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 >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精選8篇)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精選8篇)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度,對外合作交流處堅持以服務學校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外事工作理念,在各院系和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圓滿完成了包括外事接待、學生出國派遣、外國專家聘請和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和聯合培養項目設計和報批、國際會議初審和報批,以及教師出國初審、港澳台事務和國際化教育辦公室、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對外聯絡等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和任務。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精選8篇)

一、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提升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1. 認真做好各級各類外事接待工作。

20xx年度,我處共接待國外來訪人員177批次,780人次,包括多個國家的政府部長、對華友好協會主席、市長、駐華大使、駐滬總領事在內的外國官員,以及合作大學的校長、院長及教師代表團,深化了我校與海外合作高校的校際交流關係,提升了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2. 協調校級代表團訪問海外知名大學,拓展校際合作交流項目,參與國家中外人文交流活動,同時做好學校師生的因公出境審批和管理工作。

20xx年,在我處的協調下,我校代表團成功訪問了加拿大、美國、西班牙、英國、希臘、俄羅斯、伊朗、泰國、摩洛哥等國的知名大學和孔子學院,開拓了校際合作交流項目。同時,20xx年11月之前,我處負責學校師生的因公出境審批和管理工作,在嚴格審核出境材料的同時,盡力為學校師生出境交流學習和參加學術會議提供方便。

3. 申報舉辦國際會議,提高學校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20xx年,我處共向教育部成功報批了11個國際學術會議,包括1個重大國際會議,協助院系順利舉辦會議,並做好會議期間的外事監管工作,確保國際會議零差錯。

二、積極搭建國際合作平台,與國外一流大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與交流,促進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打造國際化師資隊伍。

1. 新籤、續簽國際合作協議。

全年我處審核新籤校際合作交流協議43項,續簽14項,包括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西班牙IE大學、德國弗賴堡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土耳其安卡拉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係,使得學校目前的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學校和機構總數達到55個國家和地區的283所,為我校師生開展教學科研的國際交流提供了保障。

2. 設計、申報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4月,我校與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合作舉辦韓國社會與文化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獲得教育部批准,實現了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層面上中外合作辦學工作的突破。9月,我校再次向教育部申請與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合作舉辦西班牙語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現已通過上海市教委組織的專家評審,上報教育部。

3. 推動聯合培養項目。

我處會同教務處及相關院系進一步做好肯特3+2項目的宣講、報名和錄取等工作,共有10名20xx級學生被錄取。經過協商,我處還完成了與肯特州立大學的校際框架合作協議和3+2項目協議的修訂及續簽工作。同時,我處還積極與院系、教務處、研究生部合作,推動本科生2+2、研究生1+1+1和3+2本碩連讀等聯合培養項目的設計和實施。目前,我校與美國、新西蘭、葡萄牙、韓國等國一流大學的聯合培養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三、認真研讀國家外專局、教育部和上海市外專局關於各類引智項目的文件要求,進一步改革我校外國專家聘請機制和流程,不斷提高我校外國專家的層次,同時加強外國專家的管理和服務。

1. 進一步優化外國專家聘請和管理機制,申報國家項目,提高外專待遇。

20xx年我校共聘請長期外國專家89人,短期外專93人,人數比往年有較大增加,保證每個學科和專業都有外專任教。同時,外專的層次也不斷提升,博士和教授背景的外專比例越來越高。為了吸引更多高層次外國專家來我校任教和講學,我處根據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的要求,積極組織院系根據學科和專業發展需要,申報各類高水平外專項目。由於組織得當,申報材料具體詳實,去年申報的20xx年度外專項目,我校獲得國家資助369萬,比20xx年多50萬;而今年申報的20xx年度外專項目,得到了441萬元的資助,比20xx年多了70餘萬元,為學校贏得了更多的辦學經費。

另一方面,我處在去年調研的基礎上,調整和提高了全校外專的薪酬標準,經校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後從3月開始施行,受到了外專和院系的熱烈歡迎。

2. 提高服務外國專家的水平,為他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

我們從小處着手,儘可能為外教提供方便,讓他們感受温暖。除了常規的外教迎新會和年底的外教新年聯歡會,20xx年我們為外教製作了《上外生活指南》,逢年過節給每一位外教發去祝福的郵件,提醒他們注意安全。我處今年還組織了“我與外教”徵文比賽,讓更多的師生了解外教在我校的感人事蹟。經過推薦,我校荷蘭籍外國專家耶魯安(Jeroen van de Weijer)教授榮獲20xx年上海市 “白玉蘭紀念獎”。

四、着力推進學生海外交流學習,認真做好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出國留學項目和學校海外交流基金項目的申報、評審、派出及總結交流等工作。

根據20xx年5月我們對20xx年應屆畢業本科生在學期間出境交流學習情況的調查,全校畢業生中有369名學生在上外學習期間有過出境交流學習的經歷,佔應屆畢業本科生總人數的24.6%,比20xx屆的17.8%,有較明顯的增長。

1. 國家留學基金委各類項目有序實施。

20xx年度,我處與院系通力合作,認真研讀留學基金委的通知要求,共向國家留基委上報本科生類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10項,推薦本科生共計109人。截至11月底,共錄取102人,平均錄取率達到93.58%。目前已經派出98人,派出率達到96.08%。

此外,我校在留基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上取得了零的突破。在留基委第一批已經錄取的1457名優秀本科生中,我校在“新華社—上外多語種國際新聞人才培養計劃”框架下共派出9名本科生。我處還組織召開了優秀本科生項目的行前動員會,藉此契機,加強公派留學人員的行前、在外和歸國後管理。

2. 設立學生海外交流基金,第一年運行順利,成效顯著。

20xx年是我校學生海外交流基金運作實施的第一年,我處協調學校成立了基金管理工作小組,制訂了《基金管理條例》。1月發佈立項通知後,共收到全校54個項目申請,經工作小組評審、公示、立項,共確定基金資助項目37項。經相關院系和研究生部公開選拔、公示,共資助149名學生開展海外交流。截至今年11月底,批准立項的37個項目中,有34個項目已執行完畢或正在執行,項目執行率達到91.9%。

為了解學生在海外學習的情況,讓更多學生分享海外學習收穫,擴大基金使用的效益,12月,我處與學生處共同舉辦了“揚帆寰宇,鑄造英才”——學生海外交流心得分享會,總結了學生海外交流的進展與成果,分享學生海外留學的收穫與心得,聽取學生關於我校海外留學項目實施的意見與建議。

根據各方反饋,學校海外交流基金第一年運行順利,基金使用效益顯著,很好地發揮了它的導向作用。

3. 精心組織暑期學習項目。

2月,我處遴選公佈了4個世界一流大學的暑期課程項目,經外方高校選拔考核,共有34名學生確認錄取。6月和11月,我處分別組織召開了暑期項目俄行前動員會和總結會,聽取了各項目的運行情況,學生分享了各自的學習收穫和體會,並對各項目總體表示滿意。

五、圓滿完成各項港澳台事務。

1.申報和實施香港與內地高校師生交流計劃。

我處設計並完成了教育部重點項目——“香港與內地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的申報工作。最終,我校與香港城大合作舉辦的香港學生翻譯研修班以及我校國際教育學院與香港城大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交換學生項目成功獲批。今年,我處共接待這個項目來訪師生2批,共36人。

2. 接待港澳台地區的訪問團,組織各類學生交流和評獎活動。

20xx年度,我處共接待了中國台灣文藻外語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個港澳台訪問團,推薦了4名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兩岸青年領袖研習營”和“兩岸青年社會實踐營”活動,組織了4名中國台灣新生參加上海市“百名台生看上海”活動,同時還協助招生辦公室完成對港免試招生工作。此外,我處會同學生處、研究生部完成了教育部關於港澳台僑學生獎學金評審工作。

3. 申報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推動我校與文藻外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今年,在教務處的幫助下,我處向教育部成功申報了第十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在工商管理學院的幫助下,申報了第七屆海峽兩岸企業管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我校與文藻外語大學簽署了師生交流合作協議,協助國際教育學院完成了與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交換學生協議的審核及續簽。

六、認真做好國際化教育辦公室工作。

1. 組織召開學校國際化教育工作總結交流會。1月15日,組織召開了20xx年度國際化教育工作總結交流會,回顧20xx年學校國際化教育工作,研討20xx年的國際化教育工作規劃和舉措。

2. 協調召開學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會議。7月5日,組織召開了第四次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會議,總結春季學期國際化教育各方面工作的實施成效,討論我校國際化教育面臨的問題及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3. 舉行復合型專業國際化建設工作會議。9月26日,組織召開了複合型專業國際化建設工作會議。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曹德明校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組長馮慶華副校長主持會議。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複合型專業學院及英語學院負責人出席會議,並做了交流發言。會議要求,各單位於年底前制定好本單位的國際化建設方案及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並儘快完成全外語課程板塊的設計和建設。

4. 協調有關院系和部門推進我校國際化課程體系建設。20xx年學校開設了18門全英語專業課程,滿足了校際交換留學生的需求。目前相關調研和總結工作正在進行。

七、加強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服務意識好、業務能力強的外事工作團隊。

一年來,我處全體員工堅持學習,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內外形勢,研讀各類文件,提升理論水平,拓展國際視野。其次,通過分工協作,我處所有員工輪流參加教育部、市外辦等各級機構組織的業務培訓和學習,並將各自的學習體會和心得進行總結,與大家分享。我處定期舉行處務會議,佈置工作任務的同時,對近期工作中的焦點問題或難題進行研討,集思廣益,大大提高工作實效,成功解決了幾項難題。此外,我處要求每人每年確定一個研究課題,在工作中開展研究,撰寫研究論文,在年底的科研報告會上宣講、交流。

八、對接教育部、市外辦、市教委等上級部門交派的任務。

我處對接教育部國際司,與科研處合作,成功完成了20xx年新增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申報工作。我處還向教育部“中德職業教育人員聯合培訓項目德語譯員後備人才庫”推薦了2名學生譯員,並圓滿完成了教育部、市外辦、市教委等上級部門交派的諸如會議翻譯、陪同出訪、資料收集和統計等大量其他任務。

忙忙碌碌的20xx年即將結束,我們在對一年來取得的成績略感欣慰、對各級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大力支持深懷感恩的同時,期待來年投入更多的熱情和智慧,為學校的國際化建設再立新功。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在各級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幫助下,我不斷學習理論和業務知識,努力增強自身理論素養,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本年度的工作概括起來主要有:

一、思想道德方面

積極參加各項政治學習活動,認真學習黨的各項重大政治方針及政策戰略,在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執行上級及學校的教育方針及部署,不斷加強個人政治思想學習,增強黨性修養。在對外國際合作與交往中,嚴守外事工作紀律和規定,以學校、教師、學生的利益為工作根本出發點,開展學校的國際交流和港澳台工作。

