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中國抗日戰爭各省犧牲人數統計

中國抗日戰爭各省犧牲人數統計

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各個省份都犧牲了很多英勇的士兵。大概是犧牲了多少人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抗日戰爭各省的犧牲人數,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啟發。

中國抗日戰爭各省犧牲人數統計
抗日戰爭各省犧牲人數調查

1廣西,剛軍著稱的桂軍,1200萬人口,抗日出兵人次達100萬人,人均最多,也最善戰。

2四川,一句話無川不成軍,當時四川六七千萬人口出兵人次達300萬人。

3湖南, 湖南當時只有3000萬人口,出官兵230萬,淞滬會戰湖南一省出兵佔中方總兵力的1/6。國軍五大主力至少有兩支是湘軍。抗戰第一年日軍已經打東北到湖北,之後硬是被拖在湖南拖了七年,最後連受降地點都在湖南。

抗日戰爭各省出徵兵

抗日戰爭時期四川,重慶,廣西是大後方補充兵源最多的地方,也就漢奸最少的省。

現在大部分人都説漢奸最多的省是東三省,這是表面上普遍的看法,其實恰恰相反東三省淪陷區中漢奸最少的。

首先,9.18時東北軍受命撤離東北,雖説被指責不抵抗的罵名,但這不是漢奸,留下的東北軍殘部大部分轉變成抗日義勇軍,當偽軍的很少,我們誤認為偽滿洲國軍是漢奸組成的,其實偽滿洲國軍是滿人和少數蒙古人組成的軍隊。

第二,9.18以後日本統治下的東北,也就是

偽滿洲國,不像關外淪陷區那樣殘暴,不能説是太平但相對安定,沒有像關外那樣到處都是漢奸。

漢奸最多的省是,河南省。

河南戰役,五萬名中國士兵被自己的同胞繳械 我們看的電影1942災民, 寧肯餓死當中國鬼呢?還是不餓死當亡國奴呢?我們選擇了後者。

美國作家布賴恩.克羅澤寫的《蔣介石傳》都有記載,看了令人不得不信河南農民的確是幫助日軍消滅了本國部隊。

抗日戰爭傷亡最多的——川軍

戰鬥中的川軍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湘立即向中央和全國通電請纓抗戰:“和平果已絕望,除全民抗戰外,別無自存之道,要求當局早決大計,甫澄願率川軍供驅遣抗敵!”不久,在南京召開的國防會議及黨政聯席會議上,劉湘慷慨激昂,再次聲明:“四川為國家後防要地,今後長期抗戰,四川即應負長期支撐之巨責。四川竭力抗戰,所有人力、物力,無一不可貢獻國家……”劉湘又發表《告川康軍民書》,對全省作出動員:“……中華民族為鞏固自己之生存,對日本之侵略暴行,不能不積極抵抗!凡我國人,必須歷盡艱辛,從屍山血海中以求得最後之勝利!……四川為國人期望之復興民族根據地與戰時後防重地,山川之險要,人口之眾多,物產之豐富,四川7000萬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為重大!……”

8月,各路川軍將領集議抗戰事宜,決心放棄前嫌,統兵14個師,開赴抗日前線。

為抗日,川軍執行了蔣介石“軍隊國家化”的指令,接受了國民政府的整編。而一心想插手四川的蔣介石以幾道軍令,把剛出川的川軍分得個七零八落。從此,川軍的足跡遍佈了全國的抗日戰場,幾乎所有的對日大會戰中,都有川軍將士的身影。民族危亡之際,他們以國家利益為重,深明大義,忍辱負重,慷慨赴死,以劣勢武器,無數次與裝備精良的日軍進行殊死決戰。根據國民政府統計,川軍在抗戰時期的傷亡人數約為全國抗日軍隊傷亡總數的1/5,居全國之冠!

