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十四篇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十四篇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1

近年來,大學生的戀愛現象呈擴大趨勢。正確分析和探討大學生的戀愛觀念和戀愛心理對於指導大學生健康成長,促進大學生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大學生戀愛的發展過程、戀愛的特點和戀愛的觀念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並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戀愛心理衞生指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個學期,我通過在戀愛與婚姻家庭心理學課程學習中,學到了很多心理學知識,感觸到了很多,更深刻理解現階段我們大學生的愛情心理狀態。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十四篇

儘管大學生存在着個體的差異,戀愛的經理與方式也不甚相同,但總的看來具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説,大學生戀愛雙方從相識到確立戀愛關係,大致經歷勾勒期,初戀期,熱戀期,苦戀期四個發展階段。介於我所想敍述的主題,這部分請從字面上多去理解,就不詳細介紹了。

大學生的戀愛特點最典型的的有兩點,一點是衝動性,一點是輕率性,大學生戀愛具有明顯的衝動性。一方面表現在感情升温快。大學生從初戀到熱戀,過渡時間很短,很難找到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在短時間就能達到形影不離。另一方面,其衝動性還表現在情感的強度大,具有不易控制的特點。在我們身邊,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同學朋友,在認識短短几周甚至幾天之內,就和異性確立男女朋友的關係,卻沒有考慮對方與自己的性格或者説其他的方面不能夠太適合走的長久,這也是大學生戀愛的輕率性。大學生戀愛的輕率性,一方面表現在沒有形成完整統一的。擇偶標準下倉促應對。有許多學生只是在好奇心、神祕感、性衝動等心理驅使下一拍即合而出現戀情的。由於戀愛開始就缺乏慎重的考慮,所以這種愛情往往經不住時間的考驗,常出現戀愛挫折,造成不必要的苦惱與焦慮。

上述大學生戀愛的這些特點是與他們戀愛觀念的變化分不開的。當今大學生的戀愛觀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戀愛一般被看作是為了尋覓生活伴侶,是婚姻的前奏。但是,多數學生是把戀愛的冬季只想戀愛過程的“體驗愛情幸福”和“充實大學階段生活”,只是少數同學把戀愛指向婚姻。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注重的是戀愛過程本身,至於戀愛的結果已經不太在意。只重戀愛過程,請示戀愛結果,實質上是沒有意識到愛的責任。

主觀學業第一,客觀愛情至上。在對待學業與愛情的關係上,多數學生認為“學業高於愛情”或者並重的觀點。目前,絕大多數學生能夠正確看待學業與愛情的關係。他們贊成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大學階段應以學習為主,愛情應當服從學業:或者希望愛情與學業雙豐收,既渴望學業有成,又嚮往愛情幸福。總之,他們大都想把學業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在這只是他們的主觀願望而已。現實中,真正在客觀上、行為上能正確處理好學業與愛情關係的為數不多。更有甚者是一旦墜入情網就不能自拔,強烈的感情衝擊一切,使學業收到嚴重影響。可見,擺正學業與愛情的關係,是大學生難以控制又必須正確處理的重要問題。

寬容對待失戀,承受能力弱。大學生中級熱戀者多,畢竟“終成眷屬”者少,這樣就自然不斷地產生失戀者。感情遇到挫折後出現一段心理陰影乃是正常的。

其中多數人通過“找朋友述説“,貨“理性思考”,對自己和對方產生寬容的態度,尊重對方的選擇。但仍有一部分學生擺脱不了“情感危機”,有的一蹶不振,沉淪自棄,認為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以至於悲觀厭世;有的是對方如仇人,肆意誹謗,甚至做出極端行為傷害對方。因失戀而矢志、實德者,雖屬少數,但影響較大。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極端者甚至割脈拿自己的生命當做籌碼,試圖在挽救自己所謂的愛情。

而事實上,愛情不是一廂情願的付出,也不是一味的索取別人的對你好來滿足你的內心,愛情需要真誠互愛,正確引導學生建立“愛”的觀念與行為。大學生一般從學校到學校,沒有接觸過社會,人生觀、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個人的觀察能力、氣質、性格、興趣、愛好等都在急劇變化,難以掌握好選擇配偶的標準。由於大學生尚無經濟來源,戀愛勢必增加其經濟負擔。而且,愛情的甜蜜往往有波折伴隨,而大學生言語經歷與閲歷等因素,對於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尚不足,容易陷入痛苦而不能自拔,以至於影響學習與身心健康。愛情是以互愛為前提的,追求愛情不是為了只付出情感而又得不到回報的體驗,愛情需要的是雙方的心靈碰撞和一種彼此奉獻的、真誠互愛的、幸福美好的感覺。 大學時光是人生的黃金時段,是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個人素養的黃金時期,更是決定人生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階段。加強對對大學生戀愛教育,是大學生深刻認識到愛情不僅是一隻能夠權利,更是一種持續的責任和義務,必須以高度慎重與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愛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愛,首先意味着付出,把自己精神力量獻給對方,為彼此締造幸福。這種愛的權利與責任的統一,是戀愛生活的基礎。

擺正戀愛的位置。擺正愛情在大學生活的位置,明確堅持學業第一的觀點。是大學生理解,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事業息息相關,也是今後愛情婚姻生活的完美的基礎。所以,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用力想的感召力煥發學習的激情,把興奮中心轉移到學習上,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上,從而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是愛情服從於學業。

培養愛的能力。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談戀愛,首先要了解愛、懂得愛、具有愛的能力。愛的能力主要包括:一是判斷愛的能力。異性吸引不等於愛情。友誼與愛情,都是人所特有的社會感情,是人與人關係的反映。大學生要能正確區分友誼與愛情。

增強戀愛挫折的承受能力。大學生在戀愛過程中,往往遇到一些挫折,其中以失戀最為常見,對人的打擊也較大,會使人產生焦慮、悲觀和憤怒等消極情緒反映,甚至出現極端行為。遇到這種情況,要幫助他們尋找對待愛情挫折的正確方法。正確、合理地評價自己,及冷靜地分析失戀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並設法改正,不斷完善自己。情感受挫之後,應找一種合適的方式來幫助自己解脱。四是情感昇華,以豁達的態度轉向理性,把失戀的痛苦轉為學習的動力。讓大學生從理智上認識,失去愛情並不意味着失去人生的意義,而應該把心思投入到學習中,加倍追求事業的成功,從而吧消極情緒轉化成積極行為。

簡言之,大學生戀愛是高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於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想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有助於推動高校風氣的長足進步,同時更有利於廣大青年學生以健康的心態、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為自己的人生髮展及早日成為國家的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結合心理學知識而言,我能想到的就是這些,在生活中,在同學朋友身上,我們也可以去應用這些知識去開導朋友幫助朋友,同時在自己的愛情世界中,我們也要做到自尊自愛,不要太過多的沉迷於情愛,分清愛情和友情,正確對待感情。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2

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地瞭解大學生戀愛狀況和戀愛觀,幫組同學更好的瞭解戀愛的本質,我們特地設計了這份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在校大學生。

調查時間:

--x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各年級大學生的戀愛現狀,戀愛態度,戀愛對象的選擇及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戀愛與生活學習之間的關係的看法。

調查步驟:

1、小組討論,討論選取哪個課題,理由和可行性,並選定此題。

2、通過書籍,網絡,雜誌查閲課題資料。

3、發現,提出,討論存在的問題,並設計調查問卷。

4、發放問卷並收回統計。

5、篩選有效問卷,並統計結果,組員討論。

6、細化,編寫報告。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別佔總數的51.6%和48.4%。基本保證各年級都有人蔘加了此次調查,所以結果有一定的參考性。

戀愛現狀

目前在大學生中流行着這樣一種説法“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如果你在大學裏沒有談過戀愛,那就不算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不少大學生積極投身於戀愛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數大學生認為這種説法是不對的,認為大學裏仍然應該以學業為重。

調查中發現,在我們的問卷中“你正在戀愛嗎”這一問題“是”的佔40.7%,“否”的佔59.3%,“是”的人中,大一佔27.0%,大二佔37.8%,大三佔35.2% 。因此,對於大學生戀愛現狀,可以用“三化”來概括。

1、普及化,大眾化。在當今高校,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是很普通的現象了。在校

園裏看到大學生成雙成對,旁若無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這是一股"戀愛熱",也有人説這是一股"戀愛風",不管怎麼説,都不為過。因為,大學生談戀愛是毋庸置疑的。

2、低齡化。大學生談戀愛歷來有之,但過去多是高年級學生,是所謂"學業、愛

情雙豐收"的時期。而現在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學業未成,卻戀愛先行,有些人的觀點是“進校後的首要任務是抓緊時間談戀愛,否則優秀的則被他人搶先一步,就輪不到我了。他們有的剛進大學校門就走進了戀愛圈。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大一同學已經步入了愛河。他們或是高中就談了戀愛,或是剛進

入大學不久,就告別了單身。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之前一年紀學生戀愛人數只有5%?而現在已達15%左右。所以大學生戀愛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3、公開化。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論對男生抑或是女生來説,大學生戀

愛已不再只是心中的“悄悄話”,更加不是不可觸及的禁區。過去,大學生談戀愛很講究東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戀愛處於"地下活動"狀態,常常鮮為人知。在本次調查中,97%的大學生表示並不反對大學生戀愛。較過去,當代大學生已經有了更為開放的戀愛觀念。

