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高新科技園“農家樂”項目建議書範例

×高新科技園“農家樂”項目建議書範例

第一章 概 況

×高新科技園“農家樂”項目建議書範例

項 目 名 稱:清源高新科技園“農家樂”旅遊項目

項 目 單 位:涼州區旅遊局

項目建設單位:涼州區清源鎮人民政府

一、旅遊概況

涼州區地處河西走廊東端,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四涼古都”之稱,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現以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而聞名於海內外。全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有“金盆養魚”之稱。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區旅遊業以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始終圍繞建設旅遊大區這一總體目標,堅持走先導性產業──主導性產業──支柱性產業的發展路子,大力開發旅遊資源,着力打造“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見證地”等旅遊品牌,初步形成了適應不同層次旅遊消費者需求的行、遊、住、食、購、娛相配套的一條龍服務體系,旅遊業已成為全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對外開放的窗口性行業。

區內旅遊資源豐富,有奇異壯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豐富多彩的文物古蹟。由於地域遼闊,地形多樣,氣候特殊,形成了沙漠、綠洲、淺山、高峯四大自然景觀區,為發展沙漠探險、滑翔、休閒、高山攀援、雪峯尋奇,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由於其獨特的乾旱氣候,保存了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源,有可供遊覽觀光和研究的古建築羣、古遺址等文物景點160多處,館藏文物4萬件,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9處,漢簡、漢代木雕、銅奔馬、西夏碑、西夏文書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稀世珍寶,百塔寺、天梯山、文廟、雷台、海藏寺、古鐘樓等名勝已成為絲綢之路旅遊線上重要的景點。近年來,以感受大漠風光、戈壁綠洲為主的沙漠特色旅遊已成為新的旅遊熱點,渠路林田、大棚種植、特色養殖等相配套的觀光農業發展迅速,“農家樂”旅遊休閒方式已逐步替代城鎮居民傳統的思想觀念,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初具規模,現已形成以體驗農家生活,觀賞田園風光為特色的新的旅遊景觀。

民俗風情濃郁,文化生活豐富。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區旅遊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僅2003年上半年投資5535.25萬元,開發建設了眾多的旅遊景點,使我區旅遊基礎設施大大改善,現已開放南城門樓、文廟、百塔寺、天梯山石窟、沙漠公園等旅遊景點16處。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旅遊接待能力增強,全區現有三星級旅遊涉外賓館3家,定點飯店30多家,國際旅行社1家,國內旅行社6家,旅遊定點商店4家,醫院7家,風味小吃市場4個,從業人員3000多人。

二、項目概況

涼州是一個農業大區,自古就是水草豐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富庶之地,人文歷史積澱深厚,圍繞農業生產發展旅遊業得天獨厚。

《河西志》中曾有“涼州畜牧甲天下”的記載。漢代開闢河西四郡後,推行了“徙民實邊”和屯田制,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大片草原牧場變成了肥沃良田,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一度出現了“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時榮”的繁榮景象。魏晉時期,涼州出產的葡萄、皇獻梨已成為貢品。隋唐時期,由於開通了西域商道,中外商旅往返跋涉於溝通中西亞直達歐洲的絲綢之路上,商業的發達、需求的增長,刺激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史書記載“唐之盛時,河西、隴右三十三州,涼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明清時期,由於採取了移民屯田,興修水利,開墾荒地等措施,使農業經濟重新起步,為今後涼州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涼州區清源鎮位於城東13公里,南臨東河鄉、武南鎮,西接清水鄉,北部毗鄰雙樹鄉,東與長城鄉接壤。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涼古公路橫貫全境。水、電、熱資源豐富,為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其中王莊村已定為全區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並列為城東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區的景點之一。清源鎮佔地面積168.8平方公里,其中農業生態示範園區1.5萬畝,荒灘地2400畝。轄區內有5個行政村,114個村民小組,4765户,2.38萬人,人均收入2775元。2003年,園區內共修建高效節能日光温室12座,玉米制種6000畝,佔園區總面積的40%,建立無公害辣椒地膜高壟栽培示範面積50畝,小麥新品種展示面積25畝,觀賞加工型金盞花面積100畝,黑小麥面積1畝。建成高標準小康住宅140户,暖棚養殖圈舍80個,牛存欄2700頭,羊存欄1.2萬隻。有沙棗、梭梭、花棒、檸條、紅柳、國槐、新疆楊、芍藥、丁香等40多種沙生苗木、風景樹種和10多種花卉品種。支柱產業以制種、苗木、日光温棚、規模養殖為主,逐步建成了高科技生態農業、釀酒葡萄種植、林木育苗、肉類蔬菜供應、休閒、娛樂、餐飲、旅遊為一體的小城鎮。鎮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狼墩灘漢墓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延壽寺,旅遊景點2處——瀕危野生動物研究中心、沙漠公園,為發展“農家樂”旅遊項目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經過慎密的調研和細緻的分析,擬選址在清源鎮東側王莊、蔡寨、發展、清泉、新地等村開發“農家樂”旅遊項目。

