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學習總結 >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精選12篇)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精選12篇)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1

經過幾次較為深入的對魯班湖旅遊資源的調查研究,我們已經逐步掌握了魯班湖的基本情況,這裏就我個人在這次研究性學習的看法和感受作以下總結。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精選12篇)

在這次活動中,我任務重點是負責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這其中就包括魯班湖的概況,現有旅遊資源和產生的經濟效益等原始資料的收集,以及對當地工作人員和遊客的問卷調查資料的收集。這次是我們四個人第一次在一起進行課題的研究性學習。由於對研究性學習的理解不夠深,以及沒有太多的社會實踐經驗,這就決定了我們四個人必須團結在一起,組成一個集體,用各自的優勢去彌補他人的不足,從而使我們發揮出更強的戰鬥力。

我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十足的進步。無論是在面對多種選擇的關鍵地方,還是在應對社會上各類人物上,我都在這次的活動中積累了寶貴的社會經驗。無論是在選擇資料內容上,還是在整理資料和統計資料上,我都通過這次活動深刻體會到了統籌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無論是在社會實踐能力上,還是在社交能力上,我都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提高和進步。通過這次活動還使我們理解到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聯繫起來的重要性,運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研究性學習個人自我總結。又進一步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社會經驗的積累。另外,通過這次活動還使我們清晰的認識到只有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今後的社會上站住腳,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2

一、確立研究性學習的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

學生學習目標

【1】豐富自身學習方式,在積極自主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教師指導下,理解並運用已學知識,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瞭解並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方法、艱辛和快樂。

【3】培養自主、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加強社會責任感。

⒉教師培訓目標

【1】轉變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成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2】拓展學科知識,加強教師間合作、學科間的交叉、滲透與融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3】在參與、指導學生克服困難,共同研究建立新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⒊學校管理目標

【1】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

【2】在研究性學習的管理、組織、實施中探索、重新組合並完善示課程體系。

【3】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為切入點,開展課程改革的教育、教學科研。

綜上所述,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總目標:

【1】 以學生髮展為本,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受教育、教學的主動權交還學生。

【2】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促進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的轉變。

【3】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以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為切入點,開展課改教學科研。

為了更切實、有效地實現課程目標,我校建立了研究性學習課題組。自XX年7月,課題組依據教育部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結合我校學生狀況,開發、自編了內容包括:走進研究學習、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和一般程序、研究性學習的案例(本校學生研究個案20例)、研究性學習評價等四個主要問題,形式新穎、圖文並茂、印刷精美的校本教材試用本。9月份開學試用後,深得廣大師生的喜愛,今至進行了三次修訂,逐漸趨於完善(見附件1)。

同時為了提高教師自身培訓和對形式指導作用的實效性,我們為參與研究性學習指導工作的教師配備了《研究性學習教師導讀》一書,人手一本。以便按研究性學習的進程與階段,組織對教師的培訓和教師對課題的針對性指導。

二、建立課程實施的兩級管理、指導和協調系統

研究性學習是學校自主開發的一門新課程,在管理中有許多新特點、新問題。我們師大二附中作為北京市首批示範高中,自XX年至今建立了由校長、教務主任、學生處主任、總務主任、教科室主任和“研究性學習”教研室主任構成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發展委員會,和主管校長共同領導、負責課程的管理、組織和實施。

一建立學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管理指導系統

二建立教研室、學生處與學生之間的管理、協調系統

從XX年起我們在高一、二年級各班設置了研究性學習課代表,和班主任、指導教師一起負責研究性學習的管理、協調工作,由教研室、學生處直接領導,堅持每週一次的工作、交流協調會議。通過他們及時佈置和協調各類活動情況與資料的收、發,實現了對XX屆-XX屆的 六屆、十二輪共計 76個班、1200 多個課題組學習活動的管理與調控。自XX年1月,我們學校又起用了自己研發的研究性學習專用網,實施了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全程管理與監控,建立了研究性學習課題(項目)活動、學生個人活動情況以及教師指導、管理、監控的電子檔案和數據庫,大大加強了對課程實施與管理的監控力度,也大大提高了學校資源的節約程度。通過幾年來的實踐,要對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嚴格、規範化常態化的管理,網絡化的全程監控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3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研究和調查,我們小組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也不枉費我們大家辛苦一場。

這次我們小組研究的課題題目是:為什麼金華青少年越來越不瞭解金華?通過這次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金華的當地人對自己本地風俗文化的瞭解程度。這是一個關乎我們自己的貼身問題,離我們自己的生活比較近,研究起來比較方便,也比較有意義。在活動中我們這個組的組員表現的很好,大家表現的很認真,也很團結。所以質料收集的很順利。當然,在活動中也有失誤,但是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我們都把一個個困難給克服了,心裏無比的快樂。我想之所以要開這一門課程正是要培養我們動手動腦的能力。

我們的研究性學習是豐富多彩的,再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培養了我們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我們組員之間的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次活動還使我學會了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上,學會了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使我初步瞭解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為我以後更好的適應社會提前打下了基礎。

這次活動使我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謝學校給予了我們這次機會,增強了我們的能力。也感謝在調查中給予支持的每一上人和小組的其它成員。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有的去上網找資料,有的忙着往圖書館跑,有的拿着相機去拍下有用的素材,還有的成員保管並整理所查到的資料。經過好幾周的忙活和整理,大家終於可以坐在一起整理材料並討論下一步的計劃。在討論中,我們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使下一步計劃更加周密和嚴謹,也為了節約更多的時間來做後期的工作,讓我們的研究性學習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我們課題的目的與意義:我們將較為深入地探究這種現象的原因,結合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教育等各種因素來分析得到較為準確的結果。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課題研究,青少年們能夠正視這一現象,並得到啟發。讓自己以及周圍的人能正確地樹立起對於本地文化的觀念,正確的態度,並能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加深自己的理解。也希望能夠呼籲更多的青少年在接受各種文化的時候不要忘記本地文化。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中,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增強自身對於社會問題的看待角度全面性,提高自身實踐能力。