戀愛動機與戀愛對象的選擇

在“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要求是什麼?”這一問題,統計結果如下:“相貌好”僅佔16.5%,“人品好”佔34.1%,“能力好”佔6.6%,“和自己志趣相投”佔28.6%,“其他”佔14.2%。在校大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大學生,在戀愛中,常顯露出其不成熟性,但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戀愛選擇因素總體上還是健康的。他們更加註重對方的人品,能力,而不是相貌,金錢,這些外在的東西。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還很難預測。但就目前而看,大學生基本擁有正確的戀愛觀。

在“你想在大學裏談戀愛或您在大學裏談戀愛最初先機是什麼?”這一問題中,有些大學生戀愛存在一定的而盲目性。選擇“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覺得自己單身沒面子”佔4.4%,“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託”佔15.4%,“對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絕”佔13.2%。不難看出,在戀愛動機上,有些大學生對此並沒有很清晰的目的。種種跡象表明,有些在校大學生戀愛似乎是一種時髦,只是一種對戀愛情結的滿足。也有一些同學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

上大學生後,對於很多人來説是重新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內心比較空虛和孤獨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個可以停自己傾訴的朋友。

還有一些同學則發表了他們的看法,有的認為是緣分到了,該談戀愛了,也有的認為戀愛能產生內驅力,,還有的認為反正遲早都要談到,大學裏的同學更談的來一些。這説明我校有些大學生在戀愛動機方面是不太健康的。經過我們的分析,認為原因有二:一是大學生仍然處於心理成長時期,自尊心過強,在與同學交往中不輕易向他人敞開心扉,形成心理閉鎖;二是因為不少人考入大學後失去明確的奮鬥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感到生活乏味。在這種前提下產生的愛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衝動性,一旦日後寂寞感等感覺消失,“愛情“會隨之結束,這勢必給自己,同時也給對方帶來痛苦與不幸。其中“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佔50.5% 。

戀愛態度

調查表明,有36.3%的同學認為大學戀愛是正常現象,29.7%的同學認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比較以自我為中心。23.1%的同學支持大學生談戀愛,36.3%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完全是正常現象。10.9%的同學的回答是對此類問題沒有想過。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們的戀愛未來式什麼”,對於這一問題,有21.9%選擇的是“兩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33.0%選擇的是“儘量朝同一個目標奮鬥”,選擇“未來有太多變數”的有27.5%,14.3%的同學是隻看到了眼前的認為管不了那麼多,現在快樂第一,管不了以後。也有3.3%的同學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並不相信大學裏存在不求回報的純潔的愛情,也有些人對這個問題表示不清楚,存在很大的懷疑。可能正因為如此,導致大學生戀愛隨意性大,在校期間成功率低。每年的五六月份,是畢業的季節,也是分手的季節。大學裏談戀愛到底會不會有結果呢?調查結果表明,有4.3%的同學都認為在大學裏不能成功。認為最後能發展成為結婚對象的佔了27.5%,也有的同學認為成功率很小。38.5%認為成功率為一半。

戀愛與學業

對於戀愛與學業的關係,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看法眾多。調查表明,48.4%的同學認為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27.4%的`同學認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同學大多數對愛情有着很大的嚮往。當然,也有14.3%的人認為談戀愛分散精力,影響學習。其中5.5%的同學認為只有“兩人”世界,脱離集體。4.4%的同學認為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就業時你有可能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必須在戀人與工作中選擇你會”,調查結果表明,在對待工作與愛情上,25.3%的同學認為“以工作為重,終止愛情”。31.9%的人認為會“以愛情為重,犧牲工作”,説明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智的對待愛情。26.4%的人認為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此外還有16.4%的同學認為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即使發生了也會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以到達愛情和事業兼顧的。對於事業與愛情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顯示了大學生戀愛面臨的問題具有廣泛性、繁雜性等特點。這個問題極易導致戀愛失敗,因此,處理好學業和戀愛的關係十分重要。

調查發現,當戀愛失敗時,有64.8%的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56%的同學認為可以為以後的戀愛積累經驗,8.8%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8.8%的人認為從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學習。有的人在經歷失戀後在學習上往往會有很大的進步,就是失戀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戀,怕自己的戀愛失敗,怕失去已得到的東西,這樣的同學在調查中佔了12.1%。他們認為失戀後生活沒有意義,學習沒有動力,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更不應該是一個大學生應該擁有的。作為大學生,應該理智地對待學業與愛情,而不是一旦失戀,便沒有了全世界,甚至感到無法自拔。

概括總結

戀愛是為了尋找志同道合、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而不是為了安慰解悶,尋找刺激。戀愛對象的選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能忽視了經濟、政治、文化、個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戀愛動機的好壞,直接關係的戀愛的成功與否。正確對待愛情,該愛的時候盡情的愛,該學習的時候認真的學習,不能因為愛情耽誤自己耽誤別人。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橋樑,其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和事業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好地面對學習和工作,更好地面對生活。

大學生愛情觀調查報告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裏的也大有人在。

筆者於xx年12月對jy大學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jy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為基礎的愛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為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着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jy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着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為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脱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jy大學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歎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着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脱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説:“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大學生朝氣蓬勃,有理想,有上進心,而對永恆的話題──愛情,既嚮往,又缺乏理智。在調查中佔41.5%的女生認為大學談戀愛是一時的好奇,經歷了十二年寒窗之苦、大學聯考的艱辛、無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拼搏,進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壓抑久的心終於得到了釋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改變了高中的那種只有讀書為大學聯考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了,思想放鬆了,再由於處於青春騷動期的大學生終於找到了釋放情感的方式--談戀愛。由於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及對人生認識的完善,自然對愛情有了現實的變化。

在調查中,佔13%的男生認為大學戀愛的一個目地是為了生理的需要,佔20%的男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學生則反對同居,認為同居是對道德的一種敗壞;而約9%的文科類的女生認為同居無所謂,感情已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也無可非議,只要雙方合適就可以,這可能與其所接受的知識、認識及感性思想的濃厚等有關。約佔60%的學生則認為愛情應該專一,忠於彼此,這成了主導思想,看來當代的大學生還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思想道德觀趨於良性化發展。一部分的女生認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會考慮換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愛情,體現了對愛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談戀愛只是憑着自己的感性認識,缺乏成熟的分析。

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愛情信任度的下降。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可信度不高,但不會完全、堅決地反對戀愛,因為對消費者的大學生而言,婚姻是遙遠的事情,還談不上責任與義務,大學時代談戀愛也無可厚非;對愛情的認識,隨着年齡的增長,有比較成熟的表現,在被調查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中,佔60%的人主張戀愛應結合社會現實,家庭實際,經濟能力等,少了魯莽和隨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目的

為了讓大學生對“愛情”有所思考,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從大學生的愛情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用真實數據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為的主要因素。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大學生愛情觀問卷調查》

三、調查對象

全國各高校少部分在校大學生

四、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10日——20xx年12月13日

五、調查內容

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愛情觀狀況。

六、調查結果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需要一個人來傾訴。

2.孤獨心理。有的同學覺得自己在大學裏一個人太寂寞,整天無所事事,急於找另一半來跟自己度過無聊的時光。

3.遊戲心理。其戀愛動機是為了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完全持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4.大眾心理。周圍人都談戀愛了,自己還沒談戀愛覺得很沒面子。

(二)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存在的問題

大學是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其心智雖趨於成熟,但在處理大學中戀愛的問題時卻往往不夠理性,本次調查結果凸顯大學生愛情觀的迷茫與困惑。

1.戀愛動機不明確。調查顯示,高達25%的大學生因為一個人孤單,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經過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後,進入了一個相對放鬆的環境,

在學習目標不明確的情況下,一些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於是便將注意力轉移到談情説愛上,以尋求短暫的快樂。

2.不注重戀愛的結果。目前戀愛的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沒有考慮過畢業之後的發展,“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心理遍佈在大學生羣體中。他們把戀愛當做大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大學不戀愛,便覺得大學不完整,而從未考慮過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這就造成“畢業那天一起失戀”成為一種正常現象。有24%的同學從未考慮過戀愛與婚姻的關係,在愛情觀上表現出不負責的態度。

3.道德觀念淡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15%的同學贊成未婚同居,更深刻地體現出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開放及不負責的態度,很多學生從未考慮過未婚同居給他們帶來的潛在嚴重後果。

4.愛情與學業定位不當。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5%的大學生認為戀愛影響學習。在愛情與學業面前,多數同學把愛情放在較重要的位置上,認為只要有愛情,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了。完全沒有理解作為一個學生的`根本任務。

5.物質至上。有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大學的戀愛,能找到一個經濟條件優越、具有社會背景的家庭的同學作為自己的伴侶,以此逃避就業的壓力,幻想過上舒適的生活。但卻從未考慮過與對方是否有真感情,這種建立在金錢和利益上的感情不會長久。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愛情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徵和存在的問題,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戀愛過程中的責任教育

戀愛與責任有着密切的關係。在文化日益多元、愛情不斷被解構的當下,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大學生都從廣闊的視野考察人類的情感及其所肩負的社會和道德的希冀。但愛情帶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若干的體驗和感覺,更是把戀愛雙方帶進一個理智和深沉的世界。要讓學生們試着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愛。