三、項目的必要性

1、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當前,迴歸自然,走近農家生活已成為現代旅遊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藉助現有的日光温室等農業設施開發“農家樂”旅遊項目,既可充分挖掘潛在的旅遊資源,為旅遊者提供一處體驗農家生活、返樸歸真的旅遊場所,還能更好地展示涼州農業、農村建設中取得的先進成果,符合旅遊業發展的需要。

2、清源鎮“農家樂”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是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趨勢。

清源鎮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全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3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75元。近年來,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全鄉特色優勢產業得到長足發展。隨着旅遊業的興起,旅遊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已經受到鄉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利用現有的農業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已成為清源鎮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是清源鎮農民快速致富奔小康的需要。

清源鎮作為全區的日光温室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和城東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區的旅遊資源之一,目前,農業生產已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農民的積極性很高,如果再利用現有設施農業開發“農家樂”旅遊項目,發展旅遊業,既能夠解決一部分農業剩餘勞動力,還能增加農民經濟收入,是一個一舉兩得的項目。

四、項目的可行性

1、清源鎮“農家樂”旅遊項目地理位置優越。

隨着旅遊業的發展,人們的旅遊需求變的越來越具有個性化,對旅遊的認識也從賞玩名山大川、文物古蹟轉向綠色消費、健康旅遊,並逐步趨向於頻繁,特別是城市近郊範圍,已成為城鎮居民首選的旅遊地。在農村做一天農民,忙農活、吃農飯、習農事,已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方式之一,利用當地優越的地理位置開發“農家樂”旅遊項目,勢必會吸引大量的城市居民前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2、當地資源優勢明顯,開發條件基本具備。

清源鎮旅遊資源豐富,並且已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農家樂”旅遊項目的興起,正是當地旅遊業發展的必然產物。況且當地居民已充分認識到旅遊業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開發旅遊產業積極性很高,農家樂旅遊項目開發切合當地實際,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的特點,項目開發完全可行。

3、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涼古公路旅遊線趨於成熟,旅遊客源較為豐富。

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內有旅遊景區(點)35處,其中涼古公路旅遊線上如沙漠公園、神州野生動物園、延壽寺、張清古槐等旅遊景區(點)已成為涼州旅遊中較為成熟的旅遊景區(點),每年都有大量旅遊者慕名而來,具有一定旅遊客源市場。該項目開發建設後,必然會充實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旅遊功能,延長旅遊者的停留時間,以互補形式成為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不可缺少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第三章 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規劃

一、景區劃分原則

1)根據景區資源特色及功能要求劃分。

2)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充分發揮資源潛力。

3)集中開發建設,統一管理,充分抓住經濟效益。

二、景區規劃

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規劃總面積約168.8平方公里,根據地理特點及功能作用,劃分為八個功能區。即:中心服務區、花卉苗木觀賞區、旅遊購物區、時令蔬菜種植區、畜牧養殖區、葡萄種植區、治沙成果展示區、民俗飲食區。

