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教師工作總結 >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精選24篇)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精選24篇)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

一、在高中歷史新課程學習實踐過程中推動教師的發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精選24篇)

1、在學習實踐中的發展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積極參加省、市、區各級各類新課程培訓,撰寫學習筆記和總結。通過學習培訓,歷史教師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和素養有明顯提高。同時學校和歷史教研組利用校本培訓、公開課、集體備課討論、自主學習、校際之間的交流研討等形式組織歷史教師進一步學習新課程目標、理念、教學要求。通過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實踐中提高,我的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歷史課堂教學能力,專業素養都有很大提高和發展。

2、歷史教師新課程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理念的轉變和實踐

新課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新課程闡明瞭課程的六個方面的理念,指明瞭課改的方向和要求。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我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導教學:堅持“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諧、民主化的課堂是新課程教學成功的基礎;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歷史教學的主體功能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教學中運用多樣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維目標的統一;注重教學反思。教師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學當中加以運用,初步形成了師生互動、合作探究、歷史感悟、情景體驗、學生主體、師生平等、民主和諧等為特點的新型課堂教學氛圍。

二、課程教學實踐

1、以集體備課和課程整合實現課堂教學設計的優化

面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材,習慣於傳統教材和課堂的我,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設計一堂什麼樣的課才能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備感困惑的我和教研組其他老師在集體備課時商量討論,互相發現優點和不足,共同設計課堂教學。集體的智慧優化了課堂教學設計,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進者,推動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發展。

2、努力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歷史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歷史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努力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打造精品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意識,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拋棄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形成個性化教學。教學中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不再把傳遞書本知識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上,使學生“學會學習”。以教材為載體,讓他們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學到更廣泛的知識,掌握更科學的方法,培養能力,增長才幹。在教學中更多地運用雙向互動的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使教學活動更多地體現民主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2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我校高一四班、七班兩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在全面瞭解和熟悉學情的基礎上,作了許多的有益的教學探索和思考,一學期以來,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以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做到學有所指,學有所得,學以致用,逐步提高,全面完成了本期的歷史教學任務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現就一期的歷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期同仁批評指正。

1、要始終圍繞提高教學質量這個中心目標,重視上好每堂課。為此,我做到:

⑴課前充分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優選教法,把歷史教材所藴藏的知識和用意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我認為高一歷史新課程的特點是以人為本,注重學習方法和技能的培養,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豐富情感意識和品質。而歷史知識包羅萬象,史料浩如煙海,如何選取典型而又有代表性的知識,説明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和趨勢,不能緊緊侷限於書本,且有不可過多地使用補充材料,為此,要求老師必須謹慎地精選材料,優選的學習方法和途徑,使學生掌握歷史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獨立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和品質,從而達到“授人以漁”、自我發展的目標。

⑵全力投入課堂教學。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語速適當,抑揚頓挫,力戒羅嗦重複平淡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高中的學生是人生髮展的重要時期,他們興趣廣泛、熱情奔放、情感豐富、有一定的自制力但有望往往容易受到不良習氣的影響,因此,單靠課堂的教學,很難保證將學過的知識全面理解透切,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就充分利用晚上輔導時間,與學生逐個交流,蒐集問題與困難,針對學生的疑惑,有針對性的解答,並與學生一起探討高中歷史課程的特點和要注意的問題,從而既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增強了親近度和信任度,有把同學們的學習推向了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趨勢,使“學習興趣、動機、技巧、能力”有機地統一起來,做到‘學然後知不足’、“教學相互推進”,較好地落實高中歷史新課程的各項教學目標。

3、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4、保持廣泛的學習興趣,利用多種途徑蒐集相關資料,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歷史教學內容注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觀點。

目前的問題與解決方案.

問題:學生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學習目標不明確者大有人在,普遍缺乏學習的信心和決心,對歷史學習感到畏難,吃不得苦,心浮氣燥,普遍貪玩。教學方法有欠缺,有待改進。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3

我作為一名高一歷史新教師,自從20__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大力關懷下,在歷史教研組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傳,幫,帶”幫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專業也得到了成長。這學期我擔任高一3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教育理論,不斷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教學情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不易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

一方面,學生國中不重視歷史學習,而且考試是開卷考試,學生的歷史基礎相對較弱,到了高中學生還有些不適應,國中的觀念加上高中課程很多以及重理輕文觀念的影響,想學生投入學歷史的確有些難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講得太深,較多同學接受不了,所以説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較少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有時不太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經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認認真真地備課,鑽研教材和教法。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羅馬法的起源》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羅馬法”,概念抽象深奧難懂且枯燥,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故事性的法律案例,讓學生當回法官來審理案件,隨着學生審理同一個案件或新案件所依據的法律,進而闡述羅馬法的起源和發展,以此來推動課堂教學。當講課之前,我拿出準備好的材料,讓學生參與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也特別用功,所以這堂課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沒有認真備課,課堂氣氛就很沉悶,教學效果也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在業餘時間,看一些有關師德方面的書,拓寬自己的業餘知識。在教學中,我不僅要教學生會學,還要教學生學會做人。給學生愛和鼓勵,讓學生在愛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況

本學期還有一項最大的挑戰期末考試。為此,本人和全體學生進行了共同努力,加強複習引考工作,並有針對性進行個別輔導,指導學生在最後階段的全力衝刺,希望能取得好成績。

本人深知“學習無止境”,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本人將繼續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更多的積累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挑戰。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4

我作為一名高一歷史青年教師,自從20__年9月參加工作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大力關懷下,在歷史教研組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傳、幫、帶”幫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專業也得到了成長。這學期我擔任高一3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教育理論,不斷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代表着中國二十一世紀教育發展的方向。自20__年秋季山西普通高中進入全國新課程實驗省區,我校新課程改革在摸索中已經走過了一年的時間。新課程體系以全新的理念,從課程目標、結構、內容、評價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變革,給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帶來全面深遠的影響。

我校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提出八步教學法。以下對我參與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工作做一簡要總結。

一、在高中歷史新課程學習實踐過程中推動教師的發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

1、在學習實踐中的發展: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積極參加省、市、區各級各類新課程培訓,撰寫學習筆記和總結。通過學習培訓,歷史教師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和素養有明顯提高。同時學校和歷史教研組利用校本培訓、公開課、集體備課討論、自主學習、校際之間的交流研討等形式組織歷史教師進一步學習新課程目標、理念、教學要求。通過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實踐中提高,我的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歷史課堂教學能力,專業素養都有很大提高和發展。

