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從虛擬勞動到虛擬經濟

從虛擬勞動到虛擬經濟

信息時代使勞動方式越來越虛擬化

從虛擬勞動到虛擬經濟

世界上的一切信息均可以數字化,都可以被虛擬化,包括勞動也可以被虛擬化。

勞動的虛擬化使勞動超出了時空的限制。隨着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一個與物理空間相對應的新空間———塞博空間(cyberspace)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在塞博空間從事的虛擬勞動,無限地擴展了勞動的空間、勞動的時間、勞動的對象、勞動的手段,特別是人工智能或軟智能體的出現,更使勞動主體虛擬化,勞動方式也被虛擬化。

勞動方式的虛擬化將對社會經濟產生巨大的價值功用:它極大地增強了主體的認識能力,拓展了認識空間。數字化虛擬為人類打開了探索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多種可能性的空間,超越現實時空和物質條件的侷限,自由地將事物的多種可能性外化為對象性存在,為人類開拓了新的認識空間,促進認識的深化。它促進了生產力的加速發展。勞動者對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運用能力空前增強,並促進知識勞動者的出現與快速增加;勞動工具的智能化、網絡化,增加了生產中的知識和科技含量,為高科學技術及時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提供了便利條件;擴展了勞動對象範圍,使數據、信息、知識等都成了新的勞動對象;隨着電腦和網絡技術的深化應用,社會生產力將會產生加速度的發展。它創造了新的多維的社會交往方式。在網絡虛擬空間裏,每個主體還可以同時從多種角度與多個對象交往,這就使主體之間的關係呈現出多維度(血緣、地緣、業緣、網緣關係等)、非中心化的狀態。交往方式的網絡化、多維化,無疑大大地提高了交往頻率,加快了社會資源的流轉和組合。勞動方式的虛擬化,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構建了超越地域限制的全球性網絡,地域界限被弱化,實現信息和知識共享,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對各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是巨大的、複雜的。

勞動方式的虛擬化與可持續發展

未來學家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警示人們,大自然的稟賦是有限的,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儘量減少對於自然資源的消耗,特別是那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而以勞動方式的虛擬化為特色的虛擬經濟,正是減少資源消耗、合理配置資源、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科技發展、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使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勞動環境的虛擬化,減少了對於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消耗。塞博空間使勞動減少了對於實時空間的依賴,因而也減少了對於公共交通設施等物質資源的消耗。傳統的勞動(或活動)是需要在一定的物質空間內和統一的時間內進行的,然而在信息時代,有了塞博空間,許多勞動(活動)包括國際活動在內,統一的實時空間變得不必要,而且在更為廣泛的範圍內,進行了勞動資源的組合,減少了對於交通、社會公共設施和物質資源的消耗。譬如,大量的專業網絡,如電子商務、電子銀行、電子政務、電子商場、電子物流……大大減少了繁雜的結算、洽談、採購、會議等,因而也減少了對於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一系列社會資源的消耗。

勞動對象的虛擬化,大大地減少了試驗成本。人們為了減少試驗過程對於物質資源的浪費,往往建立一些仿真系統,這樣就使勞動對象虛擬化,這種情況在智力勞動中普遍運用,如“數字化虛擬人”就是醫學研究對象人的虛擬化,還有投資巨大的水利工程,運用仿真系統,使研究對象虛擬化,節省了鉅額的物質消耗。可以預期,隨着虛擬經濟的逐步發展壯大,勞動對象的虛擬化將逐步擴大,將越來越顯示出勞動對象虛擬化對於可持續發展的巨大作用。

由於虛擬技術的發展,各類新的勞動工具、新的生產工藝流程設計、新材料的使用等,大大減少了對於物質資源和人力的消耗。利用電腦網絡和專業軟件系統進行工程繪圖輔助設計,取得了很高的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的繪圖材料和人力物力;在人們設定的工藝程序條件下,使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既能節省原材料,又能縮短勞動時間,這也是現代製造業的現實;新材料代替由不可再生資源生產的原材料,是對自然資源的最直接保護,如此等等,都是虛擬技術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隨着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性勞動的比例將越來越大,勞動方式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標籤: 虛擬 勞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evnqp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