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政務工作總結 >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精選5篇)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精選5篇)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篇1

人社局20xx年工作總結及20xx年工作謀劃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精選5篇)

一、工作開展情況

1、就業服務工作

我局以擴大就業、扶持創業作為工作的着力點,攻堅克難、務實創新,開拓就業服務工作。組織開展了20xx年公益性崗位招聘工作。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複員軍人、返鄉農民工為重點,為創業人員提供創業擔保貸款,並利用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全面的創業幫扶,提高創業成功率,實現創業帶動就業。按照“集中資金、關注民生、突出重點、規範使用”的原則使用就業專項資金,主要在鼓勵就業、創業和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方面取得突破,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充分體現了扶持困難羣體、增加就業崗位的功能。

截至9月底安置失業人員再就業1128人,安置新增城鎮就業3263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95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85萬元,累計發放2392萬元,帶動創業490人,吸納就業719人;累計發放小企業貸款7家,金額1400萬元,累計帶動就業859人,有效促進了我市的就業工作。籌集就業專項資金412萬元,支出創業貸款貼息23.9萬元、創業貸款擔保基金29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119.85萬元。

按上級要求將《就業失業登記證》更名為《就業創業證》,並更新了信息系統,為農村勞動力、城鎮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等人員辦理986本;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市場作用,為用工雙方搭建平台,大力征集就業崗位,免費提供職業介紹,開展形式多樣的招聘活動;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工作,共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3000人次,完成上級下達任務的10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

做好檔案託管工作,健全完善了接收調轉手續和程序,共接收託管檔案172份,申報退休人員419人,出具查閲檔證明305份,並做好相關微機登統工作。

對我市民辦職業培訓學校進行檢查清理,取締了科普職業培訓學校。與婦聯聯合開展了2期巾幗婦女創業培訓,55人蔘加培訓。舉辦了第一期創業培訓班,共培訓25人。對全市50名40、50人員進行計算機技能培訓,已全部就業。開展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培訓120人。在**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職業資格考試,95人蔘加考試,並辦理了職業資格證書。

發揮失業保險“社會穩定器”作用,加強失業保險擴面、徵繳和發放工作,今年新增參保人員240人,參保總計24286人,徵繳失業保險費440萬元,支出失業保險金、取暖費、醫療保險費、援企穩崗補貼等335萬元。

2、社會保險工作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完成了將全市企業離退休人員年檢認證權限下放鄉鎮、街辦處的工作,形成生存認證工作的網絡化、社會化管理,部分街辦處將認證權限進一步深入到社區,實現市、鄉鎮(街辦處)、村(居委會)三級網絡辦公,方便羣眾的同時也保證了年檢認證的及時準確。抽調社保所、勞動監察、勞動仲裁等科室力量組成兩個工作組,對欠費企業開展專項稽核,目前完成我市178個欠費企業欠費能力專項稽核工作,現正整理有關稽核數據,逐個分析欠費企業繳費能力,研究出台針對欠費企業應採取的措施辦法,為省、市及我市的養老保險工作提供準確數據和政策參考。為我市20xx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職工進行了待遇調整,人均增加157.3元,截至9月底新增參保1806人,共有參保人員68057人,其中在職43517人,離退休24540人,徵繳13724萬元,支出47258萬元。

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我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納入養老保險工作正式啟動,召開了全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工作會議,現階段主要任務是開展養老保險參保登記數據採集。為確保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組織開展了參保軟件數據採集培訓工作。開展了退休人員待遇調整工作。現有參保人員2814人,退休人員1258人,基金收入841萬元,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3296萬元,基金結餘947萬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部署開展了城居保基金徵繳工作,組織各鄉鎮相關人員召開了專門會議。經過市、鄉鎮、村(社區)三級工作人員集中會戰,現除四營鄉外,其餘鄉鎮全部結束,初步統計實現基金徵繳2350萬元,新增擴面3000餘人,實現了基金徵繳“四連增”。截至目前為全市75377名60歲以上老年城鄉居民發放5519萬元,發放率100%。對重複領取養老金情況進行清理,清理出69人,停發了養老金,追回重複領取養老金8916元;開展了待遇領取人員生存認證工作,篩查出死亡待遇領取人員1672人,及時停發了養老金,確保了基金安全;落實老農保與城居保並軌工作,全市1920名老農保中1681名辦理了退保,退款117萬元,為53人辦理了併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系統,其餘193人失聯人員進行了相關賬目處理,累計辦理22名失聯人員退保。

醫療、生育保險:對轄區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申報的診療項目進行驗收,對超範圍開放的收費項目進行了清理,共計取消超範圍收費46項,涉及6家醫療機構,更好地規範了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杜絕了亂收費現象的發生。福星園護理院通過審批,成為我市也是**地區首家定點護理院,代表着醫保定點進入多元化時代,可以為廣大參保人員提供最新、最全面的醫療服務。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整合完畢,原政策執行到年底,現原農合工作原軌正常運轉。開展了全市女職工生育保險免費體檢活動,體檢總數為1萬人,預計9月份結束。開展了20xx年慢性病體檢工作。按市局部署,整理完畢診療目錄和藥品目錄,為全省開通異地就醫、結算打下基礎。截至目前,職工醫保參保人員37707人,基金收入6921萬元,為3746人次支付統籌金共計5317萬元,參保率96%,累計結餘基金10019萬元;居民醫保參保人員53292人,基金收入2266萬元,為2864人次支付統籌基金2452萬元,參保率90%,累計基金結餘1069萬元;生育保險參保人員20388人,基金收入354萬元,為338人次支付統籌基金249萬元,參保率95%,累計基金結餘701萬元。

工傷保險:積極擴大覆蓋面,加大建築等行業、農民工參保工作力度,啟動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截至目前新增參保1220人,達到28948人,農民工參保9252人;徵繳基金1441萬元,支出1400萬元,享受工傷待遇298人,有效減輕了企業和家屬的負擔。

社保卡工作:聯合電視台做好社保卡宣傳工作,已發放社保卡35萬張(農村28萬張,城鎮職工、居民7萬張),補辦社保卡600張。做好20xx年新參保人員信息採集,涉及人員數量13萬人。

3、人事人才工作

公務員管理工作:做好職務職級並行工作,全市公務員1593人,符合晉升條件921人,其中科員級晉升副科級695人,副科級晉升正科級143人,正科級晉升副處級78人,副處級晉升正處級5人。完成20xx年度政府系統公務員年度考核工作,參加考核821人,評出優秀人員85人(其中嘉獎75人,三等功10人),督促各單位完成20xx年上半年網上平時考核工作;根據市委組織部幹部任免通知,為張鳳奎、孫國平等8名同志提交了任免職務的請示;安排佈置了我市政府系統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上學習工作;完成政府系統行政單位644名科級以下公務員的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相關審批工作;按照**市“一問責十清理”通知精神完成政府系統機關單位部分人員情況摸底排查、自查自糾工作。接收軍隊轉業幹部2人。對全市151名企業軍轉幹部進行了春節慰問工作。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完成事業單位人員20xx年度考核工作,參加考核人員10088人,嘉獎925人,記功81人;完成20xx年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及崗位統計工作:現有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9975人,崗位總數11033個,現聘用人員9812人;完成事業單位聘用合同的簽訂,共對我市235個事業單位10105人進行了合同簽訂工作;由人社、教育、編制、財政、紀委等五部門組成聯合考核組對我市20xx年招聘的81名教師進行了實地考核,考核主要圍繞德、能、勤、績等方面進行,通過學生評議、教職工評議、業務考核、檢查學校考核小組鑑定等方法進行;完成20xx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計劃申報工作,計劃為我市教育、財政、環保、水利、鄉鎮等申報招聘208人。開通了我市事業單位招聘網上報名系統。開展20xx年教師招聘工作,公開招聘教師總計185人,其中一中12人、二中7人、職教中心11人、農村國小教師143名,幼兒教師

10 人,聾啞學校教師2人。

專業技術管理工作:為進一步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力度,加速培養造就一支與“經濟強省、美麗”相適應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按照省人社廳《關於申報**省20xx年高層次創業人才項目補助的通知》的要求,積極組織申報相關材料;開展了20xx年**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選拔工作,推薦本市青年專業技術人員3人次;組建並開展了**市專業技術人員信息錄入工作,完成下設管理員30人次;組織專業技術報名考試人員現場審核2人次;組織20xx年考試合格人員辦理職稱證書,其中衞生專業初級46人、中級29人,會計專業初級3人、中級1人,經濟師2人。開展了**市中國小教師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名稱過渡工作,完成高級資格人員538人次,中級資格人員2163人次的過渡審批。組織執業藥師96人、造價工程師6人、註冊設備註冊電氣註冊土木5人、經濟師21人、消防工程師8人、一級建造師64人蔘加資格考試。

