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幼兒園工作總結 >

幼兒園教研工作個人總結範文

幼兒園教研工作個人總結範文

篇一:

幼兒園教研工作個人總結範文

在園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們小班主班組全體教師按照全園總目標,有條不紊的實施着我們預設的各項計劃。在孩子們燦爛的笑臉中我們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孩子們成長足跡中,我們盡情的享受着收穫的快樂,我們在一學期的努力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摸索了一些經驗,同時也發現了我們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回首一下我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痕跡,班組中的每個成員每個班級都獲得了進步:

一、有效研究——更新教師理念

(一)圍繞“以遊戲材料提供,提升教師在角色遊戲和個別化中的指導觀察能力”研討為切入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本學期我們教研組主要圍繞區角中材料的提供、教師的指導與觀察開展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在制定教研計劃的時候,我將研討的方向,從分析小班孩子的遊戲行為表徵開始,讓我們的老師們能夠先學會看懂孩子的遊戲,在此基礎上在去了解遊戲中我們要觀察些什麼、怎樣去觀察、觀察後如何去有效指導。而在活動形式方面,我也儘量能夠貼合我們老師的實際,讓活動豐富。

1)在分析遊戲行為表徵方面採用的是分享交流式。大家記錄下遊戲中的一個片段,一起來分析分析遊戲中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是小班孩子的哪一項年齡特點。

2)採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讓老師們學習一些成功的指導經驗,從而掌握一些觀察方法。

3)如何正確適時的介入指導是我們的老師們比較薄弱的,現場觀摩是的方式,能讓老師們及時發現教師的指導對孩子游戲進程的影響,有效還是無效立刻呈現。

通過一個學期的研討,我們的老師對小班孩子年齡特點的掌握有了很明顯的進步,在遊戲的組織和開展過程中,會遵循孩子的實際水平有效的實施教育行為,從而推動孩子的遊戲進程,而自身的教育觀念也在逐漸的轉變。

(二)將新觀念轉化為教師的教育行為,加強角色遊戲與個別化的環境與材料研究通過本學期的研究我們取得了一些粗淺的經驗,對小班角色、個別化遊戲開展的特點總結了一下幾個方面.

1、材料投放要多樣、豐富,具有可操作性個別化活動是幼兒在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創設的有限環境中投放活動材料,自由選擇,以操作擺弄的方式為主,進行個別化學習的活動。

小班角色遊戲的特點就是對玩具、材料進行操作擺弄,積累和再現經驗的活動。但是,由於受到幼兒園空間的限制,教師很難有精力在班內開展大規模的角色遊戲和個別化活動。於是,我們將個別化活動融入到角色遊戲中,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遊戲的機會。例如:

1)小娃娃餵食。結合娃娃家,讓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給家裏的小娃娃餵食,通過紅黃綠顏色的對應,讓幼兒進行操作遊戲,這樣有機的整合,使每個幼兒都融入到遊戲活動中快樂地遊戲。

2)角色遊戲內容大多都來源於幼兒生活,於是,我們在娃娃家遊戲中,將以往小班生活區需要幼兒練習的摺疊、晾曬衣服、手帕、被子等內容整合到角色遊戲之中。這樣,幼兒好比

在自己家裏學着爸爸媽媽的樣子做事,他們顯得非常投入,在操作擺弄的過程中,自主探索,豐富遊戲情節。

3)美工區與角色遊戲的整合。例如,在“給小兔喂蘿蔔”的遊戲中,孩子們通過畫圖、摺紙、泥塑等形式製作了各種各樣的蘿蔔,孩子們都十分喜歡自己製作的蘿蔔,然後拔蘿蔔送給小兔家,他們還會介紹自己製作的蘿蔔,為孩子們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話題。

2、材料的提供要生動、形象,並賦予一定的情境,使其更具有趣味性。

區角材料作為兒童遊戲活動的操作對象,不僅藴涵了教育的意義,更是孩子們體驗、建構、發展的媒介,因此,選擇和製作遊戲材料是教師切身關注的環節。《課程指南》,提出3歲兒童的思維是具體形象,他們的認識很具體,思維大多由行動引起。我們讓孩子們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有所收穫,不斷獲得新的信息,滿足不同孩子的需要。