(二)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一些同學認為大學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但這種愛情與學業的“雙豐收”比率卻很低。作為青年大學生,應該明確自己當前的任務就是求知、成人,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積累知識,培養多方面的能力。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學會智慧地去愛。

(三)學會辨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鮮花與美言成為愛情中的一部分,但它卻往往讓人喪失理智,很難辨別出愛情的真偽,易在虛幻的愛情中迷失自己。特別是女生,在愛情面前更應該理性分析雙方的情感定位,不能為了愛情不惜獻出一切。在沉浸在愛情中時,不要被美好的表像一葉障目,要學會識別愛情,潔身自好。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非常前衞的羣體,高校和社會應該充分發揮教育引導的作用,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立足於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同時作為大學生自己,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道德、法律修養,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只有這樣愛情之花才能以最炫美的方式綻放。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4

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裏的也大有人在。

酒泉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10電氣班李永峯於xx年5月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金錢,外貌等為基礎的愛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為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着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着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為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脱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酒泉職業技術學院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歎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着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脱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説:“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大學生朝氣蓬勃,有理想,有上進心,而對永恆的話題──愛情,既嚮往,又缺乏理智。在調查中佔41.5%的女生認為大學談戀愛是一時的好奇,經歷了十二年寒窗之苦、大學聯考的艱辛、無硝煙瀰漫的戰場的拼搏,進入了象牙塔,青少年壓抑久的心終於得到了釋放,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已經改變了高中的那種只有讀書為大學聯考的觀念已不復存在了,思想放鬆了,再由於處於青春騷動期的大學生終於找到了釋放情感的方式——談戀愛。由於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日趨成熟及對人生認識的完善,自然對愛情有了現實的變化。在調查中,佔13%的男生認為大學戀愛的一個目地是為了生理的需要,佔20%的男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同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58%的學生則反對同居,認為同居是對道德的一種敗壞;而約9%的文科類的女生認為同居無所謂,感情已達某種程度的時候,那也無可非議,只要雙方合適就可以,這可能與其所接受的知識、認識及感性思想的濃厚等有關。約佔60%的學生則認為愛情應該專一,忠於彼此,這成了主導思想,看來當代的大學生還是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思想道德觀趨於良性化發展。一部分的女生認為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會考慮換男朋友,追求更加完美的愛情,體現了對愛情的理想化,缺乏理性,談戀愛只是憑着自己的感性認識,缺乏成熟的分析。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大學生愛情信任度的下降。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可信度不高,但不會完全、堅決地反對戀愛,因為對消費者的大學生而言,婚姻是遙遠的事情,還談不上責任與義務,大學時代談戀愛也無可厚非;對愛情的認識,隨着年齡的增長,有比較成熟的表現,在被調查的大三、大四的學生中,佔60%的人主張戀愛應結合社會現實,家庭實際,經濟能力等,少了魯莽和隨便,多了成熟、理性的思考。

三、大學生的愛情觀又是不協調的

在調查中表明:佔30%的學生認為找男(女)朋友必須有“為共同理想奮鬥的決心”,其中藝術類的學生佔了10%,而佔60%的理科類男生認為女朋友必須是純潔堅貞的,佔20%的文科類的女生希望找個“在無聊時可以談談心的伴侶”……這些結果顯示:男、女學生對愛情伴侶的取向有着很大的不同,而文、理科又有明顯的差別。追究原因,可能是各自的文化知識層面、接受教育程度、道德觀念、對現實的瞭解認識和對未來的計劃等不同有關。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筆者認為當代大學生有美好的愛情觀念,但又產生一些不良現象。導致不良現象產生的根源:一是由於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必再為温飽問題而疲於奔命,這為人們的愛情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提供更多的資本;二是外來文化和風氣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越來越開放,最主要的還是部分大學生遊手好閒、思想放鬆、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進取精神,再加上一些老生的消極宣傳,使得一些學生產生一種"晚追不如早追,不早追連醜的都不剩"的錯誤意識。

四、為使大學生的愛情觀更趨成熟、更富責任感,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談談端正當代大學生愛情觀不良之風的措施。

(一)對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的教育

1、端正戀愛態度

對大學生加強愛的教育,使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愛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愛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強調婚姻的封建義務,無視人有愛的權利,具體表現為包辦婚姻“三從四德”等,那是對人性的奴役,必須予以否定。但是,如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只強調愛的權利,而不承擔愛的責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義的泥潭,這種只圖享受、不負責任的輕率行為理應受到指責。一位教育家曾教導兒子:“要記住,愛情首先意味着對你的愛惜的命運、前途承擔責任。想借愛情尋歡作樂的人,是貪淫好色之徒,是墮落者。愛,首先意味着獻給,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獻給愛侶,為她締造幸福。”這種愛的權利和責任的統一,是戀愛生活的基礎。愛,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愛,而不能用道理去愛。”愛,是人類的一種特殊情感,當然也只能用感情去愛,這並沒有錯,但人作為人,既具有自然屬性,更具有社會屬性。人之愛其所愛,除開感情因素,也應當講究理性,應當符合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無理性的愛是盲目的,很危險的,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場悲劇。

2、擺正愛情的位置

首先,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愛情在人生中佔有重要地位,沒有愛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愛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為愛情而活着是蒼白的。人生的主宰應當是事業,只有偉大的事業對人生才具有決定意義。流傳至今的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正説明了這一點。

其次,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愛情在大學生活中的位置。明確堅持學業第一的觀點,要使大學生理解,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事業息息相關,也是愛情美滿的基礎。那種拋開學業談戀愛的作法,不僅有礙成就事業,也難以獲得幸福的愛情,因此不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要克服大學生客觀上的愛情至上,光懂上述道理還不夠,還必須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變“兒女情長”為胸懷大志,用理想的感召力煥發學習的激情,把興奮中心轉移到學習上,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學習上,從而真正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愛情服從學業,愛情促進學習。

3、加強戀愛道德教育

針對當代大學生傳統倫理觀念逐漸淡化的特點,進行戀愛道德觀教育。

(二)結合正確的標準,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擇偶

如果大學生真的要談戀愛,千萬不能操之過急,要保持慎重。在選擇"對象"方面,不應過於片面,身材不應成為決定因素,關鍵在於對方是否具有上進心和善良心、是否跟自己志同道合和起到相互促進之作用。在追求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應該相信"隨緣"和"順其自然"之説,因為愛情是可以追求但絕不能強求的。,只要雙方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相互從對方得到幫助、依託和快樂,所謂的"愛情"就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三)大學生應注意交往的藝術,有做人的原則

在交往的過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關心、幫助和理解。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變整個自己,應該本着"獨立自主,互相尊重,和睦共處"的原則,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顧及對方的感受,儘量避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和不讓其感到尷尬。

在交往過程中,不要花太多的財力、時間和精力到對方身上。作為學生,學習是重中之重,因此戀愛應該是為學習服務的而不應是為之而嚴重影響學習的。戀愛並非都是一帆風順和快樂的,所以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要因為對方對自己冷落而全盤否定自己。在失落之時,多考慮自己的閃光點和回憶與感情無關的美好往事,以此來進行自我安慰和解脱。筆者堅決反對"一腳踏兩船"和"感情多元化",但是一旦對方去意已定,請相信"天涯處處有芳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努力學習,刻苦研究。"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更美的東西就在不遠的彼岸向你招手。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5

作家羅蘭説過,“愛情是一種力量,它可以使一個人得到鼓勵和激發,而更有創造性,更有衝力,也更愛這個世界。”可見,當人們擁有了純真、聖潔的愛情後,會使自身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乃至對整個社會都產生強烈的責任感。不過,矛盾是具有兩面性的。當一個人的戀愛觀消極甚至不健康時,其產生的破壞力也是無法估量的!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嚮往。可是由於我們年齡尚低,涉世太淺,所形成的戀愛觀也是多種多樣,所以我通過進行校內問卷調查,來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問卷調查活動於XX年5月28日在東北財經大學校本部進行,為了更加真實、客觀、全面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本次問卷調查採取不記名方式。本次調查選取了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20份,回收113份,有效率為94.17%。報告結合同學們的回答結果展現大學生的戀愛觀,並從中展開一些必要的討論,對一些問題提出個人看法和理論依據。

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當我們確定戀愛對象前,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以何種標準來選擇相知的伴侶。隨着時代的變遷,這一標準也會因為主客觀原因發生更改,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究竟“一見鍾情”的閃光點源自哪裏呢?也許調查結果會給我們一些啟示。據調查,39.7%的大學生在選擇戀人時首先考慮的是人品問題;32.4%考慮的是是否和自己志趣相投,“選擇好一個人非常重要,因為當你選擇一個人時就意味這你的選擇是一種生活、一種目標。一旦走了眼,那就意味着一場災難。”因此人品和志趣是72.1%的大學生所選擇戀人採取的依據。這是一種比較高尚的擇偶標準,注重精神不在乎其他條件,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就很難預測了。康德在《對愛和崇高的感性的觀察》一文中曾經説過這樣的話:“從男女兩種不同的性別來看,女人屬於美的類型,男人屬於崇高的類型,對女人來説最大的恥辱是不招人喜歡,而對男人來説最大的恥辱是蠢笨。這説明男性美的魅力和女性美的魅力是有很大區別的。而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有15.6%的同學是以對方的相貌為依據的,其中74.9%的是男生。他們以獲得純粹的感官滿足為目的之愛情,是一種對“情慾之愛”的追求。這類愛情很難維持長久。問題是天長日久的相處會使外表失去新鮮感而降低吸引力。很多女生則往往看重的是對方的能力,希望有一個能力比較強的男朋友,9.6%看重能力的同學中就有69.6%的女生。

二、大學生在大學裏談戀愛的`最初動機是什麼?

