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報告範文

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報告範文

為全面瞭解和掌握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的生存發展現狀,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近日,市婦兒工委通過市縣鄉三級聯動,採取以書面調查、實地調研和隨機抽查調研的方式,對全市留守婦女兒童現狀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報告範文

一、基本情況

據調查資料顯示,我市共有農村人口383.1萬人,其中男性210.2萬人,女性172.9萬人;外出務工人員110萬人,其中男性67.7萬人,女性42.3萬人。留守婦女總數493843人,平均年齡為42.5歲,佔全市農村婦女總人數的28.6%;41—45歲年齡段留守婦女人數最多,共有110683人,佔留守婦女總數的22.4%,其餘較低和較高年齡段的婦女人數以此年齡段為基點向兩端依次遞減;留守婦女多為國小、國中文化程度,各有183775人、196488人,分別佔留守婦女總數的37.2%、39.8%;留守婦女中多數有外出打工經歷,外出打過工的有304953人,佔留守婦女總數的62%。留守兒童438068人,佔全市兒童總人數的42.1%。留守兒童中國小階段的學生最多,共有140903人,佔留守兒童總數的32%,國中、高中階段列二、三位,各有107201人、93475人,分別佔留守兒童總數的24%、20%;留守兒童以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監護為主,分別佔53%和36%;留守兒童家庭條件多數較好,65%的留守兒童生活狀況較好,其餘的相對貧困。

二、存在的問題

(一)關於農村留守婦女

一是勞動強度增大,身體健康受損。丈夫外出務工後,婦女從賢內助變成了頂樑柱,一個人須承擔全部的家庭勞動,既要照顧老人和孩子,還要承擔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在接受調查的婦女中,40%的人覺得丈夫外出打工後,自己對生產和家務勞動感到力不從心,42%的人認為生產勞動強度太大是她們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特別是農忙季節,農村勞力極度短缺,留守婦女往往只有重任一肩挑,很容易在一季農忙中累垮,32%的被調查婦女身體健康狀況不好,20%的人非常不好。

二是文化知識缺乏,教育孩子壓力大。多數留守婦女文化程度偏低,37.2%的留守婦女只有國小文化,沒有能力輔導子女功課,在孩子的教養上多是重養輕教,只停留在吃飽穿暖的層面,無力在子女學習、行為養成上給予有效教育與監管。調查結果顯示,44%的留守婦女每天用於子女教育的時間為零,45%的人用1小時,用兩小時以上的只有11%。而這些留守婦女教育下的留守兒童多數學習成績平平,特長也不明顯。無力教育子女已成為留守婦女非常愧疚和擔憂的事情。

三是文化生活單一,精神生活空虛。由於農村發展水平所限,文化娛樂活動比較匱乏。調查顯示,20%的留守婦女沒有任何娛樂活動,69%的留守婦女靠看電視、打麻將、串門打發時間,部分留守婦女還沉迷於賭博等不良習氣。她們普遍覺得精神空虛苦悶,時常感到孤獨、無助、委屈;也不太關注村務、政策信息等,較少參加過村民小組會議,對村裏的事不太瞭解。同時,由於大多數留守婦女家庭中都只有婦女、孩子和老人,防範、防護能力相對較弱,一些不法分子便趁機作案,導致農村留守婦女家庭財物失盜、“性騷擾”等治安案件明顯增多,使留守婦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

四是創業技能不足,缺少創業自信。由於留守婦女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生產技能單一,她們往往只會從事傳統的農業生產,分散經營,靠天吃飯,收入十分微薄。在被調查的留守婦女中,72%的人從事的生產活動為種植業和養殖業。同時,不少的農村留守婦女缺少創業自信,對家庭發展前景無計劃,也沒有明確的創業目標,僅靠傳統種養殖業的微薄收入和丈夫打工收入拮据度日。

(二)關於農村留守兒童

一是缺少親情關愛,心理健康堪憂。農村留守兒童在最需要親情關愛和呵護的成長階段,父母長期遠離了他們,親情的缺失導致了他們情感上的冷漠,性格發展不健全。多數留守兒童的朋友較少,有事喜歡悶在心裏,不願意向人講述,甚至認為與父母交流也有困難。由於心理失衡,常引發諸多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焦慮不安、冷漠自閉等。部分留守兒童總顯得自卑,缺少安全感,覺得別人會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會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是敵意,在自我保護上容易出現過激行為。一些由祖輩照顧的留守兒童,受到祖輩的溺愛、縱容,在性格上還表現出自私、霸道、蠻橫。

二是缺乏有效管理,行為習慣異常。調查顯示,有89%的留守兒童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於是隔代撫養,往往只注重物質生活上的滿足,缺少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引導與管束,使得留守兒童容易沾染上各種不良習氣,影響其自身健康成長。從調查中得知,部分留守兒童的行為問題較多,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説謊,拉幫結派,欺負同學,小偷小摸;在家裏不聽代養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教師們反映,有的留守兒童交友沒有選擇,喜歡成羣結夥,打架鬥毆;花錢大手大腳,常沉迷於影視、遊戲;具有破壞性、煽動性,會帶壞其它同學。

