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精選19篇)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精選19篇)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

近年來,**市**縣婦聯堅持把婦女創業就業作為全縣婦女發展工作的重點,認真落實創業就業政策,不斷優化創業就業環境,積極拓展創業就業渠道,並在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崗位援助、小額貸款等促進婦女創業就業項目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精選19篇)

一、我縣目前婦女創業就業的情況。

1、女性創業就業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我縣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為女性創業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縣委、縣政府實施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為廣大婦女創業就業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2、女性就業結構趨向合理。隨着我縣經濟的發展,女性就業結構日趨合理,從事第三產業特別是一些素質要求較高的領域,如金融保險、文化藝術、會計等行業,女性所佔比例有所上升,就業層次有所提高。

3、非公有制企業成為吸納女性就業的強大載體。隨着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女性也紛紛到非公有制企業裏搭建創業就業舞台。目前,我縣非公有制領域從業人員中女性佔到了50%以上。

4、自主創業女性比例偏低,規模不大。我縣自主創業女性總的來説比較保守,冒險、創新意識不強,再加上對高新技術的掌握不夠,女性創辦的實體規模普遍不大。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加大宣傳教育,轉變婦女創業就業理念。縣婦聯充分發揮婦聯組織“宣傳鼓動、組織發動、團結帶動”的特有優勢,針對婦女的思想和工作實際,大張旗鼓地營造婦女創業就業的濃烈氛圍。通過現場參觀學習、召開婦女動員大會、進村入户、個別座談等形式,做深入細緻的思想發動工作,同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各種傳媒及羣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幫助婦女破除“男主外、女主內”的陳舊觀念,克服“怕吃虧、怕吃苦、不敢闖、不敢幹”的消極意識,鼓勵她們到更廣闊的領域和空間求發展。

2、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增強婦女創業就業信心。全縣各級婦聯組織注重典型的培養,樹立了一批創業就業先進典型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大造輿論和聲勢,並向省市推薦。同時,還不斷評選“雙學雙比”、“巾幗建功”創業典型,推介婦女創業就業的生動實踐和成功經驗,通過宣傳發動,把體現創業就業價值、實現致富的思想觀念日益深入婦女內心深處,促使創業就業的婦女越來越多。

3、加強培訓提高技能,奠定婦女創業就業基礎。近年來,縣婦聯與縣人社局、農業局等部門聯合,充分利用多種教育資源,多形式開展培訓。圍繞本地產業特色開展了食用菌種植、生豬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為增強廣大婦女就業技能,組織婦女開展計算機、家政、育嬰師、營養師、電動縫紉等勞動力轉移技術培訓,以滿足不同婦女的實際需求。

4、規範服務,搭建女性創業就業平台。一是搭建信息平台。每年春節前後,縣婦聯都會與縣勞動就業部門和企業舉辦招聘會等活動,及時向婦女提供就業信息諮詢和指導,爭取用人單位的支持,為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另外,縣婦聯還想方設法開闢公益性崗位,多方聯繫為“4050”人員提供家政員、清潔工等崗位。二是搭建資金平台。我們通過做好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女性創業,切實解決廣大婦女在創業中資金不足的困難,為廣大婦女搭建創業平台。截至目前,全縣共發放了婦女小額擔保貸款6600多萬元,為800多名創業婦女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扶持。三是搭建幫扶平台。搞好結對幫扶是帶動更多婦女創業就業的主要途徑。近年來,縣婦聯通過開展婦女幹部與有創業願望和創業能力女性結對,女能手與貧困婦女結對,女老闆與女大學生結對等活動,為她們提供項目、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共結對80多對。

三、女性創業就業的存在問題。

1、性別歧視依然存在。我國法律中雖然規定了婦女享有平等的就業權利,但實際上婦女就業機會並不是平均分配,用人單位拒絕招收女性或者提高對女性的錄用標準現象時有發生。

2、婦女素質有所提高。單一勞動技能和較低的文化水平束縛了廣大婦女的創業就業,在婦女中具有專業技術素質的人偏少,存在“有人沒事做、有事沒人做”的現象。

3、女性就業觀念陳舊。部分女性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還沒有從“單位”、“機關”、“貴賤”勞動觀念中解放出來,對一些適合婦女從事的養老服務業、家政服務業,有些人認為是伺候人、低人一等的工作,不願從事,尤其是一些女大學生就業的期望值較高,都希望找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動創業或從事一些基礎性工作。

4、資金瓶頸制約女性創業。部分想創業的女性由於資金問題至今沒有實現理想,就是一些創業的女性由於資金的制約,也只能選擇一些投資少、技術含量低的傳統產業,想擴展規模、提升品質又缺乏資金支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營造女性創業就業的良好氛圍。引導婦女轉變創業就業觀念,實現自主創業,自謀職業。要進一步通過評比表彰、專題演講、電視專題、報紙專版等形式加大對女性創業典型的宣傳,擴大社會對她們的瞭解和認同,帶動更多的女性投身創業。

2、進一步加大培訓引導力度,增強女性創業就業的能力。要自上而下建立婦女培訓網絡,確保婦女培訓工作的經常化、持久化、規範化。在培訓過程中要堅持分類指導,對尚未就業的婦女,給予必要、系統、全面的創業培訓和技能培訓,使之儘快掌握一定的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的能力;對初始創業者,開展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幫助其改進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對創業有成者,開辦更多創業講座及相關課程,邀請專家、教授前來授課,專門指導,進一步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引領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要加大對女大學生的培訓和引導,為女大學生創業就業提供創業指導和實踐基地。

3、進一步搭建服務平台,拓寬婦女就業渠道。聯合相關部門和企業,舉辦勞務洽談會、招聘會等活動,及時為婦女提供就業信息諮詢和指導,並積極主動地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繫,爭取用人單位的支持,為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4、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破解女性創業就業難題。我們正在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進一步簡化女性創業擔保貸款手續和降低擔保資格門檻,給創業女性提供方便快捷的資金支持。目前正在積極和銀行等單位溝通協調,探索搭建銀企對接,互通信息、加強聯繫的平台,建立女企業家融資懇談等機制,有方向、有目的地扶持女企業家做大做強。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2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大量農民工為尋找財富,謀求富裕,追求高品質的生活質量,從貧窮落後的西部地區到東部沿海地區務工經商,他們為城市的繁榮做出了貢獻。但是,這種單方面的人口流動也造成了留守兒童,社會治安,城市貧困化,農村勞力缺乏等諸多社會問題,因此,科學地鼓勵引

導那些資金、技術、信息、理念等創業要素積累到一定水平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對我縣優化經濟結構,協調區域經濟發展,推動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政府職能轉變,從而實現率先突破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推動這一工作的進展,我們對勉縣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進行了一次認真的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 勉縣農民工回鄉創業現狀。

(一) 勉縣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基本情況。

今年以來,為了鼓勵引導更多的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縣政府出台了《關於鼓勵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實施意見》(勉政發[20xx]24號)文件。據統計,全縣外出農民工具有回鄉創業意願的達170餘人,佔農村外出務工人數的0.002%。截至目前,共有134人在勞動服務局辦理了《回鄉創業優惠證》,計劃投資100萬元以上的9人,計劃投資10050萬元的32人,計劃投資5010萬元的93人。回鄉創業農民工計劃總投資5691.5萬元,自有資金2968.5萬元,新辦企業121家,提供就業崗位1751個,新增就業人數1189人。回鄉創業項目主要集中在養殖業、種植業、餐飲農家樂、機械加工、磚瓦生產、運輸銷售等領域,其中經營養殖業57户,佔42.5%,經營機械加工和運輸銷售各19户,各佔14.1%,經營餐飲農家樂10户,佔13.4%。投資地點主要分佈在縣城周邊鄉鎮,勉陽鎮32人,佔24.8%,新街子鎮,周家山鎮,黃沙鎮各12人,各佔8.9%。

勉縣總面積2406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248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其中城鎮人口8.3萬,農村人口34.7萬,農村勞動力19萬,農村外出務工人員6.9萬,佔農村勞動力人數的36.3%,年創收達5億元。

(二)勉縣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基本特徵。

1、回鄉創業與外出務工時從事的行業基本一致。勉縣農民工大多數在江浙,廣東等東部沿海地區務工。農民工外出務工時從事的行業比較廣泛,涉及到餐飲、建築、種植、養殖、採礦、運輸、加工等多種行業,而從事這些行業對農民工回鄉創業有着最直接的影響,許多農民工回鄉創業與其外出務工時所從事的行業是一樣的。農民工自己有了專業技術和從業經驗,就免去了政府的項目推介和從業培訓工作。比如勉陽鎮高潮村村民柏志波,06年到江蘇省宜興市宿豫區水蛭養殖基地打工,學會了水蛭養殖技術,08年回鄉自己投資進行水蛭養殖,市場前景良好。

2、外出務工是回鄉創業的基礎。農村經濟貧困,教育落後,勉縣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不足15%,但是外出務工人員大多利用務工的機會開拓了眼界,參加了各種技術培訓,學到了知識和能力,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這便成為他們回鄉創業的優越條件。比如漆樹壩鄉唐家壩村祝國棟在廣東打工期間,學習了電腦與網絡技術,不但學到了技能,還得到了鍛鍊,並拿到電大學習的畢業證書,回鄉創辦了正大電腦學校,主管電腦維修工作。

(三)根據《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認真做好農民工回鄉創業工作的通知》精神,勉縣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關於鼓勵外出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實施意見》,這是全市首個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綜合配套政策。該政策在項目服務、政策扶持、資金幫扶等方面着力為回鄉農民工創業解決實際困難。主要有以下幾點:

1、開展項目服務。通過網絡和招商洽談等形式,積極向外出務工人員推介一些投資好、見效快、效益好、具有一定市場前景的致富項目。主動提供相關項目的諮詢、信息服務,指導幫助農民工選準選好創業項目,對回鄉創業農民工申報的項目優先予以立項審批。

2、進行政策扶持。用地政策規定,外出農民工回鄉從事生產經營需佔用土地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200萬元以上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縣國土局優先審批建設用地,徵用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規費,屬縣本級收取的採取即徵即返的方式予以減免。從事養殖業發展、興辦農家樂需佔用農用地的,按農業用地相關政策審批,免收相關規費。通過租賃等流轉方式取得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用於種養殖業生產的,其經營年限可適當放寬,具體年限由雙方約定。開發荒山、荒丘、荒灘、荒溝的經營年限可放寬到50年。承包林地的,經營年限可延長到70年。在承包期限內,其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並可依法採取轉讓、轉包、出租、互換、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3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部署,積極推動婦女創業就業工作,保障婦女就業權利,進一步發揮廣大婦女在參與廣東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省婦聯、省人社廳聯合開展我省婦女創業就業情況專題調研。5月10日至11日,省婦聯副主席許紅帶領第一調研組到我市調研。副市長崔爽出席調研座談會。

蒞茂期間,調研組實地考察化州、電白等地企業,瞭解婦女創業就業現狀及各地勞動力市場建設、婦女創業就業服務等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與我市各有關部門人員及婦女代表座談,同時發放調查問卷。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去年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婦女3.19萬人,新增轉移就業女性勞動力3萬多人;實現轉移女性勞動力技能培訓1.35萬人,約佔總數的45%。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財政貼息貸款項目是我市的品牌項目,至今,共爭取各級財政貼息資金1680萬元,累計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2.179億元。直接扶持4221名婦女順利發展生產,間接帶動近5萬名羣眾就業增收。項目貸款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調研組對我市推動婦女創業就業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就下階段工作,調研組強調要進一步宣傳好婦女創業就業優惠政策,提高廣大婦女對政策知曉率,引導她們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要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婦女創業就業能力;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合作,形成工作推動力,共同推進婦女就業創業工作。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4

劉樓鄉位於魯西平原,北距汶上縣城公里,南距濟寧市公里,東臨旅遊勝地曲阜,西接水泊梁山,人口萬人,總面積平方公里,萬畝耕地,轄個行政村。為進一步摸清當地婦女對家庭致富項目的需求和目前所掌握的手工業技能情況,劉樓鄉婦聯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鄉個行政村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劉樓鄉家庭創業項目的現狀

劉樓鄉自然條件優越,地屬平原,土地肥沃。全鄉農業基礎穩固,已建成大高標準方田。初步建成大優質農產品基地,形成了大蒜、桑蠶、速生林、棉花、蔬菜大主導產業。畜牧養殖業迅猛發展,現有養殖專業村個,養殖小區處。工業基礎雄厚,民企發展迅速,現有骨幹企業家,形成了有機肥生產、機械製造、木材加工、食品加工、服裝加工、建築建材等為主的民營產業體系。家庭創業項目也隨之發展,為廣大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就業提供了良好機遇。但發展不平衡、規模小、帶動面窄,提供就業機會少。絕大多數的家庭創業項目僅僅需要一家人即可,像養豬、養雞、養奶牛、養羊、養蠶、種棉花、種大蒜等,限於專業户水平。真正僱人,解決農村婦女就業的項目需要的人數大多也只有幾十人,提供的就業崗位少,待遇工資低,多數在—元左右,勞動強度大,技術水平低。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各級各部門的積極努力,我鄉婦女在參與家庭創業中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高漲的積極性,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⒈創業婦女整體素質偏低。據調查,我鄉農村婦女勞動力國中文化程度以下的佔,只有應付簡單的程式化勞動。由於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水平低,很難適應家庭創業的需要。

⒉思想觀念存在誤區。許多婦女受傳統思想、歷史文化影響,闖市場的勇氣不夠,開拓創新意識不強,只求穩穩當當,不願冒風險。部分婦女存在小成即滿,小富即安,大事幹不了,小事不願幹,大錢掙不來,小錢不願掙的思想,阻礙了她們參與創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⒊社會化服務體系相對滯後。由於女性創辦的項目起點低,投資少,規模小,缺乏必要的發展資金、技術和信息。加之,當前部分單位辦事效率低,收費項目多,法律服務保障的問題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婦女參與創業的積極性。

三、建議和對策

⒈加強宣傳,營造婦女參與創業的氛圍。大力宣傳女性創業的先進典型,引導廣大婦女破除因循守舊、怕擔風險,小成即滿的思想,樹立敢闖、敢幹、敢冒風險精神,抓住機遇,闖出路子,積極參與家庭創業。

⒉加強培訓,提高創業婦女整體素質。建立女性創業輔導機構,定期舉辦生產技術、科技進農家、經營管理、法律知識等培訓,有針對性地進行新技術、新知識培訓,為家庭創業解決後顧之憂。

⒊搭建載體,拓展婦女創業平台。培養造就一批女農民技術員、女科技示範户,發揮她們的傳、幫、帶作用,扶持一批以女性為主的企業項目。對規模小,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業項目,在貸款擔保、信息服務等方面給予傾斜,讓更多婦女投身創業。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5

大家好,我們是悟創團隊,前些日子我們團隊進行了創業實踐的調查,下面為大家展示我們的中期調研結果。

此次我們調研分為前、中、後期!一共三個部分!前期為:走訪各家店,採訪店主。中期為:實地考察,親身體驗創業的感覺。後期為:成品展示以及報告與總結!