經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們瞭解到本地人是怎麼對待自己本地的風俗文化,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本地的風俗文化,還可以瞭解到金華人是否重視自己的本地風俗文化,是否對自己本地文化採取了什麼政策或保護措施。

這次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我們採用了調查問卷的形式,從調查結果的分析中看,我們瞭解到很多青少年對自己本地風俗都不是很重視,而且很多的青少年對自己本地的風俗習慣都不是很瞭解,大多數的學校對當地的風俗從不進行教育或宣傳,導致了很多青少年都不知道自己本地的風俗文化。很多青少年所知道的風俗都是通過父母才瞭解了一點點,要是父母不提醒,他們壓根就不會想起有什麼風俗,我想這個和學校的教育制度有很大的關心,所以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使一些學校能夠引起重視,加強對本地文化和風俗習慣的教育和宣傳,使請少年們不至於不瞭解的自己本地的風俗。

除了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之外,父母也應該輔助學校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這樣雙管齊下,青少年就不會不瞭解當地自己的風俗文化了。所以教育孩子不僅是學校的事,也是家長的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也應該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不僅要教育做人方面的,也還教自己的孩子有關當地文化的一些知識。

自從進入學校,很多學生學習的大多數是書本上的知識,很少接觸到本地的一些文化,致使了很多學生越來越不瞭解自己本地的一些基本文化。我認為這對學生來説是一種莫大的悲哀,當外地人問起自己本地的一些文化時,學生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我認為那些外地人不笑話才怪類。從這裏也可以知道我們中學生學習本地的一些文化的重要性,也説明了學校要開設鄉土課程的重要性。

通過這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們都學到了很多東西,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對我們以後的研究性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4

通過這次社會調查,我覺得我收穫很大,我在這次任務中擔任記錄員,雖然任務算是最輕的,重要是對各個來訪對象作簡要的文字記錄。但我感覺還是很累,主要是由於交通不方便走了很多路,我想這這可能也是制約魯班湖旅遊業發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次,這次調查,使我們更早地接觸了社會,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在我們這次採訪中,有積極配合我們採訪的,也有態度比較惡劣的。比如説縣旅遊局就很配合我們採訪,而鎮政府漁場負責人則完全不配合,多次責怪我們來得不是時候,並且拒絕採訪和提供資料,當時真的覺得很惱火。不過仔細想一想這其實是一個素質問題,鎮政府漁場各個辦公室裏全部擺設的都是麻將,不幹實事,這可能也是制約魯班湖旅遊業發展的原因之一。

這次活動還使我學會了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上,學會了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使我初步瞭解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複雜關係,為我以後更好的適應社會提前打下了基礎。

這次活動使我的綜合實力得到了提高,特在些感謝學校給予了我們這次機會,增強了我們的能力。也感謝在調查中給予支持的每一上人和小組的其它成員。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5

經過我們對魯班湖多次細緻的調查,已對當地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環境污染,生態農業以及旅遊業的發展情況有了一個詳細的瞭解。

這次活動,小組分給我的任務是策劃具體行程和攝影,所以,這次活動的路線,時間以及採訪計劃是由我來安排的,還有就是這次的所有照片、圖片也是由我負責。擔任策劃,使我受益非淺,讓我認識到了統籌安排的重要性,比如我們去蠶種場採訪,由於我一時疏乎,忘了一個重要的採訪對象,結果既耽誤了時間,又使大家多走了近1公里的路;擔任攝影,也使我學到了許多攝影的技巧,比如在選景方面要特別注意,不然便會照出一些毫無意義的相片。還有在照像時,手一定不能抖動,否則,照出的相片便會模糊不清。

這次活動給我帶來的好處不僅是以上兩點,還有許多;比如通過這次活動,使我更清楚地瞭解社會,為我以後進入社會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這次活動,也讓我學到了許多社會交際知識,懂得了許多社會關係;這次活動,還讓我把許多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實踐上,學會讓自己去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我也感受到了自我解決問題的樂趣。這次活動最重要的作用是使我看到了三台縣旅遊資源開發的不足,促使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為三台縣以後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這次活動鍛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特此感謝學校給我們的這個良好的機會。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6

研究性學習,歷時五個月,長達20周,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時間裏,我體驗到了師生共同參與活動的樂趣,雖然是第一次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但是和學生一起,通過努力,看着在自己的指導下,學生努力的付出下,他們一同精心灌溉的種子終於一點點地發芽、破土而出,甚至開出了美麗的花朵,在最後的成果展示中,我感到自己已經置身於開滿鮮花的小花園裏,收穫着,慶祝着,品嚐着豐收的喜悦,研究性學習個人總結。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又是第一次參加研究性學習,沒有什麼經驗,在一邊備課一邊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學生也教會了我很多,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學相長。首先,教師要做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者。研究性學習的本質是讓學生主動探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應以知識的傳授代替學生的學習和探求體驗。在確定研究課題環節,怕學生想不出好的課題,就給學生羅列出了很多參考課題,大多都是和學科教材緊密結合的課題,例如“購房貸款決策問題”、“神六與化學”、“汽車中的物理”、“李白詩歌‘月’意象分析”、“英文精曲賞析”等。本以為自己拋出的課題學生肯定會借鑑個一二,誰知學生自己推出的課題更讓我耳目一新:“省錫中高一學生叛逆心理與學習生活的關係”、“省錫中堰橋校區植物種類研究及其分佈情況”、“省錫中堰橋校區高一學生消費傾向調查”、“我國曆代服飾的變革”、“省錫中校服的優化設計研究”這些課題,不僅僅與我們的校園生活相關使課題更具有意義,而且學生顯露出了極大的興趣,研究熱情非常高漲。