高爾基説:“在生活中,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行動更重要,更珍貴的了。”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需要產生動機,而動機支配着行為。因此,在研究大學生的戀愛觀的時,對這一動機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發現有7.8%的同學是因為看到大家都有男女朋友覺得自己沒面子才開始談戀愛的,是一種趕潮流現象,與從眾心理有關。處在青春期的大學生往往對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和信心,甚至認為自己沒有戀人而自卑,所以她們不會“逆潮流而行”的。有31.7%的同學則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上大學生後,對於很多人來説是重新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內心比較空虛和孤獨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個可以聽自己傾訴的朋友。大部分的同學會認為異性交往起來往往比同性要容易得多。當兩個人交往加深時,也就不可避免地會發展成為戀人關係。我們上大學後不像國小國中時刻有父母陪伴在身邊,很多同學都是背景離鄉來到很遠的地方求學,遠離父母,即使想傾訴也不現實的。當心靈上遇到苦悶急於疏解時就需要有朋友在身邊,正如“遠水救不了近火”。而此時愛情就將是生活中一個很好的依附。8.5%的同學是因為對方追求的激烈,不好意思拒絕(71%是女生)。其中53%的同學是由於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了,是志同道合型的。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6

愛情,多麼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歎。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為98、75%。

3、調查時間為2X年10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説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説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説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説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説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説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説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為大學生戀情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為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並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為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嚮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20人蔘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只有25%的人認為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認為不是。

2、對於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為可以的只有7人。

3、對於大學愛情是否成為婚姻,則所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4、對於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戀愛重要。

5、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為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後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於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為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於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於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麼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現實的方式。大學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人並不反對,採取了開明的態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對於婚前的性行為已經不再是那麼保守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排斥婚前性行為。雖然大四的學生對於戀愛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現實了,可是他們對於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都是抱着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自己與對方更大的傷害。所以,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懂得對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社會閲歷的增加,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還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餘,進入大三後,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最後到大四的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

三、大學生戀愛觀及存在問題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髮育成熟導致的性衝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急於求成的佔有心理。與高校聚集着才華、風度、美貌於一身的特殊人羣氛圍直接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7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説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説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説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説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説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説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為大學生戀情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為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並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為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嚮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20人蔘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 只有25%的人認為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認為不是。

2、 對於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為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於大學愛情是否成為婚姻,則所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4、 對於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8

調查時間:

20xx年4月15日至20xx年5月15日

調查對象:

校學生

調查方法:

採用了分層抽樣,隨機抽樣對各學院各年級的學生進行了關於戀愛觀問題的抽樣。主要採取書面調查法中的問卷調查,共發出紙質問卷60份,回收50份,問卷回收率為83%;同時發起網絡問卷調查,以電子郵件和網絡日誌形式發出,作為紙質問卷的補充,收集到8份。共58份。

一、我校大學生戀愛觀的現狀

戀愛觀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戀愛問題上的集中體現,是對戀愛和感情所持的基本觀點和態度。大學是人生的黃金階段,也是人生戀愛觀構成的關鍵時期,在此經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我校戀愛觀進行了一個調查,瞭解我校大學生感情觀的現狀。

(一)大學生戀愛現狀

理解調查的學生年齡在18~23歲,其中男生31人佔53.4%,女生27人佔46.6%,調查結果我們能夠發現有近67%大學生有過戀愛經歷或正在戀愛,且男生戀愛比率較女生高,同時大學生戀愛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級所佔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戀愛已經成為大學學校生活的一大組成部分。

(二)大學生的戀愛態度

大學生對在校期間談戀愛的看法

大學生對戀愛所持的態度有進取、消極兩種。大部分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無可厚非,是一種正常現象,因而持進取態度。僅有少部分同學認為不好。顯而易見,大學生認為在校談戀愛是一種正常現象。

(三)大學生的戀愛動機

表3調查顯示,大學生的戀愛並不完全是對於完美感情的追求和嚮往,更多的是出於感情以外的原因,包括寂寞、好奇心、從眾心理等等,極少一部分是為了婚姻而戀愛。

(四)在戀愛中的消費態度

能夠看出來,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應當是男生掏錢,這點還是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有一部分認為應當AA制,共同付出共同承擔;而女生掏錢的情景和不分彼此的情景相對較少。

(五)失戀後的擺脱方法

對於失戀以後的擺脱方法,大部分學生選擇了理性的方法,比如轉移注意力,或者找好友傾訴,但也有一部分不明白怎樣去化解失戀的痛苦,選擇報復對方來到達內心的。平衡。

二、大學生感情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依靠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本事,易受挫,需要一個人來傾訴。

2、孤獨心理。有的同學覺得自我在大學裏一個人太寂寞,整天無所事事,急於找另一半來跟自我度過無聊的時光。

3、遊戲心理。其戀愛動機是為了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完全持一種不負職責的態度。

4、大眾心理。周圍人都談戀愛了,自我還沒談戀愛覺得很沒面子。

(二)當代大學生感情觀存在的問題

大學是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其心智雖趨於成熟,但在處理大學中戀愛的問題時卻往往不夠理性,本次調查結果凸顯大學生感情觀的迷茫與困惑。

1、戀愛動機不明確。調查顯示,高達25%的大學生因為一個人孤單,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經過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後,進入了一個相對放鬆的環境,在學習目標不明確的情景下,一些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於是便將注意力轉移到談情説愛上,以尋求短暫的歡樂。

2、不注重戀愛的結果。目前戀愛的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人根本沒有研究過畢業之後的發展,只在乎以往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的心理遍佈在大學生羣體中。他們把戀愛當做大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大學不戀愛,便覺得大學不完整,而從未研究過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這就造成畢業那天一齊失戀成為一種正常現象。有24%的同學從未研究過戀愛與婚姻的關係,在感情觀上表現出不負責的態度。

3、道德觀念淡化。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15%的同學贊成未婚同居,更深刻地體現出大學生對婚前性行為的開放及不負責的態度,很多學生從未研究過未婚同居給他們帶來的潛在嚴重後果。

4、感情與學業定位不當。調查結果顯示僅有25%的大學生認為戀愛影響學習。在感情與學業面前,多數同學把感情放在較重要的位置上,認為只要有感情,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了。完全沒有理解作為一個學生的根本任務。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主題

大學,沒有社會的角色角逐,沒有名譽利益的爭奪,沒有老闆的壓力,同事的競爭。在這個相對理想無慮的環境下,大學戀愛現在已不再新鮮。花季的少男少女們在學習生活當中,涉足愛情,體味戀愛的甜蜜。或共同進步互相勉勵,或彼此陪伴消除寂寞,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而本次的報告就是來明確大學生談戀愛的目的,對愛情觀進行調查。

二、調查方案

調查思路:該項調查分四步進行:第一步,蒐集資料,瞭解大多大學生的愛情觀。第二步,製作網上調查問卷,發送給不同年級的班長,請班長轉發給班上同學。請同學填寫後發送到郵箱。第三步,統計調查問卷。第四步,案例分析,寫出全程調查分析報告。

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主流的愛情觀,明確愛情對於青年人們的作用。

調查時間:20xx/12/20 --20xx/12/30

這次調查問卷共制500份,回收495份,其中有效卷共計470份,包括男210份,女260份。調查對象均為在校專科生。其中大一133份,大二175份,大三100份,大四62份。

三、數字和分析

所謂的愛情,是一對男女基於一定的社會基礎與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成為自己的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的願望。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裏的也大有人在。調查分析,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為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在談到愛情的標準時,佔71.5%的學生認為愛情應以感情為基礎,70%的男生認為愛情應是隨緣的,而只佔6.5%的女生相信隨緣,但相信以

金錢,外貌等為基礎的愛情佔了一部分,主要表現為女生佔11%。儘管多數人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很正常,但對愛情的信任度上佔70%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的愛情可信度不高,畢業意味着分手,很難走向婚姻。而12%的理科女生認為大學的愛情是忠貞的,可信度甚高;佔18%的文科女生認為大學生戀愛可以發展為婚姻。

綜上,通過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着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為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四、問題分析

(一)寂寞打發時間

多數的被調查者認為是因為學業壓力不大,空閒時間太多,內心空虛寂寞,需要慰藉,引

發了愛情。的確,進入大學後,擺脱了高中重壓式的機械學習,時間變得隨機而靈動,假如不擅長安排時間,就會感覺有了過多空閒,似乎無事可做。而且大學生活中,人際交往、學習考試等都可能給大學生造成身心壓力。長期如此,內心的空虛日益加重,壓抑開始充滿心頭。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戀愛是建立一種比較親密的關係,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轉移。