20xx年6月24日下午,暑期社會實踐小組一行四人先行來到調研地點,進行實地考察,並對已經創業成功的幾位學長進行了訪談。

幾位學長一一講述了他們的創業歷程以及創業心得:創業的艱辛與不易在成功之後都化作笑談,克服了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堅持下來就會取得成功!他們對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們提出了這樣的建議。之後經過一週時間的調研實踐,收穫頗豐!

口金包店

嶽恆學長

在堅持做同樣的事情不放棄,要在學校學好專業知識,並且記住積累資源很重要!現在我也慢慢拓展銷售營業模式,加大原創手工藝品的製作,利用投其所好來增加盈利。

皮具店

朱宏學長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希望學弟妹可以學會拒絕享樂主義,並且能從實踐中得到經驗。提前感受創業的不易,提前知道在社會上遇到的種種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皮具店生意蒸蒸日上,最少不了的就是保持一顆不變的初心。

花店

賴秀改學長

實際行動會證明創業過程中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解決的,只要對未來充滿嚮往!可能現在看不到結局,但只要方法和過程是對的,就一定會有一個特別令人滿意的結局!我也在慢慢的轉型,由單純的花店轉變成一個可以製作工藝品DIY、顧客可以自己體驗的地方,變得更加多元化。

陶藝店

仲大闖學長

我們現有的模式是銷售+顧客體驗+幼兒培訓!這是一個良好的模式:日常自己製作陶瓷,特定的日子進行一對一的幼兒教學培訓!另一方面手頭功夫,也就是技術,它需要時間的磨練,關鍵就是多練。對於任何事,勤奮都是王道,熟能生巧!

此次實踐調研,讓我們提前體會了創業的艱辛也不易,瞭解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增加了社會實踐經驗;四家店的調研讓我們簡單瞭解一些營銷方面的知識,為以後做準備打基礎!在這次調研中學到了一種終身學習的態度,我們也會保持一顆初心堅定地走下去,直到想要到達的地方!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6

為有效解決女性就業創業新中遇到的新問題,探索新方法,新途徑,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工作。__縣婦聯深入縣人社局和部分企業、鄉鎮,通過調查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我縣婦女就業創業狀況開展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__縣位於位於__省西南部,__中上游,__市東北部,全縣總面積2538平方公里,轄25個鎮、辦、鄉、場,808個行政村、79個社區。據統計,截止20xx年底,全縣總人口106.56萬,其中女性人口51.22萬,佔48.07%;成年至退休年齡段女性人數為30.12萬,佔58.8%。全縣就業人員總數為55.33萬,其中女性25.05萬,婦女就業率為45.27%;全縣婦女自主創業人數有7500餘人,主要從事服務、餐飲、美容美髮、種養殖、紡織等行業。20xx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880人,其中婦女失業人數為1860人,佔47.9%;農村剩餘勞動力6.61萬人,其中農村剩餘女性勞動力人數3.18萬,佔48.11%。

20xx-20xx年,全縣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總額為16602萬元,其中婦女獲貸金額為6749萬元,婦女獲貸金額所佔比例為40.65%;全縣獲貸總人數為2873人,其中婦女獲貸人數為1005人,婦女獲貸人數所佔比例為34.98%。小額擔保貸款助推婦女創業人數為1005人,帶動婦女就業人數為2896人。婦女貸款回收金額為4616萬元,婦女貸款回收比率為100%。新增應付貼息金額為1278.54萬元,實際支付貼息金額1179.32萬元,應付未付貼息金額162.16萬元,擔保資金規模為3200萬元。

近幾年來,在上級婦聯的正確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縣婦聯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工作優勢,通過抓宣傳、抓培訓、抓服務等有效形式,積極做好婦女創業就業工作,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一是就業觀念落後。受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觀念影響,本地無業婦女承擔着家中的大部分家務,習慣了自由支配勞動時間,不能適應快節奏的工作流程和嚴格執行的作息時間以及規章制度,在擇業時挑挑揀揀。二是依賴思想重。很多婦女安於現狀,不願主動參與就業競爭,主動發掘就業機會,一味被動的等工作機會出現、等政府把工作機會送上門。三是就業能力偏低。無業待業婦女普遍知識水平偏低,缺乏專業技能,沒有一技之長,學習能力比較弱,缺乏主動學習的意願。四是創業願望不強。許多婦女生活安逸,衣食無憂,又怕苦怕累,無創業願望。同時受創業知識、技能、管理經驗、資金、項目、信息因素的影響,使得她們不敢貿然創業。

一是強化宣傳輿論,激發婦女就業創業內在動力。針對部分婦女就業積極性不高,存在牴觸情緒。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工作,積極培育創業就業文化,宣揚婦女勞動的傳統美德,營造婦女創業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大力宣傳關於推動自主創業、促進城鄉居民充分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調動廣大婦女創業就業的積極性。並通過典型引路,讓身邊摸得着、看得見的典型事蹟不斷影響和帶動更多婦女就業創業。幫助不願意就業的婦女轉變思想觀念,實現就業;幫助有就業意願的婦女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轉變“大錢賺不到,小錢不願賺”的想法,鼓勵他們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實現多途徑就業。

二是強化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婦女創業就業能力。要充分利用公共培訓資源,根據市場的需求,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就業需求和不同類型的婦女羣體,積極開展適合女性的專業技能培訓,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婦女就業技能和就業層次。要幫助有創業意向的婦女樹立創業觀念,掌握創業本領,利用創業優惠政策,壯大創業實力,實現創業理想,推動更多婦女敢創業、會創業、創大業。

三是強化服務管理,提高婦女就業創業水平。進一步加強婦女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確保婦女就業工作落到實處。讓廣大婦女真正得到實惠。通過小額貸款、税費減免、創業服務創業培訓及服務等政策的落實,為婦女創造條件,鼓勵、支持和幫助更多的婦女自主創業。

就業創業是民生之本,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民生工程。因勢利導,紮實推進婦女創業就業工作,為推動__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7

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擺脱貧困、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下,我鎮廣大農村青年逐步轉變靠山吃山的傳統觀念,紛紛走出山門。開始自發的或通過各種勞務方式向經濟發達的地區流動。但是自20xx年以後,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外出務工青年提前返鄉趨勢愈加明顯。為切實掌握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思想狀況,妥善就地安置這些接受過外面世界洗禮的農村勞動力。北平鎮團委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調查等方式相結合,深刻研究,科學對待,初步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基本情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主要返鄉原因

這次我們從我鎮十五個行政村中選取了三個對外輸出勞動力人數且返鄉青年較多的三個行政村進行了實地調研。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眾多務工青年的返鄉原因是由於:一企業遭遇困難。不少外向型、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訂單不足、生產不飽和、出口受阻,企業出現半停產、停產、關閉、破產等情況,導致部分外出務工青年工作不穩定或歇崗、失業,從而選擇返鄉。二務工成本增加。當地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但部分企業工資福利待遇並未相應提高甚至出現下降,部分外出務工青年自動辭工返鄉。三農村新政影響。近年來國家陸續出台糧食收購、土地流轉等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對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產生了積極影響。四部分有技術、有資金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感到農村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選擇回鄉創業,實現自我價值。五其他原因。由於天氣變冷、過年正常回家或者是個人及家庭原因返鄉。

二、分析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返鄉發展態勢

結合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多為國中學歷,受教育程度低,文化水平不高,在外多從事勞動強度大,勞動技術含量低的工作。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局勢下,他們成為了企業被迫裁減的首選人羣。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發展態勢將呈現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就業不穩定狀況日益顯現,可能出現返鄉高潮。雖然大規模外出務工青年返鄉現象尚未出現,但返鄉規模可能進一步擴大。主要是歇崗、失業民工中,只有少部分選擇回鄉,大部分仍滯留原地等待或流向內地一、二線城市,繼續尋找就業機會,其就業狀況不穩定。

二是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務工收入下降,工資拖欠問題日趨嚴重。由於企業出口產品訂單減少、開工不足或停產放假,工資水平較高的沿海企業普遍減薪,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收入大幅降低,甚至出現了工資被嚴重拖欠的問題。

三是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就業形勢變化,就近轉移就業比重增加。隨着金融危機影響的持續和擴大,沿海企業用工需求將大幅減少,但隨着中西部開發步伐的進一步加快,沿海地區產業向內地轉移的力度不斷加大,內地和沿海務工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加之就近就業可兼顧家庭,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將回到工源地再就業、創業。

三、我市外出務工青年返鄉可能引發的問題

(一)制約農民收入增加。我鎮的非農業人口比重較大,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人均勞務收入在農村收入中佔相當大的比重。勞務收入成為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支撐。外出務工青年失業返鄉和就業不穩定,直接導致工資性收入明顯下降。

(二)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當前,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超強度勞動、被剋扣或拖欠工資等問題依然存在,在失業返鄉的背景下,極易誘發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與用工單位間的利益衝突。新生代失業返鄉外出務工青年已基本適XX市生活,沒有務農經歷,缺乏農業生產知識,返鄉後極易成為社會穩定隱患。

(三)增加公共服務壓力。目前,我鎮失業返鄉外出務工青年隨返子女較多,大部分需回原籍上學,將給農村義務教育帶來新的壓力。部分職業病患者、傷殘病人返回原籍可能產生新的農村貧困户,給醫療、救濟帶來極大壓力。外出務工青年失業返鄉後,可能因土地承包權益、社會保險轉移接續、參加農村醫保、住房建設、回鄉創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諸多利益訴求,給政府公共服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四、我鎮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基本政治態度和價值取向

(一)對國家的改革發展及自己未來有信心

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改革開放不僅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綜合國力,同時隨着各級黨政及有關部門不斷加大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工作的力度,他們感到自己不再只是城市的匆匆過客,工作、學習、生活上的事情有人管了,心裏話有人聽了,遇到困難有人幫了,心理上有了依靠,在就業環境改善、工資待遇提高、政治權利保障、加快融入城市等方面都發生了可喜變化,對改革的成果表示滿意。國家現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他們對國家的發展、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

(二)求知慾望增強,主動學習技能謀發展

調查結果表明,先被裁員的員工多數是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只是一般的工作人員,對公司的長遠發展起不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返鄉外出務工青年普遍表示,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要求,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力求做到精一招、會兩招、學三招,才能為以後的就業增加競爭砝碼、為工作的穩定提供技術保障。調查顯示,有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進入了技能培訓班,有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向自己的親戚朋友拜師,學習縫紉、廚師、車工等各種專業技能,打算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在世界金融危機面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對勞動分配製度提出疑問

在入户調查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中,有的説為什麼現在直接生產產品,創造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人不如非直接創造價值和財富的人收入多?為什麼他們與文藝、體育明顯收入差距這麼大?社會分配究竟以什麼為尺度?有的説,現在的分配形式還是以按勞分配為主、兼顧公平這一原則,但為什麼整天勞動,甚至加班加點還收入不高,有時還開不出工資,造成這種狀況是他們的責任,還是政策上的問題?