(一)中心服務區

中心服務區以王莊村小康住宅為主,它應具備優美的環境,較完善的基礎建設和旅遊服務接待能力,地形平坦,易於建設等特點。

近期主要工作

(1)將王莊村新建的小康住宅挑選30套改造建設為“農家樂”住宿餐飲娛樂設施,其中按比例設有旅館、商店、餐廳、舞廳等。

(2)王莊村西北角新建一個佔地1000平方米的停車場。

(3)建立遊客中心1所,佔地面積200平方米。

(二)花卉苗木觀賞區

花卉苗木觀賞區以王莊村西北角區林業種苗基地為主,面積 平方公里,是本旅遊區的主體景區,可以現有沙生苗木、風景樹種和花卉品種為主,發揮制種育苗方面的優勢,既可以增加農業收入,還可以供遊人觀賞、採摘,獻給遊人一份勞動的喜悦。

(三)、旅遊購物區

旅遊購物區以蔡寨村為主,規劃建設為銷售當地民間手工藝品、土特農副產品的旅遊購物場所。

(四)、時令蔬菜種植區

時令蔬菜種植區以發展村大棚種植為主,突出蔬菜種植的反季節性,為旅遊者提供一個可觀賞、採摘、習農的農家樂旅遊地。

(五)、畜牧養殖區

畜牧養殖區以清泉村為主,突出規模養牛、規模養羊、規模養豬及特種動物的規模化養殖。

(1)建立遊客中心1所,佔地面積200平方米。

(2)新建一個佔地1000平方米的停車場。

(六)、葡萄種植區

葡萄種植區以新地村為主,主要展示釀酒葡萄和各類可食用葡萄的種植規模,為遊客提供一個觀賞、品嚐、採摘葡萄的場所。區內還可設立部分野營點,用帳篷木屋來接待遊人,並可進行篝火晚會。

(七)、治沙成果展示區

此區位於清源鎮東北部,涼古公路北側,為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遠期開發的項目,重點放在展示清源人民治沙以來取得的成果,引導人們愛護沙生動植物,愛護環境的實物教育上來。

(八)、民俗飲食區

涼古公路兩側建設為民俗飲食區,以現有餐館、農舍為基礎,以沙漠羊肉為品牌,以民俗風情為主線,突出鄉情、鄉味、鄉土、綠色、傳統農家食品特色。

(1)從現有餐館、農舍挑選10套改造建設為“農家樂”餐飲點。

(2)沿途村組路口各修建交通車候車站。共 個。

第四章 環境容量及遊人規模測算

為了使景區中各種景觀永久利用,必須有效地保護現有生態農業景觀資源和旅遊環境質量,有效地控制遊人數量,做好環境容量估算,為開展旅遊提供科學依據。

一、環境容量估算

1、面積測算法

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總面積約168.8平方公里,可遊棲空間為實際面積的1/150,約1.125平方公里。以每位遊客1000平方米計算,日容量為1125人。每年旅遊日以180天計算,年容量為20.25萬人。

2、線路測算法

以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主遊覽路線長度為依據。全區遊覽主幹線長9.5公里,取單位規模指數每人10米,計算環境日容量為950人。全年旅遊日以180天計算,年容量為17.1萬人。

二、客源市場分析

涼州區的國內旅遊近年來出現了迅速發展的趨勢,遊客數量成倍增長。1999年達70多萬人次,較1998年增長了19.39%,高於全省的平均增長速度,遊客數量在本省名列第五。

對涼州區及周邊居民來説,旅遊目的地一般為近郊旅遊景點,出行週期隨節假日變化較大,消費重點多集中在飲食、娛樂等方面。清源鎮“農家樂”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必然會吸引部分人前來此旅遊觀光。

另外,從旅行社外聯情況看,近年涼州區旅行社接待的多日遊的遊客很少,接待一日遊的遊客年均20多萬人次。來涼州區旅遊的外地遊客多是過境客,在涼州區的停留時間短,消費重點主要集中在飲食、住宿、觀光和交通等方面。消費額在180元左右,對接待設施和服務要求較高。清源鎮“農家樂”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將極大的豐富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旅遊功能,延長這部分旅遊者前來旅遊觀光的時間,提高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旅遊綜合收入。

