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 >

課題研究總結(通用23篇)

課題研究總結(通用23篇)

課題研究總結 篇1

課題研究已進行半年有餘,通過同組教師的協作努力,課題順利進行着,對此,本人特做出如下總結:

課題研究總結(通用23篇)

一、本年度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及成果:

1,教師理論水平等到較快提升

通過課題研究,全組教師共同努力,閲讀了大量的教育理論書籍,查閲了很多文獻資料,學習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教學觀念,促進了課堂高效率,在實踐的同時積極總結並撰寫論文,確實得到了能力

的提升。

2,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從而在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課題研究與開展,學生能獨立完成只是結構的構建,有利於學生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通過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使學生對知識進

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增強立體思維能力。

3,加強了師生的協作,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提高,光靠老師的行動還是不夠的,關鍵是如何讓學生真正積極自主的學習起來,俗話説“教學相長”,通過老師的有效指導,學生漸漸自主的培養起學習的積極性並真正落實到實踐中,從而提高整整體的教學質量。

以下是教師獲得的科研成果:

王柳明 《返璞歸真的文本閲讀——談國中語文文本閲讀教學的教師角度》 第十二屆五四杯一等獎 20xx年

邵秋芳 《有效朗讀,精彩課堂》 20xx年“金帆杯”二等獎

二、下一階段研究規劃

1,繼續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實驗,注意及時收集課題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

2,針對學生差異,在教師的有效課前指導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對於學習能力強的學生,

要重視整體知識的構建的運用,提升自己對知識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3,教師在,有效指導過程中,要側重思維方法上的指導,提供相關示範,鼓勵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提高學

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樂趣。

4,積累教育資料,撰寫案例和論文。

課題研究總結 篇2

新課程剛剛開始實施,學生剛剛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他們習慣了獨立思考、一問一答的學習方式,突然間要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去解決某些問題,學生迷茫。目前,學生合作學習大多是在老師的要求下進行的。而事實上,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學生學習的自發性行為,而不應該是老師的要求性反應。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應首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對於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可用以下三種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組。這是最基本的條件,小組成員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後,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②、進行學習方式培訓,向學生介紹各種先進的學習方式。如: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優點、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學生產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慾望。

③、舉行小組合作學習競賽活動,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評優,激發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

2、加強學生自主能力的訓練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積極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應該是基礎。學生的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如果小組成員沒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那麼他們的合作也是虛無實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還應加強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①、激發情感,提高自主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學生的認知、情感、技能、態度等諸方面應獲得和諧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真正積極參與的關鍵是教學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②、自學思考,激勵自主嘗試。讀書離不開思考,自學更是如此。“學而不思則罔”要使書本上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知識,自學就是兩者的橋樑,這是自主學習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創設自學氛圍,提供自學空間,提出自學要求,要儘量找到新知識的生成點,直接或間接提供與新指示有關的舊知停靠點,讓學生帶着問題有目的的自學,為學生自主嘗試創造條件。③、質疑問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學貴有疑,“疑”是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質疑問難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重要環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敢問、會問、善問,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問難的勇氣和精神。因此,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更新觀念,把“你今天學到可什麼知識?”轉變為“你今天向老師提出了幾個問題?”明確提問不僅使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其次,把課堂變成學生交流學習問題的地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課結束前,根據學生的表現,評選出“提問人”和“問題“,以調動學生參與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多思多問”的問題意識“。

4、洞察學生合作需要的時機

為了使學生儘快適應小組合作學習,在平常的教學中,我經常性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然而學生的合作熱情似乎並不高。原本以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問題,後來終於有一學生道破了天機:老師,這些問題我們不用討論也都知道嘛!為什麼還要討論?原來如此,學生在學習時,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只有當內容在學生個人確實無法解決的情況下才讓學生進行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有意義、有價值,學生才有合作的熱情。因此,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善於洞察學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時機,恰如其分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對於那些學生力所能及的問題,讓學生獨立解決,那些力所難及的問題,則讓學生合作解決,而那些力所不及的問題,則需要教師引導解決。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應和其他學習尤其是獨立學習有機的結合,在培養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獨立見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見,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祝願每位老師(包括我自己)在辛勤的努力下,都擁有這麼一批可愛、樂觀、上進的學生吧。

課題研究總結 篇3

本學期對學生進行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總結經驗,找出不足,以便促進以後的工作,現做以下總結:

1.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學習新課之前能按老師的要求預習課文,要求做到:把課文讀熟,藉助拼音自主學習生字。每人準備一個預習本,把預習的生字註上拼音,藉助工具書給每個生字組兩個詞,這樣學生及認識了生字,還進行了擴詞練習。預習時能對要學的內容,認真思考,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在讀課文的過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也記在預習本上。老師在教學新課之前,先看一看學生的預習本,你會發現學生那些字容易寫錯或寫得不規範,那些字組詞容易出錯,學生會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

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走穩這一步,後面的路就好走多了。教學中常常可以看到:自覺進行了預習的同學,上課就積極主動,認真聽講,對新知識接受快,學習效率就高;成績越來越好,反過來又促使他自覺地預習。這樣,良性循環就形成了。

2.養成聽課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講的習慣

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培養學生特別是成長困難學生用心聽課的習慣,上課能坐得住,不但要專心聽教師講,還要注意聽同學講,學會聽,能聽懂;同時,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成功,對於形成、鞏固和發展他們良好學習習慣起着特殊的作用。在成長困難學生的身上,往往消極因素暴露得比較明顯,缺點常常掩蓋了他們的閃光點。因此,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多觀察,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表揚,鼓勵後進生繼續努力,併為成長困難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和條件。比如對待後進生,只要他舉手回答問題,就趕緊讓他回答,並且會大家讚揚:你看,人家誰誰聽講多認真哪,還這麼愛動腦筋。誰誰認真思考了。教師講完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後,問:我剛才強調的什麼問題,誰能説説?這時故意讓後進生回答,並表揚:某某同學認真老師講的問題了。這些學生會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自信心不斷加強,認真聽講的習慣會越來越好。

3、規範書寫的習慣。

儘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信息和知識更新的技能,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規範的漢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在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寫字的問題上,教師要有書寫意識,一方面強調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另一方面滲透一些必要的書寫知識,如字的基本構成、間架結構、佔格問題等。因為兒童容易受暗示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板書、在學生作業上寫批語時,書寫要規範,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課桌整理得越乾淨,越能靜下心寫好字,減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錯字、別字、漏字等現象。在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時,我們分三方面對學生的書寫進行評價,即:乾淨、漂亮、正確。每次學生的作業都得三個分。這樣學生就知道自己那方面做得好,哪方面做得不好。另外,為了規範學生的字體,讓學生從小就寫一手漂亮的字,我們從一年級就讓學生每天堅持練字,每人一本與教科書同步的字帖,讓學生描摹生字。每次單元測試,我們都設有卷面分,讓每份試卷儘量做到書寫認真、整潔。

4、讓學生樂於積累,養成良好的習慣

《語文新課程標準》多次提及“語言積累”這個問題。例如在基本理念中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又特別指出在閲讀方面要注意“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然後又在各階段目標中再對此加以具體化。可見,積累對學好語文的重要性。確實,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説讀寫能力,更不能學好語文。而且語文學習很難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

做法如:

(1)每週的語文閲讀課。

(2)定期開展的評比獎勵活動,讓它成為學生們主動積累的不竭動力。

(3)學生準備摘抄本,有好詞佳句積累本、名人名言積累本等,發動學生把課外閲讀中學到的妙詞佳句、名人名言等摘抄上去,互相交流學習。

課題研究總結 篇4

我是學校課題組主研人員,現將我接受課題科研任務後進行科研工作的情況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深理解

傳統語文教學的方法是建立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主要是講解、提問、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教師處於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被動應付,接受性的學習。課堂上教師設計好一個又一個環節,讓學生按着教師的思路走。為了使學生達到某種“深度”,教師問個不休,學生忙於應付,課堂上大量的時間在不得要領的“分析”中虛度。課外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學生課業負擔十分沉重。這嚴重損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擺脱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在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主動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研究已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

二、立足課內,不斷探索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渠道,也是學生攻讀語文的主陣地。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聽課時不走神,不隨便説話,也無小動作。老師的要求他照辦;老師的教導他認真聽;老師提出的問題他認真思考;有疑問或不同看法,主動提出。教學中,我是如何進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的研究的呢?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情境教育是一種促使教學過程變成一種永遠能引起學生極大興趣,激發其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教育思想。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老師,而情境教育正是把兒童的學習興趣作為促使其發展的的老師,而情境教育正是把兒童的學習興趣作為促使其發展的第一要素。因此,我把“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作為我課題科研的首選。

教學《草原》—課,上課伊始,我用幻燈片打出一幅草原風光圖,隨即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學生通過視聽感受到了那廣闊無邊、藍天碧野下的大草原。這樣,以美的情景引入課文,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對課文內容感知的興趣和___

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我先投影展示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四幅幻燈片,同時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誦錄音。這時,學生眼前看到的是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花木繁茂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雪景壯麗的冬天的四季風光。耳畔聽到的是松濤陣陣、流水淙淙。鳥語歡歌的錄音,自然地進入情境,徜徉在小興安嶺美麗的林海之中,激起對課文內容感知的願望、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又如《窮人》課後有一小練筆,續寫《窮人》,上完該課,我擬出題目:《拉開帳子後》,要求學生根據課文情節,打破思維定勢,鼓勵他們進行發散思維,去尋求故事的不同結局。同學們興趣十足,大膽想象。這樣,既深化了課堂教學,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了讓學生提高寫作興趣,放膽作文的目的。

2、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

教學實踐證明: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堂課教學的好壞,直接受課堂心理氣氛的影響。“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只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的途徑之一。為了使課題研究不至於只停留在狹小的範圍之內,我又進行“形成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與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研究。