(四)存在“悲觀失望、焦慮鬱悶”的不良情緒

有的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特別是年齡接近35歲的,大多打算先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照顧家人,等金融危機過後再外出務工。其中有技術的也打算利用新農村建設之機,利用自己所學技術,就近找一些臨時性、季節性工作,賺錢照顧家庭兩不誤。個別有資金的農村青年還計劃利用國家農機補體的機會,購買聯合收割機等大型農業機械,打算在農忙季節,進行機械化耕作,在家就能賺大錢。有部分返鄉務工者沒有很快走出下崗失業的陰影,表現出更多的無奈和對生活的擔憂,成天無所事事,情緒低落。隨着在家“賦閒”時間的增長,產生了悲觀失望、焦慮鬱悶等一系列心理問題。

五、主要應對措施

服務青年就業創業的任務,是我鎮黨委政府、團委高度重視的重要日常工作之一。北平鎮團委本着穩妥推進,聯繫其他相關部門從着力解決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最現實、最直接、最迫切問題入手的原則,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並向上級部門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信息上報工作,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思想動態。實行週報制,由縣、鄉鎮、村社三級指定專人對返鄉農民工的信息進行收集,建立健全外出務工人才檔案,及時瞭解和掌握全市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的基本情況、年齡構成及勞動技能等情況並瞭解和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的思想動態,綜合分析掌握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的發展趨勢。

二是聯合相關部門加大技能培訓力度,引導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轉崗從業。充分整合社會資源,瞄準市場需求和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發展需要,邀請專家分批次、分種類、分層次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提升了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實用技能水平,掌握實現再就業的足夠本領,實現轉崗從業。

三是爭取政策資金支撐,鼓勵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自主創業。加強與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工委、縣扶貧辦、縣農業局、縣科技局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建立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就業創業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制定《關於引導和鼓勵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自主創業的意見》,在創業場地、税收優惠、創業服務等方面對外出務工返鄉青年給予政策扶持。同時,加強與縣工委、農村商業銀行、農業銀行的聯繫,開展“小額信貸助創行動”,降低貸款利率,擴大貸款規模,放寬抵押條件,為農村青年創業開闢“綠色金融通道”,解決農村青年創業資金難問題。

四是搭建信息服務平台,實現外出務工返鄉青年輕鬆就業。利用團縣委網站、各鎮的勞動保障所等資源,及時發佈相關政策及用工信息;聯合縣人社局等共同舉辦專場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專場招聘會,對企業和求職者開展免費職介;加強與外地關工委、共青團組織的聯繫,及時掌握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型企業集團的掌握用工需求,並與其簽訂勞務輸出協議,有組織地輸出外出務工返鄉青年。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8

農業人口比重大,如何促使更多農民進城務工創業定居,儘快實現農民向市民的轉變,減少農民,富裕農民,進而推動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已成為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面臨的一個現實而又緊迫的重大課題。

一、鼓勵農民進城務工創業定居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突破口

隨着社會轉型的加速演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城市勞務市場主要是農民工的“兩個趨勢”不可逆轉。順應新形勢,暢通農民進城“管道”,既能開拓農民創業途徑,又能提高土地等資源的利用效率,進而形成“三化”互促聯動的良性機制,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1、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客觀需要。新型工業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可逾越的階段。近年來,全市上下認真落實“工業強市”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全市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6億元,增長19.7%,其中工業增加值40.25億元,增幅達23.8%。一批新崛起的農民企業家和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鎮創辦企業或到中小企業務工,已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用全市人均8795元的gdp、三次產業27:33:40的結構和工業15%以下的就業率三大標誌性指標,對照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我市正處在調整產業結構,加速大上工業,讓農民進入城鎮發展創業的最佳時期。遵循客觀規律,乘勢鼓勵農民進城務工創業定居,已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客觀之需。

2、加速發展城鎮化的有效途徑。農民進城不但直接轉變為城鎮的生產者,而且能帶動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的增長,成為推進城鎮化的直接動力。據研究表明,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gdp提高0.15個百分點,就業率提高0.33個百分點。近來,儘管全市以擴容提質為核心的城鎮建設快速推進,農村向城鎮轉移人口大幅增加,每年城鎮化率以1.5%的速度增長,但全市的城鎮化率仍然比全國的45.6%低14.6個百分點,比全省的40.6%低9.6個百分點。目前,市內進城務工農民10.3萬人,其中相當一批農民在城市生活多年,卻難以享受市民待遇,遊離於城鎮化的邊緣和“門外”,如果能讓這部分人整户進城居住,那麼全市城鎮化率就能再提高約11個百分點。將有條件的農民工及其家屬轉變為城鎮人口,進而盤活農村土地及宅基地資源,擴大城鎮建設用地指標,無疑是提高全市城鎮化水平的一條捷徑。

3、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破解“三農”問題,既要在農外下功夫,也要在農內找出路。就農內而言,就是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民,使留在農村的部分專業農民,規模集約經營土地,實現土地產出效益的最大化。全市農村人口265.71萬,常用耕地面積287.2萬畝,人均只有1.08畝左右,户均經營耕地4.5畝;97.2萬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按集約經營計算只需50萬,還有47萬多處於富餘狀態;農民人均純收入2770元,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由的3057元擴大到7380元。農村人多地少、經營分散、效益不高和收入偏低的問題十分突出。只有千方百計促進農民進城,將大量剩餘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騰出有限的耕地資源,通過流轉的形式,讓有實力、有技術的產業大户和龍頭企業規模集約經營,才能實現農業佈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進而邁向農業現代化。

二、鼓勵農民進城務工創業定居的戰略舉措

就業是民生之本,居住是民生之託,收入是民生之基。這也是農民進城所要解決的必具條件。從我市現階段特徵出發,更應堅持統籌城鄉一體發展,確立和推進大工業、大城鎮、大轉移聯動發展戰略,為農民進城務工創業定居創造基本條件。

1、發展大工業為農民提供創業就業條件。充分的創業就業環境,是農民進城立足的前提。從整體上看,全市工業經濟比重較少,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鏈條太短,產業集羣尚未形成,難以吸納更多的勞動力。目前城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提供就業崗位2.08萬個,鄉鎮企業二產從業者11.6萬人,工業提供的就業崗位比較有限。只有大辦工業、辦成大工業,才能為農民進城創業就業提供條件。一是做強大產業。以新型工業化為引擎,加快發展清潔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製造等重點產業,集中力量打造培育產業鏈條,不斷擴大就業崗位。二是打造大園區。市上着力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產業領先高地、市場投資窪地,吸引各類資源湧入,帶動全市開發一批市場容量大、經濟效益高、競爭能力強的新產業、新產品,開拓就業增容空間。三是興辦大企業。大力引進和發展產值過億、過十億、過百億的大型企業,注重發展勞動密集性企業,對現有規模以下企業,通過資本聯合、技術改造、擴大產能等辦法,逐步向規模企業邁進,提高工業的整體水平。力爭到20xx年,全市工業新增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使其真正成為接納農村勞動力的主渠道。

2、建設大城鎮優化農民進城定居環境。農民為了尋求更好的致富途徑、更優的子女教育和生活環境,進城務工創業定居已成趨勢。堅持發展大城鎮戰略,同步解決農民進城住房問題,是推進城鎮化的首要任務。第一,突出規劃“龍頭”。充分發揮規劃在城鎮建設中的調控作用,高起點地從空間佈局、城鎮規模、土地利用、基礎設施等方面做好城鎮發展規劃,擴大城鎮空間,提高增容能力。第二,構建城鎮體系。按照中心城市、小城鎮、新農村集鎮“三個100萬”人口布局目標,加快建設佈局合理、功能齊全的三級城鎮體系。採取重點突破、分步實施、強勢推進辦法,到20xx年,中心城市人口由現在的32萬達到55萬,向大城市邁進;小城鎮人口由現在的40萬達到65萬,向達標小城鎮邁進;新農村集鎮由現在的20萬達到40萬,向集鎮社區邁進,形成快速吸納農民進入城鎮的格局。第三,完善功能設施。加快以教育、醫療為首要的城鎮基礎性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儘快緩解農民進城帶來的子女上學和就醫設施壓力,為農民進入城鎮創造良好的環境。力爭到20xx年,全市城鎮人口達到160萬人左右,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

3、實施大轉移增加農民收入。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全市目前大約尚有近50萬農村剩餘勞動力,實施大轉移,讓多數農民從土地中徹底解放出來,走出農村,走向城鎮,進軍非農產業,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選擇。應堅持異地輸出、就地轉移、返鄉創業三措並舉,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實現農民轉移數量突破、質量提升。一是異地輸出。建立勞務基地,強化定單對接,打造勞務品牌,不斷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和務工效益。二是就地轉移。對接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需要,着力在工業、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拓就業渠道,制定轉移規劃,擴大轉移規模,實現有序轉移。三是返鄉創業。完善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加大幫扶力度,創造優惠條件,優化創業環境,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力爭到20xx年,全市轉移農民到市內市外城鎮就業90萬人,其中市內就地轉移就業由現在的10萬人增加到30萬人左右。

三、建立促進農民進城創業定居的政策機制

農民進城務工創業定居,急需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瓶頸,進行制度創新。但這項工作涉及面廣,情況複雜,應制定扶持政策進行引導,提供轉移崗位進行安置,完善社會保障進行解難。

1、制定鼓勵農民進城創業扶持政策。一是建立培訓體系。打破“專業雷同、縣縣都辦”的職教思維定式,制定統一規劃,整合培訓資源,以職業技術學院為中心,在全市範圍內分專業、按區域佈局發展職業技術學校,啟動實施“素質+技能+創業”工程,推廣“一個不能少”的培訓模式,尤其應鼓勵引導農村國中畢業生選擇職業技校,加大免費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素質高的創業型農民,確保能進城、穩得住、會發展。二是加大資金支持。政府應多方籌資建立創業基金,主要用於為農民創業提供貸款補貼和貸款擔保。鼓勵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創新貸款服務品種,積極推行以土地經營權、林權、大型農機具和農村房產作為抵押物的貸款業務,完善聯户擔保貸款模式,加大小額貸款扶持力度。對農民新創辦的成功企業,政府可給予一次性獎勵。三是加強創業服務。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務工創業服務市場,在信息諮詢、職業介紹、維權服務等方面大開綠燈,提供個性化、保姆式服務,降低進入門檻,簡化各種手續,優惠減免税費,廢除歧視差別,加強權益保護,營造更加公平的就業平台和服務環境,真正讓務工者滿意、讓創業者放心。

2、建立農民進城創業定居社保體系。一是積極建立統一的城鄉户籍管理制度。進一步放寬農民進入城鎮的户籍限制,對有固定住所、穩定職業和生活來源的進城農民可優先在新居地落户,享受城鎮居民同等待遇。二是加大城鎮教育設施的建設投入。把城鎮教育放在城鄉統籌的突出地位,優化城鄉教育規劃佈局,強化城鎮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堅持按片區規劃就地入學制度,切實解決好農民進城子女的上學問題。三是制訂實施全市統一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逐步建立城鄉均等的醫療、工傷、失業、養老、生育保險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保體系,儘快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到城市的社會福利和社保範圍。四是重視解決農民工進城的住房問題。大力開發建設面向農民的保障性住房,擴大農民進城購房規模,真正使農民工能在城裏安家興業。

3、積極探索農民“三權”流轉置換辦法。農村住房、承包地和林地作為農民最基本的生活、生產資料,進城創業定居後,農民牽掛最大擔心最多。及時探索和制定“三權”流轉置換辦法,不僅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進城的後顧之憂,盤活原有資產,積累創業資金,而且有利於彌補城鎮化、工業化建設的用地不足,有利於現代農業的規模經營。堅持農民依法、自願、有償原則,推行以“農村宅基房產換城鎮住房,承包土地換社會保障,農户林權換股份收益”的置換模式。一是進城農民的農村宅基住房由國土管理部門統一收儲,讓農民進入城鎮置換居住用房,置換出來的土地由土管部門統一安排。二是對放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除可通過流轉的辦法獲得收益外,進城後優先辦理城鎮户口,享受城鎮居民同等社會保障政策。三是把進城農民承包的集體林地作價入股,讓當地產業大户、龍頭企業或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等市場主體經營,股份收益歸農民所有;也可將林權一次作價賣斷。“三換”工作是一項新的複雜系統工程,應先在月河川道及縣城周圍等有條件的地方,以進城從事個體經營和比較穩定的創業務工農民為重點,開展“三權”流轉置換工作試點,在總結經驗、完善政策後,再積極穩妥推行。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9

近年來,就業處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縣人社局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把婦女,尤其是就業困難婦女作為全縣就業工作的重點服務對象,認真落實積極就業政策,不斷優化就業環境,積極拓展就業渠道,並在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崗位援助、小額貸款等促進婦女創業就業項目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績及反響

(一)以提升就業競爭力為目標,實施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促進婦女實現技能就業

為了切實提高婦女的就業競爭力,我們在實施職業培訓中,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根據婦女不同年齡段的特點和市場用工需求,採取了市場導向、分類培訓、個別輔導等一系列職業培訓措施。20xx年以來,我們聯合縣婦聯,以縣就業培訓中心等5家職業培訓定點機構和各鄉鎮(街道)、社區基層就業服務平台為依託,與**大酒店等7家企業和葡萄協會等3家產業協會聯合辦班,圍繞失業人員培訓、企業在職職工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SYB創業培訓等四大類培訓項目,先後舉辦了電動縫紉、手工編織、紡織擋車工、月嫂和家禽養殖、果蔬栽培等13個專業的技能培訓17期,培訓婦女843人,全縣各類技能培訓班中累計培訓婦女3126人,佔全縣技能培訓總人數的44.2%。培訓合格率和就業安置率達95%以上。尤其是今年面向全縣城鎮大齡女性、進城務工婦女實施的“職業培訓特別計劃”,縣政府已將其明確為“**20xx年民生升温‘八項行動’貧困對象技能培訓”項目。該項目以適合婦女參訓的母嬰護理(月嫂)為培訓專業。截止目前,由縣人社局牽頭,聯合婦聯、婦幼保健院和家政服務(月嫂)培訓中心,共舉辦了二期3個班次的培訓,培訓婦女195人,已結業的學員中有33人已經走上了月嫂崗位。20xx年以來,我們在辦好技能培訓的同時,還特意舉辦了3期“巾幗創業SYB培訓班”,培訓婦女小老闆102人,在全縣各類創業培訓班中累計培訓婦女237人,佔全縣創業培訓總人數的47.4%。通過大力實施職業培訓,極大地提升和增強了我縣婦女勞動者的就業競爭力和創業成功率。政府在上述培訓項目中累計支付職業培訓補貼資金278萬餘元。

(二)以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為手段,多渠道開展職業介紹服務,幫助婦女實現自主就業

為婦女搭建就業信息對接平台,多渠道開展免費職業介紹服務,是幫助婦女實現自主擇業和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20xx年以來,我們以縣人力資源市場為中樞,聯合縣婦聯和基層就業服務平台、民辦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採取縣鄉互動、部門聯手、政企合作等方式,已先後舉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關注社區婦女就業專場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周、人才供需現場洽談會等各類招聘活動14場。在這些招聘活動中始終堅持把婦女作為重點對象,認真開展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服務。同時,在縣人力資源市場開闢了“就業困難婦女專項職介服務窗口”,常年為城鎮失業婦女、農村進城務工婦女、大齡就業婦女等對象提供超市、酒店、醫院和社區保潔員,商鋪炊事員、餐館水洗工和家庭保姆、月嫂等就業崗位信息,拓寬了城鄉婦女就業信息渠道。20xx年以來,已幫助239名婦女成功推介就業崗位。

(三)以政府購買就業崗位為途徑,激發用工方拓展就業崗位,扶持婦女實現穩定就業

為進一步強化就業工作力度,切實為婦女尤其是就業困難婦女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我們用好、用足就業扶持政策,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工作,對政府購買的就業崗位始終堅持優先考慮就業困難婦女對象。