2、歷史教師新課程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理念的轉變和實踐

新課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高中歷史新課程闡明瞭課程的六個方面的理念,指明瞭課改的方向和要求。在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中,我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導教學:堅持“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良好的師生關係,和諧、民主化的課堂是新課程教學成功的基礎;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歷史教學的主體功能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教學中運用多樣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維目標的統一;注重教學反思。教師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學當中加以運用,初步形成了師生互動、合作探究、歷史感悟、情景體驗、學生主體、師生平等、民主和諧等為特點的新型課堂教學氛圍。

二、課程教學實踐

1、以集體備課和課程整合實現課堂教學設計的優化。

面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材,習慣於傳統教材和課堂的我,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設計一堂什麼樣的課才能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現實而迫切的問題。備感困惑的我和教研組其他老師在集體備課時商量討論,互相發現優點和不足,共同設計課堂教學。集體的智慧優化了課堂教學設計,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進者,推動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發展。

2、努力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歷史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歷史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努力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打造精品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意識,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探究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拋棄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大膽創新,形成個性化教學。教學中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不再把傳遞書本知識作為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學”上,使學生“學會學習”。以教材為載體,讓他們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學到更廣泛的知識,掌握更科學的方法,培養能力,增長才幹。在教學中更多地運用雙向互動的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使教學活動更多地體現民主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更多地獲得探索新知識的經歷和獲得新知識體驗。教學中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注重學生經驗、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三方面內容的整合。

我在歷史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充分開發一切對學生有益的歷史教學資源,運用情景設置、問題探究、自主學習、課堂討論辯論、合作學習探究等教學方法,同時利用先進的多媒體和因特網技術,開發教學課件作為歷史教學的輔助,推動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3、課堂和課外想結合,以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生歷史習作鞏固知識,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和能力。

我在新課程實踐過程中,注重探索學生歷史習作的改革。在傳統的習題練習之外,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和陽泉本地實際,在課堂和課外適當佈置學生完成一些多元化、個性化的歷史習作,如:歷史小論文,歷史小報,歷史漫畫,研究性課題,歷史遺蹟的參觀,本地歷史的考察研究等。這些歷史習作,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助於鞏固知識,拓展學生視野和思維,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和能力。

4、以良性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為動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追求教與學的協調發展,使同學們樂學、會學並且學實、學活。

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原來的一份試卷來判定學生優劣的評價機制已不能適用。我們在實踐中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對學生的評價機制。

(1)每一節課都對學生的發言次數做統計,並給予相應的鼓勵性等第評價(佔20%);

(2)對每位學生的獨到見解做統計(與教材課文不完全一致,但又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佔10%);

(3)對每位同學做的歷史習作做統計(篇數和質量,有較高質量的小習作,還要班級、年級展示、交流,(佔10%);

(4)完成有適當容量和難度的歷史基礎知識試題測試(平時學校統一要求完成的練習、作業或考試)(佔60%)。

最後按這四個方面的比例,合計出每個學生的模塊歷史學習成績。實踐中這樣的評價比只用一份試卷為標準來衡量學生的成績要合理、全面得多,深受學生歡迎,從而也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一年的教學,我感到的滿足是教和學之間的互動進入一個良好狀態,師生間平等民主的探索與交流,推動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5

這學期是我擔任歷史教學的第一個學期,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首先,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學期之初,我就認真的研究高一歷史的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並向學科的前輩教師請教,制定了較為科學的教學計劃。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使計劃達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認真備課,力爭上好每一節課。備課不僅是備教材,認真的結合新課標並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法和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校長曾經對我們説:“一堂課的內容對老師來説可能要講幾遍甚至幾十遍,可是對學生來説可能他這輩子就聽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聽老教師的課,跟隨老前輩學習經驗也使我少走了很多彎路,結合着老前輩們的間接經驗加之我在教學中的實踐,我的收穫很多。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

第三,堅持從末位抓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經常找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談話,增強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自信心。鼓勵他們學習靠努力更靠興趣,掌握方法歷史很好學。

第四,認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認真聽老教師講課,認真寫教案,教學反思。定期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有系統的帶領學生進行階段性複習,迎接階段性考試,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強和各班主任的溝通交流,把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彙報給班主任最終取得他們的幫助共同為學生成績的提高做努力。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一名新老師,經驗不足是我面臨的問題。我深知我在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謙虛謹慎”是校長告訴我的真理。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第一,進一步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深入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學進一步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來,同時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第二,針對高中歷史的教學特點,認真研究如何上好階段性複習課,力爭通過階段性複習鞏固充實提高學生的成績。第三認真的進行試題測試研究,把握大學聯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科學,更有方向性,做到為戰而練。第四進一步的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學有效的統一。

在教學中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突出歷史教學的目的和作用。高中歷史教師工作總結通過這一個學期的教學,我感悟到教和學之間的互動性的重要,師生間平等民主的探索與交流,推動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學相長”,“我與學生共成長”,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6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3—6班的歷史教育教學工作,這學期是我擔任歷史教學的第一個學期。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首先,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學期之初,我就認真的研究高一歷史的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並向學科的前輩教師請教,制定了較為科學的教學計劃。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使計劃達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認真備課,力爭上好每一節課。備課不僅是備教材,認真的結合新課標並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法和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校長曾經對我們説:“一堂課的內容對老師來説可能要講幾遍甚至幾十遍,可是對學生來説可能他這輩子就聽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聽老教師的課,跟隨老前輩學習經驗也使我少走了很多彎路,結合着老前輩們的間接經驗加之我在教學中的實踐,我的收穫很多。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

第三,堅持從末位抓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經常找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談話,增強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自信心。鼓勵他們學習靠努力更靠興趣,掌握方法歷史很好學。

第四,認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認真聽老教師講課,認真寫教案,教學反思。定期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有系統的帶領學生進行階段性複習,迎接階段性考試,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強和各班主任的溝通交流,把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彙報給班主任最終取得他們的幫助共同為學生成績的提高做努力。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一名新老師,經驗不足是我面臨的最大問題。我深知我在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謙虛謹慎”是校長告訴我的真理。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進一步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深入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學進一步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來,同時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第二,針對高中歷史的教學特點,認真研究如何上好階段性複習課,力爭通過階段性複習鞏固充實提高學生的成績。

第三認真的進行試題測試研究,把握大學聯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科學,更有方向性,做到為戰而練。第四進一步的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學有效的統一。在教學中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突出歷史教學的目的和作用。

通過這一個學期的教學,我感悟到教和學之間的互動性的重要,師生間平等民主的探索與交流,推動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學相長”,“我與學生共成長”,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7