良好的師生關係乃是教學工作;順利進行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所以,平時我注意瞭解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和個性心理點,主動與學生溝通思想,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課堂上,我不搞教師與少數學生“雙邊’活動,注意面向全體學生,給優生以褒揚,中生以扶持,差生以鼓勵。創造出健康、積極、活躍的課堂心理氣氛,使所有學生在—種心理安靜、愉悦、活潑的氣氛中學習,達到了激發學習興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的。實踐中,我發現:課堂心理氣氛不是每時每刻都良好。因此,我總結出:教師要善於及時捕捉學生學習表情的變化,洞察他們思維所處的狀態,及時進行調控,使課堂心理氣氛適時得到調節,始終保持適宜的狀態,這樣才能求得教學效果。實踐中,我還體會到:教師的情感可產生共鳴,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直接關係到課堂心理氣氛的形成。因此,教師應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在學生面前表現出與教學內容不協調的表情,應以積極向上的情緒來渲染課堂氣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三、拓展課外,鞏固興趣

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果只靠課內的“創設情境,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來培養,是有侷限性的,要使學生真正對學習語文感興趣,還必須激發他們閲讀、作文的興趣。鑑於此,我針對所教不同年級,開展了各具體特色的培養興趣的活動。

中年級是我現在所教年級,除了進行以上培養興趣的研究外,我開展了“一天一新聞”活動,並根據學生實際,因學生而異,因見聞而異,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在朝會課上朗讀自己所寫的新聞,《學習園地》中專設“新聞”欄目:評價新聞採取多“尋寶”少“挑刺”的原則。學生們覺得有趣極了,為了使自己的新聞能“榜上有名”,他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及身邊發生的事情,選擇有趣的、有意義的、有新意的材料、認真寫好每一篇新聞,雖然才開始接觸寫作的他們,語句欠流暢,敍事欠具體,但“一天一新聞”活動卻極大的調動了他們學習、寫作的積極性。

高年級是我以前所教年級,為鞏固培養他們閲讀的積極性,我開展了“比一比,看誰課外書讀得多、讀得好、收穫大”的活動。圈點法,做摘錄筆記等。同時結合學生自辦的“手抄報”,讓重視和不重視課外閲讀的學生進行對比,使多讀課外書的學生嚐到甜頭,並通過他們帶動其他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濃厚的閲讀興趣提高了,對語文這門功課的學習興趣相應提高了。

四、總結經驗,撰寫論文

課題科研,我花了大量心血,做了不少工作,嘗試到成功的喜悦,也嘴嚼過失敗的苦惱。如果不對這一切努力加以總結,科研無疑白做,成果將付之東流。所以,我不斷總結經驗,撰寫論文,教案,以形成文字材料,加以保存。並將論文寄至有關教育科研部門參賽、評審。20__年4月,論文《指導國小生作文的幾點看法》獲“中國教育報”、“新作文雜誌社”聯合舉辦的“作文新導法”大賽三等獎,論文《怎樣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獲教研成果三等獎,並在《民族的脊樑》一書上發表。

課題科研,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也深知自己肩上擔子重,科研工作任重道遠。我將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加大科研力度,不斷開拓,不斷創新,把教學科研工作推上新台階。

課題研究總結 篇5

從事教師職業十多年了,最近幾年對工作莫名的產生了倦怠心理,怎樣走出職業倦怠,實現自己第二次成長呢?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學習,閲讀大量的研究資料讓我茅塞頓開,對未來又充滿了期待和嚮往。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要不斷的學習。在當下教師僅僅能恪守職責、有崇高的事業心已經不夠了,必須要成為有專業特長的專家型的教師。要成為有專業特長的專家型教師只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提高,充實自己,要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有所創新。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

二、要不斷的反思。教師要做一名哲學的思考者。帶着問題去思考教育;帶着嘗試去解決問題;帶着反思去總結問題;帶着結論去驗證問題。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反思和課題研究為特點的在崗培訓已經成為教師成長的趨勢,其中,“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專家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麼即便他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十反思=成長,已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公式。

反思的過程實際上是自己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雙重角色,既是引導者又是評論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過程。自己不僅要成為教學的主體,而且要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把自己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自己的教學觀念和實踐過程,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觀念、教學行為以及教學效果。反思可以貫穿教學的全過程,體現在教育活動的始終。反思本身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於發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展相關的反思工作,就會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變得更具理性色彩,實現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三、要不斷的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是國際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理念。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內在驅動力。教學即研究,一旦教師樹立了這樣的理念,那麼他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在研究中發生,在研究中開展,有效的研究活動,必然是帶來觀念的改革。

課題是開展教育科研的載體,也是開展科研的方向。課題從哪裏來?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從紛繁蕪雜的教學現象中發現問題,然後圍繞問題去學習理論,再進行篩選,建立起有價值的研究課題。課題確立之後,我們就要從教學的現實出發,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借鑑最新的理論成果去開展課題研究。即“發現問題—學習理論(論證)—建立課題—開展研究—反思總結(理論)”,這是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基本進程。這一進程是一個具體實踐與理性思辨交織的探究過程:科研取得了成績固然需要我們去思考,從而發掘規律;而研究失敗了,或者遇到了問題和困難,更需要我們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和困難的辦法。

教師既是課程的消費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和設計者,這就要求教師應以研究者的身份進行教學實踐;不同的學生也需要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育,這也需要教師具備較濃的科研意識;還有,教師的專業知識拓展、職業素養的提高都離不開研究。所以,課題研究是教師使自己逐步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由“教書匠型”向“專家型”轉化的孵化器。通過研究,我們才能轉變教育思想,構建新的教育理念。

教師要不斷地超越過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樸素的感情,調整自己的心態;以奉獻的精神,從事崇高的事業;以高超的技藝,展示個人的才華;以不斷的追求,提升自己的價值。

課題研究總結 篇6

作為一名實驗教師,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內,收穫很多,現總結如下:

一、 培訓使我對於信息素養與教師專業化發展有更清楚的認識。

學校領導對於本課題的研究十分重視,結合學校具體情況成立了課題小組。通過組織座談、進行講座等形式,使我對於“信息素養”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我們學習了張景生先生的《現代教育中的教師信息素養》,以及宮淑紅桑新民的《創新推廣理論與信息時代教師的信息素養》。通過培訓,我們認識到,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起決定性作用。由於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日益成為一種比物質和能量更為重要的資源,信息的流通對社會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的發展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教育而言,直接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影響到了教育系統的各個方面。作為國小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才能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二、培訓提高了我的信息素養。

我們在課題組內開展了“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比賽”。內容包括“文本輸入”“幻燈片製作”。通過這些比賽,瞭解到課題組成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基本情況。以此為起點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制定了網絡上查閲整理資料、幻燈片進階培訓和flash軟件的初步培訓。通過這些培訓,我能夠更好更快的通過互聯網整理資料,製作課件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經常在備課的過程中製作一些有利於教學的簡單課件。隨着自己信息素養的提高,我還經常上一些有關教育教學的網站。在那裏既可以欣賞到許多大家、名師的教學風采,又可以通過交流平台和全國各地的教師進行交流教學經驗。我們學校對於基礎比較好的老師,還組織了“課件開發興趣小組”不定時進行活動。現在已經進行“photoshop””dreamweaver”等軟件的培訓。技術好的教師在興趣小組中給其他老師面授技藝,使小組裏的其他老師製作課件的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課題研究總結 篇7

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經過近兩年的認真學習,努力實踐,我們的課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直接的場所,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師教與學的最主要途徑,在有限的城,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了課堂效率,高質量地將大量信息傳遞給學生,改變以往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狀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傳統教學由於媒體單一,只能教師講,學生聽,以教為主,導致學生厭學。整合後的課堂教學一改這些弊端,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當觀眾的局面徹底改變。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綜合能力也得到培養。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拓寬了學生視野電腦和網絡,目前僅作為計算和信息處理的工具而存在,而且已經變為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並以前的未有的強勁勢頭向前拓展,成為了一個人類共有知識的平台。學生在業餘時間,通過上網來攻取各種知識,這大大擴展了信息來源,全面開闊學生的視野。

4、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

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資源,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獲取名教

師的經典教案、精彩課件,在計算機題庫中查找各科試卷。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解決經驗缺乏、資料匱乏等問題,快速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5、通過課題實驗,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都得到加強,新的課程觀、質量觀、教學觀逐步形成。廣大教師認真總結自己在實驗中

的心得體會,撰寫的論文及教學設計有多篇分別在省、地獲獎,我校有11位老師的錄像課送地區參賽。

6、通過課題實驗的開展,促進了教師的教學行為變化,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變化,讓課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五、存在的不足1.在課題研究中,有部分教師對課題的理解還很片面,課堂上只注重了課件的使用,而忽略了課程改革的目標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要形成新課堂的教學觀。

2.教師的信息素養還有待提高我們雖然利用了一年的時間來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應用的培訓,每週一次的培訓時間也比較少,教師運用計算機的熟練成度還不是很高,如蒐集、篩選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程開發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都有等提高。

3、學校還應加大投入,增加計算機的台數,保證各班都有計算機,為各科教學提供便利條件,還要使電子備課室的上網速度快些。切實扭轉不利局面,為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提供保障。

課題研究總結 篇8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互聯網快速發展給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在龐大的網民羣體中,青少年佔了很大的比例,並且還在逐步增多。

“我的孩子認為離開網絡比離開我更糟糕。”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與中國IT精英縱論互聯網經濟時説,自己在女兒心裏的重要性遠比不上互聯網。據調查,目前網民中,18~35歲的青年佔60。6%,18歲以下的佔20。4%。“你e了沒有”成為青少年的口頭禪,上網“衝浪”是他們的“新寵”,面對不可阻擋的青少年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已經成為當前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一些較為可行的方法與途徑