一是充分利用就業政策宣傳日、大型招聘會等機會,廣泛宣傳發動,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優先招用婦女就業。二是在政府購買的公益性就業崗位中,優先安置大齡就業困難婦女,並按照每個崗位1200元的標準購買城區保潔護綠崗位,社區管理服務崗位。20xx年以來,已累計購買公益性崗位613個,其中安置婦女上崗203個,公益性崗位就業安置率達33.1%,落實崗位補貼資金24萬餘元;三是加大對“4050”婦女對象的就業援助力度,以落實就業援助為手段,促進城鎮失業婦女就業再就業。20xx年至20xx年一季度,我處已對473名40-53週歲的城鎮失業婦女實施了就業崗位援助,落實補貼資金142萬餘元,使她們的就業崗位獲得了充分的穩定。

(四)以創業帶動就業為抓手,全面貫徹落實創業扶持政策

助推婦女實現成功創業為積極緩解我縣婦女就業創業難題,縣委、縣政府將扶持婦女創業列入《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試行)》。縣就業處認真落實創業扶持政策,並始終將婦女納入創業扶持重點對象,開拓性的實施了一系列扶持舉措。

一是面向有培訓需求的城鄉婦女實施了創業免費培訓。20xx年以來,我處堅持面向有培訓需求的廣大城鄉婦女,實施系統的創業知識免費培訓,使她們的市場分析能力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以及誠信度獲得全面提升,形成以創業培訓提高創業成功率,以創業成功率提高創業貸款償還率的良性機制。

二是狠抓了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與貼息。“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以來,我縣小額擔保貸款發放規模不斷擴大,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果明顯增強。截至今年5月8日,已累計發放貸款1572筆,總額近3億元,支付貸款貼息3000萬餘元,直接扶持創業成功1735人,帶動就業2萬餘人。其中為748名婦女發放貸款8312萬元,佔放貸總人數的47.6%。

三是突出了對農村婦女創業對象的信貸扶持。“湘人社發〔20xx〕12號”文件出台後,我處積極適應新政策,大膽探索扶持農村婦女創業新思路。20xx年,我處聯合縣婦聯組織對農村婦女從事養殖、種植業無營業執照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對象,按照“村居婦代會出證明、鄉鎮婦聯機構報材料、縣級婦聯組織拿意見”的業務流程,辦理髮放貸款230萬元,直接扶持27名農村婦女成功創業,帶動就業143人。這一做法在全市就業服務系統作為“經驗”得以推廣。

二、當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 大齡勞動婦女羣體就業質量不高從我處職介中心提供的全縣近3年的職介業務數據來看,超過45歲的婦女就業確實存在較大難度,尤其是製造類企業,基本上都以該年齡段作為招聘紅線。即便是人力資源至今仍比較缺乏的企業,如:平安醫械公司、**公司等勞動密集型企業,他們在人員的招聘上大有“招工不設門檻,大齡不予進入”之勢。在這種情況下,現行的大齡婦女就業多以服務類的小微企業和靈活型的就業崗位為主。他們的工資待遇普遍偏低,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多半落實不到位。就業質量偏低。

2. 農村婦女草根創客信貸融資難一部分婦女,尤其是返鄉農村婦女,因外出務工開拓了視野、積累了經驗,並選準了創業項目,返鄉後不願再把心思放在自家屋前屋後的二畝三分田上了。他們決心實施自主創業。但往往因為資金不足,創業路途上走的異常艱難。尤其是一部分祖祖輩輩在農村栽田種地的婦女,他們能爭取掌控的創業資源相當有限,在創業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要想成功實現信貸融資的確很難很難。

3. 支持婦女創業的社會資源有待整合和充分利用目前,我縣支持婦女創業所出台的政策並不是很多,含金量也不高。就人社部門而言,有吸引力的也就是小貸。但這項政策仍有它的侷限性。放不了的貸款最終還是放不了。因為這項工作的主動權原本就不在人社部門。所以,為了在小貸中切實體現對婦女的政策傾斜,我們需要經常與財政和金融部門協調、做工作,效果還不好。機制不順、合力不大。去年9月,我縣成立了婦女企業家協會,自此我縣婦女企業家有了一個專屬的孃家,但該組織的服務對象範圍和服務功能的發揮很有限。對於想投身創業的婦女和由婦女初始新辦的企業,可能就沒能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因此,為切實推動婦女創業,我縣還有待建立一個專項、專業的婦女創業服務機構,能全面整合多家職能部門和社會化資源,為全縣城鄉婦女創業對象提供系統、專業、及時的創業服務。

三、幾點建議

1. 着力發展家政服務業,為困難就業婦女打開就業門路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家務勞動社會化已成為一種趨勢,家政服務業藴藏的巨大潛力及市場前景不言而喻。把握趨勢就是把握未來。面對當前城鎮失業女性和進城務工的農村婦女年齡偏大、文化偏低、缺乏技能的實際,我們可按照“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模式,採取先對其實施家庭保潔、家庭廚師、月嫂、老人陪護等專業的系統知識和技能培訓後,再給予推薦就業,並在就業的過程中實施跟蹤維權服務。引導她們進入家政服務業,幫助她們實現技能就業、體面就業。

2. 探索小貸聯保機制,幫助農村婦女突破創業融資瓶頸從人社部門實施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來看,當前農村婦女創業對象,尤其是其中的一批“草根”創客,她們獲得小貸的成功率特別低,這是與小貸政策的目標相背離的。這一羣體信貸融資的最大瓶頸就是:找不到吃財政飯的人來做反擔保和無法提供符合金融機構胃口的抵押物。但農村婦女創業意義重大,而且這些對象中不乏真心創業者和實幹家。能否由婦聯組織牽頭,建立由申貸對象的兄弟姊妹或親戚朋友聯保,當地村支兩委和所在轄區的鄉鎮政府,以及縣婦女企業家協會等多家單位參與認定的工作機制,在申貸對象無法找到符合條件的反擔保人,房屋產權確認難、無法辦理抵押的情況下,也能通過該項工作機制成功申辦小貸,有效幫助她們及時解決當前信貸融資難的問題。

3. 建立創業獎扶基金,激勵引導更多婦女投身自主創業政府要高度重視婦女創業,建立婦女創業獎勵扶持基金,通過定期開展評選“十大傑出創業婦女”、“婦女創業明星”、“農村婦女創業致富帶頭人”等活動,樹立了一批在“全民創業、創業致富”活動中湧現出的婦女創業先進典型,並給予表彰和一定額度的現金獎勵,激發了廣大婦女的創業熱情,增強了幹事興業的勇氣和決心,發揮了良好的典型示範帶動作用。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0

內容摘要:在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伴隨着政府政策引導與社會觀念的轉變,大學生創業意識,就業方向也悄然發生轉變。通過對大學生創業問題的調查研究,我們旨在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在創業前準備的真實狀況,分析大學生創業現狀問題,給大學生提出創業前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創業問題政府高校扶持調查報告統計分析

目錄

一、前言

1.1.調查問卷

1.2.調查背景

1.3.大學生創業現狀

1.4.本文研究內容

二、調查採用的詳細細節

2.1.調查對象

2.2.調查方法和樣本選取

2.3.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

2.4.數據整理與分析

三、結果分析

3.1對創業打算的分析

3.2對創業概念認識的調查

3.3對杭州市大學生關於創業優惠政策瞭解程度的分析

3.4對大學生所需創業技能分析

3.5關於學校和政府應對大學生創業扶持方面分析

四、對未創業大學生情況深入調查分析

4.1.對大學生欲創業領域問題的統計分析

4.2.對大學生創業障礙問題的初步分析

4.3.對大學生創業資金投入問題的統計分析

五、對已創業大學生情況深入調查分析

5.1.對於大學生創業優勢的分析

5.2.對於創業中所遇瓶頸的分析

六、總結和建議

6.1.當代大學生創業的利與弊

6.2.大學創業應提高自身的能力

6.3.學校和政府應採取的'扶持

參考文獻

正文部分: 

一、前言

1.1.調查問卷

大學生創業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您好!

為了解在校大學生對創業的態度與現階段的狀況,我們開展了此項調研,本次調查的結果僅作統計分析使用,有關個人信息的內容會嚴格保密。您的回答對我們非常重要,因此煩請您認真如實填寫。衷心地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3.您的專業是?( )

A.理工類B.經管類C.文學類D.藝術類E.其他

4.您對創業概念的理解為:( )

A.開辦一個企業(公司)B.開設一個店鋪(網店)

C.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D.自主經商,自己當老闆

5.您是否有打算創業?( )

A.沒有B.有C.已經進行創業D.創業成功

6.您對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有所瞭解嗎?

A.不知道B.聽説過C.知道,但沒詳細瞭解過D.知道,而且很清楚還未創業的同學請回答第一部分,正在創業或已創業成功的同學請回答第二部分第一部分:

7.您是否知道身邊同學正在創業嗎?( )

A.知道B.不知道C.不關注

8.您對大學生創業持什麼樣的態度?( )

A.支持B.不支持C.無所謂

9.假設創業,您認為您已具有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嗎?( )

A.有B.沒有C.説不清

10.如果創業,那麼您會選擇哪種形式?( )

A.合夥創業B.家庭創業C.自主創業D.其它

11.如果創業,那麼您會選擇哪個領域?( )

A.與自身專業相結合的領域B.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C.往當今熱門的方向發展(如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

D.啟動資金少、容易開業且風險相對較低的行業

12.如果您進行自主創業,您能夠承受多少的資金投入?( )

A.5,000以下B.5000-2萬C.2-5萬D.5-10萬E.10萬以上F.視情況而定

13.假如在創業過程中,您會如何考慮資金問題?( )

A.向政府部門申請資金B.向銀行貸款C.吸引風險投資

D.向親朋好友借錢E.自己積累

14.您認為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

A.資金不足B.沒有明確的創業方向

C.親人的反對D.經驗和能力不夠,缺乏社會關係E.其他

15.您認為大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是什麼?(可多選)( )

A.個人強烈的價值觀志向B.出色的溝通及交際能力

C.較好的專業知識D.管理及領導意識E.良好的社會關係F.對市場的認知水平

16.您認為學校和政府在大學生創業方面最應該做哪些扶持?(可多選)

( )

A.創業基金支持B.提供與知名企業的交流合作機會

C.提供創業諮詢和教育

D.納入大學科技園區提供場、實驗設備等環境和服務E.減免税收F.其他

第二部分:

17.您創業的想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

A.一時心血來潮B.受到成功人士的啟發

C.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D.自己給自己打工

18.您成長的家庭環境是什麼( )

A.父母經商B.知識分子C.父母從政

D.城市普通家庭E.農村普通家庭

19.您現在正處於創業的哪個階段:( )

A.起步階段B.成長階段C.快速發展階段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1

在外打拼多年學會了一技之長,增長了見識和才幹,有了新思維和新理念,同時也攢集了一定的資金,又對家鄉情深義重,這些打工者,一旦時機成熟有人提醒,他們一定會返鄉創業。個人認為,返鄉創業是利縣利民的大好事。

一、在當前這種經濟形勢下,由於他們的創業,為很多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就業提供了崗位,可以保穩定,保民生;

二、為政府排憂解難,減少就業安置費用;

三、擴大了縣域經濟總量,增加了財税收入,確保了經濟增長。

但是作為一個農民工返鄉創業太難太難。這是前段時間我走訪調查兩户返鄉創業的企業得來的結論。下面我就他們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思考歸集如下:

一、困難

1、資金的困難

創業一個企業不是點滴資金能夠解決的事。一是固定資金投入,包括建廠土地,建設廠房,購置機器設備等等。二是流動資金投入,大致包括:原材料採購、庫存產品運輸費用、日常週轉資金、人工工資、水、電、煤等能源消耗等成本性開資、三是廣告、協調、新產品研發等費用資金緊缺成了所有企業都存在的共性問題。

2、用地的困難

創辦一個企業必須要有廠房,要建廠房必須得用地。土地資源是非常緊缺資源,城鎮的土地顯得更為緊張。一是可用土地少;二是用地報批難;三是土地價格高。所以企業建廠用地時,一是難有滿意的可用之地;二是政府沒有現成的可批之地,等手續辦下來,至少一得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企業籌辦期太長。

3、人才的困難

要辦好一個企業,必須有支撐企業運轉的方方面面的人才。除了有老闆,還得有做事的員工,管事的管理人員和為生產經營服務的後勤人員。通過對兩個企業的走訪,我發現,現在的私營企業基本上都是家族式企業,老公(或老婆)當老闆,老婆(或老公)當技術負責人兼總經理,管生產,管營銷,小叔、小姑或小舅、小姨當保管、會計或出納、採購員等等,沒有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沒有成套的系統的管理[本站-您的專屬祕書!]手續制度。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這不難看出,業主不是不想把企業做大做強,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些企業缺職業經理,缺技術研發人員,缺市場營銷人才,缺財務管理人才。

4、環境艱難

這些年,政府治理經濟發展環境力度大,效果好。但作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環境與沿海發達地區比還是有差距的。首先是硬環境無法比,如交通、能源、城市配套設施等無法比,其次是軟環境,一是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官員的思想解放程序跟不上,他們往往只盯住企業的產值和税收,忽略其他方面;二是很多優惠政策只是鏡中花,水中月無法落到實處,業主還不敢亂説,説不好得罪誰了自己吃了虧還不知道,只好不説,有人調查時,一概説好。

二、解決這些困難的建議和想法

1、資金困難的解決

一是政府成立融資擔保公司,為有發展前途的企業擔保融資,為守誠信的企業融資擔保,為一時資金週轉困難的企業擔保融資,為企業季節性需求資金融資擔保,保證融資渠道暢通。二是理順銀企關係,建立完善的銀企借貸制度,確保企業資金困難時能及時從銀行貸款,同時,也保證銀行貸出去的款項能按時全額收回。三是引導建立和完善的股份制公司,讓有資金有意願的人到企業入股,增加企業資金,保證入股人的利益實現和到位。四是政府的閒置的資產和土地入股,減少企業固定資產投入,增加企業流動資金。