本學期我擔任了藝術高中*級音樂、美術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們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視度不夠,不愛記憶,基礎普遍不好。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排是專題式的,要求學生有比較好的歷史基矗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習慣了專題式的教材編排。某些同學對歷史學科的重視度也在增加。針對學生的情況,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本學期我認為自己在歷史教學方面完成了以下幾個目標:

一、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歷史課絕不是聽故事的課,但是在課堂中適當的補充一些歷史故事,或者鼓勵學生講出自己所瞭解的相關的歷史故事可以讓歷史課堂更具活力。班上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對歷史特別感興趣的學生,課外看了很多和歷史有關的書籍。對這部分學生加以引導,就會在班級中起到很好的榜樣和帶動作用。在歷史課上通過分享式的教學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讓課堂快樂有活力,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在逐步提升,學習也漸入正軌。

二、對學生“低起點,高要求”,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因為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歷史的學習最重要目標仍然是抓基矗基礎知識反覆鞏固和練習,加強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其運用知識的能力。對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都要高要求。在課堂中儘量關注每一個學生,對於基礎差的學生通過談話,和設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增強其歷史學習的信心。

三、注重學生搭建歷史知識網絡的能力。在學期學習前就引導學生閲讀書本的目錄,瞭解本學期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個單元學習之前都會花一些時間指導學生構建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在每節課和每個單元結束時,由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包括幾方面,相互之間有何關係。培養學生“大歷史”的意識。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8

本學期我擔任高一3—6班的歷史教育教學工作,這學期是我擔任歷史教學的第一個學期。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首先,認真制定教學計劃。學期之初,我就認真的研究高一歷史的教材,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材的編排,並向學科的前輩教師請教,制定了較為科學的教學計劃。在實際的教學中我認真落實教學計劃,並且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計劃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使計劃達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認真備課,力爭上好每一節課。備課不僅是備教材,認真的結合新課標並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要備學生、備學法和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校長曾經對我們説:“一堂課的內容對老師來説可能要講幾遍甚至幾十遍,可是對學生來説可能他這輩子就聽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聽老教師的課,跟隨老前輩學習經驗也使我少走了很多彎路,結合着老前輩們的間接經驗加之我在教學中的實踐,我的收穫很多。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

第三,堅持從末位抓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經常找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談話,增強其學習的動力和學習自信心。鼓勵他們學習靠努力更靠興趣,掌握方法歷史很好學。

第四,認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認真聽老教師講課,認真寫教案,教學反思。定期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有系統的帶領學生進行階段性複習,迎接階段性考試,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強和各班主任的溝通交流,把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彙報給班主任最終取得他們的幫助共同為學生成績的提高做努力。

總之,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作為一名新老師,經驗不足是我面臨的最大問題。我深知我在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謙虛謹慎”是校長告訴我的真理。今後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

第一,進一步加強教學理論學習,深入進行探究式教學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學進一步的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來,同時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第二,針對高中歷史的教學特點,認真研究如何上好階段性複習課,力爭通過階段性複習鞏固充實提高學生的成績。

第三認真的進行試題測試研究,把握大學聯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科學,更有方向性,做到為戰而練。第四進一步的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學有效的統一。在教學中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突出歷史教學的目的和作用。

通過這一個學期的教學,我感悟到教和學之間的互動性的重要,師生間平等民主的探索與交流,推動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學相長”,“我與學生共成長”,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將一如既往地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教育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學校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9

我作為一名高一歷史教師,自參加工作以來,在學校領導的大力關懷下,在歷史教研組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的“傳,幫,帶”幫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專業也得到了成長。這學期我擔任高一4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教育理論,不斷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

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教學情況: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不易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逐漸認識到:

一方面,學生國中不重視歷史學習,而且是開卷考試,學生的歷史基礎相對較弱,到了高中學生還有些不適應,國中的觀念加上高中課程很多以及重理輕文觀念的影響,想學生投入學歷史的確有些難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講得太深,較多同學接受不了,所以説沒有照顧到整體。

我備課時也較少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有時不太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經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認認真真地備課,鑽研教材和教法。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教書與育人相結合。在業餘時間,看一些有關師德方面的書,拓寬自己的業餘知識。在教學中,我不僅要教學生會學,還要教學生學會做人。給學生愛和鼓勵,讓學生在愛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況:

本人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教研活動,主動和前輩學習,各盡所能,共同探討新教材。本人堅持聽課並做好記錄,寫好教案。積極參加學校為新教師組織的培訓活動,並且積極參與名師公開課的學習,收穫不少。

在向本學科及其它學科和班主任的請教中鑽研教學方法,學生學法,教學管理,教學組織等等,這些都對於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平時還注意在網上搜尋與教學相關的資料課件,聽網絡課程,努力充實課堂。在給學生講解練習之前先就自己不是很明白的問題向組內老師請教或上網查資料解決,就知識,方法,技巧,思維等給學生予以指導。

本人深知“學習無止境”,教學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本人將繼續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質和教學水平,更多的積累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以更好的適應未來的挑戰。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0

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加強的地方有:

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做到因材施教。在課後,應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二、豐富歷史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教的再好,都不如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方法,主動學習的知識來的可靠。本學期是以此為目標的,但是做的還不夠,還需繼續努力。

我是一名新老師,進校工作時間有點特別,我是在期中試後進入學校工作的,我接手的班級是高一(23)、(24)、(25)班,這三個班級之前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帶的班級。接手之前我瞭解過這三個班的具體情況,這讓我非常有壓力感,之前的老師教學非常好,這三個班的成績特別棒,我擔心我接手後會把他們帶偏了。我知道擔心是沒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要實際行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把這三個班帶好。下面就是我上學期的一些工作總結。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俗話説的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須有長流水。在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也要不斷的跟進,才能適應時代教學發展的需求。本人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本人進校工作的這段時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觀念以及大學聯考考綱考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了儘快適應高中的歷史教學,知道高一學生學習歷史的心理和高一歷史內容在大學聯考中的地位,我在網上購買過關於此方面的書籍閲讀,充分利用,借鑑、吸取書籍中的清華,提升自己,發展自己。學習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除此之外,我也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新教師回報課,並經常聽本科組有經驗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爭取每一節課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節課。

二、虛心請教。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論經驗、論知識都不如老師教,那麼現在的我最需要做得就是虛心向其他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在這裏我非常慶幸,在接手教學工作前,學校安排我們新教師到本科組去聽課,除此之外還得到備課組長的經驗指導,例如如何備課、如何寫好教案等等。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想盡快成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虛心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互相交流上課的思路,互換教案,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

