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抗“疫”感悟】抗疫戰爭中的普通人

【抗“疫”感悟】抗疫戰爭中的普通人

2020年註定是非同尋常的一年。讓人難忘的新冠病毒疫情,令人感動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精神”,催人淚下的“請戰書”、“家書”,還有那些明知病毒肆虐,卻仍然逆流而上、抗爭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保障人們健康而奮鬥的可愛可敬的工作者。而2020年卻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年,外星人沒有入侵,太陽系也沒有爆炸,新冠肺炎的來襲雖然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但國家、政府的迅速應對,把疫情控制在了可控的範圍內,只是改變了普通人的一些生活方式。而我,也是這普通人羣中的一員。

【抗“疫”感悟】抗疫戰爭中的普通人

2020年1月25日,我接到單位通知,要結束假期,趕回單位上班,作為xx市疾控中心第一機動隊的流調人員奔赴抗疫前線。對此我自是早有預料,因為我之前是被單位派往xx省公共衞生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參與公共衞生醫師的規範化培訓,單位在xx市啟動了國家一級響應的情況下不可能落下我這個生力軍。於是提上頭天晚上就收拾好的行李,告別了家鄉,乘坐高鐵趕回單位。

回到單位立即就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防控工作中。由於沒有住所,吃住都在單位。作為機動隊的一員,不僅僅要完成自己的流調工作,碰到一些特殊情況,往往也會主動請纓。回單位上班十來天,我開展了對疑似病人的視頻、電話流行病學調查,書寫調查報告,對確診病例家進行終末消毒,對病家進行消毒指導,也到鄉鎮衞生院實地觀察他們的預檢分診、發熱門診設立情況。雖然每天工作到晚上十點多是常態,辛苦但也是感觸頗多。

首先第一點就是改變了我的學習習慣。以前總是覺得知識夠用就行了,並沒有十分刻意地去追求看書時間與質量,看書看過一遍可能幾天就忘了,這次卻是忙裏偷閒認真學習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畢竟如果沒掌握好專業知識,不僅自己暴露在危險中,有感染上新冠肺炎的風險,更不能很好地完成肩上的使命。其次是感慨國家發達、科技發達給我們帶來的便利。隨着防控方案的版本不斷更新,明確了流調人員可以使用視頻、電話等方式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運用科技,極大地減少了我們的暴露風險,在保護了我們的同時,使我們獲取信息更加準確、及時。還有一點最深刻的感受便是隨着工作中跟臨牀方面的不斷接觸,意識到臨牀思維和公衞思維是存在不同的。這一點我在規範化培訓臨牀跟班時並沒有發現,我們更多的是注重患者的流行病學史,當這個病人沒有流行病學史時,往往就會因為慣性思維,認為這個病人肯定不是新冠肺炎;而臨牀醫生比較注重臨牀表現,不管有沒有流行病學史,只要他符合方案中的三條臨牀症狀,就認為這很有可能是一個新冠肺炎的病人。在工作過程中,也確實存在詢問病人後,病人沒有流行病學史就對他放鬆警惕,就認為他肯定不是新冠肺炎的病人。直到有一次調查了一個患者,沒有流行病學史,送樣檢測第一次檢測出單核酸靶標陽性,雖然之後兩次檢測都是陰性,排除了這個病人,卻也為我敲響了警鐘。對於現在的疫情防控形勢來説,萬萬不能放鬆警惕,粗心大意。

17年前的我還在上國小,對於2003年的那場非典疫情印象並不深刻。17年後的今天,作為一個親身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疾控工作人員,印象尤為深刻。但是我堅信飽經磨難的祖國並不會因為這次的疫情而停下發展的腳步,一直以來,我們都在以外人難以理解的“中國速度”急速行軍,被外界冠以“基建狂魔”的稱號。如同一個一夜之間崛起的巨人一般。但通過十天內武漢建立起一座新型肺炎專治醫院,我終於感到這並不是我們會魔法,一天有48小時,而是建築、設計、通信、信息、交通、互聯網行業內,乃至整個國家所有的普通人所聚集的智慧與力量,各行各業就像是巨人的肌肉、血管,而中國人民則像是供給這些組織營養的鮮血。十天建醫院,3天建基站的萬眾同力之下,我們看到了這個巨人手臂中顫動的每一條肌肉,看到了他血管裏奔騰的每一滴血液。中國最強的力量,從來都是千千萬萬普通人,而我,恰巧也是這普通人中的一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xoq7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