2、解決用地困難的想法

一是縣裏要為工業用地儲備一定的土地,只要有合適的工業項目,就按程序審批適量的土地供應。二是完善土地流轉制度。成立土地儲備中心和其他可流轉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收歸土地儲備中心備用,凡有企業用地申請,根據企業特點和環保要求,批給其適用適量的土地。

3、解決人才困難的想法

一是縣裏為企業招聘急需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聘用後企業認為他確實為企業發展壯大作出了特殊貢獻或重大貢獻的,經有權部門審核考察合格的可以由縣委提拔為政策相關部門的管理型領導或者由政府重狀。二是企業自己選拔優秀人才,由政府利用創業培訓的平台,為企業免費培訓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三是企業自己招聘急需的人才,聘用人才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到企業入股,讓人才變為股本,參與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分紅,讓他們把自己融入到企業中去,死心踏地的去為企業做事。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2

一、人才供給不足

自20xx年辦園以來,共計畢業大學生企業137家,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僅1人,本科僅29人,專科高達107人;目前在孵企業61家,也才僅有碩士3人,碩士研究生1人,大專、專科更是高達39人。受信息迅猛發展及地域高校侷限的影響,本地人才難以留住,外地人才難以引進,高尖精人才一直以來都存在極大缺口。

二、融資渠道狹窄

國家和地方提出的優惠政策,為創業企業貸款提供減免政策,降低貸款門檻,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數銀行不願承擔這種風險,他們只關注重點企業,龍頭企業,特別是效益好的國有企業,而初創業者則需要提供抵押物或是擔保人,才能獲得銀行融資。導致初創業者,經營難以為繼,項目難以上馬。

三、創客能力不足

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知識結構單一,知識層面不夠寬泛的創業短板,他她們剛走出校門,社會實踐和閲歷較為缺乏,對開展創業的'風險和艱辛缺乏充分的思想準備,一旦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挫折和挑戰,很容易出現意志消沉、半途而廢的現象。

四、創業項目低端

通過實際觀察發現,當前很多大學生創業經營內容多是低端商品和模式,創業項目創新性不強,科技含量不高,對創意設計、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高科技領域涉及很少,在經營管理上缺乏創新性思維,沒有形成自身鮮明的特色和個性。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3

6月份,我局組織人員對本縣農民創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民創業現狀與特點

我縣農民創業主要有三條途徑,一是學習傳統的手工藝技術,學成後註冊個體工商户,從事服務業及一般加工業;二是利用本地農副產品、木竹資源、礦產資源,通過與親朋好友合作,成立公司從事製造業;三是利用外出務工積累的技術、市場、資金等資源返鄉創業。

我縣農民創辦的企業具有規模小、技術含量較低、市場雷同,成長慢等特點。因初始投資小,企業規模小,用工人數少,技術採取模仿取得,技術含量較低,核心競爭力差。市場開拓力度小,且一般從事市場門檻准入較低的行業,市場雷同,生產同種產品或提供相同服務的企業數量多,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擴大生產一般利用企業獲得的利潤投入,採用“滾雪球”的辦法擴大,企業成長較慢。近來,農民創業具有投入不斷加大,規模不斷擴大,創業項目大的發展趨勢。

二、農民創業的作用及工作成效

農民創辦的企業是我縣中小企業及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創業有效轉移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繁榮了市場,滿足了人們多層次的服務需求,增加了農民收入,助推了我國城鎮化進程,為實現城鄉同步小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縣為促進農民創業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充分宣傳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出台的有關涉企優惠政策。二是為農民創業提供小額貸款,貸款貼息等融資服務。三是舉辦免費的返鄉農民工培訓、創業培訓、農民知識化工程培訓等,提高農民創業能力。四是一些鄉鎮設立了農民創業基地或創業園,為農民創業提供平台。五是優化發展軟硬環境。努力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嚴懲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不斷改善水、電、路、通訊等發展條件。這些工作有效促進了農民創業。

三、農民創業的困難和問題

農民創業面臨三大風險。一是政策風險。創業者因對政策法規瞭解不多,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非法集資,偷漏税收等方面較易踩政策“紅線”,甚至發展為違法犯法,導致創業失敗;二是災害風險。因保險險種不全,創業者保險意識不強擔保投入能力不足,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洪澇災害、風暴災害、火災、雷電災害等,易致創業失敗。我縣4月26日發生“龍捲風”,使5家農民創辦的企業損失150多萬元,這些損失全部由投資者承擔;三是市場風險。投資時產品市場好,建成後市場有變化,易致創業失敗。不斷變化的市場需要企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但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的農民創業者,產品結構調整的能力較差,企業壽命較短。

農民創辦的企業與其它中小企業一樣,還存在融資難、用工難、獲利難、審批部門多、税費負擔重、扶持少、服務少等多種困難與問題。

四、建議

1、出台並宣傳落實好涉企優惠政策。努力解決審批手續多、税費負擔重、扶持少等問題。

2、擴大免費培訓的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從法律法規、市場開拓、企業管理等方面提高農民創業者素質。

3、解決融資難題。銀行要多提供適應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提高信用貸款金額,降低抵押門檻,縮短放貸時間,簡化貸款手續。規範發展中小企業擔保機構,擴大擔保公司註冊資本,提高擔保公司與銀行合作的擔保倍率,提升擔保能力。完善民間借貸法律體系,減少民間借貸風險。擴大貸款貼息規模,惠及更多的農民創業者。

4、建立創業平台。我縣企業入駐工業園的條件較高,農民創辦的企業較難進入工業園區。因此各鄉鎮要規劃建立更多的創業園,縣級要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為農民創業提供良好的平台。

5、完善服務體系。建設創業服務超市,為創業者提供信息、技術、諮詢、培訓、財會、融資、市場、法律等綜合服務,提高農民創業成功率。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4

關於推進全民創業 擴大就業 調 研 報 告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民生之源,近幾年來,上饒縣深入貫徹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把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來抓,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業帶動就業活動,有力推進了就業再就業工作。

一、國家、省關於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相關政策措施

1、再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減免4種税。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在規定限額內依次減免營業税、城市維護建設税、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税,並按省有關規定免收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

2、對符合申請條件人員提供小額貸款。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留學回國人員以及進城創業且進行了就業登記的農村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自籌資金不足、符合申請條件的,為其提供小額貸款擔保。

3、在孵化基地創業人員可減免相關費用。新辦貿易市場的經營攤位,應安排一定比例租賃給下崗失業人員,並可安排相對集中的生產經營場所建設孵化基地。對在創業孵化基地創業的,自創辦之日起,一年內減半繳納房租費和水電費,三年內免繳物管費、衞生費、治安費。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通過技能鑑定、生活確有困難的,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鑑定補貼。

4、企業安置再就業人員減免4種税。對商貿企業、服務型企業、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新增加的崗位,當年新招用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實際招用人數,在相應期限內定額依次減免營業税、城市維護建設税、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税。

5、失業人員創業可領取失業保險金。在保證失業保險金足夠支付,並統籌考慮地方財政就業再就業資金安排的前提下,經批准,可將失業保險金用於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人員的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對一定期限內不裁員或極少裁員的參保單位,可給予職工轉崗轉業培訓補貼。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失業人員,從事自主創業和合夥就業的,憑有效證明,可一次性領取失業保險金。6、為有創業意向的相關人員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為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留學回國人員以及進城創業且進行了就業登記的農村勞動者,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

二、上饒縣推進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基本態勢

截至20__年10月底,上饒縣有個體工商户11113户,註冊私營企業1563户,提供工作崗位78459個,其中20__年新增個體工商户2624户,私營企業207家,新增就業崗位2106個。近三年,上饒縣共舉辦免費創業培訓29期,培訓867人。累計發放小額貸款5893萬元,600餘人通過創業扶持成功創業,間接帶動2500餘人就業。全民創業的良好發展狀況,直接對上饒縣財政税收、城鎮就業、農民增收、區域經濟活力的增長,具有直接的拉動效應,貢獻不斷增加。

三、上饒縣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存在的困難及問題客觀分析

當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形勢,總體上呈現出了全民參與、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1、創業氛圍不夠濃厚。目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仍存在“三多三少”的不良現象,即:打工的人數多,自主創業的人數少;小打小鬧的人數多,邁大步創大業的人數少;等待觀望的人數多,投身創業的人數少。羣眾“守家戀鄉、安於現狀,小富即安、不富圖安”的思想依然存在,全縣城鄉羣眾普遍存在“怕”的心態、“難”的情緒和“守”的觀念。

2、創業佈局不盡合理。從目前上饒縣全民創業工作情況來看,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進展不平衡,城區和城郊的民眾創業的慾望強烈、勢頭良好,而一些貧困鄉村的羣眾的創業意識普遍不強。民眾創業多數集中在城郊結合部和具有傳統產業特色、企業集聚比較明顯的地方,其它多數鄉村比較冷清,民眾創業仍處在“零星”起步階段。3、創業層次普遍偏低。普遍存在“三多三少二低”的現象,即傳統普通型產業多,新興高附加值產業少;為生活服務的行業多,為生產服務的行業少;家庭作坊式經營的多,規模集約化經營的少;全民創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程度低,從事產品加工、中介服務、高新技術產業的中小企業比重偏低。4、服務機制不完善。上饒縣全民創業仍然以民眾自發創業為主,組織化程度不高。各部門普遍重視建設大項目、大企業,對中、小創業者發展支持不夠,特別是雙管單位受條條框框管理,普遍對中小企業檢查多、引導少,罰款懲處多、批評教育少,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同時,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常因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制不健全等因素,導致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貸款難,發展緩慢。四、對推進上饒縣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幾點建議

1、開展創業宣傳,進一步濃厚創業氛圍。由宣傳部門牽頭,把各地創業者的典型事蹟製成圖片資料、音像製品等到全縣各地巡迴展覽、播放,在全社會營造“創業者最光榮、納税人最光榮”的輿論氛圍。廣泛開展創業宣傳教育活動,在企業開展“艱苦創業、誠信創業”活動,在機關開展“支持創業、服務創業”活動,在科技界開展“科技創業、人才創業”活動,在城鄉羣眾中開展“創業有功、致富光榮”活動。對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提供就業崗位多、税收貢獻大的企業,在經濟上予以重獎;對政治素質高、道德品質好、社會貢獻大的創業人士,吸納進入人大、政協組織,發揮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積極作用。

2、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創新創業機制。沒有機制的創新,就不可能形成全民創業的內在機制。推動全民創業,一定要消除影響創業的機制性障礙,激發人們創業的潛能和激情。一是改革政府運行機制。轉變行政管理職能,推動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從注重事前審批向注重事後監督轉變,從注重行業管理向注重社會服務轉變,從注重行政處罰向注重依法保護轉變,從注重行政命令向注重契約整合轉變。二是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一方面,公平對待市場主體,對創業者在政策上、待遇上平等對待,一視同仁,給予每一個社會投資者、每一個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機會,為全民創業搭建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市場體系,通過規範發展資本、產權、土地、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市場,形成公平競爭、統一開放、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三是創新發展機制。在全民創業上加快形成“五放一降一加”的發展機制。“五放”就是在國家產業政策範圍內放寬政策、放開領域、放低門檻、放膽實踐、放手發展,為羣眾創業提供一個較為自由的市場空間;“一降”即降低創業成本,取消不合理收費,規範税費徵收行為,凡是必須收費的項目,儘量按下限收取,切實降低過重的税賦,降低過高的創業成本;“一加”就是政府在創業獎勵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並通過設立創業發展基金,用於扶持和獎勵成長性強、帶動性強的創業龍頭企業。讓創業者切實感受到在上饒縣投資創業具有投資空間大、經營成本低、回報效率高的優勢。

3、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境。全民創業的實踐表明,在硬環境日益完善的情況下,軟環境的好壞往往會影響全民創業的成敗。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國方略的關鍵和核心,也是從根本上創優發展環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徑。一是增強行政權力運行的透明度。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增加重大決策和辦事程序的透明度,特別是要把行政許可、行政審批、行政處罰、行政收費等事項的法律法規依據、辦理條件、程序及辦事結果等依法向社會公開,杜絕暗箱操作。二是規範行政執法行為。通過大力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完善行政執法協調機制、健全行政執法經費財政保障機制等途徑,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做到“三多三不”、“三寧可三不能”,即“多服務不干預,多幫忙不添亂,多指路不設障”,“寧可不指導、也不能亂檢查,寧可再規範、也不能亂罰款,寧可少收入、也不能亂收費”,着力解決好亂執法、趨利執法、多頭執法等問題。三是嚴格依法依規辦事,但又不能死摳法律法規條文機械執法。在不違反法律目的、原則和精神的前提下,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按照合理行政和高效便民的要求,結合實際採取靈活的措施執行法律法規。

4、健全服務體系,狠抓創業政策的落實。健全的服務體系是全民創業良性發展的有效支撐。應該積極研究建立面向創業者及中小企業的創業服務體系,向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市場信息、技術開發和推廣、融資、經營管理及創業項目推介、洽談等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

5、打破瓶頸制約,切實化解創業難題。一是推動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業信貸擔保中心,並完善擔保中心的運作機制,簡化擔保貸款手續和程序,真正發揮好擔保中心的作用。二是把創業培訓和小額信貸有機結合起來,對參加了創業培訓、有具體創業項目並編制了創業計劃書的,優先給予小額信貸支持。三是圍繞項目開發,採取社會籌資的方式,推出一些收益較好的項目,組建項目責任公司,吸引創業投資。四是設立創業風險基金,由政府投入一部分資金,市場化籌集一部分資金,建立基金會,再由基金會對申請款項的創業項目進行梳理和評審,對那些技術含量較高、前景看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遵循風險投資的原則,對其進行投資。

6、儘快完善創業政策。出台細緻明確的政策,落實好國家鼓勵勞動者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各項政策。在市場準入、企業設立、貸款、投融資等方面給予民營經濟等一切創業主體以最大的自由度。同時,圍繞推動全民創業,加快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結合實際,在市場準入、融資扶持、人才扶持、技術扶持和服務體系扶持等方面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並真正落到實處。加強對創業的產業政策引導,支持科技型、配套型、勞動密集型、資源綜合利用型、農副產品深加工型、出口創匯型以及城鎮社區服務型、商貿物流型等小企業的發展。

7、拓寬創業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型創業企業的資金扶持,要重點向初創業企業和創業服務機構傾斜。加強銀企對接,建立信用評級、業務流程、風險控制工作機制,每年拿出一部分信貸資金,扶持全民創業和中小企業發展。可以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採取政府資金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建立小企業創業基金或創業投資基金,為創業者提供風險投資。推動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建設,鼓勵擴大對新創辦小企業發放小額貸款的範圍,採取靈活多樣的貸款方式,解決創業啟動資本問題。促進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幫助初創企業增強信用意識,樹立誠信觀念,擴大信用徵集、評價範圍。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創新擔保方式,擴大融資擔保規模,為創業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8、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健全服務功能齊全、服務品種多樣、服務方式規範、服務效果明顯的創業服務體系。通過創業指導和創業輔導,為創業者提供創業信息、創業諮詢、創業培訓、創業策劃以及財税、法律、勞保、外貿等代理服務。加快整合社會資源,發揮社會中介服務組織的作用,構築支持創業的服務平台,為創業者和創業企業提供政策、管理、技術、融資、市場、人才等方面的服務。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5

一、生逢其時,還是命途多舛?