其次,教師應該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一方面,教師不能事事包辦代替,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做,哪怕是在實驗過程中得出不正確的結論,對學生來説也是有意義的;另一方面,學生的探求活動應該有嚴謹的計劃,在選題、分組、調查、查找資料等方面,教師要給予具體有效的指導,個人總結,研究性學習個人總結。作為一名指導老師,我本能地把各個研究小組攬入了自己的胸懷中,鼓勵他們,替他們出謀劃策,希望他們能夠多走一些平坦的道路,少走曲折,我經常找課題小組長談話,瞭解他們的研究動態和遇到的困難,每當他們把發現的困惑告訴我,我都會幫他們出主意,從一定程度上來説,限制了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例如高一2班研究小組談到研究植物需要學校的圖紙,而別班學生拿到圖紙後拒絕借給我班學生,我就幫他們去找別班的老師解決問題,雖然最終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卻沒有鍛鍊到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最後課題展示階段,我還想主動幫學生承擔打印課題研究報告的工作,但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包辦錯誤後,把任務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總結到了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教訓,鍛鍊了與人相處的能力,總結了馬虎、不認真導致任務拖沓的教訓。

此外,教師還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學生難以深入之時,要給學生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以啟迪學生深入地探尋。這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研究性學習的涉足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大體上可以分為自然、社會、科技、文化幾個部分,這些領域特點不同,因此探尋方法也不盡相同。這種差異性也表現在中學課程中,每個學科都有自身的特點,教師要善於利用不同學科的特點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指導。當學生遇到學科知識性問題,我不得不讓他們去請教學術顧問,這對自己的綜合素質也是一大考驗。17班“計算機組裝和維護”課題小組學生曾經請教過我成果展示方面網頁製作遇到的困難,有關計算機維護過程中的經驗,我只能讓他們去請教計算機老師;2班“巴金的創作歷程及其影響”課題小組學生向我請教關於巴金老人生平經歷簡介和對巴老的評價,我並未做過深入的研究,甚至只是皮毛上的瞭解,不得不自己先去搜集整理一些資料;17班研究“《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人物形象分析”課題小組學生問我怎樣理解妙玉的判詞,怎樣看待妙玉這一人物形象,我抓緊看了看劉心武的《紅樓望月》、周汝昌的《紅樓十二層》。在指導學生研究的同時,我也從中學習到了不少知識,使自己得到了充實和提高。

在研究性學習結束之際,在看到累累果實的同時,總結這一階段的工作,其間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個別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只是流於已有材料的整理和拼接,缺乏自己的主見,收穫不大;有的小組研究得比較淺,並未將研究落到深處,沒有竭盡全力花功夫,對自己沒有過高的要求;有的小組未能全部發揮組員的積極性,仍有個別組員未能積極參與小組合作,組員之間的團結交流也未能很好地進行。但總體上來説,每個小組都能在最後的階段,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成果的環節是他們最興奮的時刻。

有付出,有努力,有不足,有收穫,總結經驗,期待更好!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7

在開放的情境中主動探索,親身體驗,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學習,提高能力,我們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收穫,得到鍛鍊,提升自我。

這是我們對本次研究性學習的真實體會。

在楊老師的策劃組織下,我們組員參與調查研究了《紅樓夢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這一研究課題。由於研究性課題的主要內容涉及到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在過去的學習和生活中,真正對這本書有研究或是看完的同學也不多,因此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組員們都抽出時間去閲讀這本名著,而且十分投入,加之此次研究性學習中還要去總結一些前人對這部名著的評價,所以我們也就更加努力和配合,以求獲得更多的收穫。正是這種積極高昂的態度以及楊老師正確細心的指導,使我們最後的研究取得了成功。

下面我們就將聯繫實際情況,具體談一談在研究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一、準備充分 目標明確

在研究性學習的初期階段,我們組員都感到有點不耐煩,畢竟要讀完一本文言文名著,又不能粗略地讀,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時楊老師一直在我們身邊鼓勵我們,並且耐心地為我們解讀書中的相關句子,還告訴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調查什麼內容,調查的具體對象是誰,調查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想取得什麼樣的調查結果,採用什麼樣的調查方式等等這些具體的事項,才能高效率,高質量的完成調查研究。這令我們頓時恍然大悟,於是收拾好心情,調整好心態,安下心來做準備。終於,過了近一個月,我們組員都把這本名著讀完了,期間遇到的困難不少:不能理解的句子多,待分析的內容多,分析的難度大。。。。。。困難重重,使人望而生畏!

但我們依然挺了過來!