三、備好課。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想上好一節課就必須得備好每一節課。因而備好課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每備一節課我都先認真閲讀幾遍教材,然後再結合考綱考點和這三個班的實際情況寫好教案製作課件。對於自己難以講解的地方向其他老師請教,儘量做到自己每講的一節課學生都能有較大的收效。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新教師彙報課後,自己知道在教學中所存在的明顯缺點:講多練少,課堂是自己的不是學生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學生的教學的主體,那麼自己的課堂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時代發展了。這就需要我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首先觀點,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

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授之以漁的同時,也有意識的慢慢地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歷史實踐能力。

不足:在自己知識經驗上還有待提高,在教學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還是沒有體現出來,基本上還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不未真正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去講解每一節課,教學思路未能及時根據學生反映的情況進行更新。這些不足都是往後得細細的糾正的地方,希望在新的學期能有新的進步。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1

本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高三年級組的具體組織和指導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輪複習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完成教學計劃的各項任務,較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就一期來本人對高三歷史教學工作總結一下:

一、做好第一輪複習,貴在因材施教,夯實基礎,注重實效,穩步推進。

根據本人所帶這屆高三文科班(6)班(7)班(8)班的學情實況,由於本屆高三學生歷史學科基礎參差不齊,為了提高複習效率,保證高三第一輪歷史複習的進度,我針對各班學生不同的學情特點,精心設計不同的教案學案,做到有重點有分別地將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具體化,使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每節課都有明確的具體學習要求和任務。根據本屆高三歷史教學組的規劃,我將新課教學與複習合二為一,每節課都有明確的知識目標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針對近年大學聯考題型特點和要求的相應的檢測訓練,做到學以致用,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歷史基礎知識與基本能力有機的統一起來;注重學科內知識歸納、綜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為第二輪歷史專題複習作好鋪墊。

二、建構歷史知識體系,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歷史教學應注重與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應將學生已有的知識融於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將學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識與歷史發展主線相結合,逐漸形成知識體系網絡。這種網絡是多方面的,高三教學應側重與專題性知識線索,強化專題複習,比如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線索,中國近現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衰的線索,世界近現代史中某一國家的經濟發展或政治制度演變的線索等等。這些內容是極其豐富的,教學中應突出重點、兼顧基礎知識、側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為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學中可把複習內容劃分為若干單元。其實每個專題也是一個單元。其實每個專題也是一個單元。橫向的單元是局部的面。縱向的單元是線,線的交織形成立體的知識體系".在學生具備基本的歷史體系基礎上,教師應加大能力訓練的力度,講清歷史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探求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鼓勵學生把握由"知"到"識"的飛躍,讓學生自己去探求歷史的啟示。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質、思考和辯論,應給學生預留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

(2)發展的階段性使歷史呈現出它的階段性特徵,這特徵將導向對歷史發展的本質性和規律性問題的認識。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歷史就表現出明顯的階段特徵如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戰國秦漢;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隋、唐;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明清。同一歷史現象在上述各時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盡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權政治制度。而各個時期表現出來的相同歷史現象也各具特色,如農民起義,表面上看,他們都成了封建王朝換代的工具,實質上其口號和綱領,也就是鬥爭水平呈現不斷提高的趨勢。我們在教學中,應強化和突出歷史的階段特徵,將具體歷史事件放到這種特徵中去考察分析,讓學生自己去深化認識,受到教育、得出啟示、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正確處理全面複習和重點複習的關係

正確處理全面複習與重點複習的關係,不能因覆蓋面降低而漠視全面複習,也不能無視新情況的出現而照搬原來一套複習方法,重點複習應建立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之上。原有的三段式複習,即基礎複習,專題複習和重點複習方法仍可沿襲,但教學計劃應作調整,側重點在後兩段上,以增強能力訓練的力度。

四、充分利用課外輔導,督促學生及時準確牢固地掌握好基礎知識,針對不同

學生的特點加強對個體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方法和答題思路的指導。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承知識、創新知識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基礎薄弱,根本上説明學生在過去的學習中缺乏正確的方法--具體的表現為缺乏適合個性思維特點的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2

今學期我擔任歷史教學,歷史教師工作總結。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由於我校地處邊疆貧困民族地區,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剛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同學們還不能適應。另一方面,有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絲綢之路》 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絲綢之路”,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完課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錄象帶,讓學生觀摩學習,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歷史這一門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歷史,就要讓學生喜愛歷史,讓他們對歷史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歷史人物故事,讓他們更瞭解歷史,更喜歡學習歷史。

因為歷史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因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為此,在上課時,我堅持課後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3

本學期我擔任了藝術高中*級音樂、美術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們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視度不夠,不愛記憶,基礎普遍不好。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排是專題式的,要求學生有比較好的歷史基矗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習慣了專題式的教材編排。某些同學對歷史學科的重視度也在增加。針對學生的情況,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本學期我認為自己在歷史教學方面完成了以下幾個目標:

一、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歷史課絕不是聽故事的課,但是在課堂中適當的補充一些歷史故事,或者鼓勵學生講出自己所瞭解的相關的歷史故事可以讓歷史課堂更具活力。班上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對歷史特別感興趣的學生,課外看了很多和歷史有關的書籍。對這部分學生加以引導,就會在班級中起到很好的榜樣和帶動作用。在歷史課上通過分享式的教學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讓課堂快樂有活力,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在逐步提升,學習也漸入正軌。

二、對學生“低起點,高要求”,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因為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歷史的學習最重要目標仍然是抓基矗基礎知識反覆鞏固和練習,加強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其運用知識的能力。對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都要高要求。在課堂中儘量關注每一個學生,對於基礎差的學生通過談話,和設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增強其歷史學習的信心。

三、注重學生搭建歷史知識網絡的能力。在學期學習前就引導學生閲讀書本的目錄,瞭解本學期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個單元學習之前都會花一些時間指導學生構建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在每節課和每個單元結束時,由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包括幾方面,相互之間有何關係。培養學生“大歷史”的意識。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4

本學期在學校的安排下,本人擔任高一(1)~(6)整個年級六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共計課時12節,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本學期,熱愛黨的教育事業,鑽研業務,團結同志,熱愛學生,師生關係融洽,出勤率高,完成教學任務。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結合學科特點,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從本學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強的特點出發,注重從高中學生更熱衷於從歷史與現實的聯繫去探討問題的特點出發,充分發揮歷史學科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每學期初制定歷史教學德育滲透計劃,發揮歷史的教育功能的作用,自己也在授課過程中自我素質得到昇華。

二、教學情況:

由於多年沒有下到高一教學了,對高一學生學情的掌握,着實費了一番工夫。針對職業教育擴招帶來的普通高中學生基礎較差的特點,着重從紮紮實實地落實基礎知識入手,並通過對具體史實的講解,逐步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事件、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國中的“是什麼?”到高中探討“為什麼?”的轉變。