——廈門市創業環境現狀分析

進入20xx年以來,廈門打造創業型城市的步伐加快。據悉,最新的《廈門市創業觀察研究報告》新鮮出爐。報告表明,廈門的創業環境優良,在參評的全國24個城市中居於第4位。廈門正努力着手於各方面的建立,以達到國家各項創業環境的標準,在此,我們將着重從政策、經濟、金融、市場、文化和地域等方面來析廈門市大學生創業環境。

從我們的調研情況來看,可以發現廈門目前的創業環境有着以下幾個典型現象:

(一)政策環境:大學生難以運用優惠政策。

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都紛紛為解決當地大學生就業問題提出了種種創業方案,制定了各項創業政策。然而,大學生難以運用優惠政策的現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宣傳不足、落實不到位,有些政策還存在設計不合理的現象。

(二)經濟金融環境:大學生創業資金來源狹窄,風險投資等先進金融投資方式十分缺乏。

通過採訪一些大學生創業者,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資金問題。通過統計分析我們做的調查問卷可知,創業過程中遇到資金不足等財務問題時,近45%的大學生選擇了“向銀行貸款”,20%的學生選擇“吸引風險投資基金”。然而,銀行貸款也未必能夠得到充分的支持:很多大學生自身的創業項目成長性不足,而且由於無充足的擔保源,使得銀行沒有動力為這些大學生創業者進行擔保貸款,從而導致很多大學生創業者連最基本的銀行貸款都無法實現,最終只能通過向親朋好友借款,甚至是進行非法的資金募集。

(三)創業文化環境:多數大學生對創業缺乏一個成熟的理解

在我們的調研中發現,大學生分成兩種顯著的羣體,一是想要創業的大學生或是創業初期的大學生,這類大學生對創業的概念理解相當不成熟,他們多數將創業當作一種餬口的工作,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創造企業;二是創業成熟度較高的大學生,他們大多數考慮到事業的長遠發展,在經歷了很多困難的磨練後,他們追求的是創造價值。因此,兩者有着本質性的區別,前者在“做事”,後者在“做事業”。

(四)創新環境:大學生創業的核心技術普遍不足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大學生創業依靠核心技術起家的並不多,大部分的大學生僅僅依賴於簡單的營銷手段等低技術含量的商業活動而將其當作創業,例如代理服裝、校內複印、雜誌製作等,他們的“創業”更多的強調“挖掘未挖掘的市場”,但他們沒有發現這個市場的深度不足,即該市場已經被開發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些門檻極低的邊角料,都令我們為他們的未來擔憂。

我們認為沒有“核心技術”的“創業”並非創業,而是在就業,在掙錢。大學生創業應當牢記,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大學生在創業中才有與他人競爭的資本,才能在這個行業中生存。

(五) 家庭環境:家人的支持極大影響創業者心態

在我們對創業者的調查過程中,幾乎近90%的受訪者有考慮到家庭因素對其創業的影響。來自家庭的因素對於創業者的創業之路的選擇以及創業成功的可能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其一,家庭環境影響其創業素質;其二,在選擇創業道路時,家庭的態度也會對創業者有重大影響。

A.政策面的四大矛盾

我們看到,在上面所述的五個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中,應該説存在最大問題的在於政策實施現狀,即政策環境在形式上是樂觀的,實際實施情況卻值得堪憂。就我們的調查上看,政策直接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四個主要矛盾在於:

(一)豐富的政策與基層機關政策宣傳動力不足的矛盾

根據我們發放的問卷調查,在目前打算創業大學生中,知道這些政策的比例不足50%,很多大學生通過自己向銀行貸款或者向親朋好友籌集資金來解決初始資金問題。在調研過程中,當我們以創業大學生的身份去廈門政府某部門詢問關於創業政策的問題時,部門的工作人員對我們卻愛理不理,給我們看的政策僅僅一些在網上就可以找到的、有限的幾個政策。據很多創業已久的大學生透露,這個現象由來已久,因為他們創業多年積累的人脈已經使他們其能夠輕易的瞭解到政府政策動向,而初創業的大學生則沒有那麼多渠道能夠了解一些政府早已頒發卻不為大眾知曉的文件或政策。

根據我們對多位創業者的走訪總結出造成該現象的原因在於:政策出台與落實在宣傳環節中出現嚴重脱節,有些文件之所以難被大眾獲取,在於我國政策執行環節中長期存在的“潛規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麼對基層工作人員而言,少一事如何實現?少宣傳或者不宣傳政策,政策信息不被瞭解,自然就減少了工作量。可見,政策推廣中的宣傳環節備受考驗。政策頒佈和執行力度未統一,光頒佈不執行的做法未免有造“形象工程”的嫌疑。

(二)多樣的政策推動與政策執行效果的矛盾(以廈門YBC為例)

YBC的申請與發放從屬於政府運作環節,在實際運作中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 YBC審核的過程,按照制定的程序從申請到放款至少要四個月時間,而且通過率很低,只有30%的項目可以通過;其次,YBC為每個項目只能提供小額融資(一般為3~5萬元)。而在我們對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創業項目的發展一方面需要有資金持續注入方可存活,另一方面資金需求量較大。所以,短期小額的資金扶持並無法滿足大學生創業中的資金需求。因此,YBC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幫助更多的體現在“形式上的幫助”,並無法從根本解決大學生創業的實際困難。

YBC雖然是眾多政策扶持之一的一份子,卻能深刻的反映出目前政策與落實的實際問題。廈門市在創業資金扶持、創業培訓以及創業服務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以政策推動創業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政策的“量”已得到了保證,而“質”卻未得到相應的保障,這就是政策“量”與“質”的直接矛盾。

(三)必要繁瑣的審批程序與審批成功率之間的矛盾。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只要涉及資金支持的創業扶持政策的申請都有較為嚴格的審批程序,這在客觀上極大的降低了申請的成功率。例如,在上面介紹的YBC項目,實施效果有限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審核過程至少需要四個月。這裏就反映了我們一直強調的政府政策執行力的問題,政府執行效率能夠有效提高的關鍵在於審批程序的精簡和審批門檻的降低,審批手續的簡化是提高政府運作效率最直接的辦法。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審批程序的簡化是否可行?廈門市YBC負責人林煒主任給我們介紹,目前申請YBC扶持需要通過初篩、培訓、實地考察、YBC全國辦複審等程序,通過這幾個必要審查程序的合格申請人才能獲得創業啟動資金貸款,並得到指導老師一對一的輔導。而這些程序確實是在審查項目的必要環節,林主任也表示:社會資源是有限的,如何把這些有限的資源真正送達到那些最需要幫助,才能夠產生最大效益的項目上,政府作為政策的執行者,有義務嚴格管理好這些社會資源,將它的效益發揮到最大。這也反映了大部分政策執行者的心聲,他們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常常會面對追求政策執行效率和嚴格政策執行原則之間矛盾的權衡,一方面高效的政策執行效率意味着簡化的審查程序;另一方面,政策執行原則又要求政策的落實必須符合政策頒佈的意圖,真正能夠幫助有需求的大學生創業。

(四)項目成長性與政策扶持原則的矛盾

在調研中,不僅是政策執行者有這樣的考慮,連創業大學生都有相同的反應,大學生創業的項目普遍過於理論化,甚至大部分的項目並沒有嚴格的策劃書。就策劃書而言,大學生對未來現金流的估計和折現率的選擇,都主要是從理論角度出發;相反,實際創業的現金流估計卻需要學生了解這個行業的利益結構和利益來源,才能對現金流形成合理的估計。這源於大學生尷尬的創業地位,他們通常沒有考慮到這個項目涉及到各利益羣體以及項目在市場的可接受性。因此,很多項目未來的現金流很難估計,也就是説現金流的不確定將會導致成長性不穩定。

可見,一個創業項目面臨的現金流不確定因素越多,這個項目的風險越大,因此,一份優質的策劃書至少應當考慮到各類可預見的`因素,否則就會因為考慮不周全而面臨失敗的風險。

二、 創業環境面面觀

-----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創業環境的比較

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創業環境究竟有哪些差異呢?根據實際調研及對國外創業環境和案例的研究,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創業教育的差別

西方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教育成熟度遠高於我國,它們在理論與實踐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體制。在理論上,國外已經編寫了若干部創業學著作,其中美國創業學專家傑弗裏蒂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內利編著的《創業學》已更新至第六版;在實踐中,國外創業實踐活動豐富,美國、新加坡和英國等國家都在大學設置了創業培訓基金,鼓勵大學生申請資金將想法投入運作,旨在培養其成熟的創業心態。而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卻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且未有較為成熟的指導思想與教育體系,廈門作為我國沿海經濟開放城市,在創業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取得的實際成效卻也十分有限。總體説來,我國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仍十分匱乏。

(二)創業心態的差別

發達國家青年的創業心態較我國大學生相比更為成熟,他們將創業視為磨練自己、考驗自我的過程,是主動式的創業,他們在乎的是過程的享受與體驗,從而達到經驗積累的目的;而我國的大學生創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就業壓力所迫,是被動式創業,僅僅將創業視為一種就業的替代方式,對創業概念理解不夠深刻。在對廈門市大學生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在計劃畢業後創業的大學生中,約有37%是在近一年內才開始考慮創業的,自己對創業並沒有特別明確的認識和長期準備。

(三)市場化程度的差別

相比於歐美髮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講,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幹預,以政府為主導的思維仍然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在創業過程中,許多措施比如創業推介會及創業初始投資方面由政府來做反而不如由市場來做會更有效率一些。創業本身就屬於市場領域的內容,因此從政府層面來講,對待創業,應當把服務於創業者,為創業着提供便利作為政府理應做好的職能,而不是僅僅作為考核政績的指標。我們在對新加坡鍾駿源教授的採訪中瞭解到,新加坡政府對於其創業者來説提供的資金及指導和優惠措施比中國目前更加豐盛,而且落實到位及其嚴格。

(四)創業思路的差別

在創業思路上來講,歐美國家講究的是專業化分工的創業方式,對於那些初創期的企業來講,可以沒有資金或市場,也可以沒有這些方面的人才,只要創業者擁有令那些投資機構另眼相看的個人素質能力、創意新奇的產品、獨特的經營思路和管理理念,那麼對於創業者所缺乏的其它一切來説,投資機構都可以提供給創業者,甚至到了後期,投資者甚至會更改企業的經理人,以致創業者與企業不再擁有控制權,但是,此時的企業,也已成為了其領域的佼佼者,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而在中國,對於自己辛苦創立的企業,最後卻轉手給別人,在對廈門市各高校的走訪中,我們發現,對於大學生創業者來説,無論是在感情還是思想上,這點是都是很難接受的。

(五)創業政策的差別

國外良好的創業政策是造就一個個創業神話的重要因素,我國的大學生創業政策是在近年逐漸加大扶持力度的,在資金、教育、指導等方面的扶持計劃都處於初始階段。與我國相比,國外不但在資金上做足功夫,成立各種創業基金,為大學生解決“創業血液”問題,還特別重視大學生創業軟實力的建設,注重培養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例如新加坡,近10年來,新加坡政府以每年不少於20億新幣用於風險投資、技術轉移和創新創業。EDB(經濟發展局)還設立了各項優惠扶持計劃促進了創業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創業氛圍。此外,新加坡政府還制定政策,將每年派出一批大學生赴美硅谷創業型公司學習一年,意在將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帶回新加坡。相較而言,我國的創業政策較為簡單,扶持面小,在目前嚴峻的就業環境背景下大多數政策帶有“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色彩,其次我國創業政策的執行力較為薄弱,這也成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一個瓶頸。

當然,我國與國外在創業環境上的差別不止體現在這五個方面,但是其他的各個差別都可以由上述五個因素引申,從這五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對於創業的整體思維和認識是重點,因此創建創業型社會,促進大學生創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發佈幾個政策,建立幾個基金就能完成的,這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我的未來不是夢

---更多優質創業,我們還需做些什麼

我們根據上述所提到的現象,結合中外創業環境的對比,借鑑優秀的國外經驗,從與大學生創業環境相關的兩個主體提出以下幾個建議:

(一)政府:

1. 提高政府運作效率,強化政策執行力,合理的制定政策

我們認為我們不應該過分關注政策發佈的數量,而應更重視其實施的質量。如果因為審批手續複雜、審批週期長、政策宣傳不到位、政府職員責任心差、政策制定不合理的原因打擊大學生運用政策的積極性,那麼政策只能徒有其表。

2. 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市場經濟環境

前文中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廈門在法制城市的建設上已取得很大成效,但從總體上來講,我國與國外的一個重要差別在於法律環境的差異,在實際操作中,應該指出的是我國在知識產權以及維護市場公平方面做得仍是不足。我們理應正視問題,明白法律法律保護的不僅僅是大學生,更是健康的創業環境。完善的法律體制對我國構建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改善大學生創業環境的是很重要,把法治思想深入貫徹到公平市場經濟的建設中,為大學生提供公平的創業環境,提供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律保護的不僅僅是大學生,更是健康的創業環境。