工資福利工作:完成20xx年度績效工資總量審批工作;完成20xx年精神文明獎審批工作;完成符合條件的退休人員按比照職務等級落實工作待遇工作;完成20xx年度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級別工資晉升、晉檔和薪級工資晉級工作;完成新聘(錄)用見習期滿人員檔案審核、定級、信息錄入工作;做好鄉鎮工作補貼審批工作和職級並行工資審批工作;完成新工資管理系統信息採集工作;完成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工作;對達到退休年齡人員167人進行退休工資審批工作,對符合享受條件人員34人進行遺屬補助審批工作;完成符合條件要求的中、高級工人報名、考試及考試合格人員評審材料審核、上報工作。

人才交流服務工作:做好18名20xx屆和20xx屆“三支一扶”志願者考核及考勤等日常管理工作,接收20xx年度9名志願者,已全部到崗;完成我市20xx年456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為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54人次,進一步完善了登記工作,建立了詳實的信息庫;為16名預備黨員辦理了轉正手續,接轉流動人員黨關係168人次;收集整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檔案材料3610份,並全部登記、整理、入檔;接收我市事業單位新聘任人員檔案109份,接收學生檔案125份,20xx年高校畢業生報到人數245人,辦理流動人員檔案託管169人次,辦理流動人員檔案接轉139人次,為流動人才辦理人事代理85份;接收整理了76名大學生村官檔案,為其辦理了人事檔案工齡接續工作,為我市9名大學生村官辦理了社會保險繳納工作;為8名部隊復員人員辦理了退休申報工作。組織我市三家企業參加了北京市人社局組織的**企業進校園招聘活動,達成意向協議36人次。

4、勞動保障工作

認真做好日常投訴、舉報,接待勞動保障投訴來電來訪686人次,接待羣眾投訴舉報4起,辦結4起,為94名農民工追討工資89.93萬元。完成了20xx年雙節期間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3月份會同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了“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檢查用人單位20家。寺擴建工程拖欠54名農民工工資已先期發放38萬元,齊橋奇正鐵藝拖欠51名工人53.4萬元工資一案按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交公安部門。對全市所有用人單位進行勞動保障年審工作,現有37家單位領取了年審手冊,發放年審資料120份。

新籤勞動合同1603份,續簽622份,解除(終止)勞動合同(關係)339份,新增用工備案44家,總數達212家。通過下企業和企業報送資料等方式,審核企業用工備案47家,為其享受穩崗補貼做出前期認定工作。

受理勞動爭議案件198件,其中經審查不符合受案範疇不予受理23件,受理175件,調解撤訴41件,裁決結案126件。處理信訪案件15件,含網上信訪14件,均已辦結。

接收工傷認定申請428起,企業放棄51件,依法作出認定377起,保障了受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和補償,有效維護了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20xx年工作謀劃

1、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公益性崗位,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做好勞務輸出,計劃轉移輸出農村富餘勞動力3000人次;開展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素質以促進就業;加大創業培訓和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力度,引導、幫助創業者創業,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確保就業總量穩步增大。

2、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力度,促進各類企業特別是城鎮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參加保險。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中斷繳費是普遍現象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我們將研究針對措施,堅持宣傳和挖潛相結合,加大執法力度,嚴把審核關,力爭收到實效;鑑於每年有5000人由繳費人員轉入待遇領取,為防止出現基金徵繳下滑,20xx年着力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擴面及參保繳費工作,確保參保率達到95%;加大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籌資機制,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確保養老金足額發放;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合併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後,爭取降低原居民醫保繳費基數、增加慢性病待遇,提高原農合報銷比例、實現內直接入院;啟動職工醫保省內異地結算工作;積極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加大建築施工、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力度,啟動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社保卡20xx年全面啟用,按省廳部署落實好45萬原農合參保人員的社保卡製作及發放工作。

3、完善人事人才工作。做好公務員年度考核及獎懲工作;對政府系統公務員開展培訓,提高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做好軍轉幹部安置和企業軍轉幹部解困及穩定工作;加強事業單位管理,做好崗位設置工作,理順崗位設置與職稱聘用問題,並適時開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做好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福利工作;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作,落實好職稱制定改革工作;充分利用多種媒介,組織多樣的活動,選聘優秀大中專畢業生來我市工作;組織我市企業參加各類招聘洽談會,引進急需的人才,助力我市經濟發展;加強人才交流中心黨支部管理工作,解除大中專畢業生後顧之憂;聯合組織部做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表彰工作。

4、加大維權工作力度,維護和諧勞動關係。開展陽光服務活動,宣傳和貫徹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政策,提高企業和勞動者的法律意識;繼續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數據採集,與建設、公安、工商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清理雙節期間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專項行動;繼續推進勞動合同制度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做好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仲裁;做好工傷認定工作。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篇2

招商局20xx年工作總結及20xx年計劃

小編寄語:招商局是各地政府為加強全市招商引資工作,促進招商引資工作上水平、上台階,為政府直屬事業機構。下面是我們本站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招商局20xx年工作總結及20xx年計劃,請大家參閲!

今年以來,我局依據市和縣政府工作報告下達的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圍繞做優主導產業、做大新興產業的思路,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招商宣傳推介,着力創新招商思路,改進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領域,精心組織招商活動,不斷強化項目對接,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資取得顯著成效。現將一年來工作情況作一彙報: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20xx年,全縣預計完成億元以上項目到位資金105億元,同比增長5%;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16700萬美元,同比增長15.2%。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8個,總投資55億元;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0個,總投資162.23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2個(炫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建設項目、巧鑫車輛有限公司高端自行車零配件及整車研發生產銷售基地項目)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實效

1、完善政策,招商引資工作有序開展。我局根據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的特點,結合省、市產業扶持相關政策和產業發展現狀,草擬了《xx縣產業扶持政策暫行辦法》,《辦法》涉及工業、農業、商業及股權投資等項目,並明確產業扶持資金的使用範圍、扶持政策條件、扶持資金種類、產業扶持政策適用以及扶持申報要求、審核認定與兑現、管理監督等,目前草案已形成,待上會研究後下發。通過建章立制,完善招商政策,在實際招商引資過程中,達到有章可循的目的。

2、主動出擊,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今年以來,我局結合在外成功人士及入駐xx企業上下游客户等人脈資源,收集相關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信息進行甄別,並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赴上海、浙江、江蘇、重慶等地開展定向招商活動,對接產業轉移項目,重點引進符合我縣產業定位的項目。同時,截止10月份共接待來考察客商180餘批次、近20xx人次,對接涉及裝備製造汽車零配件、自行車整車及配件、食品精深加工、城市建設、新能源發電、旅遊等產業類項目。目前,食品、機電年產10萬輛新能源汽車、東南電器、達康自行車、重慶國際信託融資等多個項目已簽約落户,正在洽談的、食品、綜合類大市場、生態農業、電、等項目,有望下步簽約落户。

3、組織推介,着力營造招商引資氛圍。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實施“鳳還巢”工程,吸引和鼓勵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為家鄉發展做貢獻,春節前夕,我縣成功舉辦xx縣在外創業返鄉工作企業家座談會;5月份,我局根據上海產業轉移的信息,在上海成功舉辦自行車產業推介會,宣傳推介經濟社會發展及地理區位優勢,會上成功簽訂投資框架協議4個,總投資8.5億元;為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我局結合第二屆石榴文化節,計劃10月25日組織xx縣第二屆石榴節招商推介會,邀請近200名落户已投產重大企業負責人、在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成功人士和重點在談項目企業的代表參會,期間33個項目簽約,總投資達71.23億元。通過活動的開展,摸排掌握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信息,進一步營造全民招商的氛圍。

4、多措並舉,着力提高幫辦服務水平。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抓手。今年以來,我們通過主動思項目、謀項目、抓項目,着力強化項目跟蹤服務,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協調相關單位部門解決企業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做到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全年我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50餘家企業簽約待建、在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其中,幫辦完美日化辦理公司註冊手續,配合規劃、國土部門進行土地規劃調整、掛牌、報批等;幫辦德爾福派克電氣系統有限公司培訓員工、招聘人員等;幫辦華泰特種鋼、百姓能源、菲雷克斯物流裝備製造、xx科技等多家企業解決小孩就學問題。通過幫辦服務,不斷提高為企業服務水平,營造“親商、安商、扶商、富商”良好氛圍。