3、材料的挑戰要適宜,要符合年齡特徵,同時要使材料具有可延續性。在《小兔乖乖》的主題中,我們製作了,小兔拔蘿蔔的材料。在小兔子的身上製作了1—5的點數,讓幼兒根據點數去採相應數量的蘿蔔,我們把“蘿蔔”放在了自然角,並且有大小區分,孩子們可以扮演兔媽媽去拔蘿蔔,使得一個材料能夠與個區域相融合。在後期我們經過了調整,在小兔身上放了夾子來鍛鍊孩子手指小肌肉的發展,使得寶貝們又一次得到了手眼協調能力的鍛鍊。隨着孩子游戲經驗的豐富,老師們在觀察幼兒遊戲的同時,不僅能夠對遊戲材料做出不斷地調整和適時的跟進,同時也可以對孩子已知的生活常識在遊戲中重點指出,易於孩子接受,促進孩子觀察自己的生活、積累經驗,促進幼兒生活技能、觀察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發展。

二、有效積累——優化日常環節

幼兒園的工作歸根到底就是各種生活常規工作的累積,班級的管理雖然是很瑣碎的事,但是它卻非常重要。遵循一日生活都是課程的理念,更是考驗教師的管理能力。幼兒入園後,一日的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的生活截然不同,對於小班幼兒來説,從家庭生活跨入集體生活是一個大的轉折點,也是幼兒成長的關鍵期。開學初小班的孩子對幼兒園生活充滿着陌生和害怕等情緒,因此,我們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針對日常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共性問題進行研討交流,積累切實有效的保教經驗。比如:怎樣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對於班中保護過度的嬌氣寶寶如何提高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傳染病高發季節的保育工作如何開展„„等等。從日常保教的細節處着手,讓我們的保教工作做紮實。

三、問題與思考

回顧過去的工作,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清楚的認識到,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1、繼續開展實踐研究,從材料呈現方式的優化、材料層次性、材料調整、教師觀察指導為研究重點,切實提高教師對個別化的認識和解讀、研究的能力

2、加強遊戲研究,堅持做好遊戲的記錄工作,教師的觀察、反思能力有待提高。

3、每次主題活動前開展目標的解讀、分析研討活動,提高教師對目標分析的能力,從而能夠正確把握主題目標的核心價值。

4、隨着資料積累的日趨重要,我們認識到各項資料的積累足以使我們看到自己曾走過的路,因此,我們在研究中應認真做好研討記錄,使資料整理更加完善。

5、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充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使組員成為教研的主人,培養組員的思辨和應答能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每項活動的開展,成功都離不開我們組內每位教師的辛勤付出,在這個充滿挑戰、充滿朝氣、聚滿人氣的新世紀,我們將不斷努力,不斷摸索,共同進步。因為愛,讓我們對自己的事業充滿着激情,因為激情,我們不斷的在努力的學習和成長,我們組將繼續立足本職,努力實踐,積極創創新,再創佳績!

篇二:

幼兒園以專題研討為切入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高教師評課、説課的能力。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研工作的總結”,歡迎大家閲讀,供大家參考。更多內容還請關注哦。

一、通過教研活動促進新教師最快發展。

新學期我們重點進行了語言專題研究:通過提供多次機會,努力提升教師實踐、思考、研究與反思的能力,從而加快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1、以語言為主等教學活動開展。首先,教師們積極參與羣體學習和探討,注重了案例的收集與研究工作。比如大班繪本教學《月亮朋友》、中班《小氣球》、小班《小雨滴》,在集體教研活動中確立目標,選擇方法。黃瑤老師在把握教材的同時,對教材進行了創新,她上的《剝花生》,不僅生動有趣,而且幼兒在玩中也學到了知識。其次,對教學互動中幼兒行為的關注。比如林欣健康課《我會配餐》中對楊紫杉小朋友“獨俠行為”的關注,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再次,一課多研,精益求精,有效發揮教師研究共同體的作用。

