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教師工作總結 >

七年級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七年級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七年級的歷史課講述的是中國古代史的知識,再加上七年級學生算是真正意義上接觸歷史,所以相比較而言學生還是更容易對歷史課產生興趣。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七年級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希望你能喜歡。

七年級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七年級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篇1

記得去年的五月我正憧憬着在教師崗位上的美好,正期待着我的夥伴和屬於我的那些孩子;同樣也記得在去年的九月我青澀的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青澀的認識了那些善良而又熱情的老師,青澀的迎接了稚嫩的孩子。而今不免感歎時光飛逝,當初的青澀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那份自信與堅持。在踏上崗位的這第一年工作中,我的領導、我的師傅、我的夥伴、我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在潛移默化中幫我走出了迷茫,走出了困惑,使我能夠更好的適應了這一年的實習期......下面我就來總結一下這一學年的工作。

身為一名教師,自知一言一行將直接影響着學生。於是我告訴自己:每天微笑多一點,讚許多一點,交流多一點;當然我清楚的明白更要以自身為榜樣為人師表,用行動影響學生為其樹立正確的行為。另外,在這一年中,不斷加強自我思想素質的提高,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對於我的工作、我的學生,我全心全意的將細緻、寬容與責任投入到每一天與學生的接觸當中得到了家長的放心、安心和寬心。

第一年工作,對業務不熟悉、對教學活動把握不準確、對課堂常規難以掌控。因此,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是我這一年面臨的首要任務。因此以師傅指導為動力,不懂就問促使自己儘快適應工作,儘快積極融入學校氛圍中,我還非常珍惜學校的聽課以及實踐課的機會。聽課回來及時回顧整理教案與同軌教師討論吸取他人的優點。實踐課則認真選擇活動,設計教案,並向師傅虛心請教,聽取師傅的意見,並通過活動的實施,及時地反思,來一次自我審視以便日後有更大的進步。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水平還不夠,因此我經常虛心的向師傅及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與同事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同時,我在自己博客上的教學隨筆以及每日一反思更促進了我對專業的思考。由於博客是開放的所以我也得到了一些網友的見解於是更進一步拓展了我的思維、拓寬了我的視野。當然有了前輩同行的引領我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努力通過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管理本科的函授的資格;在平時我還參加國培計劃遠程培訓豐富自己的認知,通過多途徑增加自己的理論知識,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作為第一年的新教師我始終做到"勤想、勤問、勤動",我熱愛教師的本職工作可我更愛我的那些孩子因此在這一年裏,我能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積極、準時參加會議及各項學習。另外,在家長工作方面我也始終做到勤,孩子的缺勤我會主動的打電話詢問;學校裏裏有什麼事我也主動和家長聯繫使其在第一時間知道以便能更好的做到家校共育。

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參加了國培計劃--江西省農村中國小骨幹教師培訓,在井岡山集中培訓了15天,被評為優秀學員,通過努力在"“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中各獲"三等獎"。認真撰寫的論文《20xx-20xx七年級歷史教學總結》獲得湖口縣教育局二等獎。

在這一年的時間裏讓我成長了許多,也是在這一年時間裏讓我對教師這分工作有了更多的堅持與自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信有你、有他、有她,我的教師之路將更加的堅定與美好。

2、完善常規教學:常規教學識教學工作的重點、核心,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克服教學中的不規範行為,使自己的教學更加完善。針對今年的教學實際,在今後教學重要注意對學生的瞭解,注意學生的實際,把握教學的難度和深度,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能急於求成,應避免求全求細。

3、變換教學模式:在今年的教學中,我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授,一廂情願的認為講的次數多了學生自然就懂了,忽視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切實不斷變換教學方式:講解、討論、探究、記憶、練習等方式的靈活運用,避免教師的直接灌輸。

4、提高教學水平:作為一名國中教師,僅僅只滿足於平時的課堂教學達到要求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能走得出去、拿得出手,不僅要征服學生,還要能征服聽課的教師、評委。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還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總結先進的教學經驗,努力形成符合學科教學特色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早日登上一個新台階。

5、工作細節有待改善

反思一年多的工作,自己在一些細節工作上還存在着不足,特別是學生對作業本的保管、潛能生作業的書寫缺乏指導和嚴格要求。在今後的工作中,應充分注重工作中的細節,儘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紮實。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收穫了很多,提高了很多,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充實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提高自己在學生管理方面的能力、注重細節工作,一如既往的兢兢業業,勤奮鑽研,儘量使自己的各項工作做得更紮實、更完善、更有效、更實在。

七年級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篇2

七年級的歷史課講述的是中國古代史的知識,再加上七年級學生算是真正意義上接觸歷史,所以相比較而言學生還是更容易對歷史課產生興趣。但是怎樣才可以讓歷史吸引學生,讓學生喜歡歷史,怎樣才可以讓歷史課堂變成學生喜歡的課堂,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值得不斷嘗試的事情。

在講述中國古代史的時候,我才發現七年級學生的歷史知識少得可憐,而且學生的歷史知識面十分狹小,比如我在講述堯、舜、禹的時候,80%的學生是不知道這幾個人的,連這些字都不認識,更別説他們的故事;只有極少部分閲讀面比較廣的學生聽説過他們的傳説故事。所以在上歷史課的時候,想要學生進行故事的講述和比賽,是很有難度的一件事情。