三、存在的問題

1、招商模式單一。系統全面、靈活多變的招商模式是招商引資成功的關鍵,但目前招商的辦法還不夠多,機制還不夠靈活,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被動招商的層面。

2、項目庫儲備不夠完善。目前,招商引資項目庫更新較慢,缺乏一批有分量、上檔次、有吸引力的大項目和好項目。

3、服務企業不夠到位。對客商承諾的“一條龍”、“保姆”式的服務還沒有真正到位,大部分是等企業上門求助得多,主動登門為企業解決困難得少。

四、20xx年工作打算

1、突出重點招商,把握主攻方向。一是突出重點區域,我們要繼續圍繞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區域上門推介,實施定向招商。二是突出重點產業,圍繞電子器件、裝備製造及汽車零部件、食品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主動對接、跟蹤服務,實施精準招商,結合我縣現有企業,有針對性的對入駐產業上下游進行產業鏈招商,並着力推進專用電子器件產業集聚發展。三是突出重點平台,根據經濟開發區、經濟開發區的產業整體戰略佈局,圍繞中小企業產業園、自行車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等“園中園”的標準化廠房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着力提高產業發展集聚度和綜合競爭力。

2、豐富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在進一步強化專業招商、以商招商、以項目招商等傳統招商方式的基礎上,一是重點探索委託招商、代理招商市場化的招商手段,動員社會力量開展宣傳推介、活動舉辦、項目對接等招商活動,拓寬招商的覆蓋面。二是進一步加強與在外成功人士、駐點商會、協會等人脈資源進行聯繫,摸排收集項目信息,達到精準招商。三是通過微信、網站等網絡新媒體的建設,主動對接投資羣體,定期發佈縣情、園區介紹、發佈招商項目、服務政策,以及投資者關注的各種信息,並建立與投資者進行信息互換和信息溝通的新渠道,形成與投資客商良性互動。

3、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投資環境。一是健全完善跟蹤服務制度,對新、續建項目實行動態跟蹤服務,促進項目順利實施儘快發揮效益。二是強化服務意識,加強與企業聯繫溝通,為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見效,形成項目梯次發展。三是強化服務質量,營造“親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增強企業家對歸屬感,讓企業家通過“現身説法”的方式參與到我縣的招商引資工作中來。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篇3

工信局20xx年工作總結及20xx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抓住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這條主線,實施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努力把建設成為以機械裝備製造業為主體的新型工業化基地。以開展“兩學一做”學教活動和“機關作風整頓”為契機,立足實際,內強素質抓提高,外樹形象創業績,着力抓好工業經濟運行、特色產業發展,做好信訪穩定等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任務目標。截止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47家,培育25家擬入統企業,目前已錄入17家,實現工業增加值67.4億元,同比增長8.1%;工業投資完成171.5億元,同比增長14.33%,完成技改投資123.8億元,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06億元,申報省市技改項目4個;圓滿完成“20xx杯全國鑄工竟賽和**省鑄造技能大賽”各項賽程,擴大了我市鑄造產業知名度;新增軍民融合型企業4家(超額完成任務);淘汰燃煤工業鍋爐25台(超計劃4台),排名位居各縣市前列;開展中小企業訂單式服務、名家大講堂等培訓活動18場(次),培訓人員20xx餘人次;68家鑄造企業過工信部准入評審;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1755萬元已全部到位。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一)以“兩學一做”學教活動為契機,創建“學習型、服務型”機關新形象

1、加強黨的理論知識學習,促進工信工作協調有序開展

我局黨委高度重視黨的理論知識學習,始終把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黨員幹部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通過“兩學一做”集中學教活動、“機關作風整頓”和“一問責十清理”專項行動的開展,修訂完善了規章制度5項。在幹部隊伍建設上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加強了機關管理,使工作作風明顯改善,敬業精神得到加強,服務意識牢固樹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開展。

2、豐富學教形式,不斷提高服務行業、企業能力

加強業務學習是提高綜合素質的迫切需要,也是服務好企業的客觀要求。每週五的下午為全局固定學習日,推行主管領導、科長輪流講課制度,豐富學習形式,使大家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積極學習,在全局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以開展“培訓提高年”活動為契機,邀請業內專家、學者共 40 餘人次來開展培訓、交流活動18(場),人員全部參與學習。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了機關黨員、幹部的業務水平和服務企業的能力。

(二)重點抓好經濟運行工作,助力企業轉型發展

由於當前經濟運行進入了新常態,為及時掌握經濟運行走勢,我局在人員少、工作量大的不利條件下,對全市40家未開工生產的規上企業進行調研,形成報告。同時對我市的中小企業、民營經濟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真正摸清當前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活動的基本情況,為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全力做好新常態下的工業經濟工作。

1、20xx年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7.4億元,同比增長8.1%;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88億元,同比增長9.5%;實現利税27億元,同比增長6%。全年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99.1億元,同比增長8%;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21億元,同比增長10.2%;預計實現利税39.5億元,同比增長6.1%。1-10月份完成工業投資171.5億元,同比增長14.33%;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23.8億元,同比下降12.46%。預計全年完成工業投資206億元,同比增長13%;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83億元,同比下降10.7%。

2、燃煤鍋爐改造和淘汰落後產能完成情況:1-10月份燃煤工業鍋爐改造完成25台,超計劃4台。淘汰沖天爐7台、普通機牀6台、20xx噸粘土砂幹型芯鑄造生產線1條、造型流水線1條、年產10000紗錠生產線1條、鑄造造型設備2台套、壓線焊接設備1台、FA512細紗機5台。

3、爭取上級專項項目資金情況:一是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1755萬元已全部到位;二是申報省、市技改項目3個:**市興達汽車模具製造有限公司年產380套大型精密汽車模具技術改造項目、永欣鑄造有限公司高檔不鏽鋼閥門一期項目、**市龍達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瓦楞紙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目前申報資料審核和現場設備查驗已經全部通過;三是**市華恩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大型複雜薄壁高強度優質鋁合金艙段類鑄件工藝研究和擴大生產能力項目申報20xx年省級軍民結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此軍民結合產業項目為20xx年省、市國防科工局調劑的資金項目)。

(三)創新方式,深挖服務中心和協會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1、中小企業服務中心依據承擔的任務和職能,與協會建立了互動、聯動體制。紮實開展了“企業培訓提高年”活動。通過參加技術研討會、聘請專家講座等形式對各行業企業家進行培訓、提高。到目前,聘請鑄造專家李增民、清華大學馬立志教授等40餘人來授課及現場指導,開展中小企業訂單式服務、名家大講堂等培訓活動18場(次),培訓人員20xx餘人次。同時創新形式,通過組織企業參加展會、年會、論壇、研討會、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開展企業培訓工作。進一步發揮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組織好企業的對內對外交流活動。對外組織企業赴山東、山西、瀋陽、上海等地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協會分別組織企業參加了“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第xx屆上海國際模具技術及裝備展覽會”、“中國模具高層論壇”、“第xx屆中國環博會”、“20xx中國綠色博覽會”等系列活動。

2、協會活動有聲有色,產業、行業發展得到會員企業充分認可。自今年5月份,中鑄協確定20xx“杯”全國鑄造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在舉辦開始,截至11月4日,該競賽活動經歷了前期競賽籌備、中期競賽選撥、最終決賽結束近半年時間,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終於圓滿落下了帷幕。1月12日,中國工業環保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李英冀一行五人,來我市考察環保產業發展情況,併到高科環保、九州環保、鑫泰環保等企業進行調研,針對擾環保發展的資金供給困難和投資效率不高等問題進行了溝通;截止目前,共接待全國各地黨政機關、行業協會及業內人士來參觀考察達300餘人次,有效地提升了各行業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水平。為進一步優化我市鑄造產業資源配置,繼續和工信部、中鑄協一道做好鑄造企業准入工作,完成我市二批共計132家鑄造准入企業複核工作,為我們整個鑄造產業提檔升級做了鋪墊和提升。

3、依託協會,產業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高。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上,我市宏業、亞奇、興達等3家企業的產品獲“優質鑄件金獎”。此次展會,我市到會觀摩的企業家近500人次,多人次獲得“全國優秀巾幗鑄造工作者”、“全國鑄造行業優秀青年企業家”、“全國鑄造行業優秀行業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我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被中鑄協認定為“中國鑄造行業培訓教育基地”;鑄造產業集羣成為中國鑄造協會產業集羣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單位;在20xx杯全國鑄工技能競賽中我市兩名鑄造工人分獲粘土砂工藝、鑄鐵通用項目冠軍,被授予“全國鑄造行業技術能手”稱號,併入選中國鑄造行業專家庫專業技能人才庫;在“**省鑄工大賽”上我市多家企業獲獎;複核申報了**市為“**省環保產業特色產業名市”稱號,為金誠信公司“金誠信”牌冷彎成型設備、亞奇公司申報“**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榮譽稱號;完成**市鑄造產業發展規劃編制項目申報工作。