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同作用,工作負責、團結同事,樹立正氣,不計較個人得失。注重與各學院、部、處以及各相關合作機構的協調與溝通,積極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高效完成各項工作。

二、廉潔自律情況

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認識。紮實參與各項“廉政建設、反腐工作”學習教育活動,包括學習各相關廉政文件、參加學校組織的廉政學習報告會等。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的“八項規定”及厲行勤儉節約的有關規定,在公務接待、公務用車、

公務出訪等工作中,嚴格依照各項規定予以實施,帶頭遵守廉潔自律的規定,奉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三、履行管理崗位職責情況

遵循“管理、協調、服務、指導”的工作原則,積極為學校和各學院的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的對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具體表現在:

1. 積極拓展與國外大學的合作

在鞏固與原有海外大學合作關係的同時,積極拓展新的合作領域和新的合作院校,與美國、加拿大、德國、奧地利、法國、波蘭、土耳其、愛爾蘭、韓國、瑞典、新西蘭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24所高校建立了聯繫,新增合作協議20份。

2. 精心安排外事接待和因公出訪工作

共辦理了教師39批87人次的出國出境手續,順利完成了出國(境)手續的辦理工作。本人接待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典、德國、法國奧地利、韓國等十四個國家和地區約59批,201人次來訪。在做好接待工作的同時,宣傳我校,提高我校在國外大學中的知曉度和認可度。

3.積極支持學生出國學習和實習

通過與海外院校聯合培養、校際交流、學生互換、實習見習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海外學習、實習渠道。

20xx年,我校派往海外院校學習、實習和培訓的學生人數為238名,創歷史新高,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61.90%。

開發了匈牙利佩奇大學3+2項目、波蘭格但斯克工業大學學期項目、愛爾蘭塔拉理工學院項目、中國台灣大葉大學學期生項目、中國台灣靜宜大學學期生項目、加入了美國迪斯尼旅遊與休閒管理人才培訓項目等8個學生項目。已籌備並將於明年實施美國密蘇里大學2+2項目、土耳其學生暑期項目、加拿大聖力加學生暑期項目和加拿大湯姆遜訪問學生項目等4個項目。

4.留學生工作

留學生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留學生教育口碑逐步確立。 20xx年我校長期外國留學生總數達到129人,其中,學歷生67人,同比增長37%,學歷生佔外國留學生總數的52%;學歷生生源國從9個增長到11個,增長22%;研究生留學生由4個增長到7個,增加75%。目前共有13個本科專業和4個研究生專業有外國留學生就讀。

5、外籍教師管理

共聘請外籍教師33人,其中長期外籍教師20名,短期外籍教師14名,這些外籍專家對學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起到了良好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積極申報上海市“海外名師”項目,獲批2項計算機專業一項(24萬元)和食品工程專業一項(24萬元)。

6、參加上海教育博覽會教育國際化展並獲嘉獎

20xx年4月,參加20xx第十一屆上海教育博覽會教育國際化展我校展台圍繞本屆教博會“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主題,集中展示學校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辦學理念與特色,宣傳了我校學生海外學習實習項目所取得的成績,取得了良好的參展效果。我校展台通過現場觀眾投票,榮獲“20xx上海教育博覽會教育國際化展優秀風采獎”。

7、舉辦“應看世界”第二屆校園國際文化周

舉辦“應看世界”第二屆校園國際文化周。文化周系列活動從11月27日正式開始,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包括有外事禮品創意作品展、教育講壇、學生海外學習實習成果彙報會和中外學生聯誼會。校園國際文化周將世界帶到校園,增強校園國際化氛圍。

四、參加教育培訓情況

利用文件資料及各種傳媒認真學習中央文件和國家政策法規,積極參加兩級中心組學習及各類培訓,明確思想工作的主旨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掌握外事政策。特別是在幹部講壇的學習過程中,加強了黨性修養;在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明確了宗旨意識;在管理實踐中、在領導的引導幫助下,自身的理論認知和運用水平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提升,崗位意識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

今後我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在領導的支持和老師們的幫助下,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為完成我校的歷史性任務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3

20__年度,對外合作交流處堅持以服務學校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外事工作理念,在各院系和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圓滿完成了包括外事接待、學生出國派遣、外國專家聘請和管理、中外合作辦學和聯合培養項目設計和報批、國際會議初審和報批,以及教師出國初審、港澳台事務和國際化教育辦公室、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對外聯絡等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和任務。

一、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提升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1. 認真做好各級各類外事接待工作。

20__年度,我處共接待國外來訪人員177批次,780人次,包括多個國家的政府部長、對華友好協會主席、市長、駐華大使、駐滬總領事在內的外國官員,以及合作大學的校長、院長及教師代表團,深化了我校與海外合作高校的校際交流關係,提升了學校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2. 協調校級代表團訪問海外知名大學,拓展校際合作交流項目,參與國家中外人文交流活動,同時做好學校師生的因公出境審批和管理工作。

20__年,在我處的協調下,我校代表團成功訪問了加拿大、美國、西班牙、英國、希臘、俄羅斯、伊朗、泰國、摩洛哥等國的知名大學和孔子學院,開拓了校際合作交流項目。同時,20__年11月之前,我處負責學校師生的因公出境審批和管理工作,在嚴格審核出境材料的同時,盡力為學校師生出境交流學習和參加學術會議提供方便。

3. 申報舉辦國際會議,提高學校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20__年,我處共向教育部成功報批了11個國際學術會議,包括1個重大國際會議,協助院系順利舉辦會議,並做好會議期間的外事監管工作,確保國際會議零差錯。

二、積極搭建國際合作平台,與國外一流大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與交流,促進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打造國際化師資隊伍。

1. 新籤、續簽國際合作協議。

全年我處審核新籤校際合作交流協議43項,續簽14項,包括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西班牙IE大學、德國弗賴堡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土耳其安卡拉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係,使得學校目前的國際交流合作伙伴學校和機構總數達到55個國家和地區的283所,為我校師生開展教學科研的國際交流提供了保障。

2. 設計、申報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4月,我校與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合作舉辦韓國社會與文化碩士研究生教育項目獲得教育部批准,實現了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層面上中外合作辦學工作的突破。9月,我校再次向教育部申請與西班牙阿爾卡拉大學合作舉辦西班牙語專業本科教育項目,現已通過上海市教委組織的專家評審,上報教育部。

3. 推動聯合培養項目。

我處會同教務處及相關院系進一步做好肯特3+2項目的宣講、報名和錄取等工作,共有10名20__級學生被錄取。經過協商,我處還完成了與肯特州立大學的校際框架合作協議和3+2項目協議的修訂及續簽工作。同時,我處還積極與院系、教務處、研究生部合作,推動本科生2+2、研究生1+1+1和3+2本碩連讀等聯合培養項目的設計和實施。目前,我校與美國、新西蘭、葡萄牙、韓國等國一流大學的聯合培養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三、認真研讀國家外專局、教育部和上海市外專局關於各類引智項目的文件要求,進一步改革我校外國專家聘請機制和流程,不斷提高我校外國專家的層次,同時加強外國專家的管理和服務。

1. 進一步優化外國專家聘請和管理機制,申報國家項目,提高外專待遇。

20__年我校共聘請長期外國專家89人,短期外專93人,人數比往年有較大增加,保證每個學科和專業都有外專任教。同時,外專的層次也不斷提升,博士和教授背景的外專比例越來越高。為了吸引更多高層次外國專家來我校任教和講學,我處根據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的要求,積極組織院系根據學科和專業發展需要,申報各類高水平外專項目。由於組織得當,申報材料具體詳實,去年申報的20__年度外專項目,我校獲得國家資助369萬,比20__年多50萬;而今年申報的20__年度外專項目,得到了441萬元的資助,比20__年多了70餘萬元,為學校贏得了更多的辦學經費。

另一方面,我處在去年調研的基礎上,調整和提高了全校外專的薪酬標準,經校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後從3月開始施行,受到了外專和院系的熱烈歡迎。

2. 提高服務外國專家的水平,為他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

我們從小處着手,儘可能為外教提供方便,讓他們感受温暖。除了常規的外教迎新會和年底的外教新年聯歡會,20__年我們為外教製作了《上外生活指南》,逢年過節給每一位外教發去祝福的郵件,提醒他們注意安全。我處今年還組織了“我與外教”徵文比賽,讓更多的師生了解外教在我校的感人事蹟。經過推薦,我校荷蘭籍外國專家耶魯安(Jeroen van de Weijer)教授榮獲20__年上海市 “白玉蘭紀念獎”。

四、着力推進學生海外交流學習,認真做好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出國留學項目和學校海外交流基金項目的申報、評審、派出及總結交流等工作。

根據20__年5月我們對20__年應屆畢業本科生在學期間出境交流學習情況的調查,全校畢業生中有369名學生在上外學習期間有過出境交流學習的經歷,佔應屆畢業本科生總人數的24.6%,比20__屆的17.8%,有較明顯的增長。

1. 國家留學基金委各類項目有序實施。

20__年度,我處與院系通力合作,認真研讀留學基金委的通知要求,共向國家留基委上報本科生類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項目10項,推薦本科生共計109人。截至11月底,共錄取102人,平均錄取率達到93.58%。目前已經派出98人,派出率達到96.08%。

此外,我校在留基委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上取得了零的突破。在留基委第一批已經錄取的1457名優秀本科生中,我校在“新華社—上外多語種國際新聞人才培養計劃”框架下共派出9名本科生。我處還組織召開了優秀本科生項目的行前動員會,藉此契機,加強公派留學人員的行前、在外和歸國後管理。

2. 設立學生海外交流基金,第一年運行順利,成效顯著。

20__年是我校學生海外交流基金運作實施的第一年,我處協調學校成立了基金管理工作小組,制訂了《基金管理條例》。1月發佈立項通知後,共收到全校54個項目申請,經工作小組評審、公示、立項,共確定基金資助項目37項。經相關院系和研究生部公開選拔、公示,共資助149名學生開展海外交流。截至今年11月底,批准立項的37個項目中,有34個項目已執行完畢或正在執行,項目執行率達到91.9%。

為了解學生在海外學習的情況,讓更多學生分享海外學習收穫,擴大基金使用的效益,12月,我處與學生處共同舉辦了“揚帆寰宇,鑄造英才”——學生海外交流心得分享會,總結了學生海外交流的進展與成果,分享學生海外留學的收穫與心得,聽取學生關於我校海外留學項目實施的意見與建議。

根據各方反饋,學校海外交流基金第一年運行順利,基金使用效益顯著,很好地發揮了它的導向作用。

3. 精心組織暑期學習項目。

2月,我處遴選公佈了4個世界一流大學的暑期課程項目,經外方高校選拔考核,共有34名學生確認錄取。6月和11月,我處分別組織召開了暑期項目俄行前動員會和總結會,聽取了各項目的運行情況,學生分享了各自的學習收穫和體會,並對各項目總體表示滿意。

