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靈山導遊詞(精選15篇)

靈山導遊詞(精選15篇)

靈山導遊詞 篇1

各位朋友:

靈山導遊詞(精選15篇)

大家好!歡迎到古靈山景區參觀遊覽,我是導遊,相信我會陪您度過一個美好愉快的靈山之旅,靈山導遊詞。

古靈山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佳文化旅遊景區,古靈山風景區是電視劇《封神榜》故事發生地,是殷紂王降香、女媧修真處,文化悠遠,景色逸人。主要由一像、一宮、一洞、一花、一湖、一谷、五泉、五峯構成。古典文學名著《封神演義》開篇第一章“殷紂王女媧宮降香”指的就是古靈山女媧宮。古靈山風景區位於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處,遊覽面積18平方公里,因殷商時期建寺而古,因女媧世代神佑而靈。據明代《淇縣誌》記載,南北朝樑普通年間,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達40餘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也曾在此修行主持。《尚書》、《淮南子》等作品中記載,古靈山是遠古時代傳説人物女媧捏土造人、煉石補天的修真地,而在西山峭壁,還巍然矗立着一尊自然形成、鬼斧神工的女媧峯,另外還有女媧宮、古佛洞、醒目泉、祖師銅頂、靈光閣等景點,景緻獨特,耐人尋味,藴含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接下來我們可逐一參觀遊覽,需要時間大約三個小時。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女媧廣場,眼前這尊高十三米的花崗巖雕塑,就是女媧託石補天的形象,她分為前後兩部分,咱們現在看到的正面部分是女媧補天的形象,背面也就是後面那部分則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女媧雕塑的底座由三層平台構成,第一層平台是石雕十二生肖,女媧煉石補天,捏土造人,被稱作是人類的始祖、共同的母親,這十二生肖便代表了華夏億萬有情兒女依偎在母親的身邊,共享天倫之樂;踏上第二層平台,大家看到的是玄妙無比的八卦,象徵着女媧法力無邊,神祕莫測。向東走,我們可以看到這裏有一幅浮雕,上邊生動描述了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四個遠古時代的人物場景:盤古開天劈地、隧人氏鑽木取火、女媧託石補天、后羿射日。來到北邊,您抬頭看到的是女媧捏土造人的形態,相傳女媧在捏土造人時感覺用手捏的速度太慢,便急中生智,折斷了身旁的一根柳枝蘸着泥漿往外甩人,但在甩的過程中難免用力不勻、磕磕碰碰,所以就形成了現在世界上的殘疾人,而女媧先前用手捏的那部分人便成為了現代社會中的貴族階層,柳枝甩出來的則成為了平民百姓。是啊,女媧創造了世界,創造了萬物眾生,被稱為人類共同的母親,而古靈山主要突出的又是女媧文化,所以古靈山又被稱作是“母親山”。再向西走,大家請看這幅浮雕:紂王降香女媧宮。提到紂王,大家很自然地就會聯想到古典文學名著《封神演義》,在這部作品中,很多章節您都可以看到“朝歌”這個名字,這裏的朝歌就是現在的淇縣,它是殷紂王早年執政時期的都城。而這幅浮雕上,便生動再現了紂王當年慕名女媧之靈氣,親率文武百官以及八百御林軍、三千鐵騎前來古靈山女媧宮降香的盛況。關於當時降香的具體情節,呆會兒女媧宮咱們再細説端詳。這邊請。

一直以來,古靈山以“古、靈、美”而著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到此觀光遊覽。提起“古”,主要是創建年代古老久遠,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滄桑;提起“靈”,則是由於這裏因女媧世代神佑而靈,來此是求財必發、求官必升、求子必靈、求福必驗,可以説是求啥應啥;而提到“美”,咱們的眼睛也可以逐一發現體會,是啊,這裏羣峯聳翠、山水相映,的確可稱為“人間仙境”,所以也難怪女媧也相中這塊風水寶地修行呢!而且,明嘉靖年間縣令于慧遊覽到此,總結出了著名的“靈山十景”,像“危巖少進、羣峯聳翠、列柿流丹、一徑蓬壺、半巖風雨、九天鳴佩、巨崖走蛟、雙劍橫秋、東海龍吟、西山虎嘯”,也無不描繪出了這裏引人入勝的景緻。

的確,這裏不僅有人文景觀女媧雕塑,自然景觀也令人讚不絕口。有道是“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接下來,站在這個特定的位置,從這個特定的角度來看對面西山峭壁上突出來的部分,就是古靈山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的女媧峯。這是一自然形成的景觀,高70餘米,與現在山東嘉祥武氏祠保存的漢代女媧神像極為相似。大家可以看到,她的鼻子向外突出,下巴微微上翹,臉部輪廓非常形象,胸前長着一棵草,好像胸花一樣非常別緻。而且,她高高挽起的髮髻後邊,還揹着一個小揹簍,好像在揹着自己的孩子一樣,特別親切,而頭上那把保護傘,也在日復一日地甘心情願為女媧遮風擋雨。只不過,儘管如此,女媧的面部表情依然是那麼的端莊肅穆,沒有咱們想象中的母性的慈祥和和藹可親,為什麼呢?這還得從殷紂王説起了。咱們邊走邊聊。

大家非常熟悉的電視連續劇《封神榜》第一集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為全劇中的紂王形象定下了一個基調:紂王到女媧宮降香,見到女媧雕像姿容俏麗、栩栩如生,便隨即在女媧宮的粉壁上題下了一首風流詩褻瀆女神,最終卻因此而落了個國破家亡的可悲下場。這部演繹作品,把紂王描寫成了一個驕奢淫逸、殘忍暴戾的昏君,致使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錯誤的理解了殷紂王。其實,真實的殷紂王並非只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角色。眼前的這塊碑刻向大家簡單介紹了紂王以及紂王到女媧宮降香的經過。紂王從繼承王位到兵敗自殺,共在位52年,一生中的前半期他曾是一個志向遠大、統治賢明的君主。司馬遷的《史記》這樣記載紂王,説他“資便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説”,在他的統治下,殷商曾是一個先進富庶的強大帝國,紂王曾親自統兵出征,平定東夷,使中原的疆土,開拓到遙遠的淮河和長江流域,將先進的中原文明傳播到尚未開拓的蠻荒的南方,進而推動了古代中國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融合。所以,孔子的著名弟子子貢曾説:“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焉------”意思是説紂王的功績比他的錯誤要大的多,近代史學家、大文豪郭沫若也曾這樣評價紂王説“統一神州賴此人”,今天的淇縣仍然流傳着許多關於紂王建功立業的傳説,他也應該和中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君王一樣,是一個功過摻半、功大於過,應該得到人們客觀評價的歷史人物。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統治者像紂王一樣,在建立了非凡的文治武功之後,卻淪於荒淫暴戾,最終走向毀滅。