川軍前腳出川抗日,國民政府後腳遷都到了重慶。到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近8年時間,四川一直承載着各種超負荷的負擔。四川人民卻始終毫無怨言,一邊節衣縮食、勒緊褲帶支援政府抗戰,一邊含淚把近300萬子弟再送前線……

由於武器裝備和兵員素質的落後,中國軍隊一直傷亡慘重。經過幾次大會戰,中國軍隊兵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而淪陷區越來越大,可以徵兵的地域越來越小,甚至有的地方兵源幾近枯竭。大後方,尤其是四川,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兵源基地,徵兵任務一直十分沉重。在四川大規模的徵兵活動中,雖然一些地區出現了“抓壯丁”的現象,但那並不代表主流。

很多四川民眾送子上戰場的故事催人淚下:

安縣曲山鎮青年王建堂與朋友分頭串聯了100個青年,向縣政府請命殺敵。就在他們開拔前,縣政府收到了王建堂的父親王者成寄來的一面出征旗。當眾人展開這面出征旗時,全都大吃一驚--與祝願親人平安遠征相反,這面由一塊寬大的白布製成的大旗,居中寫着一個大大的“死”字!出征旗的右上方寫着:“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份上盡忠!”左上方寫着:“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四川兵在各戰場都很受歡迎,他們吃苦耐勞,英勇善戰,往往還沒等到分配,就被各部隊聞訊搶走。

1944年,為解兵源短缺之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以“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為號召,動員青年從軍。這一年,四川多所大學校園內,宣傳從軍的標語隨處可見,巡迴演講往來不斷,操場上的“從軍報名處”人頭攢動,激昂的歌曲一刻不停,似乎沒有一個人能安穩地坐下來去讀“聖賢書”。學生紛紛報名,已訂婚的推遲了婚期,免服兵役的獨子堅決從軍……就連一些高官子弟也踴躍報名,其中有時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的張羣的公子張繼正等。

根據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公佈的數字:四川一省徵兵,無論配額與實徵數額,均約佔全國總額的1/5,居全國第一;全國約有15萬知識青年登記從軍,四川一省有4萬人以上,居全國第一。全國抗日軍隊中每不到10個人中有一個是四川人,因此中國軍隊有了一句俗語,叫“無川不成軍”。

四川是抗戰的大基地,四川是抗戰的大熔爐,四川人民在全國抗戰8年時間裏,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前方將士浴血沙場,缺衣少糧,作戰艱苦,牽動着後方愛國軍民的心。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的馮玉祥將軍,以“中國國民節約獻金救國運動總會會長”身份,從重慶出發,走遍全川20多個縣市,進行為期一年的巡迴演講,掀起了四川民眾愛國募捐的高潮。

在白沙獻金會上,1萬多名男女學生齊跪在地,哭着哀求在場的名流士紳:“請你們救救我們的國家,救救我們苦難的民族吧!……”眾人淚流滿面,有的當場慷慨解囊,有的當場褪下了金錶、金戒指、金手鐲……

在瀘縣獻金會上,一羣乞丐捐出了用破碗盛着的活命錢;一羣斷手殘腳的傷兵相互攙扶着,捐出了他們靠編藤椅、制雨傘義賣得來的1萬多元錢……馮玉祥,這位剛毅耿直的老將軍,雙手接過這些錢,感動得熱淚滾滾,四周的人也哭作一團……

自川軍出川抗戰以來,四川各界組織的各類募捐活動從未間斷。據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不完全統計,僅四川民眾前兩次獻金總額就達6至7億元。這筆鉅款,都是四川人民的血汗錢,多用來購買了戰場急需的飛機、大炮、槍支等武器,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隨着黃河、長江、珠江等流域產糧區的相繼淪陷,四川省承載了國民政府主要的糧食負擔。為此,省政府各部門印發了各種宣傳小冊子、傳單、標語和文告等,四處宣講繳糧是愛國行動,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廣大農民積極響應:山道上,田壟間,時常可以看到肩挑背扛、絡繹不絕的送糧農民。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有些地區的農民餓着肚子,甚至餓得奄奄一息,靠吃“觀音土”充飢,也要想盡辦法,不拖欠半粒“公糧”。從1941年到抗戰勝利的4年間,四川共徵收稻穀總量約佔全國總量的1/3。

全省人民還擔負起了“大後方”的建設重任。四川是日軍戰略轟炸的首要省份,但大轟炸並沒有摧垮四川人民的意志,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反抗精神和凝聚力。雖然轟炸頻仍,但工廠不停工,工人們加班加點為前線趕製被服和武器彈藥。藏匿山中的工廠更是夜以繼日地不停運轉,每到夜晚,廠房車間燈火通明,機器轟隆,這一景象構成了“中國工業史上的壯麗詩篇”。

為打通抗戰交通線,四川200多萬民工擔起了川陝、成渝等公路的修建和空軍基地的趕修任務。他們吃糠咽菜,衣衫襤褸,風雨無阻,硬是憑着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和簡單原始的工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交通史上的奇蹟。

