類畢業生可就近就地求職,。活動當天將有審計學院培訓中心、東恆物業、中廣置業、南京太空高壓清洗公司等近百家單位提供儲備經理、裝飾設計、行政助理、收銀員、總枱接待、車工、焊工等近1200多個優崗。

5月中旬,由各市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結合本地實際,組織舉辦全市民營企業招聘周聯動活動,全市聯動活動主會場設在各市人力資源市場(各市職業介紹中心),啟動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

5月下旬,組織開展全國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

加強崗位採集,分主題開展招聘活動

為確保民營企業招聘月活動成效,**省各地勞動保障、工會、工商聯等各部門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各部門資源優勢,多渠道、多方面地收集民營企業用工信息,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招聘活動。一是加大采集力度,通過發放調查表、電話訪問、舉辦座談會等形式,認真做好企業用工需求調查和崗位信息的採集工作。二是在五月上、中、下旬分別舉辦聯動專題招聘周活動,通過省、市、區、街道各級職業介紹服務機構聯動舉辦招聘活動,設立主分會場,就近就地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務。三是積極發揮社區勞動保障平台以及各級工會、工商聯的作用,瞭解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的求職願望、就業狀況等個人情況,組織進場求職。四是採取綜合招聘與主題招聘相結合、平面招聘與網絡招聘相結合、場內招聘與場外招聘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多形式招聘活動,為民營企業和求職者提供匹配介紹服務。

深入援助,以人本服務提高活動實效

根據勞動保障部的要求,在做好招聘月活動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各項配套服務,力求以人本服務提高活動的實效。一是將服務月活動與開展全方位的就業服務、維權服務等緊密結合,將開展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崗位發佈、政策諮詢、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勞動保障代理等多項特色服務。二是強化技能培訓服務,組織開展有針對性、實用性強的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提升求職者的就業能力。三是強化後期維權服務,針對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社會保障等問題,及時給予諮詢與解答。

活動月期間,將進一步着重建立長效服務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將下崗失業人員、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和進城務工人員作為就業服務的重點,進一步拓寬求職者的就業渠道,為民營企業吸納勞動力提供有效服務,為促進就業、服務經濟、構建和諧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1

根據自治區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總體步署,20xx年3月27日至4月12日,自治區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辦公室組成了調研做,選擇了烏石化、新疆特變、大天池食品有限公司等自治區境內11家國有、股份及民營企業進行了調研,瞭解了各類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及使用情況,徵求了各企業對自治區高中等院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綜述如下:

一、 基本情況

隨着我過加入wto,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以及我區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用人單位特別是自治區大中型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西部大開發、新疆大建設需要的基礎性建設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特別是自治區取消計劃分配政策,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用人自主的畢業生就業政策,個用人單位對這一新的畢業生就業政策非常歡迎,對畢業生的需求空前活躍,從各用人單位提供的就業崗位看,目前以達到三萬餘個。一些專業好,動手能力強的畢業生受到普遍歡迎。

從已就業的畢業生情況看,各單位對畢業生活、學習十分關心,條件好的企業專門建設了大學生公寓,為新就業的畢業生準備好了煤氣灶、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有的企業還為畢業生髮放了安家費,想方設法的解決畢業生在生活、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決大部分單位還為畢業生交納了"三險四金",解除了畢業生的後顧之憂。

在畢業生的使用和培養方面,絕大部分單位對畢業生的'使用和培養十分重視,對新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採取崗前培訓的辦法,讓其充分了解企業,對已上崗的畢業生採取師傅帶,人事部門定期回訪,定期考核的辦法,讓他們儘快熟練工作。另外,各企業還加強了對新就業的畢業生的繼續教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送他們出去學習,進行再培訓,更新知識。烏魯木齊鐵路局,十年來共崗前培訓專業不對口的畢業生3000多人。在各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新人脱穎而出,企業員工隊伍普遍年輕化,如新疆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職工年齡平均為27.8歲,中層領導平均年齡29歲,經理層平均年齡34歲,員工中大專以上學歷佔39.9%。

二、 存在的問題

1、 近年來,隨着高中等學校專業設置的逐年調整,畢業生的專業和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有所緩慢,但是因為高中等學校專業設置的調整是一個複雜而緩慢的過程,週期較長。因此,目前,專業設置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且十分實出,集中反映在:一些社會急需的專業如工民建、臨牀醫學、機械製造、通訊工程、計算機、路橋、鐵道信號等專業本科畢業生供不應求,而財會、法律、歷史、生物等專業畢業生嚴重供大於求。畢業生學歷上看,研究生公佈應求,本科生基本飽和,專科、高職及中專畢業生供大於求,就業困難。

2、 畢業生整體素質有所下降。

我國高校從99年開始大規模擴招,招生錄取率大幅度提高,"三年三步",我們國家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用30年甚至40年才完成的擴招過程,基本滿足了人民羣眾的求學渴望,提高了國民的整體素質,擴大了內需,帶動了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集中體現在:由於擴招速度過快、基本建設及師資跟不上"擴招"的要求,且因部分學生入學分數較低,至使畢業生整體素質有所下降。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各用人單位普通反映畢業生的和人素質較前幾年畢業的學生有所下降,疆內的畢業生比內地的畢業生的素質差一些,學生動手也普遍較弱,有的企業反映,機電專業畢業生的學生不會接"三相"電機,這些情況影響了企業的餓用人積極性,也增加了我們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困難。

3、 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的居高不下,就業觀念存在着[偏差。

近幾年,雖然我們各高中院校加大了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但一些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他們想往到黨政機關去、到大中城市去、到高收入的單位去,不願到基層去、不願到艱苦地方去,到生產一線去,有的畢業生在自薦時,不是問企業他們能幹什麼,而是問企業能給自己多少錢,有的畢業生甚至稱"給我低於錢,我就內不去",許多企業對此非常反感,有的畢業生不能正確評價自己,不願到艱苦地方,不願到生產第一秒線去。如自治區建築工程總公司,每年都需要一批中專畢業生到一線去當操作工,他們到自治區一些中專學校去招人,畢業生都因為收入低、工作環境差而沒人願去,因此,該企業不得從內地一些中專學校招收畢業生。而我區的畢業生寧可待在家靠父母養活,也不願自食其力到這些艱苦部門工作,這種人為的原因造成了畢業生就業困難,形成了畢業生就業"有崗"無人去,"無崗"即硬往裏鑽的局面。

4、 民族畢業生及女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仍然存在。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國家及自治區培養了大量的少數民族畢業生和女畢業生,他們為我區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近年來由於諸多原因,少數民族畢業生及女畢業生就業難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原因,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大部分單位都能以黨的民族政策和婦女政策出發,積極按收納民族畢業生及女畢業生,能夠按照自治區的統一要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接收民族畢業生和女畢業生,但也有一些企業卻僅僅從本單位、本部門利益出發,不願收民族畢業生和女畢業生。目前,隨着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這一狀況還有叫劇的趨勢。

三、 措施和建議

1、 自治區各高中等學校要切實採取措施,調整專業結構,主動適應市場需要。各院校要根據國家及自治區的規劃,加大高新技術及社會急需人才的招生規模,適當控制財經文史類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導致就業率過低的某些學校或專業要減少招生計劃,甚至停止招生;今後,自治區將繼續在每年的7月份和12月份公佈各高中等院校的就業排行榜,以促進招生及專業設置的科學化、合理化。同時,各高中等院校也應當在院內公佈各系(部)的畢業生就業率,以引起各系(部)的重視,做好專業調整和畢業生就業工作。