(五)對接京津、對接軍工,促進企業提檔擴規、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1、對接京津產業轉移,不斷拓展產業發展外延。一是分別參加了“協同創新 對接中國製造20xx ”論壇和“協同創新對接中國製造20xx北京高層次人才論壇”。論壇以“協同創新、製造先行”為主題,邀請《中國製造20xx》起草組專家、三地製造領域高層次人才以及有關部門領導參加。二是分別對接中國鑄造協會、中國模具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冷彎成型分會、中國環保機械協會、中國設備管理協會、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中核集團等國家級行業協會和國字號大集團,及時掌握、跟進相關行業的前瞻信息和央企、國企、外企的投資方向,組織企業精準對接,為企業搭建產業對接平台,引導產業合理佈局。三是以鑄造產業聯盟為突破口,推進三地產業協同發展。

2、對接標準體系,促進軍民融合產業向縱深發展。在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過程中,適應行業發展細分要求和我市機械製造加工的傳統優勢,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對接軍工的發展思路,1月份,修編完成了《**市軍民結合產業發展規劃》,獲得了省領導的重視、關注,積極協助建新鑄造、超德機牀、精達機牀、航凱機械、億海機械等5家企業辦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認證”;為建新鑄造、超德機牀、精達機牀、航凱機械、億海機械、吉奧鑄業等5家企業申報“**省軍民融合型企業”稱號;協助中防爆、精達機牀申報“**省軍民融合產學研用示範基地”稱號。擁有資質企業情況:截止目前,我市軍民結合產業擁有四證齊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認證、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承製單位資格名錄認證)的企業有:恆盛泵業股份有限公司、宏業永盛汽車加熱器股份有限公司、**市京汽車模具有限責任公司、**市華恩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擁有三證齊全

(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認證、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是:**市瑞恆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擁有二證齊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認證、國軍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是:**市華遠模具製造有限公司。剛辦理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認證的企業有:吉奧鑄業有限公司、**市益升機械有限公司、**市遠東油泵有限公司、中防爆工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另:中**集團獲得省軍工檢測三級機構建設批覆)。恆盛、宏業、中三家企業由做產品到制定行業標準,再到授權做檢測檢定標準的發展跨越,充分展示了企業在行業中的領軍地位。

(六)推進兩化融合,信息產業工作逐步步入正軌

為適應工業化、信息化發展需要,我局自己內設信息產業科,旨在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市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推動CAD/CAM/CAE技術逐漸進入企業生產領域,提高企業對“兩化融合”的認識。

1、重點推進企業兩化融合工作。在安吉宏業集團四個兩化融合儲備項目裏面選擇宏業永泰流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項目申報20xx年“互聯網+”製造業試點示範項目。推薦宏業永盛汽車加熱器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省級兩化融合重點企業。全年兩化融合培訓500餘人次,幫助我市十餘家鑄造企業進行兩化融合網上診斷評估,效果良好。

2、“**企業網”影響力逐漸擴大,目前成為我市企業與政府部門溝通的橋樑,20xx年頁面瀏覽量達到200萬次。為企業提供網上產品展示平台,全年發佈各類信息543條,7種行業原材料行情信息268條,建立了完備的企業信息溝通體系。微信公眾號、短信平台等宣傳手段有效充分利用,網站內容實時更新,微信公眾號的訂閲人數達到500餘人,涵蓋了我市主要產業的工業企業相關負責人,短信平台共計發送8000餘條短信。為配合我局20xx企業培訓提高年活動,每次活動結束後,網站獨家發佈權威專家講義和技術資料。**企業網與國內相關知名網站百鑄網、國際鑄業網、壓鑄網等開展全方位、多角度以及多種形式的合作等。推動企業開展多種形式電子商務活動。目前我市企業電子商務活躍,平台量具、齒輪泵、閥門、壓瓦機、除塵器、汽車裝具等尤為突出,網站數量達到600餘個。

3、按照市政府批覆工信局落實的《**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提速降費,提高服務質量,我局制定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於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實施意見》並下發給個電信運營企業。並藉此進行了對我市電信發展情況,包括基站建設、用户數量,網絡帶寬等調研。

4、為加快推進我市無線WiFi網絡建設,促進信息惠民,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快捷、暢通、免費的無線WiFi服務促進我市信息網絡經濟的發展,助推我市產業升級,為城市發展建立低成本高效率信息化環境。制定了**市無線局域網(WiFi)建設和免費開放實施方案,推進我市免費WiFi網絡建設。在全市實現八類公共服務場所WiFi網絡全覆蓋。年底基本完成**市主城區公共區域WiFi建設和免費開放。

(七)、做好信訪穩定、安全生產和融資擔保監管等工作,盡全力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1、按照“事要解決”、“人要控住”的基本原則,進一步理順各項工作機制,對上訪人員進行耐心細緻解釋工作,引導其通過正當渠道反映合理訴求;在“兩會”期間,我局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力做好工信系統信訪穩定工作,盡最大可能化解積案,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全年辦理網上信訪案件16件,應受理11件,及時受理10件,及時受理率90.9%,按期答覆率100%。全年接待各類上方人員130餘人。

2、全年共轉發省市各級安全生產文件20餘份,及時傳達中央、省市各級安全生產文件精神,確保全國兩會期間和暑期、汛期系統內無安全事故發生,分別到三井、經綸紡織、宏業、恆盛、開源木業等企業進行安全檢查,查處各類隱患8處,並及時整改,有效地避免了安全事故發生。

3、融資擔保不僅關係到金融市場的穩定,而且還是關係到民生穩定的一部分。因此我局高度重視做好融資性和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監管工作,今年對融資擔保公司共檢查3次,對非融資擔保公司進行了2次突擊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責令整改,全年無非法集資事件發生。

4、做好志願兵和進藏兵情況摸底工作,逐户走訪、逐人見面,確保全系統轉業士官穩定;為將黨的温暖送到軍轉幹部中,分別安排做好8023部隊軍轉幹部體檢工作,及時發放慰問金,重新規範建立了動態管理檔案。

(八)、存在問題

一是影響工業發展的不利因素較多。例如:我市鑄造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問題;受經濟環境影響,環保設備、汽車等行業訂單減少的問題。

二是企業運營成本增大與利潤空間縮小的矛盾;科研成果轉化慢、管理體制疏散等問題。

三是我局人員少,工作量大,影響我們更好服務企業的能力。

四是由於歷史原因,我係統改制企業遺留問題多、情況複雜,人員控制難度大、上訪隱患多。

二、20xx年工作安排

明年工作的總體思想:深入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打造高端裝備製造業基地為目標,對接軍工、對接京津,着力抓項目建設,加大技改工作力度,突出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加快新型工業化、信息化發展步伐,保持全市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一)繼續深入開展“企業培訓提高年”活動,推動軍民結合產業發展,鞏固對接京津產業成果

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與協會一道繼續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企業培訓提高年”活動。組織企業走出去觀摩交流,採用外聯、展會、年會等創新培訓方式。組織企業參加“第xx屆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第xx屆中國國際模具技術和設備展覽會”,組織環保企業參加中環協、省環協、省工信廳舉辦的相關係列展會;突出抓好軍民結合產業發展。嚴格按《**市軍民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實施,培育軍民融合市場,採用“點對點”模式加強與總裝、總後、軍需部門的聯繫。繼續加強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研發中心建設,在現有宏業汽車綜合實驗室、亞奇鑄造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再重點培育興達模具博士工作站、宇清環保與工業大學環保成果轉化基地、3D工業打印服務平台、中防爆公司軍民融合產學研示範產業基地等。做好對接京津產業轉移大文章,繼續聯合北京、天津、**省鑄協、山東鑄協推動魯鑄造產業聯盟進程。

(二)抓好工業重點項目庫尤其是技改項目庫建設,涵養工業經濟發展後勁

緊緊抓住工業投資的“牛鼻子”,推進重大工業項目開工建設,督促在建項目早期竣工投產,進一步完善工業項目庫,做好項目基礎性工作,及時更新項目庫,提前做實做熟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力爭新增一批規上企業,計劃培育25家擬納入規上的企業,估計明年**市指導目標不低於15家,為完成任務奠定基礎。盯緊年初**市級下達各項任務指標,確保各項指標圓滿完成。完成27家燃煤工業鍋爐改造工作。省工信廳下20xx-20xx年的任務為71家,20xx-20xx年完成了48家,其中4家不在省下達的計劃盤子裏,明年與質監、環保等部門對剩餘的27家全部到現場一一核查,確保完成三年的任務目標。與電力部門一道做好20xx年工業用電“迎峯度夏”工作。

