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整改措施 >

保護生態環境措施

保護生態環境措施

生態環境是各種物種在地球上的生活環境,它包括所有我們需要的資源,如果不採取措施好好保護生態環境,那地球會加快走向滅亡。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資料,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保護生態環境措施

保護生態環境的措施

生態環境及其現狀

生態環境指影響人類生存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係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複合生態系統

環境是一個人類生存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我們破壞了環境,這等於破壞了我們的生存條件。

目前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水資源。據有關資料報道:排水系統的鋪設和清潔劑的使用有增無減,消耗水中的氧,使魚類死亡,生態系統惡化。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污染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億的淡水。

這是多麼讓人觸目驚心的事實啊,保護環境是人人有責的,為什麼要破壞呢?

森林面積減少。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地球上幾乎1分鐘就有超過20xx0平方米的森林被毀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時間,全球的森林面積減少了1/2。

多年來,為了保護珍貴的森林資源,我國建立了嚴密的森林資源管理監督機構,組織開展了各類不同程度的打擊破壞森林資源和侵佔林地專項行動,雖取得一定成效,但由於諸多因素影響,我國林政案件的發生仍舊呈上升趨勢,違法徵佔用林地的行為屢禁不止,林地流失狀況依然嚴重,林地保護管理形勢嚴峻。據統計,20xx年上半年,

全國林政案件20.95萬起,其中違法運輸木材案件佔60%;共查處林政案件20.75萬起,查處率為99.02%。與20xx年同期增長3.4%,非法收購經營加工木材案件增加21.6%,違法徵佔用林地案件增加12.3%,違法運輸木材案件增加5.5%,盜伐濫伐林木案件基本持平。20xx年上半年,因林政案件造成林木損失21.7萬立方米,其中,48.7%因盜伐濫伐林木案件造成。另外,森林火災對森林造成的破壞尤其嚴重。

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類惟一的家園,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發現其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惟一家園.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將其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在這個家園裏,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們人類以外,還有許許多多有生命的物質,如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等.這些生物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組成了這個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離不開水.人體中所含的水分約佔體重的65%,如果人體損失10%以上的水分,就會導致死亡.空氣,是人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人無時無刻不在呼吸空氣.氧氣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各類植物是氧氣的加工廠.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植物,我們人類和其他生命將不復存在.野生動物依賴於植物,也可以保護植物.以鳥類為例,90%的鳥類以昆蟲為食,許多益鳥是莊稼,樹木的衞士,是害蟲的天敵.100條樹蟲十幾天便可以吃光一棵大松樹的樹葉,而一對大山雀一天可以吃400多條蟲子.如果沒有這些

益鳥,害蟲就會氾濫成災.在地球上,人類植物和動物,實際上是一個互相依賴的"生物圈"、"朋友圈",誰也離不開誰.人類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為生態平衡的緣故.地球給我們人類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供了一個生命支持系統--空氣、水、適當的光和熱、以及能源等等.事實上,這種原始的生態平衡從全球範圍來看是極其難得的,我們今天或許只能在人類未曾涉足的地方才得以看到.自然環境提供人類生存發展的環境資源的同時,遭到了人類機大的破壞.只有當自然環境處與一種生態平衡的和諧狀況時,人類的前景才是樂觀的.

大力倡導和樹立綠色文明理念;多闢渠道、形成機制;形成從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的局面。這既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更是徹底改善生態環境的根本。只要全民動員起來,羣策羣力,積極行動,持之以恆,就一定能鑄起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長城,中華大地就一定會山川秀美、江山如畫。

保護環境方面的侷限性,並不是要否認科學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的侷限性,並不是要不論科學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們突破技術決定論的侷限,把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放在文明轉型和價值重鑄的大背景中來加以思考。承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把人與自然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尊重並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無論以全球範圍,還是以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人類文明都發展到了保護生態環境階段。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要實現保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們要調整好人與自然的關係,當代人與後代人的關係,以及當代人之間關係。要真正解決環境問題,首先必須改變當前人類的發展模式和道路。發展不能僅侷限於經濟發展,不能把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割裂開來,更不應對立起來。發展應是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1972年人類環境會議上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或為人類環境保護工作的轉折點,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環境污染問題。從全球來看生態環境破壞此環境污染更嚴重。衝破了就環境的狹隘觀點,把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協調人類與環境,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才能從整體上解決環境問題。當代人之間能否公平地分配環境保護的成本與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勵人們的環保行為的制度安排,這直接決定着人與自然和諧這一目標的實現;如果當代人之間尚且不能實現某種最低限度的公正,那麼,我們就很難指望他們會真正關心遙遠後代的利益,因此,當代的集體努力與人人選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我們共同的未來》把滿足貧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這是由於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這是人作為人所享有的基本權利。貧困是對這種權利的剝奪,它使人作為的價值得不到實現。同時,貧困與破壞環境往往是互為因果的。因此,消除貧困,減少貧富差距是實現代內平等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綜上所述,要達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必須保護好環境。