2、 高度重視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各高中等學校要改變以往"重視招生、輕視培養、忽視就業"的思想,要嚴把教學質量關,加強畢業生的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特別要重視畢業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高職學校要辦出其特色來,使其培養的畢業生真正適應社會的需要。

3、 要切實加強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各高中等學校要根據國家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及隊伍建議的幾點意見》(教學[20xx]18號)的文件要求,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要教育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先就業,後擇業"的思想,要教育畢業生到基層去,到艱苦地方去,到生產、科研、教學第一線去,要鼓勵畢業生到民辦、私營、股份制企業去就業,要鼓勵畢業生自主擇業。同時要完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要完善畢業生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的配套措施,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

4、 認真做好少數民族畢業生及女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少數民族畢業生及女畢業生的就業工作,要將其提高到講政治、促經濟、保穩定的高度來認識。各用人單位要從自治區經濟建設、社會穩定的大局出發,積極接收吸納少數民族畢業生和女畢業生。各高中等院校要加大對少數民族畢業生及女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同時,少數民族畢業生和女畢業生也要加強個人思想及理論文化課的學習,增強就業競爭力。

自治區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辦公室

20xx年4月21日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2

調研人:

調研時間:

調研目的:

瞭解實驗樓的佈置規劃,研究實驗樓的建築特點、組成及各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及相互關係,瞭解實驗樓的設計原則和使用要求,劃分整個實驗樓功能分區及相互關係,分析各組成部分的特點及佈局方式,明確對結構和荷載的佈置進行簡單的分析。以及在這次的調研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相關薄弱的學習內容以及針對這些自己需要的改進和加強。

調研內容:

實驗樓一般來説,在結構專業上有四個特點,一是承重的特點,即實驗設備的安放要由結構來配合;二是使用的特點,即協調完成實驗需要結構在三維空間上的配合;三是避振的特點,也就是説實驗設備的振動需要結構配合解決;四是空間特點,也就是説特殊大型實驗設備需要結構在空間外形上給予配合。

實驗樓中一般有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生物實驗室。其中物理、化學實驗室可分為邊講邊試實驗室、分組實驗及演示實驗室三種類型。生物實驗室可分顯微鏡實驗室、演示室及生物解剖室三種類型,根據教學需要及學校的不同條件,這些類型的實驗室可全設或兼用。

實驗室傢俱佈置時,第一排實驗桌的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應小於2.5m,排距不應小於1.2m。最後一排實驗桌後沿距黑板不應大於11m,距後牆不應小於

1.2m。實驗桌端部與牆面(或凸出牆面的壁柱或設備管道)的淨距離均不應小於0.5m。

各種實驗室及附屬用房應根據功能的要求設置給水排水系統、通風管道和各種電源插座。實驗室內應設置黑板、講台、窗簾杆、銀幕掛鈎、掛鏡線和“學習園地”欄。化學實驗室、化學準備室及生物解剖實驗室的地面應設地漏。

演示室:演示室主要供老師在演示桌上做實驗示範表演,學生主要看、聽、記,不動手操作。演示室宜容納一個班的學生,最多不應超過兩個班。演示室應採用階梯式樓地面,設計視點應定在教師演示枱面中心,每排座位的視線升高值宜為120mm。演示室宜採用固定桌椅,當座椅後背帶有書寫板時,其排距不應小於850mm,每個座位寬度宜為500mm。

化學實驗室:宜設在一層,其窗不宜為西向或西南向佈置。室內排風扇應設在外牆靠地面處,風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應設擋風措施,室內一面應設防護罩。室內應設置帶機械排風的通風櫃。當有兩個以上化學實驗室時,應至少有一間實驗室設置通風櫃。通風櫃內宜設給排水裝置,但電源插座、照明及煤氣開關均不得設在通風櫃內。

室內應設置一個事故急救沖洗水嘴。實驗室可設置煤氣管道,並應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物理實驗室:做光學實驗用的實驗室宜設遮光通風窗及暗室,內牆面宜採用深色,實驗桌上宜設置局部照明。

生物實驗室:其窗宜為南向或東南向佈置。實驗室的向陽面宜設置室外陽台和寬度不小於350mm的室內窗台。實驗室的顯微鏡實驗桌宜設置局部照明。

實驗室附屬用房:化學試驗室附屬用房除藥品貯藏室可與準備室合併設置外,其他房間均宜分開設置。危險化學藥品貯藏室,除應符合防火規範要求外,還應採取防潮、通風等措施。

物理實驗室附屬用房宜分開設置,實驗員室宜設置鉗工台。

生物實驗室附屬用房,除實驗員室可與儀器室或模型室合併外,其他房間均應分開設置。生物標本室宜為北向佈置,並應採取防潮、降温、隔熱、防鼠措施。 我的畢業設計課題是:南京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實驗樓設計。實驗樓屬於學校公共建築,5層,3跨,建築面積4500-6000m2。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級三級,採用框架結構進行設計。

框架結構是指由樑和柱通過節點構成承載結構,框架形成可靈活佈置的建築空間,使用較方便。框架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房屋的框架按跨數分有單跨、多跨;按層數分有單層、多層;按立面構成分有對稱、不對稱。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現澆整體式、裝配式、裝配整體式,也可根據需要施加預應力,主要是對樑或板)、鋼框架。裝配式、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和鋼框架適合大規模工業化施工,效率較高,工程質量較好。框架建築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節省材料;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築平面佈置的優點,利於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築結構;框架結構的樑、柱構件易於標準化、定型化,便於採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採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樑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調研體會:

通過畢業設計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結構選型、平面佈置、結構佈置等一些基本理論,讓我對大學期間所學的知識做了個系統的總結和應用。通過對任務書的熟悉,參觀、比較同類建築,查閲、搜索有關設計資料使我對所學的知識得以綜合的應用,提高綜合知識的應用能力,對所學過的知識得以系統的深化。繪製建築的總平面圖、底層及標準層平面圖、剖面圖、樓梯詳圖、及結構的基礎平面圖、基礎詳圖、結構平面圖、框架配筋詳圖、樓梯詳圖等,還有完成結構計算書,施工設計應包含施工方案、施工組織、施工方法等設計內容,讓我為今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畢業設計作為大學裏最後半年的學習和綜合訓練實踐性學習的環節,所以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認真努力的完成它。

畢業設計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耐心,細心和信心。在蒐集資料、調研、開題、設計建築方案、建立模型、手算結構等一系列進程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得我們的知識網更加的完整。使用文件檢索、查找資料、設計方案、使用相關軟件、計算能力等相關技能都是我們在做的過程中需要加強鍛鍊,這樣才能更好地、更規範地進行設計。在今後的畢業設計過程中,不斷積累,每次總結、歸納以及掌握的內容都可以讓我們進步,也就是這樣才會讓我們得到自身的提高。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3

一、調研基本情況

調查問卷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就業準備調查、就業期望調查兩大類,包括是否有明確的職業定位、收集招聘信息渠道、對就業地區的選擇、薪酬的預期、求職時間等18個問題。

本次問卷調查以無記名的方式進行。

二、調研結果統計及分析

(一)畢業生就業準備調查。

你是否有明確的就業計劃? 13.1%的畢業生對於職業定位只有模糊的想法,甚至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數據顯示,近54.9%的學生“説不清”自己“是否瞭解自己適合從事什麼工作”;32%的學生“不瞭解”或者“很不瞭解”自己適合什麼工作。