2、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家庭幸福,為構建和諧社會做些貢獻

3、有利於本課題組成員科(教)研水平及其自身素質提高,引導大家關注社會,關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課題研究的依據和目標

1、借鑑的主要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也稱為結構主義,它是由瑞士學者讓·皮亞傑(J。Piaget)最早提出來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種意義的過程、一種協商活動的過程和是一種真實情境的體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並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可以作為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理想認知工具,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多元智能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擁有九種智力,智力之間的不同組合表現出了個體的智力差異。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我們,應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智能結構、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不同特點,來選擇和創造多種多樣適宜的、能夠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方法與手段,“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以滿足不同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展方向的學生。在教學策略應用中能運用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對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中運用多元智力理論為指導,可以因材施,滿足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對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人本主義理論:

人是教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一切教育教學都必須以人為中心,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以人為本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羅傑斯人本主義理論強調教學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並要求創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該學習理論因為崇尚自我實現、自由發展、自主學習、自我評價,因此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教學中,同伴教學、分組學習、合作學習、發現學習、探究學習都以此為基礎。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理想整合能夠更好的實現同伴教學、分組學習、合作學習、發現學習和探究學習等。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由班杜拉等的實驗研究,證明觀察模仿可有效處理病態恐懼,強調直接改變行為本身,不必重視行為背後的動機與人格特質,只要增進個人與環境互動的技巧,不良的適應行為是可以改進的,且由於人類具有強大學習潛能,所以環境變遷恰好足以導致個體成長。

2、目標

(1)、瞭解青少年使用網絡對學習、思想所產生的後果

(2)、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網絡的方法

(3)、解決青少年迷戀網絡的措施與方法

(4)、如何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調查青少年使用網絡的情況(含上網時間、原因、目的等)

2、上網遊戲、娛樂對青少年思想、心理、學習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研究成因、

傳導機制、行為後果)

3、對上網的特別案例進行研究

4、如何解決使用網絡所帶來的的消極後果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法: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方式,有計劃、有目的蒐集有關事實材料。

2、行動研究法:成員共同合作

3、個案研究法:以單一的、典型的對象為具體研究對象,通過對其進行直接或間接、深入而具體的考察,來了解對象發展變化的某些線索和特點。

4、經驗總結法:以個案研究為依據總結出上網原因,找出解決的方法。

5、實驗法:將解決對策放在選定的對象上加以研究。

六、課題研究的過程

1、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準備階段(20__年5月——7月)

(1)理論學習,課題論證

(2)成立研究小組,擬定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__年9月——20__年8月)

開展實驗,積累資料

第三階段:反思總結階段(20__年9月——20__年5月)

撰寫論文,完成報告

2、採集的信息

3、對信息的處理和解釋

七、課題研究成果

八、對研究過程的自我評價、存在的問題及今後設想。

課題研究總結 篇9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此項研究是在期間,即中國小年級已全面實施新教材、新課標,而新課標期望達到的培養目標與現有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落差很大的情況下開展的。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課題歷時一年。

1、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標: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專業發展的.意識和動力,自覺承擔專業發展的主要責任,激勵自我更新。通過自我反思、自我專業結構剖析、自我專業發展設計與計劃的擬訂、自我專業發展計劃實施和自我專業方向調控等實現自我專業發展。該項課題是為建設一支適應二期課改要求,讓我校教師隊伍素質更具有專業性而立項。

2、課題研究實踐對學校發展意義的再認識

本課題的核心概念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將教學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它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校本研修既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又注重教學經驗以及有效開展研修活動的制度層面上的總結、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保證新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新的推進策略。校本研修是基於校級教研活動的制度化規範,其基本特徵是:以校為本,強調圍繞學校自身遇到的問題開展研究。學校是校本研修的基地,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概括地説,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其目的就是為了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以教學實踐研究工作為中心的學校教學運作機制。以此保證實現從學校的實際出發,融合學校自身的及校外的各類資源優勢和特色,在自己的學校中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校本研修就是為了持續不斷地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建立並不斷完善以教學實踐研究工作為中心的學校教學運作機制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教師的自我更新需求是專業發展的內在機制,“自覺”、“自主”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詞。它具體表現為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和能自覺地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自覺地對過去、現在的狀態進行反思,對未來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與程度做出規劃,遵循自己專業發展目標、計劃、途徑,並付諸實施,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發起教師專業發展的自覺性,由自發轉向自覺,由個別轉向羣體,才能為紮實有效地開展校本研修工作奠定基礎。

二.課題研究的思路和過程

1.建立及逐步完善以教學實踐研究為中心的學校教學領導和管理體系

1).着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體制和管理制度建設

完善保障體系,優化教師專業發展環境。建立以校長為主要負責人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設工作小組,並明確將加強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目標和任務。

整合學校各級行政和專業組室的力量,領導、開展、管理和服務於校本研修工作。各組織工作目標一致,職責明確,協調合作。

2).以反思型教學實踐研究的課題——專題——主題為“鏈”,形成學校——教研組(備課組)——教師的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組織和管理網絡。

幾年來,學校以校級課題的研究方法、課題管理形式、理念以及專業引領輻射影響各教研組的專題研究。各教研組又以走出去、請進來和合作共營等專業引領、夥伴互助的方式影響備課組及教師個人的研究。學校科研室在進行各研究專題的階段課題管理中,又不斷進行成功經驗的發佈,使各專題研究共享資源。

2.突出學術性的專業管理,集中關注專業引領的內容。在課改背景下,教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把握和落實能力是教師實施新課程的重要專業素養,也是體現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差異的重要標誌之一。目前,廣大教師的困惑正在於如何將新課程理念並融合學校的辦學理念落實到教育實踐中。為此,我們加強

了專業引領的力度(緊密型、鬆散型)。除了鼓勵教師在自己的實踐中體驗、領悟和提升外,我們突出學術性專業管理,主要採用以下兩項措施:

1).突出管理人員的“學術性”角色作用。以管理人員學術性嘗試的成功案例來詮釋“專業引領”。“管理人員”原本就是教師團隊中的一員,其展示的焦點是“專業引領”問題。如何解決好專業引領又是他在某一時期的主要管理問題,所以“現身説法”既為教師可親、可接受,又為良好的教研文化建設提供了範例。另外,案例的本身也易於教師們解讀、理解和便於實踐。

我校在解決落實“三維目標”問題中,其“專業引領”歸結為以下四個要點:

a).對課程標準的解讀。

對新課程標準理解的準確與否是教師忠實執行新教材的基礎,同時也是廣大教師自覺改變教學行為的重要困難。

b).針對研究問題為主的教學設計(備課方案)的診斷與對話。

這是專家在實踐情景中傳播先進教育理念,指導教師將先進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行為的關鍵環節。

c).以課堂教學“研究主題”為主的課堂教學觀察、診斷和對話的反思指導。

這是有效教學技術層面的重要環節,也是學校教育科研的主

要目的,更是教師在實踐性課程中成長的載體。

d).對“研究主題”的再設計與教學改進的指導對話。教師成為研究者是此次課改的根本目的,專業引領的重要方面應體現在研究能力的引領。對“研究主題”的再設計是在反思中逐步領會先進教育理念的抓手,也是促進廣大教師充分發揮個人智慧,開展創新實踐的舉措。

3.着力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有效做法和成功經驗的總結、提煉及概括,加強為推進教師專業發展逐步形成以教學實踐研究為中心的學校教學制度建設。

制度是對人的行為的價值導向。制度如果能被教師們認同,則這些制度就被賦予了靈魂。為此,我們十分重視從教師在校本研修成功的實踐中,包括其做法、經驗和成果等方面去提煉、總結和概括,逐步提升為程序、規定和標準等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這種來源於教師成功經驗又被逐漸系統化了的制度建設,有效地規範、幫助着教師在校本研修實踐中進一步獲得成功,激勵着他們的成就感。同時十分重視通過制度建設有效激勵教師主動學習,自我發展,並在有序的實踐活動中,實現專業提升。

我們不斷地將一些有效做法和經驗提煉成制度層面上的工作標準、條例規定和要求,納入學校現有制度中(包括不斷充實《教學常規要求》,形成組織管理上、教研活動上、教學大環節上教學分析、質量監控及其反饋調整要求)。

課題研究總結 篇10

一學期來,我們課題組加強了理論學習,落實了常規研討,完善了課題網站,通過各種教研活動促進了師生的成長。

一、加強理論學習

我們注意收集學習資料,做好學習筆記,開展了專題學習沙龍、讀書評比、撰寫讀後感、博客交流等活動,並收集了老師們的學習筆記,提升了教師理論水平。教師學習資料集“教海拾貝”已製作好第一本。

二、落實常規研討

我們課題組每月召開至少一次課題研討會,推廣老師們在研究中積累的新經驗,交流課題研究出出現的新問題,交流各自捕捉到的生活中的好素材,交流學生喜歡的寫話方式和評價策略,探討出實踐性更強、更為詳細的研究計劃。佈置好研究任務和研究時間。

三、完善課題網站

我們完善博客建設,充實了學校網站上的課題專欄,課題組內兩位位老師負責及時上傳課題研究活動通知、活動過程、活動總結(反思),其他老師積極參加研討,形成經驗性總結。通過反思、實踐、再反思、在實踐,我們的教育智慧隨之增長。我們鼓勵學生積極向博客投稿。學生寫話集“童心飛揚”已製作好第二本。

四、開展教研活動

我們課題組合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實驗研究,課題組成員上好課題研討課,創新教學方法,針對發現學生寫話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強集體研討和反思,探索有效的寫話指導課的一般教學模式,並寫好教學反思或教學論文,積極投稿。課題組開展的課題實驗探究活動紮實有效,一次活動就是一次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的碰撞。這樣的教研活動,逐步提高教師了的教學水平,優化了教學過程,教師們在交流中獲益。