在《封神演義》這部演繹作品中為紂王后半生種下禍根的就是刻在石刻上的這首詩:“鳳鸞寶帳景非常,本是泥金巧樣粧。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帶雨爭妖豔,芍藥籠姻騁媚裝”。原本,女媧的博愛仁慈、傳神絕美教化德澤了百姓眾生,也裝扮了古靈山的俊山秀水,所以也難怪殷紂王遊覽到此時情不自禁作詩吟唱,但是,他不該生出“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的輕薄臆想,也正是這最後兩句感歎,使這個放蕩不羈、輕浮多情的君王惹了禍端,一向慈悲為懷的女媧惱羞成怒,仰天長歎,一怒之下派出狐狸精,魂附烈女蘇妲己身上,進而迷亂無道昏君,最終導致了百年成湯基業毀於一旦、商代王朝大廈崩傾的悲慘結局。也正因為如此,女媧走出了行宮,來到西山山巔,千百年來站在那兒櫛風沐雨,看人間真善美、觀世間假惡醜,保佑着後代子孫的延嗣安康。所以也難怪咱們剛才看到的女媧峯神情那麼獨特呢,真可謂端莊中略顯慈祥,肅穆中透露着和藹,剛毅還夾帶着無奈。《封神榜》作為一部演繹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慢慢地形成了現代人對紂王的誤解。紂王之所以落得這樣的可悲下場,可以説既是他人造成的,也是當時的歷史和體制造成的。

這裏就是女媧宮。裏邊供奉的分別是女媧和伏羲。女媧是我國遠古傳説時代母系羣團或氏族的著名首領之一。最初記載女媧名字的典籍有:《楚辭》、《禮記》和《山海經》,這些都是戰國或秦漢時代的論著。女媧和伏羲二名並稱則始於西漢《淮南子》。

相傳女媧、伏羲後來來到崑崙山結為夫妻,成婚育子繁衍人類,其族人逐漸壯大。後來,這個部族擴展到古冀州,居於“雷澤”邊的洪洞一帶,這個就稱為“女媧”部族。

女媧創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們配合起來,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傳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這位中國的第一位媒人,被後世尊奉為媒師,那些結了婚而沒兒女的,紛紛到此求子。

傳説,女媧以黃土造人,煉五色石補天,還曾經遺留在人間兩塊奇石,一塊化作了《紅樓夢》裏的賈寶玉,另一塊就遺落在了古靈山,成為了古靈山的鎮山之寶--五彩神石。這塊石頭是1998年陰曆三月十五日,女媧生日那一天在女媧峯峯頂上發現的,而在這裏,還有一首詩:未遇補天滯人間,盛世淡粧立庭前。靈性本是自然美,春夏秋冬對雲煙。可以説對五彩神石描繪的淋漓盡至,相信您讀過之後也會對五彩石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大家請看,這塊石頭的左半部顏色明亮而右半部則相對較暗,中間這條線被稱為陰陽分界線,它把這塊石頭分為兩部分,發亮的這塊代表陽間,而發暗的這半部則代表陰間,石頭正中有一老者,面部輪廓形象逼真,眉毛、眼睛、鼻子、嘴巴清晰可見,頭後飄起的長髮則將陰陽兩界連接。據《百神圖》考證辨認,這就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像下方是一位頭戴王冠的女性形象,她就是王母娘娘。玉帝像上方有一白鬍子老頭為南極仙翁,如果把仙翁眼睛下方的部位看作是一金冠的話,咱們還能看到頭戴金冠身背金箍棒的孫悟空。大家有興趣的話也不妨再仔細看看,您將會在這塊石頭上發現七十二位全神。作為古靈山的鎮山之寶,靈氣大無邊,摸一摸財運發,拜一拜免災難,真的是不摸不知道,一摸心歡笑呀!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石塔,叫超公和尚塔。1981年從古靈山寺巖內挖出。該塔是青石雕造的圓塔,總高2.75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此塔沒有經年銘文,但從1974年該塔旁出土的超公禪師石棺上銘文,可知此塔建於金大定二十八年,塔的形制與技藝在古建築和石刻藝術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接下來我們要到的下一個景點是古佛洞。

在我們當地,流傳有這樣一首詩:每逢到靈山,必鑽古佛洞。若問為何故,健身又祛病。壁石多元素,巖漿造化成。奧妙説不盡,陶醉自然中。所以每一位到古靈山來參觀的遊客也無不進洞領略其妙。來到古佛洞口,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幅對聯,“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上念下唸完全一樣,是一個迴文聯,耐人尋味。

這是一個天然石窟,高8米,深30米,洞內鐘乳石形成數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貼於崖壁,非常神祕,別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傳,此洞是古靈山大佛修煉成真處。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約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兩耳垂肩,體態豐滿,形象逼真。由於洞口狹窄,入洞時必須貼佛心而過,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稱此佛為相心佛。此洞窄長,曲徑奧妙,靈氣幽幽,宛如迷宮,令人神往。貼壁擠身進洞,洞內涼氣襲人,清爽異常,奧妙無窮。仰卧下滑而出,頓覺身心爽快。大家鑽洞時也請注意安全。

鑽出古佛洞,各位不妨再回頭看“人生再造”,都説此洞有坦途也有曲折,有光明也有黑暗,由此出來,真可謂人生再造呀!

這裏是醒目泉,泉水經層層頁巖石過濾之後流出,礦物質含量特別高,對眼睛非常有益,當地人也都表示:用此水洗眼,小眼可以變大,大眼可以變成雙眼皮。當然,心誠則靈哦!

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中國最早的愛情公園--桑中。

中國自古就有描寫愛情的成語“桑中之約”,成就了一段關於愛情的千古佳話。這個成語出自《詩經-鄘風-桑中》。提到《詩經》,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記述了我國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作品,將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感、事件等以歌唱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分為風、雅、頌三部分305篇。其中風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傳唱於民間。雅則比較像紅色歌曲,帶有官方色彩。而頌更像現在傳唱的宗教歌曲。

大家非常熟悉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首千古絕唱就是國風中的一篇,可見當時的民風是十分開放的。我們接下來要了解的這篇《桑中》同樣與愛情有關,詩中一名男子回憶與心愛的女子約會的情景,當時兩人“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意思是我們相約在桑中,於上宮許下美好的誓言,直到夜幕降臨之後,淇水岸邊送我歸去。

如今的桑林、上宮依然存在,隨着大家漫步與其中,那女媧宮中關於愛情的誓言,已經漫過山谷,籠罩着你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讓着纏綿的詩句,在您今後的人生中延續,為您敲響幸福的鐘聲。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是素有“天下第一銅頂”之稱的祖師金頂,這裏供奉有道教神仙譜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真武大帝。因真武祖師大殿屋頂是銅瓦銅板而得名。銅頂位於玄武山頂峯,面對女媧峯,背靠龍虎山,東邊的龍山與西邊的虎山相連形成半包圍,恰似祖師寶座,俗稱柳圈椅。站在銅頂之上,俯視古靈山廟宇金碧輝煌,環視八百里太行山,雄壯、巍峨,銅頂上建有九祖大殿、人祖殿、無極老母大殿、善惡門等多個殿堂,特別是九祖大殿耗資110萬元,仿北京太和殿樣式,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可謂中原地區山頂唯一一座大殿,內奉九位老祖(盤古、三皇五帝),九尊大像均為貼金銅像,威嚴端莊,金光燦燦、栩栩如生,令人瞻仰。

各位朋友,古靈山主景區的講解已經結束,很高興為您講解服務,歡迎您下次光臨,祝您旅途愉快,再見!