五、圓滿完成各項港澳台事務。

1.申報和實施香港與內地高校師生交流計劃。

我處設計並完成了教育部重點項目——“香港與內地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的申報工作。最終,我校與香港城大合作舉辦的香港學生翻譯研修班以及我校國際教育學院與香港城大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交換學生項目成功獲批。今年,我處共接待這個項目來訪師生2批,共36人。

2. 接待港澳台地區的訪問團,組織各類學生交流和評獎活動。

20__年度,我處共接待了中國台灣文藻外語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多個港澳台訪問團,推薦了4名優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兩岸青年領袖研習營”和“兩岸青年社會實踐營”活動,組織了4名中國台灣新生參加上海市“百名台生看上海”活動,同時還協助招生辦公室完成對港免試招生工作。此外,我處會同學生處、研究生部完成了教育部關於港澳台僑學生獎學金評審工作。

3. 申報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推動我校與文藻外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

今年,在教務處的幫助下,我處向教育部成功申報了第十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研討會;在工商管理學院的幫助下,申報了第七屆海峽兩岸企業管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我校與文藻外語大學簽署了師生交流合作協議,協助國際教育學院完成了與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交換學生協議的審核及續簽。

六、認真做好國際化教育辦公室工作。

1. 組織召開學校國際化教育工作總結交流會。1月15日,組織召開了20__年度國際化教育工作總結交流會,回顧20__年學校國際化教育工作,研討20__年的國際化教育工作規劃和舉措。

2. 協調召開學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會議。7月5日,組織召開了第四次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會議,總結春季學期國際化教育各方面工作的實施成效,討論我校國際化教育面臨的問題及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3. 舉行復合型專業國際化建設工作會議。9月26日,組織召開了複合型專業國際化建設工作會議。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組長曹德明校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副組長馮慶華副校長主持會議。校國際化教育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複合型專業學院及英語學院負責人出席會議,並做了交流發言。會議要求,各單位於年底前制定好本單位的國際化建設方案及國際化人才培養方案,並儘快完成全外語課程板塊的設計和建設。

4. 協調有關院系和部門推進我校國際化課程體系建設。20__年學校開設了18門全英語專業課程,滿足了校際交換留學生的需求。目前相關調研和總結工作正在進行。

七、加強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服務意識好、業務能力強的外事工作團隊。

一年來,我處全體員工堅持學習,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內外形勢,研讀各類文件,提升理論水平,拓展國際視野。其次,通過分工協作,我處所有員工輪流參加教育部、市外辦等各級機構組織的業務培訓和學習,並將各自的學習體會和心得進行總結,與大家分享。我處定期舉行處務會議,佈置工作任務的同時,對近期工作中的焦點問題或難題進行研討,集思廣益,大大提高工作實效,成功解決了幾項難題。此外,我處要求每人每年確定一個研究課題,在工作中開展研究,撰寫研究論文,在年底的科研報告會上宣講、交流。

八、對接教育部、市外辦、市教委等上級部門交派的任務。

我處對接教育部國際司,與科研處合作,成功完成了20__年新增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申報工作。我處還向教育部“中德職業教育人員聯合培訓項目德語譯員後備人才庫”推薦了2名學生譯員,並圓滿完成了教育部、市外辦、市教委等上級部門交派的諸如會議翻譯、陪同出訪、資料收集和統計等大量其他任務。

忙忙碌碌的20__年即將結束,我們在對一年來取得的成績略感欣慰、對各級領導和廣大師生的大力支持深懷感恩的同時,期待來年投入更多的熱情和智慧,為學校的國際化建設再立新功。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學校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決策部署,以建成特色鮮明、國際知名、國內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緊緊圍繞《華南農業大學“”發展規劃及中長期規劃綱要(20xx-20xx年)》以及《華南農業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總體規劃與改革方案(20xx-20xx年)》,堅持國際化辦學思路,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為中心,着力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全面謀劃國際化,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

統籌規劃撰寫華南農業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總體規劃與改革方案(20xx-20xx年)》國際交流與合作相關內容,學校以名列省屬高校第一的答辯成績順利入圍重點建設高校行列,並順利完成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論證工作。擬定《華南農業大學關於加快推進國際化工作的實施意見》。

二、構建大外事格局,推進校院兩級國際交流與合作聯動機制 20xx年,我校繼續加大力度推進學校大外事格局,統籌學校國際合作資源,積極發揮校內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主體作用,強化校院兩級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學院“外事院長和外事祕書”制度,促進校院兩級的良好溝通和工作的貫徹落實。對外交流工作與學校核心工作的結合度明顯增強,外事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外事工作有序開展。校領導多次帶隊赴省內外高校調研交流國際化建設工作,深入我校相關學院調研,指導推進院系國際化進程。

三、構建全球合作網絡,開拓國際交流與合作新領域

1.來訪接待。20xx年接待國(境)外來訪團組共69批229人,圓滿完成外事接待任務。來訪團組主要包括烏干達和祕魯駐廣州總領事館等政府機構,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阿肯色大學、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英國

卡迪夫大學、英國女王大學、西班牙伊貝魯斯聯校、越南河內農業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

2.因公出訪。結合中央“八項規定”和上級有關通知文件精神,今年我校進一步加強對因公出訪的管理力度,實施“歸口管理及多部門聯動審批”制度,認真落實出訪前校內公示和回國後績效評估等,本着“科學管理,服務師生”的原則,規範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合法合規完成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報批,全年共派出77批151人次因公出訪,其中赴港澳共4批5人,赴中國台灣共8批19人。這些出訪交流活動有利於提高合作層次及拓寬合作領域,為我校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校際合作。通過各類來訪和出訪活動,進一步拓展全球合作網絡。截至20xx年底,我校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近30個國家的8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聯繫與合作,新籤、續簽11個合作協議。校領導出訪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主,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學習先進的教學、科研及管理經驗,有力推動了全球合作網絡的構建。

四、建章立制,確保國際交流合作有序開展

根據學校國際化建設工作需要,進一步規範和健全涉外事務管理制度,制定出台《華南農業大學外事工作管理辦法(試行)》、《華南農業大學外事接待管理辦法(試行)》、《華南農業大學外國文教專家聘任管理工作實施細則(試行)》、《華南農業大學“丁穎人才支持工程”實施辦法》、《華南農業大學教職工引薦高層次人才到校工作激勵辦法》、《華南農業大學外國留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工作的前置審查、過程跟蹤、事後反饋制度,建立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數據庫。規範了學校相關外事工作,健全了學校外事管理制度,保障了全校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規範有序進行。

五、優化發展合作項目,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

20xx年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交流交換項目,同時不斷尋求拓展新的合作渠道及培養模式,交流項目不斷優化,管理日趨完善,學生海外交流活躍,國際化流動頻率顯著提升,成為我校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的重要舉措之一。全年共派出311名學生赴海外名校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交換項目。

1.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1)中愛合作辦學項目(簡稱中愛班)

我校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合作生物科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20xx年6月獲教育部批准。該項目選取我校優勢學科生命科學為合作專業,採用2+2雙學士學位模式,學生可對接進入都柏林大學的農業領域(農學、園藝學、農業環境科學3個專業方向)學習。20xx年開始首批招生。20xx年,首批招收的20名學生完成前兩年學業,順利進入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繼續後兩年的學業。

學校不斷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組織運行與實施,注重合作辦學的過程管理與辦學質量,該項目順利通過了20xx年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評估。

(2)國際化課程改革實驗班(簡稱國際班)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在省教育廳的批准與支持下,學校積極推進本科課程的國際化改革,於20xx年9月成立了國際化本科課程改革實驗班(簡稱國際班),採用2+2雙學士學位模式,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20xx年,首批國際班學生順利完成國內前兩年的學業,被加拿大女王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等高校錄取繼續完成後兩年的學業。

2.聯合培養項目

我校目前開展的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有美國馬里蘭大學“2+2”項目、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3+1”項目、愛爾蘭都柏林大學3.5+0.5+1項目、澳大利亞西澳大學“2+2” 、“3+1”項目。同時還拓展了加拿大女王大學、荷蘭威勒姆農業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3+1學制)項目。我校開展的聯合培養項目一般為雙本科學位項目或本碩聯讀項目,項目管理嚴格,確保了項目的質量。

此外,結合我校優勢學科與特色專業還專門開展了系列特色項目: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美-中動物衞生中心的DVM(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項目、中獸醫研究項目、迪拜國際純血馬管理實習生項目(DITI)等。4名學生入選20xx與20xx年度迪拜國際純血馬管理實習生項目(DITI),並獲全國第一個馬業獎學金——迪拜馬科學獎學金(DESS),佔全國7所頂尖院校24名獲獎學生的1/6。

同時,我校在研究生層次的聯合培養項目也逐步開展,人數也逐年增多,20xx年派出人數比20xx年翻了一番。

3.交流、交換項目

20xx年我校共開展了48個學生海外交流項目。其中,我校首次實現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滿額派出,目前共有3個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獲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共計派出12名學生。

此外,我校還開展了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交流項目、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學項目、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 Extension)學生短期訪學項目、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暑期項目、加拿大McGill大學暑期項目、英國牛津大學暑期項目、泰國宋卡王子大學交流訪問項目、新加坡“全球青年領袖遊學營” 項目、韓國東亞大學暑期項目、西澳大學“丁穎班”暑期項目、加拿大西安大略國王學院暑期項目等。

在此基礎上,我校還不斷深入拓展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的項目以及與歐美髮達國家開展的新項目,如20xx年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日本語、日本文化研修生項目、以色列暑期進修項目,以及美國紐約大學暑期項目、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暑期項目、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暑期項目等。

這些項目涉及國家多、涵蓋專業廣,形式多樣,是學校教育模式多元化、國際化的有益補充。

六、拓展引智渠道,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

學校歷來堅持培養和引進並舉的原則,按照“擴大規模,提升層次,優化結構,提高比例”的思路,大力推進教師隊伍的國際化。

1.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

抓住中央組織實施“千人計劃”和“青年千人計劃”的歷史機遇,大力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目前我校已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6人。20xx年新引進“千人計劃”1人、“青年千人計劃” 2人。我校“千人計劃”引進人才Peter Greenberg教授,現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羣體微生物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創新團隊”的學術帶頭人,因其傑出的工作榮獲了20xx年度邵逸夫生物與醫學獎,香港特首樑振英親自為其頒獎。

2.長、短期外籍專家聘請項目

(1)外籍丁穎講座教授、客座教授

本着“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聚才引才原則,學校積極實施聘

任“丁穎講座教授”計劃,大力聘請海外教授專家來校從事教學科研活動。截至20xx年共聘請外籍“丁穎講座教授”38人、外籍兼職客座教授23人來校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及博士研究生,為學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2)邀請海外名師來校講學