三、遊人規模測算

近年,沙漠公園和瀕危野生動物研究中心旅遊知名度遊樂極大地提高,且這幾年興起的生態旅遊熱、沙漠旅遊熱,和人們崇尚自然、迴歸大自然熱,都給了清源鎮“農家樂”旅遊風以及大莊科鄉一次開發的絕好機會。

同時,對於本地的遊客來説,對於現有古蹟都已參觀遊覽過,現在正轉入迴歸自然之中,尤其是青年人更加追求自然和熱愛自然,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必定是他們遊覽追求的目標。

本地居民市場一般可分成如下幾個層次:

青少年市場:其旅遊者一般熱衷於農業觀光項目的探奇性、娛樂性、品嚐性、習作性等內容。

中老年市場:旅遊者熱衷於觀光、文化、品嚐、健身、購物等內容。

專業市場:旅遊者熱衷於科研、文化、書畫、採風、購物等內容。

商貿市場;旅遊者熱衷於購物、產品加工、品嚐、度假等內容。

外來旅遊者市場:通常熱衷於民情、民俗、購物、品嚐等內容。

二、項目客源預測

近年來,涼州區旅遊行業接待人次和營業收入穩步遞增,旅遊客源結構以國內旅客為主,旅遊方式以散客與團隊並重,逗留天數為0.5—1天,旅遊動機以休閒娛樂、朝聖、度假、考察等為主,以2002年為例,2002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6萬人次,如果其中有5%的旅遊者途經清源鎮並停留下來參與“農家樂”旅遊活動,每年將為清源鎮帶來2.8萬人次的客源。

從旅遊時間和市場選擇趨勢而言,雙休日為當地和周邊地區居民提供了一至二日遊的機會。以2002年“五一”黃金週期間涼州區接待旅遊人次為例分析,接待旅遊者5.01萬人次,其中省內遊客居多,由此可看出區域內、省內短途旅遊已逐步成為當地和周邊地區居民重點選擇的目標,受到社會的普遍肯定。説明隨着“五一”、“十一”等中長假“黃金旅遊周”的規範化和區域化發展,涼州的客源市場的發展也逐步擴大。若全武威市196萬人口有3%前來清源鎮參與“農家樂”旅遊,預計每年將有5.88萬人次來清源鎮旅遊觀光。

總之,以上幾個方面的分析表明,“農家樂”旅遊項目潛在客源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第五章 各類旅遊服務設施規劃

一、交通規劃

1、各功能區之間的主要道路建設成為三級公路,公路路面寬8米,達到能通行大客車的標準,總長度約為9.5公里。

2、為方便遊人遊覽,購置旅遊中巴車3輛,定點定線運輸遊客,沿途建立主要候車站8個。

二、接待設施規劃

服務接待是旅遊開發重點項目,投資大,但管理好,收益也大。

1、改造建設家庭旅館30套,佔地15000平方米,改造建設旅遊商店20所,佔地400平方米,餐廳、舞廳等服務設施10套,佔地5000平方米。

2、修建停車場2處,總面積在2000平方米。

3、在王莊村、林業種苗基地、發展村、清泉、新地村村邊建三個公共廁所,方便遊人。

4、為節約能源,防止污水污染環境,在小康住宅新建30個沼氣池,消納污水。

三、供電、供水規劃

在王莊村安裝一個變壓器,並通向村內各服務點,送電入户。

景區內飲水水源充足,規劃中安裝淨化水裝置,來提供遊人及村民的飲用水。

五、排污水規劃

污水排放必須經淨化後排到自然中,以保護環境。所以在小康住宅新建30個沼氣池,集中處理遊人及村民排放的污水。

第六章環境保護規劃

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各種景觀資源,必須堅持以保護環境為主,適度開發的原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實行依法治園。