除了講故事之外,其實歷史課堂的形式還有多種形式的:表演、話劇、知識競賽等。儘管這些形式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難度,但歷史課堂中還是可以嘗試的,尤其是對於七年級的孩子,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講述到“遠古人類的一天生活”時,有幾個班的小組嘗試了表演,在短短的時間裏,學生能準備出一些簡單的台詞和相關的動作,確實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而且在表演的時候,他們能很認真、很投入的表演,着實讓我欣慰。

歷史課定期準備一些知識小競賽,也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尤其是在杜郎口模式下小組學習的形式,小組競賽可以增強集體榮譽感。在前三課上完之後,我準備了一次小的知識競賽,時間就是20分鐘左右。在第一個班進行知識競賽時,我準備了必答題和搶答題,由於搶答題不能確定誰先搶到問題,所以課堂的控制有很大難度,所以其後的幾個班,我就取消了搶答的環節,雖然這樣競賽的氣氛稍微弱了一些,但是課堂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不管是歷史表演還是知識競賽,再或者故事講述,其實都只有一個目的: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增強其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不至於讓學生討厭歷史、厭煩歷史,也許這就是歷史老師最大的心願。

歷史課堂形式的多樣性本身就是歷史知識的一個延伸和拓展,也是歷史知識的一個活用,不至於讓歷史真正成為歷史。當然,課堂形式的多樣性還是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好好準備的,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形式不僅僅再是形式。

七年級歷史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篇3

本學期的七年級歷史教學,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針對七年級學生學習歷史的實際,本人主要從理清歷史線索,講清重難點,突破重特大歷史事件,適當延展等方面進行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方法,以期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理清歷史線索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課本(新課標人教版)講授《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涉及的朝代有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幾個朝代,讓學生了解這幾個朝代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發展的線索:

1、封建社會形成、初步發展,首次一統時期——戰國、秦漢;

2、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

3、封建社會的繁榮發展時期——隋唐;

4、封建國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五代遼宋夏金元;

5、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明清(1368—1840)。

使學生對本冊所涉及到的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幾個朝代,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長河中的發展線索有了總體的概念和影響。有了線索,然後對所涉及的每個朝代的知識點——重大歷史事件才能各個擊破,才能化整為零,比較系統的掌握,這樣歷史發展線索和具體歷史事件就聯繫起來了,就像要提起葡萄樹上的葡萄,只要提起枝幹(線索),葡萄(具體歷史事件)就提起來了,學生通過這個淺顯的比喻,會一下子對歷史線索與事件之間的聯繫茅塞洞開,有意的學習和探究的,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降低了難度。

這符合歷史課程標準規定的知識技能目標前提下的“減輕學生負擔,降低難度”的要求。

二、理清重難點

本冊的重點是每個朝代的建立,發生在每個朝代的影響歷史進程的重特大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及意義等。

難點是:五代、遼、宋、夏、金、元的更迭,頭緒多,學生難把握。

對於重難點,我採取的方法主要是在每節課上先給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閲讀,之後讓學生説出通過自讀已經解決了的,再説出自己不懂的、或感疑惑的知識,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加以解決,還解決不了的,老師再給以點撥,力求使學生通過個人或合作的途徑自行解決,萬一還是不能解決的,老師再適當的講解。

比如學習《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一課,重點是契丹的興起和與北宋的關係、女真建立金和岳飛抗金。難點是如何正確評價澶淵之盟、如何評價岳飛。我先給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閲讀,先認識在中國歷史上從10世紀初契丹國建立到12世紀中葉宋金和議,大約二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政權關係相對比較複雜的歷史時期。

這一時期是主要事件有:(一)10世紀初,契丹傑出首領阿保機,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二)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取代後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三)澶淵之盟。(四)11世紀前期,党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五)12世紀初期,女真族的傑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六)1127北宋滅亡,北宋皇帝欽宗的弟弟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七)岳飛抗金。(八)宋、金對峙形勢圖。

以上內容我通過課件,再如:講明朝建築藝術時,播放出北京故宮,明長城,山海關,嘉峪關的圖片。不但增加了形象性,而且將其線條化,讓學生通過形象來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與識記。

三、突破重特大歷史事件

歷史是通過重特大事件來反映的,所以要給學生講清楚重特大歷史事件,讓學生了解整個事件的起因、發生、發展、結果及影響意義等,學生才會對整個事件有個整體深刻的印象,才能掌握某一歷史事件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比如“陳橋兵變”,要講清這一事件發生在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被石守信等大將擁戴,將一件黃袍披在他身上,高呼“萬歲”,發動兵變。趙匡胤建立宋朝,取代後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它意味着一個朝代(或者一個時期的——五代十國)的結束,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北宋與遼、西夏,南宋與金、西夏的戰與和。

四、適當的延展

在講清重特大歷史事件時適當的延展是必要的。如在講北宋與遼、西夏時,可以講講《楊家將》的故事,講南宋與金、西夏的戰與和時,可以講講《説岳全傳》中嶽飛抗金的故事。這樣就會將歷史記載和歷史人物有血有肉的結合起來,將歷史知識和社會見聞結合起來(楊門女將,岳家軍等),豐富了教學內容,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及記憶,活躍了課堂氣氛,對相應的知識又有適當的拓展,對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有所培養。可以説教學效果是非常的顯著的。

當然,還有困惑,那就是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離學校要求和學生實際還很遠很遠,有待自己做進一步的探索與求教。

綜上所述,是自己本學期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以來的幾點體會,以便以後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歷史教學質量。

標籤: 七年級 教師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jiaoshi/68dy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