(二)虛榮心作用

少數的同學則認為虛榮心有一定的關係。認為談戀愛、有朋友,或被異性追求是有本領、

有能耐,反之則是無能、落後、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表現。如一個寢室的的大部分人多已經談戀愛了,那剩下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很沒面子,即使不怎麼想找,也會隨便找一個來滿足自己。或看到他人的甜蜜想到自己的孤單,就會萌生戀愛的想法。

(三)完整大學生活

一部分的同學認為在大學中不談戀愛便是對不起自己的大學時光。大學有三大事:談戀愛、上網、逃課,認為沒有經歷過這些事的大學生根本不是真正的大學生。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了,到了該戀愛的時候了,他“戀愛”看作是人生必須完成的任務,對戀愛有一種使命感。

(四)消遣的工具,重在體驗

有的隨緣者認為如果能遇到與自己有共同語言的,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談,可以愛。但是不會把

“戀愛”看成一種任務,一種消遣的工具。並且在相處時,要掌握一個“度”,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控制力,使自己不沉迷於其中,因為在大學裏,還有一個比戀愛更加重要的任務是學習。同時他們認為,“戀愛”是注重過程的,是享受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無所謂結局;認為有緣的愛情是一種神祕的,甜美的經歷。我也比較贊成這種觀點

(五)反對戀愛

而只有個別的同學反對大學談戀愛。他們認為在校園裏戀愛,將來能生活在一起的概率很小,那樣又何必浪費感情呢。而且戀愛是一種精神、物質雙投入的工程,它既浪費時間、金錢,又磨損人的精力,且個人自由時空也會大大的縮小。認為談了戀愛就多了一份牽掛,少了一份自由自在。況且在工作時,生活穩定了,好的人選也很多,那時再尋找也不遲。這些同學則把愛情看成一種累贅,一種浮華的物質。

五、意見和建議

為使大學生的愛情觀更趨成熟、更富責任感,從以下幾方面談談端正當代大學生愛情觀不良之風的'措施。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後的婚姻法增加了關於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範婚姻關係。對於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着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裏、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髮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於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於從屬關係,當代大學生只有把

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着密切的關係。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遊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着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彙,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裏,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為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託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因為在鮮花、美言的背後,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偽”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着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裏,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

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

預示着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六、總結

總的來説,當代大學生由於身邊少了家長親人的束縛,課餘時間的增多,渴望自由,渴望證明自己成熟,渴望真愛的存在,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戀愛觀。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10

調查目的:

為了更好地瞭解大學生戀愛狀況和戀愛觀,幫組同學更好的瞭解戀愛的本質,我們特地設計了這份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在校大學生。

調查時間: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各年級大學生的戀愛現狀,戀愛態度,戀愛對象的選擇及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戀愛與生活學習之間的關係的看法。

調查步驟:

1.小組討論,討論選取哪個課題,理由和可行性,並選定此題。

2.通過書籍,網絡,雜誌查閲課題資料。

3.發現,提出,討論存在的問題,並設計調查問卷。

4.發放問卷並收回統計。

5.篩選有效問卷,並統計結果,組員討論。

6.細化,編寫報告。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別佔總數的51.6%和48.4%。基本保證各年級都有人蔘加了此次調查,所以結果有一定的參考性。

戀愛現狀

目前在大學生中流行着這樣一種説法“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如果你在大學裏沒有談過戀愛,那就不算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不少大學生積極投身於戀愛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數大學生認為這種説法是不對的,認為大學裏仍然應該以學業為重。

調查中發現,在我們的問卷中“你正在戀愛嗎”這一問題“是”的佔40.7%,“否”的佔59.3%,“是”的人中,大一佔27.0%,大二佔37.8%,大三佔35.2% 。因此,對於大學生戀愛現狀,可以用“三化”來概括。

1.普及化,大眾化。在當今高校,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是很普通的現象了。在校園裏看到大學生成雙成對,旁若無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這是一股"戀愛熱",也有人説這是一股"戀愛風",不管怎麼説,都不為過。因為,大學生談戀愛是毋庸置疑的。

2.低齡化。大學生談戀愛歷來有之,但過去多是高年級學生,是所謂"學業.愛情雙豐收"的時期。而現在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學業未成,卻戀愛先行,有些人的觀點是“進校後的首要任務是抓緊時間談戀愛,否則優秀的則被他人搶先一步,就輪不到我了。他們有的剛進大學校門就走進了戀愛圈。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大一同學已經步入了愛河。他們或是高中就談了戀愛,或是剛進入大學不久,就告別了單身。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之前一年紀學生戀愛人數只有5%?而現在已達15%左右。所以大學生戀愛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3.公開化。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論對男生抑或是女生來説,大學生戀愛已不再只是心中的“悄悄話”,更加不是不可觸及的禁區。過去,大學生談戀愛很講究東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戀愛處於"地下活動"狀態,常常鮮為人知。在本次調查中,97%的大學生表示並不反對大學生戀愛。較過去,當代大學生已經有了更為開放的戀愛觀念。

戀愛動機與戀愛對象的選擇

在“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要求是什麼?”這一問題,統計結果如下:“相貌好”僅佔16.5%,“人品好”佔34.1%,“能力好”佔6.6%,“和自己志趣相投”佔28.6%,“其他”佔14.2%。在校大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大學生,在戀愛中,常顯露出其不成熟性,但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戀愛選擇因素總體上還是健康的。他們更加註重對方的人品,能力,而不是相貌,金錢,這些外在的東西。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還很難預測。但就目前而看,大學生基本擁有正確的戀愛觀。

在“你想在大學裏談戀愛或您在大學裏談戀愛最初先機是什麼?”這一問題中,有些大學生戀愛存在一定的而盲目性。選擇“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覺得自己單身沒面子”佔4.4%,“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託”佔15.4%,“對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絕”佔13.2%。不難看出,在戀愛動機上,有些大學生對此並沒有很清晰的目的。種種跡象表明,有些在校大學生戀愛似乎是一種時髦,只是一種對戀愛情結的滿足。也有一些同學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

上大學生後,對於很多人來説是重新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內心比較空虛和孤獨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個可以停自己傾訴的朋友。

還有一些同學則發表了他們的看法,有的認為是緣分到了,該談戀愛了,也有的認為戀愛能產生內驅力,,還有的認為反正遲早都要談到,大學裏的同學更談的來一些。這説明我校有些大學生在戀愛動機方面是不太健康的。經過我們的分析,認為原因有二:一是大學生仍然處於心理成長時期,自尊心過強,在與同學交往中不輕易向他人敞開心扉,形成心理閉鎖;二是因為不少人考入大學後失去明確的奮鬥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感到生活乏味。在這種前提下產生的愛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衝動性,一旦日後寂寞感等感覺消失,“愛情“會隨之結束,這勢必給自己,同時也給對方帶來痛苦與不幸。其中“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佔50.5% 。

戀愛態度

調查表明,有36.3%的同學認為大學戀愛是正常現象,29.7%的同學認為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比較以自我為中心。23.1%的同學支持大學生談戀愛,36.3%認為大學生談戀愛完全是正常現象。10.9%的同學的回答是對此類問題沒有想過。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們的戀愛未來式什麼”,對於這一問題,有21.9%選擇的是“兩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33.0%選擇的是“儘量朝同一個目標奮鬥”,選擇“未來有太多變數”的有27.5%,14.3%的同學是隻看到了眼前的認為管不了那麼多,現在快樂第一,管不了以後。也有3.3%的同學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並不相信大學裏存在不求回報的純潔的愛情,也有些人對這個問題表示不清楚,存在很大的懷疑。可能正因為如此,導致大學生戀愛隨意性大,在校期間成功率低。每年的五六月份,是畢業的季節,也是分手的季節。大學裏談戀愛到底會不會有結果呢?調查結果表明,有4.3%的同學都認為在大學裏不能成功。認為最後能發展成為結婚對象的佔了27.5%,也有的同學認為成功率很小。38.5%認為成功率為一半。

戀愛與學業

對於戀愛與學業的關係,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看法眾多。調查表明,48.4%的同學認為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27.4%的同學認為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同學大多數對愛情有着很大的嚮往。當然,也有14.3%的人認為談戀愛分散精力,影響學習。其中5.5%的同學認為只有“兩人”世界,脱離集體。4.4%的同學認為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就業時你有可能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必須在戀人與工作中選擇你會”,調查結果表明,在對待工作與愛情上,25.3%的同學認為“以工作為重,終止愛情”。31.9%的人認為會“以愛情為重,犧牲工作”,説明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智的對待愛情。26.4%的人認為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此外還有16.4%的同學認為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即使發生了也會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以到達愛情和事業兼顧的。對於事業與愛情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顯示了大學生戀愛面臨的`問題具有廣泛性.繁雜性等特點。這個問題極易導致戀愛失敗,因此,處理好學業和戀愛的關係十分重要。

調查發現,當戀愛失敗時,有64.8%的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56%的同學認為可以為以後的戀愛積累經驗,8.8%的同學認為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8.8%的人認為從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學習。有的人在經歷失戀後在學習上往往會有很大的進步,就是失戀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戀,怕自己的戀愛失敗,怕失去已得到的東西,這樣的同學在調查中佔了12.1%。他們認為失戀後生活沒有意義,學習沒有動力,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更不應該是一個大學生應該擁有的。作為大學生,應該理智地對待學業與愛情,而不是一旦失戀,便沒有了全世界,甚至感到無法自拔。