靈山導遊詞 篇2

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東麓,距豫北淇縣城西北 10公里,遊覽面積10平方公里,《封神演義》第一章寫的殷紂王降香女媧宮,就在靈山。

靈山寺坐落於羣山環抱之中,峯巒拱翠,龍虎二山保駕,靈山、饅頭山前後呼應,晝似蓮花怒放,夜如眾星捧月。山巖嵯峨,曲溪清泉,峯迴路轉,步移景遷,綠樹紅花,百鳥歡歌,亭閣相映,景色優美,可謂“靈山抱妙寺,神泉滌心埃”。

據明代《淇縣誌》記載,靈山寺創建於樑普通年間(公元 520)年,由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40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始創。唐開元年間重修,是淇縣創建最早的寺院之一。寺以靈山為主,故名靈山寺。

唐、宋時期是靈山寺鼎盛時期。這期間寺院所轄面積近 35公頃,高僧200餘人,古磬陣陣,木魚聲聲,遊客雲集,香火旺盛。靈山寺名聲遠揚,驚動朝廷,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曾召見寺院長老法如到長安垂詢佛事。明代山東副使裴騫專程從山東來遊靈山寺,並寫有《遊靈山寺記》一篇、詩三首傳世,明代主事李繼先隱退湯陰,聞靈山古剎水石甚佳,專程來遊。他感慨地寫道:“今寺唯靈山吾不厭之,而有言張之,何耶?是以其地之盛而自為可奇也耶。”明代縣令于慧曾把靈山寺概括為靈山十景:一曰危巖少進,二曰羣峯聳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徑蓬壺,五曰半巖風雨,六曰九天鳴佩,七曰巨崖走蛟,八雙劍橫秋,九曰東海龍吟,十曰西山虎嘯。景景如詩如畫,繪聲繪色,淋漓盡致。

靈山寺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迷人。堪稱華夏奇觀,天下一絕的女媧峯就在靈山寺。靈山寺虎山山峯前有一座 70多米高的女媧峯,頭挽髮髻,面慈目祥,身着舒袖褒衣,雙肘曲於胸前,莊嚴肅穆,回眸大地,恰似在觀覽人間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又若為芸芸眾生默默祈禱,真乃天開地設,鬼斧神工。

與女媧峯正對的建築是女媧宮,人們為祭祀她,在此修建了女媧娘娘廟。據明以來的《淇縣誌》記載,女媧宮歷代皆有修復,現在的女媧宮是近年來修復的。此宮面闊三楹,雄偉壯觀。宮內奉彩塑女媧巨像。女媧是上古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被世人尊稱為創世神,始祖師,保護神。農曆三月十五日,是女媧娘娘的聖誕日,她往火雲宮朝駕伏羲、炎帝、軒轅三聖而回,看見粉壁上紂王題寫的詩句,柳眉倒豎,即遣蘇妲己毀其江山   。

女媧創建了婚姻制度,她嫌用捏土造人太慢,便把男子和女子們配合起來,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傳宗接代,繁衍下去。因此,這位中國的第一位媒人,被後世尊奉為媒師,那些結了婚而沒兒女的,紛紛到此求子。

孕育峯是大自然賜給靈山寺的又一絕妙之作,相連的兩個山頭,酷似一個睡美人,秀髮飄飄,神態安恬,隆起的腹部孕育着古城朝歌古往今來的文明,有詩讚曰:“從未見過孕育姿,獨有靈山佔風流。枕山卧霧語是花,面風對雨情為柳。靜中懷抱日月星,夢裏總思人間秋,誰言萬代懷孕無果?分娩紅日照九州。”

在靈山山腰處有一個天然石窟,高 8米,深30米,洞內鐘乳石形成數尊栩栩如生的佛像貼於崖壁,非常神祕,別有洞天,故名古佛洞。相傳,此洞是靈山寺大佛修煉成真處。入洞口的山壁上有一高約2米的大型天然佛像,面目慈祥,兩耳垂肩,體態豐滿,形象逼真。由於洞口狹窄,入洞時必須貼佛心而過,故曰:“佛心有我,我心有佛,佛心人心,心心相印。”因此人稱此佛為相心佛。古佛洞口鐫一則迴文聯,耐人尋味:“靈山寺山靈,古佛洞佛古”。此洞窄長,曲徑奧妙,靈氣幽幽,宛如迷宮,令人神往。貼壁擠身進洞,洞內涼氣襲人,清爽異常,奧妙無窮。仰卧下滑而出,頓覺身心爽快。民諺曰:“每逢到靈山,必鑽古佛洞,若問因何故?健身又去病。”“鑽鑽佛爺洞,一輩子不生病。”所以遊客無不進洞領略其妙。

據明代《淇縣誌》載,淇縣有八大景:“淇園竹翠、勝水流清、鹿台朝雲、鉅橋夜月,紂窩灘聲,朝歌野色,青巖仙境,靈山龍泉。”其中靈山獨佔兩景即“勝水流清”、“靈山龍泉”。靈山山奇水秀,山壑石隙中,淙淙叮叮,泉湧不息,古人謂之勝水流清。

靈山龍泉説的是靈山黑龍潭,位於寺院的西北側 500米處。這裏奇峯幽谷,山勢挺拔,泉湧澗飛,碧波盪漾,景色宜人。千百年來,文人騷客紛到沓來,滿眼畫意,滿腹詩情,留下許多華彩詩篇、摩崖石刻。明代御史孫徵蘭在壁立萬仞處留下詩云:“山卓碧雲插漢,泉滃綠玉飛花,三仁六七賢聖,靈傑千古同嘉。”據載,在明代以前,這裏就建有龍王廟。廟下有三洞,洞口鑿有龍頭,泉水由此流出,聲音湍急,山谷迴應,宛如龍吟。