由於沒有明確的規劃,導致的結果顯示,僅37%的畢業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表示樂觀,59%的學生對未來表示迷惘和擔憂。大學生就業難一直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為解決這一問題,除了依靠政府、高校的力量外,更需要每個大學生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的建立和發展,變被動就業為終生主動就業。筆者在實際工作中也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沒有主動探索個體職業發展的意識,仍以“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為目標,“走一步看一步”,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從20xx級學生開始,我院已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列入大一學生必修課,院系層面經常組織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各類活動,希望能幫助學生儘早建立起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畢業生就業期望調查

1、對就業地區的首選選擇?對就業地區首選是合肥市,佔36.1%,緊隨其後的是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達29.5%。應用化學與環境工程系黨政領導班子為了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每個學期都帶隊,“走出去,請進來”,開拓實習與就業基地。從本次調查來看,建議今後多走走合肥和東部沿海城市,打開就業市場,滿足學生的'就業地區需求。另外,考慮到我院絕大多數學生都來自於安徽省,那麼選擇“户籍所在城市”、“安徽其他地區”、“蚌埠”以及“合肥”的安徽地區合計就達到了58.1%。中國有一句古語:父母在,不遠遊。這一代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完全可以理解他們選擇離家近的工作。而且,這樣的選擇正合我院的辦學定位。只是,家鄉的發展能否與大學生對未來的期許相匹配呢?這隻能從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升級這一層面才能根本解決得了。政府應當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第三產業,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因為“中小企業才是大學生的就業主渠道”。

2、你最希望到什麼性質的單位工作? 17%的學生最希望進國企,7.5%的學生希望進“中外合資或外資企業”,46.5%的學生選擇“民營企業”。而從應用化學與環境工程系20xx屆畢業生的就業數據來看,“民營企業吸納的畢業生數量最多,達到51%。”

與此相對應的是, 60.5%的學生對於第一份工作薪酬的預期是“20xx元-3000元”;14.6%的學生預期是“1000元-20xx元”。依然是應用化學與環境工程系20xx屆畢業生數據,“91.92%的畢業生初入職場工作的薪酬約在20xx元-3000元”。由此可以看出,我係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普遍偏高。過高的就業期望值可能會給學生帶來求職定位的偏差,在人才市場上處處碰壁。因而,在就業指導教育過程中,應該講明就業大趨勢,以本系歷年來的翔實數據,引導學生制訂合適的就業計劃,降低就業期望值,先就業後擇業。

3、如何看待工作與專業是否對口問題?數據顯示,69%的學生並不在乎專業是否對口,關鍵要有發展機會。筆者認為,從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看,應當加強專業思想教育;但從就業角度來看,這一選擇無可厚非,説明畢業生的就業態度比較務實。據調查,“僅三成畢業生從事與專業對口工作”。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屬於初次就業,能力的培養比專業更重要。如果是真的喜歡自己的專業,建議先就業,在就業過程中堅持對本專業的學習,在機會來臨時,“再擇業”。

4、你認為什麼時候開始找工作最為合適? 34%的學生希望是完成論文之後開始找工作。根據學院的安排,本科畢業論文答辯一般安排在六月份,因而選擇“論文答辯後”和“畢業前2個月”選項的在時間上其實是疊加的,達到了38%。按照慣例,各大企業校園招聘一般從10月份開始,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學期。輔導員在平時工作中,要提醒學生注意校園招聘時間,合理安排課程學習、實驗論文以及找工作的時間。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4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範圍覆蓋華南師範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範與非師範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80份,實際547份,回收率為94、3%。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見圖1所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2):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説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為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調查結果見圖3)。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為重點考慮。兩項佔的比例分別為36、62%、26%,具體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

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於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為“經驗及實踐能力”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校或專業”、“應聘技巧”則各佔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為“理論基礎”、“師範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於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見圖7、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後,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説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範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四、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於不平衡狀態。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見圖5)。

(2)學生“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着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

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佔據一定的分量(詳見圖6)。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為“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佔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佔很大的份量(詳見圖7)。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侷限於信息發佈、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

。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説,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專業知識技能導航,如學習方法指導、新思想新觀念介紹、個人完善知識結構幫助等;健康成才導航,通過實施結對服務、心理指南、交流討論,對大學生在就業求知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排憂解惑;法律導航,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治意識、引導誠信意識。

從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進一步實現我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規範化,特別是如何把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大學生失業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本文論述的是大學生的失業問題,通過分析失業的情況和原因,得出相應的對策以及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種趨勢的結論。

關鍵詞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週期性失業、供求矛盾、市場缺陷。

正文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想"就業"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説都是很敏感的,我們大多數大學生讀四年大學無非是為了以後能找到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但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卻是我們有可能失業,這給很多大學生很大的打擊,甚至有損我們讀大學的積極性。記得我們社會問題研究老師對我們説過一句話,我印象很深,他是這樣説的:“現在大學生就業難,難道真的是企業不需要大學生了嗎?”是啊,難道真的不需要了大學生了嗎?不是的,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大學生失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結構性失業。由於學習期間社會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等)發生了變化,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區域分佈等不適合經濟結構變化的要求,畢業時不能適應就業市場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順利就業。

二是摩擦性失業。畢業生對用人單位的發展空間、工資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環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習成績、專業技能、個人素質等也有一定要求,由於雙方要求不一致導致畢業生沒有用人單位接收的情況。

三是週期性失業。週期性失業原意是指由於經濟衰退、總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業。我國目前經濟持續增長,並沒有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但是隨着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社會對畢業生需求量增長速度滯後於畢業生人數增長,導致有效需求不足。

那為什麼會出現上述情況呢?原因有三:首先,“供求矛盾”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15萬人,大約有35萬畢業生就業時未找到工作;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45萬人,未就業畢業生人數超過50萬人;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212萬人,預計畢業時未就業人數將超過70萬人1。未來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和畢業時未就業的畢業生數還將急劇增長。畢業生就業人數的增加,促使畢業生就業市場發生了新變化,畢業生就業逐漸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使廣大畢業生面臨更加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在“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下,畢業生作為人力資源提供方通過就業市場擇業,用人單位作為需求方在就業市場中選拔畢業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實現均衡,否則則會失衡,導致“就業難”。“供求矛盾”的表現主要有:畢業生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學歷層次,甚至就讀院校等等不適應市場需求;畢業生的擇業傾向與技能等不適應市場需要;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與用人單位要求不一致等等,這些矛盾的存在,導致了非自願的摩擦性和結構性失業。

其次,市場缺陷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成因之一。市場發育不充分、不完善,市場化程度低;圍繞高校、地區、行業存在不少就業市場,但是未形成較統一的大市場,導致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搜尋成本較高;市場規則不統一,部分市場甚至秩序混亂等等。導致就業市場的不完全競爭、不完全信息和較高成本,影響就業。當前買方市場中的不完全競爭會導致兩種現象:一是部分用人單位的人才高消費,二是一些畢業生被迫退出市場,形成周期性失業;市場信息不完全會導致摩擦性失業或結構性失業;市場進入和運行成本較高則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週期性失業。用人單位招不到滿意的畢業生,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單位,是市場不完善、信息渠道不暢通的直接體現。2

