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XX年農業局科教興農工作總結

XX年農業局科教興農工作總結

一、近年來科技興農工作基本狀況及主要成效

XX年農業局科教興農工作總結

(一)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得到廣泛推廣。一年來我區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加大良種良法的引進推廣力度。糧食生產方面引進推廣了豐優998、天豐優122、天豐優998、汕優998、金稻系列等10多個水稻優良新品種,面積達到10多萬畝;進一步推廣了“超甜711”和“穗甜3號”等甜玉米新品種,面積達0.8萬畝;推廣種植“荷蘭7號”脱毒馬鈴薯和“紫心番薯”近萬畝。水果生產方面引進推廣了早春一號枇杷、“先鋒”葡萄、連州蜜桃、九仙桃以及台灣“黑美人”、“美少女”小西瓜等優質新品種;蔬菜引進以色列、韓國和省農科院的新品種21個,如以色列“安奇”番茄、韓國的“安玲”番茄、省農科院的“翠綠3號”大頂苦瓜等。畜牧水產方面繼續抓好二元雜、三元雜肉豬的全面推廣,同時重點抓好了山羊品改,引進優質種羊200頭,大力發展優質黑山羊養殖,使今年飼養量達到4980頭,同比增長30.3%。水產方面繼續大力推廣本地塘蝨、三角魴、白鯧、工程鯽、丁桂魚等優質品種,優質魚放養面積達到1266公頃,佔總面積的46%,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預計總產5273噸,佔總產的32%。在引進新本資料權屬文祕公文第一站嚴禁複製剽竊品種的同時,我區重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今年繼續大面積推廣了覆膜增效栽培技術、豬牛羊品改技術、沙田柚嫁接掛果技術。使種植業良種良法覆蓋率達到80%以上,畜牧水產良種良法覆蓋率達78%以上。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加快了我區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經作與糧作面積之為60:40。種植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

(二)農業科技推廣網絡不斷完善。為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推廣網絡,今年我區多方籌集資金致力於完善農業技術推廣站站址的設施建設,今年共籌集資金近30萬元,完善了周田中心站、樟市農技站兩個站的設施及示範基地建設。目前10個鎮均建有獨立站址的農技站、獸醫站、林業站、果樹站。漁技站、農機站、經管站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辦公條件也得到有效改善。在此基礎上,為加快良種良法的推廣應用,一年來我區繼續加強白土、馬壩、大塘公路沿線以大棚菜、地膜花生栽培為主的1500畝科技示範走廊建設;同時鞏固樟市鎮4000畝優質沙田柚示範區和1萬畝傳統優質谷——馬壩油粘生產示範區建設;在大橋、周田、黃坑擴大建立3個百畝西瓜提早栽培技術示範區;在馬壩石堡完善以農科所為中心的反季節蔬菜和草莓種植的“農科示範園”和大橋長壩2500畝集種養觀光一體的沙田柚種植示範基地;在大坑口建立500頭山羊品改示範場。這些農科示範基地的建立,為我區良種良法引進推廣提供了示範基地,促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此外我區還建立科技示範村40個,科技示範户3050户。

(三)重點農業產業的農科教結合和科技創新工作得到加強,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明顯加快。一年來我區把開展農科教結合推廣科技新成果同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增強農業經濟效益緊密結合起來,抓好重點農業產業的科技培訓和推廣工作,增加農產品科技含量。如在優質米產業中我區把向農户推廣馬壩油粘標準化栽培,培育和開發新品種作為發展我區傳統產業——馬壩油粘生產的突破口,不斷充實更新我區優質米名牌產品——“白馬牌”馬壩油粘生產內容,確保了國家名牌產品品牌。在果蔬生產方面,擴大推廣覆膜增效技術。在周田、大橋、黃坑等西瓜生產地大面積推廣,使西瓜提早上市,畝產值增加1000元以上;在馬壩、大塘、龍歸等蔬菜生產地推廣,使大量蔬菜生產實現反季節種植,畝產值增加1500元以上。在畜牧生產領域中,我區把推廣品改技術、飼養技術同養殖户培訓和發展生產相結合,大力推廣二元雜母豬;引進優質黑山羊200頭,繁育優質山羊達到3000頭,使優質山羊品種所佔比率達80%以上。一年來通過加強農科教結合,成功推廣新技術35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轉化。目前,全區支柱農業產業農作物良種良法覆蓋率達到95%,農產品商品率達到82%。“白馬牌”馬壩油粘、“龍皇二號”沙田柚、“曲寶牌”重陽花生等3個國家農業名牌產品的生產得到開發和鞏固,農業龍頭企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了全區45000户農户,促進了全區農業增產增收。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深化認識,加強領導,全方位引進新品種、新技術。近年來 ,區委、區政府堅持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按照“政府出力,社會興科,優勢互補,共創新農業”的方針,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各涉農部門樹立“全區一盤棋”的整體觀念,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引進推廣農業實用新科技,同時鼓勵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科技興農工作,通過招商引資創辦高產、優質、高效農業項目,引進推廣了大量新技術和新品種。如覆膜增效栽培技術、優質稻標準化生產技術、優質黑山羊的引進等。