二、團隊精神 合作至上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比如這個組員負責找關於賈寶玉的,另一個找林黛玉的,還有一個又找薛寶釵的,等等。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助別的組員。正是因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以集體的利益為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係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間。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三、體會其中的好處

原以為高中生活只是緊張的學習,其實非也。

高中生活原來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學習”這個課題來説吧,開始還不知道它有何意義,自開學到現在,這個過程帶給我們許多學習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從一定角度看來,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及社會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機械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而研究性學習具有學習內容的綜合性與開放性,學習主體的參與性與自主性。學習過程的創造性與多樣性 ,學習評價的多元性與社會性等特點,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特點恰恰可以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的,自由的,寬鬆的,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學習轉變了我們的學習觀念,和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以我的小組而言吧,説它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説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同時,研究性學習也促進同學們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在學習研究中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我作為本組的組長,有時在分配工作過於疏忽,執意按自己的意願去做,結果造成某些缺漏和過失。幸好還不算嚴重,否則我真無地自容,組員也沒有責怪於我,反而給我補遺拾漏。我想,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有我們感情的橋樑在起着作用吧。這段日子,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閲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

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大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總結,它讓我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8

研究性學習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單憑一人之力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完成的。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合作,是整個團隊,是大家共同的努力。這讓我們深有體會,在這次研究性學習中,我們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開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頭尋找相關資料,沒有分配任務,開會討論,等到組內開會召集時,才發現,不是有的資料沒找到,就是同樣的資料找了好幾份。組員們在這種情況下並沒有互相埋怨,而是趕快聚到一起開會商議補救之策。我們將任務分割成幾份,派給組員,大家同時工作但側重點不同。比如這個組員負責找關於賈寶玉的,另一個找林黛玉的,還有一個又找薛寶釵的,等等。如果有的組員提前完成任務,也會熱心主動的幫助別的組員。正是因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幫助,以集體的利益為主。在四個人之間,合作的關係依然緊密,如果查找到與其它組員要找的有關的資料,大家都會拿出來共享,正是由於這樣,雖然研究任務很重,我們卻也沒有耽誤很多學習時間。團隊的精神在每個人心中,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

原以為高中生活只是緊張的學習,其實非也。

高中生活原來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學習”這個課題來説吧,開始還不知道它有何意義,自開學到現在,這個過程帶給我們許多學習的情趣和全新的感受。

從一定角度看來,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從學習、及社會生活中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增強思考力和創造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性局部性和機械性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而研究性學習具有學習內容的綜合性與開放性,學習主體的參與性與自主性。學習過程的創造性與多樣性,學習評價的多元性與社會性等特點,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特點恰恰可以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民主的,自由的,寬鬆的,向上的學習氛圍,這有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學習轉變了我們的學習觀念,和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以我的小組而言吧,説它簡單,最終成果只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但是,真是搞起來,要多方面考慮,還要收集有關資料,再加以運用,這自然會遇到許多麻煩,它給我們很大創新空間和實踐機會,轉變我們對學習和生活缺少獨立思考新發現的一些依賴觀念,改變我們“死讀書”的學習方式,創造另一種學習的風氣,營造更優的學習環境。這對學習科學文化的學生來説也是一個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良好機會。同時,研究性學習也促進同學們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這個我在學習研究中有切身的體會,像哪個同學有何特長、愛好,對事情處理的態度,協作能力如何,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我作為本組的組長,有時在分配工作過於疏忽,執意按自己的意願去做,結果造成某些缺漏和過失。幸好還不算嚴重,否則我真無地自容,組員也沒有責怪於我,反而給我補遺拾漏。我想,這不僅僅是一種責任,還有我們感情的橋樑在起着作用吧。這段日子,我們一起外出調查,一起查閲資料,一起總結分析,一起解決問題。經歷瞭如此之多,組員之間不知不覺中建立了友誼,加深昇華了友誼,這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無疑會起巨大的作用。

我們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激發了自由創新的熱情,培養了獨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學精神,同時提高了我們協作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正好填補了我們在課堂上學習的不足。我想這是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以上就是我們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心得體會,它讓我們得到了鍛鍊,無論是社會交往的能力,還是自身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9

一、工作回顧

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樣的研究活動,不但可以發揮學生創造性,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素質。

l。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研究思路及任務。

各班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明確職責,具體分工,並明確了研究思路,有嚴密的實施計劃,確定研究方案。

2。確定研究方式,指導學生選題。

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要求,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主要有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類。其組織形式也有小組合作、個人獨立和個人與集體相結合之分。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選擇課題研究,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

3、培養學生科研意識,鼓勵學生大膽實踐。

課題確定後,我們組織學生進行科研方法的培訓,給他們講如何設計調查問卷和活動方案,如何開展社會調查,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在活動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在研究中注重親身參與,體驗過程,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之後,組織學生進行了開題論證會,交流選題的經驗。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還印發了“活動記錄表”,學生記錄每次活動的情況,便於課題分析和總結評價。

二、經驗和體會

(一) 經過一學期的實踐與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有了初步的瞭解,探索出了“以課題研究為主要類型。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形式,研究主題下選擇小課題的組織方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方式。

2。教師的教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摒棄了陳舊落後的教育觀念,改變了課堂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漸成為了教師主動的教學行為。

3。開展研究性學習,既提高了學生思想素質,鍛鍊了學生意志,又增添了他們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學習的信心,培養了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也深深地體會到:

1。 開展研究性學習,是我們實現培養人才目標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研究性學習,不僅只是開展一些學習活動、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課程的高度來認識,只有這樣,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才能落到實處。

2。 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等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處理好與學生平等、和諧關係的同時,也要發揮指導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實施。

3。開展研究性學習,我們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選題,因地制宜,聯繫生活經驗,發揮優勢,選擇自已熟悉和喜歡的,有研究意義的課題。

三、存在的問題

1。 我們在整體研究中仍存在發展不均衡的狀態。有的主題開展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而有的主題卻冷冷清清,無動於衷;有的課題小組熱情高漲,成果不斷,而有的小組卻一籌莫展,不知所措。

2。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我們的評價機制還沒有跟上,特別是過程評價。學生在每個研究階段都還沒有作出自我相應的評價,致使部分成果沒有及時得到總結,挫傷了部分學生的研究熱情。

經過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和探索, 儘管存在不少問題,但總體上我們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隨着學生對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重視,我們有信心更加科學,更加規範,更加富有成效地把這門課程搞好。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10

