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描寫導遊詞(通用17篇)

描寫導遊詞(通用17篇)

描寫導遊詞 篇1

今天我要去的白龍潭景區位於杭州市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距杭州市中心僅15公里,佔地30平方公里。是杭州近郊天然的大氧吧。景區內有杭州近郊最高的瀑布景觀——白龍飛瀑。落差50餘米,從山崖傾瀉而下,宛如一條白龍遊弋空中,如煙如霧,成為著名的“龍門八景”之最。除了白龍飛瀑,還有白龍潭、青龍潭、小龍湫、觀音洞、白龍禪寺(白龍庵遺址)、千丈巖、雲中棧道等眾多景點。探龍潭攀龍道,登龍門,望龍瀑,構成了白龍潭極具魅力的特色景觀。 景區融合了山水文化、龍文化、佛文化、茶文化等,文化積澱深厚。景區龍文化特色明顯,神龍傳説千古流傳龍字、龍潭、龍瀑、龍門、龍泉,構成了白龍潭景區神祕豐富的龍文化景觀。

描寫導遊詞(通用17篇)

一進門我就看到了一條非常大的白龍在迎接我們,看了簡介,我才知道這條白龍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總長25米,高3。6米,重達106噸。我們越往裏走,就越涼快,我們一邊走一邊看着指路牌,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龍血澗,我跟媽媽説了一聲,就直奔龍血澗而去,到了那兒,我大吃一驚,看到那裏的水的確是呈紅色的,真像龍血一樣我看了簡介才知道,其實這不是“龍血”,而是水氧化而成的。我覺得大自然的萬物真奇妙。

在炎炎夏日,我們在白龍潭找到一絲清涼,我們不但飽覽風景,還了解了大自然的奧祕,我覺得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描寫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白龍潭旅遊風景區。我是導遊小X!今天能夠為各位朋友服務,我感到非常榮幸,希望和各位朋友一起度過一次輕鬆愉快的白龍潭之旅。

在進入景區前,我有個小小的請求。咱們白龍潭景區是無煙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5%以上,氧氣十分充足,如果在景區裏吸煙容易引起火災。所以,為了您和景區的安全,請抽煙的同志委屈一下,將煙滅掉再進入景區好嗎?(語氣誠懇,面帶笑容)。

好,謝謝各位的合作。今天我們要遊覽的白龍潭景區,用兩句話,十六個字可以概括景區的精華,那就是:一龍二潭三瀑四泉,有閣有洞有園有茶。現在,請大家隨小X一起向景區進發吧,我將為大家細細道來。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白龍潭了。龍是我們景區的保護神,傳説,白龍潭裏住着一條神龍,千百年來一直保佑着這一帶的百姓安居樂業。關於龍的傳説在我們景區有很多很多,龍文化也成了貫穿我們這個景區的精髓。傳説,天下的龍每年八月初八這一天都會在這裏聚集,一起談談各自管轄領地裏發生的事情,互相交流經驗,然後由這裏的白龍帶領各位兄弟姐妹一起遊覽白龍潭。每年的這次聚會是龍族的盛事,也為我們白龍潭帶來了很多的福氣。據説,如果八月初八這天,你在白龍潭這裏仔細傾聽,還能聽到龍的家族在一起竊竊私語聲呢。

大家一定注意到水中的這條白龍了吧?大家猜一猜,這條龍是用什麼雕刻而成的?它有多重?(提醒遊客參看紀念碑文)

對,這條白龍是用我國最為名貴,檔次最高的雕刻型建築石材漢白玉雕刻而成的,總長25米,高3.6米,用去石材236噸,雕刻後的總重量仍重達106噸,106噸就是53000公斤,相當於一千多位美女的體重哦。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國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最大的玉龍。

白龍潭的這條漢白玉龍,是由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倪東方先生設計,由民間工藝大師陳心輝先生手工雕刻而成,具有非常高的觀賞性和藝術價值。愛好攝影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機會,與這條目前我國最大的漢白玉龍合影留念,分享神奇,帶回福氣!(趁攝影時間,繼續介紹有關龍的知識)。