(三)信息產業及信息化工作

推動健全市級信息化相關行政機構設置,引導我市企業兩化融合深入推進、協調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加強全市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協調基礎電信運營商,促進信息消費快速增長。

(四)盯緊最大信訪隱患

配合有關部門積極穩妥的落實退伍士官相關政策,確保全系統轉業士官的穩定,為全市穩定打好基礎。

積極穩妥地推進工信系統的改制工作,努力做好等少數無理纏訪人員相關工作,進一步規範網上信訪辦理機制,提高網上辦理效率。

搞好日常宣傳,遠離非法融資活動,做好融資監管工作,重在加強日常監管,加大檢查力度,規範運行,確保不發生代償風險,有效促進和保障我市融資性擔保公司健康發展。

(五) 、進一步鞏固“兩學一做”、“機關作風整頓”工作成果,機關建設抓規範,嚴格落實“八項規定”、“一問責十清理”各項制度;加強信息宣傳工作,及時上報全局各項工作。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篇4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一、“十三五”實現良好開局

過去的一年,是安徽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發表重要講話,指明瞭安徽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發展新局面的前進方向。全省人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在黨中央、國務院及中共安徽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攻堅克難,開拓奮進,較好完成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保持了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全省生產總值24117.9億元、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萬億元、增長8.8%。糧食產量683.5億斤,實現“十三連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3%。財政收入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5%。

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國家批覆,成為全國科技創新戰略佈局的重大平台。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衞星“墨子號”由中國科技大學主導研製成功,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幹線”合肥上海段順利開通,世界最薄0.15毫米信息顯示觸控玻璃實現量產。

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7%和12.9%,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由39.1%提高到4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新登記註冊企業19.4萬户、增長30%。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以上,PM

2.5

年均濃度下降3.4%,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引江濟淮工程開工建設,貫通江淮的夢想照進現實。合肥地鐵1號線開通運營,開啟了安徽地鐵時代。鄭徐客專安徽段、望東長江公路大橋等重大項目建成運營,新改建農村公路暢通工程3.5萬公里。

脱貧攻堅首戰告捷。103萬貧困人口脱貧,1077個貧困村出列,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全面勝利。成功抗擊長江流域僅次於1954年的大洪水,災後修復和水利薄弱環節建設全面展開,3.18萬水毀住房羣眾全部搬進新居。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9156元和11720元,增長8.2%和8.3%。城鎮新增就業66.8萬人、登記失業率3.2%。建成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30.2萬套,又解決312.7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完成煤炭967萬噸、生鐵和粗鋼505萬噸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妥善安置職工3.8萬人。商品住房去化週期由12個月降至8個月,棚户區改造貨幣化安置率56.5%。有效管控企業槓桿率,全年直接融資4386.2億元、增長47.2%,新增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40家。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全年減免税費702.4億元。加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補短板力度,深入實施項目建設“四督四保”,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2205個、建成1529個。

(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步伐加快。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啟動建設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大力推進“調轉促”行動計劃和“三重一創”建設。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53萬件、增長36.8%。新增1個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5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32個,培養高技能人才10.8萬人,實施引智項目260項。啟動第二批1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和首批7個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6.4%。紮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增長6.6%。推動服務業提速提質,啟動建設“電商安徽”,限額以上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68.4%,旅遊總收入增長19.8%。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建成城市綠道1189公里,超額完成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任務。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5個鎮入選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加強生態建設和重點領域環境污染整治,全面完成千萬畝森林增長工程。

(三)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進一步增強。深入實施“放管服”改革,建立“3+2”清單制度管理體系,在全國率先推行公共服務清單和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建成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平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發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營業執照19.2萬户。營改增試點、資源税改革全面推開。建工集團整體上市、銅陵有色股份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獲准實施。首家民營銀行獲批籌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首批13個村“三變”改革試點扎實推進,80個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任務順利完成。

大力推進對外開放。皖江8市納入長三角城市羣,鄭蒲港區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馬鞍山綜保區、合肥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中德(蕪湖)中小企業合作區獲國家批准建設。江淮汽車與德國大眾汽車合作取得重要進展。中國國際徽商大會成功舉辦。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7.7億美元、增長8.4%。外事、僑務、對台、港澳工作取得新成績。

(四)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脱貧方略,脱貧攻堅年度戰役打出了氣勢和成效。建立脱貧攻堅政策體系,全面實施脱貧攻堅十大工程。突出產業脱貧,發展特色種養業貧困村1073個,建成村、户光伏電站72808個,啟動省級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建設。加強就業脱貧,幫扶30萬以上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啟動易地扶貧搬遷,完成2.8萬貧困人口搬遷任務。推進智力扶貧,貧困地區農村學生通過專項計劃進入重點高校6561人、增長16.7%,對4.6萬貧困家庭普通高中生免除學雜費。完成貧困户危房改造10.6萬户。推進健康脱貧,制定“兩降四提一兜底”政策,在全國率先設定貧困人口醫療費用“351”兜底保障線,將89種重大疾病和慢性病納入保障範圍。

(五)切實加強社會建設,保障改善民生取得新進展。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幫助6.3萬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6.2%。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57所,完成1007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教育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建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調整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人均月保障標準分別增長8.5%和17.5%。深入推進綜合醫改,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全覆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長率8.5‰。文化惠民工程提質升級,文化創意等產業加快發展,文化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入列“中國好人榜”總數連續9年居全國首位。我省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取得1金2銅佳績。哲學社會科學、參事文史、檔案、地方誌工作繼續加強,民族宗教、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進一步發展,援藏援疆、氣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六)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推進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新建1675個農村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城市社區公共服務信息平台實現全覆蓋。深化安全生產“鑄安”行動,事故總量下降7.2%。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和能力建設,風險分級監督管理全面推行。推進信訪法治化,信訪總量繼續下降。加強社會治安防控,人民羣眾安全感持續提升。

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全民國防教育、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加強。在抗擊特大洪澇災害中,駐皖部隊廣大官兵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為保障人民羣眾生命安全、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重大貢獻。

政府建設全面加強。我們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積極開展“講看齊、見行動”學習討論,確保各項事業沿着黨中央確定的正確方向前進。堅持依法履職,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依法執行人大決議決定,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10件,制定、修改政府規章8件,完成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1160件,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826件,辦理省政協委員提案1011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認真落實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各位代表!

過去的一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各種風險因素較多,取得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省人民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把握髮展新常態、踐行發展新理念的結果;是持續加強改革創新,堅持不懈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結果;是全省各級各方面注重實幹、狠抓落實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駐皖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政法公安幹警,向關心、支持安徽發展的中央各部門、兄弟省市區和海內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看到,我省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發展不足、發展不優、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較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較為明顯;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低端過剩和中高端短缺並存;實體經濟困難依然較多,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較高,民間投資和製造業投資增幅回落較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領域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脱貧攻堅任務艱鉅;政府工作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刀刃向內的改革有待加力,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還不夠暢通;少數幹部不敢為、不想為、不會為的現象不同程度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等等。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下更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決不辜負人民的期待!