人有權利利用自然,通過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滿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這種權利必須以不改變自然界的基本秩序為限度;人又有義務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實,保持自然規律的穩定性,在開發自然的同時向自然提供相應的補償。當然,如此確定權利和義務的範圍,是以人與自然之間原本存在着和諧為前提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的則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已經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在這個事實中,人對自然的權利和義務的範圍必須相應調整。在達到新的和諧之前,人對自然的開發方式,開發深度應當受到嚴格的限制;人在改變自然資源的物質形態的同時,應當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補償,以恢復其正常狀態。使人與環境協調發展,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從我做起,愛惜環境

當我們這樣一羣小孩兒為着環保而無可奈何時,突然發現,只要盡力,任何事情都能辦到。

有時,會看見一兩個人彎腰拾起垃圾,但這是很少看見的。在那麼一大批人中,只有一兩個人會自覺地把手中的垃圾扔進垃圾桶。

看着碧綠的山林轉眼變成沙土,看着清澈的溪水瞬間變成污流,看着青翠的草原被沙漠吞噬,我們焦急而無奈,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環境的懲罰!斗轉星移,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要。看見無限美麗的風光被毀,看見一條千萬年形成的生物鏈就這麼斷掉,你能無動於衷嗎?

我不明白,把垃圾扔進桶裏,這個動作就很難嗎?如果不是,那麼為什麼呢,難道我們願意生活在骯髒的環境裏,生活在灰暗的世界裏麼?

為了我們生長的環境不被污染,為了美麗的山川不被垃圾堆滿,我們每個人都要參加環境保護。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廢物,可以在其它的場合被利用而成為資源。垃圾分類回收可以變廢為寶,廢紙、廢塑料、廢玻璃、廢金屬回收利用,都可以成為寶貴的資源,又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減輕垃圾處理的壓力。例如:白色垃圾——泡沫、塑料袋經過處理後可以變成油;廢電池可以提煉出貴重的金屬;廢紙可以製造再生紙;廢玻璃可以用來再製造玻璃;果皮、菜渣等可以用來製造很好的有機肥料„„

(一)大力去制止那些公害的發生,大量種植樹木,保護原始森林,保護珍惜的動植物,綠化空氣綠化我們的地球媽媽;

(二)不讓工廠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大海,河流,小溪中去。否則藍藍的海洋,清澈的河流及小溪將會變成一片污水,直接會傷害到人類。

銀杉是高20米的樹木,僅生存在我國。目前只有20xx多株,被稱“植物中的大熊貓”。大自然中的水,空氣,土壤,植物,動物等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方面遭到破壞,其他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威脅人類。同學們,當年恐龍因為吃光了地球上的食物,吸乾了地球媽媽的乳汁,而導致死亡。這悲慘的一幕,我不希望在我們人類身上重演!

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慎用清潔劑,儘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1)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2)購買低砩家用製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複使用 多次利用

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周圍的環境,只要人人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保護生態環境的意義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環境為我們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必需的資源和條件。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經作為一個不可迴避的重要問題提上了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保護環境,減輕環境污染,遏制生態惡化趨勢,成為政府社會管理的重要任務。對於我們國家,保護環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解決全國突出的環境問題,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政府面臨的重要而又艱鉅的任務。

一、我國現階段環境保護政策的政策背景 環境問題不是一個單一的社會問題,它是與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緊密相關的。環境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類社會發展尤其是那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的必然產物。西方國家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社會,他們已在償還工業化起步階段以來對環境欠下的債務。我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在經歷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過渡。我們決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應該提前把環境保護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這既是歷史的教訓,也是我們面臨的必然選擇,在環境危機日益深化的情況下一種被動選擇。因為環境問題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制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1、環境污染問題嚴重 污染問題是人類社會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它也是人類社會活動的必然產物。雖然經過多年的治理,我國環境污染加劇的趨勢基本得到控制,但是,環境污染問題依然相當嚴重。據統計,20xx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2254.9萬噸,比20xx年增長了15%。在全國七大水系中,根據413個水質監測斷面記錄,只有41.6%的斷面滿足國家地表水三類標準,比20xx年下降16.1%,長江、珠江的水質較好,海河、黃河、淮河、遼河、松花江的水質較差,各大淡水湖泊和城市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xx年城市空氣質量41.4%達到二級標準,比20xx年的63.5%下降22.1%,*酸雨污染問題嚴重。城市噪聲擾民較為普遍,7.3%的城市處於嚴重或中度污染水平。重大污染事故時有發生,我國進入了一個環境污染事故的高發期。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成為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障礙因素。