五、促進師生成長

1、學生獲得成長。通過研究,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閲讀和寫話習慣,感悟了寫話的基本方法,寫話的興趣濃厚,寫話的質量也明顯提高,促進了寫話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高,促進了學生可持續發展。課題組老師輔導的班級在各級各類誦讀、作文等比賽中獲獎。輔導的學生有多篇寫話發表和獲獎。

2、教師得到發展。課題組教師認真參加教研活動,進行專題學習,提高了理論素養,整理出了一本研究資料集。整理出了學生的寫話作品,做好了教科研成果的總結和推廣工作。我們完善課題網頁,展示了課題活動開展的全過程。課題組教師上校級以上公開課近40多節,多位教師作講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課題組成員建有個人博客,進行個性化的創造性備課,在老師羣體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撰寫了有關課題研究的教學論文,有三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二十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常州、溧陽市級競賽中獲獎。課題組中有1位教師被評為溧陽市學科帶頭人,2位教師被評為溧陽市骨幹教師,3位老師在基本功競賽中獲獎,1位教師在市級評優課中獲獎,3位教師被評為溧城鎮先進教育工作者,多位教師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

課題研究總結 篇11

1、 已開展的理論研究和實驗工作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實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關於詞彙教學的理念標準和內容。總結出有操作性的詞彙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詞彙的策略,創造詞彙教學的高效率和大面積豐收。其研究實驗內容有:①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新理念、新標準、新內容。②教師在詞彙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詞彙學習中的主體作用。③學生學習詞彙的態度觀念動機和策略。④高中不同年級的詞彙要求與教學對策。⑤高中英語詞彙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詞彙教學的課堂模式、詞彙教學的舉例創新、詞彙的記憶方法、任務型詞彙教學、詞彙教學CAI課件的設計與製作、英語單詞遊戲、詞彙趣味學習、競爭機制下的詞彙學習、詞彙學習的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⑥高中英語詞彙的等級與測試。⑦高中英語詞彙教學中的思想素質教育與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實驗研究的基本原則是:從新課標裏尋找實驗研究的依據;挖掘新教材的內涵,從教材中尋找創新點;從學生對教材教學的反映尋找突破口。

第一步是理論研究工作的開展。我們組織實驗教師認真學習並研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把《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與《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進行對照,真正理解並掌握課程標準對詞彙教學提出的新理念、新標準和新內容。分析並弄清楚課程標準與詞彙教學現狀的差距。利用英語詞彙本身的特點和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特點,按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實驗高中英語新教材的詞彙教學,指導學生詞彙學習的策略。在這一階段課題組還向各研究人員提供必須的參考文獻。幫助研究教師解決在理論研究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並經常在學校英語教研活動時交流研究動向,通報研究成果。

第二步是課題實驗工作的實施。本課題的實驗首先集中在20__年高一新教材的教學。我們以新化一中為本部,在多個學校進行。參加的教師有老中青20多人。7個實驗大內容都具體分配到各個研究成員。其中詞彙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還組成了子課題研究小組。也有部分教師在高二和高三進行這方面的實驗研究。20__年下半年我們又接着進行高二新教材的詞彙教學實驗研究。有很多老師在這一年多的新教材詞彙教學中實踐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實現了新教材的理想。取得了大面積學生掌握新教材詞彙的可喜教學成績。

2、 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我們在理論指導下進行實驗,又以實驗推動教學實踐,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理論研究。不同的研究成員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並對在實踐研究中所積累的原始資料進行提煉、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理論。也有的運用經驗總結法,對大量的實踐進行系統的觀察,並加以科學總結,獲得了有價值的研究成果。綜合起來取得了如下一些成績:

1)該課題研究已有了基本框架。通過一年多的理論研究和實驗實踐,該課題已經積累了初具規模的各種研究資料。具體有:詞彙教學理論研究的論文(10多篇),實驗計劃、報告和總結(5個),歸納出詞彙教學模式十來種,收到關於詞彙教學的説課稿、教案和CAI課件十多個,正在進行的研究成果還有:《中學英語新教材詞彙詞典》、《特殊音形義中學英語詞彙彙編》、《中學英語構詞新編》、《中學英語詞彙詞形變化大全》、學英語牌遊戲和課題網站。

2)普通高中新教材的詞彙教學已有整體思路。通過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我們大家都認識到:①良好的學習心理是英語詞彙學習的必須前提。②健康的學習生理是英語詞彙學習的根本保證。③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英語詞彙學習的指路明燈,具體表現在:幫助學生創造良好的識記條件,深刻詞彙的第一印象;幫助學生弄懂並把握遺忘規律, 有效保持單詞的識記印象。④抓好學生的英語課外聽説讀寫訓練,變詞彙的短時記憶為長時記憶。⑤有效的學習策略是英語詞彙學習的必然出路。⑥形成性評價是確保終結性評價滿意結果的手段。⑦語言實踐活動聽説讀寫譯是詞彙學習的根本途徑。

3)詞彙教學已有一些基本原則。我們已經總結出的高中英語詞彙教學基本原則有:適應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動態性原則、均衡性原則和差異性原則等。

5)課題研究成員的教學研究能力得到了相當的鍛鍊和提高。在這一年多的教學研究中已發表這方面論文的教師有:文亞光、呂春、張軼青、馬德容、羅淼中等;論文與課件在國家省地獲不同獎項的老師有:曾瑞芳、伍興和、張嶺、李豔梅、張正生、曾佩華等。其中曾瑞芳、羅淼中和伍興等老師還獲得了省級教科研成果獎。

3、 課題研究還存在的問題

該課題的研究雖然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我們也清楚看到,該課題研究工作的進展還存在很大的阻力,研究涉及的內容還很不平衡,至今還沒有比較理想的關於詞彙教學的教案、課件和説課稿。有些實驗項目只是流於形式,既沒有實施計劃,又沒有實驗總結,雖然也做了一定的實驗工作,但沒有持之以恆,更缺乏理性的提煉和整合。很大部分教師教學任務重,同事之間競爭激烈,教學時間緊,沒有把教學改革研究和教學實踐統一起來的意識。一般認為搞理論和學問是教研員的事,對課題的研究沒有熱情。

還有部分老師則認為搞研究沒經濟效益,不合算。也有部分老師確實不知怎麼搞研究,做學問。

三、課題後段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

該課題的研究雖然是在艱難的進行之中,但已經取得的成績卻也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和激勵,給我們帶來了成功的希望和勝利的曙光。為了圓滿完成該課題的研究工作,我們打算在20__年做好如下一些工作。

1、開好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會向老師們展示前段研究工作的成果

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會議定於與上期開學初英語教研組的教學研究會同時進行。會前我們要把前段的研究成果裝訂成書,在會上交流傳閲。要讓全體英語老師看得見摸得着前段的研究成果,清楚課題後段的實驗研究方向和方式方法。會議的具體議程是:1)課題組長做課題研究工作的階段性總結報告;2)在全組展示課題研究成果;3)表彰課題研究積極分子;4)課題研究成員經驗介紹;5)佈置課題後段的理論研究和實驗工作。

2、課題後段的理論研究和實驗工作

該課題的實驗研究工作已經進入必須統籌兼顧的階段。在繼續完成好正在開展得比較好的項目的前提下,我們有必要組織力量對課題研究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攻關。該課題研究是一個多方面的整體工程,必須是全方位實驗研究工作的整合,否則我們就難以結題。因此,後段工作必須注意下面幾點:

1)課題後段研究的方向和內容。從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出,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突破,但也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如高一、高二和高三分年級的詞彙特點和教學策略等。詞彙教學模式的探討還有待理性上的完善,特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詞彙教學模式尚待挖掘。已開展的各項實驗工作要抓緊實驗報告的撰寫。20__上學期要特別注意詞彙教學方面的教案、説課和課件的編寫製作。為了促進這項工作,建議教研組結合學校的要求在本學期進行一次這方面的公開課比賽。前面提到的那些詞彙學習方面的專著大部分還只是個架子,我們必須組織有學術水平的教師儘快把它們搞出來以豐富該課題的結題內容。學英語牌遊戲還要積極進行實驗,以獲取進行大面積推廣的經驗。課題組也要組織力量在新化一中網站裏建立新化一中英語教研組課題研究網頁,也可以專門建立新化一中英語教研組網站,以把所有研究資料變成網絡資源讓英語界同行共享,讓課題的影響擴大到最大程度。

2)課題後段研究應注意的方式方法。做任何事情沒有熱情不行,光有熱情也不行。首先是課題研究成員要端正思想態度。其實一個老師要想把書教好,是有必要在正確的理論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教學,而在教學過程中也有必要把自己的教學體會進行理性的昇華,總結出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形成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這樣的話,教學與教學研究就結合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教學與教學研究明顯的會相得益彰。我們還有的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就是沒有把這些經驗寫成書面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為什麼不把這些寶貴的財富奉獻出來讓它為我們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呢?其次是課題研究成員應積極學習他人的經驗總結、研究成果和專業文獻。學習學術材料的格式、語言,學會蒐集、分析、綜合和整合材料,在這種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隨時都有可能得到靈感。當然,作為課題成員也有必要注意課題研究的整體推進,即注意課題薄弱項目的按時完成以保證課題的順利結題。

3)課題後段研究應拓展的交流渠道。以往的常規交流渠道有口頭交流、書面交流。交流的平台是英語教研組的教研活動。但是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的課題研究又增加了網絡環境的平台。大家可以相互通過發e-mail進行交流,特別是還可以通過QQ隨時進行適時交流。我們打算把所有課題資料都通過網絡這個平台共享。我們相信有了這個平台,課題研究的交流會非常的方便,研究工作的進展速度就可以加快。希望所有課題研究成員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在現代教育和教學研究中的作用,同時也加速自身教育教學和教育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後的所有研究成果如論文、報告、教案、課件、説課稿以及著作和其它成果等都應及時通過網絡這條途徑彙集以進行整理實現共享。