靈山寺後有一河流,名曰玉帶河。河水甘冽爽口,浸人心脾,耐人回味。玉帶河自靈山黑龍潭突溢而出,繞千年古剎而過,河水潺潺,叮咚作響,猶如琴絃暢鳴或浪拍石崖濤聲如嘯,呈現出瞬息萬變的天然畫卷。玉帶河流至大聖峯前,形成一個湖泊,名曰白龍潭。湖水清澈,是人們泛舟、垂釣的理想去處。

從寺院沿羊腸小道西行,過鵲橋渡,穿梨樹坡,拾階而上便來到了觀音洞。此洞位於懸崖峭壁上,深 9米,高丈餘,內奉觀音座像。雕工精細,惟妙惟肖。前來求點迷津者絡繹不絕。

據明《淇縣誌》記載:“龍王廟,旱禱輒靈。”清《淇縣輿地圖説》雲:“靈山下有靈山寺,創於樑普通,修於盛唐開元。”遼金期間,寺院擴大,高僧眾多,木魚聲聲,靈氣幽幽,遊客雲集,香火鼎盛。傳説,靈山寺名聲遠揚,驚動天宇。仙女紛紛下凡到靈山寺聆聽木魚聲,觀看人間景,時值今日,仙女窕的身軀仍嵌隱在崖壁上,時隱時現,妙趣橫生。謂之“仙女嵌壁”。

壁立萬仞的大聖峯巔,有一天然孫悟空坐像,遠遠望去孫悟空的金身,一對火眼金睛炯炯有神,一對垂肩的耳朵藴寓着大福大貴,身穿金衣,頭戴金冠,威風凜凜,令人敬畏。他的髮髻、眉骨、胸腹、脖頸以及下肢輪廓清晰可見。整個外貌比例協調,惟妙惟肖,渾然天成,世人看後,無不驚歎大自然造化之神奇。據傳,孫悟空離開花果山水簾洞,雲遊四海,遠涉天涯,尋找靈台方寸山,訪拜佛、仙、神聖,求長生不老妙法。一天,他經過古城朝歌,得知城西有一靈山寺,是佛教聖地,並建有煉石補天,造化人類的女媧行宮。心想,靈山不就是靈台方寸山嗎?人類始祖女媧在此?何不前去。於是,他來到靈山寺,未入寺院就聽到木魚聲聲,佛經喃喃,喜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高興之餘,轉念一想,佛門靜土,須得整衣端冠,恭敬有禮方是。他不敢進前,於是坐在山巔,聆聽佛經,謂之“悟空聆經”。

靈山寺歷史悠久,集秀麗的山水,古老的人文景觀和神奇的傳説於一體,欣賞性、娛樂性很強,到靈山旅遊,能夠使您心曠神怡,百愁俱消。靈山還盛產各種野菜,這些野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遊玩過後,坐在石凳上,吃上一席豐盛的野菜宴,別有一番情趣。

靈山導遊詞 篇3

古靈山歷史悠久,集秀麗的山水、古老的人文景觀和神奇的傳説於一體,欣賞性、娛樂性很強,到靈山旅遊,能夠使您心曠神怡,百愁俱消。靈山還盛產各種野菜,這些野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遊玩過後,坐在石凳上,吃上一席豐盛的野菜宴,別有一番情趣。

靈光閣,又名三佛閣,位於古靈山外、靈湖北岸,三面環水、四面環山,高三十餘米,仿岳陽樓的建築風格。一流的油漆彩繪,高檔的漢白玉欄杆,飛檐凌空,金壁輝煌,雕樑畫棟,共分三層:一樓供奉三位佛祖(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二樓為菩薩堂,供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王菩薩等十六位菩薩;三樓為睡佛閣,睡佛長3.6米,重2.6噸,採用漢白玉精雕而成,無論是做工的考究,還是材料的選用,無不盡善盡美,睡佛面目慈祥、莊嚴肅穆,萬人敬 仰。

各位朋友,古靈山主景區的講解到此結束,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同時也歡迎對我的講解工作多提寶貴建議!謝謝!

靈山導遊詞 篇4

今天微風習習,天氣怡人。我們六年級的同學來到了無錫的靈山勝境遊玩。

為了鍛鍊同學們的體質,磨鍊同學們的意志,學校決定舉行“5公里徒步行”活動。當車開到指定的地點時,我們便下車開始了徒步行。剛開始走時,我們充滿了活力,走得十分輕鬆。可過了十幾分鍾,我就感覺有點累了,腳步慢了下來。又過了十幾分鍾,我的腳痠痛起來,腿像灌了鉛似的,每邁一步都沉重無比。我摘下帽子,擦了擦頭上的汗,默默地給自己加油打氣,振作精神,繼續前行……

好像又走了好久,我們終於走到了靈山勝境。剛進門,我便看到了矗立在遠方的一尊大佛,那就是靈山勝境的標誌——靈山大佛。我仔細地端詳起這尊大佛:這大佛慈眉善目,胸前掛着一串佛珠,還披着一身袈裟,讓人覺得十分神聖莊重。再向前走去,映入眼簾的是一朵巨大的鋼製蓮花。蓮花的中央還站立着一尊佛像,那就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蓮花周圍的水池裏噴出了數丈高的噴泉,形態各異,互相交錯,漂亮極了!遊客和同學們發出陣陣驚歎,紛紛拿出手機來拍下這壯觀的一幕。

我們繼續前行,不知不覺便來到了梵宮前。踏進梵宮,我立刻感覺整個世界似乎都安靜下來,連空氣中都瀰漫着一股莊嚴肅穆的味道。我們步入了一個大廳,眼前頓時昏暗下來,空氣中散發着濃濃的檀木香味。我抬眼一看:這裏雕樑畫棟,左右邊的牆壁上刻滿了精美的壁畫,內容豐富,栩栩如生;上方的牆壁四周都是形態各異的飛天。它們有的神態莊嚴,有的手持花籃,有的腰挎琵琶……真的是五花八門,色彩斑斕。最美麗的還是前方牆壁上的內容。那牆壁上刻着一尊大佛,大佛周圍的花紋在望遠鏡的作用下精緻的令人嘖舌,那一絲一毫的花紋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真是太美了!剛剛還説説笑笑的人羣瞬間安靜了下來,彷彿都已沉浸在這種氛圍之中了。

之後,我們還去摸了摸佛手,欣賞了十八羅漢的銅像,玩得不亦樂乎。

這次的春遊不但鍛鍊了我們的體質,而且讓我們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真是一次特殊的春遊!