比如林欣語言課《會變顏色的房子》,教師先自主備課,然後其他教師觀摩、研討和評析,研究活動中形成了一個共同的研究集體,有的教師也紛紛要求自己也要上《會變顏色的房子》,每次研討活動中教師們毫無保留的説出自己的教育經驗,向年輕教師傳授和演示教育技能,幫助年輕教師提升教育理念,教師在不斷地總結和反思中,課越上越好。最後,鼓勵年輕教師嘗試、學習。年輕老師在教學活動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更應多給機會讓他們體驗嘗試,在教學活動《秋天真美麗》和《分一分》中,他們提出自己教學工作中的難點和不懂得地方,以尋求教師集體的幫助,以便更好的實踐工作。

2、教育經驗、理論的交流與互通。在各項課程研討活動中,我們都觀摩了與之相關的優秀視頻和文件,使教師們學習到好的教學方法、方式,在反覆實踐中摸索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式、方法。就拿語言教學來説,我們這學期就看了很多語言學科的視頻、文章。有應老師的課,也有相關的散文、詩歌教學理論。

此外,對各領域教學模式、目標的學習和探討,真正做到先做、後學、再做,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再總結出自己的方式方法。幼兒園的外出學習給教師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教師通過觀摩、研討活動自身得到發展,而且通過交流、開展與之有關的活動更能帶動全體教師的積極性。

二、通過調研活動檢驗、提高教師教學、生活活動水平。

要實現幼兒教師素質的提高,使其成長,做好調研工作意義重大。調研活動能將幼兒園活動中的認識以及實踐活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誤區反映出來,同時,通過針對教師的備課及反思、課堂教學等活動的反饋,做出指導性的建議與意見

1、教師對晨間活動的重視性不夠,教師既要是觀察者,更要是個主動參與者。晨間活動不留痕跡的指導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要善於抓住晨間活動的契機,進行教育。

2、區域遊戲模式教師不明確,調研活動後,教師都探討區域活動模式。首先區域活動不能盲目,要有目標。其次,要創設與利用良好的活動環境。最後,還要有個評價的過程。

3、晨間活動,最主要的問題是談話缺乏針對性、晨間活動器材較單一。

三、在提高教師素質的同時,提出問題及今後設想。

本學期我園積極開展了課題研究活動,把園本課程開發與課題研究結合起來。雖然教師素質提高了,但是還是存在着一些問題:

1、師資隊伍建設。

我園的教師隊伍中年齡較高,理論知識不足,新教師也不是很多,需對全園教師加強師資培訓工作,特別要認真學習新《綱要》,根據新《綱要》的精神,來轉變幼兒教育的觀念,規範幼兒園教育行為,改革現行學前教育課程,制訂科學的計劃,有效開展各項活動。還要對老教師進行計算機的學習,以及倡導老教師與時俱進的精神。

2、教研活動主體的缺失。

教研活動是幼兒園的一項常規活動,學期初就已經由教研組長做好了教研計劃,然後由園長或教研組長依據計劃定期組織開展活動。在這種模式的教研活動中,教研組長和園長作為教研活動的發起者、主導者和考核者,集中掌握話語權,主導着教研活動的全過程,教師則是教研活動的參與者和被考核者,在教研活動中處於被動學研的狀態,多以傾聽和記錄為主,主體性得不到體現。制定教研計劃前,沒有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教研、教師、幼兒發展等現狀進行分析,教研計劃的大部分內容都來自於教研組長,研究問題與老師們的問題不一致,研究的內容與教師的需要有差距,學研內容本身不能引起教師的學習興趣,直接導致了教師對教研活動的被動應付,學習研究的效果不佳。

3、組織者的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首先,教研活動計劃的制定首先就缺乏系統性。其次,在組織活動過程中,組織者較年輕,缺乏經驗,沒有很好的引導,活動過程中,教師的積極性不夠,內容不夠豐富。

一學期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中,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本學期我們根據壇山教委的指示精神,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圍繞幼兒園的教育目標,開展了系列的科學研討磨課,活動,引導教師在學習與反思的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積累教育經驗,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標籤: 範文 教研 幼兒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youeryuan/3kq0k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