我們的課題結題工作預定在高中英語新教材第一輪教學結束時進行,也就是20__年的暑假。相對結題工作的要求,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還只是剛剛開始。大家必須看到成績,明白後段工作的艱鉅,要步調一致,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爭取課題按時圓滿高水平地通過結題。

課題研究總結 篇12

一、精心組織,紮實安排

當研究課題申報後,我們成立了課題研究小組,認真做到研究課題、人員、獎懲三落實。確保課題研究工作有序開展。課題研討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課題研究準備籌劃階段(20--年12月——20--年1月)認真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蒐集有關文獻,確定研究資料,制定研究目標、途徑、方法,撰寫實驗研究方案。

2.課題研究實施試驗階段(20--年2月——20--年12月)組織教師根據研究方案指定的課題,用心開展形式多樣的研討活動,透過組織對有關文獻的學習,撰寫論文,交流心得、反思,開展教學設計,不斷完善和創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礎上,探索出閲讀教學的個性教學特點和規律。

3.課題研究完善總結階段(20--年1月——20--年3月)透過在第二階段的教學時間上,要求課題組成員認真反思,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成果整理檔案,構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理解上級驗收評估。

二、認真探討,抓好落實

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緊密圍繞“教學反思與教育智慧生成的關係”這一主課題,廣泛探索適應於新課程要求下的教學方法,認真做到了五個堅持:

一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放鬆,每個課題組成員堅持每週蒐集資料,強化語文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

二是堅持每學期上好一節公開課,在課堂教學中找規律;

三是堅持每學期寫好一篇相關小論文或教學反思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創特色;

四是在學生學習效果上求論證;

五是課題成員堅持在相互交流,研討中提升自我。

我們透過文獻學習、課堂實踐、調查反思,總結提高的課研思路,組織看優質課例光碟,進行優質課堂技能競賽撰寫的論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課題研究資料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的目標基本實現,其成果主要體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養成了良好的教學反思的習慣。學校的每一位任課教師每週都寫教學反思,在反思中發現教育智慧,並運用教育智慧,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我校的教師逐漸走上了專業發展的道路。

2.教育智慧不斷生成。透過交流對話、典型引路、個案跟蹤、教科互動等方式,激活了教師羣體的教學智慧,提高了每位教師新課堂策略的構建潛力。

3.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高漲。

4.教師業務素質得到了提高。良好的教學環境,寬鬆和諧的研究氛圍,為師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科研的引領下,我校再一次取得了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獲得了又一個豐收年。我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案例在全國、省、市、縣級各類評比中有72篇分獲一、二、三等獎;有29篇文章在各級教學刊物中發表。

三、完善推廣,深化教研

本次課題研究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用心性,雖是“摸着石頭過河”,但透過課題研究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因為課題研究組成員在課題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將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推廣應用。組織研究成果突出的研究者為全校教師上示範課。

我們在完善已結題的課題基礎上,圍繞新課題改革的實際,緊密聯繫實際汲取成功經驗,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確立新課題,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階,以到達優化課堂結構,優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之目的。使廣大教師由普通型向專業型、學者型教師轉變,讓我校教師在課題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豐”向展翅騰飛的大雁一樣凌空翱翔。去擁抱又一個燦爛的科研春天!

課題研究總結 篇13

一、 研究進度:

針對課題研究,在完成了開題報告後,我們就展開了第一階段的研究。現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已經

完成。第三階段關於學生英語閲讀興趣的培養以及英語閲讀的有效教學正在展開。

二、 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階段的研究內容是探討英語閲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深入課堂觀察、走訪教師和學生,瞭解學生閲讀學習的現狀。然後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對影響閲讀速度及閲讀效果的原因加以總結。

三、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1、首先我對七、八年級的部分學生做了一項學情調查。同時,針對這一學情調查,進行總結分析。此次調查主題:影響國中生閲讀速度及閲讀效果的原因調查。對象:七年級、八年級的部分學生。調查內容:圍繞英語學習興趣、英語閲讀學習能力進行分析,進而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這次調查採用問卷的形

式,圍繞問卷調查設計如下:

1.你喜歡英語學科嗎?

1)喜歡 2)一般 3)不喜歡

2.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嗎?

1)經常感受到 2)偶爾感受到 3)從未感受到

3.你喜歡閲讀英語文章嗎?

1)喜歡 2)一般 3)不喜歡

4.在考試中,閲讀理解題丟分多嗎?

1) 很多 2)較多 3)一般

5.你瞭解一些閲讀技巧嗎?

1)瞭解一些 2)瞭解很少 3)不瞭解

結果統計:選擇1)選項的人數佔23%,為A類。選擇2)選項的人數佔53%,為B類。選擇3)選項的人數佔24%,為C類。從直觀數字上看,B類學生的存在之多,説明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還是一般,

越往高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越低。

分析:學生學習英語缺乏學習興趣,認為費時、費力,成績不能很快有大的提高。在學習中缺乏高效率,需要改善有效學習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這一分析為此次課題研究找到好的切入點。

2.課題展開研究:

結合課堂英語教學實際,充分研討英語閲讀教學的規律,提出並實施“提高學生閲讀速度及閲讀效率”的具體策略,並有效指導於學生。我首先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找出學生在英語閲讀學習中的困惑或不足,

然後利用英語閲讀課逐步指導學生,有效地改善學生英語閲讀的學習效果。

3.在本課題研究期間,為了更好充實課題研究的內容,我利用資料室、網絡信息以及閲讀理論書籍

等方式加強了理論學習。

四、研究結果概述:

本階段研究意在結合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英語閲讀學習加以指導。為此經過本階段的研究在英語閲讀教學中我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應對策略。即擴大詞彙量,訓練閲讀速度,克服不良閲讀習慣,教給學生

一些閲讀技巧,如略讀、跳讀。

鼓勵學生多做一些閲讀練習。課堂教學與課外練習相結合。

五、主要收穫及階段性成果:

指導學生學會利用一些閲讀技巧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閲讀速度。本階段形成研究成果論文2篇,名稱《國中生英語閲讀現狀及成因》《有關國中生英語閲讀的學習與策略》,讀書筆記幾篇。

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理論研究上升不到新的高度,在研究中新教學理念與課題的結合體現落實不夠。

七、下階段研究的設想與建議

1加強理論學習,瞭解有關課題研究方面的新動態、新成果,結合本課題實際多做借鑑, 幫助學生

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對閲讀學習的的興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閲讀效率。

2.結合研究內容,指導課堂實踐,有效改變英語閲讀教學。

課題研究總結 篇14

本學期,以人本教育和特長髮展為着眼點,從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出發,針對我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心理干預”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充分以活動育人和環境育人為基本渠道,靠創新求實與素質教育接軌,用堅韌恆心與特長髮展相約,經過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落到實處。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轉變思想,是確保子課題研究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通過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制度落實、測試落實、焦點落實。對學生心理情況測試分析,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二、以課堂教學為主,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一)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更關注和注重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發展。通過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例如,提高這些學生的參與課堂的機會和能力,多給機會進行課堂提問,適當適時的表揚,使這些學生的心理得到有效改善。個性和心理特徵有明顯進步。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本學期能過輪流當文委活動,有效地鍛鍊了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力,使他們的自信心充分得到提高。此外還進行了文藝標兵的徵選活動。在這些活動了,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和自信心。

三、注重子課題理論成果的形成。圍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家庭特點開展一系列研究。

單粗暴型。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該類型的家長比例較多,由於外在因素的影響,家長的情緒不佳、脾氣暴躁,在子女的教育上無耐心,説服教育少,動輒謾罵、責打。有時還將自己對現實的怨氣與對孩子的憤怒一起發泄到孩子的身上,採用極簡單的打罵方式,強制孩子服從或改正缺點。家長的粗暴無理會使孩子變得膽小、畏懼、粗暴、撒謊、逆反。有的長期被壓制而缺乏自信心、自尊心、無創造力、思維狹隘;有的則在壓制中反抗,逆反心理重,他們脾氣粗暴,好攻擊別人,越軌行為增多。

放任型(忽視型)。工作環境差,找不到工作,給家庭經濟帶來了許多困難,他們有的情緒低落無心管教孩子;有的為生活四處奔波,無暇顧及孩子。關心、限制少,讓孩子自由發展,聽其自然。在學習、品德、個性發展上無起碼的要求。家長忽視,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消極影響,孩子自由散漫,懶惰,學習生活習慣差,不守規矩,易交上壞夥伴,沾上社會不良習氣,易走上歪道。

苛求型(期待型)。家長們目睹了知識爆炸的硝煙,經歷了外出打工的艱辛,他們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出實際,以致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過高要求,給孩子造成較大的思想壓力,他們會因達不到要求而不安、厭學、焦慮、畏懼,產生不良的心理障礙。

溺愛型。由於經受了許多磨難,家長們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便盡全力庇護孩子,做孩子的保護傘,百依百順,事事包辦代替。一些隔代撫養的孩子更受到了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他們的愛超過了有益的界限.不良的“愛”不可避免地產生自私、任性、驕橫、不通情理、難解人意、不善控制自己的不良習性,依賴思想嚴重,無創新意識、創造能力。

理智型。在困境中,家長能正確對待、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如既往地關心、教育孩子,與孩子談心,並以自己的“困境”為契機教育孩子戰勝困難、戰勝挫折。這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以正面影響。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是一個特殊的羣體,關注他們的心理髮展,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將與時俱進,展望未來,紮實研究,努力開拓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局面。

課題研究總結 篇15

一、進行實踐,開展合作學習,改進合作方法。

課題組成員分別按照各自設定的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起來。先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試着運行,然後又調查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感受、不足之處等等,我們就對學生的調查進行分析,針對性的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我們每個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大家在教研例會上把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彙總到一起,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從而得到一階段我們實驗的真實情況和效果。針對一些存在的問題我們及時的進行調整,通過不斷的更正,調整,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越來越得心應手,也逐漸地摸索出裏面的一些規律。