靈山導遊詞 篇5

靈山大佛景區,是於1997年建成的5A景區,佔地面積約30公頃,國務院批准的全國1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的"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就位於這個島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成為江南佛教文化的代表性叢林。使靈山在國內的旅遊行業中取得了重要地位。

在島上的幾十個山峯中有一座小山與眾不同,這座山就是靈山,靈山腳下有一座千年古剎--祥符寺。祥符寺在歷史上規模宏大、高僧輩出、法務興隆、香火鼎盛。傳説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曾駐錫於此,因見寺後主峯鍾靈毓秀、翠靄多姿,與天竺佛陀説法處的靈鷲山頗為相似,遂將其命名為"小靈山",並由其大弟子窺基在此開宗立派,創建了佛教中著名的"慈恩宗"。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將這段歷史總結為八個字--"山連鷲嶺,法繼慈恩",意指小靈山與印度的靈鷲山,祥符寺與玄奘法師開創的慈恩宗具有一脈相承的關係。

時光飛逝,進入九十年代,為保存古蹟、弘揚文化,由中國佛教協會、無錫馬山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發起,恢復了千年古剎祥符寺,文化與藝術、信仰與科技造就的神奇――靈山,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南無盧舍那佛道場。作為一尊高達88米、國內第二大的青銅佛像,靈山大佛的意義不僅體現在宗教、歷史和文化上,還體現在旅遊上,靈山擔負着帶動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內相關產業共同發展的重任。大佛、大廟、大景區,濃郁的佛教氣息,無處不在的信仰精神和感化力量--這是靈山大佛景區的宏偉藍圖。

靈山導遊詞 篇6

靈山自然風景區距京城122公里,其頂峯海拔2302米,是北京的第一峯。西與龍門森林公園毗鄰;東與龍門澗景區相連;南與109國道相通。由於其海拔高度所致,使靈山在方圓25平方公里內形成北京地區集斷層山、褶皺山為一體,奇峯峻俏、花卉無垠的自然風景區。 這裏既有暖温帶植被,又有西伯利亞寒冷地帶親緣植被。

生長着杜鵑、丁香、白樺林和榛子、黃花、玫瑰、金蓮花、野韭菜等植物,尤以高山草甸最為著名,似厚絨絨的地毯上嵌繡着千萬朵爭芳鬥豔的鮮花,因此,它是新疆細毛羊、伊犁馬、青藏犛牛在北京唯一的天然繁衍養殖場,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園。 靈山風景區內有旅遊飯店3座,可同時接待就餐1200人,住宿500人以上。

此外,村內有農家旅店,如有興趣住進“三兄弟”、“山裏人”,定能享受一下山裏人的烤全羊、烤野兔和手扒羊肉等野味。

靈山導遊詞 篇7

古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中,距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遊覽面積10平方公里。靈山寺在羣山環抱之中,峯巒拱翠,龍虎二山保駕,靈山、饅頭山前後呼應,山巖嵯峨,曲溪流泉,峯迴路轉,步換景移,綠樹紅花,百鳥歡歌。可謂“靈山抱妙寺,神泉滌心埃”。

風景名勝主要景觀有靈山、龍山、虎山、尖山、女媧峯、孕育峯、觀音顯聖、雙劍橫秋、金龜攀壁、駱駝峯、眼睛聖母像、竊竊私語、神仙對弈、靈猴石像、情人石、九龍峽、財神溝、清涼溝(碾溝)、靈峪、女媧宮、盤古殿、古佛洞、媧皇洞、觀音洞、老母洞、黑龍洞、滴水洞、靈山泉、醒目泉、黑龍泉、飲馬泉、滌心泉、靈湖、太公湖、黑龍潭、玉帶河、千年古柏、梨花坡、羣峯聳翠、靈光閣、夫妻柿樹、靈山金頂等80餘個。景區內每年7~8月舉辦古靈山女媧文化暨山水旅遊節;10~11月舉辦女媧萬人朝拜盛會;已舉辦了首屆女媧文00化研討會。

最佳旅遊季節最佳旅遊時間:秋季歷史文化明代嘉靖年間淇縣縣令于慧題寫了靈山十景:“危巖少進,羣峯聳翠,列柿流丹,一經蓬壺,半巖風雨,九天鳴佩,巨崖走蛟,雙劍橫秋,東海龍吟,西山虎嘯”。明崇禎時監察御史孫徵蘭摩崖題詩曰:“山卓碧雲插漢,泉滃綠玉飛花,三仁六七賢聖,靈傑千古同嘉”。

靈山導遊詞 篇8

靈山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舊時有大小寺院13所,現存2所,其中靈山寺已有兩千年曆史,為佛教傳入中國最早所建寺院之一。唐玄宗時曾被封為國廟;明太祖朱元璋曾到此降香,封當時的主持陳大用為金碧禪師,並親筆為大寺題寫“聖壽禪寺”匾額。現有大殿7層,僧民30餘人。農曆三月七年級廟會,進山朝拜旅遊者絡繹不絕。

險耍的地理位置,奇特的自然風光釀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古時,因其山東南的九里關與今信陽境內的平靖關、武勝關合稱冥或嘟〈meng〉塞,為天下九塞之一,北進中原商人楚,唯此三關可通,其東面山腳下就是著名的楚豫古道,故而這裏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此佔山為王,落草為寇者有之;避兵匪,躲宮害者有之。

靈山秀麗的山色,奇異的景觀,又產生了豐富的與之相關的風物文化,幾乎景景有傳説,石石有典故。這些傳説和典故與景觀相映生輝,將本來就秀麗、神奇的自然景觀裝點得更加秀麗和神奇。靈山還有一大特點,就是遠近風傳它有求必應,非常靈驗,雖無科學道理,但信者甚眾,有求必應的傳聞頗多,有的求財求運者竟不惜跋涉數千裏之遙。

靈山以其豐富的旅遊資源含量及很高的潛在旅遊價值吸引着天下游人,每年來此旅遊者達30萬人次。1994年6月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並即將被定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如今該景區已處在加速開發建設之中。隨着地方經濟的飛速發展,靈山旅遊開發建設的速度也會大大加快,不久的將來,靈山定能擠身於世界名山之列。

靈山導遊詞 篇9

靈山梵宮位於靈山勝境景區內,與靈山大佛比鄰而立,是一座相當豪華的佛教宮殿,內部有精美的裝潢和展品,值得細看。當梵宮聖壇不舉行會議時,每天還有如夢如幻的演出靈山吉祥頌,壯觀震撼,不容錯過。

靈山梵宮的外觀以華藏塔風格為主,並融合了石窟與傳統佛教建築元素,大塊的石板外牆上佈滿了精美的浮雕,五個金色尖頂非常大氣。走進宮殿,殿內的東陽木雕、敦煌壁畫、揚州漆器、景泰藍須彌燈、壽山石雕、景德鎮青花鬥彩缸等藝術珍品讓人目不暇接。寬敞的大廳四處金碧輝煌,你會看到人形的十二生肖金像,各個坐姿不同,神態逼真。來到中庭,精雕細琢的高大穹頂氣派非凡,藍色的頂端宛如蒼天;前方樑柱上有不同形態的仙人雕像,彷彿就要飛出來一般。