本期來,我在高一歷史教學中,為使學生在歷史知識的海洋裏感受到探索與思考的樂趣,力圖發揮歷史學科的啟智與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認真上好第一節課。以生動而充滿時代精神的歷史事蹟去吸引他們,讓他們感到學習歷史能豐富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已的眼界。以歷史的人文精神和凝重歷史責任去感召他們,使他們認識到學好歷史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增強現代公民的使命感;同時也講明歷史學習的特點與方法,使學生感到歷史不是難記難背枯無味的東西,只要有嚴謹的樂於思考與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學好。上好

第一節引導課,還能轉變學生國中時把歷史課當作副科來應付的心理,以積極熱情的求知心理投入到學習中,推動教與學的互動良性循環。

其次,發揮各班科代表的作用,認真抓好課前預算習。在學生預習這一環節上,按照學校教導處的要求,制定學案,規劃整篇課本知識,重新組合內容,指導學生製作預習提綱,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大膽質疑,積極思考。一學期來,我所任教的6個班中,大多數學生都認真做到了這一點,其中有高一(1)、(3)班科代表一直自覺地將每節課前提醒學生預習時,完成學案,並提出的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記錄下來,要求老師參與討論共同解決。課後,又督促學生完成課後練習。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思維的學習精神,同時對我的教學也起到有力的推動。

第三,落實教學常規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方法到學習內容,我都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歷史觀,及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思想理念為準則。對教材中一些不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進行刪除;對一些需要補充的知識,堅決補充完整,講明講透。我在講清大學聯考解題要求後,鼓勵學生查找資料,向他們介紹一些史學界的研究成果,教會他們用自已的頭腦去客觀分析和認識歷史,開放歷史思維,不要迷信課本,人云易雲。

第四,在對學生進行健全人格培育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的同時,我也重視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在每個重要的知識點上,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設置不同類型的題目,並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也養成提出問題設置問題的習慣。另外在每個單元結束後,我都會指導學生理清歷史線索,根據教材的寫作思路把握史實與史實之間的邏輯聯繫,用書面的形式將歷史知識結構整理出來,使學生在學習中重視學習方法的探索與總結。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我感到最大的不足是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不夠。困惑是學生需要精彩的課堂與歷史知識的枯燥性的矛盾;忠於課本要求與實際學習需要而補充知識的矛盾;補充知識擴大課時與課時緊張的矛盾。這些教和學之間矛盾需要在往後的歷史教學中切實解決的,同樣的,對我教學水平推動和提高,有較大的幫助,也讓學生在老師的推動下,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5

一學期來,我在高一歷史教學中,為使學生在歷史知識的海洋裏感受到探索與思考的樂趣。力圖發揮歷史學科的啟智與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認真上好第一節課。以生動而充滿時代精神的歷史事蹟去吸引他們,讓他們感到學習歷史能豐富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已的眼界。以歷史的人文精神和凝重歷史責任去感召他們,使他們認識到學好歷史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增強現代公民的使命感;同時也講明歷史學習的特點與方法,使學生感到歷史不是難記難背枯無味的東西,只要有嚴謹的樂於思考與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學好。上好第一節引導課,還能轉變學生傳統的,把歷史課當作付科來應付的心理,以積極熱情的求知心理投入到學習中,推動教與學的互動良性循環。

其次,發揮各班科代表的作用,認真抓好課前預算習。在學生預習這一環節上,耐心指導學生製作預習提綱,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大膽質疑,積極思考,一年來,我所任教的幾個班中,大多數學生都認真做到了這一點,其中有三個班科代表一直自覺地將每節課前學生預習時提出的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記錄下來,要求老師參與討論共同解決。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思維的學習精神,同時對我的教學也起到有力的推動。

第三,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方法到學習內容,我都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歷史觀,及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思想理念為準則。

對教材中一些陳舊的甚至背離時代精的內容,我在講清大學聯考解題要求後,鼓勵學生查找資料,向他們介紹一些史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教會他們用自已的頭腦去客觀分析和認識歷史,不要人云易雲。

如在學到反右派鬥爭這年史實時,我要求學生認真翻閲有關歷史史實,瞭解事件的真相,並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冷靜對待在過去犯的一系列錯誤,借鑑前人的經驗教訓,在社會生活中處理好各種矛盾。另外,課本中關於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一課,教材認為三大改造結束,標誌着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而之後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結果,國企改革使大批國有企業破產,私營經濟蓬勃發展,我國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嗎?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越來越困惑,我便組織學生認真討論,有的學生認為教材上的觀點完全是按前蘇聯的思維方式作出的評價,而當時中國的決策者們正是受蘇聯斯大林體制的影響所進行的違背中國國情的改革,這是錯誤理論指導下的錯誤實踐。之後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正是建設的進一步探索後,轉變觀念而作出的正確決策。

社會主義本質是什麼?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那就是解放發展生產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又是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因此公有制的建立,並不意味着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通過討論和分析,學生搞清了過去始終困擾他們思想的歷史困惑,從中也懂得學習的過程需要大膽質疑,開動腦筋思考,才能有所收穫,有所作為。

第四,在對學生進行健全人格培育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的同時,我也重視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在每個重要的知識點上,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設置不同類型的題目,並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也養成提出問題設置問題的習慣。另外在每個單元結束後,我都會指導學生理清歷史線索,根據教材的寫作思路把握史實與史實之間的邏輯聯繫,用書面的形式將歷史知識結構整理出來,並將優秀習作在各班進行交流,使學生在學習中重視學習方法的探索與總結。

通過一年的教學,我感到最大的滿足是教和學之間的互動進入一個良好狀態,師生間平等民主的探索與交流,推動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也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6

在20xx-20xx學年度下學期,本人擔任高一九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這五個班中,1-6班為理科班。除了9班系重點班之外,7、8班都是普通班,歷史基礎很差,在上一學期期末考試平均分均排在最靠近尾數,總體來説,學生的歷史科整體基礎都不是很好,良莠參差。教學中,既要讓普通班的學生能聽明白,又要讓重點班的學生能吃的飽,這給備課增添了一定的難度!