(二)加強農業科技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一是以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鎮成人學校和農業生產現場為陣地,舉辦“綠色證書”培訓班、婦女學校等各種農業專業培訓班,對農村技術骨幹、女能手、種養專業户、科技示範户、青年農民等進行一定時間的農業基礎理論知識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二是本資料權屬文祕公文第一站嚴禁複製剽竊根據農時季節,採取短期辦班或生產現場參觀學習等形式對農户進行現場實用技術培訓。三是通過電視、錄相、廣播、宣傳欄、印發資料、開展送科技下鄉等形式大力進行農科知識的宣傳培訓,並聘請省市級有關農業專家來我縣辦班,幫助解決農業生產中突出的技術難題。今年我區各級共舉辦各種農業技術培訓班233期,受訓近1.53萬 人次,印發各種技術資料7.05萬份,接受農民技術諮詢2.48萬人次。

(三)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穩定科技隊伍。今年我區在事業單位機構未改革,科技隊伍人心波動的情況下,積極採取措施,在穩定保證科技人員工資和福利待遇的同時,加強對科技人員的思想教育,穩定了農業科技隊伍。此外,還高度重視對人才的培養,今年又有5人獲農藝師職稱。

(四)不斷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首先是想方設法努力爭取上級資金的支持,同時區財政穩步增加對農業科技推廣的資金投入,保證科技項目配套資金的落實;其次是各涉農部門通過項目掛鈎,在人力、物力上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第三是制訂優惠政策,開展農業招商引資,開發新的

農業項目。這樣既引進資金又引進人才和新技術,成為增加農業科技投入的重要渠道。今年來全區農業科技投入資金達到200多萬元,農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380萬元。

(五)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法》,保證科技興農工作順利進行。一是在農業部門全體幹部職工中大力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和《廣東省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學習活動,增強廣大幹部職工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法制意識;二是把國家《農業技術推廣法》和《廣東省實施〈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列入農業部門開展“四五”普法的一項重要內容,使科技推廣逐步走向法制軌道。

三、存在問題

(一)農業技術引進及推廣應用仍停留在農產品的生產階段,沒有貫穿於生產、加工、到商品銷售整個過程之中。具體表現為農業技術引進推廣基本能滿足農產品獲得高產的需要,但在農產品商品化處理中缺乏精細加工、精選、分類、包裝等方面的加工新技術,使得我縣農產品仍擺脱不了“大路貨”的痕跡,市場佔有率難提高。

(二)農業技術推廣的管理體制和方法不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制約科技興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表現為一些地方在開展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行政干預多,方法落後,不注重實際效果,沒有轉變到優化服務上來;其次是在農技推廣中只重視品種更新和技術更新,科技推廣僅停留在推廣良種良法的形式上,忽視了科技興農工作中主要服務對象——農民的科技素質的提高,沒有從提高農民的整體綜合素質來促進科技興農工作的開展。

(三)經費投入仍然不足。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科技興農工作,不斷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但由於區財政比較困難,因而跟不上新形勢下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只能勉強保工資,保大項目的投入。我區的農技推廣網絡中原建有的村(管理區)級農業服務站因待遇難以保障,工作已陷入停滯狀態。經費的不足,制約科技興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四、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在開展科技興農工作中,農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要注重生產與產後加工並重,在引進推廣生產新技術的同時,還要注重產品加工處理技術的引進推廣及應用,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農業增產的同時也促進經濟最大效益的形成。

(二)理順農技推廣的管理體制,改進推廣方法。要強化縣、鎮兩級農技推廣機構的垂直管理關係,加強農科教協作和專羣結合;推進綜合站、區域站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的建設。要強調農技推廣不但要對上級負責,而且要對農民羣眾負責。方法上要把行政干預、“強制”推廣轉變為優化服務,引導農户自覺接受上來。要認真實施“品種更新,技術更新、知識更新”三大工程,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切實提高農民的整體綜合素質,把技術推廣與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密切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農民在科技興農工作中的主體作用。

(三)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扶持力度,促進科技興農工作進一步開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但它又是一個弱質產業,經濟效益比較低,同時又承受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這需要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扶持和保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特別是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以科技為先導。為此我區將繼續加大對農技推廣的投入,同時要求上級也要加大投入,保證基層技術推廣專項經費及時、足額到位,以確保農技推廣工作順利進行,促進科技興農工作進一步開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ngxuan/w4e8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