穿過中庭走到底,可以看到一堵閃耀着奇光異彩的高牆,這就是梵宮的鎮館之寶“華藏世界”。牆面有100平方米大,由160塊琉璃燒製而成,上面有浮雕,中間鑲嵌着“一大四小”五座金佛,上方是一塊木匾,寫着“妙應無窮”四個金字,整個作品可謂耀眼奪目。

再到聖壇看看,這個寬敞的會場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它斑斕的大穹頂,不斷變化的燈光讓人好似進入夢境一般。這裏的靈山吉祥頌演出講述釋迦牟尼捨棄皇太子地位及奢侈的生活,出家學道,歷經磨難後成佛的歷程,你可以坐在蒲團坐墊上來觀賞。購買了門票的遊客可憑票免費看吉祥頌演出,免票羣體看演出需另付50元,具體演出時間可詳見官網。

另外,在梵宮2樓還有一個珍寶館(單獨售票,30元),展示許多當代美術工藝大師的作品,包括玉雕、瓷器、繪畫等,可以大飽眼福。在3樓的五觀堂還可以品嚐齋飯,淨素自助餐參考價50元。

梵宮外面還有廣場、香水海、曼飛龍塔、五印壇城等佛教景觀建築,可以細細觀賞。

靈山導遊詞 篇10

古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中,距淇縣縣城西北8公里,遊覽面積10平方公里。靈山寺在羣山環抱之中,峯巒拱翠,龍虎二山保駕,靈山、饅頭山前後呼應,山巖嵯峨,曲溪流泉,峯迴路轉,步換景移,綠樹紅花,百鳥歡歌。可謂“靈山抱妙寺,神泉滌心埃”。

風景名勝主要景觀有靈山、龍山、虎山、尖山、女媧峯、孕育峯、觀音顯聖、雙劍橫秋、金龜攀壁、駱駝峯、眼睛聖母像、竊竊私語、神仙對弈、靈猴石像、情人石、九龍峽、財神溝、清涼溝(碾溝)、靈峪、女媧宮、盤古殿、古佛洞、媧皇洞、觀音洞、老母洞、黑龍洞、滴水洞、靈山泉、醒目泉、黑龍泉、飲馬泉、滌心泉、靈湖、太公湖、黑龍潭、玉帶河、千年古柏、梨花坡、羣峯聳翠、靈光閣、夫妻柿樹、靈山金頂等80餘個。景區內每年7~8月舉辦古靈山女媧文化暨山水旅遊節;10~11月舉辦女媧萬人朝拜盛會;已舉辦了首屆女媧文00化研討會。

最佳旅遊季節最佳旅遊時間:秋季歷史文化明代嘉靖年間淇縣縣令于慧題寫了靈山十景:“危巖少進,羣峯聳翠,列柿流丹,一經蓬壺,半巖風雨,九天鳴佩,巨崖走蛟,雙劍橫秋,東海龍吟,西山虎嘯”。明崇禎時監察御史孫徵蘭摩崖題詩曰:“山卓碧雲插漢,泉滃綠玉飛花,三仁六七賢聖,靈傑千古同嘉”。

靈山導遊詞 篇11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江蘇靈山參觀遊覽。靈山自然風景區距京城122公里,其頂峯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第一峯。西與龍門森林公園毗鄰;東與龍門澗景區相連;南與109國道相通,由於其海拔高度所致,使靈山在方圓25平方公里內形成北京地區集斷層山、褶皺山為一體,奇峯峻俏、花卉無垠的自然風景區。靈山自然風景區位於京西門頭溝的西北部,距京城122公里,奇頂303米,是北京的第一高峯,北京的屋脊。北接河北的涿鹿縣;西與龍門森林公園毗鄰;東與龍門澗景區相連;南與109國道相通。由於海拔高度所致,使靈山在方圓25平方公里範圍內形成北京地區集斷層山、褶皺山奇峯峻峭、花卉無限的風光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

這裏天然景觀獨特,夏季氣候變幻莫測,山間雲霧繚繞,既有暖温帶植被又有西伯利亞寒冷地帶親緣植被,生長着杜鵑、丁香、白樺林和榛子、黃花、玫瑰等植物,尤以高山草甸最為著名,是新疆細毛羊、伊犁馬、青藏犛牛在北京唯一的天然繁衍養殖場。靈山無霜期短,四季氣候變化與京城出現極大的變異,呈現春秋短、冬夏長的獨特氣候,日温與京城的差值是10-12攝氏度。

靈山的植被也是隨海拔高度的上升而變化。這裏既有暖温帶植被,又有西伯利亞寒冷地帶親緣植被。其中19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最為出名,他是新疆細毛羊、伊梨馬、青藏犛牛在北京生活的唯一天然繁殖養殖場。這裏是野生動物的樂園,山林裏活躍着松鼠、野兔、山豬、狍子等野生動物,還有可能見到稀世珍禽褐馬雞。

北京第一峯靈山,景色秀麗,夏季氣候怡人,是遊人休閒、度假、避暑的良好場所。進入景區沿途既能見到古代的烽火台,又能飲到四季不涸的幹泉水,您還能品嚐到靈山特產的莜麪卷以及當地的山榛、山韭菜、野黃花和新鮮的菌類。與此同時,卡拉OK、歌舞廳、小酒吧、篝火等娛樂活動將向遊人提供服務。 衣:靈山無霜期短,四季氣候變化與京城出現極大的差異,呈現春秋短、冬夏長的氣候特徵。由於高山低温,遊客夏季登頂,需穿長袖杉、帶雨具,其餘季節需穿厚棉服類服裝。靈山景區有軍用大衣出租,10元/件。食:靈山景區烤全羊800元/只,淡季250元到300元/只。團體餐標有200元—1000元/桌不等。景區內的私人飯館菜價較高,味道一般。住:靈山的旅遊旺季是每年六、七、八、九四個月,十月中旬至來年四月為封山期。每年在北京最熱的七八月的週末時,靈山景區的賓館客房常常爆滿,行前一定要提前預訂。靈山冬、春季旅遊依然開放,但由於遊客數量驟減,景區賓館不能正常營業,所以遊客僅限吃住於江水河村(北京最高居民點)附近的農家中。村裏有許多供遊客食宿的個體農家院和私人旅館(網友比較推崇的有“三兄弟”、“山裏人”等),淡季人很少,但在旅遊旺季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今年八月的某個週末就有房價被炒到七八百元一間的情況。而在非旅遊旺季,週末村裏的房價僅40元/標準間(獨立衞浴),最便宜的牀位間是10元/牀。進入九月以後,房價將普遍有所下調,村裏賓館房間的價格將維持在200元/間(平時)至300元/間(週末)。