3. 增強對創業的認識和理解

在政策上偏向於知識文化層次較高的大學生創業要比偏向於勞動導向型卻沒有任何發展優勢的創業要更能提高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我國的經濟生產發展競爭能力。對於創業,政府不能只滿足於做表面文章,除了在制定創業政策時要慎重考慮,更多的是要參考專家學者的意見,而不應由領導拍板做決定。政府轉變思維方式,使其政策能真正惠及到大學生創業者,使其在創業過程中更能專注於其企業經營與管理。

4.普及創業知識,搭建創業幫扶平台

這裏有兩個方面,一是普及創業知識,即創業教育。

其次,搭建創業幫扶平台指的是政府等服務機構與組織應作為中介的身份參與大學生創業的過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5.應適當引導創業方向,對高新技術等成長性好、潛力大的項目進行偏向性支持

目前我國創業項目中高新技術,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項目佔的比重偏低,這不但與我國的法制不健全有關,也與國家對科技資金投入偏少有關。只有國家堅定支持高新技術的發展,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實行更多的政策傾斜,才有利於引導大學生的創業方向,實現創業結構的優化。

6.多部門合作,為大學生創業資金融通打通經脈

資金是大學生創業中最容易面臨的困難,而政策支持的資金不但量小,而且申請難度大,在實踐中的形式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目前,除了有福建省推出的專為異地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申請貸款提供擔保的大學生自主創業擔保基金,目前在廈門市已有交通銀行等多家銀行推出了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小額貸款。另外,廈門同安等地區也出現了互助性質的小額貸款擔保的創業民間團體,這些都構建成了正在完善的創業金融體系。 只要方法得當,就能為大學生解決最急迫的困難。

(二)學校:

1.教育改革。事實已證明,在大學所實施的教育產業化,現在早已不能適應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整體思想。僵化的應試教育打壓了中國學生的創造能力。論動手能力,創新思維,活躍程度,皆要弱於國外大學生,但中國學生優勢在於基礎紮實,勤懇認真,改革中國大學的教育制度,既要保留中國特色教育下所帶來的優勢,又要彌補其不足。這樣的話,那些在大學中的佼佼者,將會成為創業的新生主力,而不僅僅只有讀研一條路,因為創業更能考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

2.推廣類似 “創新創業園”創業教育模式。在實踐中,我們特別走訪了廈門多家高校的創業教育情況,這已經是一個重大突破。但是結合我國目前的實際,我們特別推薦廈門理工學院的創業教育模式——廈門各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廈門理工學院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我們認為其運作模式值得在高校中推廣。

3. 開展創業專業教育。除了上述論及的創業教育外,高校還可以創辦專門以教授創業有關內容為基礎,培養專門的創業學人才為目的的創業學院。

廈門市已於20xx年創辦了專門的創業職業培訓學校,現已為廈門專科教育培養出眾多的創業人才。另外,在全國範圍內,無論是上海交大、中山大學等一線高校,還是西安外事等眾多的二三線高校,都紛紛成立了創業學院以培養創業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和水平。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創業專業教育已成為新的趨勢,而在開展專業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學校又要注意學生的綜合創業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實踐和融入社會,培育出真正具有自我創業能力和價值實現的創業者,從而避免落入職業教育的俗套。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6

近年來,xx縣婦聯圍繞創建省徑創業型城市、創新創業,把扶持服務婦女創新創業、促進就業作為提高婦女社會地位的重要途徑,通過加強培訓宣傳、促進交流合作、開展創業服務、辦理小額貸款等,主動服務婦女創新創業,推動婦女發展。

一、女性創新創業的現狀

xx縣總人口為88.91萬人,其中女性43.29萬人,18-55歲女性勞動力18.9萬人,每年新增女性勞動力3000餘名。據相關部門統計,至20xx年底,全縣個體工商户、私營企業中女性註冊的分別有6798家、515家,分別佔全縣總數的32%、12%;女性就業人數19.1萬人,佔全縣總數40%。參加創業培訓人數3052人,其中女性1495人,佔49%,參加勞動技能培訓人數10131人,其中女性3241人,佔32%。

1、女性創新創業隊伍不斷壯大。20xx年,xx縣成立了女企業家協會,協會中逐步凝聚了江竹業、嘉佳銻業、金龍漁餐飲、雲龍鞋業等58名有經濟頭腦、敢闖市場的女性創業者,她們成了女性創新創業的示範帶頭人。在她們的帶領下,女大學生、專業女技術員、新型女農民將成為創新創業的後備軍和生力軍。

2、女性創新創業環境更優。近年來,xx縣委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創新創業的政策措施,為女性創新創業搭建了更為廣闊的平台。先後出台了《xx縣鼓勵全民創業暫行辦法》、《xx縣創業服務專家諮詢團管理辦法》等文件,制定出台了創業註冊、審批、經營、指導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給予創新創業者資金、税收、補貼等多方面的支持。在省、市在促進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細則中,明確規定“個人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最高額度為5萬元,女性最高為8萬元。”近五年來,xx縣面向女性發放小額貸款9365萬元,佔全縣總數的45%;在開展創業就業培訓中,每年開辦2期以上女性專題班;婦聯、人社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春風行動招聘會”、“每月企業招聘會”、“創業專家坐診諮詢”等活動,促進了創業與就業的有效對接。

3、女性創新創業自身優勢明顯。女性有觀察敏鋭、吃苦耐勞、剛柔相濟、認真細緻等創業優勢,注重以人為本管理企業,在機制育人、事業留人、福利護人方面,思維縝密,更具親和力、凝聚力。女性創業相對較保守,選擇傳統優勢領域,穩中求進,成功率較高。創業女性更熱衷於回報社會,她們大多是各級婦聯組織扶貧幫困活動的慷慨解囊者,近五年來,xx縣女企業家協會會員共捐款120餘萬元用於扶貧幫困等活動。

二、女性創新創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創業存在侷限性。女性創業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個體工商户多,自主辦企業少;服務行業創業多,加工企業涉足少;管理創新的多,技術創新的少。女性創業以個體經營形式為主,相對集中於批零貿易、餐飲、社會服務、農產品加工等。她們依靠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和傳統經驗完成了原始積累,但大多女性從事的行業、自身知識見識等侷限,與當今市場的瞬息萬變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不相適應,在市場機制中,女性創新創業無競爭優勢。

2、扶持服務不完善。性別意識在創新創業決策和政策

中體現不夠,缺乏針對婦女創新創業的系統性指導扶持措施。相關職能部門在開展創業培訓、提供創業指導、落實創業政策中,對女性創新創業針對性、實用性不強,程序較複雜。婦聯繫統指導婦女創新創業無行政職能,缺少專項資金,部門支持程度不一。

3、觀念障礙難逾越。在傳統觀念影響下,有的男性寧要“賤內”而不喜歡“女強人”,致使女性在事業中不思進取,缺乏創業動力,不加強學習,不更新專業知識技能。有的女性存在依附心理,認為乾的好不如嫁得好,沒有創業意識;有的女性得過且過,沒有創業激情;有的女性創業觀念陳舊,眼高手低,抓不住創業機會。即使已創業的女性,仍肩負着事業家庭雙重擔子,創業成功需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做出更大的犧牲。部分女企業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影響了企業的創新發展。

三、推動婦女創新創業的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引導。要通過電視、報紙、廣播、微信等媒介,大力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創新創業政策措施,公開公佈各項惠民政策;要通過創新創業比賽、創業分享會等活動,發現培養推介女性創新創業典型;要積極發揮女企業家的典型示範作用,大力開展“創新促發展創業她時代”活動;加大對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創業項目的宣傳,引導婦女拓展創業領域,走創新創業新路子。

2、拓展創業領域。完善培訓教育。完善長效培訓機制,培育壯大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女性創業後備隊伍。積極爭取女性創新創業培訓資金,培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巾幗創業基地和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引導女科技示範户和農村女能人學用科學技術,傳播經營理念。針對知識女性、下崗創業女性、返鄉創業女農民等不同層次女性的創業需求,開展分類指導和對口培訓。

3、優化政策環境。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將性別意識納入決策主流,制定有利於婦女創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女性創新創業提供更加寬鬆的政策環境,激勵廣大婦女創新業、創大業。各級婦聯組織要充分發揮協調能動作用,竭誠為廣大婦女提供政策、融資、信息等服務,協調人社、金融、執法等職能部門,為婦女創新創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7

一、**縣女性創業現狀與特點

1、女性創業主體增多。隨着經濟體制改革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女性創業者不斷湧現,她們充分發揚勤勞、勇敢、智慧的優良傳統,主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自覺提高自身素質,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實現了由農民和市民向產業經營者的轉變。據瞭解,目前全縣有女性創辦企業750多家,女個體工商户9200多户;省、市巾幗創業示範基地26個。

2、女性創業領域拓寬。隨着女性創業者的不斷增多,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眼界的日益開闊,女性創業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她們不僅在針織服裝、美容美髮、商業服務等女性創業比較集中的領域長袖善舞,更有很多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創業者拓展到機械製造、規模種養殖業、房地產、外貿流通、電子信息等各行各業,創業婦女在更寬、更廣的領域中創造社會財富,展現巾幗風采。

3、中青年女性成為創業主力軍。在接受調查的創業女性中,30歲以下的佔9.1%,30至40歲的佔38.1%,40至50歲的佔46.7%,50歲以上的佔6.1%。可見,中青年女性創業者羣體己逐漸成為女性創業者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4、女性創業帶動就業明顯。女性創業大多集中在針織服裝、美容美髮、商業服務、規模種養殖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加之近年來各級婦聯組織大力培樹各類巾幗創業示範基地和開展巾幗創業就業援助行動,切實為女企業家、女能手搭建用工平台,幫助城鄉富餘、未就業婦女實現就業,帶動婦女在家門口增收致富,女性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倍增。

二、**縣女性創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女性創業總體數量偏小。調查顯示,創業者數量上表現明顯的“男多女少”特徵,全縣女性創業者約佔全縣的25.1%,規模企業更是屈指可數。調查還顯示,女性準備創業、想創業、敢創業的人員跟男性相比也相對較少。

2、女性創業做大做強不多。主要表現在被調查的女性創業者多選擇比較容易進入行業,所需資金較少,科技含量低。加之思維層次不夠,格局低,多采用傳統管理和經營模式,產品主要以中低檔為主,產品附加值低,創新能力不強,這從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發展的潛力不足,難以做大做強。

3、女性創業資金不足。女性創業者在投資創業時比較謹慎,大多初始資金往往來源於個人和家庭的勞動、經營所得的積累,或者通過銀行貸款、朋友借支等途徑籌措。雖然婦聯等有關部門可以提供“婦女小額貸款”和擔保貸款,但資金額度有限,成為制約女性創業的瓶頸。

4、女性創業缺乏項目途徑。從調查中看,由於女性與外界的接觸面相對不寬,獲得信息的渠道少,女性創業不乏有四種途徑:靠親戚朋友帶、自己盲目投資或隨大流、靠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推介、相關媒體報道。部分女性雖有創業的願望,但是由於對市場需求不能準確把握,因此無從自我定位,使她們處於一種有想法而無行動或者有行動而無方向的半盲目狀態,這種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創業的難度。

5、女性創業受傳統觀念和水平能力束縛。調查顯示,在很多家庭中,男勞力外出打工,家庭中老人的照顧,孩子的教育都有婦女承擔,使廣大婦女缺少創業的基礎條件。部分女性對自主創業存在着畏難情緒,思想保守,滿足現狀,擔心投資不賺錢,害怕失敗。女性創業的主動性和客觀條件的不足,限制了女性創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女性文化程度相對於男性仍然偏低,由於缺少專業技能培訓和教育,很多女性沒有創業所需的一技之長和相關創業知識,這些都進一步侷限了女性在發展經濟中的潛力和作用,阻礙了女性創業發展。

6、女性創業利用政府的扶助資源程度不高。一方面婦聯作為直接服務組織,在手資源很少,幫扶力道不夠。另一方面,女性在相關信息的搜尋或取得上的渠道較弱,政府也存在着“看大不看小,看外不看內”現象。而且,從政策層面上看,女性無明顯優勢,創業女性期待政府進一步優化環境,對女性創業者提供政府投資基金或税後減免,給予企業更多高效服務和寬鬆政策。

三、下一步建議措施

1、激發創業動力,以宣傳促動創業。注重宣傳的多樣化,一方面做好創業優惠政策的宣傳,通過編印發放《創業政策彙編》、《女性創業指導手冊》等,讓創業貸款、創業補貼等政策進村入户,人人知曉;另一方面通過報紙、網站等媒體的宣傳,營造知創業、想創業、敢創業、創大業的氛圍。創新宣傳方式,注重宣傳效果,通過拍攝女性創業專題片,組建巾幗創業宣講團,舉辦“巾幗建新功”演講比賽、“巾幗自主品牌評比”、“創業設計大賽”等活動,讓更多的城鄉婦女增強創業欲 望,提振創業信心。

2、培樹創業典型,以典型引導創業。大力挖掘創業典型和創業成功事蹟,通過評選表彰“十大巾幗創業明星”、“百名創業致富女能手”、舉辦巾幗創業事蹟報告會、在報紙開辦“巾幗風采”專欄等,讓創業成功者深入社區(村)現身説法、抓點帶面等方式傳播創業精神,宣傳創業事蹟,使婦女走近創業典型,感受創業成果,有榜樣可學,有經驗可取,激發創業動力,克服畏難思想,從而形成創業的熱潮。

3、提高創業能力,以培訓推動創業。依託縣全民創業指導服務中心,牽頭婦聯、人社、農委、科技、教育等部門聯動加強創業培訓工作,量質並舉,形成“創業普訓”長效機制。在創業培訓方式上,實現從培訓學員到培育市場、從理論培訓到創業實訓的轉變,更好地發揮各級各塊創業實踐基地和創業孵化園作用;在創業項目帶動上,實施一地一品工作方式,從注重個體幫扶到注重項目帶動轉變,擴大幫扶工作面。比如,通過舉辦“網上創業”培訓班項目,帶動進行“淘寶式創業”,通過舉辦美容、服飾創業培訓,實現一條街聯動創業等。