此外,就業難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滯後,制約了人力資源的充分流動。雖然這種現象隨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務措施的出現得到了一定緩解,但是距離由畢業生就業障礙轉變為就業動力還有不小差距。

那要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第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現高等教育與社會接軌,增強畢業生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高等學校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人力資源的主要陣地,社會和市場發展的需要應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導向。增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繫,根據社會需要開設專業、設置課程,不斷革新教學形式和內容,才能使高等學校更好地履行社會服務職能。

無視社會需要,盲目培養,就會導致高校畢業生不適應用人單位需要,在就業市場上缺乏需求,形成結構性失業。高等學校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基礎,培養服務社會各級各類需要的多種人才。在培養中應充分重視市場需求,建立科學的評價、分析和預測體系,把握社會實時經濟走勢和就業市場的變化情況,按照社會發展方向設置專業,有效地消除結構性失業。這是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學改革中應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市場需求是多樣化的,不同崗位對畢業生素質的要求就不一樣。如果高等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千##第1篇律,或是心理素質差,或是動手能力差,或是社會適應能力差,其結果必然就是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素質教育強調個人素質的發揮,因而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畢業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克服摩擦性失業。

第三:着力提高就業指導和服務水平,增強畢業生的擇業技能。

在就業市場上,畢業生缺乏必要的求職技巧、擇業技能差是導致摩擦性失業的重要原因。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作為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應當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着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科學地分析市場、客觀地認識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掌握一定的擇業技巧,善於利用市場信息,善於在就業市場中“推銷自己”,通過市場落實就業單位。

第四:加快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

要重視和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就業市場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場成本,提高效率,實現節省資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標。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信息不充分是影響用人單位選材和畢業生就業的突出問題,因此,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化建設是當務之急。國家、地方和高等學校要圍繞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立體化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互相聯繫,互相補充,促進就業市場中的充分信息,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還要制訂相關規定,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管理。有效的調控和管理是市場發揮優勢的重要保證。目前畢業生就業市場中還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亂、缺乏監督的情況,不利於就業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各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調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關管理辦法和規定,為畢業生就業市場提供統一規範,保證市場秩序。

第五:積極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多形式就業。

處在新世紀戰略機遇期的大學畢業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會發現,我們所面臨的時代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創新的思路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積極引導畢業生突破傳統的就業觀念的束縛,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觀,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自覺樹立自主創業的思想觀念,主動到基層就業。努力實現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學擇業,積極創業。

大學是我們許夢和圓夢的地方,我們來的時候躊躇滿志,我們走的時候也絕對不要留下任何遺憾。雖然大學生難就業已成為一種趨勢,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絕不要就這樣失去了信心。或許我們以後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但是我們也還是要有我們來時的那顆火熱的心,把我們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管以後會怎麼樣,只要我們在這四年內無愧於心,這樣就夠了,如果我們太注重結果的話我們有可能欣賞不到沿途的美麗的風景,畢竟結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想通這一點,那麼我們就不會失去信心了,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現在,把什麼就業煩惱都拋到一邊,認真學習,我想這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5

XX年全國高校749萬名畢業生會否造就“史上更難就業年”?一知名招聘網站今天發佈的“XX年應屆畢業生求職力”調研報告顯示,畢業生的求職難度並未顯著增加。

此次問卷調研的對象為今年的高校大專、本科、碩士、博士應屆畢業生,覆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最終回收有效樣本58996個。

創業不只為了掙錢

與XX年、XX年相比,XX年選擇就業的學生比例有所降低,比例由XX年的76.3%降低至XX年的71.2%,而選擇繼續學習深造的學生比例整體變化不大。此外,選擇創業的學生比例有所上升,比例由XX年的3.2%上升為XX年的.6.3%,創業意願比去年翻番。在社會整體的創業熱潮影響下,大學生也受到這股洪流的影響,XX年畢業生的創業熱潮開始興起。

在選擇創業的原因中,調查顯示,27.4%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20.8%表示創業是自己的興趣所在,此外,19.3%的畢業生選擇創業是為了掙錢,工作自由也是大學畢業生選擇創業的一個重要理由。理想、興趣、財富、自由等,都凸顯出新一代大學畢業生強烈的自我意識。此外,值得關注的是,仍有5.4%的大學生選擇創業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人均獲得2個工作機會

在綜合比較近三年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獲得面試機會、獲得錄取通知的數量後可以發現,今年應屆畢業生投遞簡歷平均24.9份,低於XX年;今年應屆畢業生平均獲得5.9個面試機會,高於和XX年;今年應屆畢業生平均獲得2.0個錄取通知,高於XX年。這説明,儘管XX年畢業生的數量仍然在增加,但在經濟發展平穩,勞動力市場職位供給充分的情況下,畢業生的求職難度並未顯著增加。

近四成畢業生“轉行”

從已簽約學生的工作與專業是否對口的情況來看,60.6%的學生的簽約工作與專業對口,仍有39.4%的畢業生選擇了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開始職場生涯。説明專業對工作的影響逐漸變小。不同專業畢業生簽約工作與所學專業的對口率差異較大。工學專業畢業生簽約工作與所學專業對口的比例最高,為69.5%,其次是醫學專業畢業生,簽約工作與專業對口比例為64.5%,再次為管理學專業畢業生,對口率為61.9%。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6

一、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二、調查地點(對象):

三、調查方法:

人物訪談,組織討論,網上查資料

四、調查目的:

(一)為了對精細化工專業大學生就業崗位需求有更多的瞭解,學習如何在將來的就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二)瞭解周邊化工企業現狀,化工技術專業的發展現狀,預測化工技術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三)調查本專業畢業生在企業的就業崗位,明確崗位任務和要求

(四)崗位工作任務,明確不同崗位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

(五)調研周邊典型企業對化工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和企業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看法和基本要求,為我校教育建設指明方向。

五、調查內容:

鍾桂雲老師

學生:老師,您對我們現在所學的行業有什麼看法?

老師:你們現在學的這個行業還好吧!在本校每年的就業率還是挺高的。但是比較擔心招生情況,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這必然會造成整體質量下降,若停止擴招,又會對生源造成一定影響。

學生:在您教學時,最喜歡什麼,最不喜歡什麼?

老師:最喜歡的是學生能夠認真聽課,還有和學生溝通交流,最不喜歡的是學生上課不聽講,以及玩手機、睡覺等行為。

學生:您是從事教師這一專業的,請問一下您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老師:因為跟學生在一起心態會得到鼓舞,還有自由時間比較多。學生:你認為當老師最大成就的是什麼?

老師:能夠培養優秀的學生和能夠得到學生的認可,重要的是一些畢業的學生還保持着聯繫,他們會諮詢一些有關專業前景的問題。陳煥明老師

學生:老師您什麼時候開始在這裏工作的?職位是什麼?

老師:我08年1月份左右因工作上的`需要而被調入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同年擔任複合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專業教研室主任。學生:那您以前是從事什麼工作的?

老師:我以前在江門甘蔗化工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先後擔任過車間主任和廠長助理,長期主管工藝技術管理工作。學生:老師,請問我們的所學的專業有哪些核心課程?

老師:主要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化學、化工原理、樹脂合成、膠黏劑技術、塗料生產技術、精細化學品技術等

學生:老師,您覺得我們專業的就業方向怎樣?