我們這次研究的內容是《垃圾資源化》,以下是我們研究題目的具體內容:1、垃圾處理的方法2、垃圾如何分類、回收3、個別垃圾個別處理。

研究一個課題,首先應該確定研究方向。我們的研究方向是從生活入手,配合現在國際環保的要求,我們選擇了這次的主題。與此同時,雖然是第二次研究我們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制定實驗方案。在制定實驗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身為組長要有掌控能力,由於我不很得心應手研究便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一拖再拖。所以針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應該事先制定出一份詳盡的時間表,然後應該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執行。只有在這樣詳細的規劃下,我們才能按時完成任務。

雖然我們的報告成功完成,但由於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一些詳細的工作沒有完成的很好。

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我也得到了許多收穫與財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規劃”的重要性。世間萬物皆有規律,而計劃就是一個能時刻跟隨規律,調整規律的時間表。只有在嚴格的規劃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課題和項目。

第二就是明白了“責任”。身為研學的組長,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費在個人享樂上,這就是責任的意義。同時還要確立責任意識,只有當一個有責任感的人處於領導地位,這樣他所帶領的小組才能在紛繁混亂的環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時也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和社會影響力

第三便是“效率”。沒有效率,就如同浪費時間。有的人能在學校便把作業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揹着未完成的作業一起趕到學校,這就是差距。而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當於有了三頭六臂,一個人可以處理好多事情。而專心就是效率的保證,只有當自己處於一個專心的狀態,會感覺時間像是停滯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請自來”了。

第四,享受“不享受”的東西。每個人都有愛好,但各位同學中極少當成愛好的。當然,我也並不把研究性學習當成一個愛好,因為研學,也是學!但是,如果我們轉變自己的看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學習和自己一切不喜歡乾的事,就一定會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有了興趣,什麼都好説。

第五,將壓力變為動力。整整一個學期,研學給我帶來最大的感覺,便是那巨大的壓力。當看着周圍的同學們相繼完成了實驗,寫完了報告,我們組的試驗還只停留在紙上,我充滿了壓力與危機感。也正是這樣的危機感,為我加速,促使我按時完成了任務。而有些人,遇到壓力瞬間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自亂陣腳。我們應該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總有完成的時候。當有了這種壓力的時候,我們的動力和潛能才會被真正地激發出來。

第六,團隊精神,每一個團隊都應該要有團隊精神。“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斷,而一把筷子卻很結實”——這便是國小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團隊精神”時所舉的例子。沒錯,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級為單位,是為了增加我們的團隊精神和能力。在被劃分成研學小組的同時,這種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鍛鍊。如果是以班級為單位,僧多粥少,不是每個同學都有鍛鍊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往往被班級中少數幾個“積極分子”所掌握,鍛鍊的機會總是在他們身上。而因為有了研學小組,每個人得到鍛鍊的機會近似均等,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鍛鍊團隊精神的平台。有了團隊精神,當我們在社會上加入某些團體後,我們要有在團隊中協調等能力,充分發揮出每個人的創造性,同時將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説,“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團隊中,每個人不但能力能發揮出來,同時還有可能超常發揮。

第七,聽指揮。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羣龍無首的精鋭部隊那也只是一羣烏合之眾!如果一個團隊中大部分人不聽從指揮,那麼這個團隊也就無異於“羣龍無首”。大吵大鬧地反對,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幫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對自己,對大家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所以,聽從指揮,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我還想説的還有很多,值得總結的也還有很多。這次研究性學習不但給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並且收穫中我還學會了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11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已經教過的內容有:1、怎樣提問題;2、怎樣把問題變成課題;3、如何研究課題;4、怎樣查找資料;5、教學評價。有些教學內容在本學期教學中有涉及,但沒有拿出課時講授,在下學期的教學中要作專門的講解,如:調查與採訪;課題研究結果的呈現方式等。

二、教學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1、學生通過基於問題或主題的探究實踐,形成一種積極的、主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2、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並經歷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3、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究活動的體驗,發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從研究性學習的含義中我們可以知道,研究性學習課程開設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收集信息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實踐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對學生思維的訓練過程,在思維訓練中,首先就是訓練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其次是思維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開闊思路、知識準備、選擇方法。對學生的所有能力訓練,都要在學生參與的活動中進行,教師起一個引導和指導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怎樣提問題、怎樣把問題轉變為課題、如何研究課題。

1、怎樣提問題。包括這樣一些方面:

(1)什麼是問題?(要求回答或解釋的題目;尚待解決或弄不明白的事)

(2)問題從哪裏來?(看到的---即觀察到的、觸到的---實踐中遇到的、嗅到的---生活中遇到的、聽到的---生活中遇到的、想到的---來自外部原因或內部原因的驅使;所有問題都是通過人的五官感知而來,因此,這些問題又有主動和被動之分。人的五官感知外部世界後,是否產生問題,就在於人們對此的思考和有沒有問題意識了。)

(3)怎樣提問題,即提問題的方法;(提煉關鍵詞或中心詞,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三個方面提問題;提煉關鍵詞或中心詞,從類別、範圍、原因、結果、解決五個層次上提問題;運用發散思維的八種方法提問題:a、橫向思維法、b、縱向思維法、c、逆向思維法、d、側向思維法、e、分合思維法、f、顛倒思維法、g、質疑思維法、h、克弱思維法)

(4)問題的範疇或領域(所有問題可歸為三個領域:社會、自然、自我)

2、怎樣把問題轉變為課題。這裏要解決這樣一些問題:

(1)什麼是課題。課題是問題的深化,課題是由一些有價值、有創造的問題進一步形成的。(張怡主編.自然辯證法概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__.(141-142).)課題就是針對某一領域中具有普遍意義的特定問題,有明確而集中的研究範圍、目的和任務的問題。課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在內容上課題必須是成立的、合理的、可行的,可以從已知的條件開展實際的研究;二是在形式上必須是規範的,適合用科學的術語或通用的規則來表述。如課題“農村秸稈焚燒問題調查及對策”即由“農民為什麼要焚燒秸稈?”“焚燒秸稈有什麼危害?”“秸稈有哪些方面可以利用?”等若干問題組成。課題也是有明確意義的科學問題。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將“問題”昇華為“課題”,即讓學生在問題意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課題意識。所謂課題意識,就是指學生在產生困惑、疑問、不解即問題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構建更深層的心智圖式,如“我為什麼要研究這個問題?”“我要研究的問題涉及什麼範圍或邊界?”“我怎樣開展研究才是合適的?”“通過我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等。

(2)怎樣把問題轉變為課題。在我們所提的眾多問題中確定哪個問題作為我們研究的課題,這要經過我們的分析來確定。

A、作為課題的問題要符合這樣幾條原則:科學性原則、創新性原則、可行性原則。這裏的創新性與科學家研究中的創新性有着本質的區別,只要求所研究的課題對學生來説有意義就可以。

B、對問題分類,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知識基礎、時間可能、條件許可、經費許可、學習要求等)的課題。(1)根據問題回答的要求分類,一般可分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是什麼"的問題一般屬於基礎知識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到圖書館查找教科書和科普讀物類書籍找到答案。這種問題的解決一般比較簡單,通常可以通過撰寫讀書報告的研究形式來完成。"為什麼"的問題是屬於比較深一層次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根據問題設計研究方案或查閲資料,然後通過對資料和實驗數據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怎麼辦"的問題屬於決策類的問題。它不僅要回答問題是什麼、為什麼,而且要回答怎麼辦。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綜合地看待問題,做出決策。(2)根據問題的回答方式分類,一般可分為:①讀書報告類。主要以文獻方法獲取信息,然後彙編成文。②社會調查類。通過調查獲取信息,解決問題。③觀察記錄類。針對自然現象,不改變條件,堅持進行觀察和記錄,並運用觀察的現象和數據來回答問題。④參觀訪談類。參觀訪談法,通過參觀一些特殊場所,與相關人員進行訪談從而獲得信息,回答問題。⑤實驗研究類。通過改變受控條件進行實驗,從而獲得實驗數據、現象和結果,解決問題。⑥設計製作類。根據自己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發明和製作一些模型或實物。

把第一和第二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考慮,確定選擇什麼問題作為自己研究的課題,但是,作為課題,其文字表達有要求。

C、完善問題的陳述。作為研究的課題,我們必須要清楚研究的對象、研究的範圍、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在課題的表述中,要清楚地告訴人們,你研究的課題重點是什麼,研究方向是什麼,是什麼範圍內的問題,用什麼方法來研究。作為第一次接觸課題研究的同學們,他們往往在這些方面模糊不清,因此,課題研究的開展也就比較困難。

完善問題的陳述,就是要求我們根據選擇課題的原則、問題的分類和課題陳述的一般要求(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和研究的方法),對問題的陳述進行完善,使一般的問題陳述變為課題的陳述方式。課題的陳述可以是敍述式,也可以是疑問式。

3、如何研究課題。

課題一經確立,必須制定詳盡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是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着手具體研究活動的框架,也可以稱作課題研究方案。課題研究計劃或方案的基本結構如下:

(1)課題的界定與表達:揭示課題的論點,形成課題目標,以指導研究過程。課題名稱必須簡潔、具體、明確。對於剛剛接觸課題研究的學生來説,這點在教學中可以不作要求。

(2)課題的由來:説明產生課題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課題產生的背景。告訴人們你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是什麼原因激發了你想研究它的。

(3)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揭示課題的價值和課題的研究方向、重點。

(4)課題研究範圍的具體表述:即課題的研究內容,研究對象及實驗實施,資料採集等情況,一般來説課題研究越精深,課題研究範圍越小。

(5)研究的方法、途徑:方法與途徑務必明確,為實現研究目標可用多種方法進行。如:觀察研究、調查研究、實地考察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項目設計等。

(6)研究的步驟、進度:研究的具體規劃,確定每一步驟的時間安排。進度必須明確,否則研究拖沓,極易落空。此外,步驟與進度充分體現創造性的整、分、合的勞動,是確保研究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

(7)成果的呈現形式:可以是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論文或發明創造實物等,此外成果的檢測、評價手段等也應明確。

(8)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如果是小組形式的研究,各人的分工明確,以便使研究順暢高效。應當指出,研究計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研究活動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原計劃進行修訂完善,要學會將計劃性和靈活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9)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對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素質、物資情況、經費情況、領導支持情況、時間、空間等進行分析,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提出解決辦法。

對這幾個步驟,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多進行一些訓練,第一是讓他們記住這樣幾個步驟,第二是讓他們熟悉怎樣完成這些內容,這也是課題研究中的難點和重點。

當計劃制定好了以後,就要着手收集資料了。根據課題的研究內容,小組成員每人負責一塊,通過不同的方法去收集課題研究所需要的資料,如:從網站上查找、報刊上查找、圖書館裏查找、調查、走訪、實驗等。