龍是華夏先民之圖騰,中華民族之象徵。它代表的是吉祥,福瑞。傳説中的龍,由駝頭、牛眼、蛇頸、鹿角、虎掌等構成。換句話説,龍的身上,集中了天下獸類動物最奇異的器官。因此,龍在傳説中具有最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這就是中華民族自稱是“龍的傳人”的原因。

在中國,帶龍字的省份只有一個,黑龍江。在浙江,帶龍字的縣名有兩個:龍泉、龍遊。那麼,中國帶龍字最集中的地方在哪兒呢?就在此地!你看——鎮是龍塢鎮,村是龍門坎,山有龍門山,樓有龍門閣,寺有龍門寺。總之,以龍冠名的山名、水名、村名、地名之多,千變萬化,不一而足。假如我們來個尋根溯源,此地這麼多的龍名最早的起源在哪裏呢?最早的龍名,就起源於我們這個景區——白龍潭。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游步道旁邊的這塊巨石,從外形看,這是一條巨大的石魚。在魚頭部分,我們還可以看到一隻紅色的眼睛,各位朋友可以猜一下,這隻眼睛像什麼?

你看,這是頭,這是身,這是尾,它盤身屈體,像一個胚胎。這就是剛從卵中破殼而出的小龍!古語有云,魚化為龍,這魚眼其實就是漢語中最早的龍的象形文字之一。

而這塊石頭上的龍字,則為篆體,它勇武有力,氣勢逼人,各位喜歡書法的朋友,不妨注意遊步道兩側,刻有各個朝代各種書體的龍字。據説,如果你能沐浴更衣,虔誠禮拜,把白龍潭景區內所有的“龍”字摹寫一遍,求子者可得龍子,求女者可得龍女,求孫者可得龍孫,而且靈驗無比,各位遊客如有興致,不妨一試!

各位朋友,請看右邊這塊立石:上刻“澗下流泉澗上鬆,清陰盡處有層峯”,這是宋代詩人葉夢得的名句。它形象地描繪了白龍潭優良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景觀,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相信大家一轉彎就看見這座古色古香的竹製的建築了,這就是“龍門閣”。取名“龍門閣”是因為早在明朝,錢塘名士屠貴曾經造了一座“龍門草堂”隱居在這裏。史料記載,這位名士枕白石、飲清泉、長嘯冷吟,與樵夫、牧童、茶婦謳歌,與獼猴、野鹿、禽鳥為伍,並自號“樂天”。當時這裏的人都叫他“屠樂天”。他性情高潔,看透了官場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魚肉百姓的惡習,雖然中了舉人,卻視富貴如糞土,看功名如雲煙,一輩子在這兒伴巖泉到終老。今人為了紀念這位高雅的古人,在山腰重建了“龍門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閣觀景,體驗一下這位樂天先生融入大自然,成為“樂天派”領袖人物的高尚情懷。

大家看白龍潭景區山清水秀的,一定會想,要是能住在這裏一定是很享受的事情。這一點啊,古人就比我們現在福氣好。你看西湖邊,以前多少達官貴人、名人雅士住在那裏,説明那裏風水好,環境好。白龍潭也是,從東晉南北朝開始,這裏就成為歷代高人雅士修身養性的世外桃源,他們紛紛在這裏建造莊園別業,讀書著文,廣交天下文士,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中唐時期大詩人崔國輔遊西湖,探險白龍潭後留宿在範浦,寫有《宿範浦》一詩,詩中有這兩句“路轉定山繞,塘連範浦橫”,這就是離這幾公里的“轉塘鎮”名稱的由來。還有許多得道高僧在這裏修築廟宇,潛心向佛。白龍庵、龍門寺、金蓮寺香火都曾旺極一時。相傳南宋大學者朱熹因為得罪上司而棄官歸鄉,回鄉之前特意到龍門山拜別龍門寺主持,(指棋枰石)並與方丈在此樹下下棋,見有人在伐木鑿山,因不忍看山水美景遭破壞,題下了“天作美景,宜昭後世”八個大字。意思是上天在這裏造了美好的景色,我們應該保護環境,向後人展示。後來伐木鑿山者看到朱熹的題字後慚愧有加。從那時起這裏的山山水水就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所以才有今天這樣的世外桃源(注:見《朱熹軼事》)。