4、完善政策體系,以服務支持創業。進一步發揮縣全民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和縣巾幗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作用。落實創業貸款、創業補貼等各項創業優惠政策時,向女性創業者予以適當傾斜。推動增加婦女小貸擔保基金,配套增發婦女小貸額度,放大女性創業專項資金扶持效應。建立創業擔保貸款“綠色通道”和城鄉創業擔保貸款互通機制,做到創業貸款手續辦理“零距離”,創業扶持政策享受“零障礙”。同時積極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實訓(實驗)基地建設,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場地困難,加快創業項目庫建設,做好創業項目推介工作,程度的滿足創業者對於創業項目的需求。通過指導中心專家志願服務團為有創業意願人員和已創業者提供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全方位、全過程服務,用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幫助創業者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積極探索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辦法和經驗,用更好的服務幫助創業者創業,促進其發展。

5、加強部門協調,以合力引領創業。創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任何一項政策的最終落實都可能涉及好幾個部門,縣婦聯要加強對相關政策深度研究,把握態勢,做好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整合各部門力量,發揮政策載體引導撬動作用,順勢而為,以政府部門的合力來引領創業。程度的落實創業優惠政策內容,限度的減少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6、發揮“聯”字優勢,以抱團促進創業。對初創業女性,提供婦女小貸資金、項目信息等支持,遴選一批有責任心、具有奉獻精神的成功女企業家、女能人,組建巾幗創業導師團,進行“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對創業成功女企業家,幫助提升思維層次,牽線一些前沿理念公司,幫助女性創新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設計,促進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加強全縣創業者之間交流溝通和合作聯繫,建立創業女性微信羣,籌備開發“女企業家聯盟”手機終端app,打造基於雲服務的女性中小微企業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為女企業家提供企業產品發佈、業務對接、營銷傳播等服務。牽頭借力縣支柱產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養植(殖)合作社和專業大户的拉動作用,引導女性開展區域性的配套創業項目,形成產業鏈,推動單個創業向抱團發展,向“專精特”提升,提高組織程度、技術水平、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婦女創業層次整體提升,促進婦女創業成功率和致富倍增效應。

7、發揮“聯”字優勢,以抱團促進創業。對初創業女性,提供婦女小貸資金、項目信息等支持,遴選一批有責任心、具有奉獻精神的成功女企業家、女能人,組建巾幗創業導師團,進行“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幫扶。對創業成功女企業家,幫助提升思維層次,牽線一些前沿理念公司,幫助女性創新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設計,促進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加強全縣創業者之間交流溝通和合作聯繫,建立創業女性微信羣,籌備開發“女企業家聯盟”手機終端app,打造基於雲服務的女性中小微企業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為女企業家提供企業產品發佈、業務對接、營銷傳播等服務。牽頭借力縣支柱產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種養植(殖)合作社和專業大户的拉動作用,引導女性開展區域性的配套創業項目,形成產業鏈,推動單個創業向抱團發展,向“專精特”提升,提高組織程度、技術水平、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婦女創業層次整體提升,促進婦女創業成功率和致富倍增效應。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8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富民之源。近年來,按照中央和省、市、區部署要求,江寧高新區大力推進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始終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努力促進充分就業,就業創業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為了解園區就業創業基本情況,應對新變化和新挑戰,打好就業創業攻堅戰,經調研形成如下報告。

一、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情況

(一)搭建有效的就業推薦平台。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多渠道發佈招工信息。舉辦大型招聘會,讓企業與應聘人員面對面溝通;與各高校就業中心建立合作關係,向園區企業發佈各高校應屆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信息,為園區企業招聘高技能人才搭建橋樑;主動與福利企業聯繫,對就業崗位進行摸排,以崗薦人盡力促成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今年以來,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會12場,1場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6場企業專場招聘會、4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1場就業困難人員專場招聘會,發佈招聘信息1000條,提供5000多個崗位,幫扶困難就業人員101人。

(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在做好園區社會保障服務工作的同時,密切關注企業勞資關係發展動態,監管並舉,督促企業合理規範用工,以規範用工促就業。為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今年還進行了省級“和諧勞動關係示範園區”創建工作。

(三)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就業需要和職業技能標準要求,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與培訓機構一道走訪企業,把培訓和服務送進企業。同時,利用高校資源,讓高校為企業服務,做好高校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培訓,多為社會培育高技能人才。今年,已完成在職培訓4500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06人。另外針對大學生創業特點,定期到高校巡講創新創業政策,宣傳“大創”服務功能和各項辦事流程。積極組織區域內高校學生參加省市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以實戰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水平。

(四)拓寬就業渠道,以創業帶就業。在推進全民創業方面,積極開展創業教育與指導,重點推進高層次人才創業和高校畢業大學生創業工作。載體建設方面,共計孵化面積約30萬平米,包含生命科技小鎮南、北區,創業大廈、生命科技加速帶、瑞鴻科技孵化器和有志教學孵化器。融資對接方面,江寧創投、金光紫金、蘇創投等40餘家風投機構入駐園區,累計為園區內科技型企業提供含天使投及多輪融資在內融資總額數億元。營商環境改善方面,園區對入駐的科技型企業研發出的產品採取首購首試首用原則,優先購買、試用其產品並給予客户體驗報告,並對產品性能強、試用效果好的給予大力宣傳與推薦。

二、主要問題

(一)勞動力供求總量和結構性矛盾突出。從勞動力的總體需求來看,江寧高新區總量供求關係基本平衡,但是在勞動力結構上,依然嚴重失衡,主要表現在專業技術性崗位“有崗無人”,非專技性崗位“有人無崗”,勞動力供求雙方均有失衡。

(二)企業與個人參與技能培訓積極性不高。在職人員工作比較繁忙,利用平時工作時間,企業不支持,利用節假日,員工精力又不夠。而無業人員的培訓,雖有政府補貼,但需個人先預付培訓費用,培訓積極性不高。

(三)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少、創業載體缺乏。園區現有創業扶持政策以及載體建設大多服務於高層次人才,針對大學生的少,以至於優秀的學生創業項目很難落户。

三、幾點思考

(一)積極引導實現就業。詳細瞭解求職人員以及企業用工信息,做好信息採集。加強就業各項扶持優惠政策的宣傳普及,及時準確地為羣眾發佈就業政策資訊,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提高就業創業宣傳力度。

(二)建立培訓就業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建立適應不同羣體的培訓就業基地和形式多樣的培訓就業模式。計劃將創業培訓與崗前技能培訓合併進行,提升就業、創業能力,確保人才不流失。

(三)調動大學生自主創業。儘快促成園區大學生創業獎勵政策出台,整合現有資源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創業載體。繼續到高校巡講創新創業政策,做好創業實踐項目的管理、孵化與服務,有效的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深入開展。

關於創業調研報告 篇19

一、調研背景

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到765萬人,比20xx年增加16萬人,大學生面臨的就業挑戰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受我國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就業總量持續增加和勞動力結構性矛盾突出三大因素的影響,針對高校畢業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趨勢。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社會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對促進大學生創業並帶動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業更有利於區域經濟增長、轉型升級,從而激發整個社會的創新活力。

筆者有幸作為郵儲銀行赴縣級團委掛職幹部,利用工作之便,對襄陽市樊城區20xx年和20xx年申報省市兩級大學生創業扶持項目的59家企業進行了調研,一方面瞭解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已經或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合理的建議和解決途徑,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從而為大學生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另一方面也探討如何通過銀團合作,更好的服務大學生創業就業,普惠金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二、調研方式

採用走訪調研和電話回訪、資料查閲相結合的方式,於20xx年5月中下旬對申報20xx年大學生創業項目的28家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對這28家企業發放了問卷,共回收問卷28份,其中有效問卷28份,問卷有效率100%;同時於6月上旬對申報20xx年大學生創業項目的31家企業進行了電話回訪和查閲資料,合計調研59家企業。此次問卷發放過程中做到了以下兩點:第一、解除調研對象的思想顧慮,保證調研結果的真實性;第二、問卷題目明確,減少答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歧義和差錯。

三、調研結果

1、大學生創業者的性別比例基本均衡。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觀念在國人腦中根深蒂固,一般認為女性應該謀求一份穩定的職業,騰出一些精力相夫教子,而男性則應該承擔起更多家庭的責任,多在事業方面打拼。另外普遍認為男性更富有冒險和進取精神,女性考慮問題時更加理性,因此創業在男性中會更為盛行。但實際調研的結果顯示,59位大學生創業者中,有30位是男性,29位是女性。由此可見,創業者並未出現“性別比例失調”的現象,近年來女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也“不讓鬚眉”。

2、大學生創業者的學歷構成呈現“金字塔”結構。

59位創業者當中,1位博士在讀,3人為碩士研究生,29名本科生,其餘26位專科生。大多數大學生創業人員的學歷為本科和專科,只有極少數是碩士或博士生。客觀上來分析,學歷越高,就業的壓力相對就越小,相反創業的機會成本就越高。同時這也印證了社會輿論的一般看法:“創業需要的不是高學歷,而是膽識、魄力和冒險精神。學歷越高,學識越廣,顧忌也就越多,越難踏出第一步。”

3、大學生創業者的專業與其創業項目並無直接關係。

一般認為大學生創業能與專業掛鈎,學以致用。當然也有專家指出,專業應服務於創業或就業,但不能單方面強調創業必須與專業相契合。所調研的59家企業中,13家從事農、林、牧、漁業,11家從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14家從事教育、文化創意業,21家從事零售業及其他服務業。其中,15家企業的創業者所學專業與所從事的行業相關,其餘44位創業者都從事的與所學專業不相關的行業。從實際調研過程中企業的經營狀況來看,企業的經營情況與創業者所學的專業也沒有直接關係。這一方面説明當前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理念比較開放,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實時調整導向,勇於嚐鮮、敢於創新;另一方面也存在前期求職、創業受挫,不得已轉行的苦衷。

4、大學生創業者大多青睞新興行業。

從這59名大學生創業者經營的項目構成來看,從事互聯網+、電商經營、計算機軟件開發、微信平台運營、教育培訓等的項目就有41個,佔所有項目七成。好的方面突顯了大學生創業者能夠敏鋭的捕捉市場信息,善於接受新事物,能夠融入當下最熱門的市場環境中;同時也看到,傳統行業,如農林牧漁、批發零售、加工製造等行業大學生創業者涉獵很少(農林牧漁類之所以還比較多,是因為此次調研的樣本僅限於襄陽市樊城區,而樊城區太平店鎮當地有一項特色產業就是菌類種植,13個農林牧漁的項目大多是這個情況),一方面是這些行業准入門檻較高,例如對資金、技術、渠道要求相對較高等,同時這些行業也是非常辛苦,另一方面,大學生創業者扎堆互聯網+、電商等項目,也不排除存在盲目跟風的情況。

5、絕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經營情況不甚樂觀。

雖然很多人都在説,創業的成功率只有10%左右,但是仍然希望更多的大學生創業者能夠勇立潮頭。根據實際調研情況,這51個大學生創業項目中,運營較好的有8家,略有盈餘的有11家,基本能夠維持企業日常開支的約有15家,亟需幫扶的約有17家。從大學生那邊反饋的結果來看,認為制約創業項目發展的因素主要是用工成本增加(約佔85%)、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約佔80%)和流動資金短缺(約佔70%),其次是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不斷下降(約佔50%)和新型行業、市場認可度低(約佔30%)。事實上,這些也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普遍因素。從現場調研結果中還得出一個現象,只有3位創業者認為是自身經營管理不善制約了企業經營發展,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者還不善於從自身尋找原因,而是把問題歸結於外部因素。

6、大學生創業者最期望得到資金幫扶。

提供資金、項目雙選平台和專業培訓是大學生創業者最希望得到的創業幫助(約佔100%),舉辦企業家講座也是大多數創業者需要得到的幫助(約佔80%),其次打造創業者網絡家園(約佔50%)、提供成功創業者視頻訪談或視頻創業指導課程(約佔30%)也是創業者期望職能部門提供的服務。

51位大學生創業者中,辦理有經營性貸款的僅有6位,有14位表示曾申請過貸款,但是因為經營規模偏小、擔保不足等原因沒有獲得貸款,餘下有23位表示很希望貸款,但是不知曉合適的信貸產品。

團委和人社局、財政局合作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每個創業者僅能獲得一筆,不能重複申請,從以前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創業者僅能得到1——3萬的資金幫扶,對於大學生創業者而言,也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

四、調研結論

通過此次調研掌握的情況,在此給已經或即將創業的大學生提出一些建議:

1、積累綜合知識。

對一名創業者來説,不論投身何種創業項目,一些商業知識與經營之道都是必須要提前具備的。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關於註冊登記、納税申報及減免政策、銀行開户等合法開業的知識;關於市場預測和調查、定價知識和價格策略、銷售渠道開發和營銷管理等方面的營銷知識;《合同法》、《公司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經濟法常識;勞動用工及社會保障方面的知識等。

2、拓展人脈資源。

據網絡信息顯示,目前中國70%的大學生社交範圍太窄,很難同陌生人交流,勢必造成了人脈資源的匱乏。而人脈對創業者來説又極其重要,所謂人脈決定財脈,因此已經或即將創業的大學生要學會在成長中積累自己的人脈,一是在拜訪客户的過程中積累人脈;二是要學會處理得到的任何一張名片;三是多去參加行業活動和培訓,如各個企業的新產品發佈會、新聞發佈會和產品推廣會議等。

3、學會與人合作。

隨着行業競爭加劇、社會分工細化和商業環境複雜化,一個人樣樣精通很難做到。所以大學生創業者一定要學會利用別人的資源,學會合作,依靠團隊開拓事業。正如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季琦告訴青年創業者的那樣,攜程網的成功,除了抓住當初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契機,更重要的因素是有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大家攜手創業,分享各自的知識和經驗,也可以避免很多創業“雷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93rom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