關於研究性學習總結範文 篇12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信息時代學習方式變革的需要。 “教育作為一種傳遞文化的工具,它的內容和形式是隨着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而不斷髮展變化的。在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教育傳遞着不同的內容,並服務於不同的目的,同時也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農業社會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與之適應的是個別式學習;工業社會是大工業生產,與之適應的是集體接受式學習;信息時代最大特點是信息的複雜繁多,對信息快速而準確的處理能力尤為重要,效率低下的傳統被動接受式的'學習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與之適應的應該是高效學習、研究性學習、創造性學習。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研究性學習在語文學科實踐的需要。隨着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課的一部分正式實施起來,各學科也積極滲透研究性學習;語文學科就其性質來説應該是研究性學習的主陣地,高中語文自然應該是研究性學習的肥沃土壤。相對傳統的學習方式和現今的中學生來説,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全新的創造性學習方式。雖然研究性學習都在各領域各學科大力推行與實踐,語文學科也進行了不少嘗試,然而卻是少有真正語文味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具體表現為:語文專題式研究活動的多,語文課堂研究性學習少;課外校外研究的多,校內課內研究的少;研究性學習方法及理論研究的多,實踐操作研究的少。結果,語文研究性學習背離了自身應有的特點,使語文研究性學習等同於綜合實踐課,沒有體現語文研究性學習應有的特色,改變了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初衷,留下的只是一些徒具形式的空殼,影響了學生繼續深入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效果。

語文研究性學習要回歸語文,要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服務,高中語文要有高中語文的特色,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當然要有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個性,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開展了本課題的研究。

二、課題的界定及研究內容

關於研究性學習的定義,很多專家和一線教師根據自己的實踐體驗以及理論研究,給“語文研究性學習”下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定義,而國家《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研究性學習的概定簡潔具體、便於操作,“研究性學習 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裏就明確了研究性學習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特點,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培養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我們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有着建立在國家《指南》對“ 研究性學習”的界定基礎之上又與高中語文學科緊密結合的產物 本身固有的特定內涵 。

語文研究性學習,終歸還應該是具體的語文學習,而不應該是綜合實踐課。因此,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終歸還應該是具體的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它的目標就應該是具體的高中語文,主陣地就是高中語文課堂,當然也不排斥一定的社區語文活動,以及與其它學科的互相滲透與綜合。研究性學習的本質是學習,但有研究性質。這種研究性質怎麼體現呢?那就是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語文學習,那麼,這種學習就必然是實踐性的主動性的學習活動。研究,必然會發現新的問題,並繼而產生新的見解,因此,研究性學習又必然是一種創造性的學習。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不是科學研究,而是獲取知識、培養品德、形成能力,總之是學習,因此,仍然需要老師的指導,要在一定科學思想指導下科學的思考並實施。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認為,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高中語文課程學習為目標,以語文課堂為主陣地,創造性地從高中語文學習內容中自主選擇、確定相關主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個性化的閲讀與表達,從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語文學習活動。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範圍是很寬泛的,但凡高中語文學習的聽、讀、講、寫所有領域都是其研究學習的對象。

我們的課題遵循“問題就是課題,發展就是成果”思想,堅持“三個結合”原則,即把語文研究性學習與高中生語文學習相結合,把語文研究性學習與高中語文課堂相結合,把語文研究性學習與高中生知識的獲得、能力、情感、人格的形成相結合。課題目標定位為高中語文課堂學習實踐,旨在研究怎樣使高中生在語文聽説讀寫之中獲得主動發展、創造性發展,研究高中語文教師怎樣進行語文研究性教學,使師生都獲得高效發展,而不是進行關於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研究、爭鳴與建構。

具體説來,我們的研究內容定位為以下三個方面:

1.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素養,促進語文學科的“有效學習”。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動機,養成主動學習品質,扭轉長期以來的語文課堂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變傳統的“聽語文”為“學語文”,變傳統的“理論語文”為“實踐語文”,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語文學習效率。

2.開展語文“創新閲讀”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素養,促進語文學科的“高效學習”。通過個性閲讀、創造性閲讀的探索與指導,激活學生潛在的創造慾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新學習的素養。

3.開展“專題研究”活動,培養教師“研究性教學”素養,積極構建高中語文“有效課堂”、“高效課堂”。通過教學目標雙向細目化專題式研究性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培養師生的研究素養,形成特色語文課堂,構建高效語文課堂。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我們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研究建立在現當代中外人文研究、教育研究理論新成果之上,在新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基本精神指導下,並創造性接受現階段語文研究性學習研究的新成果。

1.建構主義理論。皮亞傑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的。建構主義理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使用教材;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強調學生是認知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教材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成為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的認知工具。

2.接受美學理論。

接受美學認為文學作品只是一種圖式化結構,它永遠不可能通過有限的語句把客體對象無限豐富的性質毫無遺漏地表現出來,總會留下許多“未定點”,認為文本解讀具有多元性。文學作品“未定點”的不確定性使作品具有了開放性,這些“未定點”有待讀者在閲讀過程中予以填充和具體化。當代哲學解釋學理論家伽達默爾説:“對一個文本或藝術品真正意義的發現是沒有止境的,這實際上是一個無限的過程,不僅新的誤解被不斷克服,而使真義得以從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斷湧現,並揭示出全新的意義。”也就是説,對文本意義的解讀是一個無限增值的過程,文本意義的可能性是無限的。姚斯説:“在作家、作品和讀者的三角關係中,後者並不是被動的因素,不是單純的作出反應的環節,它本身便是一種創造歷史的力量。”接受美學認為文本解讀的多元性也是由解讀主體的異質性所決定的。個體在思想、閲歷等各方面都是異質的,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作者、文本、讀者形成了一個三極的格局,那麼,任何解讀都只是審美主體從個人獨特的視角去理解詮釋。總之,文本的開放性和解讀主體的異質性共同增加了文本解讀多元性的可能。同一文本,不同的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在自己的期待視野下對其進行不同的體驗、解讀與研究。