前面我們已經讀過早期的龍字,現在再來看看這一個“龍”字。此龍有頭有腳,有腹有尾,特別是它的腹部圓鼓鼓的,誰能解釋這個龍字的意思?對,這就是一條懷胎十月即將分娩的母龍。從它的肚子來看,你猜它能產幾個龍子呢?對,是九個,所謂“龍生九子”麼。

傳説龍生九子之後,其中四位龍子先後被玉皇大帝選派,為東西南北四海作龍王。唐詩人李忱所寫的“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説的就是這件事。

九個龍子已有四個先後當了四海龍王,那麼還有五個龍子到哪裏去了呢?它們哪裏也沒有去。因為,第一它們覺得父母老了,需要孩子服侍,總不能兄弟九人一起走。第二,它們聽説無論東海、南海、北海、包括所有沿海地帶,現在污染非常嚴重,連飲用水都要派蝦兵蟹將到外地運輸。而白龍潭卻是天藍藍水藍藍,水秀山清的,特別是白龍潭的水質更是純淨透明,清冽甘甜。因此,它們恪守“父母在,不遠遊”的中國古訓,至今仍住在白龍潭。請看前面這五棵樹,就是它們的化身,俗名“五龍樹”,又稱“許願樹”、“五子登科樹”。據説,只要你香湯沐浴,祈福許願,就能“五福臨門”,“五子登科”。

在這龍門山啊,古代有一景,叫龍門曉雨,為什麼這麼説呢?原來,龍門山因為山高林密,終年雲霧繚繞,蒼翠欲滴,遊人登山如行翠霧中,衣袂皆綠、每當晨曦微熹,常有不風而松濤如潮,不雨而霧氣如滴的奇妙景象。元代文學家錢惟善《龍門曉雨》詩云:“神剜峭壁聳雙扉,雨挾腥風下翠微。黑入太陰迷爽氣,白翻叢薄散朝扉。螺橫雜樹應藏景,蛟吐痴雲未霽威。回首它山新似沐,登樓時攬女蘿衣。”

(前行)這座橋叫“漱雪橋”,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崇禎年間錢塘名士江元祚曾隱居在這一帶,築“橫山草堂”,“漱雪橋”等建築。因為這裏春涓涓、夏淙淙,泉流不息,冬天下雪時四周潔白一片,而溪岸積雪卻被流泉融化,無法堆積,因而取名“漱雪橋”。

(再往前)大家看見那邊有兩棵了樹了嗎,看他們彼此依靠,相依相偎,像不像一對情侶?對,這兩棵樹啊,就叫鴛鴦樹。(動員遊客情侶和鴛鴦樹合影。)

現在,我們要去的地方叫“觀音洞”,是“龍門三眼”之一,年紀大的朋友要注意腳下的石階,所謂“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一定要牢記。

有的朋友要問了,白龍潭又不是南海普陀,怎麼會有觀音洞呢?原來,玉皇大帝為了考察四海龍王候選人的品德與才華,必須選擇一個公眾認可的仙人前來考察,特派遣世人公認,公平、公正的觀世音菩薩前來考察,以免選人不當,再造成“四海翻騰雲水怒”的後果。不料,觀世音菩薩一到此地,發現這裏山巒疊嶂,瑞氣靄靄,玉樹臨風,清溪流翠,實屬世所罕見之洞天福地。於是考察結束後,觀世音就向白龍潭的老龍租賃了這個山洞,作為自己避暑乘涼的別居,租期為五年。從此,觀世音菩薩就在南海普陀山與杭州白龍潭輪流居住,庇佑兩地的百姓。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侵略這一帶,燒殺搶掠。聽説鬼子進村了,龍門坎村的村民為了避難,就躲到觀音洞裏,就這樣,順利逃過一劫。大家都説是觀音菩薩顯靈了。當地老人還記得,當時觀音洞裏躲了一百多人。

