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教師工作總結 >

—學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學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風吹過,藉着風的聲音,藉着被風吹動的東西,人們知道風的吹過。在風吹過的無數個日子,沒有人會在意風的吹過。就這樣,無數個日子,我們被風吹過了,又不知道被風吹過了。其實這些平常的被風吹過的日子,正是我們的過程。讓我藉着風的聲音,總結一下這半年的工作吧。

—學年度上學期工作總結

一、培養孩子的興趣,養成孩子讀書的習慣。

先是建立班級圖書角,向孩子提供推薦閲讀書目。發動孩子各獻愛心,把自己家中的圖書帶到班級來,與每一位孩子共享。各個孩子由於其成長環境與自身的選擇的不同,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但任何事情都不要緊,因為教育就是融化於每一個過程中,沒有這些過程,孩子們就不能接受教育,教育的實施也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有些孩子很有愛心,不斷地帶書到圖書角來。在圖書角建立的過程中,喜歡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多。這種氣氛會形成一種磁場效應,它會作用於每一位孩子,也會作用於每一位走進這個磁場中的人。有些孩子剛開始一點不讀,漸漸地,這些孩子能把書拿到自己的桌子上來,儘管他們還沒有真正看,只是把書拿過來了,但這就是一個進步。果然不錯,他們慢慢就被書“拉”進去了。我始終相信只要風吹過,就一定會有聲音的。也許,旁觀者在開始只是看到一些雜亂的現象、聽到一些聒噪的聲音,但山河與花草知道,風會奏出美妙的樂章。現在,每一位孩子,只要有空,就會非常專注地讀書。這只是校內的讀書風景,孩子們在家裏讀書的興趣也是越來越濃了。

孩子的讀書興趣建立起來了,逐漸達到把讀書像生命的一部分來對待,這是人生的一筆大財富!如果比較長期地關注一些孩子,就會發現,隨着時間的推移,那些在起始階段成績優秀但不愛讀書的孩子,會越來越被那些愛讀書的孩子拋在後面。教師比家長更關注孩子的一生,所以優秀的教師是從孩子的一生來實施教育過程的,而其教育效果的觀察也當然應該放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進行。對於孩子們的讀書習慣的培養,剛開始可能有些功利的成份,但這不要緊,只要堅持下去,讀書自身的樂趣,就會把這些最初的功利成份掩蓋住,到最後,讀書就會變成一種無功利性的生命過程。而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讀書的最高境界。我始終相信,孩子一定會達到這種境界的。雖然這是一個長期奮鬥的過程。雖然有些孩子讀書的興趣有待進一步提高,但他們已經走在這條興趣之路上了。

二、因材施教,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

作為作業性質,讓孩子每週寫一篇日記。無論在任何方面,孩子們都會存在着區別與差別,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我們要正視這些區別與差別,而不是試圖掩蓋之。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因材施教。總結以前的經驗,我發現作文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因材施教的窗口。從孩子的日記就非常明顯地看到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因為其從小生長的環境與其自主選擇的差別,孩子寫日記的內容、觀察事物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向、以及語言風格會大相徑庭,面對這種情況,任何一刀切的指導都不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只有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我相信我的思路是對的,也會非常有成效的。對孩子的日記我每篇都進行非常細緻地批改,寫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有的孩子領悟力強些,一兩次指導就會大見成效。設計師與工人的區別就在於,設計師從一開始就知道大樓成形的樣子,而工人只是看過他工作的材料及結果,最機械的工人只會看到磚、水泥、沙子、鋼筋等。而教師永遠是教育的設計師,教師這個設計師的高明之處在上他會隨時根據教育過程中各元素的情況變化調整程序。孩子由無話可寫到有話可寫,這是一個需要突破的過程,對於個別孩子來説,可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但我始終相信,孩子們只要過了一個檻,就會出現一個質的飛躍。在此過程中,我隨時調整指導措施,當一個孩子的一個方面已經提高了時,就轉向指導他其他的方面。(作文的指導是如此,其他任何一個教育環節的進行也是如此。)現在每一位孩子的作文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甚至有些孩子的提高令人吃驚。剛開始,有些孩子寫一百來個字也像擠牙膏一樣,實在是痛苦。但現在,好多孩子能很輕鬆地寫到三百多字,王柏翔有一次寫到七百多字。上週的日記,嶽辰昊一篇寫了1112個字,他説寫了三天(正好是元旦假期)才寫完的。他就寫了一次洗澡的經過。再説,孩子能利用三天的時間寫堅寫這麼長的一篇日記,這其中表現出了好多比這篇日記本身更有價值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正如在讀書過程中我們所追求的一樣,正是教育的價值與目標所在。所以,我對孩子們始終非常樂觀,相信每一位孩子,在自己可能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會非常優秀的。蔣百涵在開始只寫一百多個字的日記,而且乾乾巴巴。但是有一次他卻非常出人意料地寫了五百多字,但這又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他按照我給他寫的指導意見來寫了,結果就是這樣好。教育就是如此,當看到自己所預期的結果出現時,往往會像欣賞一件藝術品一樣獲得了無窮的樂趣,而這些藝術品又是自己指導下的傑作,更會樂不可支。這還不算,今天(2010年1月6日)他竟然利用空閒時間寫了七百多字的系列童話的三集!同時在每次測試練習時,他的作文都寫得非常快,而且內容豐富而精彩,我看他已經達到了才思泉湧的水平了!像李可遇、畢之昂、李中秀、張舒婷、王紫軒這些一貫就非常優秀的孩子就不一一而舉了。