三是缺乏教育輔導,學習成績較差。由於祖輩受教育程度不高,很多還是文盲,難以承擔起教育輔導孫輩的重任,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下滑,41%的留守學生成績在班上處於中等偏下。調查結果顯示,61%的留守兒童認為學習沒人指導監督,是父母不在身邊的最大影響。大多數教師也認為留守兒童大都是“雙差生”、“問題兒”,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有厭學傾向。而調查中,當問及留守兒童在“放學後,你會寫作業嗎”,有80%人表示需要別人督促,才做作業, 8%的人會“先玩一會兒再做”,而“不做或抄別人”的也有12%,這説明了在農村多數留守兒童學習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是缺乏有效監護,存在安全隱患。由於留守兒童的祖輩監護人年齡較大,普遍缺乏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而學校面對的是未成年人羣體,也不可能事無鉅細。這就導致了學校、家庭之間存在留守兒童安全管理銜接上的“真空”,以他們經常處於無監管、自行其事的狀態,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調查中,25%的留守兒童遭遇過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一是意外事故,如摔傷、燙傷、被狗咬、落水、交通事故等;二是人身侵害,尤其是女童,受性侵犯現象時有發生。

三、對策建議

綜上所述,要解決我市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問題,建議應從以下幾方面着力。

(一)加快發展,奠定物質基礎。一要加快發展地方經濟。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着力培育壯大本地企業,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新型服務業,增加農民本地就業就會,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回鄉創業,讓當地勞動力“離土不離鄉”,盡力減少留守婦女兒童家庭,從根本上解決或減少留守婦女兒童問題。二要加強勞動技能培訓。要提高農村留守婦女在各類勞動技能培訓中的參訓比例,加大對農村留守婦女中帶頭人的培訓力度,特別是在送科技下鄉等培訓活動中儘量吸納留守婦女參加。對有創業意願、願意向農業生產領域轉移就業的留守婦女,實施定向、定點、訂單式創業就業技能培訓。三要加強政策扶持力度。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不斷完善服務體系,積極開展就業援助,多方開發公益性崗位,重點幫助特困羣眾實現本地就業。要加強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推廣力度,不斷加強對貸款婦女的政策與技術扶持力度,有效整合農業綜合開發、新農村建設項目資金,幫助貸款婦女做大做強產業,使留守婦女成為推動產業化的生力軍。

(二)建好陣地,豐富精神生活。一是建設婦女兒童之家。根據《廣安市兒童發展綱要(XX—2020年)》要求,到2020年,90%以上的城鄉社區建設1所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遊戲、娛樂、教育、衞生、社會心理支持和轉介等服務的兒童之家。建議整合、依託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支部活動室建立“婦女兒童之家”,將建設任務納入每年的民生工程,按照鄉鎮和村(社區)兩種類別,由市縣兩級財政配匹相應的補助資金,配置服務婦女兒童的設施設備,完善相應的軟硬件條件,分年度組織實施,確保新兩綱的目標如期完成,豐富廣大婦女兒童特別是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建設村(社區)家長教育學校。根據《廣安市兒童發展綱要(XX—2020年)》要求,到2020年,90%的城市社區和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長學校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建議依託村(社區)農村書屋、黨員活動室、社區活動室等建立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點),配置相應的教學設備、教材等,並將家長學校建設納入民生工程,督促各區市縣分年度推進實施。

(三)以人為本,開展關愛行動。一是政府總牽頭。按照“政府投、企業捐、各界幫”的思路,建議儘快設立“廣安市留守婦女兒童救助金”,由市財政投入一定原始資金,並每年從體育彩票、福利彩票募集的資金中各劃撥相應資金注入救助金,以保持救助金的實力和幫扶的可持續性。救助金由財政集中管理,專户儲存、專款專用,確保留守婦女兒童愛有所依、困有所幫。二是部門齊行動。婦聯組織和衞生醫療機構要充分發揮“母親健康快車”的作用,積極開展送醫送藥下鄉活動;計生系統要把計生“三結合”與關愛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結合起來;關工委要組織“五老”志願者開展關愛留守學生活動;團組織要積極為留守兒童直接提供志願服務。民政、教育、勞動等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部門優勢,積極關心關愛留守婦女兒童。三是各界來助陣。大力開展“致富思源·關愛留守婦女兒童”主題活動,組織動員愛心企業、各界人士為留守婦女兒童做好事、辦實事,通過捐助活動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充分帶動社會力量為其提供更多的幫助。

(四)多方參與,建立長效機制。要把關愛留守婦女兒童工作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一要健全工作機制。構建黨委牽頭、政府落實,婦聯、團委、教育、衞生、計生、農業、扶貧、人社、民政、綜治、公、檢、法、司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關愛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工作機制。要專題研究改善全市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生活現狀的政策措施,切實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在生活困難救助、生產和就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問題,不斷優化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生存發展環境。二要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切實將解決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問題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健全農村留守婦女兒童服務機制,實施家庭教育、素質教育培訓計劃,加強對其心理、情感和行為的指導,提高防範意識和能力。積極推進户籍管理、就業、住房、教育、衞生等相關法律政策的不斷完善,探索農民工社會保障、探親休假等制度,保障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平等分享公共服務資源。三要強化工作保障。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於支持羣團組織參與社會管理服務民生改善工作的通知》(川辦發[XX]69號)精神,各級黨委政府對婦聯組織提出的參與社會管理服務民生改善方面的事項,凡事符合國家法律政策規定的要應保盡保,並儘可能納入現有工作安排和政策框架,實現長期規範化運行。對暫未納入政策規定但又涉及面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符合公共保障原則的前提下,由全市各級人民政府按照事權財權相匹配的原則,統一制定方案,整合行政資源,落實工作責任,努力加以解決。要加大投入,支持婦聯開展留守婦女兒童關愛行動,在每年編制年度財政預算時,增加婦聯關愛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的專項工作經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ynr8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