老師:你們這個專業主要從事塗料膠黏劑及日用化學品等精細化學品的生產和生產工藝控制、生產原料與檢驗等工作;在機械、電子儀器儀表,汽車製造等企業從事相關產品表面電鍍與塗料工藝操作、技術開發與生產技術管理,鍍液及助劑的、應用於開發等工作。黃元盛老師

學生:老師,您覺得我們的專業怎麼樣?

老師:你們這個專業比較重視實踐,強化職業性和開放性;本專業校內擁有省級的實訓基地,實踐教學設備齊全。畢業生雙證書獲取率99%以上,畢業生就業率高達100%。

學生:請問老師,在校期間我們應該着重掌握哪些技能?

老師:比如膠黏劑生產和塗料生產工藝控制、膠黏劑和塗料生產原料與檢驗等。

學生:我們這個學期要考高級化工證,請問老師這個主要考哪些內容的?通過率怎麼樣?

老師:這個考試分為筆試和實操兩個部分,主要上課認真聽講,做實驗時步驟規範,考試是沒什麼問題的。

學生:老師,我們讀這個專業畢業後的工作待遇一般怎麼樣?

老師:按以往的來看,一開始的時候工資方面的待遇一般比較低,等你們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會慢慢的根據你們所從事的工作崗位有所提高,你們的上班時間一般都是八小時制的。

1、我國化工行業發展現狀:我們國家自80年代確定精細化工為重點發展目標以來,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發展較為迅速。“八五”期間已建成精細化工技術開發中心10個,年生產能力超過800萬噸,產品品種約萬種,年產值達900億元,已打下了一定的基礎。20世紀末精細化工率達到35%。這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他們僅就電子工業一項就需精細化學品1.6萬種,彩電需7000多種,國內產品配套率都不到20%,其餘靠進口。其它在織物整理劑、皮革塗飾劑等方面更為短缺。另外從我國精細化工產品的質量、品種、技術水平、設備和經驗來看,都不能滿足許多行業的需求。(摘要)

2、就業崗位根據調查,精細化工技術專業就業範圍非常廣泛,面向醫藥行業、日用化學品、食品行業及化工行業相關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畢業後可按自己的具體情況從事製藥業,化工業,自來水,環保業,塑料業,農藥業,或油漆塗料膠粘劑等待業的工作,在這些單位可從事技術操作、生產管理、設備管理、產品檢驗和市場營銷等工作。

3、就業去向及工資待遇:該行業對人才的技術性要求較強。需求職位中以技術類、銷售類、管理類職位為主。從行業來看,該專業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化工業、能源業、醫藥、生物製藥業以及環保業,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細化工製造業等也都需要大量專業人員,由於對專業技術要求高,畢業生2-3年內轉行的較多,人才相對缺乏,所有市場對此專業人才需求量都大。畢業生的就業主要面向外資企業、全國各大、中型國有和民營化工企業,工資待遇好,月薪多在20__元左右。

六、調查總結

總的來説,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實踐型人才。通過三年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掌握本專業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具有精細化工行業生產運行、生產管理及產品開發的技能;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本專業培養從事化學工業生產工藝、技術生產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具有與本專業領域方向相適應的文化水平與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創新精神。熟練掌握化工工藝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實踐技能,能和正確選擇工藝流程及生產設備、工藝操作條件、生產控制指標、操作要點等,能運用工具書進行化工工藝計算,能在化工生產一線從事生產操作與管理等。因此我們要好好規劃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覺走!根據個人的理想決策安排,絕大部分都希望有一份輕鬆而滿意的工作。那麼,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軌跡。從哪個行業入手,逐漸對該行業深入瞭解不要頻繁跳槽,特別是不要為了一點工資而轉移陣地,要從長遠來看,要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7

提倡大學生到基層就業,是我國政府不斷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的舉措之一。但這項利國利民的良策至今在一些地區還未見大的成效,其中既有許多橫亙着的藩籬,也有大學生自己跨越不了的障礙,我國出台了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7項措施,第一項就是“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這足以説明黨和政府對促進就業的重視。這對基層企業特別是廣大農村來説,也是一個大的喜訊。然而,現實情況是,要真正讓大學生順利到達基層,特別是紮根農村安心工作,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這其中既有許多橫亙着藩籬,也有大學生自己跨越不了的障礙。

一、基層中的工作現狀

在基層,特別是偏遠的農村,需要教育、衞生、農業、林業、水利和畜牧等行業的專業人才,特別是教師。

按照我國現行的中國小教師編制標準規定,城市、縣鎮和農村國小生師比為:、:和:,國中生師比為:、:和:。此標準致使我國中國小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編制大幅減少。特別是由於編制標準的城鄉倒掛,更加劇了農村中國小教師數量的嚴重不足。

x年某縣教育系統共缺老師221名,在教育局多次要求下,縣編委最後給了x個編制名額。因為受編制限制,一些有心到基層從事教育事業的大學生,被擋在了門外。

前些年,在分灶吃飯的財政體制下,每個單位,尤其是鄉鎮一級,每增加一個工作人員,就多一個人吃飯,財政就多一分壓力。許多鄉鎮入不敷出,拖欠工資嚴重。山東肥城市桃園鎮教育辦公室主任雷印迎説,“農村教師待遇偏低是迴避不了的事實。在同一縣內,城鄉教師收入相差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農村教師不享受住房公積金等政策,甚至有的縣農村教師沒有醫療保險,有病不敢看……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實行縣市工資統籌後,保證了鄉鎮財政供養人員工資按時發放,鄉鎮有了增加人員的積極性,但多數地方總的財力還是不足,沒有能力在短期內大量增加財政供養人數,只能根據各地經濟發展,視財政收入狀況,先急後緩,先上邊後基層,在有條件的時候逐步充實基層人員。

在一些偏僻邊遠地區,即使來了大學生,也常因為交通、通信、生活等方面費用高,且崗位福利待遇低、工作環境差等原因而很快流失。

二、基層信息匱乏

由於基層信息網絡不健全,因而造成基層就業信息匱乏。先後調查了某市舉辦的場大型人才招聘會,沒有一場是針對農村所需人才的。至於農村到底需要什麼人才,什麼專業,什麼水平,數量是多少等,從沒有專門的介紹。因為在相當多的地方,有關部門根本沒有意識到建立關於農村權威、動態、和經濟發展對稱的人力資源供求信息平台的重要性。正是因為缺乏對基層就業的引導,尤其是缺乏面向基層人才需求狀況的及時分析,導致供求脱節、冷熱不均。有的大學生一畢業就湧入了求職大軍,時而南下,時而北上,有的連考試面試的機會都爭取不到,就是想去基層也找不到門路。

三、大學畢業生專業不對口

從當前的農村來看,最急需的是教師,其次是臨牀醫生和護士,再是農林水方面的技術人才。而教師中最缺的是英語、音樂、美術、體育等專業人才。由於缺少對基層人才需求的預測和預報,很多大學都願意把培養方向定位在大中城市,很少有針對基層的。從大學聯考選擇志願,到大學專業設置,到畢業生的流向,都沒有為到基層就業做好準備。本來專業對口的就少,能來農村的畢業生就更少了。