概括總結

戀愛是為了尋找志同道合.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而不是為了安慰解悶,尋找刺激。戀愛對象的選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能忽視了經濟.政治.文化.個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戀愛動機的好壞,直接關係的戀愛的成功與否。正確對待愛情,該愛的時候盡情的愛,該學習的時候認真的學習,不能因為愛情耽誤自己耽誤別人。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橋樑,其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和事業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好地面對學習和工作,更好地面對生活。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11

1前言

隨着身心發展趨於成熟,大學生必然要面臨愛情這一永恆的課題。而剛邁入大學校園的90後,他們的愛情觀備受大眾關注。他們對愛情持的態度千奇百態,他們的愛情觀是否正確呢?為了瞭解90後在校大學生的愛情觀,也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看待愛情,正確地處理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以健康正確的態度對待已經來到或即將來到的愛情,我們做了此次調查。

2調查方案

2、1調查目的

瞭解90後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的愛情觀,糾正他們愛情觀中存在的問題,使他們對愛情持正確健康的態度。

2、2調查對象

90後的在校大學生

2、3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8日至20xx年12月15日

2、4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網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參考前人的研究及調查問卷,自編成90後大學生愛情觀問卷。問卷內容涉及90後在校大學生對待戀愛的態度、擇偶標準、戀愛與學業的關係的看法和對待失戀的態度等四方面,共16個問題。通過互聯網在“問卷星”網站發佈問卷,對瀏覽此網站的90後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訪問數為163,有效問卷59份,完成率為36。2%。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戀愛情況與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30。5%的同學正在談戀愛,而在對大學生戀愛的態度上,66。1%的同學認為這是正常現象,10。2%的同學對此表示支持。這表明大部分同學對大學生談戀愛是持較肯定的態度。另外有23。7%的同學認為戀愛是自己的事,自己理,這也顯示了90後這年輕的一代喜歡獨立自主的個性。

3、2選擇對象的標準

當問及擇偶條件時,均有61%的同學看重思想品德和感情共鳴,32。2%的同學看重學識才幹。這表明,大部分90後同學是以感情基礎為交往前提的,而且他們也比較看重對方的內在和文化素養。他們選擇交往對象的標準也與社會認可的擇偶標準基本吻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傳統的擇偶觀對大學生選擇對象的影響。

對分別對男女生的擇偶標準進行考察時,我們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都喜歡較體貼的異性。調查結果是50。8%的女生心中理想的男性的伴侶是關懷體貼的男生,而64。4%的男生心中理想的女性的伴侶是温柔體貼的女生。這體現了90後同學渴望關愛,希望他人體貼愛護自己的心理。

此外,在大部分的女生心中,除了關懷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健談、穩重成熟和風趣幽默,而內斂沉默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90後的女大學生比較喜歡活潑外向的異性,比較注重與人交流方面的性格,如健談、風趣幽默,而對內向內斂的異性則不太喜歡,這體現了90後活潑、熱情、喜歡交友、與人交談的性格。

而在大部分的男生心中,除了温柔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大方、獨立性強、個性鮮明,而千依百順、沉默保守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與女生的喜好類似,男生對不喜言談、沉默的異性不太喜歡。這表明,喜歡活潑外向的人,喜歡與人交談是90後的共性。特別地,90後男大學生偏向於喜歡獨立性強、個性鮮明的女生,而千依百順、守舊保守的異性不是他們心中的理想伴侶。這又與90後喜歡獨立、張揚個性的特點吻合。

3、3戀愛動機

在大學生談戀愛的動機上,54。2%的同學認為是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託,只有40。7%同學認為是發自真心的和很認真,準備將來結婚的。這表明在大學生戀愛的初衷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只是把對方當作彌補空虛的人,這也反映了90後在校孤獨寂寞的心理,他們希望能有另一半跟自己消磨無聊的時光。

3、4戀愛與學業工作的關係

經統計,在戀愛與與學習孰輕孰重的問題上,54。2%的同學認為二者同等重要,而且高達86。4%的同學認為戀愛跟學習可以共同發展,這表明在90後大學生心中,愛情的地位日漸重要,趨向於他們的首要任務——學習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同學是希望學業與愛情同時兼顧的。

在談戀愛對自身的影響上,71。2%的同學認為是因人而異。同學們認為愛情對每個大學生的影響是不相同的,這表明90後大學生對關於愛情的影響不太明確。

如果要在戀人與工作之間做出選擇,28。8%的同學會以工作為重,終止愛情,25。4%的同學選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的選項。可見90後在校大學生在如何對待愛情與事業這個重要問題的認識上是較模糊的。

3、5對待失戀

“在如果對方提出分手,你會怎麼做”的問題上,69。5%的同學選擇了“坦然面對”的做法,28。8%的同學認為會傷心欲絕,但也只好接受。可喜的是,沒有同學選擇報復對方的做法。對待失戀時,大部分同學的看法這是經驗的積累。而且分手後,86。5%的同學認為還可以和對方做一般朋友,甚至好朋友。這表明,90後大學生在面對與戀人分手這個問題上,心態是良好的,想法和做法都比較理智,不會像輿論普遍認為那樣,他們會因和戀人分手或失戀而做出過激行為。

4結論

4、190後大學生愛情觀的特點與存在問題

(1)擇偶注重感情和內涵

調查顯示,90後大學生談戀愛看重的是感情共鳴、品德和學識,而不是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等因素。這表明,90後大學生對愛情的理解已經進入深層,選擇對象的標準進入較高層次,並不像輿論普遍認為她他們盲目戀愛,擇偶標準只停留在膚淺的層面。而且被認為是活潑外向、喜歡張揚個性的一代的90後,他們喜歡的也是活潑、健談、個性鮮明的異性。

(2)因為寂寞而戀愛,戀愛沒有將來

在此次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因為一個人孤單,想彌補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這是90後大學生典型的孤獨心理。大部分同學是遠離父母,孤身到外地讀書的'。他們常常覺得自己一個人在大學裏太寂寞,因此想尋找另一半來陪自己消磨時光,尋求短暫的快樂。此外,認真對待大學裏的愛情,把對方當作將來結婚的對象的學生只有很少數,他們大多沒有考慮將來,這也反映了90後大學生抱着“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管愛情後果的錯誤愛情觀,這是對他人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3)對於愛情與學業事業的認識模糊

調查數據的顯示,90後大學生把愛情看得比較重要,他們認為愛情與學習同等重要,希望愛情與學業二者兼顧。可是有的時候,這是不能實現的。當問及在工作和戀愛之間如何選擇時,他們大多給出了“不知道怎麼做”這一模糊的答案,證明90後大學生對愛情與事業的問題上的認識是較模糊的,當面對這個艱難的選擇時,他們將不知所措。

(4)理智對待失戀

90後大學生對待失戀的態度基本上是理智、冷靜的。除了少數同學會傷心欲絕和不願接受現實,對對方死纏爛打,絕不放手,大部分大學生則在失戀後都坦然的心態面對,把失戀當作是愛情經驗的積累,當作是人生的一種特殊體驗,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面對以後的生活和愛情。

4、2引導90後大學生正確看待愛情的對策

(1)鼓勵大學生在校多參加社團活動、集體活動,多認識朋友,這樣便不會常常感到孤獨空虛,盲目地戀愛,把戀愛當作彌補空虛的工具。

(2)指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明確自己當前的主要任務,以學業為重,在大學校園這個美好的環境裏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理智地對待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

(3)在高校開設有關愛情婚姻的課程。通過知識的傳授,讓在校大學生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12

在學海里苦苦奮鬥了十二個春秋的學子們,終於披着榮耀跨進了大學這個神聖的殿堂,成為天之驕子。然而,隨之而來的寂寞卻常常讓他們不知所措;於是,在這象牙塔裏便多了許多浪漫的故事,那便是大學生的愛情故事。

據國內一家權威的調查機構統計數據表明,有87.9%的大學生在校期間談過戀愛,其中沿海地區,如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高達94.6%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概念呀!

那麼大學生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對新時期出現的新事物又是怎樣看待的呢?帶着這些問題,就讓我和你一起聽聽大學生的心聲吧。

一,戀愛類型與成功指數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戀愛風遍及大學校園呢?