20xx年繼續設立“創新強校工程”專項經費,組織申報並立項15個校級“海外名師講座計劃”項目,成功申請了3個廣東省外國專家局“海外名師講座項目”。全年共邀請48名海外專家教授來校進行講學與指導。

(3)外專外教的聘請

我校根據學院和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努力擴大外專外教規模,提升外專外教層次,優化外專外教結構。20xx年,共聘請22名外國文教專家,其中外籍專家/教師9名,外籍博士後3名,外籍英語教師10名。這些外國文教專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3名。

3.海外留學博士(後)引進項目

加大選拔海外博士(後)的力度,新進教師重點瞄準海外優秀博士,不斷增加新進教師中海外留學博士的比例,20xx年我校新進教師中有20多位海外留學博士(後)。

4.中青年骨幹教師境外培訓項目

本着“培養與引進並重”的理念,在相關政策及各類基金項目的支持下,20xx年我校公派110餘名教師出國學習,其中獲國家公派資助共計73人,位列省屬高校第一,另有42名教師入選廣東省公派出國地方專項合作項目、學校與國家留學基金委聯合資助項目。這些教師出訪學校遍佈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大教師通過赴海外名校進修深造和學術交流,自身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化能力得到了雙重提升。

七、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擴大學校國際學術影響

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廣東省發展戰略要求,加強與東盟等各國的科研合作,結合我校迫切需要發展的學科和重點研究領域,以優勢學科、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為依託,開展與海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的雙邊或多邊國際合作。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5

20__年,學校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高水平大學的決策部署,以建成特色鮮明、國際知名、國內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為目標,緊緊圍繞《華南農業大學“十二五”發展規劃及中長期規劃綱要(20__-20__年)》以及《華南農業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總體規劃與改革方案(20__-20__年)》,堅持國際化辦學思路,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為中心,着力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全面謀劃國際化,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

統籌規劃撰寫華南農業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總體規劃與改革方案(20__-20__年)》國際交流與合作相關內容,學校以名列省屬高校第一的答辯成績順利入圍重點建設高校行列,並順利完成高水平大學建設方案論證工作。擬定《華南農業大學關於加快推進國際化工作的實施意見》。

二、構建大外事格局,推進校院兩級國際交流與合作聯動機制 20__年,我校繼續加大力度推進學校大外事格局,統籌學校國際合作資源,積極發揮校內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主體作用,強化校院兩級聯動機制,進一步健全學院“外事院長和外事祕書”制度,促進校院兩級的良好溝通和工作的貫徹落實。對外交流工作與學校核心工作的結合度明顯增強,外事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外事工作有序開展。校領導多次帶隊赴省內外高校調研交流國際化建設工作,深入我校相關學院調研,指導推進院系國際化進程。

三、構建全球合作網絡,開拓國際交流與合作新領域

1.來訪接待。20__年接待國(境)外來訪團組共69批229人,圓滿完成外事接待任務。來訪團組主要包括烏干達和祕魯駐廣州總領事館等政府機構,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阿肯色大學、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英國女王大學、西班牙伊貝魯斯聯校、越南河內農業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

2.因公出訪。結合中央“八項規定”和上級有關通知文件精神,今年我校進一步加強對因公出訪的管理力度,實施“歸口管理及多部門聯動審批”制度,認真落實出訪前校內公示和回國後績效評估等,本着“科學管理,服務師生”的原則,規範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合法合規完成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報批,全年共派出77批151人次因公出訪,其中赴港澳共4批5人,赴中國台灣共8批19人。這些出訪交流活動有利於提高合作層次及拓寬合作領域,為我校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校際合作。通過各類來訪和出訪活動,進一步拓展全球合作網絡。截至20__年底,我校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近30個國家的8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聯繫與合作,新籤、續簽11個合作協議。校領導出訪以歐美等發達國家為主,以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學習先進的教學、科研及管理經驗,有力推動了全球合作網絡的構建。

四、建章立制,確保國際交流合作有序開展

根據學校國際化建設工作需要,進一步規範和健全涉外事務管理制度,制定出台《華南農業大學外事工作管理辦法(試行)》、《華南農業大學外事接待管理辦法(試行)》、《華南農業大學外國文教專家聘任管理工作實施細則(試行)》、《華南農業大學“丁穎人才支持工程”實施辦法》、《華南農業大學教職工引薦高層次人才到校工作激勵辦法》、《華南農業大學外國留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工作的前置審查、過程跟蹤、事後反饋制度,建立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數據庫。規範了學校相關外事工作,健全了學校外事管理制度,保障了全校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規範有序進行。

五、優化發展合作項目,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

20__年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交流交換項目,同時不斷尋求拓展新的合作渠道及培養模式,交流項目不斷優化,管理日趨完善,學生海外交流活躍,國際化流動頻率顯著提升,成為我校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的重要舉措之一。全年共派出311名學生赴海外名校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交換項目。

1.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1)中愛合作辦學項目(簡稱中愛班)

我校與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合作生物科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20__年6月獲教育部批准。該項目選取我校優勢學科生命科學為合作專業,採用2+2雙學士學位模式,學生可對接進入都柏林大學的農業領域(農學、園藝學、農業環境科學3個專業方向)學習。20__年開始首批招生。20__年,首批招收的20名學生完成前兩年學業,順利進入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繼續後兩年的學業。

學校不斷加強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組織運行與實施,注重合作辦學的過程管理與辦學質量,該項目順利通過了20__年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評估。

(2)國際化課程改革實驗班(簡稱國際班)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在省教育廳的批准與支持下,學校積極推進本科課程的國際化改革,於20__年9月成立了國際化本科課程改革實驗班(簡稱國際班),採用2+2雙學士學位模式,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20__年,首批國際班學生順利完成國內前兩年的學業,被加拿大女王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等高校錄取繼續完成後兩年的學業。

2.聯合培養項目

我校目前開展的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有美國馬里蘭大學“2+2”項目、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3+1”項目、愛爾蘭都柏林大學3.5+0.5+1項目、澳大利亞西澳大學“2+2” 、“3+1”項目。同時還拓展了加拿大女王大學、荷蘭威勒姆農業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3+1學制)項目。我校開展的聯合培養項目一般為雙本科學位項目或本碩聯讀項目,項目管理嚴格,確保了項目的質量。

此外,結合我校優勢學科與特色專業還專門開展了系列特色項目: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與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美-中動物衞生中心的DVM(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項目、中獸醫研究項目、迪拜國際純血馬管理實習生項目(DITI)等。4名學生入選20__與20__年度迪拜國際純血馬管理實習生項目(DITI),並獲全國第一個馬業獎學金——迪拜馬科學獎學金(DESS),佔全國7所頂尖院校24名獲獎學生的1/6。

同時,我校在研究生層次的聯合培養項目也逐步開展,人數也逐年增多,20__年派出人數比20__年翻了一番。

3.交流、交換項目

20__年我校共開展了48個學生海外交流項目。其中,我校首次實現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滿額派出,目前共有3個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獲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共計派出12名學生。

此外,我校還開展了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交流項目、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學項目、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 E_tension)學生短期訪學項目、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暑期項目、加拿大McGill大學暑期項目、英國牛津大學暑期項目、泰國宋卡王子大學交流訪問項目、新加坡“全球青年領袖遊學營” 項目、韓國東亞大學暑期項目、西澳大學“丁穎班”暑期項目、加拿大西安大略國王學院暑期項目等。

在此基礎上,我校還不斷深入拓展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資助的項目以及與歐美髮達國家開展的新項目,如20__年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日本語、日本文化研修生項目、以色列暑期進修項目,以及美國紐約大學暑期項目、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暑期項目、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暑期項目等。

這些項目涉及國家多、涵蓋專業廣,形式多樣,是學校教育模式多元化、國際化的有益補充。

六、拓展引智渠道,推進師資隊伍國際化

學校歷來堅持培養和引進並舉的原則,按照“擴大規模,提升層次,優化結構,提高比例”的思路,大力推進教師隊伍的國際化。

1.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

抓住中央組織實施“__”和“青年___”的歷史機遇,大力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目前我校已有國家“__”專家6人。20__年新引進“__”1人、“青年__” 2人。我校“__”引進人才Peter Greenberg教授,現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廣東省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羣體微生物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創新團隊”的學術帶頭人,因其傑出的工作榮獲了20__年度邵逸夫生物與醫學獎,香港特首樑振英親自為其頒獎。

2.長、短期外籍專家聘請項目

(1)外籍丁穎講座教授、客座教授

本着“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聚才引才原則,學校積極實施聘

任“丁穎講座教授”計劃,大力聘請海外教授專家來校從事教學科研活動。截至20__年共聘請外籍“丁穎講座教授”38人、外籍兼職客座教授23人來校指導和培養年輕教師及博士研究生,為學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

(2)邀請海外名師來校講學

20__年繼續設立“創新強校工程”專項經費,組織申報並立項15個校級“海外名師講座計劃”項目,成功申請了3個廣東省外國專家局“海外名師講座項目”。全年共邀請48名海外專家教授來校進行講學與指導。

(3)外專外教的聘請

我校根據學院和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努力擴大外專外教規模,提升外專外教層次,優化外專外教結構。20__年,共聘請22名外國文教專家,其中外籍專家/教師9名,外籍博士後3名,外籍英語教師10名。這些外國文教專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3名。

3.海外留學博士(後)引進項目

加大選拔海外博士(後)的力度,新進教師重點瞄準海外優秀博士,不斷增加新進教師中海外留學博士的比例,20__年我校新進教師中有20多位海外留學博士(後)。

4.中青年骨幹教師境外培訓項目

本着“培養與引進並重”的理念,在相關政策及各類基金項目的支持下,20__年我校公派110餘名教師出國學習,其中獲國家公派資助共計73人,位列省屬高校第一,另有42名教師入選廣東省公派出國地方專項合作項目、學校與國家留學基金委聯合資助項目。這些教師出訪學校遍佈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大教師通過赴海外名校進修深造和學術交流,自身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化能力得到了雙重提升。

七、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擴大學校國際學術影響

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廣東省發展戰略要求,加強與東盟等各國的科研合作,結合我校迫切需要發展的學科和重點研究領域,以優勢學科、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為依託,開展與海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院所的雙邊或多邊國際合作。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6

在過去的一年裏,我校在區委區府、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與時俱進,繼續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黨的“”精神為指導,以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指針,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進一步整合辦學資源,立足於“規範化、科學化、高質量、有特色”的辦學目標,切實加強了學校德育和安全工作,狠抓學校內部管理,使學校整體工作穩步發展;狠抓師資隊伍建設,提升了學校整體教學水平和辦學實力;通過開展日常化、實質化的教育教學研究,全面推進學校新課改工作;鎖定目標,堅定不移,以不懈的努力,鑄造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按計劃完成了各項工作。現對學校一學期來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

