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秋分是哪天?

秋分是哪天?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2019年秋分是哪天?,希望能夠幫到您!

秋分是哪天?

一、2019年秋分是哪天?

公曆:2019年9月23日

陰曆:農曆丁酉年 己酉月 癸丑日(八月初四)

秋分的計算方法

秋分日期的計算:[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042,20世紀=23.822。

舉例説明:2088年秋分日期=[8×0.2422+23.042]-[88/4]=44-22=22,9月22日是秋分。

例外:194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二、秋分的簡介

秋分之“分”為“半”之意,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説:“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

秋分的氣候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説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

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説:“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而“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此外,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如“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

三、秋分養生

秋分後,晝夜平分、寒温各半,氣温開始明顯下降,總體的降雨量開始減少,水分蒸發變快,秋燥的特點更加突出。此為天地間陽消陰長,氣候由熱轉寒的過渡時期,草木開始凋零,自然界盡顯肅殺之氣。與此同時,人體的陽氣也由夏季的向外宣發轉變為向內收斂,呈現陽氣減弱、陰氣增強的趨勢。基於人體和大自然的這一規律,中醫養生強調“秋冬養陰”的原則。而秋分時節的養生尤其注重一個“平”字,平衡身體陰陽變化,平補平調,平出健康。

平調陰陽,身體放鬆。從“長夏”到“秋收”,人體代謝由快速轉變為緩慢,秋分時晝夜平分,養生也應遵循陰陽平衡的規律,做到陰氣內守。中醫講,“陽入於陰為之寐,陽出於陰為之寤,寤寐之間陰陽相養”,意思是説人體陰陽之氣不斷地升降出入變化,形成人的醒寤和睡眠,所以,健康合理的睡眠是保證人體陰陽平衡的第一要法。

另一方面,秋高氣爽之際正是體育鍛煉的好時機,但要注意的是,此時人體陽氣為收斂、閉藏的狀態,運動養生要順應這個狀態,切忌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比較適宜的運動有太極拳、散步、爬山等,不過膝關節不好的人,要減少爬山、爬樓梯。

工作生活壓力大的人們要適當給身體減壓,不妨試試“肌肉鬆緊法”,簡便易行,適合長期堅持:閉上眼睛,用意念從頭頂開始放鬆;牙齒用力咬合後放鬆,同時,拳頭握緊後再放鬆,依次類推到全身各部位。身體達到放鬆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平衡人體陰陽。

秋令食物,平補氣津。秋分後氣温逐漸下降,降水減少,秋燥漸至,要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飲食上需注意補氣生津。首先要多喝水、常喝水;其次要適量多吃養陰生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板栗、梨、蜂蜜等,根據“不時不食”的養生原則,還應當多吃當令食物,例如秋木耳等。中醫認為,木耳味甘性平,具有益氣生津的功效。現代研究發現,木耳富含鐵元素,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極佳補品。需要注意的是,木耳不易消化,並且具有一定的滑腸作用,因此脾虛、大便稀溏者要少吃或不吃。

標籤: 秋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wvy34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