二、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

當前,我省正處於決戰決勝全面小康、加快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關鍵時期。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按照省第十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縱觀發展大勢,建設五大發展的美好安徽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孕育,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徵更加明顯,安徽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過多年發展和積累,我省綜合實力明顯提升,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有基礎,推動深化改革、內陸開放有闖勁,實施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有優勢。“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製造強國戰略強力推進,有利於安徽更好發揮區位優勢、人力資源優勢、科教優勢和改革創新優勢,打造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前景廣闊。我們要抓住歷史機遇,擔當歷史使命,堅定地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中闖出新路,奮力在全國發展方陣中走在前列。

(一)下好創新“先手棋”,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建設美好安徽,必須堅持發展為上,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

加快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着力提升基礎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一流大科學工程和設施集羣、一流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打造創新體系基礎平台。着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一流成果轉化體系、一流企業創新主體,打造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

大力推進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和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立足當前、謀劃中期、佈局長遠,梯次展開“三重一創”建設,發展一批產業創新引領基地和龍頭型創新型企業,建成一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系統推進技術、平台、金融、政策四大創新支撐體系建設。圍繞重大技術研發轉化、創新資源捕捉尋找、創新成果路演展示、創新主體嚮往匯聚,構建技術創新支撐體系。聚焦科技成果孵化、產業化加速、產業集羣發展,構建全鏈條跟進的創新平台支撐體系。注重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全面跟進,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產業基金有效對接,構建全生命週期的創新金融支撐體系。完善產學研結合機制,增強人才、技術、項目吸引力,構建全要素服務的創新政策支撐體系,大力弘揚崇尚創新、寬容失敗、鼓勵探索的文化,讓各類主體創新愉快。

(二)增強發展協調性,着力構建城鄉區域一體發展新體系。全面落實國家長江三角洲城市羣發展規劃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積極推動省內各區域發揮優勢、競相發展。

加強與滬蘇浙等高對接,提升區域發展能級。立足互通、互容、互惠,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城市羣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協同和產業分工合作,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網絡,推進要素市場體系、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共建共享,暢通發展路徑,集聚發展動能,提升發展水平。

加強區域板塊整體聯動,形成多極支撐格局。推動合肥都市圈擴容升級,創建合肥濱湖新區,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實施皖江示範區展期規劃,健全擁江發展、兩岸聯動機制,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深化和落實支持皖北發展政策,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實施新一輪南北結對幫扶和園區合作共建,加快建設“四化”協調先行區。高水平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加快建成美麗中國先行區、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區。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持續強化產業支撐力、基礎設施承載力和民生保障力,加快構建特色生態經濟示範區和紅色旅遊勝地。實施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工程,加強採煤沉陷區治理,支持發展替代產業。完善區域合作和統籌協調機制,加快形成核心引領、板塊聯動、多點支撐的發展新格局。

加強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建設,打牢平衡發展根基。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統籌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增強中心城市帶動力和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拓展多功能大循環農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加強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強化加快發展支撐。全面推進鐵路、公路、航道、航空、水利、電網、油氣管線、信息網絡、商務平台建設,着力打造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能源體系、水利保障體系、網絡信息體系和物流體系,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助推安徽發展環境持續改善,發展能力顯著提升。

(三)提高綠色競爭力,着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徽樣板。立足於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構建綠色生態網絡,壯大綠色經濟規模,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讓安徽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

打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空間樣板。以“三河一湖一園一區”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為引領,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統籌生態廊道構建、綠色產業發展、綠色村鎮建設,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佈局,全面展示山水人文共生、生態綠色共享的美好安徽。

打造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產業樣板。構建綠色工業、綠色建築和生態農業體系,發展安全穩定清潔的現代能源體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讓生態優勢真正成為安徽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打造源頭嚴控、全程嚴管的制度樣板。加強依法治理,健全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探索源頭保護制度,建立環境治理和保護市場化機制,以及重要區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讓尊重自然、呵護生態成為全省人民的自覺追求。

(四)打造開放新高地,着力形成雙向互動、內外聯動的全面開放格局。積極融入國家“三大戰略”,堅持進口和出口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重,全面提升“引進來”和“走出去”水平。

以創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為牽引,建設開放大平台。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創建,統籌推進各類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高水平建設中外、異地合作產業園,積極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品牌,讓國際國內資源更多向安徽集聚,安徽經濟深度融入國際國內兩大市場。

以打造綜合交通樞紐為依託,構建開放大通道。加強重要節點工程和連接通道建設,提升高速公路和高鐵全國樞紐地位。推進皖江和淮河港口羣建設,打造多式聯運體系和江海聯運樞紐中心。積極培育航空市場,加快發展國際貨運班列。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口岸經濟。

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為重點,優化開放大環境。深化投資管理和外貿體制改革,積極推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單一窗口”和一體化,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五)擴大共享新成果,着力建設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美好家園。讓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懷民生之憂,善謀民生之策,多興民生之利,不斷增進人民羣眾獲得感。

堅持民生為本,持續擴大公共服務供給。開拓富民之源,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努力使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築牢民生之基,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優先發展教育,推進健康安徽建設,擴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構建更公平、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兜牢民生之底,加大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力度,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構建社會託底保障體系。

堅持脱貧為先,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聚焦大別山區和皖北地區主戰場,堅持“六看六確保”“四個嚴”基本要求,實施“四個清單”工作機制,深入推進脱貧攻堅十大工程,努力做到精準扶貧、監測評估、防範返貧、責任落實全覆蓋,扶真貧、真扶貧、真脱貧,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堅持平安為基,大力加強平安安徽建設。堅持預防為先、防控結合,完善公共安全防控體系,構建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範、處置和責任落實機制,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信息網絡安全和生態安全建設,讓安徽社會安定、人民安康!

三、紮實做好20xx年重點工作

今年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為總抓手,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保持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財政收入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60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節能減排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一)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

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堅持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增強經濟增長動力和活力。

堅決去產能,推動傳統行業脱困升級。完成煤炭、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年度任務,防止已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妥善做好人員分流安置,確保分得出、安得好、穩得住。加強融資支持,有序推進產權、股權交易,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強化市企協調,加快“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支持企業脱困發展、轉型升級。

加快去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持分類調控、因城施策,加快三四線城市商品住房去庫存,採取有效辦法消化商業房地產庫存。把去庫存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結合起來,落實進城落户農民住房保障政策,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和公租房貨幣化保障。加強住房市場監管和整頓,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堅決控房價、防泡沫、防風險,引導房地產迴歸居住功能。

大力去槓桿,確保經濟穩健運行。進一步降低企業槓桿率,支持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加大股權融資力度,擴大政策性融資擔保企業受益面。規範政府舉債行為,加強金融監管,規範發展互聯網金融,確保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

繼續降成本,增強實體經濟企業發展活力。加大減税降費力度,擴大小額票據貼現規模和直供電交易覆蓋範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減少審批環節,削減中介評估項目和費用,進一步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完善勞動力市場和物流體系,降低人工、物流等要素成本。

聚焦補短板,培育經濟發展後勁。持續增加有效投入,擴大製造業投資,遏制“脱實向虛”苗頭。加大創新能力、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強化項目帶動,推進“四督四保”,實施一批“十三五”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600個以上、建成600個以上,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000項、完成投資6600億元。

(二)持續加強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大力振興實體經濟

全面展開創新支撐體系建設。建設一批重大創新工程:推進科技創新“一號工程”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創建,啟動建設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規劃建設環巢湖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安徽創新館,打造面向全球的創新成果路演中心。建設一批創新平台:加快實施北航合肥科學城、中科大先研院二期等項目,支持創建軌道交通輪軸、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研發機構,培育小微企業創業基地30個。發展一批支持創新的金融服務產品:啟動建設綜合性科技創新金融服務平台,加快建立科技銀行和科技保險、科技擔保、科技融資租賃公司,爭取投貸聯動試點,推行“產業+基金”模式,突出發展面向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的天使投資。推出一批支持創新的政策成果:改革完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建立健全省級編制週轉池管理制度,鼓勵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和自由流動;實施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用於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比例不低於70%;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推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扶持計劃,營造關愛人才的良好環境。

實施“三重一創”建設工程。加強2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抓好研發平台建設和產業鏈配套,實現產業基金支持全覆蓋。加強對首批7個重大工程、重大專項的政策支持,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加快產業化進程。實施先進製造業發展“一號工程”,推動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落地。實施航空產業園建設工程,扶持一批通用航空整機及關鍵零部件製造企業。加大重大裝備首台套推廣應用支持力度,將新材料、關鍵零部件納入首批次應用保險保費補償範圍。實施100項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00家。

大力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製造強省,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xx安徽篇》,積極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精品製造、服務型製造,加快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開展“互聯網+”製造行動,積極創建智能製造示範區,建設100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支持製造業綠色改造,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培育一批綠色產品、工廠、園區和供應鏈。加快建設技工大省,實施“江淮工匠20xx計劃”,開展面向農民工、高校畢業生、企業職工、退役士兵等羣體的技能培訓,建設一批公共實訓中心和職業技能培訓基地。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深入開展“十大擴消費行動”。加快傳統商圈提檔升級,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加強電商核心競爭力建設,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業態,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支持有條件地區建設大健康產業基地,加快發展醫療服務、健康養老、健身休閒等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文化創意、檢驗檢測、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強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示範園區功能建設,打造服務業特色小鎮和商業特色街區。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加強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統計。

實施質量品牌升級工程。推進質量安徽建設,廣泛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積極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支持企業主導質量標準制訂,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強力推動旅遊業大發展。實施旅遊強省“五個一批”建設工程,構建具有國際水準的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推進黃山、池州、宣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建設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和經典景區。全面完善旅遊產品、基礎設施和營銷體系,加強新業態培育和多業態融合發展,加快把旅遊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和重要增長極。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農業向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轉變。