因為收藏,我有幸與一些出川抗日的川籍老兵相識,相交。通過他們,更增添了我對四川的熱愛。這些老兵雖然都已進暮年,但談到人生那段打鬼子的輝煌經歷時,依然聲若洪鐘,情緒激昂。他們是對國家和民族做出貢獻和犧牲的人,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重。

中國抗戰取得全面勝利,四川,功不可沒!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趙登禹

1937年7月28日傍晚,趙登禹中了日軍的埋伏,身受重傷,仍然誓死不退,繼續跟日軍戰鬥。臨終前,趙登禹對警衞説:“軍人戰死沙場原是本分,沒有什麼悲傷的。只是北平城裏還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訴她老人家,忠孝不能兩全,她的兒子為國犧牲,也算對得起祖宗,請她老人家放心吧!”

在抗戰中,趙登禹是第一位殉國的師長,國民政府追授為陸軍上將。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郝夢齡

1937年10月16日,第9軍軍長郝夢齡和54師師長劉家騏親自上前線指揮戰鬥,被敵人的機槍子彈擊中,壯烈犧牲。郝夢齡也是抗戰中第一位殉國的軍長。

戰前,郝夢齡對將士們説:“此次戰爭為民族存亡之最後關頭,勝則國存,敗則國亡。如再退卻,到黃河邊,兵即無存,哪有官長。此謂我死國活,我活國死。”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李必蕃

1938年5月13日,日軍16師團兵臨山東菏澤城下,第23師師長李必蕃在前線督師血戰時,被擊中腹部。李必蕃自知命將不久,便讓部下取來軍用地圖,在背面寫下遺言:“誤國之罪,死何足惜,願我同胞,努力殺敵。”然後將地圖蓋在身上,不久即犧牲殉國。

李將軍遺體運至河南開封后,連祭3天,《新華日報》贈送匾額,上書“民族之光”。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楊靖宇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壯烈犧牲。日本人剖開他的胃,發現裏面只有棉絮和草根。

在現場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深受震撼,回家後將妻子和兒女毒死,然後剖腹自殺,在遺書中寫道:“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張自忠

1940年5月16日下午,張自忠壯烈殉國,所有日軍軍官垂手肅立,脱帽致敬。張自忠的靈柩經過湖北宜昌時,十萬市民紛紛跪在江岸,為張將軍哭靈。一時,風雲變色,天地同悲。

靈柩運到重慶時,蔣介石親自扶靈,“撫棺大慟”,併為張自忠舉行國葬,頒發“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入祀忠烈祠首位。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寸性奇

1941年5月13日,第12師師長寸性奇的雙腿被打斷,對部下説:“我腿已斷,不必管我,我決心殉國,以保全國格。你們突圍出去,日後再報仇不晚。”説完拔劍自殺。

一年之後,日軍打到寸性奇的家鄉,寸性奇88歲的老父親寸大進,在一棵老松樹下絕食7天7夜,以死殉國。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左權

1942年5月25日,左權將軍在山西遼縣(現左權縣)率部突圍時,壯烈殉國,是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

朱老總親作《吊左權同志》一詩:“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衞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戴安瀾

1942年5月26日,中國遠征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在緬北壯烈殉國。戴將軍靈柩回國時,雲南數十萬百姓沿街祭奠,哭聲震天。周題寫輓詞:“黃埔之英,民族之雄。”史迪威評價説:“(戴安瀾)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的第一人。”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李家鈺

1944年5月,日軍三路大軍合圍洛陽,第36集團軍司令李家鈺召集部下開會,説:“我們南渡以來,吃了河南老百姓四年的飯,現在不能見了日本人就跑。否則,怎麼對得起老百姓!日本人有什麼可怕的,他們來了,我們就同他們打!別的部隊怕跑在後面捱打,我不怕,我願殿後!”

5月21日,李家鈺壯烈殉國,是抗戰中犧牲的第二位集團軍司令(第一位是張自忠)。

抗日戰爭犧牲將士:王甲本

1944年9月7日,第79軍軍長王甲本率幾百人與日軍展開肉搏,最終身中數刀,壯烈殉國,成為抗戰中唯一一位與日軍肉搏而犧牲的軍長。

在追悼會上,79軍將士痛哭失聲,“為軍長報仇”的吶喊經久不息。社會各界送的輓聯、花圈長達數百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l0xk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