2、生態惡化趨勢加劇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中與之發生聯繫的自然因素的總和,人類的活動必然對這些因素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目前,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的範圍在擴大,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土地退化嚴重,全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平方公里,約佔國土面積的38%,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積1萬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積已達262萬平方公里,並且每年還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全國森林面積17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8.2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積列世界第134位,佔國土面積32.19%的西北五省(自治區)森林覆蓋率僅為5.86%,亂砍濫伐現象仍屢禁不止。草地退化、沙化和鹼化的面積達1.35億公頃,約佔草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並且每年還在以200萬公頃的速度增加。

水生態系統失衡,20xx年,全國有79個城市缺水,有2340萬人口,1300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生物多樣性鋭減,野生動植物豐富區面積不斷減少,亂捕濫獵和亂挖濫採現象屢禁不止。生態環境惡化,嚴重影響和我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國家生態環境安全。 3、入世給我國環境保護帶了新挑戰 我國在20xx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即通常所謂的入世。入世後,我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還要履行相應的義務。發達國家會要求我們執行與之同樣的高環境標準。[1]因此,WTO的一些綠色條款,有可能對我國商品出口造成影響,限制了國內那些不符合環境標準商品的出口貿易。這就要求國內企業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大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持續改善環境行為,以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但是,高環境標準又會導致產品成本增加,降低產品競爭力,阻礙其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因此,如何協調高質量環境保護標準與產品成本之間的關係,成為入世後我國環境保護政策面臨的新挑戰。 4、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舉措 二、我國當前環境保護政策的主要內容與分析 建國後相當一個時期裏,我們沒有意識到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但是環境問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忽視環境保護,人類社會必將為自身的發展而付出代價。

隨着環境問題的凸現,國務院於1973年成立了環保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在全國開始“三廢”治理和環保教育,這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始。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它具體包括三大政策八項制度,[2]即“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強化環境管理”這三項政策和“環境影響評價”,“三同時”,“排污收費”,“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請登記與許可證”,“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項制度。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政策 環境保護政策是把環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範圍,通過各種方式達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3]因此,預先採取措施,避免或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最有效率的辦法

中國環境保護的主要目標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防止環境污染的產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環境保護納入國家和地方的中長期及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對開發建設項目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 2、誰污染,誰治理政策 從環境經濟學的角度看,環境是一種稀缺性資源,又是一種共有資源,為了避免“共有地悲劇”,必須由環境破壞者承擔治理成本。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污染者付費原則的體現,即由污染者承擔其污染的責任和費用。其主要措施有:對超過排放標準向大氣、水體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徵收超標排污費,專門用於防治污染;對嚴重污染的企事業單位實行限期治理;結合企業技術改造防治工業污染。 3、強化環境管理政策 由於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無法通過私人市場進行協調而得以解決。[4]解決外部性問題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

污染是一種典型的外部行為,因此,政府必須介入環境保護中來,擔當管制者和監督者的角色,與企業一起進行環境治理。強化環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強化政府和企業的環境治理責任,控制和減少因管理不善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法規與標準體系,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機構及國家和地方監測網絡;實行地方各級政府環境目標責任制;對重要城市實行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政策科學視角下的 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分析 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不是一項具體的政策,而是形成的一個完善的政策體系。下面筆者將從政策科學的角度對現階段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做出具體分析。 1、在政策目標取向上,重視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政策目標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結果或完成的任務。政策的目標取向決定了在制定政策方案過程中的價值抉擇。環境保護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具體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不僅考慮環境保護目標的需要,同時也注重環境對經濟系統可能造成的負擔。一般來説,我國環境政策的總體戰略是“環境與經濟協調型”的,而不是“環境優先型”的。