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大力創新和推廣農業科技,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建設一批生態高標準農田。推進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試點。深入實施“放心糧油”工程。加大“三品一標”農產品補助,增加“綠色皖農”品牌。提升畜牧業發展質量,積極發展草食畜牧業。加快建設跨區域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新增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3個、示範點20個。

強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大提升。主攻糧食和畜產品加工轉化,加快振興食品工業。完善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設立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重點扶持龍頭企業和優質項目、優勢基地。集中開展農業產業化品牌創建。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積極發展連接農户與龍頭企業的服務組織,培育壯大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穩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擴大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實施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等改革試點。以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增加財產性收入為目標,深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完成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深化供銷社體制改革,完成國有林場改革,推進農墾改革發展。

(四)大力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開拓發展更大空間

深化新型城鎮化試點省建設。落實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户數量掛鈎機制,完善進城落户農民“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辦法。加強城市空間規劃管控,全面推進市縣“多規合一”。強化城市設計和特色塑造,開展永久性城市綠帶試點,有序推進老城區更新改造和功能恢復。加強地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和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建設,開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100公里以上。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完成市、縣政府城市管理領域的機構綜合設置,建成縣(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實施縣域經濟振興發展工程。落實和完善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政策,支持縣域特色經濟、配套經濟發展,推動縣域產業融入中心城市產業鏈和創新體系。加快縣域開發區轉型升級和產業集羣專業鎮建設,新建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鼓勵和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興業。提升城鎮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培育一批現代中小城市。開展534個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和670箇中心村建設。推動中心城市教育、醫療等優質資源下沉,提升縣域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編制20xx20xx年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規劃,建立支持政策和保障機制體系。加快省際間、城市間道路互聯互通建設,開工建設蕪黃等高速公路,建成蕪湖長江公路二橋,新增高速公路130公里、一級公路300公里,新改建普通國省幹線公路3000公里,建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2.1萬公里。建成廬銅鐵路、淮北蕭縣北客車聯絡線,新增鐵路123公里。加快商合杭、合安、鄭阜等高鐵項目進度,開工建設安九高鐵,加快合宿新、池黃、昌景黃高鐵和合六、淮宿蚌阜亳、合巢馬城際鐵路前期工作。開工建設蕪宣機場,推進蚌埠、亳州、宿州、滁州、金寨等機場和黃山機場遷建前期工作。加快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航道建設,加強港口建設統一規劃和管理。全面推進引江濟淮工程建設。完成災後水利工程水毀修復,加快水利薄弱環節建設性治理,基本完成114箇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開工建設8座重點易澇區排澇泵站,續建環巢湖防洪治理等重大工程,實施城市排水防澇三年行動。推進堅強智能電網建設,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200萬千瓦。加快合肥六安成品油管道、宣城黃山天然氣幹線等管網建設。推進“寬帶安徽”建設,新建移動通信基站2萬個,行政村光纖通達率達到95%以上。

(五)切實加強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提升生態質量

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深入開展工業廢氣、揮發性有機物、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專項整治和燃煤鍋爐改造,推進重點行業脱硫脱硝除塵設施建設和運行,

PM

2.5

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實施巢湖、淮河等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加快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完成新安江流域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加強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加強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環保監管體系,全面推行“河長制”,探索建立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與信貸聯動機制,在火電、造紙等行業推動排污許可改革。

加大生態建設和農村環境保護力度。推進生態修復,深入開展生態市和生態縣創建。深化環境綜合整治,擴大“三線三邊”治理成果。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完成造林120萬畝。

推動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全面落實能耗、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開展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計劃。推進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嚴格實行用水定額管理。優化用地結構和佈局,推進閒置低效和批而未供土地處置工作。加強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產出率。

強力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立足於實現改善環境和農民增收雙贏,加快秸稈綜合利用步伐,積極引進秸稈綜合利用先進技術和成熟項目,打造以秸稈為原料的現代環保產業,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建設一批示範園區。

(六)繼續深化關鍵性改革,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權責清單制度,全面推行公共服務清單和行政權力中介服務清單。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擴大“證照合一”覆蓋面。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試行企業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修訂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形成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實行“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全面清理各種證明和手續,程度方便羣眾和企業。

深化財税體制改革。落實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加大財政支出優化整合力度,改變財政支出項目只增不減格局,下放財政轉移支付項目審批權,逐步將競爭性領域專項資金轉化為股權投資基金。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實現年度存量到期政府債務置換全覆蓋。推進國税、地税徵管體制改革,落實營改增試點政策。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普惠金融,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的支持。積極發展民營銀行,推進省農村信用聯社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政策性融資擔保風險控制與補償機制。增加公司信用類債券品種和規模,壯大多層次資本市場“安徽板塊”。促進保險資金支小支農、服務創新和參與基礎設施建設。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要突破口,推動省屬企業市場化兼併重組、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組建省屬企業改革發展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員工持股、職業經理人制度、規範董事會、中長期激勵等試點。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優化國有資本監管方式。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各項政策,放寬放活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進民間資本。大力促進民間投資企穩回升,在生態環保、市政、交通、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再推出一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保護企業家精神,穩定企業家信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保護,讓企業家專注創業、安心創業、愉快創業。

(七)全面擴大雙向開放,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促進對外貿易回穩向好。實行更加積極的外貿促進政策,擴大汽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商品出口,增加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加強核心關鍵技術引進吸收。積極承接加工貿易產業轉移,推動加工貿易向海關特殊監管區集聚。推進外貿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建立品牌設計、營銷和推廣中心,培育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公共海外倉和產品展示中心。支持條件成熟的外貿大縣(市)設立監管中心。

加強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鼓勵各地在法定權限範圍內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鼓勵外資以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外資企業在國內上市和發債融資。辦好第十屆中博會,創新中國國際徽商大會模式,打造有重要影響力的展會平台。積極引進中高端產業和知名跨國公司,加強與央企、全國知名民企合作,推進中德、中新蘇滁等合作產業園建設。積極擴大對外投資,完善“走出去”政策和信息服務體系,加強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積極發展境外經貿合作區。

積極爭創自由貿易試驗區。依託皖江示範區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示範區,以綜合保税區為主體,以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為目標,積極推進自貿區創建。加快電子口岸公共平台建設,拓展綜合保税區、保税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籌建六安海關。複製一批自貿區改革試點新經驗,推進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審批等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體制。

(八)着力強化機制保障,高標準推進脱貧攻堅年度任務

完成脱貧90萬人以上、貧困村出列1000個以上,力爭2個縣脱貧摘帽。

構建精準扶貧保障機制。完善“四個清單”,堅持因村因户施策,落實精準幫扶措施。加大產業扶貧力度,新增特色種養業貧困村260個,新建光伏電站村級1000個、户用5萬户,推進333個省級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建設。增強貧困村內生動力,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户”生產經營模式。實施3萬以上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實現貧困家庭“雨露計劃”和建檔立卡貧困户學生資助全覆蓋。落實農村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嚴格執行貧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綜合醫保政策。

構建監測評估保障機制。堅持“六看六確保”,健全督查巡查和暗訪制度。嚴格落實脱貧攻堅第三方監測評估辦法,對年度擬出列的貧困村、脱貧的貧困户和貧困人口實行監測評估全覆蓋。

構建防範返貧保障機制。建立運行返貧預警機制,加強返貧信息管理,通過調查、評議、審核、認定等途徑確認返貧户,並及時銜接幫扶機制。對已脱貧的縣、村、户,一定時期內繼續保留原有扶貧政策,為貧困户量身定製保險產品,打牢穩定脱貧基礎。

構建責任落實保障機制。完善各級黨委、政府及部門脱貧攻堅責任體系,健全“單位包村、幹部包户”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管理制度,建立嚴格的考核和問責機制,形成責任鏈閉環運行。推進“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深入開展扶貧日活動和扶貧志願者行動,凝聚脱貧攻堅強大合力。

(九)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

大力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繼續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試點省建設,力爭全省所有縣(市、區)全部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認定。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普通高中課程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支持現代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特色辦學。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範基地建設。實施一流學科專業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五年行動計劃。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和老年教育事業發展。辦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支持、規範民辦教育發展。

加強就業創業和社會保障工作。落實和完善就業援助措施,幫助失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深入推進“創業江淮”行動計劃,建設創業服務雲平台,實施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構建和諧勞動關係,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支付。實施社會保障全覆蓋工程,深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完善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為重點的社會救助制度。大力發展醫養結合,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加快構建多層次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33.2萬套,基本建成19.8萬套,完成10萬户農村危房改造。