首先,學校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全面育人,重視和宣傳教育法規,學校黨支部帶頭積極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充分認識到科技興國的戰略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同時,把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作系統工程來抓,把提高全體教職工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覺悟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把教育教學工作滲透到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之中。關注時事政治,及時組織教職工認清形勢,學習黨中央有關文件及上級精神。如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領會 “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內涵及“”講話的精神實質。學校以學習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準繩,遵守社會公德,規範職業道德,樹立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服務於家長,服務於學生。全體教職工把個人目標與學校的任務目標、集體榮譽緊緊地聯繫在一起,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組織教職工參加無償獻血,完成了本年度無償獻血任務。

二、優化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師德師風教育。

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和根本保證。我校採用多種形式和手段更新教職工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職工的整體素質。還開展多種形式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通過講座、自學、討論、交流等形式,樹立師德典型,帶動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一學期來,我校沒有出現過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現象。學校還採用多種渠道讓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學習,不斷提高教師的素質。七月份全員參加了為時20課時的市師德培訓,選派了1名教師參加為時一個月的市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多名教師參加了區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本年度的德育工作研討會,主要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找出我們平時在教育方法上存在的失誤,研究適合於當代學生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師們的綜合素質。

三、以新課程改革為主線,認真搞好教學工作。

學校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着為人才培養奠基的艱鉅任務,我們要求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法,從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出發,開展豐富多采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與情趣。每位教師學年初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及學生實際水平制定一個課題,增強教師踴躍參與教研活動的意識,本着“以教研促教學、以教學促提高”的思想,在校內營造一種寬鬆、主動參與研究的氛圍,鼓勵教師大膽嘗試與創新,大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邁上新台階。

1、加強學習,探索教學研究、培訓的新思路。

推進課程改革,提高課程實施水平,關鍵是要幫助教師更新觀念,理解課標,改變教學方式,掌握先進教學技術。因此,我們始終把課程培訓、教學研究作為推進課程改革的一項根本性工作來抓,使課程改革同時成為先進教育思想和先進教育技術普及的過程,成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持續過程。

為了使學校的教學教研工作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培訓、開拓新思路。

⑴借新課改為契機,通過“校本培訓”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堅持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有計劃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改革教學方法,積極組員參加上級行政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更深刻地理解好課程標準及新教材,以適應日益變革和發展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20xx年下半年我校就組織了50多人次先後參加了上級行政部門組織的各學科新教材培訓、英特爾未來教育、師德培訓等。

⑵加強理論學習和技術研究相結合。理性的思考不能代替實踐的探索,先進的觀念不能等同於具體的行動。所以我們一方面開展課程改革的理論培訓,努力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明確課改方向,另一方面通過學科教研組織教師研究實施新課程的新方法、新技術。新課改已實施多年,現在大部分教師缺乏的不是課改的理論,而是具體的操作實施,缺乏的是教學技術。本學期,我們努力把開展針對性強的技術指導、教法交流作為學科教研活動的重點。堅持不懈地抓好集體備課,以課帶培的工作,以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的形式組織教師在備課、聽課、評課、對話交流、問題探討的活動中研究新課程,探索新方法,努力營造在實踐中學習、研究、創新的氛圍。

2、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推動校本教研的健康發展。

⑴讓廣大教師積極投入新課程標準教學的改革,及時總結經驗,以研促教,提高教師撰寫教育教學論文的積極性,提供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機會。本學期教師撰寫教學論文的積極性又有所提高,有25位教師上交了教學論文。尤其可喜的是一些長期不寫教學論文的老教師,本年度也遞交了課改論文。學校將其中好的論文與德育論文一起彙編成冊,出版了20xx年《十中教研》,為教師們積累了教學經驗。在所寫的論文當中,有15位教師的論文被推薦到區教研年會作評獎交流,並獲得較好成績:萬定安、黃結梅等老師的教學論文獲得區一等獎;陸綺文、孔翠媚、廖婉嵐、鄒應好等老師的論文獲得區二等獎;陳惠文、江海珍等老師的論文獲得區三等獎。另外:冼捍華老師撰寫的新課改論文《在化學新課程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一文在廣東省《化學最優教學的研究與實驗》課題研討會上交流、宣讀,並榮獲一等獎;徐錦洪老師的新課改實驗探究課案例《細胞的失水和吸水》也獲得廣東省一等獎。以上是我們學校近年來在教育科研方面的又一個新突破,同時獲得兩項省級教研一等獎。

⑵進一步加強課題研究的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強化科研興教的意識,研究解決新課程改革過程中課堂教學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在教導處組織各教研組做好“十五”課題《在新課程實施中轉變教師教育觀念和提高教學水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總課題,我校承擔的《新課程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途徑和方法》子課題的結題工作的有關資料的準備和收集工作的同時,讓各教研組初步懂得以課程改革帶動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促進課程改革,形成組組搞科研,人人能科研的氛圍。

⑶化學科組的兩位老師也積極地做好全國“十五”科研課題《化學最優教學的研究與實驗》總課題我校承擔的《化學課堂最優教學的研究與實驗——訓練題的設計》子課題的結題工作有關資料的準備和收集,並撰寫了結題報告,準備讓廣東省課題組到我校來檢查驗收三年多的課題研究工作。

⑷繼續做好七、八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本學期繼續設立學校專管領導(馬傑韶副主任)和專任教師兩位(七年級:孔翠媚,八年級:伍宇雄),由於在學期初就要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方案,每週定時按計劃課時組織主題活動,避免了將綜合實踐活動變成上課的形式。經過兩位老師的努力,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還是開展得比較好的,並按計劃在第十五週前整理活動成果,在十八週還進行了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覽。

四、加強科組建設,教學常規工作管理得到進一步的規範。

良好的教研氣氛不僅能促使良好的教風的形成,也能促使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為此,學校將科組建設作為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從抓檔案管理的規範,到教研活動的內容等,學校都提出明確的指引,力求在各學科中營造濃厚的教研氣氛,促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1、通過科組活動加強教學理論和業務學習

要實施創新教育,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養,其關鍵是提高教師的素養。由於教師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着學生素質的優劣。因此,教導處積極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政治思想的學習,並繼續以“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口號,組織全校教師大範圍的開展教育理論和各學科的業務學習。如利用每週的教師業務學習時間,與全體教師一起學習關於課改的理論性文章。並要求在科組活動中聯繫教學實際中關於新課程改革所遇到的具體情況開展專題討論和業務學習。在學習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有關資料文件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新課改的精神,通過學習、研究、辯論、實踐、總結、交流等活動,大多數的老師已基本建立全新的教育觀念,實現了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們在思想上也上了一個台階。通過學習,絕大多數老師重視思想的轉變和觀念的更新,業務素質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加強集體備課,集體智慧得到較好的發揮

集體備課是提高授課質量和效益,實現減負増效的重要途徑。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仍參差不齊,為了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潛能,一直以來我校都十分重視集體備課。本學期,我們繼續要求各備課小組的活動要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每次活動均要做好考勤記錄。從教導處在期會考試後和期末考試前所做的兩次抽查中,發現大部分的備課小組都能按要求做好,尤其是七年級的語文、英語,八年級的語文、數學,九年級的數學、化學、語文、英語等備課組,在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等方面能充分進行討論。大家都立足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不但同科級的老師能在課前共同分析教材教法,分析學生的實際,備好每一節課,謀求在教學進度、實際操作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上達成共識,也考慮到教育對象的差異,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體現因材施教的特點,各老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不要求苟同,而是各有特色,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老師平時也加強交流。如七年級生物、政治、地理,八年級歷史、政治、地理,以及九年級的政治、歷史等各由一位老師任課,在新課改中會遇到許多實際問題,在實際操作上也困難重重,理化生和史地政兩個科組的老師不但能在科組活動的時間跨科共同研究,共同探討,還在平時不斷碰頭聯繫,交換意見,使科組老師能順利地開展教學工作。

在教學工作的持續發展方面,繼續發揚了 “傳、幫、帶” 的優良傳統,注重在教學中新老教師的搭配,注重新教師的動態發展。為使年輕教師儘快成長,本學期新老教師結對幫教工作,不但要反映在計劃總結中,還要求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得以體現。如理化生科組在集體幫助的基礎上,同科有經驗的教師,在思想、生活、工作上作全面的指導,尤其是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從備課、上課,到課外輔導等每個細節,都悉心指導,師傅無私奉獻,徒弟虛心好學,在“傳、幫、帶”的過程中,老教師吸納了新意識、新方法,新老師學習到敬業的精神,吸收了教學經驗,收到了互補雙贏的效果。現今英語科組的羅婉瑜老師在黃結梅老師和科組教師的幫助下,得以迅速成長,其在課改開放日所上的公開課,得到了聽課者的高度評價。

3、加強科組教學管理,促常規工作的落實

學校除注重對科組的建設外,還加大了對常規工作的落實檢查。在第九周、第十七週進行的兩次常規檢查中,令人欣慰的是全校六大科組都做得較好。大部分老師對各項常規教學工作均能認真落實。且能注意改革課堂教學,教案詳細、層次清楚,能體現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個別老師的教案還能注重學法指導。但是也有個別老師的教案編寫得比較簡單,一些環節未能體現在教案中。各科組老師均能貫徹落實各項工作計劃,備課時認真細緻,能鑽研教材和有關參考資料,從引言問題的創設、闡述的內容及練習題的設計等,都體現出備課能備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指導的特點,也體現出教學能圍繞中心、緊扣目的地開展,各有特色。如連丹根、馬傑韶、黃結梅、範工強、羅愛珍、陸綺文、陳國林、董碧璆等老師,能認真貫徹新課改精神,按新課標要求備課,能製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或能把教材中的老師演示實驗大膽地改為學生實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能力。九年級的老師既能按新課標要求編寫教案,也能緊扣備考來編寫練習和試題,設計的問題能跟生活實際相聯繫,在實際操作上也體現貫徹新課改精神。葉傑玲、羅愛珍、黃結梅、連丹根、李秋羣等老師能根據學生實際備課,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特別是在訓練題的設計,題目的選取和設計上很有代表性,同時設計出不同的梯度,充分體現出分層輔導的特色,且突出的特點是重視對學生的檢測。

4.全力做好三年課改的資料整理的成果總結,高質量地搞好課改開放日的成果展示。

課改開放日是我校三年課改成果展示日,也可以説是對外宣傳日。為搞好開放日的各項活動,我校在開學初就進行了對資料的收集。由於三年來我校都是按新課改的要求認真探索,故資料詳盡,成效顯著,成績突出。從開設的公開課到所展示的課改資料實物以及所取得的成果,都得到了區教研室和各兄弟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由冼捍華主任代表學校所作的《新課改情況彙報》內容充實,所作課件也有一定的特色,也受到了區教研室主任和各兄弟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