靈山導遊詞 篇12

香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中原第一古剎---宜陽靈山寺。靈山寺又名報恩寺,報忠寺,玉泉寺、懸泉寺等。坐落於靈山主峯山腰,全寺因山而建,背依靈山,面臨洛河,不僅以山清水秀、建築精美遐邇,還以其歷史久遠、香火鼎盛和白馬寺東西呼應,稱為姊妹寺。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的“釋源祖庭”,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而作為其小妹的靈山寺,其始建年代卻是個謎。據《宜陽縣誌》和現存碑刻所記:靈山寺擴建於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而始建年代,則不應晚於唐武周時期,距今至少1300餘年的歷史。亦可能在漢魏間,為白馬寺創建後向周邊輻射最早的寺院之一,距今1820xx年左右。

關於“靈山”的來由,民間相傳是周靈王葬於此的緣故。也因為此山跟當時釋迦牟尼講經説法的靈鷲山非常的相似。因而得名。靈山又名“鳳凰山”,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説中的百鳥之王,四靈獸(鳳凰、麒麟、龜、龍)之首。它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羽毛美麗,雄的叫鳳,雌的叫凰。自古以來就是傳説中最重要的吉祥神奇之物,據説鳳凰能火中再生,象徵美好、才智和吉祥。在佛經中,被稱為“涅盤”。靈山主峯兩側與次峯之間的嶺脊自然下凹,形成優美的弧線,狀如鳳凰展翅,翩翩欲飛。

木牌樓前

我們眼前的這條公路是安虎公路,這裏距宜陽縣城7公里,洛陽市30多公里。這座牌坊是一個三門四柱七頂的木牌樓,它的等級僅次於北京故宮。大家知道,只有在皇宮才能是九頂,寺廟即使等級再高也只能是七頂。木牌樓上“靈山聖境”這四個字是由我們中國當代藝術大師歐陽中石先生所寫。

廣場東邊為佛香街,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佛教文化一條街。總面積10050平米,共兩條街,四排房子,近400套店面,主要經營佛事用品、旅遊紀念品、特色風味小吃等項目。等會出來有時間大家可以進去逛逛。

佛家講“心誠則靈”。希望大家都能夠懷着一顆真誠的心,跟我一起進入寺廟,相信現在的靈山寺一定會帶給您更多的靈氣。 景區入口山門這座山門位於景區中軸線上,大門採用清代仿古建築,黃瓦覆蓋,在古代,黃色的琉璃瓦有在皇宮和皇家寺廟才能使用,説明此門等級之高。設有三門,中間大兩邊小,象徵佛教“三解脱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何為“三解脱門”,就是告誡世人放下功名、利祿、情慾三種非分之想,進入佛門淨地,學習佛法,慈航普渡,解脱世間困厄。

觀音廣場

我們通常講“入鄉隨俗”,當然,寺廟也有寺廟的講究。到了這裏,我們也要遵循佛教上的一些禮儀。首先,我們要做到三戒:戒口、戒心、戒行為。戒口是我們到了這裏,就不要講一些粗話、髒話和一些對佛菩薩不敬的話。戒心是我們要將來此之前一些工作上、生活上的瑣事暫且擱置下來。保持一顆清淨之心,靜靜地跟佛菩薩對話。戒行為是我們來到寺廟裏,三尺頭上有神靈,大家不要去吸煙,因為佛菩薩接受的是香火,而不是人間“煙火”。另外,我們也不要亂扔垃圾,隨地吐痰。進大殿的時候,男士先跨左腳,女士先跨右腳。千萬不要去踏門檻,因為門檻相當於佛祖的肩膀。此外,墨鏡要摘掉,希望我們能正視佛菩薩,而不要帶有色眼鏡去觀望。帽子、傘也要合起來。寺廟向來是清淨之地,所以我們也不要大聲喧譁。

我們眼前的送子觀音像總高度為69.9米,其中底座共三層,第一層高8米,其餘兩層高4.7米,蓮花座高6.6米,法身39米,已經成為洛陽新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觀音兩側分別侍立善財童子和龍女,那麼送子觀音是怎麼出現的,相傳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舉行慶賀會。 五百人在赴會途中遇一懷孕女子。女子隨行,不料中途流產,而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發下毒誓,來生要投生王舍城,食盡城中小兒。後來她果然應誓,投生王舍城後生下五百兒女,日日捕捉城中小兒喂之。釋迦牟尼聞之此事,逐趁其外出之際,藏匿她其中一名兒女。鬼子母回來後遍尋不獲,最後只好求助釋迦。釋迦勸她將心比心,果然勸化鬼子母,令其頓悟前非,成為護法諸天之一。 又名“暴惡母”、“歡喜母”。在中國民間將她當作送子娘娘供奉。在佛寺中,造像為漢族中年婦女,身邊圍繞着一羣小孩,手撫或懷抱着一個小孩。展現了觀音的慈悲與博大情懷。三層底座分別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內容:一層是化身,展現觀音三十三應身,是遊客體驗朝拜的場所;二層是楊柳、千手、送子、豐財四觀音;三層是大悲咒觀音八十八像,四周供奉觀音。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信仰在中華民族可謂婦孺皆知,影響深遠。洛陽靈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為莊嚴菩薩道場,弘揚大士聖德,乃廣納羣言,發起建造靈山送子觀音露天立像,供諸眾瞻禮或福,得大吉祥。

自古以來,靈山以“靈山八景”和“靈山六絕”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香客。靈山被人稱頌的八大聖景,即:懸崖垂繡,仙掌石棲,慶去洞布,翠停息機,孤峯遠眺,山擬鷲嶺,洛溪眾環,澗號泉鳴。 “靈山六絕”:寺門向北開,山門城樓狀,碑刻牆上掛,僧尼同院住,彩胡臉上現,鳥柏滿山見。請大家同我一起,慢慢的揭開靈山的神祕面紗。

山門

我們眼前的山門是單檐歇山頂,形似城樓,高約4米,方約100米,重修於康熙十年(1671年),1980年重修,下有洞門,為寺院原來的山門,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靈山寺”匾額嵌於正門上方。穿過東門在山門的上方可以看到“雨時行”三個字,這是居士們對靈山靈驗的真實寫照,同時又折射了虔誠信使們的美好心願,這三個字怎麼念都可以,雨時行,行時雨,都是祈求佛祖保佑、法雨廣佈、給人帶來福氣、平安之意,也可以理解為願佛祖保佑好雨知時節,適時適度下,這才是雨時行的真正意義。裏面供奉四面觀音,她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時時保護着世人。牆壁的四周有16幅壁畫,是她的各種化身,大家可以瞭解一下。據説圍着慈悲閣順時針走三圈,代表時來運轉,可以消災去難。