深入推進健康安徽建設。深化醫藥衞生體制綜合改革,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促進分級診療,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服務能力建設,開展公立醫院薪酬績效考核,提高醫保籌資標準和保障水平,完善藥品集中採購和分類採購,加強藥品供應保障。實施中醫藥名醫、名科、名院、名藥工程。倡導健康生活方式,開展健康社區、村鎮、單位、家庭創建活動。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加強婦產科、兒科建設。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完善全民健身設施網絡。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加強文化惠民,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級,推進縣域公共圖書服務一體化,深化“書香安徽”閲讀活動,加快省文化館、省科技館建設,培育一批文化小鎮、街區。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完成可移動文物普查,舉辦第三屆中國非遺傳統技藝大展。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精品工程、文學原創和舞台藝術創作工程,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參事文史、地方誌和檔案工作。

鞏固提升民生工程。投入940.2億元,繼續實施33項民生工程,其中新增健康脱貧兜底“351”及建檔立卡貧困患者慢性病費用補充醫療保障“180”、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醫療衞生人才能力提升、技工大省技能培訓等重點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涉及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我們要堅持建管並重,健全長效機制,讓全省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十)深入推進平安安徽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推進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持續開展“守護平安”系列行動,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深入開展防範打擊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加強互聯網安全管理,構建和諧文明網絡空間。深入實施食品藥品風險分級監督管理,深化食品藥品安全示範城市和食品安全示範縣創建。加強氣象、水文、地質、地震等事業,健全綜合防災減災體系,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築牢安全生產防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以中小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為重點,推動各類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深化“鑄安”行動,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治理,全面排查和整治各類事故隱患。完成安慶油氣管廊遷建工程。加強安全監管執法,依法嚴懲非法違法企業和行為。強化安全生產基礎,建立運行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構建互聯互通的安全生產信息化平台。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化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實行縣(市、區)直接服務和管理社區。推進社會服務管理網格化、信息化,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建立直接登記和雙重管理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落實“七五”普法規劃,加強法治教育,擴大法律援助。深化信訪工作制度改革,實施化解信訪積案專項工程。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發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做好援藏援疆工作。切實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老人的關愛服務。加強殘疾人民生和權益保障,大力發展社會福利和公益慈善事業。

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健全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機構,完善需求對接和管理機制,在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共建共用、科技協同創新、聯合應急救援等方面拓展融合廣度和深度。積極配合完成跨軍地的國防和軍隊改革任務,加強新形勢下全民國防教育、人民防空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鞏固和促進軍政軍民團結,

資料共享平台《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四、努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和水平

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落實今年目標任務,是對政府工作的一場嚴考。我們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堅定不移向習近平總書記看齊,惟行惟勤、實幹興皖,努力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強化法治思維,切實做到依法行政。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在縣級以上黨政機關普遍設立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完善政府立法機制,推進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機制全覆蓋。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健全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動態調整機制,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試點、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和綜合執法。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意見,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重要作用,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強化使命擔當,切實做到奮發有為。安徽要發展,安徽必須發展,安徽也一定能夠發展。我們要牢記使命,擔當重責,把全部精力凝聚到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宏偉事業。堅持與時俱進,積極適應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強新理論、新知識學習,打造高素質公務員隊伍,增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信心和能力。堅持攻堅克難,強化問題意識和底線思維,直面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深層次矛盾,妥善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堅持凝心聚力,建立健全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為敢闖敢試者撐腰,為創新創業者鼓勁,讓廣大幹部願幹事、敢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強化廉政建設,切實做到風清氣正。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鞏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持續提升政府系統從嚴管黨治黨水平。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嚴查侵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大力倡儉治奢,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到“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全面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嚴防權力失控、決策失誤、行為失範,着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良好氛圍。

強化工作落實,切實做到務實高效。堅持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加強調查研究,多渠道瞭解羣眾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符合實際、符合羣眾意願。創新工作方式,全面加強政務公開,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服務平台融合,加快打造面向公眾、開放共享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台。建立抓落實的制度鏈條,健全分工協作、督查評估、考核問責等機制。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幹事創業,形成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

政府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2年工作計劃 篇5

一年來,我縣政府採購及控購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及縣財政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按照省市財政工作會議對政府採購及控購工作提出的各項要求,用心主動開展政府採購工作,為節減財政支出,財務支出,緩解財政收支矛盾,促進廉政建設反腐工作的深入開展,規範政府採購行為和政府採購工作紀律發揮了用心作用。初步使政府採購改革開始步入法制化管理軌道。全年全縣政府採購總額*萬元,政府採購次數*次,比上年同期*萬元,增加**萬元。比上年同期*次,增加**次。透過政府採購共為財政和部門單位節約資金*萬元,節支率到達。回顧一年來政府採購,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領導重視,各部用心配合

由於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政府採購工作緊緊依靠和配合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今年,我縣用心推行政府採購資金國庫直接支付。要求加大政府採購制度改革,與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相互促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力度,凡是使用財政性資金以及財政性資金配合的資金。都務必對照政府集中採購目錄,都要向財政部門上報政府採購計劃,實施政府採購,未上報政府採購計劃擅自自行採購的,財政核算中心拒付項目資金。

二、大力宣傳政府採購法,逐步使政府採購走向正規化

我縣政府採購工作緊緊圍繞大力宣傳和貫徹落實《政府採購法》,使政府採購各項規定深入人心,提高全社會對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的認識,以擴大政府採購規模,規範政府採購管理為重點,不斷完善政府的各項規章制度,促進依法行政。我們利用廣播、標語等多種形式宣傳《政府採購法》,按要求落實政府採購法,按規定執行政府採購法。並制定了《**縣20xx年政府採購目錄》和《政府採購限額標準和招標數額標準》,逐步使政府採購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軌道上來。

三、構建監督體系,體現“三公”原則

為了使政府採購項目操作程序進入制度化、規範化的運行軌道,進一步健全政府採購監督制約機制,始終堅持“規範為重”的原則,把好採購審批關,並嚴格按照政府採購程序組織實施,加強現場監督,重大項目邀請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全過程參與,有力保證政府採購“公開、公平、公正”,增強了政府採購透明度,避免了操作的隨意性,從源頭上遏制了消極現象,確保政府採購成為真正“陽光采購”。

四、全縣政府採購執行狀況

20xx年我縣政府採購實際支出*萬元,比去年同期*萬元,增加**萬元。

1、從貨物類採購狀況看,我們採取了隨到隨採購的用心辦法,想單位所想,急單位所急,嚴格按政府採購文件辦事,按規定程序為單位帶給的服務,的價格,的產品,全年共採購次數**次,採購金額*萬元。

2、從服務採購狀況看:

①會議費狀況,我們嚴格按照《**縣政府採購資金報帳程序實施辦法的通知》和《**縣會議經費管理辦法》要求,認真審核各類項目,繼續實行“走會、看會”,實事求是,靈活掌握大會食、住狀況,用心主動與單位配合,搞好會議期間的服務工作。全年共召開二類以上會議**次,預算數為**萬元,實際支出為**萬元,節約資金**萬元,節支率達。

②車輛保險狀況。根據文件精神,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車輛實行統一保險,根據各單位車輛保險的實際狀況與保險簽訂車輛保險合同,對個別單位資金有困難的,我們採取靈活機動的辦法,與保險公司協商,把保險基數降低到最低,這樣,即擴大了保險公司的業務,又維護了單位的利益,今年我縣行政、事業單位共保險車輛台,保險金額**萬元,節支率為。

③四大家車輛維修狀況:我們為了確保車輛維修質量,重點審查維修廠家的信譽程度,在維修車輛時,我們採取了“貨比三家”的辦法,並提出合理的保養及承諾,每台車優惠。今年維修小車輛,維修金額**萬元,節支率。

五、控購工作不能削弱,只有加強

20xx年我縣控購工作,繼續按照省政府、省控購辦文件精神要求,認真審核資金來源,個性對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的不預審批,對資金不落實的不預審批,凡貸款購車的不預審批,重點控制行政、事業單位的公款消費。嚴格按照政府採購制度,行政、事業小汽車都納入了政府採購,全縣今年購置小汽車輛,透過我們的努力,控購工作職能不能削弱,而且得到了加強。

總之,一年來,我縣政府採購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存在必須的差距,我們決心在新的一年裏,將依據“規範操作,循序漸進,協調發展,開拓創新”思路,以規範管理為重點,力爭進一步拓寬採購領域,加快工程採購步伐,加大政府採購制度專項檢查力度,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文化修養,促進我縣政府採購工作健康有序的發展。從而促使大家進一步地做好政府採購這一陽光事業。

標籤: 精選 計劃 政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zhengwu/6vp84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