(一)科學合理分組,使學生“可合作”

把學生按3、4個人一組分成若干個組,最佳方案是好、中、差都有,男女搭配均勻,性格互補,成績好能力強的做組長;若沒有能力較強的組長,可以把三個實力接近的組員併成一個組,這樣的小組是主導式和民主式兩種,各有千秋。也可以把若干個小組分為2至3個大組(集團)這樣便於量化比較。每個學生根據實力都定一個目標分,一般目標分要略低於實力分。如一個學生的實力是20分,那麼就給他定個18分,這樣他就不以及格為目標,如果考個28分,那麼就為小組貢獻10分,如組長的目標分為90分,若考了85分,則組長就負貢獻5分,這樣組員覺得比組長能幹,學習就更有信心,而組長覺得拖小組後腿,挺難為情的,就會加倍努力。並且組長很快就會找到加分的重要途徑,那就是最差的組員最有潛力,他距100分還有82分的空間,雖説未必能加滿82分,但只要盯住組員,積極輔導,加個二三十分的希望還是挺大的,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全體成員都在努力,這樣連最差的學生都要學習了,小組合作肯定走向了良性循環。當然學生定的目標分不能一成不變,過一段時間後要把不怎麼合理的分數調整過來。

(二)優化評價機制,使學生“想合作”

及時評價、反饋、激勵表彰是小組合作得以持久推進的重要保障。因為學生渴望得到承認,被認可,是他們學習動力的添加劑。怎樣操作呢?大家不妨這樣試試。每次測驗後給每位大組長髮一張反饋彙總表,前六名寫上“恭喜你們冠軍,恭喜你們亞軍直到恭喜你們第六”,學生對這六個字非常在意,分析誰拖後腿誰拉分等。到了期中或期末就對前六名18位學生髮獎狀和獎品,獎品不必買貴的,但必須是學生很有新鮮感的、很有興趣的。這上來領獎的中間肯定有6位成績是差的,看到他們臉有點紅的上來領獎,你就會知道他們下次會更努力。(三)設計合作內容,使學生“能合作”

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的學習內容時要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課堂教學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陣地,但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盲目的小組合作。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仔細考慮什麼樣的問題值得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此外,教師留的課後作業,階段測試的習題都可以設計成小組合作的內容。(四)培養合作技能,使學生“會合作”

為了調動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培養組長和組員的合作技能。

首先是組長的責任心,和後進組員的上進心。要把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緊密地聯繫起來,建立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讓學優生帶動學差生,讓學差生拋棄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擁有成就感。組長要對組員負責,學優生要對學差生負責。小組的整體是對比競爭的基本單位,這個時候,小組成員就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他們的合作才會有較高的效率。

二、收集資料,撰寫課題論文,形成科研成果。

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收集相關資料,進行階段小結,並積極撰寫課題論文、隨筆,在各級各類論文評比中多篇獲獎,在各級各類教育雜誌上也有發表,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成果。

三、研究的收穫

(一)初步的實踐成果:

教師已能初步篩選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能結合教材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既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又要具有不同的層次性,提出的問題要能夠引起全體學生的主要思考,使絕大部分學生都有思考的餘地和空間。並能初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活動中能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都有所收穫。

學生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已養成一些“合作學習”所必須的基本的能力。如:

(1)學會收集。合作學習的課題有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或材料,如:“千克和克的認識,就需要學生收集同一種物品的各種包裝重量,或許多不同物品的重量。(2)學會表達。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各人實際能力的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瞭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3)學會討論。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後,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要討論,攻克難點,形成解決方案。(4)學會傾聽。傾聽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要學會傾聽老師的提問,同學間的發言;要傾聽操作要點;也要傾聽小組分工要求;要傾聽表揚之詞;也要聽得進批評之言,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四、存在的一些問題

隨着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我們也遇到了不少困惑:

(一)顧了“知識水平”,失了“技能”與“情感”。

教師常常為了解決一個比較難的問題,而讓學生合作學習,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通過解決學習中的某些問題,而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這樣的合作,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而合作,一種為達到目標而採取的策略。

(二)顧了“主體地位”,失了“主導作用”

過去,我們過分地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出現了“滿堂灌”、“填鴨式”的做法;現在,我們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又出現了“放羊式”的現象。我們經常會發現,合作學習表面“熱熱鬧鬧”,實際上是“活而無序”。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着發言,你説你的,我説我的,誰也不聽誰的;有的小組始終只有一兩個人發言,其他人一言不發,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組互相推辭,誰也不發言;有的小組藉此機會閒聊、説笑或者幹別的事。

(三)顧了“合作學習”,失了“獨立思考”。

我們也發現,當要求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時,有的學生無從下手,等待着合作交流。為何造成這種現象的呢?因為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學習的時候,大多數是那些思維敏捷,反應快的學生主導着交流的過程,能力稍差的學生則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考,久之就養成了一種惰性,等着別人給他提示和啟發,或者乾脆等着別人説出答案。

(四)顧了“優秀學生”,失了“弱勢羣體”。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力較強的成員受到尊重,取得領導地位甚至搶盡風頭;而反應較慢的學生表達跟不上節奏,羞於開口,甚至會喪失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能者獨尊,弱者失趣的現象,原因在於老師忽略了弱勢學生,評價只關注了小組的學習結果,不注意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進步。(五)顧了“個人評價”,失了“小組評價”。

開展合作學習後常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性的彙報交流,但小組代表一站起來發言就是“我認為”、“我覺得”、“以我之見”,往往不是代表本組意見,而是代表個人意見。教師對小組彙報的評價也常常是“你説得真好!”、“你的見解真不錯”。顯然,學生不正確的發言方式是由教師不科學的評價造成的,同時也把集體勞動的成果變成了個人的功勞,還會影響其積極性。

五、下一階段的任務:

(一)加強學習, 增強教師科研意識。加強教育科研理論和科研方法的學習,以精深的專業知識引領課題研究。

(二)立足課堂,抓好科研常規活動。進一步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倡導和研究,在實際操作中着重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和內容以及評價方式,不斷開展教育教學反思,把課題研究落實到實處,爭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三)紮實有效,實施規範化的課題管理。加強課題過程管理,深入研究,不斷完善方案,並注重研究資料的積累。

課題研究總結 篇16

時間飛逝,轉眼間一學期又過去了,我作為《有效研修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組的成員,現將本人本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一學期來,本人用心參加課題組的集中學習,撰寫學習心得,鑽研《現代教育技術》理論知識。透過聽課、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透過網絡收集和學習與本課題有關的理論資料,分析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課題研究水平。

二、用心進行課題研究,總結研究成果。

根據課題組制定的研究計劃,本人認真準備課題研究課,及時聽取課題組其他成員的意見,不斷地使自己上的課體現自己的研究意圖。同時用心學習其他成員的課題研究課,博採眾長,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潛力。

三、及時總結,認真做好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課題研究課,是教師走專業化成長的最好途徑。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理論水平,促進自己專業化成長,一學期來,我能用心參與課題組的上課、聽課和評課活動。本學期,我上課題研討課一次,並能提前把研討課的教學設計和説課稿上傳到我的博客上,根據課題組教師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課後,我能虛心聽取其他成員的意見,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總結模式三教學方法研究的點點滴滴。對於課題組其他成員的研討課,我也總能認真聽、認真記,誠懇的評價,撰寫聽課感受。透過評課、上課,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

四、對課題研究的一點思考。

1、研究水平還亟待提高,還要認真學習學習理論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提高研究水平。

2、研究還不夠深入,雖然有了些眉目,但還是有些棘手,有時候還會糊塗茫然,思路不夠清晰。

3、由於是參加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研究意識不夠,對材料的收集積累意識不夠,及時總結意識不夠,致使不少工作雖然做了,但沒有留下相應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學生方面的材料,為後面的總結、分析等工作帶來了困難,這是我們以後要努力做好的。

短短的一學期很快過去了,本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已經結束,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將更加深入地學習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總結 篇17

識字是國小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提高閲讀能力的基礎。《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國小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在1—2年級,則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教學為主,識字量大,內容也較為枯燥。因而課堂上,教師教得吃力,學生學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可以這樣説,識字是語文教學的瓶頸,識字教學的建設和質量,直接影響着語文教學的速度和質量,是提高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效率的關鍵。為此我於6月,撰寫了“快樂識字”開題報告,制定了便於操作的課題實施方案,依照方案要求進行課題研究。

一、採取措施

我們課題組成員根據課題研究方案在家長的配合下進行並完成了前期測評,記錄了珍貴的數據,把班裏孩子在入學前的識字量彙總了基本精確的數據,並且在班裏進行具體操作試驗。

我們組內抓好理論學習。定期學習有關理論著作,學習他人成功的做法經驗,大量查閲、收集前期成果的相關信息,借鑑網絡資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進行調查分析。組織教師之間互相觀摩、學習、聽評課,提高了教師的理論素養。

組內要求教師認真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切實開展好識字教學課堂實驗,以理論指導實踐,堅持上好每一節識字課,並圍繞識字課展開討論、研究,使研究不斷深化。

二、 課題取得的研究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從效果看,是基本令人滿意的。實驗一定程度的達到了預期目標:

(一)總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

1、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

(1)、看實物,圖畫識字

漢字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積累而成的,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指導學生認識漢字,可將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聯繫起來,這樣,既能豐富學生的體驗,又能深化學生的認識。如:教學“柿”字時,艾全平老師先出示柿子實物,讓學生説出它的名稱、形狀,然後才出示生卡學習生字。教學“象”“虎”“牛”等動物名詞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速了識字速度。