五、加強教學目標管理,以促教學質量的提高。

畢業班升會考是每學期的工作重點,會考的成功與否,是教學管理成功與否的重要體現。今年是新課改實施後我區的第二屆國中畢業班,針對20xx年我校會考不理想的教訓,為爭取20xx年會考打一個翻身仗。在教學管理上我們始終把會考工作放在第一位。教學工作做到抓緊、抓細、抓嚴。開學初,根據上學期各科、各班的考試情況,教導處就組織九年級全體教師對上學期期末考試進行了成績分析,各學科對試題的考點與知識點進行了分析,並詳細分析了本屆學生的入學起點高,而在七、八年級時卻滑坡嚴重的情況,認清在教學上所面臨的巨大困難。在經過認真考研的基礎上出台了我校《20xx年會考備考計劃》。其次抓好晚自修和星期六的上課工作及數、理、化三科的優生輔導課,以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再次開好各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和期會考試的兩次成績分析會和九年級教師備考會議,及時分析總結教學上的得失,改進部署下階段的教學工作,使教學工作得以有計劃地開展。

六、體藝工作抓出成效,學科競賽成績喜人

由於生源所造成的種種原因,我校學生厭學面還是比較廣,在教學質量上短期內還是難以有所建樹。學生們也難以在學業上感受成功與快樂。沒有成功感就難以激發學生們對學校的熱愛和對理想的追求,也難以激發學生們對生活的嚮往。如何讓學習困難者享受成功感,近年來我們主要從素質教育入手,注意發揮學生的特長,根據學生自身的愛好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藝活動,同時結合學科競賽,抓學科尖子的培養,力爭在學科競賽上讓學生們出成績。今學期舉辦的體藝節是連續三屆體藝節中最成功的一次,主要原因是所開設的體藝項目都是學生們所喜愛的,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尤其是校園“十大歌手”比賽,學生們報名之眾,準備之認真,唱歌之投入,比賽效果之好都是我們始料不及的。許多同學都能為自己最後能打入決賽而興奮異常。歌詠比賽由於是“全民參與”,人人都是本屆體藝節的演員,集體主義的意識驅使他們在台上演唱不敢有絲毫的馬虎。連一向上課都坐不定的學生也變得一本正經,這也是我們意想不到的。讓學生個個都能在舞台上有表演的機會,讓有特殊愛好和有意表現自己的同學獲得成功的滿足,讓全體同學都能為集體的榮譽添一分光,這就是本屆體育藝術節最大的收穫。

此外我們還注重在學科競賽中讓同學們出成績,感受學習上的成功。為此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指導和支持各學科的有關老師開展優生輔導工作,從時間的安排和室場的配備都給予優先,同時通過輔導發現、挑選各方面競賽人才。鼓勵教師、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別的學科競賽和第九屆科技節、藝術節等活動。今學期在李秋羣、廖婉嵐、陳惠文等老師的積極輔導下,語文、英語競賽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其中九年級學生現場作文我校4名學生參賽就有兩位同學獲二等獎,一位同學獲三等獎。八年級語文學生速度速寫競賽也有三名學生獲得三等獎。區中學生硬筆書法比賽一人獲得一等獎,一人獲得二等獎,四人獲得三等獎,這都是近年來語文科組獲得的最好成績。此外端州區中國小藝術節我校也取得較好的成績,獲得總分三等獎。另黎晶同學獲書法比賽一等獎,陶燕君、陸進威同學獲二等獎。

七、以創“德育達標學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德育管理。

德育是學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作搞不好,教學工作就難以實施。本學期我校的德育工作是以創德育達標學校為中心,規範德育管理,以管理出成效。經過老師們的共同努力,我校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具體表現在:

1、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夯實和諧向上的思想基礎。

我校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長期有效地發揮德育教育主陣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滲透於課堂,溶解於生活。充分利用班會課、思想品德課、校會和國旗下的講話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我們還運用專題講座、主題班會、隊會等形式,深入進行法制安全教育,強化了學生們的法制、安全意識,確保校園內沒有出現任何的安全事故,學生也沒有違法行為發生。

2、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德育效能,創設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

今學期,我校立足實際,把整治校園環境,建設優美校園作為工作重點,加大改造力度。結合學校外部環境的改造,搞好文化櫥窗的建設和得體醒目的標語佈置,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每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卻有着明確的德育導向性。

3、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形成多方面教育、塑造新人的氛圍。

我校德育工作注重多方面教育,通過廣泛開展有益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今學期我們圍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這一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除了利用專題廣播宣傳及每月一次的校會、每週一次的國旗下講話,結合時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外。還通過多個主題活動的組織,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此外我們還將教育活動貫穿各項體藝活動,成效突出。結合本屆體藝節的藝術活動,我們繼續以“民族精神代代傳”為主題,開展“民族精神代代傳”合唱比賽;“百歌頌中華”卡拉OK比賽;“全民健身迎奧運”體育比賽;“抗戰民族魂”書法、美術創作比賽;“讓歷史告訴我們”讀後感、詩歌、徵文、故事演講比賽;“踏着英雄的足跡——紅色之旅”攝影比賽等,再次掀起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高潮,培養學生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通過這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全體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逐步養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律,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此外我們還通過舉行“平安記我心”演講比賽,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諧統一,營造大德育環境。

我校堅持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同學生家長經常聯繫,緊密配合。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們注重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導,每學期的新生入學家長會和期末家長會,我們都結合家庭教育家長們遇到的問題有目的地向家長們開設家庭教育專題講座,以提高家長們的教育素質。今學期,為更好地幫助家長們瞭解當代學生的思想特點,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們於11月22日晚上請來了市教育系統關工委主任樑慕勤同志,為家長們作了一場題為《面向新世紀,樹立新理念》的現代家庭教育報告,讓家長們受益匪淺。此外我們還利用新建的校園網站,開闢“家長學校”專欄,在專欄裏摘錄了許多中外家庭教育的文章供家長們閲讀,還經常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與家長溝通聯繫,對學生進行跟蹤教育,效果明顯。可以説,家長會、校園網站、聯繫信已成為我校與家庭聯繫的紐帶,成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橋樑。

八、優化育人環境,改善辦學條件。

一學期來,我校以創建德育達標學校為動力,努力優化育人環境,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師生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有利的條件。今學期,學校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仍然拿出四萬多元改造學校破舊環境。拆建了破舊的校門,遷移了不合地理位置的單車棚,拆除了多餘的台階,擴充了操場用地,新建了小型舞台,拆除了存有坍塌危險的南面圍牆,建起新的文化櫥窗。粘貼了圍牆瓷磚,鑲嵌了金屬校徽、校訓、校風及勵志標語等文字,使學校外貌煥然一新。初步改變了學校破舊的外貌,為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創造良好的環境。家長們期中來校參加家長會,對學校環境的改善給予了一致好評。此外我們還新建了校園網站,對加強對外宣傳交流,提高學校品位,指導學生學習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九、工會、團隊工作齊頭並進,“計生”工作落實到位。

學校工會及團隊在工作中能夠樹立創新意識和品牌意識,挖掘工作潛力,積極開展工作。學校工會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千方百計豐富職工生活,國慶和元旦兩個節日,工會分別組織了兩個大型教工聯誼活動。一是國慶前一日組織教職工籃球友誼比賽,並聚餐歡慶祖國56歲華誕;二是元旦前夜組織全體教工舉行新年迎春歌舞晚會,以歌舞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兩次聯誼活動增進了教工們的團結,也拉近了幹羣的距離,增進了集體的凝聚力和班子的親和力。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們也誠懇地接受教師們對班子所提的對有病痛的退休教師關心不夠的意見,在中秋節期間,工會不但對離退休教師組織的茶話會,兩位校長還分別帶隊登門對兩位卧病在家的老教工進行慰問,令其親屬感激不已。團隊組織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配合德育工作做好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富有成效的道德體驗活動。“計生”工作仍然注重對“一法一例”的學習,加強宣傳的力度,出好每月一期的“計生”宣傳版報,依時組織育齡女工查環查孕,全年沒教工違反“計生”條例,“計生”檔案規範,受到局的好評。

十、嚴格收費標準,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積極推進校務公開。

我校認真組織學習貫徹上級有關收費的文件精神,嚴格收費標準,今學期認真按照物價局新的收費標準收費,沒有出現亂收費現象。同時,加強學校內部會計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工作規範有序和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做到手續完整、數據準確、帳目清楚,日清月結,準時公佈收支情況,提高財務收支的透明度。認真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教育行風建設,將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校務公開和師德師風教育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了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推進了工作作風的轉變,提高服務質量。

十一、加強法制教育,認真做好學校安全隱患工作

由於學校所處環境及生源的因素,我們始終把法制安全教育作為我校的重點工作來抓實抓好,儘量防止學生違法違紀,杜絕安全隱患。為此經常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開設法制教育課,舉辦“普法”報告會,開展“教師依法育人,學生帶法回家”教育活動,對全體師生進行法制教育,增強全體師生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國慶和期末,我們邀請了我校的法制副校長到我校上法制教育課,讓同學們能過上一個安樂祥和的假期。學校按上級消防安全部門的整體要求,制定了《學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成立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學校各部門都有專人負責,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並做到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消除一切安全隱患,杜絕一切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一學期以來,我校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着不少有待解決的問題。其中對教師的管理制度還需進一步的完善;教師的教育觀念還需進一步的轉變;個別教師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及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還需加強誘導;科組、年級教師間的團結協助精神還需進一步地提高。我們力爭在新的一年裏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崗位動態管理體系;加大教師培養力度,努力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最終達到推進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7

本學期,學校的各項工作,在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xx鎮黨委、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在學校黨、政、工領導班子,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各位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回顧、總結如下:

一、樹立良好師德師風,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1、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明確職責分工。學校由校長室牽頭,通過開學初的行政會議 ,進一步明確學校每位行政工作職責。在日常的工作中,整個領導班子團結協作,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同時,在工作中能充分發揮了領導班子的民主管理作用,能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既分工又合作,勤政高效,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工作。

2、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本學期,學校在教師周前會上組織大家學習了黨報黨刊和先進教師的育人事蹟。同時,藉助市區級各類優秀教師的評選活動,學習周邊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着力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打造互相合作、共同提升的團隊精神。

3、健全制度管理,嚴肅勞動紀律,提高教師從教的自律性。學校根據教育發展的新變化,用規章制度嚴格約束、引導、修正、規範教師的教育行為,最終變規章制度為教師的職業自覺性,保證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相比以往,無故請假的教師少了,違反勞動紀律的教師少了,教師的制度觀和勞動紀律性得到了增強。