3.創新教育理論。

創新教育,是通過一系列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再次發現的探索能力、重組知識的綜合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育。創新教育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主要目標,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創新教育在我國作為一種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公佈以後形成的。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創新教育有着鮮明的時代特點:在知識傳授上,反對“填鴨式”,變消極被動的“滿堂灌”為積極的課堂討論;在學習內容上,反對只強調“專深”,主張通識教育;在教學目標上,反對片面追求“結論”,而注意開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氛圍上,反對強化“嚴格”,忽視“讚賞”,而力求營造民主寬鬆的學習環境。另外,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正是創新教育思想的要求和體現。

4.比較閲讀理論。

比較,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式,也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法。根據心理學原理,彼此互相聯繫又互相區別的感知對象,同時或相繼出現,可以提高感知效果。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就可以運用比較閲讀的方法,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可引導學生把一個獨立的文本放到一個更大的參照系中,把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繫的兩篇或幾篇文本集中起來,有比較、有分析地進行閲讀,打開學生思路的閘門,連點成線,組線成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讓學生有所領悟,有所發現,發展學生的閲讀能力、創新能力和遷移思維能力。

5.多元智力理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在《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提出了嶄新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類至少有七種智能,即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空間—知覺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認為智力以組合的方式進行,每個人都是多種智能的組合體,教育的功能就是揚長避短,促進個體獨有智能的發展。“多元智力理論”的核心是承認個體的差異性,在語文領域之中就應該是承認閲讀與表達差異的合理性。因此,語文教學應該允許並提倡學習主體的在學習活動中的個性閲讀與個性表達。

6.近現代語文教學新理論。一是葉聖陶的“例子説”教材觀。葉聖陶曾説:“教材的性質同於樣品,熟悉了樣品,也就可以理解同類的貨色。”“選本的閲讀是舉一,推到其他東西的閲讀是反三。”人們將葉聖陶的教材觀歸結為“例子説”。既然教材文本是例子,那麼“例子”就不能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而只是“橋樑”。通過這個“橋樑”到達更廣闊的人文空間,“達到不需要教”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追求。二是當代的“大語文”教學觀。“大語文”教學觀主張語文教學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語文教學同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同發展智力和發展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讀寫聽説四方面的訓練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系統的訓練。

7.中學語文新課標。新課標是倡導語文教學中經典詩文創新閲讀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注重個性化的閲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注意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現作品意藴,不斷獲得新的閲讀體驗”,“學習多角度多層次地閲讀,對優秀作品能夠常讀常新,獲得新的體驗和發現。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關注學生閲讀態度的主動性、閲讀需求的多樣性、閲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類似表述還很多,很顯然,這些閲讀教學建議是以發展學生個性為出發點與歸宿點的,是倡導經典詩文閲讀走個性化多元解讀之路的。

四、研究方法與計劃

我們的課題創造性借鑑吸收現有的能夠拿來為我所用的各種科學研究方法。

1、文獻法。

我們廣泛收集並充分利用國內現有的研究性學習的研究成果,分析借鑑其優點,改進其不足,大膽拿來為我所用,結合我校實際創造性運用研究實踐之中。我們從課題開展伊始就創辦了“語文研究性學習導報”,開始前半年是每月兩期,後來改為每月一期,向課題組成員及時介紹推薦相關理論文章和課題組自己的科研成果,給課題組成員以理論、方法和實踐的指導與交流。

2、調查法。

為了摸清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我們印發了相關調查問卷,由各子課題研究教師負責,在學生中進行信息調查與反饋,從不同角度掌握學生學習習慣、方法以及對待學習方式轉變的態度,從此獲得大量而又真實的資料與信息,為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必要的資料參考。

3、觀察法。

課題研究人員互相深入班級聽課,參與校內外課改活動,在聽課中瞭解、掌握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情況;通過觀察不同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進而觀察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情況,記錄統計並分析所獲信息;同時,由教師通過召開學習主題班會、學習交流活動來觀察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方式。

4、歸納法。

為促進課題研究更有效進行,迅速提高課題組成員整體研究水平,我們組織實驗班學生和課題組成員教師及時進行教和學的經驗總結,形成教育教學論文和案例,並以自辦的“研究性學習導報”為交流平台,及時發表交流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文章、開發的案例、研究成果和學生作品,以期互相學習借鑑,共同提高。兩年來,我們編印了22期導報,及時發給課題組成員進行研究交流。

本課題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具體分四步實施:

(一)課題醖釀確立階段(20__.10-20__.12)

①確立子課題目錄;

②各個教師的具體情況認定,成員申報子課題;

③總課題審定成員申報的子課題。

(二)課題研究準備階段(20__.12-20__.1)

①各子課題制定相關的研究細目,及課題組成員分工;

②調查瞭解實驗班學生對語文教學現狀的看法;

③瞭解教師前階段個體研究的情況,找準下階段研究的重點;

④印發、學習並研究相關理論文章,確立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⑤瞭解教師教學中的困惑,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研究。

(三)實驗階段(20__.1-20__.12)

①理清語文課程資源情況,找準開發和配置的突破口;

②開展子課題的實踐研究;

③廣泛開展讀寫專題研究,作好個案積累與分析,使有成型的成果出現;

④有目的地舉行圍繞課題研究為中心的公開課、研究課等教學實踐研究活動,重點抓好課前集體準備、課後評析反思等環節;

⑤及時寫好階段小結和研究論文,使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有機結合起來,將教學實踐的第一手材料及時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階段性專題性成果。

(四)總結結題階段(20__.12-20__.2)

①各子課題開設課題研究彙報課;

②召開課題研究評議會,撰寫子課題結題報告;

③課題組對各子課題進行評估驗收;

④申請結題,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學論文等一系列材料;

⑤集中各子課題研究材料,形成課題研究綜合成果;

⑥準備總課題結題報告,迎接市教科院專家組進行課題驗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xuexi/g47k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