現對整個學年度的教學工作做個總結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俗話説的好: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須有一桶水。在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也要不斷的跟進,才能適應時代教學發展的需求。本人深知這個道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觀念以及史學研究的發展動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主動積極的訂購相關科目的書刊,並充分利用,借鑑、吸取名師大家的清華,提升自己,發展自己。學習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研討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爭取每一節課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節課。

二、虛心請教。教師須有一桶水,這桶水應該是取之不完的一桶水,是源泉!教師要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虛心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互相交流上課的思路,互換教案,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

三、備好課!因為教的班既有重點班又有普通班,而且普通班的層次又不一樣,備課時,就必須得照顧到全體,備教案備教法更得備學生!認真的寫好教案,並主動與同行切磋,交流教案!課前先對該課的思路作出總結分析,明確重難點,課後及時寫好後記,總結優點及不足,爭取下一節有所改進!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如作圖、採用討論作出答案等。授之以漁的同時,也有意識的慢慢地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歷史實踐能力。不足: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還是沒有體現出來,基本上還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不能真正的調合好普通班與重點班教學的差異,基本還是使用同一個教案。思想工作缺乏耐性,尤其對睡覺、不聽課的學生,態度還是比較粗暴,要求太高,缺乏對學生的寬容!也不夠虛心向同行學習,交流的少!聽課的少!這些不足都是往後得細細的糾正的!也是往後努力方向之一!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7

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加強的地方有:一、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穫,做到因材施教。在課後,應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二、豐富歷史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教的再好,都不如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方法,主動學習的知識來的可靠。本學期是以此為目標的,但是做的還不夠,還需繼續努力。

我是一名新老師,進校工作時間有點特別,我是在期中試後進入學校工作的,我接手的班級是高一(23)、(24)、(25)班,這三個班級之前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帶的班級。接手之前我瞭解過這三個班的具體情況,這讓我非常有壓力感,之前的老師教學非常好,這三個班的成績特別棒,我擔心我接手後會把他們帶偏了。我知道擔心是沒有用,最重要的還是要實際行動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把這三個班帶好。下面就是我上學期的一些工作總結。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俗話説的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須有長流水。在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也要不斷的跟進,才能適應時代教學發展的需求。本人深知這個道理,因此在本人進校工作的這段時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觀念以及大學聯考考綱考點,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為了儘快適應高中的歷史教學,知道高一學生學習歷史的心理和高一歷史內容在大學聯考中的地位,我在網上購買過關於此方面的書籍閲讀,充分利用,借鑑、吸取書籍中的清華,提升自己,發展自己。學習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除此之外,我也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新教師回報課,並經常聽本科組有經驗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爭取每一節課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節課。

二、虛心請教。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論經驗、論知識都不如老師教,那麼現在的我最需要做得就是虛心向其他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在這裏我非常慶幸,在接手教學工作前,學校安排我們新教師到本科組去聽課,除此之外還得到備課組長的經驗指導,例如如何備課、如何寫好教案等等。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想盡快成為學生的學習指導者,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虛心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互相交流上課的思路,互換教案,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

三、備好課。作為一名新教師要想上好一節課就必須得備好每一節課。因而備好課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每備一節課我都先認真閲讀幾遍教材,然後再結合考綱考點和這三個班的實際情況寫好教案製作課件。對於自己難以講解的地方向其他老師請教,儘量做到自己每講的一節課學生都能有較大的收效。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新教師彙報課後,自己知道在教學中所存在的明顯缺點:講多練少,課堂是自己的不是學生的。新課程改革要求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學生的教學的主體,那麼自己的課堂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時代發展了。這就需要我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首先觀點,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

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授之以漁的同時,也有意識的慢慢地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歷史實踐能力。

不足:在自己知識經驗上還有待提高,在教學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還是沒有體現出來,基本上還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不未真正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去講解每一節課,教學思路未能及時根據學生反映的情況進行更新。這些不足都是往後得細細的糾正的地方,希望在新的學期能有新的進步。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8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一的歷史任課教師,我們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加之珠海市歷史科目是不記錄會考成績的科目,而只是參考科目,學生對歷史的重視度不夠,基礎不好。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排是專題式的,要求學生有比較好的歷史基礎。現在是高中的第二個學期,學生已經習慣了專題式的教材編排。某些同學對歷史學科的重視度也在增加。針對學生的情況,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本學期我認為自己在歷史教學方面做的好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主張快樂教學。

歷史課絕不是聽故事的課,但是在課堂中適當的補充一些歷史故事,或者鼓勵學生講出自己所瞭解的相關的歷史故事可以讓歷史課堂更具活力。班上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對歷史特別感興趣的學生,課外看了很多和歷史有關的書籍。對這部分學生加以引導,就會在班級中起到很好的榜樣和帶動作用。上開學初有一個學生在歷史課上非常活躍,他在課上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歷史史實,尤其是世界史方面的知識瞭解很準確細緻。我也藉機給了他一個“歷史小王子”的稱號,在之後的歷史課上勇於表現自我的學生就增加了不少。在歷史課上通過分享式的教學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起,也讓課堂快樂有活力。

二、對學生“低起點,高要求”,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

本學期還未分文理科,所以歷史學習的最重要目標仍然是抓基礎。基礎知識反覆鞏固和練習,加強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其運用知識的能力。對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都要高要求。在課堂中儘量關注每一個學生,對於基礎差的學生通過談話,和設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增強其歷史學習的信心。

三、注重學生搭建歷史知識網絡的能力。

在學期學習前就引導學生閲讀書本的目錄,瞭解本學期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個單元學習之前都會花一些時間指導學生構建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在每節課和每個單元結束時,由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包括幾方面,相互之間有何關係。培養學生“大歷史”的意識。

四、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這個學期聽了北大招生辦主任秦春華在我校舉辦的講座中講到,如今中國的中學教育不重視情感教育,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導致校園暴力事件頻有發生。這更加堅定了我在歷史課上注重對學生情感價值觀培養的心。

五、抓緊時間為自己“充電”,多看書,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歷史有客觀性和主觀性雙重屬性。優秀的歷史課堂應該傳達有深度的歷史思想,要達到這個高度,要依靠老師的文化素養和教學的熱情和教學經驗。我現在是熱情有餘,所以這個學期主要從後兩個方面去努力,本學期看了《民主的細節》、《中國近代史綱要》風書籍,每週都去聽一堂優秀歷史教師的課,每週參加歷史組的教學活動,向有經驗的前輩們學習。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19

回顧這幾年來的高中歷史教學情況,總是感覺自己有很多不足,我在一個偏遠縣城任教,説實話,生源不好,教學條件也比大城市的同行們要差很多,不過在幾年的任教經歷中,我對高中歷史教學有了一點認識體會,既有不足的地方,也有一些較為成功心得,這裏與各位同行交流一二,請各位老師同學們予以指正。

在早期的教學中,因為諸多條件的限制,以及自身經驗的缺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總是感到教學的方法、方式有多不足之處:

首先從教學方法來看,可能是因為所處地理位置和教學條件的原因,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突出,很多時候,我們是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相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實際上這些都是應試教育留下的病根。

其次從教學結構來看,我們大多還是以歷史知識經驗傳授型的教學結構為主。這就使得學生很難形成具有主體意識的理念和精神,這一點與我們現在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在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歷史課講述的是人類的歷史。由一定的人物“扮演”一定的事件。我們在教學中容易忽略蒐集與處理信息、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常只是給出一個或幾個結論,但就書本傳授,學生經常茫茫然,似懂非懂。

隨着教齡的增長,我加強自身的學習,在教學中不斷嘗試新的方式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績。

一、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們在興趣中學習

興趣是人對一定事物和活動帶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內在傾向性,以往的教學經驗也證明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最主動的因素,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主觀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我在教學中注意通過多種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學習興趣,除採用直觀教學手段展示物品、圖片,或者影視片段,講述歷史典故外,還通過傳奇、有趣的野史來講述歷史,儘量將死氣沉沉的歷史課變得生動活潑,吸引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

二、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引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歷史觀,而這種歷史觀的形成不應該是對歷史知識的簡單機械地記誦,它應該是學生對歷史的原本進行分析與理解,進而學會用歷史的視角來認識和理解社會現實的問題,學會思考人類的發展和人生的價值。因此作為中學歷史教師,為什麼教、教什麼、怎樣教,是經常要思考的問題。

一堂歷史課的成敗,歷史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是否體現,最終的評價標準是看學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課堂的教學內容,這種接受和理解是否主動和深刻。掌握好紮實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理論只是教育實踐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種教育手段和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的靈活運用。教無定法,教可擇法,教亦可創法。要提高歷史教學水平必須認真研究歷史知識的基本特點,發掘歷史學科本身的優勢,揚棄傳統教學模式,立足於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形勢,選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法,大膽進行探索和創新,以適應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作為一個從事教學工作僅僅幾年的年輕教師,就更有必要“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三、教學要貼合實際

在教學中,我注意做到不搞噱頭,不玩花哨,一切從實際出發,務實為主,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將課本知識重新組織,整合,使學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學就是適應於自己,又適合學生的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高中歷史教育這條路上,還需要我孜孜不倦地追求與探索。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20

又一個學期結束了,這個學期是在緊張、忙碌、充實、成長中度過的,坦率地説是我參加工作以來成長最迅速的一段時間,不僅僅是在教學業務上,更多的是在教學經驗上、在教育教學心理承受能力上……

感謝學校領導對我的信任,繼續安排我教八年級的歷史課並承擔備課組長的工作。

學校對我的信任是我工作的最大動力,並時時刻刻激勵着我,用心去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難,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完成每一項工作,以不辜負學校領導對我的殷切期望。

八年級的歷史組有耿老師、李老師和李紅老師,加上我一共是四個人,她們是我工作中愉快的合作伙伴。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她們經常替我分擔一些組裏的工作,在這裏真誠的向他們道一聲:謝謝!

對於我而言,與其説是和她們在一起工作,還不如説是我在向她們學習,坦率而言,我從她們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和她們相處如沐春風、和煦温婉而生機勃勃。

團結的團隊是我成長的沃土,並且不斷地給我信心和勇氣,闖過一個個難關。

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我注意觀察學生,並且注意調整以往我的教學方式,根據他們以前學習的習慣,一點一點地使歷史課堂走進他們,讓他們適應八年級的歷史學習,同時也使我適應了同學們。

教學工作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困難都是我成長的催化劑,這催化劑往往也會生出快樂的小泡泡。

在與學生們的不斷磨合的過程中,學生漸漸地瞭解我、接受我的授課方式,進而瞭解怎樣去學習歷史,更學會了去懂得歷史。

區質量檢測考試中,我所任教的八年級十一班、十二班、十三班、十五班、十七班和十九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且,在區裏各校評比中八年級考試成績各項指標遙遙領先,這是八年級全體歷史老師共同努力、團結合作取得的成果。

這個學期八年級歷史組組織了“動手做歷史”活動,不僅增添了歷史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使歷史走進了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了歷史,喜歡上歷史課。

作為備課組長,不僅要積極組織各項活動,更要把日常的教學工作做好。每個週三的第二節課是我們的集體備課時間,每次集體備課我們都認真準備,做到有效備課。

備課是為了上好課,課堂我認真、嚴謹地完成授課任務,力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給每一課都配上了隨堂練習,在完成正常的授課任務的同時,每次我都認真準備隨堂練習、單元測試題、綜合測試題以及複習提綱;這樣精心準備的習題,使學生精練、老師精批,提高了教與學的效率,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在近四個月的教學過程中,我經歷了太多以往我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使我在教育教學心智方面不斷成熟,以上僅僅是教學工作中的一點點。其實,每一位老師的經歷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相同或相似。

四個月來,有煩憂的時候,也有快樂的時候,或許教育工作就是這樣吧,我們面對的是不同的學生,每一屆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我們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來適應我們,更多的是我們應該調整自己來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對象。作為備課組長,需要我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年輕的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認真鑽研,不斷努力,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使自己儘快成長。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21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俗話説的好: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須有一桶水。在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也要不斷的跟進,才能適應時代教學發展的需求。本人深知這個道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觀念以及史學研究的發展動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主動積極的訂購相關科目的書刊,並充分利用,借鑑、吸取名師大家的清華,提升自己,發展自己。學習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研討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爭取每一節課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節課。

二、虛心請教

教師須有一桶水,這桶水應該是取之不完的一桶水,是源泉!教師要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虛心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互相交流上課的思路,互換教案,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

三、備好課

因為教的班既有重點班又有普通班,而且普通班的層次又不一樣,備課時,就必須得照顧到全體,備教案備教法更得備學生!認真的寫好教案,並主動與同行切磋,交流教案!課前先對該課的思路作出總結分析,明確重難點,課後及時寫好後記,總結優點及不足,爭取下一節有所改進!