即是説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什麼呢?通過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談戀愛大體可歸納以下五種:志同道合型,也可稱理想型或事業型這種戀愛類型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業的基礎之上的。雙方為了維繫愛情的發展,不使對方失望,則往往對自己要求更高,學習和工作更勤奮。據調查這種類型的戀愛人數佔17%左右,但是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畢業以後能攜手走出校園。

情投意合型,也可稱情感型這種戀愛類型主要以共同的情趣、愛好為基礎,一般感情專一、互敬互愛,遇到困難能夠共同分擔。校園裏常看見他們成雙成對的走在一起,共同探討人生的悲歡。這種戀愛人數佔19%左右,成功率也是比較高的,達到86%、嘗試型,進人大學校園的青年大學生,由於生理上性的成熟,逐漸產生了接近異性、追求愛情的欲求。另外,社會輿論尤其是大眾傳播媒介對男女私情、婚姻愛情的渲染,觸發了他們較強烈的性的體驗,驅使他們產生了對“異性交往”的神祕感,加之大學自由寬鬆的客觀條件,於是他們便產生了想了解和嘗試愛情的需要和行為。嘗試型的大學生,由於缺乏正確的戀愛觀,而易遭對方的拒絕,出現“單相思‘’或悲觀情緒,以致影響學業。即使偶爾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也常常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們缺乏感情的交流,沒有共同的愛好和共同的人生目標。這種戀愛人數佔的比率比較高,有37%多,而最終走到一起的並不多,往往只有20%~30%左右。

彌補型,由於大學學習的枯燥乏味,班級、學校文化活動的不足,使一些大學生感到精神空虛、孤寂和惆悵,於是便尋求戀愛,藉以彌補。這種類型的大學生由於兩人形影不離,不願參與集體活動,容易遭同學的議論和不滿。由於其戀愛的基礎只是精神空虛的補償,畢業後戀愛關係易破裂。這種人數比率不多,只佔15%左右,其成功率也非常的低。

虛榮型,一些大學生特別是男大學生認為,談戀愛、有朋友,或被異性追求是有本領、有能耐,反之則是無能的表現。在這種心理的壓力下,一些人從虛榮出發,匆匆在同學中尋覓所謂的“知音”。虛榮型的戀愛,由於只追求一時的感情滿足和快樂,缺乏明確的愛情基礎和目標,極易破裂,也易走上歧途。這種類型的大學生較多的在學業上不思進取,自制力差,學習成績低劣生活上比闊氣講排場。可以説這種心理談戀愛的成功率最低,因為他們只是出於某一種目的,所以很難成功!

綜上所述,這五中類型的戀愛佔了大學生戀愛的95%以上,可是其成功率往往不超過35%,可見大學生戀愛的失敗性,就象泡抹般容易破碎!

二,大學生的迷茫——成年話題

先來看下面的兩則資料吧:

相關資料一:“大學的性接觸”狀況接吻:男生39.5%女生45.5%性愛撫:男生25.6%女生28.9%性交:男生10.9%女生8.4%———摘自著名性學專家潘綏銘教授1997年主持的《全國大學生異性交往》調查

相關資料二:我國青少年性健康調查結果令人擔心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京倫家庭科學中心等單位在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大中學生的調查中瞭解到:現在的青少年遠比他們的父母“前衞”。在他們當中,同意“愛情是專一的,人的一生只能有一個真愛對象”的人只佔被調查者的28.8%,認為現代婚姻應該“白頭偕老,從一而終”的只有20%,贊成與已經有戀人者談戀愛的超過了30%、在這方面,女生似乎比男生更開放。45%以上的人對婚前性關係持肯定態度,其中34%的人認為“這樣可以鞏固愛情”。來自北京的另一項調查則更能印證年輕人的“大膽”:3034名婚檢青年中,46%的男青年和45%的女青年承認有過婚前性行為,這使我國的性病、艾滋病預防專家們擔心不已。

認知心理學認為,性的信息大量增加,人們的性觀念發生很大變化,這一切,頻繁刺激青少年的大腦和生殖腺體,提早催開了性生理的芽蕾,也必然催動了性心理的發展。然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生活的日趨複雜又造成了青少年社會心理成熟的推遲。他們在社會心理不成熟的情況下,對生理的發育以及由於生理的發育而萌發的性心理,缺乏科學的理解,很容易陷入盲目性。

於是,青少年特別是大學生就對性出現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得他們過早的涉足於性;另一方面,心理的不成熟卻使他們對性產生了迷茫。面對這種情況,很多高校採取了一些措施,對大學生進行了性方面的教育,然而,收效甚微,因為學校方面還是採取了謹慎的做法,不敢過於強調性方面的教育。

所以很多青少年,特別是熱戀中的男孩女孩就容易產生迷茫,而且會出現兩種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受性本能、性心理的驅使,出於無知和好奇,過早地進行性體驗和性嘗試。在青春期性萌發的初期發生性關係,它可以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受封建貞操觀的影響,認為自己已是不貞不潔的人,從此背上沉重的悔恨的包袱,抬不起頭來,或者破罐破摔,糟賤自已;二是性慾過早的啟動,形成性慾的猛烈遞增,出現性亢奮,陷入追求性享樂的狀態。這是一些青少年從性體驗發展到性罪錯所走過的路。性罪錯容易形成動力定型,成為頑固的性癖惡習,要改變非常困難。

人的性心理的成熟有賴於性生理的成熟,而性生理的成熟並不意味着性心理的成熟。性心理成熟的標誌是性行為的發生是以性愛作為基礎,靈與肉、性與愛的結合。因此,性心理的成熟與社會心理的成熟有着密切的關係。在我們的社會,人的性行為不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會性和精神性。同什麼樣的人發生性關係,以及在性行為中的表現,都反映出一個人的社會感、責任感和人格特徵。性心理的成熟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兩性間不斷地調整適應,尤其是情感的不斷昇華,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青少年在面對這個問題應該慎重再慎重些,大學生也應該從中得到些啟發,應該怎麼樣面對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大學生都應該考慮一下了!!!

我國學者對性心理學的研究還處在開始的階段,人數也比較少。性心理的健與否,對人們性行為的作用,其重要性還鮮為人們所認識,因此,即使是一些青春期性教育開展得比較好的學校,對中學生也僅限於生理衞生知識的教育,很少涉及性心理問題。但是,性心理的教育對於塑造少女健康的人格,又是不可缺少的。這方面的教育應該不斷創造條件,逐步開展。

三,新時代的感情——網戀

我們先來給網戀下一個定義吧:所謂網戀就是通過上網聊天的方式認識異性朋友,並且在進一步的交談中發生感情,隨着網上聊天的加深,逐步走到一起的戀愛過程。當然這個定義尚未經過驗證,所以現在還不能完全解釋網戀,但是既然有人提出來了,就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也就不容置疑。

當代大學生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別強,跟的上潮流,所以網戀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大學生所追求的潮流之一。據一項網上調查表明:有78%的大學生經常上網,有56%的大學生曾經玩過網戀,但是成功率卻非常的底,幾乎是接近“絕望”,可見網戀的成功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網戀者的心態吧,大學階段很多人都過的很空虛,空虛的時候他們難免會找點刺激的事情來做,而網戀正好迎合了這種心態,成為眾多大學生打發時間的方式之一。可以説追求刺激是大學生網戀的動機之一。其次,網戀不用給人的壓力也沒有現實生活中那麼大,比如吧,網上那麼多男男女女,即使失敗了也無所謂,最多再找一個了,很多人在網上談了一個又一個,然而,沒有見過面的,這樣也就不用為承擔現實生活中那樣的責任而苦惱,而這正是導致網戀失敗的原因之一。

網戀為什麼會失敗呢,通過調查我們得出以下幾點結論:首先,網戀過程中(見面之前),雙方只能是通過聲音、言語等表現自己、瞭解對方,手段相對來説是比較有限的。時間稍長,就逐漸對對方形成了某種所謂的“印象”,而這個印象只是一個人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對於除了這個“印象”以外的其他通過網絡無法表達的部分呢,也就由着我們人類完美主義的天性,在潛意識裏給對方打了滿分。我們畢竟是人,也必定是要活在現實中的,所以雙方見面了。而一旦把這份通過網絡培養的感情帶到現實中來的時候,那些現實和網絡交集以外的東西,也就是前面説的通過網絡無法表達的部分,也必然要出現。這也就意味着雙方就像面對一個有點陌生的人一樣,因為人無完人嗎,我們在網絡中給對方打了滿分,可是見面後我們就發現他(她)不是這個樣子的,離滿分還遠得很,所以雙方都很失望,所以分手也是必然的了。

其次,歸根結底,失敗在什麼地方呢?

1、沒有意識到網絡和現實是有很大一段距離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且往往也太急於求成,經常是剛在聊天室裏聊了幾個小時,覺得比較投機,就匆匆忙忙地要見面;

2、雙方太容易放棄。當我們覺得很失望的時候,我們應該去調整心態,想一想對方的好,想一想當初是對方的哪一方面吸引了你?這時候不要輕言放棄,可以採取網絡和現實2種方式繼續接觸,試着去了解現實中的對方,因為網絡和現實還是有交集的,感情基礎也是存在的。

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網戀到底能不能成功呢?讓我們來聽聽大學生的心聲吧,據調查,有31%的男生認為可以,只有16%的女生持相同觀點,可見支持者很少!這就要求我們對網戀進行一次深入的思考了。

據《新快報》報道,河北曾經發生了一次網戀悲劇,故事的女主人公把她網戀的男人給殺了,又引發了人們對網戀的深思,象牙塔裏的青少年們你們是怎麼想的呢?面對這新時代的愛情,你應該怎麼做呢?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關鍵看你怎麼去認識這個問題,怎麼去對待這個問題!!!

如果網戀發生在你身上你該怎麼做呢?我給你提出幾點建議:

1、不要太急於早早見面,要學會剋制自己;

2、不管現在是不是在一起,如果雙方在將來不可能在一起,還是早早揮劍斬情絲的好,免得傷人誤己;

3、不要欺騙,在網絡中展現儘可能完整的自我;

4、多進行心的交流,而不要總停留在表層的問候上;

5、多探討一些比較現實的問題,不要過多的停留在虛擬的網絡上,比如兩個人的性格是否合的來,看待一些問題的觀點是否相近等。要把網絡當作感情交流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把它當作感情存在的基礎。

當然,需要説明的是我是不贊成網戀的,我也沒有什麼網戀的經驗,所以以上所説的只是我認為的網戀而已,至於實際情況,還需要你自己去考慮清楚!