鐘樓、鼓樓

山門兩邊是新建的鐘樓,鼓樓。大家都知道“晨鐘暮鼓”,認為白天敲鐘晚上擊鼓,其實不然,不論早晚,寺廟都既要敲鐘又要擊鼓,所不同的是,早晨是先敲鐘後擊鼓,晚上是先擊鼓後敲鐘。常規的是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覆兩遍,共108下。中間各念兩句經文。之所以是108下,就像我們的念珠是108顆,台階108級,是因為,佛家講,人有108種煩惱,而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貪、嗔、痴。敲擊108下相當於是走過了佛教中所講的108個法門,從此以後,人的煩惱都拋之腦後。

來到寺廟裏,都要去給佛菩薩上香。那麼究竟為什麼呢?“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我們大家知道,人跟人溝通最初是通過氣--語言,時間長了,是通過心--情感。而人跟佛祖溝通確實要通過香火的,只有通過縷縷清香,佛祖才會知道我們此行有什麼目的,希望佛祖幫助我們辦成一些什麼事情。“燈到佛明,香到佛知”。所以在燒香之前,要點燈,燈相當於是佛菩薩的眼睛,當你點亮了兩個蓮花燈,就相當於點亮了佛祖的眼睛,讓他看到我們的到來。它也是智慧之燈,長壽之燈。自己的香要在自己的燈上點,取其意為香火不斷。我們在廟裏請的燈香及任何護身佛,法器,佈施的每一分功德,都是為自己。

靈山導遊詞 篇13

靈山龍泉説的是靈山黑龍潭,位於寺院的西北側500米處。這裏奇峯幽谷,山勢挺拔,泉湧澗飛,碧波盪漾,景色宜人。千百年來,文人騷客紛到沓來,滿眼畫意,滿腹詩情,留下許多華彩詩篇、摩崖石刻。明代御史孫徵蘭在壁立萬仞處留下詩云:“山卓碧雲插漢,泉滃綠玉飛花,三仁六七賢聖,靈傑千古同嘉。”據載,在明代以前,這裏就建有龍王廟。廟下有三洞,洞口鑿有龍頭,泉水由此流出,聲音湍急,山谷迴應,宛如龍吟。

靈山寺後有一河流,名曰玉帶河。河水甘冽爽口,浸人心脾,耐人回味。玉帶河自靈山黑龍潭突溢而出,繞千年古剎而過,河水潺潺,叮咚作響,猶如琴絃暢鳴或浪拍石崖濤聲如嘯,呈現出瞬息萬變的天然畫卷。玉帶河流至大聖峯前,形成一個湖泊,名曰白龍潭。湖水清澈,是人們泛舟、垂釣的理想去處。

從寺院沿羊腸小道西行,過鵲橋渡,穿梨樹坡,拾階而上便來到了觀音洞。此洞位於懸崖峭壁上,深9米,高丈餘,內奉觀音座像。雕工精細,惟妙惟肖。前來求點迷津者絡繹不絕。

靈山導遊詞 篇14

靈山風景區地處太行山東麓,距豫北淇縣城西北 10公里,遊覽面積10平方公里,《封神演義》第一章寫的殷紂王降香女媧宮,就在靈山。

靈山寺坐落於羣山環抱之中,峯巒拱翠,龍虎二山保駕,靈山、饅頭山前後呼應,晝似蓮花怒放,夜如眾星捧月。山巖嵯峨,曲溪清泉,峯迴路轉,步移景遷,綠樹紅花,百鳥歡歌,亭閣相映,景色優美,可謂“靈山抱妙寺,神泉滌心埃”。

據明代《淇縣誌》記載,靈山寺創建於樑普通年間(公元520)年,由曾任昭統寺大統、綱領全國僧尼40年的高僧、朝歌人法上始創。唐開元年間重修,是淇縣創建最早的寺院之一。寺以靈山為主,故名靈山寺。

唐、宋時期是靈山寺鼎盛時期。這期間寺院所轄面積近35公頃,高僧200餘人,古磬陣陣,木魚聲聲,遊客雲集,香火旺盛。靈山寺名聲遠揚,驚動朝廷,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曾召見寺院長老法如到長安垂詢佛事。明代山東副使裴騫專程從山東來遊靈山寺,並寫有《遊靈山寺記》一篇、詩三首傳世,明代主事李繼先隱退湯陰,聞靈山古剎水石甚佳,專程來遊。他感慨地寫道:“今寺唯靈山吾不厭之,而有言張之,何耶?是以其地之盛而自為可奇也耶。”明代縣令于慧曾把靈山寺概括為靈山十景:一曰危巖少進,二曰羣峯聳翠,三曰列柿流丹,四曰一徑蓬壺,五曰半巖風雨,六曰九天鳴佩,七曰巨崖走蛟,八雙劍橫秋,九曰東海龍吟,十曰西山虎嘯。景景如詩如畫,繪聲繪色,淋漓盡致。

靈山寺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迷人。堪稱華夏奇觀,天下一絕的女媧峯就在靈山寺。靈山寺虎山山峯前有一座70多米高的女媧峯,頭挽髮髻,面慈目祥,身着舒袖褒衣,雙肘曲於胸前,莊嚴肅穆,回眸大地,恰似在觀覽人間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又若為芸芸眾生默默祈禱,真乃天開地設,鬼斧神工。

靈山導遊詞 篇15

這裏是太公湖,相傳姜子牙當年在朝歌屢不得志,曾到此垂釣,他的魚鈎非常獨特,是直的,所以至今還流傳有“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鈎”的歇後語。

古靈山歷史悠久,集秀麗的山水、古老的人文景觀和神奇的傳説於一體,欣賞性、娛樂性很強,到靈山旅遊,能夠使您心曠神怡,百愁俱消。靈山還盛產各種野菜,這些野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遊玩過後,坐在石凳上,吃上一席豐盛的野菜宴,別有一番情趣。

靈光閣,又名三佛閣,位於古靈山外、靈湖北岸,三面環水、四面環山,高三十餘米,仿岳陽樓的建築風格。一流的油漆彩繪,高檔的漢白玉欄杆,飛檐凌空,金壁輝煌,雕樑畫棟,共分三層:一樓供奉三位佛祖(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二樓為菩薩堂,供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王菩薩等十六位菩薩;三樓為睡佛閣,睡佛長3.6米,重2.6噸,採用漢白玉精雕而成,無論是做工的考究,還是材料的選用,無不盡善盡美,睡佛面目慈祥、莊嚴肅穆,萬人敬 仰。

各位朋友,古靈山主景區的講解到此結束,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同時也歡迎對我的講解工作多提寶貴建議!謝謝!

標籤: 導遊詞 靈山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e09vm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