(2)、演示識字

國小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而形象思維能力則比較豐富,因而直觀教學往往能提高教學效果。漢字的字形或字義與具體字物、物象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這是表義文字的一大特點。如教學“拿”這個會意字時,教師先讓學生説出“拿”字的結構,教師邊做動作邊作講解:“把手合起來就會拿起東西。”這樣,學生不僅能記住這個筆畫繁多的字,而且明白了“拿”的意思就是手合起來拿。演示識字的特點是直觀形象。採用此法,學生對學過的字印象會更深刻,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簡單易懂。

(3)、藉助色彩識字。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和換偏旁。也就是我們經常説的“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課堂上我們應用不同顏色的粉筆,突出漢字的不同點,通過鮮明的對比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學“跑”、“抱”時,先出示“書包”的“包”,再分別用粉筆加偏旁,組成新字“跑”、“抱”,以便更好地記憶這兩字的字音。

(4)、釋義識字

漢字是表義文字。大多數漢字都是合體字,形聲字佔百分之八十以上。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漢字的這一結構特點,適時恰當地以剖析字形結構部件説明字義,有利於學生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如在教學“清、情、晴、睛”等形聲字時,可先讓學生比較這些字的音、形差異,找出相同部件“青”字,然後辨析這幾個字的聲調和偏旁,最後根據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講解字意。又如教學“從、眾、休”等字時,教師就要用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進行講解,即後面跟着一個人為“從”,三人為“眾”,一個人靠樹上為休息的“休”字。通過對漢字的字形結構進行分析講解,學生不僅能很快讀出字音,還能理解字義,運用時不會混淆字形。這種教法符合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和學習漢字的規律,使學生經過比較、辨析、歸類,掌握識字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學能力。

課題研究總結 篇18

小課題研究是我們學校最給力的活動之一,我非常喜歡它,因為它總是會讓我有很多發現和收穫。今年寒假,我又興奮地開始了我的小課題研究之旅。

開展研究之前,選擇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很重要,這個問題就是一種“好奇”的感覺。今年,什麼引起了我的研究興趣呢?我們全家人都喜歡吃大蒜,特別是吃麪條或餃子的時候有它做伴,那真是天下的美味。儘管大蒜的味道有些“粗魯”,而它的好處卻被科學家們屢屢發現。蒜苗是大蒜幼苗發育到一定時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是爸爸的最愛。我想今年假期爸爸若是能吃上一次我自己親手種的蒜苗,那該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情啊!正當我準備在花園裏培土種大蒜的時候,媽媽説,聽説大蒜在沒有土壤的環境下也可以長出又綠又嫩的蒜苗。我説,這怎麼可能,任何植物都需要在土壤中吸取養料啊?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查閲有關大蒜生長過程的資料,瞭解到,蒜苗的生長週期比較短,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有合適的温度(10—15攝氏度)、光照、水分還有土壤的養分。

為了求證“蒜苗無土生長”這個有趣的問題,我選擇“蒜苗的生長過程”作為我小課題研究題目,通過親自實驗,觀察發現蒜苗的生長規律;親自驗證大蒜是否在無土環境下也可以生長出嫩綠的蒜苗。

水栽大蒜時,我通過用牙籤穿連的方法把大蒜固定下來,這樣它們就不會東倒西歪了。種植過程中,我每天都換水,但水不能太多,沒過大蒜即可,否則大蒜就會腐爛。每隔三天,我就仔細觀察蒜苗的成長情況,記錄下它的苗高和根長,並畫出圖表發現規律。我的實驗進行了二十一天,蒜苗長出40釐米的綠苗,根長約3。5釐米,實驗成功!爸爸開心地吃上了我的“愛心蒜苗”。

通過實驗我發現:水可以給蒜苗營養,光照和温度對蒜苗的生長也很重要,因為蒜體本身就存有養料,所以只要温度適當,加上水分、空氣、陽光,沒有土蒜苗照樣能生長。通過親自實驗與觀察,這次小課題研究又給我帶來很多驚喜與收穫。它滿足了我的好奇心,不僅讓我驗證了資料上獲得的知識,也發現了新知識。我收穫了蒜苗、收穫了數據,收穫了方法、收穫了進行科學研究的態度……

與此同時,這次研究還我發現,只要有水,生命照樣可以生長!那麼,讓我們珍愛生命,節約用水,關愛我們最美麗的地球吧!

課題研究總結 篇19

一、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新型教學模式研究的背景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逐步明確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要以培養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以職業能力為本位;基本形成了面向基層、針對崗位、強調應用、注重實踐的教育教學特色;並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手段改革方面取得了進展,在以強化人才培養質量控制為主題的教育質量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獲得了顯著的成果。

然而,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教學活動還沒有引起普遍足夠的重視,現行的教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識本位”模式,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着諸多不適應,甚至在很多方面嚴重影響了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其主要表現是:

1、對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的新型教學模式缺少系統研究,對其本質、地位、功能的認識不到位,仍然沒有擺脱知識型教育的束縛,沒有真正構建起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教學存在着主觀隨意性和盲目性。

2、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待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脱節。經過多年教學改革探索,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形成了以培養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的教育教學模式,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接近或超過1∶1,但目前絕大多數學校在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方面還存在缺陷,教學活動不注重知識的遷移和綜合應用,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目前還是採用過多課堂上的理論講授,由於其直觀性差、無法操作,學生難以接受,教師需要反覆講解,從而浪費了時間,造成了教學效率低下的局面。

3、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學生厭學風氣有蔓延之勢。高職學生喜歡動手操作,喜歡接觸實際,他們對直觀、形象的知識會產生深刻印象,而在理論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因而有厭學情緒。學校和老師越強制學生學習,越會使其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形成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並相互傳染,使厭學風氣不斷蔓延。

4、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學生無法做到“無磨合期”就業。由於校內實訓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校外實訓又流於形式,學生不瞭解企業的情況,更不知道會計各個崗位的具體要求,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畢業生無法實現到工作崗位上立刻上手。

5、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現有教學模式造成了資源浪費。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目前還是先在課堂上講解理論,再到實訓基地進行實訓,校內外實訓基地和理論教學教室都有閒置,負責實訓的教師也因此需要等待,造成資源浪費。另外,校外實訓基地由於時斷時續的學生實訓影響了企業長遠計劃的實施,也浪費了企業的資源,加上企業會計資料屬於商業祕密不能外泄,使得企業不願意安排會計專業學生實訓。

6、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模式落後。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現有教學模式除了重視知識掌握,也重視學生專業能力培養,但對學生專業能力的關注程度還不夠。大多數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活動,採用的模式只是停留在鞏固知識的層面,或者只訓練了一部分能力,現有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當畢業生遇到新問題時,不具有創新能力,不能創新地解決這些新問題,這與企業用人要求存在差距,也顯示出現有教學模式的弊端。

7、對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教學活動的質量評價不到位。多數院校對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的教學活動沒有規範的質量評價體系,分析和評價工作薄弱。這就嚴重地削弱了分析、評價的反饋調節和激勵作用。

針對上述存在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改革研究和實踐探索,構建具有時代特徵、符合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辦學宗旨的新教學模式。對於充分發揮反饋調節、導學促教等教育教學功能和質量管理功能,強化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職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知識、技能、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深化高等職業教育已取得的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強化人才培養質量管理,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保證人才培養目標完全實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新型教學模式研究的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和建立用人單位對學校教育質量的信任為根本出發點,遵循教育規律和質量管理規律,運用教育科學、管理科學、全面質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從高等職業教育本質特徵及其實際出發,緊密結合人才培養質量形成的教學技術作業過程和人才培養質量的策劃、控制、改進、保證等管理過程,針對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的具體情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開展課題研究,構建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的新型教學模式,取得可供同行借鑑的成果。

(二)基本思路

在長期的教學改革實踐中使我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教學模式既對於人才培養質量形成、控制、改進與保證具有重要作用,又對導學促教、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和改善教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而對於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必須依靠實訓基地對學生進行職前的良好訓練,才能使他們獲得適合企業要求的職業技能。針對高等職業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所以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新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要按照專業培養目標與職業活動要求零距離、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對接、既注重教學質量又注重教學效率、重視創新的原則,將教學模式改革作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個子模式進行研究與實踐;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從高職會計專業實用人才的目標定位出發進行研究。

研究與實踐的重點是:

1、選擇遼寧省內的高等職業教育院校進行實地調研,在充分調查研究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搞清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訓基地進行教學的現狀,找準目前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中制約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主要問題和矛盾,並準確地把握高等職業教育本質特徵,以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以加強技能、能力和素質培養為主線,明確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及其目標。運用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高等學校管理學、教育測量學、教育評價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技術方法,深入進行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利用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教學的理論應用研究,探索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構建新型教學模式,並用先進的理論指導實踐。

2、在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同時提高的基礎上,開展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以實現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能力和素質,增強其就業競爭力。

3、在專業層面上,選擇瀋陽農業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等教學改革基礎好的會計專業作為改革試點專業,按照專業培養目標與職業活動要求零距離、課程標準與職業標準對接、既注重教學質量又注重教學效率、重視創新的原則,對會計專業各門專業課程進行總體設計。

課題研究總結 篇20

一、指導思想

根據區科研室的工作計劃,以及指導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以《城郊中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策略的研究》為主題展開研究工作。

二、研究目標

師生互動教學策略的研究。

三、具體內容

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法、策略的探索。同時還有應用此策略後,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主要形式採取的是學生分組學習,教師與學生小組互動,學生的組內及組間的互動。

四、實施過程

按照學年初始制定的科研工作計劃,實施本學年的科研工作。

開學初,由各教研組按照學校工作計劃制定了本學期各教研組的科研工作計劃。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調節各教研組的研討課活動。

研究活動依託課堂教學展開。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和上學期相比較形式稍有變動。本學年上下學期的課題研討活動完全依託教研活動進行,而教研活動和課堂教學也是完全掛鈎。每個月,每個教研組都有一位或者多位老師上研討課。當然,每個教研組還是以骨幹教師先上課做引領,之後其他老師開始上課。最後是青年教師的展示彙報課。上下學期中,到我校交流的三位外校骨幹教師都做了骨幹示範課。對我校的教師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