二、打造德育教育特色,全面提高育人實效。

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全力打造專業化的班主任、輔導員隊伍。學校以評選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等活動為抓手,鼓勵、促進班主任、輔導員加強德育理論的學習,努力造就一支胸懷育人理想、掌握現代德育理論、富有德育實踐經驗的班主任、輔導員隊伍。同時,學校定期召開班主任、輔導員例會,大家共同探討德育教育過程中好的做法及遇到的困難、困惑,同時少先隊依據考核細則進行量化考核,有效提高了工作熱情和班級管理的水平。

2、抓好學生常規教育和養成教育。少先隊全方位地抓好學生的常規管理,特別是抓好學生的集隊、兩操和課間行為規範等,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同時,針對學生日常行為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修定了《xx國小學生在校基本行為規範》,並通過開展“規範周”、文明餐桌評比、評選文明之星、評選文明班級等活動,使規範落實到了學生的實際行動中,取得的良好的教育效果。

3、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更需要家庭與社會的密切配合。平時,我們注重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繫,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班級qq羣等形式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和幫助,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地提高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4、加強德育陣地建設

(1)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端午”等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使學生更好的感悟我們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節約意識, 引導學生樹立鮮明的民族意識。

(2)繼續開展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少先隊圍繞主題,結合實情,利用櫥窗、板報等媒體廣泛宣傳“生命教育”的意義,努力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加強學生乘車、飲食、交通、防火、防溺水、用電等安全教育;組織開展生命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評比活動;邀請區禁毒大隊的警官,為全校師生作“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的講座;邀請區中隊的交警,為全校師生作交通安全有關知識的通識培訓。通過多種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健康、安全、成長、價值與關懷的教育,使學生認識、感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培養了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態度,學會欣賞和熱愛自己的生命,進而學會對他人生命的尊重、關懷和欣賞,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同時還梳理、總結了活動中的特色做法。

(3)有序開展“四好少年”評選活動。活動給特長少年、品學兼優和進步較大的學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起到了正確、積極的導向作用,受到了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歡迎。

三、強化教學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教學質量。

1、嚴格課程設置,強化教學常規細節管理。學校嚴格執行《國小學籍管理規定》等教育法律法規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按規定辦理入學、轉學、借讀、畢業等手續。學籍管理檔案齊全、規範、真實準確,且能按市教育局要求實行電子化管理。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認真落實《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使教學常規工作進一步規範化、制度化。每個月,教導處通過“定期檢查和隨機檢查相結合”的辦法,把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課後輔導、教後反思等作為檢查重點,並將檢查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督促教師及時改進。同時,每週對各教研組開展的教研活動進行跟蹤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切實保證每位教師能深入參與活動。

2、加強教學質量監控機制,努力提高學生的學業素養。本年度,學校在期中、期末學生學業情況檢測的同時,進一步落實教育教學的過程性管理。同時,教師們能針對學生目前的學習現狀和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教學中加以重視並針對性地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予以彌補,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業素養。本學期,在畢業考試中,我校畢業班三科綜合成績,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畢業班學科綜合成績列全區第十三名。學校的相對薄弱學科數學教學質量也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全區期中教學質量檢測中,學校三年級的數學學科列全區第八名。同時,在市級各類比賽中,我校師生均有不俗表現;在慶“六一”朗誦比賽中,獲得區特等獎,吳平老師獲區綜合實踐課堂教學評比二等獎,學生研究性學習獲區一等獎,王瑾老師獲常州市微課評比二等獎。

3、強化畢業班教學管理。本學期,學校以端正畢業班學生的思想態度和夯實基礎知識的掌握為重點,多次召開畢業班家長會、教師會、學生會,多方協作,共同謀劃,引導學生養成愛校、愛班、樂觀先上、科學學習的思想,教導處請專人為畢業班研究、制訂基礎知識的複習和訓練策略,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全面、更紮實。

4、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專業水平。學校組織各學科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做到培訓有記錄,回校有反饋。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使教師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個人的專業水平。

四、豐實教師培訓模式,有效提高科研成效。

1、強化校本培訓,抓實教師的專業知識理論與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本學期,學校以校本培訓為主要方式,組織各學科教師深入學習20xx版的課程標準,領悟課改精神,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用理論指導實踐,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組織教師自主學習了各學科《課型範式和實施策略》,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實踐,全體教師樹立全新的與課改意識、科研意識、自我發展意識,爭做學習型和研究型教師。

2、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教科室安排了掛牌課、常規教研課、隨堂課等多種形式的教研課,並能全程參與指導,確保活動質量。

3、開展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專業技能。為了促進青年教師儘快成長,學校重視了課題引領。目前,學校各級課題的研究正有條不紊地開展。本學期,我校王瑾副校長申報的《基於兒童視角,實施數學過程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入圍常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備案課題。6月22日,區發展中心陸衞英副主任、數學研訓員房小科和華羅庚實驗學校的數學專家朱敏老師為該課題進行了開題。課題研究的開展,必將促使教師不斷去實踐,去反思。教師反思意識的加強和實踐能力的提高,也必將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本學期,學校王平、吳平、李偉、程風等多位教師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報刊發表和獲獎。

五、紮實推進特色建設,深入促進內涵發展。

特色教育體系,是推動教育和諧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充分發展學生興趣愛好特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現實迫切需要。目前,我校以唱響校園和陽光體育為特色的校本課程已正常有序地實施。尤其是“校園足球”運動,正在我校蓬勃開展,已經逐漸成為了我校的一大特色品牌。本學期三月份,我校順利承辦了常州市金壇區“校園足球”推進會,學校在推進“校園足球”運動方面紮實有效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績,受到了與會專家、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目前,把“一校一品”的建設工作納入學校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中,推動了學校特色、品牌教育的發展。同時,學校建立了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特色教育教師隊伍,按規定配齊、配足、配好教師,積極開展體藝2+1活動,促進了學校特色教育的發展。

20xx年,我校被授予“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扶持學校”。學校以此為契機,從項目設置,輔導員聘任,活動場地安排,項目培訓活動過程監督、檢查,優秀項目活動展示等方面統籌安排,有效的保證了鄉村學校少年宮培訓活動的正常開展。本學期,我校鄉村學校少年宮獲評常州市“優秀鄉村學校少年宮”。學校少年宮學員的優秀作品,在常州市文明辦組織的“優秀鄉村學校少年宮”成果展中,獲得了很高的讚譽。這也必將成為我校繼續紮實有效地開展少年宮項目培訓的外驅力。

六、加強安全責任意識,提高後勤保障能力。

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學校總務處明確職責,切實抓好學校的安全保衞工作,為師生營造了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以安全法律法規為重點,以安全常識為內容,根據不同季節、氣候特點,針對本校實際,有計劃、多形式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消防安全演練,安全法規、安全常識教育,落實安全責任。學校與派出所、村委會等單位相互配合、齊抓共管,既保證了學校自身的治安秩序,又對學校門口的交通安全、治安等起到了監督作用。學校通過集體晨會、發告家長書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各類專題安全教育。

同時,學校嚴格執行《食品衞生法》、《學生集體用餐管理辦法》,做好食品、原料的定點採購,索證索照、食品留樣、食堂清潔衞生等工作,要求從事食堂服務的工作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同時搞好個人衞生,不帶病、帶傷工作。學校還不斷加強領導,建立健全食品衞生制度,嚴把“病從口入”關,學校還對食堂工作進行隨機檢查督促與指導,保證食品衞生和師生的飲食安全。

為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總務處及時進行相關物資採購、物品維修,加強了裝備管理,全力提高後勤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七、審視不足,不斷改進,力求突破。

半年來,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學校取得了一些成績,這歸功於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辛勤工作。但我們更應清醒地看到不足,並加以改進,如部分人員偏少的學科教研氛圍還不是很濃厚,課堂教學效率離“高效”還有差距,練習訓練的視野不夠開闊,內容、方式比較單一。學校發展的道路上肯定會佈滿荊棘、充滿坎坷,但我們相信在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有全體教師的齊心協力、腳踏實地、團結協作,xx國小一定能克難求進,學校的發展一定會有新的突破,學校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學校對外交流工作總結 篇8

回眸一學期來的工作,在學校行政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緊緊圍繞學校工作目標,秉承“精神文化引領凝神聚力創新”的理念,求真務實,開拓進取。通過轉變工作作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優化教育教學環境,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走內涵式發展之路,推動了各項工作健康快步發展。現將上學期各項工作情況向全體教師進行彙報。

一、堅持以“隊伍建設”為根本,在轉變提升中推動學校發展

一學期來,學校重視幹部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繼續完善工作方式,改進工作作風,促使各項工作更加紮實有效地運行。

(一)重視幹部隊伍建設,提高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堅持中心組學習培訓制度,對會議內容、上級文件精神、教育工作會要求等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領會,與50中分校幹部先後3次聆聽了教育專家講座,提高了行政幹部的理論水平;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召開了兩次會議,針對教代會提出的建議,行政幹部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查找了自身不足,提高了思想認識。行政幹部堅持深入一線。深入課堂,分年級聽、評課300餘節,瞭解教師教學狀況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的工作述職,校領導並根據工作情況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校長接待日、幹部與一線教師溝通交流等方式,廣泛聽取羣眾意見,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行政能力。

(二)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黨總支以黨的召開為契機,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組織黨員深入學習了會議精神,結合爭先創優,要求黨員在師德、師能方面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開展了黨員課堂面向全體老師開放的活動,黨員教師跨學科聽課共418節,並在黨員會上進行了聽課彙報。落實了黨總支書記與黨員談心制度,交流了思想。黨總支定期聽取工會、團委、教工團工作彙報。積極做好學生黨員的培養工作。在開展一幫一活動中,黨員教師與學生結成“愛心朋友”,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並在思想上進行指導。在開展“養良好習慣 樹五十形象”活動中,黨員教師積極落實全員德育觀。系列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僅錘鍊了黨性,更提高了黨員素質。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了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強調“立師德、強師能”,着力打造一支熱愛教育事業,鑽研教育業務,樂於奉獻教育的教師隊伍。

1.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專業素質

學校注重深挖自身資源,積極開展系列教育培訓活動, 召開了“正德厚生、 臻於至善”德育發展論壇、“躬行自明、精研立教”教學工作研討會及 “攜手耕耘、師徒共進”拜師研討會。在深挖自身資源的同時,學校還邀請區教科所科研員、資深專家及老教師為青年教師傳授經驗,進行專題指導。先後組織教師外出深圳、山東等地學習,聽專家講座,參觀新課程改革示範校等。這些講座與外出學習都為促進教師儘快成為思想過硬、業務精湛的教育教學能手提供了條件。