四、改進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如作圖、採用討論作出答案等。授之以漁的同時,也有意識的慢慢地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22

全面貫徹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加快實施素質教育的步伐,已成為教育教學人士的共識。中學教學作為培養中學生的教育基地,肩負着十分重要的責任。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釋放學生自我創造的潛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是我們中學歷史教師共同的使命。同時也不應把素質教育與大學聯考評估機制、大學聯考選拔學生對立起來。

作為一名高中歷史教師,我想寫出教學上的點滴心得,與同行們共享。我覺得在新課改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實施教育教學創新

素質教學的先導是教育觀念的創新,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教法,教法決定成效。傳統教育觀念已經在許多教師、尤其是中老年教師中成了“法寶”,比如説:以教師為中心整節課都堅持“填鴨”,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只教書不育人,忽視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創新意識;老師惟我獨尊,高高在上、對學生提出的“奇談怪論”嗤之以鼻,甚至認為學生是鑽“牛角尖”,不但不解決,而且還要批評一通等等。這些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造成學生墨守成規,因循守舊,思維求同,不僅教學效果肯定不好,而且還扼殺了學生創造的內在動機。讓趣味無窮的歷史變成一個枯燥無味的數字,最終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也基本放棄了歷史學科的學習。這跟我們的素質教育和時代發展是不適應的。因此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教學工作者尤其是中老年曆史老師就必須痛下決心打破它,改變它,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學生主體觀。從“主演”變為“導演”。在學校公開課上,開課教師上九年級歷史《美國內戰》,把“販賣黑奴”的廣告導演成學生的活動。(黑奴扮演者,教師課前選定有較強的文藝表演才能,同時有較強的表演慾望的學生。)通過演練,學生既認識到了黑奴當時的悲慘處境,又為林肯政府頒佈《解放黑奴宣言》是深入人心的,打下了伏筆,也説明了黑奴問題成為了美國當時社會的焦點。另外如在講《一國兩制》一課時,通過讓學生看錄像《百年中國》的紀實片段;《重慶談判》一課時,播放電影《重慶談判》片段等等,這些課,使我確認,高中歷史教學,也應儘量挖掘“可導”“可演”的題材。方法上可採用電化教學,運用多媒體,展現出一幅幅生動畫面,以引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變“灌輸”為引導,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起到“服務”“參與”“引導”“點撥提升”“補充”的作用。也要求教師放下老師的架子,師生平等,創設和諧民主的氛圍,尊重學生的個性,提倡學生標新立異,鼓勵質疑,激勵思維。

二、更新備課方式,提高課堂實效性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向45分鐘要質量。通過教學實踐、嘗試、總結、反思,我覺得備課這一環節尤為重要,可以説是基礎,是關鍵。著名教育專家於永正老師説過:“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收集信息、瞭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見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收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閲,以便把課上好。如果説,寫教案是顯性的,那麼鑽研教材、查閲教參、收集信息、備學生,思考教法則是隱性的。”我們在備課時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進行備課,這些素材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材、教參和輔導資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網絡資源等,因為網絡上的素材非常豐富。同時,教師的備課還可以備一些學生的活動,某些課中,可以調動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來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在我校歷史集備組,曾用過如下方法進行備課,

(一)課前調查學生在本節課上希望學到什麼知識,他們對本節課的哪些內容特別感興趣。

(二)利用互聯網,查找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筆錄備用。

(三)加強集體備課,優化個人備課。備課組全體成員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對將要教的內容進行集體討論,如:教學目標應如何制定,根據不同層次學生情況,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本課重點是什麼,如何突破;難點是什麼,如何排除;教學內容該怎樣教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課後檢測應怎樣編寫,編寫哪些類型的題;在本課中,該給學生制定怎樣的活動方案,等等。對高三選修《甘地》一課,通過集體備課,覺得僅靠講解,學生很難了解甘地的全面活動,難以理解“非暴力不合作”的概念,所以決定讓學生看電影《甘地傳》。這樣,既充分實現了教學目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活“字。而且加強了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的融洽、合作關係。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23

本學期我擔任了藝術高中*級音樂、美術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們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生對文化課的重視度不夠,不愛記憶,基礎普遍不好。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排是專題式的,要求學生有比較好的歷史基矗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習慣了專題式的教材編排。某些同學對歷史學科的重視度也在增加。針對學生的情況,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本學期我認為自己在歷史教學方面完成了以下幾個目標:

一、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歷史課絕不是聽故事的課,但是在課堂中適當的補充一些歷史故事,或者鼓勵學生講出自己所瞭解的相關的歷史故事可以讓歷史課堂更具活力。班上學生的歷史學習基礎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對歷史特別感興趣的學生,課外看了很多和歷史有關的書籍。對這部分學生加以引導,就會在班級中起到很好的榜樣和帶動作用。在歷史課上通過分享式的教學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讓課堂快樂有活力,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在逐步提升,學習也漸入正軌。

二、對學生“低起點,高要求”,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因為學生基礎差,底子薄,歷史的學習最重要目標仍然是抓基矗基礎知識反覆鞏固和練習,加強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其運用知識的能力。對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都要高要求。在課堂中儘量關注每一個學生,對於基礎差的學生通過談話,和設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增強其歷史學習的信心。

三、注重學生搭建歷史知識網絡的能力。在學期學習前就引導學生閲讀書本的目錄,瞭解本學期學習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個單元學習之前都會花一些時間指導學生構建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在每節課和每個單元結束時,由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容包括幾方面,相互之間有何關係。培養學生“大歷史”的意識。

高一歷史教師年終個人總結 篇24

在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本人擔任高一(6)、(7)、(8)、(9)、(10)、(13)、六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這六個班都是普通班,總體來説,學生的歷史知識基礎薄弱,普遍對歷史學科不重視,學生素質良莠不齊。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俗話説的好: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須有一桶水。在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也要不斷的跟進,才能適應時代教學發展的需求。本人深知這個道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念以及史學研究的發展動態,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主動積極的訂購相關科目的書刊,並充分利用,借鑑、吸取名師大家的精華,提升自己,發展自己。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研討課,並能經常聽各位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水平,爭取每一節課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節課。

二.虛心請教

教師須有一桶水,這桶水應該是取之不完的一桶水,是源泉!教師要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虛心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互相交流上課的思路,互換教案,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

三.備好課

面對層次不一的學生,備課時就必須得照顧到全體,備教案備教法更得備學生!認真的寫好教案,並主動與同行切磋,交流教案!課前先對該課的思路作出總結分析,明確重難點,課後及時寫好後記,總結優點及不足,爭取下一節有所改進!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教師應由知識的佔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的

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 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侷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為此,我針對不同的知識版塊,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如作圖 、採用討論作出答案等。授之以漁的同時,也有意識的慢慢地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歷史實踐能力。

本學期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還是沒有體現出來,基本上還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

2.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對所有的學生採用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3. 思想工作缺乏耐性,尤其對睡覺、不聽課的學生,態度還是比較粗暴,要求太高,缺乏對學生的寬容!

4.也不夠虛心向同行學習,交流得少,課聽得少,

這些不足都是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注意和改進的,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學生會喜歡歷史課程的,歷史成績也會不斷提高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aoshi/4wld7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