三、背誦論語,聯繫實際。

經典誦讀是我們學校的一個特色,沿用王老師在本學期開始的背誦《論語》,我們繼續背誦論語。在背誦的過程中,我緊密聯繫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用平常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與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儘管歷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為人處事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則還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的,而且,現實情況往往是,在生活境況發生變化的同時卻把一些非常寶貴的東西扔掉了。這從一個人的一言一行當中立馬就能感覺到。背誦這些經典,不是給孩子增加什麼炫耀的資本,吸收文化精華,並將其內化於自己的血液中,這才是最寶貴的。而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非朝夕之功。在這一方面,如同教育的任何一個方面一樣,學校教育實際功效的達成度,是深受學校之外的因素的影響的。正的影響自然就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反之,負的影響就會起到抵消、抑制的作用,甚至會出現負的達成度的可能。儘管如此,我仍然非常有信心,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孩子會向着良好的目標循序漸進的。

四、寫字教學,學會做人。

寫字的關鍵有兩點,一是如何寫,二是在哪裏寫。如何寫,是解決如何用筆,是解決每一筆如何起筆,如何行筆,如何收筆的問題。在哪裏寫,或者寫在哪裏,就是解決一個字的整體位置,一個字中,每一筆的位置。每一個字都不是孤單的,每一個字的每一筆也不是孤單的,這些字要想寫好,必須講究相互之間的配搭,只有配搭好了,才能和諧一致,美也就生成了。用筆解決好了,關鍵就是確定字與筆畫的位置了。在寫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數,而這個“數”,就是學問所在,一些人,單看一個字可能比較好看,甚至單看一筆也比較好看,但就是把筆畫湊成字,把字湊成段篇就不好看,就是這個“數”出了問題。寫字者心中的位置與能夠達到美觀的位置是有差距的,差距大小就決定了一個人寫的字(段篇)的美的程度。所以引導孩子們確定好每一筆,每一個字的位置是非常關鍵的。這兩個方面都藴含着深刻的做人與做事的道理在內,在指導孩子們寫字的過程當中,我也把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滲透其中。人每時每刻都處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空之中,準確地把握這個時空的座標,人就能在其本位,這是宇宙和諧的原則。宇宙為什麼會如此和諧,就是因為每一個星空都處在其應有的位置。這是我在寫字教學過程中發現的一個重要的和諧原則,或者還不如説是我對和諧研究的一個實際運用。現在大家都知道和諧,什麼是和諧,簡單來説,“各按本位就是和諧”。而本位的確定,正如一個字的每一筆位置的確定一樣,是一個歷史生成的過程。這裏面這些深刻道理,天長日久,其潛移默化的作用,定會讓孩子終生大受裨益。寫字教學也是因材施教的一個窗口,下面還將談到。

四、快樂成長,享受過程。

孩子的愛心,在萬聖節與聖誕節時表現得淋漓盡致。兩次教室佈置評比,我們兩次都獲得了鑽石獎的殊榮,特別是萬聖節評比中,我們班是以全校總分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的!正如我跟一些家長朋友交流時所説的那樣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只是把孩子們帶來的裝飾物進行了構思性地擺置,如果沒有孩子們與家長朋友的愛心支持,我縱然有再好的構思也只能“望壁興歎”,無可奈何。因此,非常感謝各位家長朋友的理解、信任與支持。如果説本學期在各個方面有一點點小的成績的話,家長與孩子的愛心是基礎,是關鍵,正是這些愛心,使我如沐春風,使我心中的愛的種子能夠萌發、生長,並能茁壯成長。

學校的活動是很多的,在每一項活動中,我都儘量照顧到每一位孩子,除發揮每一位孩子的特長外,也會有針對性地安排個別孩子,這樣,就能使每一位孩子在活動中都能得到鍛鍊,在鍛鍊的過程中快樂成長。每一項活動,不僅為最後的結果,最重要的活動的過程,也只有活動的過程,孩子們才能快樂成長。有一種誤區,以為活動就為最後展示的時刻,這樣就會看不到過程的優美,並且,因為只注重結果,過程就會很累,等等,就不一一而言了。拿爬山來説,如果過分注重登在山頂的時刻,當到達山頂時,興奮過後就會感到空渺。相反,注重爬山的過程,就會享受到更多的樂趣,等到了山頂,也不會有那種空渺的感覺。過程的魅力就在於此。

家長開放日有孩子們展示的項目,每一個孩子都有項目參加,就是主持人,除了開頭與結尾以外,中間過程每一個孩子都有主持的機會。就是這麼一次家長開放日,就使很多孩子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張舒婷。在此之前,她課上與課下羞於開口説話,家長開放日展示過程中,她是四個主要主持人之一,家長開放日後,她逐漸變得非常活潑了。為了讓孩子們享受過程,孩子

標籤: 學年度 學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aoshi/zyw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