四、社會上對於基層工作的不良評論

在一些人的習慣和意識裏,基層單位就是偏僻、落後、艱苦和困難的代名詞。在基層工作的人好像低人一等,不如在城市就業的人能力強、水平高、本事大,不如在城市有發展前途。

多年來,政策性歧視也是有增無減,不管是資金安排還是發展機會,不管是資源配置還是人員分配,人們總是習慣把城市放在首位,然後才想起農村。更可悲的是,為了填補城市缺少的某類人才,甚至公開從鄉鎮選拔優秀人才到城市補缺。如,某些地市,除了每年優先選拔大學生外,還不定期地從鄉鎮優秀教師中挑選一部分到市直中學任教。雖然被選中的教師求之不得,但這卻加大了城鄉人才數量和質量的“剪刀差”,人為製造和加大城鄉差距,讓本來就缺人才的鄉鎮雪上加霜。

一方面基層缺人才,要人要不着;一方面大學生就業難,想去基層去不了。這個難題是經過長期積累和沉澱形成的。要破解這個難題,單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他們轉變思路,放低身價是不夠的,只讓大學生和各高校去努力也不能奏效,各級政府必須擔起責任來,制定並實施更積極、更科學、更具吸引力的基層就業政策,把每項鼓勵和幫助措施落到實處,才能確保大學生下得來,留得住。

五、今後發展建議

如何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到基層就業,一是優化政策,拓寬人才入口。要加強城鄉統籌,充實和增加基層用人編制。目前,在許多地區的基層,不但缺資金,而且嚴重地缺老師、缺技術員、缺醫生等各類專業人才,如果我們的政策能再優惠些,放寬對這些地方的編制限制,允許更多大學生得到去農村工作的機會,不但有深遠的政治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有志於到基層工作的大學生,只要有專長,符合農村需要,就要積極創造條件,減少考核程序,簡化錄用手續,取消可有可無的公式化、機械化的套路,儘可能多的吸收過來。

二是改善基礎條件,創造良好環境。大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到基層工作?就是因為基層不僅條件艱苦,而且工資福利待遇低。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應當齊心協力採取措施改善環境,讓大學生留得住。同時要大力開發基層管理和服務崗位,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工作的畢業生給予薪酬或生活補貼,並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讓到基層的大學生既有用武之地,又有發展和提高的機遇,不但能順心地來,而且能安心地留住,紮下根。

三是建立信息平台,完善服務措施。應發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專業優勢,利用政府網強大的信息功能和社會影響力,建成一個從大學教育到農民工培訓,從高端人才引進到普通勞動者求職,從公務員招考到個體私營企業招聘,涵蓋所有就業人羣的綜合網絡平台,集中統一發布“人才天氣預報”,讓各類求職者能及時看到最新、最真、最準、最明白的就業信息,從而準確地評價和定位自己,選準、選對自己的就業方向,不走冤枉路,不被虛假信息矇騙。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8

一、調查體會

為了運用所學習的專業知識來了解會計核算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辦法,加深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將理論聯繫與實踐,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今後更好地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於20xx年1月6———20xx年2月10日對台州市、舟山市、諸暨市、義烏市等中小型企業中的會計崗位進行了實踐調查。

二、調查總結

會計工作崗位,是指一個單位會計機構內部根據業務分工而設置的職能崗位。在會計內部設置一些會計工作,可以減輕會計工作的工作量,提高會計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利於內部牽制和管理,明確會計工作的分工。各會計工作崗位相輔相成,共同圍繞着公司經濟而運作。

會計工作在提高經濟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發展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二是會計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變化。

(一)、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得知,大學學歷佔的比例較大,其次是高中。這説明會計專業對學歷的要求相對還不是很高。大學生在這一領域競爭力相對較強。男女比例方面,男女比例為2:3。可以看出,女性佔大多數。工作年限方面,一年的很少且基本都是擔任出納,5年以下所佔比例較多,其次是6-20xx年的。其中,會計年限越久一般擔任的崗位級別越高。這印證了那句“會計越老越吃香”。取得的會計職業技能程度方面,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與初級會計師證的較為多數,中級會計師證次子,高級和注會的較少甚至沒有,並且資歷越老所取得的證書等級越高,這反應出當今社會還是缺乏高端頂尖人才和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通過調查發現,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對會計人員學歷要求較高,而私營企業與個體經營户對學歷則沒有特別要求。從數據中得出,學歷較低並且經歷較少的人在公司中一般擔任出納等會計員,而學歷較高經驗較豐富的則擔任會計師或高級會計師,其中有一部分人則任職較多。剛剛步出校園的大學生及高中生在企業一般擔任出納,月薪1000-20xx元,一般會計員月薪20xx-5000元,高級會計師月薪較高,5000元以上。在問到對目前工作滿意度時,30%的人較為滿意,認為會計專業前景為較有前途,10%的人不滿意,認為無前途,60%的認為還行,安於現狀。對於福利的滿意度,部分人較為滿意,部分人則感覺一般。剛取得從業、初級的人每年都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資歷較老、年齡較大的則沒有。調查中,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業務處理能力應用是異常突出的,而其它的經濟業務處理能力、税務業務處理能力、統計分析能力、審計能力等相應地應用較少。而大部分人則表示願意接受在財會範圍內的崗位調整。

通過對會計人員的交流,他們認為在任職的基本要求中,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是比較重要的,其次就是專業的從業資格證以及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態度,由此可以説明,現在大多數的會計從業人員中,都是具備了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為主的。

(二)、感受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們學到了很多,也瞭解到了很多關於自己專業在社會就業方面的需求情況。

我們還對財會人員做了訪談記錄,記錄如下:

1、 中小企業會計專業人員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

受訪者普遍認為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税務、審計、職業道德、信息系統是基層會計崗位所必需的知識要素。

2、 會計專業人員應具備哪些方面的崗位職責?

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專業技能分別是會計核算能力、成本計算能力、納税申報能力、會計軟件應用能力、財務分析能力。

3、 會計專業人員除專業技能外,還應具備哪些方面的技能?

受訪者認為會計專業人員還需要職業品行、計算機技能、語言交流能力、人際關係、分析性/批判性思維、知識更新能力、團隊合作、決策能力等。被調查的會計從業人員則認為人際關係、 分析性/批判性思維在專業教學中重視不夠。從中總結出了以下幾點,也希望供大家參考。

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具備以下幾點:(1)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職業操守以及敬業態度。(2)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2)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把基礎理論知識學紮實(3)廣泛的知識面要堅持學習。但不能只學習和會計有關的知識,還要學習與經濟相關的知識。(4)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5)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

我想,真正要做好一名會計人員,也不僅僅是以上幾點那麼的簡單。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上,我們需要的就是堅守自我,定好自己位置,不隨波逐流。“學會做事,學會做人”,這句話説起來很簡單,去做好,卻很難。

理論應用一定要在實踐的基礎上,而我們在面對時間必須在學習理論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所以我們不但要學好專業課,還要抓住任何實習機會加強實踐經驗,真正的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再者就是社會中,人際關係有時真的比工作能力還要重要,良好的人際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順利,帶來成功,帶來機遇。在工作中把每個人都當作良師益友,那麼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收穫的更多。

不管畢業後我們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不管我們從事的是什麼工作,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所堅持的東西,有自己的信仰,踏踏實實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三)、對學院教學的建議

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理論功底與實踐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複合應用型人才。強化電算化會計,專業課每門課程配套模擬實訓,與企業聯合辦學。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9

一.調查目的

瞭解各企業設置哪些會計工作崗位,各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職稱及工作年限等。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以便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進行改進.