其中特別要提出的是,我校英語組在20--年--月和20--年-月在我校錄播教室向全區英語教師展示了我校英語組的研究結果,即英語聽讀課的教學策略以及模式。這是我校課題研究實施以來的一次展示。

本學期末(第二學期),學校各個教研組為了完善師生互動的操作策略,分別對各學科的教材知識點做了詳細的整理和劃分,總結出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就能學會的,哪些知識點是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重點講解的,那些知識點是需要學生和教師通過互動才能掌握的。

另外,在20--年-月,學校針對學校的特色建設工作,又申請了省級研究課題《城郊中學自信教育的特色建設研究》,目前,該課題已經通過申請,立項成功。

五、實際成果和成效

經過一個學期的研究,各個教研組的老師們根據自己的上課實踐,初步總結出了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一般策略。並且針對我校是城郊中學這個特點,總結出了一些不同於城市中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操作策略。一些教師通過周反思,月案例的形式,進行研討總結,一些教師則是針對課題研究內容寫了論文。目前這些成果還在收集整理中。

在本學期期末,科研室綜合一個階段以來各教研組的研究,整理出了不同學科不同課型下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其中有英語組的英語聽讀課模式,語文組的複習課模式,數學組的新授課模式等,其他組的教學模式或者策略也在進一步的收集整理中。

儘管如此,課題研訓工作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具體問題如下:

1、個別教師沒有按時進行聽評課,聽課過程中途退場。

2、個別教師上課材料準備的不完整,上完課後相關材料上交的不及時。尤其以理化組為最,理化組截止本月結束,兩位上課老師都沒有及時上交相關材料。

3、研討過程中,一些老師還存在説套話的習慣,沒有從課題研究的角度去分析,而僅僅就上課的好壞,基本功的問題來分析,層次不夠,深度也不夠。

4、組內學習的時候,個別教研組準備的材料不充分,有敷衍了事的想法。態度不端正。

5、個別教師對研究行為以及過程還有牴觸心理,認為這些都是走形式,走過場,説明他們對研究的認識還不深刻,或者對研究不認同,需要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理論培訓。還有的老師則是以一個應付的心態來參加課題研究工作的,反思和案例書寫都不夠及時,甚至對於已經總結出來的教學策略也不積極的踐行,而是仍舊走老路,用老方法。

針對這些問題,目前來看,也只能通過不斷的宣傳和引導,同時提供給老師們更多的學習機會來彌補了。

六、下一步工作方向

下一階段將根據課題研究的計劃,蒐集課題研究的過程材料,準備結題。按照課題研究計劃,在-月本應結題。但本課題當初申請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一年,也就是説,開題時間已經晚於計劃時間一年,所以要延後一段時間。學校將邀請相關專家對我校課題研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加以診斷。

課題研究總結 篇21

我參加了我校語文組開展的《新課改下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課題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的工作主要有:參與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等。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感受頗多,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提高科研理論水平、教學能力

通過這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科研活動零的空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有實踐經驗做支撐,這就迫使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在課題研究前期,課題負責人吳主任多次對我們進行了課題方面的培訓與講解,通過聽講座,瞭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組活動中,學習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聽習作指導課,參與評課,自己查閲了專家的學術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

隨着理論素養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教學中,從激發學生的興趣着眼,多渠道地指導學生觀察現象,指導立意,開拓學生的思路,指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一定的寫作方法。並激起學生自我表現的慾望和作文的熱情,勉勵他們自悟自得,從中取得進步,體驗寫作的樂趣。例如,每週一學生上交週記後,我充分利用時間儘快批閲,在下午最後一節課讓學生進行交流。根據佈置內容,找出好的或是比上一次寫的有進步的在班內進行交流,讓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讀,其他同學聽後還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或是點評。這樣的做法即鼓勵寫得好的同學,又激勵寫得有進步的同學下次寫得更好。沒有讀的同學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那麼他自己再寫這方面的文章是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通過這種形式,使好同學信心更足、使寫作能力差的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信心,激發興趣。總之,每組織一次交流活動,要使學生全員參與,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

其次、讓學生處於主動地位,培養學生獨立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口述能力、寫作能力,以及修改作文的能力。

再次、引導學生説自己的話,抒真情、發實感,用我手寫我口。最後、讓學生在樸實無華、絢爛多姿的農村生活中廣泛吸取營養,在接觸美麗的大自然及鄉村風情中陶冶情操,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明白是非之道。

二、團隊合作、交流討論

如果沒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很難開展工作。從一開始便千頭萬緒的課題研究過程中,我真實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在主持人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各自負責自己的分工,但又互相配合,互相溝通與交流,在交流會上,組員的觀點經常會被否定甚至是被推翻,一個交流會下來,工作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的現象時常發生,所以我們經常覺得很受挫折,也很茫然,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團隊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不斷地產生碰撞與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

有了這次課題研究的經驗,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有科研意識的隊伍,我們一定會勇於接受更多的挑戰,為我們共同的教學事業而努力。

課題研究總結 篇22

忙忙碌碌半年的小課題研究工作就要結束了,在這段的時間裏我們收穫過、困惑過、欣喜過、苦惱過……。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所有課題組老師在成績面前相互鼓勵,在挫折面前從不氣餒,半年的研究和實踐,使我們得到了很多。

首先,我們堅持教學就是從實際出發,根據知識的系統性原則,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使教學按知識系統進行,真正達到高效課堂的要求的主題教學。是從更為寬泛、更為廣闊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與定位教學。腳踏實地的學習研究,真正的貫徹單元主題教學理論。在教學中我們可以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研究課標、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改變以往備課時只着眼於某一節課的思維模式,而從組織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的整體設計,從而將某一節課的準備納入教學的序列之中,從整體上構思學習主題的教與學,以主題為主線來進行教學設計。在課程上我們大膽嘗試,立足課堂。

其次,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依據新教材主題教學的特點及教育教學因素進行主題單元教學設計,既符合新課程的創新理念,又適應了學生的學習規律,既可以突出重點和主幹知識,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又可以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教育教學的新趨勢。從教學實踐上看,學生有一種全新的感覺,他們投入很大的興趣和老師一起進入探討,並且改變了以往教學中上課不用聽看書則可以的不良學習品質,真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另外,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還驚奇的發現,學生對主題的整合興趣非常大,他們主動進行總結,歸類,將知識縱向聯繫,達到了時序性。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論。

通過這個活動,課題組的老師教學態度和風貌也發生了改變,大家積極探索、學習研究,是教師的團隊意識空前加強,聽課、評課共同進步。對老師的個人教學能力、教師素養等各方面都有提高,新的教學理念也開始滲透,開闊了眼界,。學生對歷史課也表示出了重視了,教學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新意不斷。雖説以前的教學活動中也有類似的環節,可是沒有做系統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沒有這樣強烈感悟。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付出辛勤的汗水,收穫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我們得到的很多很多……

最後,我們要感謝研究室,教育科研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學校所給予我們的幫助和支持,還要感謝指導老師的指點,謝謝!

課題研究總結 篇23

抱着試一試,失敗也是一種收穫的心態下,我申請了一個課題《防震減災校本探究課的探索與實踐》,最終很幸運申請獲得了批准。在欣喜之餘,卻也不免產生了很多憂慮。因為之前自己從沒獨立負責過一個課題,對於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如何完成課題報告等毫無頭緒。但是,在區教院的重視之下,我們每個申請者都獲得了專業的教師指導,而在導師的幫助下,我們在開展工作時也變得有的放矢了,懸着的那顆心也逐漸地放了下來。而在這一年的研究過程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了開展課題研究的好處。

一、有利於嚴謹工作作風的養成

課題研究講究科學性、嚴密性,而這種特性有利於教師養成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從而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原先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一些我認為是很簡單,學生可以輕易解決的問題,就採取簡單指導之後便讓學生開展活動,但是真正實施後卻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學生的完成效果非常糟糕,當時便歸責於學生的能力差。但是,現在想來實際責任在我,我沒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忽略了對學生的必要指導,而這也正説明了我工作作風還欠缺嚴謹。自從開展課題研究之後,我開始逐步養成全面考慮各方因素,不再想當然的考慮問題,而是做好事先的調查,充分考慮學生的認識情況,更有效地、科學地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有利於學術素養的提高

經常聽有些教師講:教了國中自己就變成了國中的水平,教了高中自己就變成了高中的水平。由於教學壓力、生活壓力等等原因,能夠靜下心來讀本書,已經成為了很多教師的一種奢侈行為。但是我們都知道,做課題時查閲資料是免不了的事。這時出於課題研究的需求,你就會尋找時間閲讀大量的相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學習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從而不斷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這種主動的、理解基礎上的理論學習,必然將促使教師在學術素養上的提高。而通過這一年的研究,我不僅學習了很多先進的理論知識,同時也一掃原先對理論書籍的偏見——枯燥與乏味,而是逐漸習慣閲讀它們。

三、有利於“智慧型”教師的塑造

素質教育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能再停留於過去的“經驗型”,而是應該向“科研型”、“專家型”,直至“智慧型”教師轉型,而開展課題研究無疑將有利於“智慧型”教師的塑造。原先在進行教育教學時,總是憑藉着經驗,知道哪些知識該採取哪種方式來進行教學?哪些學生該採取什麼方式來進行教育?總停留在經驗的套用上,而沒有思考過為什麼要這樣做?但是在開展課題研究後,我便有意識地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對一些好的經驗或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歸納,尋找其中的規律,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手段,最終探尋出更好的解決方法。這些大大促進了我教學水平的提高,使我能夠逐步向“智慧型”教師的最終目標靠近。

總之,我覺得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能夠在教育教學上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開展教科研的實踐,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重要渠道,更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標籤: 課題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gerenfanwen/qwqg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