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報告

近些年,大學生自殺、他殺、殘害動物、校園暴力、頹廢消極等事件頻繁發生,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我國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學生是否具有科學的生命意識和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不僅關係到他們一生的命運,也關係到無數家庭的幸福和諧,更關係到國家的前途與未來。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內涵建設過程,基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建設和諧校園的基礎,亟待提升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上來。對大學生生命意識進行研究,有助於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形成積極健康、樂觀進取的生命態度,與他人、社會、自然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

二、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使用的數據來源於 “師範學院生命觀狀況調查”。該調查的問卷發放及回收在校內進行。調查的抽樣方式是在校內隨機抽取學生。問卷採用無記名方式,由被調查人員自行填寫,然後再由工作人員收回。本次調查在校內發放問卷8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大部分大學生已經有了比較正確的生命認識,但對生命現象的理解還存在一定偏差生命認識,就是讓個體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間的相互關係,正確的生命認識是樹立科學生命觀的基礎。要深刻認識生命,必然要對生命起源進行探討。只有對生命有深刻的瞭解,知道生命的奧妙才能珍惜生命,這是生命認識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學生感覺不到生命的寶貴,生命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調查顯示,對“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係”,100%的大學生認為自我與他人、社會是平等的;對“你對大學生自殺和自殘的行為的看法”時,受調查大學生一致認為這是怯懦、無法承受。生活壓力的表現。這些調查數據表明:進入成年的大學生經過大學聯考的洗禮,已對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較正確的生命認識。

對於生命觀的形成影響最大的因素,36%的受調查學生認為父母教育影響最大,而 37%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在於學校教育,還有 16%的學生認為生命觀形成於自己的個人經歷,另有 11%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由於生命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因人而異。大學生的生命觀的形成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大學生都承認面對傷害動植物的行為時自己沒什麼感覺,對生命傷痛抱有漠視態度。對“你怎樣看待大學生傷害他人現象”,91%的大學生認為是對生命的冷漠和殘忍,有 9%的大學生認為沒有找到合理的發泄途徑,是可以理解的。動植物的生命和人的生命一樣都是整個宇宙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動植物的生命是這樣態度,這不是很可怕嗎?有 9%的極少數大學生認為傷害他人現象是沒有找到合理的發泄途徑,並且可以理解,這不是更可怕嗎?難怪有人遇到一點點矛盾和困難就傷害他人生命或拋棄自己生命。看來,我們的天之驕子對生命缺乏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必須加強生命教育,以避免他們以後走上錯誤的道路。

(二)大部分學生具有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但是少數大學生生命態度消極,感受不到生活樂趣,不能正確面對人生壓力,需要重新確立自己的生死觀大學生在短暫的一生中能做多少有意義的事,離不開對生命的感悟和態度。那麼大學生的生命態度是怎樣呢?

調查顯示,“你對自己前途的想法”,67%的大學生充滿信心,19%的大學生則順其自然,還有 14%的大學生感到前途渺茫。大學生是國家之棟樑,理應充滿信心,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上報國家,下能對得起父母,對自己的人生作出正確的選擇;在“你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嗎”的調查中,只有 59%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而 41%學生認為自己樂趣並不多,這表明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感覺自己的人生並不精彩。“信心比黃金重要”,只有覺得生活充滿樂趣,才能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珍惜生命。在隨後的壓力來源調查中,21%認為是經濟問題,42%認為是感情問題,52%認為是家庭因素,而 57%認為是學習因素,63%認為是對前途的擔憂,另有 10%認為是社會劇變,13%認為是人際關係。可見,大學生已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大部分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可忽視的是有38%還停留在感情困惑階段,這説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生命認識還不夠成熟,容易走進感情困惑的死衚衕。

在現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面對激烈的人生競爭,機會稍瞬即逝,我們必須學會調節自己,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新情況。在“面對壓力你會以何種方式應對”的問卷中,41%的受調查大學生尋求自己解決,19%尋求發泄,28%會選擇求助他人,另有 12%則逃避現實。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積極面對遇到的難題,生命才更有意義,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對“死亡的態度”調查中,9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必然的事,1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很可怕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堅強,也很脆弱,只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形成正確的生死觀。

(三)對生命價值的感知生命價值,簡言之,就是活得有意義。對“生命價值”的定義首先是肯定自身存在的價值,其次是肯定自己從事的活動的價值,再次是肯定自己之於他人的價值。調查問卷涉及生命價值的項目有:是否自信、對學習生活的評價、朋友關係、生活的主體性等。

是否喜歡自己,是自信的基礎。調查顯示,67.1%的大學生喜歡自己,23.1%的大學生不置可否,還有9.8%的大學生稱“不喜歡自己”。 是否自信,還體現在遭遇挫折時,是否仍能相信自己並願意努力克服困難。調查結果顯示,64.60%的大學生的態度較為積極,認為“沒關係,下次會努力做好”, 27.80%的大學生因此否定自己,覺得自己“無用”。 人際交往,尤其是同齡人之間的交往,也是體現自身存在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有好朋友,並且好朋友的數量較多,擁有超過10個好朋友的人數百分比最高,佔34.80%,其次是有3一6位好朋友的,佔34.40%。而沒有好朋友的學生經常產生自殺念頭的比率卻高達26.10%。因此,培養大學生積極樂觀的性格,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緩解大學生的壓力,減少大學生自殺機率。生活的自主性和主動性也是體現自身生命價值的重要方面,“自主”指的是自己有決定權,而“主動”則反映積極的生活態度。大學生身心已基本發育成熟,有60.10%的大學生認為“有自己的主見”,但同時也有28.60%的大學生“容易被別人的看法左右”,甚至還有2.80%的大學生“一切聽父母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67vn6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