四,由新大學聯考制度引發的爭議——大學生可不可以結婚

最近,國家教育部頒佈了一項新的大學聯考制度,給予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錯過大學聯考的學生一個“優惠政策”,那就是大學聯考不受年齡限制了,由此引發了一場大學生可不可以結婚的爭議。

很多大學生已經不滿足大學生生活中只是保持着戀人的關係了,很多有情人也開始想着為將來打算了,更有甚者居然無視學校規定,搬出去與心愛的人同居了,大學生懷孕的比率也較往年有所上升,狀況令人擔憂。如今,國家教育部頒佈的新大學聯考制度無疑為他們找到了空子,成了他們的理論依據。

對大學生可不可以結婚的爭議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大學生可以結婚。既然大學聯考不受年齡的限制,那麼走進大學校園的學生年齡將明顯趨大,那麼很多人都將達到國家法定的結婚年齡,自然而然可以結婚,如果不可以的話,將和國家的法律相牴觸。

第二種觀點不同意大學生結婚。他們認為大學是求知階段,如果結婚的話會影響學習,那麼大學真正的意義也就不復存在,這樣的話所謂天之驕子就會成為婚姻的奴隸,大學就成了婚姻學堂,所以他們堅決反對大學生結婚。

第三種觀點認為如果大學聯考之前已經結婚的大學生可以繼續保持婚姻關係,在大學裏是不可以結婚的。這種觀點比較民主,考慮了兩方面的因素。首先考慮了非正常年齡大學聯考的利益,也考慮了正常大學聯考年齡對待婚姻應該持有的態度,我想國家也將支持這種觀點,會定出比較完善的大學聯考制度來規範大學生的婚姻問題!

以上四點基本上代表了大學階段談戀愛的幾種觀點,並且比較有代表性,通過對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我們認識到,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成了普遍想象,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逐漸複雜化,不管是學校,家庭,還是學生本人都應該對此進行一次比較深入的思考,考慮一下應該怎麼對待自己的愛情,怎麼在大學裏完成自己的學業等等,至於學校也應該拿出一些措施來指導大學生的戀愛,這樣整個大學校園既不至於死氣沉沉,也不會因為戀愛搞的烏煙瘴氣,相信新時代的大學生也一定有能力把握自己的愛情!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13

一、大學生戀愛的特點

1、戀愛普遍性,戀愛年齡年輕化。此刻,大學生談戀愛的普及度很高;戀愛的年齡也逐漸年輕化,以前大多是大三大四的學生,此刻大一剛進來就開始“物色”對象了。

2、重視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大多談戀愛的大學生秉承“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今擁有”的理念,把感情夢想化,而對結果無視。這些大學生不願意付出真感情,並不是為了尋覓終身伴侶而戀愛,僅僅是在尋求一種兩性情感生活上的即時滿足和人生體驗。

3、戀愛觀念開放,傳統道德淡化。戀愛目的不明確,戀愛動機不純。

二、大學生的戀愛觀

1、渴望戀愛者

上了大學後,大多數學生面臨着新的環境,不可避免的想找一個人來傾訴、分享、分擔。漸漸的和一個異性由朋友到曖昧再到戀人。有的人認為談戀愛、交朋友,或被異性追求是有本領、有魅力的表現。

2、隨緣戀愛者

隨緣者們秉承着隨緣而安,認為如果能遇到與自我有共同語言,共同興趣愛好,志同道合的人能夠交往,不會把“戀愛”看成一種任務,更不會褻瀆地看成一場遊戲。兩人相處時,能很好的把握一個“度”,能及時的調整自我的心態,不會太沉迷。

3、屏蔽戀愛者

屏蔽者們認為在大學學校裏戀愛的成功率很小,不想浪費時間,且感情是一項精神、物質雙重投入的工程,既浪費時間金錢,又耗損精神體力。大學時的戀愛不現實,大多會分手,等工作後再談就比較現實。

三、影響大學生戀愛觀的因素

1、主觀方面

大學生正處於青年期,生理上已經基本發育成熟,尤其是性器官和第二特徵的發育成熟,使他們的性心理不斷覺醒,導致他們對異性產生好奇和好感,從而產生接近異性的強烈願望和衝動。這是人的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一個階段,也是大學生戀愛心理產生最直接的原因。進入大學之後,大多數大學生們脱離了家長和學校對自我過多的約束,被壓抑的性意識開始萌發起來。

2、客觀方面

(1)社會。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進行,人們的思想上受西方到很大影響,如,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性自由等觀點都給大學生帶來很大的思想衝擊。廣播、電視、網絡等進入尋常百姓家,影視作品、新聞報道等對大學生的戀愛方式和行為帶來了很大影響。

(2)學校。隨着近年來高校擴招比例逐漸增大,在校大學生的增長比例遠遠超過高校專職輔導員增長的比例,這就導致專職輔導員承擔更繁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無法對學生進行單獨的思想輔導,同時學校教育資料的枯燥、教育觀念的落後、教育模式單一,致使大學生們人生觀世界觀欠缺,行為異類。

(3)家庭。家庭是影響大學生成長的重要因素。雖然大學生可能成年了,逐漸脱離了對父母家庭的依靠,可是,任然會對家庭有必須的期待。有些父母只是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對子女的人格教育不夠重視,忽視他們的道德修養。這些都會影響子女正確的戀愛觀構成。

四、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學校是大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為當代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職責。錯誤的戀愛觀,對大學生是有很大的危害。高校應從進取的態度,進取疏導,引導學生端正學習、事業與感情之間的關係,建立正確的戀愛觀。學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開展青春期性教育的講座或者選修課及心理健康輔導

學校應持續開展青春期教育系列資料的講座。使大學生具備基本的青春期生理知識,提高性審美意識。同時學校應多開設具有培養大學生正確戀愛觀特色的公共課,如《女性與社會》、《女性禮儀》等。此外,學院應異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比較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經過心理測試、同輩輔導、心理諮詢、心理干預等一系列工作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大力開展富多彩的學校文化活動

學校文化是大學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學生戀愛心理很大程度上都是隨波逐流的,隨意性從眾性比較強,所以,學校應經過學校文化藝術節、社會實踐活動、學術報告、文體活動、教育影片等多種形式來豐富大學生的學校文化生活,從多方面來滿足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培養知愛、懂愛、惜愛、賞愛的高素質新青年,營造進取禮貌的學校文化氛圍。

3、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宣傳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渠道的功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經過對大學生加強性道德和人格教育,使大學生深刻認識到愛不僅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義務和職責,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

大學生的愛情觀調查報告 篇14

我們就在校大學生戀愛觀做了調查,此次調查為全校範圍內的大學生,調查不分年級,調查方法為隨機調查,調查全程歷時一個星期,受調查對象共計八十五人,部分受調查對象接受的是紙質問卷調查,另外一部分受調查對象接受的是電子稿問卷調查。

針對調查所整理的數據,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有約87%的受調查者對戀愛的理解是“是為了選擇終生伴侶,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為目的的”,而認為戀愛是“是為了排解空虛和寂寞,沒有過多考慮將來”和“是為將來的事業做跳板”以及“不必考慮太多,跟着感覺走就行”的.比例極少。大學生目前的戀愛狀況為“正在戀愛”與“曾經有過戀愛”的比例分別為“43%”與“32%”,而另一部分的受調查者的戀愛狀況出於“觀望”和“不準備戀愛”。在“是否喜歡並願意與異性交往”這個問題上,分別有“63%”和“32”的受調查者認為“非常喜歡並願意”和“願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項“談不上喜歡但也不厭惡與異性交往”、“害羞,不太願意”、“不喜歡也不願意”所佔的比例很少。

針對問卷中的數據,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當代大學生面對戀愛還是抱着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也許這種態度態度會給我們帶來一種不負責任的結果。

總之戀愛雙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對方的感情,意願;尊重對方的獨立人格,興趣愛好,學習工作,社交活動等等。總之,任何一方都不能只要求對方履行義務而自己卻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要忠貞專一,就是愛一個人要始終如一,永不變心,雙方在共同的人生旅途中,能始終如一地在事業上互相幫助,生活中同甘共苦,能承受得住各種風浪的考驗。

戀愛過程中要含蓄文明,舉止文雅,正如馬克思所説:“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採用含蓄、謙恭至羞澀的態度,而決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暱。”我們要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處。

要理智和寬容,戀愛中的失戀是難免的,作為一個有理想、有修養、有道德的大學生,在失戀時,首先要作到失戀而不失態,我們應該明白失戀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態。其次,還要作到失戀而不是志,愛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個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不要一蹶不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應該轉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再次,要作到失戀而不失德,愛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寬容,想到對方的難處,這才是一個大學生較高素質的表現。

儘管我們追求美好愛情是好的,但大學生畢竟是一學業為主,青年學生對愛情的追求並不意味着對學業的荒廢。但必須搞清楚,“當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處理好學習和愛情的關係,這就需要我們合理安排,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pz6eq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