這一特徵與我國環境政策的政策背景相一致,我國正處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人們生活水平不高的國情下,追求“環境優先”的政策取向是不現實的。 2、在政策主體上,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主體和執行主體。政策主體是指那些直接或間接地參與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的個人或組織。由於各國的社會政治制度、經濟發展狀況、文化傳統等方面的不同,各國的政策制定主體也有所差異。我國在以政府為本位的現實狀況下,政府是社會公共事務的治理主體。我國政府擔當着環境治理的重任,一些社會團體和企業雖然也參與環境保護事業,但由於環境保護政策已把權力基本上都授予政府,他們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缺乏多元參與的治理體系,是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執行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為政府理性是有限的,政府在制定和執行環境保護政策方面都有侷限性,會面臨決策失誤和執行不力的困境。正是這些侷限性為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環境保護事業提供了空間。 3、在政策作用點上,注重同時從根源上預防和從後果上治理。我國“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政策表明環境保護政策既要處理已經出現的後果,更要採取措施預防新的環境問題。預防新的污染源出現,可以把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而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則是一種補救式措施。所以,在具體的環境保護工作中要堅持把預防與治理二者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環境保護政策的作用,追求理想的政策效果。 4、在政策的實施機制上,管制性手段和誘導性手段相結合。管制性手段是政府直接利用政策干預環境保護,而誘導性手段是政府藉助市場機制誘使企業因符合自身利益而保護環境。

目前,管制性手段仍在我國占主導地位,價格、税收等一些起到誘導性作用的經濟手段使用得較少。而管制性手段因政府部門和官員的自利行為會呈現“軟化”現象,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從長遠來看,運用經濟手段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是一種必然趨勢。 四、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實施中的問題與政策建議 我國的各項環境保護政策在實際工作中得以落實,取得了巨大成績。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已基本得到控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也得到一定遏制。這與各項政策的作用是分不開的,這些政策成為國家環境保護部門進行監督管理的有效工具。以20xx年為例,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全年共實施環境行政處罰案件數80079件,確定交納排污費單位73.3萬個,共徵收排污費94.2億元,當年辦理環境設立項目323264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99.3%,“三同時”制度實際執行項目78907個,合格項目76038個,執行合格率95.7%,當年完成限期治理項目數22649項,關停並轉企業13338個。*進入20xx年以來,又先後有圓明園湖底防滲工程、河南冶金研究所焦作東方金鋁公司電解鋁技術改造項目等一批項目因不符合環境影響評價法被叫停,並責令限期整改。近期,因松花江污染事故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引咎辭職,掀起了新的“環保風暴”。

由上可以看出,我國的環境保護政策的執行力度是較大的。其中,這與黨和政府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社會各界環保意識的提高密切相關。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現行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如何認識這些問題,並對政策做出相應調整,是環境保護政策作用得以發揮的關鍵。 首先,有些政策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已經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生成和發生作用的。如果政策的環境變化,政策也要隨之改變。我國正在經歷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而這個轉變就是我國公共政策的客觀政策環境,所有的公共政策都要與這一轉變相適應,環境保護也是如此。我國從開始實行環境保護以來,制定了大量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它們為我國的環境保護提供了客觀法理依據,在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建立,社會經濟的運行方式發生了很大轉變,原有的環境保護政策已經不能適應環境保護工作的需要。如“三同時”制度原本是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的重要措施。但這些管制性措施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色彩,隨着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硬的預算約束機制使企業投資於治理污染設施缺乏利益上的激勵,加上政府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企業會採取機會主義行為,着眼於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儘可能減少環境方面的投資,從而使“三同時”制度逐步失去應有的效力。 其次,有些政策未能充分體現價值規律的要求,在執行過程中偏離了原有的目的。如排污收費標準應根據污染物的治理費用和社會損失費用確定,至少不能低於污染治理成本。但目前的排污收費標準偏低,僅為治理設施運轉成本的50%左右,某些項目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致使許多企業寧願交納排污費而不願進行治理。 最後,政府在環境保護中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弱化了其他治理主體的責任。在我國目前的環境保護工作中,政府仍承擔着主要治理者的角色。

據統計,70%以上的環境保護投資是政府或公共投入,而一些西方市場經濟國家近60%的污染物消減和控制投資是由私人部門直接支付的。單一的投資主體造成我國環境治理經費嚴重不足,環境保護政策資源不足,影響了環境保護政策的落實。 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認同。 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於1987年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對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從社會觀角度,可持續發展主張公平分配,包括髮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資源的公平分配,當代人和後代人資源的公平分配;從經濟觀角度,可持續發展主張在保護地球上自然系統的基礎上經濟持續增長;從自然觀角度,可持續發展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可持續發展主要包括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綜合體。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對傳統發展模式的挑戰,它謀求建立新的發展模式和消費模式,這意味着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進程要從現在運行的傳統模式轉變到一個新的模式,它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業,並存在着錯綜複雜的關係。 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徹底擺脱貧窮、人口、資源和環境困難的唯一選擇。

標籤: 生態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cuoshi/470v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