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培訓工作總結 >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總結(精選3篇)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總結(精選3篇)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1

為期八天的歷史學科新課改遠程培訓於今天下午落下帷幕,期間,我聆聽了歷史學科專家學者對新課程改革的解讀,學習了歷史課程新理念,對現階段高中歷史課程的特點有了新的認識。並通過甘肅省課改網中的交流平台和同行進行了深入、激烈的討論,不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訓時間雖短,卻獲益頗豐。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總結(精選3篇)

我的收穫

首先,談談我對新教材的認識。甘肅省從去年開始試行的人教版歷史教科書在編排體例上有了顯著的變化,它改變了以往的編年體例,以專題取而代之,而專題之下又按時間順序羅列史實,內容更加系統。但是,這也淡化了對某一時期歷史全貌的認識。新教材的專題排列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師的知識更加豐富系統,有較高的對歷史史實進行整合、取捨的能力。從內容來看,新教材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內容結構,學科間的交叉聯繫更加密切,政治學、歷史地理學、社會學涉及較多,這對學生和老師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老師補充些政治學、法學、經濟學、哲學的知識。

其次,談談我對教學理念的認識。以往的教學中以老師為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層次之別,對學生往往採取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學,這也使學生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歷史課的功能沒有實現。而新課改倡導改進教學方式,更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次把過程與方法作為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則突破了以往單純的政治教育層面,強調人文主義價值觀,以人為本,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方式更加人性化。但與此同時,新課改對學生的要求也增加了,學生的自主性要求提高了,學生的時空轉換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要求提高了。這對目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比較難的。

第三,談談我對教學教法的認識。新課改後的歷史教學更加註重學生探究性和合作性學習,為配合這些教學方法,歷史課應適時開展一些特色活動,如讀書交流會、歷史劇表演、演講比賽、模擬法庭等等,讓學生感悟歷史,熱愛歷史。此外,課改後的新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依賴更多的教學輔助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課件,它不僅能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歷史史實,而且還能吸引學生眼球,節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我的成績我在這次學習中,相應的取得了一些成績,共完成作業8篇、撰寫研修日誌7片、教學設計4片、發表評論60餘條、積極參加在線討論,提出了20個問題。每天基本上都在上網,研修的路上,一路汗水,一路思索。但是,苦中有樂、苦中有趣、苦中有獲。關鍵是獲得了真知、獲得了友誼、珍享了精神財富。研修平台永遠是傳授科學知識的神聖殿堂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家園;是那種致力於文化的傳授,學業的精進,人格的塑造之地;是那種崇尚奮鬥,拒絕平庸,激勵學員們以不斷探索的精神而努力拼搏的心中舞台。

我對今後教學的設想

1、全面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2、處理好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作用。真正使歷史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互動、合作探究、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相長的新境界。

3、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改革的難點之一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新一輪的高中課程改革中,我們應該引導和促進學生將傳統的歷史學習方式轉變為科學的新型的歷史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4、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本質上是教師一種經常性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和調節。使整個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日趨完善和優化。並以此來優化教學,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利於教師成長為研究型的教師。

總之面對新課程標準的新的歷史課堂教學,歷史教師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惟有迎難而上,面對現實,團結協作,通過大家的努力使歷史課程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全面實施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真正使高中歷史教學走進新時代,閃出新時代的光芒。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的歷史工作教學。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精心備教,全面把握新課程標準

本人力爭在每節課前仔細研讀教材然後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在教每一節課前,精心準備、認真備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做到教學中有的放矢,不打無準備之仗。從一學期的教學情況來看效果較好,學生的.各項素質有較大的提高。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血肉築長城》時候,這課的主題是“抗日戰爭”,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條謎語導入新課。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由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為了這一目標,我做到了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學習新目標,精心設計教法,指導學法,認真落實上課,作業,練習,複習,單元檢測等環節的工作,做到超周備課,作業全批全改,不定時抽查學生的背誦和記憶。通過單元檢測考察,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教學效果,使歷史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養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的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的源泉。我在教學中非常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主要是這樣做的:教學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輸式教學、不提倡死記硬背,教學中主要採用問題教學法,讓學生從問題中學會自主學習。在問題中儘可能的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使課堂更生動也能激發學習興趣。努力突出歷史教學的過程和方法,拓展歷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培養,充分發揮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給學生鼓勵和幫助培養學習自信心

由於學生基礎差,學習感覺難度較大,學習信心不足,有的學生成績不理想。這種情況我沒有急於求成,更沒有拔苗助長,而是從發展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適時給學生鼓勵,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用讚賞的目光看學生,相信這點不行那點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對有困難的學生耐心的輔導和幫助,鼓勵他們大膽的參與課堂。很多學生由怕歷史到喜歡,由差到好。開展課外輔導,課外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活動。

四、轉變教學觀念,不僅教書而且育人

放棄老觀念和老思想,放手讓學生學習,讓他們在平等、輕鬆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在教學中還多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教給他們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愛心對待學生。

以上是本人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總結,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層樓。

五、存在的不足

1、個人備課有時針對性不強,特別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往往是備好的課不得不進行必要調整。

2、新課程的理念落實得不夠到位,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成分還比較多。

3、課外活動的開展因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總體效果亦有不盡如人意。

六、今後努力的方向

1、加強備課的針對性,努力服務於課堂教學和學生。

2、有意識地強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

3、實質性地開展課題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點具體的內容。

4、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和引導,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夥伴。

高中歷史新課程培訓總結 篇3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一、秦朝統一的歷史條件(背景)

1、社會條件:統一成為大勢所趨

(1)經濟上:鐵器的使用,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

(2)政治上:出現局部統一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理論基礎(4)民心基礎:人民渴望統一

2、主觀因素:秦國實力雄厚;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秦統一六國的根本原因是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

二、中央集權制的形成

1、開創皇帝制度(權力全在皇帝手中)本質:專制(個人獨裁)皇權獨尊特徵皇位世襲皇權至上

2、建立較完備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鞏固和加強皇權:減少失誤大夫(監察)

皇帝丞相——百官之首太尉(虛設)

3、地方郡縣制全面推行的意義: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的.直接有效控制,標誌着中央集權制確立。一是在國家制度中由地域關係取代了血緣關係,使早期的部族國家轉化為疆域國家;二是國家管理人員由職業官僚取代了世襲領主,使貴族政治轉化為官僚政治。

三、秦朝中央集權的影響

1、積極影響:

①秦朝國力日益增強,疆域擴大,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②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祖國疆域的初步奠定、鞏固國家統一,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中華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

2、消極影響:形成暴政,激化了階級矛盾,秦朝二世而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peixun/vv87d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