2.主題活動引領,加強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提高教研組長學術及管理水平,開展了一系列教研組長培訓活動。針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如何做一名優秀教研組長”、“課堂觀察的理論和方法”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依託學科“小祕書”機制,開展青年教師業務培訓工作,青年教師通過區、校兩級彙報課、研究課、公開課,提高了業務水平。組織開展校內中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有40名教師獲一等獎。同時,對第一屆免檢教師進行了增補,新增補了5名,共推出40名免檢教師。在校本教研基礎上,我校教師為區“e網通”錄課30餘節,展示區級以上研究課70餘節,承辦市、區級教研活動10餘次。

3.創新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堅持德育長效機制建設,落實核心小組、德育處、年級組長、班主任例會制度。在班主任例會上進行德育案例研討,組織了“如何開好常態班會”講座、“習慣教育”研討等活動。突出年級管理,完善落實《年級德育實施細則》,各年級根據學生特點,摸索不同的習慣教育方法,確定“實施習慣教育探索模式”研究課題,並加強校級德育課題“思齊班學生培養模式”的研究。注重對青年班主任的培養,完成了三期青年班主任的培訓工作,通過師徒結對,促進了青年班主任的成長。並開通了“五十德育”微博,搭建了班主任相互學習觀摩平台,提高了班主任隊伍的育人能力。

二、堅持以“文化建設”為先導,在文化引領中增強凝聚力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上學期學校繼續以“精神文化引領,凝神聚力創新”為核心,始終致力於學校文化的不斷構建,強化了50中本校和週轉校的文化建設工作。文化辦先後組織召開六次會議,與文化公司共同研討學校文化建設方案,力求形成學校獨特的校園物質文化。結合校慶六十年,在教師中開展了“為校慶方案獻計獻策”的活動。為了挖掘學校的傳統文化,利用假期,各處室、教研組走訪老教師,讓五十精神得以更好地傳承。

為了凝聚校園文化精髓,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校文化辦精心編輯了校刊《常青藤》和全員德育《丹葉濃情》案例集,有95位老師的德育案例刊登在案例集中,並製作了以《芳華歲月》為主題的20xx年年曆。校團委相繼出版了“先鋒報”、“金色港灣”,記載了學生們的感悟和成長。一本本校刊、團刊、年曆和案例集,展現了師生的精神風貌。加強對外宣傳,積極上報信息、新聞稿件,北京日報、北京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對我校工作進行了報道。我們用五十中濃厚的學校文化和人文情懷,提升着學校管理的品質,擴大着學校的影響力。

三、堅持以“全面育人”為目標,在特色活動中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以豐富的德育活動為載體,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促進德育特色建設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德育處在做好常規管理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更具特色的教育活動。各年級根據德育管理細則展開工作,進行了常態班會交流及年級展示。起始年級全面推行習慣教育,實施了習慣教育量化管理,形成了長效機制。積極推進“藍天工程”,安排好藍博課內容,組織學生到抗日戰爭紀念館、大興科普教育基地、永定門城樓和北京天文館開展了秋季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加志願者服務,學生代表團參加了第三屆模擬聯合國大會。結合“12.4普法日”,開展了“弘揚法制精神,增強法律意識”的法制宣傳教育。圍繞“故事德育,習慣育人”,開展了讀書節、《美就在你身邊》《我與老師的故事》徵文撰寫活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注重整合德育資源,繼續探索學校、家庭、社區協作機制。七年級、高一年級成立了年級家長委員會,並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

(二)堅持以課堂育人為主渠道,不斷提升育人質量

在育人途徑上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結合實際貼近學生生活,構建了“活力”課程體系,課堂教學內容靈活多樣,形成了活躍的互動課堂。通過積極的富有活力的教育生活,寓德育於各學科教育教學之中,加強了情感、價值觀教育,豐富了教育形式,創新了教育內容,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和綜合素質。

(三)發揮共青團教育陣地作用,全面提高團員素質

加強團隊組織建設,積極開展教育活動。七年級、八年級年級分別舉行了建隊和離隊建團儀式,黨總支給高一年級講了題為“學黨史 樹信仰 跟黨走”的黨課。校團委圍繞主題“成長在五十”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舉辦了學生代表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社會教育與青少年發展”的“高端訪談”。組織了“老師您好”教師節慶祝活動和首屆“聲音傳遞夢想”校園金話筒主持人大賽。開設了“新年郵局”,為校內師生傳遞祝福。舉行了首屆校園社團文化節。總之,系列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提供了展現能力的舞台,校團委被評為東城區團建十佳創建校。

(四)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諮詢室繼續開展好心理教育工作,接待學生、家長諮詢。在高三年級開闢心理輔導室,利用中午時間進班進行考前心理輔導。通過校園刊物《心靈之約》、《心語小報》進行心理知識的宣傳教育。舉辦了第五屆心理文化周活動。通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五)加強體育、美育、科技工作,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體育老師克服了“校安工程”帶來的場地困難,確保了體育課、課間操、眼保健操質量。舉辦了具有特色的師生共同參與的校運會。堅持傳統項目田徑、籃球隊訓練。

學校努力探索和開發藝術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在原有舞蹈隊、合唱隊的基礎上,新成立了小型民樂隊、器樂隊以及多種藝術社團,多角度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藝術素養。

學校非常重視學生科技活動,投入了專項資金購置大量科技設備,改善活動條件,邀請專家到校進行了科技講座,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科技節活動,並有多名同學在市區級比賽中獲獎。

四、堅持以“優化教學”為重點,在探究實踐中提升教學質量

(一)依託科研方法,立足課堂實效

堅持以“課堂觀察方法”為依託,開展了多次“課堂觀察法”的學習培訓,對有效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各教研組結合本組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課堂觀察法的實施促進了教師的自我反思,調整了教學策略,進而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繼續深入“注重課堂質疑,進行有效課堂提問”的研究,數學組組織了“聚焦課堂提問,創設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物理組以説課形式展開研討,文科綜合組針對“有效提問”在“指向性、有效度、學生回答、教師理答”等幾方面做了深入研究,進行了文綜組系列活動展示。其他教研組也相繼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深入研究。

(二)規範三級體系,強化課題研究

1.在已初步建立課程體系情況下,進一步尋求發展,形成自己的特色課程。

在課研部統一協調下,以教研組或學科備課組為核心,開展課程研究工作,努力構建 “活力”課程體系。建設了校本課程庫,涉及文理體藝信息通用心理及德育各個學科近百門課程,根據不同的教育教學需求,因時因勢選擇適合課程服務於學生。

2.以課題為牽引,促進教師課程實踐成果與研究成果的相互轉化。

我校多個學科在此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青年理財》、《軟式壘球校本化實施與學校體育特色文化建設研究》正在以課題的形式進行深入研究。文化辦撰寫的《構建多元開放靈活的“活力”課程體系、全方位提升學生素養的教學實踐》對實施新課程以來校本課程體系的開發與實踐進行了全面總結歸納,美術組完成了《kt板實踐與研究》課題,上述兩項成果參與申報了第四屆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結合課堂教學實踐,申報了區級立項課題《依託課堂觀察方法 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

(四)關注畢業年級,用心做好工作

學校在畢業年級的工作上確定了更高的目標,並在日常工作中強化管理,激發動力。組織開好每次工作研討會,在學期末的區統測中畢業年級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五)加強對外交流,拓展辦學途徑

為進一步拓展學校發展空間,開闊師生視野,學校加強了對外交流。上窗體底端學期,我校與昆明官渡五中建立了友好學校;18名師生赴美國自由高中進行訪問交流;進一步推進我校與50中分校的深度聯盟;教工團組織青年教師到房山區南梨園中學進行了交流和同課異構的展示,他們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視角和教學方法贏得了一致肯定。

五、堅持以“優質服務”為宗旨,在服務保障中提供有力支持

上學期各部門進一步強化了服務意識,形成了“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生活服務”的良好氛圍,為學校的建設發展給予了保障和支持。

(一)在簡陋的工作環境中,電教組教師錄製各類課程200餘節,實驗室開設各種演示實驗371次。圖書館和教務處老師工作嚴謹細緻,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總務處老師堅持做好兩校建設與保障,在加強週轉校硬件建設的同時配合校園改造工程,做好本校的建設工作。順利完成了20xx年的部門預算。住宿部在特殊時期完成了週轉校內的宿舍改造和外租賓館的各項工作,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保障。

(三)衞生室與各部門密切配合,完成了防病防疫、計劃免疫接種、學生體檢、紅十字工作,做好常見病和慢性病的預防。

(四)辦公室老師認真做好各項工作,及時上報信息,完成職稱備案、進行新教師招聘、工資補發等。舉辦了離退休教師團拜會,編輯完成了年報和北京教育志的修志、補志工作。

(五)充分發揮工會組織職能,積極為學校發展進言獻策,對學校主要工作進行監督。組織教職工開展了冬季鍛鍊,觀看電影《一九四二》,在校運會上,進行了廣播操、太極拳表演,成立了教職工俱樂部。積極為特困職工申請困難補助,慰問探望生病生產的老師等,使教職工深深感受到了工會組織的關懷。

六、堅持以“查找問題”為抓手,在反思求變中推動發展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的付出和努力,要想有新的進步和發展,就需要我們靜下心來,認真思考。我們只有不斷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才能在反思求變中推動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一)進一步提升教師禮儀素養,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奠基良行,行為世範。教師禮儀素養代表着學校的品質,每一名教師就是學校的形象代言人。步入新學期,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教師禮儀規範,切實做到事事處處嚴格遵章守紀,注重自身形象,發揮引領示範作用,使教師更具有禮儀風範和特有氣質。(現在文化辦正在制定五十中學教師禮儀規範細則,新學期我們就要按照禮儀規範去做,這也是學校實現更高目標的有力保證,學校要發展,教師禮儀要先行)

(二)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堅持創新力求實效

各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拓寬思路,尋求突破口,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力求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對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應深入持續地開展,使之更具有持續性、系統性,進而形成體系化的工作模式。發展無止境,創新就無止境,而創新是打破瓶頸的有效途徑,我們現在有很多項目是富有創新的,不應放鬆忽略,我們可以不斷擴展創新的項目,更不應輕易的放棄以有的富有創新的工作,應更持續不斷地完善它。

(三)團結一心謀求全新發展,齊心協力打造品牌學校

藉助校安工程,我們的校園將變得更加壯觀美麗,硬件設施更加完善,打造品牌學校已成為我們的奮鬥目標,這其中的核心力量就是我們全體教師,為此,要進一步增強責任心、榮譽感,將學校發展與個人發展融為一體,要有擔當精神,工作中永不懈怠。各部門之間更要加強溝通與交流,掌握必要信息,得到彼此的配合與支持,着力提高工作效率。總之,我們要團結一心謀求學校的全新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老師們,煥然一新的校園環境,凝神聚力的校園精神,六十年豐厚的校史積澱,我們已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定會努力把握學校發展的新機遇、新要求,匯聚智慧和力量,發揮整體優勢,共同去開創五十中發展的新局面。

標籤: 精選 對外 學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xuexiao/qopkr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