以《森林法》、《環境保護法》等法規作為治園根本,並制定相應的景區管理辦法和處罰條例。鄉鎮派出所負責景區內治安管理,以制止破壞及違法行為的發生。

一、林

加強林木資源的保護,嚴禁亂砍濫伐,每年要在園區內栽植一批苗木樹種,從綠化美景角度出發,形成佈局合理的綠化帶,提高林木的觀賞價值。

二、水

隨着旅遊者的進入,水資源保護就更加重要,因為水可以使景區變得更有靈氣。應特別注意小康住宅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淨化處置,必須達到國家淨化標準後方可排放。

四、固體廢物

旅遊垃圾是許多景區都頭痛的問題,也是旅遊區的主要污染源。建立一系列的宣傳措施,教育遊人注意愛護環境。制定處罰條例,進行強制性管理。設置清潔隊,負責景區內的清潔工作。

在邊遠地區中設立一個垃圾消納場,對固體垃圾進行統一處理。

五、糞便

在各景區內建立六個廁所,大的服務設施內也要建立廁所,並建兩個生化、氧化塘,對人類的糞便進行分解處理。

第七章 分期規劃

由於資金短缺,所以只有採用分期逐年投資、滾動發展的原則。先進行景觀、服務設施等項的投入,待其知名度、可遊度增大並取得一定的效益後,再加大投資並利用積累資金滾動發展,從而使旅遊景區逐步完善。

一、第一期工程(2004年3月—2005年4月)

( 1)改造建設好家庭旅館的服務設備。

( 2)改造建設好沿途民俗餐館、旅遊商店。

(3)改造建設各旅遊區遊客中心。

(4)加寬進入景區及景區內公路,近期可仍用砂石路面。

( 5)建成園中廁所。

(6)平整兩處停車場(中心區一個、清泉村一個)。

( 7)飲用水淨化裝置。

( 8)污水處理(沼氣池)裝置。

(9沿涼古公路設置大型宣傳廣告牌2塊、旅遊區內每200米設置導識牌、警示牌1塊,共20塊。

(10)整修日光温棚100間、整修動物飼養圈舍10個。

二、第二期工程( 2005年5月—2006年10月)

( 1)修建8米寬瀝青公路。

(2)中心區的服務接待設施(包括賓館餐廳、舞廳)。

(3)中心區度假村。

(4)建成四到五個正規停車場。

(5)繼續完善飲用水淨化裝置及污水處理裝置。

(6)完善電力及通訊設備。

(7)修建其他人文景觀。

第八章 投資概算

投資概算為2004—2007年中的清源鎮“農家樂”旅遊景區建設項目投資。它根據《建設工程概算定額》,參照有關林業、旅遊經濟指標及武威地區實際造價,進行投資估算。

“農家樂”旅遊景區建設是一項投資週期短,但收益顯著的事業。前期由於資金緊缺,所以,一期工程為2004年3月到2005年4月一年,投資額為 萬元;二期工程為 2005年5月到2006年10月年一年半,投資額為 萬元。總計投資額為 萬元。其中:修建農家庭院 萬元,修建停車場 萬元,硬化村內道路 萬元,整修日光温棚 萬元,設置各種指示牌 萬元,購置配套設施設備 萬元,人員培訓費 萬元,宣傳費用 萬元,不可預見費 萬元。

清源鎮“農家樂”旅遊項目投資估算表

1、裝修農家庭院30座,佔地10000平方米,其中:每座佔地面積500平方米,房屋各8間,為磚混結構,四合院式,院地面積260平方米。

第四章 資金來源及實施步驟

一、資金來源

按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清源鎮人民政府補助 萬元,清源鎮 村自籌 萬元,當地村民自籌 萬元,以工代資 萬元。

二、項目實施步驟

項目建設期為二年半,分二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04年3月—2005年4月):完成項目工程圖紙設計、日光温棚整修等工作;

第二階段(2004年5月—2005年5月):完成小康住宅、停車場修建、村內道路硬化等工作、

第三階段(2005年2月—2005年5月):完成相關設施各種指示牌設置、配套設施設備購置、人員業務培訓等工作。

第五章

項目效益評估及分析

一、經濟指標

1、預測方法

經過比較選擇,本建議書選用預見性較強的旅遊人次增長預測和遊客人均消費增長預測結合的預測方法。

計算公式:

Pn=Po×(1+a)n-1

Mn=Mo×(1+b)n-1

Sn=Pn×Mn

Pn—本項目規劃期末年旅遊人次

Po—本項目規劃期初年旅遊人次

Mn—本項目規劃期末年遊客人均消費額

Mo—本項目規劃期初年遊客人均消費額

a—規劃期內旅遊人次消費年增長率

b—規劃期內遊客人均消費年增長率

Sn—本項目各規劃期末年旅遊直接收入

(2)預測發展指標

根據《甘肅省旅遊業發展“十五”規劃綱要》對全省“十五”期間和2006—2015年國內旅遊人次增長率分別確定為15%—18%和8%—10%,入境旅遊人次增長率預測分別確定為12%—15%和6%—9%;鑑於涼州區“九五”期間旅遊總人次年均增長率34%及“九五”初期旅遊人次基數較低使增長率較高;也充分考慮到“十五”期間涼州區旅遊開發將加大力度等基本情況,將本項目規劃期間(2005年—2010年)旅遊總人次的增長率確定為11%。

涼州區“九五”期間遊客人均消費在100元左右,人均消費年增長率為4.7%,鑑於國內遊客收入正在不斷增長和涼州旅遊產品開發將拉長遊客逗留時間,也考慮到入境旅遊人次目前較低及規劃期間必將有較大增長等情況,將本景區規劃期間(2005年—2010年)旅遊人均消費的增長率確定為10%。

二、經濟效益分析

(1)旅遊收入

項目2005年5月建成,當年即產生效益,按平均每天接待150人,平均接待天數180天計算,旅遊者可發生以下消費,預計年收入可達106萬元。

A、餐飲娛樂收入,按每人25元計算,150人×180天×25元=67.5萬元;

B、自採花卉、蔬菜,習農等活動,按每人每次5元計算,150人×180天×5元=13.5萬元;

C、農產品如花卉、蔬菜現場出售,預計收入10萬元;

D、旅遊商品、農家小吃出售,預計收入15萬元;

(2)成本費用,共計60萬元。

固定成本27萬元:

A、管理費用,按收入5%計,年費用5.3萬元;

B、年折舊及維修費(按固定資產92.6萬元計)3.7萬元。折舊勻限25年;

C、水、電、暖費(包括灌溉、綠化、用水)10萬元;

D、年利息按8%計算,年利息8萬元。

可變成本33萬元:

A、人工工資,按每人每年0.8萬元計,除去經營者本人,僱傭人工10人,年費用8萬元;

B、其他日用低值易耗品、原材料成本費,年費用25萬元。

(3)營業税

參考服務行業税率6%計徵,年交税6.36萬元。

(4)營業利潤年均為39.64萬元。

(5)投資利潤率為39.64%。

(6)投資利税率46.64%。

(7)盈虧平衡點

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營業額-可變成本-税金)×100%

=27/(106-33-6.36)×100%=40.52%

以上是2004年盈虧平衡計算,當盈虧平衡點<40.52%時,該項目產生效益。

(8)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出現盈餘年份—出現盈餘當年資金償還額/出現盈餘當年收益總額=5-31.86/85.94=4.63(年)

項目規劃期間效益估算表

從以上分析可看出,該項目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投資回收期短,產生效益快。

三、社會效益

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涼州旅遊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既豐富了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各項接待設施和功能,又解決了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同時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經濟、交通及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第六章 綜合評價及結論

1、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切實加強旅遊產業的要求及武威市涼州區旅遊產業規劃要求,具有較高的旅遊觀光價值,有利於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2、項目建成後,將對當地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迅速推出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黃金旅遊線路,逐步拉長各功能區的產業鏈條,不斷完善旅遊項目和基礎配套設施,培育全區旅遊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3、本項目具有較好的開發價值和開發前景。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突出。建議有關部門及單位,切實加強對項目實施的協調與領導,在資金、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並鼓勵和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力爭使本項目早實施、早見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mnr6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