二,調查對象和範圍

主要在長沙市區和星沙地區,設有會計崗位的各大中小型企業和事業單位。

三,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各單位的性質和會計工作崗位設置情況,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會計職稱,會計年限,所學專業,性別,以及對會計就業前景的看法等

四,調查方法

通過現場試書面問卷調查和現場交流了解近50名會計從業人員相關情況以及他們的主要看法。共發放問卷25份,收回16分,本調查問卷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詳見調查附表).

五,調查結果和分析

從調查結果看,我們調查的企業類型比例如下:

企業事業其他

會計人員的學歷(表一),性別(表二),職稱(表三),工作年限(表四),所學專業(表五)等比例情況分別如下:

(1)從表一看,大專學歷佔的比例較大,其次是本科。這説明會計專業對學歷的要求相對還不是很高。大專生在這一領域競爭力相對較強。男女比例方面,男女比例為2:3。可以看出,女性佔了大半江山。但男性擔任會計主管的要多,而女性擔任出納和一般會計人員的較多。工作年限方面,一年的很少且基本都是擔任出納,2-3年的所佔比例較多,其次是3-5年的。其中,會計年限越久一般擔任的崗位級別越高。這印證了那句“會計越老越吃香”。職稱方面,一般會計人員和初級職稱較多,中級次之,高級和注會較少,這反應出當今社會還是缺乏高端頂尖人才和工作經驗豐富的人才。另外,從表五可以看出,會計專業還是一個比較對口的專業,在這些被調查的會計人員中有百分之六十以前是會計專業的。因此,同學們以後從事會計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2)調查中,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業務處理能力應用是異常突出的,而其它的經濟業務處理能力、税務業務處理能力、統計分析能力、審計能力等相應地應用較少。它們的應用比例如下圖所示:

(3)在調查問卷中問到會計在部門經濟管理活動中的地位這一題時,很多人在比較重要這一項打鈎,這説明,我們會計人員還應具備一定的分析經濟形勢,經濟決策的能力。另外,有45%的人認為會計專業前景為較有前途,15%的人認為無前途,13%較無前途,20%的人認為因人而異。10%認為很有前途。在會計工作穩定方面,有55%的人認為會計工作的穩定性為一般穩定,15%的人認為不穩定,30%的人認為因人而異。

(4)通過對會計人員的交流,他們認為在任職的基本要求中,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是比較重要的,其次就是專業的從業資格證以及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態度,由此可以説明,現在大多數的會計從業人員中,都是具備了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為主的。下面是對會計知識結構的總結。

六,調查體會

1,總結

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具備以下幾點:(1)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職業操守以及敬業態度。(2)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2)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把基礎理論知識學紮實(3)廣泛的知識面要堅持學習。但不能只學習和會計有關的知識,還要學習與經濟相關的知識。(4)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5)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

2,對學院教學的建議。

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理論功底與實踐能力較強、綜合素質較高的複合應用型人才。強化電算會計,專業課每門課程配套模擬實訓,與企業聯合辦學。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0

一、調查過程及分析:

我們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會計崗位是我們以後畢業的主要就業方向,為了瞭解會計職業崗位對當代大學生的需求,以及現如今社會對會計方面的就業需求,且會計專業學生以後的就業形勢;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瞭解我們以後就業的趨勢以及就業環境,對會計崗位的認知有更好的瞭解,讓我們對以後從事的工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利用寒假的時間,我們小組成員六人對當地的一些中小型企業進行了實地訪問和問卷調查。

這次實踐我們是王亞芬老師的細心指導下進行的,根據根據老師給的一些範例,我們根據地區差異進行自由分組,我們的組員來自紹興和諸暨。我們各執其職,分派好任務,討論出有關中小型企業會計崗位的調查方案,設計好一份調查問卷,並打印出調查問卷。

“紙上的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小組成員分工協作,2名成負責與會計崗位人員交流,2名拍攝照片,還有2名則進行問

卷調查工作。我們分別對浙江銘仕管業、浙江省諸暨市華達紡織、浙江唐翠珠寶有限公司、浙江百瑞珠寶有限公司、浙江省諸暨市茂陽農產品配送有限公司、紹興歐皇傢俱有限公司,紹興縣奈斯進出口有限公司,紹興西大門紡織服飾品有限公司等中小型企業進行了實地訪問,我們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和會計崗位人員進行了交流。

二、訪問交流記錄

(1)會計行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趨勢?

會計是對會計單位的經濟業務從數和量兩個方面進行計量、記錄、計算、分析、檢查、預測、參與決策、實行監督,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會計,經濟越發展會計工作就顯得越重要。

企業在招聘財會人員時學歷不再是唯一的準繩,公司更為看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和操作技能。會計工作包括實務工作和理論工作,各企業需要的會計人員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側重的是實務,所以對於會計人員,企業更青睞有工作經驗的人員,一進入公司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訓成本,畢竟一些基本的會計核算工作是做出來的,不是“研究”出來的,自然學歷在一些初級會計崗位中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然而,人際關係有時真的比工作能力還要重要,良好的人際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順利,帶來成功,帶來機遇。

隨着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新時代對會計人才的需求也越來

越高,具有普遍會計技能專業的人員已經無法開始適應快捷的企業發展,而具有“管理型”的會計人才卻屬於極度緊缺的人才行列。

(2)學歷需求情況?

本次針對企業的學歷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趨於理智,用人浪費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小企業對大專人才的需求成為了這類企業人才需求的主體,以回收的有效調查表來看,達到了25家,佔調查中小企業總數的58%。

(3)崗位需求情況 ?

企業對財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是我們確定專業方向的重要依據。調查資料顯示,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提供的財務會計專業崗位主要是會計核算、財務淺析、財務管理三類崗位,它們所佔比例分別為:38%、20%、42%。

(4)企業對財務會計專業人才業務素質、能力要求情況 ?

1.業務素質:

財會人才是做好會計工作的關鍵,要成為高素質的會計人才,業務素質的不斷深化尤顯重要。

(1)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

企業普遍認為財務人員要有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並能論述聯繫實際,以實踐中摸索,以實踐中不斷提高,要熟悉企業的具體實際,瞭解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和企業有關規定,並以嚴要求自己,做到記賬、算賬、報賬手續完備,內容真實,賬目清楚,這是最基本的財務工作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財務工作的關鍵。

(2)廣泛的知識面

企業認為光有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已經遠遠不夠了,只有涉及廣泛才可能以賬本里解放出來,成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會計畢竟只是經濟科學的一個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對於財務會計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相關的學科如經濟學、税收、營銷、管理、法律等也應相當熟悉。調查中企業一致認為“如果一個人只懂會計,他實際上不懂會計”,會計工作是實踐知識的運用,因此,會計人員應是綜合性的人才,他需要掌握會計信息系統的特性,及時地吸收反饋,例如金融、證券等知識。

(3)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

計算機現已廣泛地運用到財務系統的賬務處理等方面,它將使廣大會計人員以單調、繁雜的記、算、報賬等工作中解脱出來,提高了經濟效率,以而使會計人員騰出更多的時間開展淺析預算、統籌等工作,同時,也避免了許多差錯,其優越性不言而喻。因此,財務人員必須具備掌握計算機運用這一能力。

其次,企業認為財會人才掌握外語知識是我國財會工作與國際財會制度接軌的基礎性條件,它可以幫助我國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探討一些可行性策略,儘早參與國際經濟事務。

2能力要求:

(1)較強的實踐能力

財務人員經過實踐檢驗,動手能力差不行。當前,我們財務人員越來越感到對於會計這樣一個實用性經濟學科,把論述轉化為實踐,

再以實踐中提高論述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當前社會需求量比較大,市場競爭的情況下,相應的,應注重對論述的思索,提高淺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更新知識的能力

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便在於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快,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經濟情況千差萬別,自然不可能有一統天下的具體策略,會計工作,與計劃經濟條件下完全不同,會計的服務對象,核算原則,會計信息內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適應這一特點,財務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掌握現代經濟學科淺析策略和思維方式,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頭腦,更新自身思想觀念。光靠輸血是不夠的,還應該具備造血的功能。

(3)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

一個企業的財會部門掌握着它的經濟命脈,財會人員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在經濟工作的重要關口當好領導的參謀,因此,財會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社交能力,不僅要同本單位人員交往,而且要與銀行、税務、審計等部門進行廣泛的聯繫。這些已經十分明確的顯示出社會衡量人才的標準已經發生的變化,它將社會活動能力納人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作為一名合格的以事財務會計或審計工作的人員,企業認為還需要具備很強的平衡協調能力,這是由其職業在現代社會或企業中的重要地位和其與社會、企業其他有機組成部分之間的微妙聯繫碩士論文所決定的。這種能力直接聯繫碩士論文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存活進展的機會和可能。

從會計人員填寫的調查問卷來看,中小型企業對於會計人員的工作年限很重視,基本上工作年限達到5年以上的年收入大約在5-10萬;而且企業也很注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問題,企業每年會從一些優秀的會計人員中挑選培養對象,然後對他們進行進修培養計劃;然而企業對於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是會計人員需要有牢固的財會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掌握會計電算化和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和時間能力。

三、會計專業方向淺析

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能夠就業的行業包括製造業、商業、房地產業、金融銀行業、飲食業、酒店賓館業等歸納這些行業的會計可以將其分為三大類:一是盈利性企業內部核算管理性質的會計工作;二是行政事業單位(非盈利性單位)內部核算管理性質的會計工作;三是盈利性企業對外經營性的會計工作,這主要體現在銀行業。由此應該將會計專業分為三個專業方向:企業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和銀行會計。考慮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絕大部分知識能力被企業會計內容覆蓋,技能方面與企業會計沒有區別,所以決定去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專門化方向。最近的以財經網和一些相關的報道中瞭解到,現在社會上很缺乏資產評估方面的人才,由此最後確定,會計專業開設企業會計、銀行會計和資產評估師三個方向,其中企業會計針對的崗位重心是小企業會計,銀行會計針對的崗位重心是銀行櫃面出納,資產評估師重心是大專會計班的考證。

三、感受

總的來説,近幾年,隨着國家經濟的不斷髮展,會計崗位的發展

空間越來越大,行業成熟,競爭激烈,整體收入一般,但尖端人才收入很高,所以如果想要找到一個會計方面的好工作就現在社會而言,就是要考出那些證書,比如註冊會計師,註冊税務師,註冊資產評估師,註冊審計師……不斷的考證書,證書考的越多,對自己越有利。除了證書之外還需要學歷、經驗、綜合運用能力有機結合,才能向更高層次發展

通過這次實踐,我們發現企業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他們對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會計工作崗位會考慮招收,另外就是在企業因業務加大需要人手時,大多企業認為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因而他們更看重的是應聘者的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

對學校的建議:

希望學校能與企業合作,培養會計專業的學生能夠符合社會、行業、企業的需求;加強實習實訓方面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優化課程設置,滿足能力培養要求。

畢業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1

調研背景: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為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為了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解決以後的就業問題,現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研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院應屆畢業生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

3>與是否專業對口

4>地域意願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

2、畢業生對就業信息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

通過對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問題的調研,我們希望分析出我院畢業生對就業的選擇、認知的程度以及作為院方應當做什麼樣的工作來幫助畢業生應對就業問題。

調研分析:

一、熱能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2%,其中選擇就業的佔51%。特別注意到有9%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11%的同學選擇出國留學。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研究生畢業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2%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15%的同學堅決不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13%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餘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於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工作待遇和發展機會要大。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他選擇比較平均,沒有人選擇自主創業。對於首份工資75%同學選擇1500--3000,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5%,不關心的佔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校就業網站和網上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各佔17%,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有21%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52%的同學沒有簽約任何單位,只有6%。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25%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30%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28%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有3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交流表達能力、改革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四成認為需要資金36%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二、環境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有七成同學選擇就業,擇業觀念方面,69%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沒有人願意一步到位,雖然很少有人選擇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學渴望更好的教育環境。25題中,八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21%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選擇各個方面的同學人數很平均。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高達61%,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廣州深圳,沒有人願意回到生源地。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更好的學習機會,其次則是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門、民營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對於首份工資六成同學選擇1500--,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17%,不關心的佔11%,瞭解比較少的共有74%;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網上相關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佔19%,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學員就業網站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7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81%的同學沒有任何簽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五成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有32%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49%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信息收集、彙總、分析、處理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在校參加技術鍛鍊機會少、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少。

一、建環專業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願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願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佔78%,其中選擇就業的要略高一些。特別注意到有10%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共有43人選擇考研,對於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緩解就業壓力、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3%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九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只有4%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餘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於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願: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餘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於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崗位的多元化和發展機會要大,其次則是工作待遇和國際化水平。

5>對用人單位的意願: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政府部門,外企、事業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值得一提的是有11%的同學願意選擇自主創業。對於首份工資五成同學選擇1000--,極少數選擇800--1000或--30000

3、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於我校就業政策很瞭解的人佔27%,不關心的佔9%,瞭解比較少的共有6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並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院張貼通知公告獲取信息的人最多,佔24%,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6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76%的同學已經簽約了3個以上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四成的同學需要職業生涯規劃輔導,16%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只有16%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37%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佈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溝通協調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於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就業人數太多、金融風暴、實踐經驗少。

調研結論:

一、縱向比較

對於熱能專業,目前仍有過半的同學沒有簽約就業,有的選擇出國留學或考研。除了金融風暴對於產業的影響,大學階段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招聘信息、區域產業發展信息流通不暢也是主要原因,同學們在學校訓練的數據處理能力、獲得的專業職業證書並不如交流溝通能力、信息蒐集處理能力重要,特別是同學們並沒有在大學期間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對於環境專業,與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學沒有就業,其中多數選擇考研,另外多數同學認為自己欠缺數據出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較低。對於建環專業就業,同學們的就業率突破七成,但仍認為學校的就業信息支持比較匱乏。

二、橫向比較

1、比較實際就業情況,建環專業的同學就業率最高,其次為熱能和環境,其中環境專業的同學考研人數最多。2、在大學期間,有自己職業規劃的同學不足三成,其中環境專業最高為21%,其餘同學對於未來沒有明確的認知。3、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同學們的普遍認識實現就業後擇業,能夠接受工資待遇較低的工作,專業是否對口已不再成為同學們擇業的首要標準,國有企業依然是同學們的首選。4、歸納同學們的經驗教訓,學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間職業規劃教育的普及、自學能力的培養是首先需要重視的方面。

綜上所述,作為學校應當在職業規劃教育、自主學習教育、實習實踐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強工作;作為同學自己,應當為自己的未來早作準備,認清當前的外部環境,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理想與現實的交匯點,通過提高自己的各項素質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有利的位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eyke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