請大家在觀音洞門口的欄杆前往對面山腰看,即掩映在綠樹叢中的青瓦樓,相傳曾是元代文學家錢惟善所築茅屋處,錢惟善當日赴省鄉試,考官出題《羅剎江賦》,應試者三千皆不知羅剎江之出處,只有他引枚乘的《七發》為據,辨錢塘元曲江就是羅剎江。考官見此大喜,批卷列為第一,並由此而得號“曲江居士”。

浙江海寧詩人徐志摩也曾到此遊歷。當年,徐志摩戀上的著名的交際花陸小曼,並且不顧父親反對,堅持和陸小曼結婚。徐志摩的父親是海寧一位富商,當時是海寧商會會長,但思想守舊,極力反對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在徐志摩堅持與陸小曼結婚後,徐父便切斷了對他的一切經濟供給。詩人感到很苦惱,一度時期想隱居山林,於是在1930年10月帶陸小曼到龍門山一帶探遊,打算在此隱居。可是陸小曼已習慣了大上海洋場上燈紅酒綠的生活,耐不住寂寞,於是詩人只好帶着無限落寞、惆悵與無奈悄然離開了。

這座橋叫悦龍橋,又稱同心橋,據説,只有同心同德,才能順利渡過這座橋。

請各位朋友隨我慢慢下台階。請看右邊這潭就是“躍龍潭”,這個碧潭,就是秋分後潛龍藏身之淵。而這塊巨石壩體,就是龍門坎。每到春分時節,潛龍就會從此潭中一躍而起,跳過龍門坎。因此,坎下這三疊瀑布,人稱“躍龍瀑”。再請看眼前這塊立石的文字,誰能準確讀出來?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裏的開頭兩句。白龍潭的山雖然不高,也無仙人居住,但名氣卻不小;白龍潭的水雖不深,卻有龍潛淵。

現在讓我們停住腳步,先來看看這一奇特的泉眼。

此泉名震遐邇,叫“龍津泉”。泉水十分清冽甘甜,遊客到了這裏,都喜歡飲一口這裏的泉水,彷彿心境都變得很透明瞭。從古至今,龍門坎村的百姓。常到這裏取泉水,以水烹茶,清香四溢;以水釀酒,其醇無比。據説了,長飲此水,能益壽延年。怪不得龍門坎村九十歲以上的壽星眾多,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小小的泉水有如此功效呢?

原來,據有關專家測定,這泉水是從千丈巖的山頂,透過十分緻密的巖石毛細孔,以極為緩慢的速度往下滲透。根據測算,一滴水從巖頂至洞中泉眼,至少要經過五十年時間,才能到達。因此“龍津泉”的水質之中,礦物質十分豐富,常飲具有美容、養顏,健體、益壽等諸多功效。各位朋友不妨來一杯,品味一下。不過要知道,我們現在飲用的水,是50年前的水,也就是19xx年X月X日的神奇之水!

(再往前)請大家抬頭仰望,前面這塊巨大的山崖,就是白龍潭有名的千丈巖。顧名思義就是巖高千丈了,往上看是不是感覺氣勢逼人?千丈巖,又叫“迴音壁”。山崖壁立千丈,呼之回聲震山谷,蔚為奇觀。明代名士江元祚在《橫山草堂記》中記載:“巍巍矗立,氣凌霄漢,勢欲壓人。為色又類紫玉,為狀也類瓊台,翠條碧蘚,可望不可即,名千丈巖”。許多地質專家都曾來此地考察龍門山的成因,據考察,山石呈現紫紅色,是因為石塊中含鐵豐富,經過氧化而變成紫紅色。

山下這個潭叫青龍潭,因為山色青綠,倒映潭中,觀之潭水,愈加青翠欲滴,故名“青龍潭”。傳説當年小白龍的表弟小青龍來此做客,見龍門山風光奇麗,便起了邪念,欲霸佔龍門山作為自己的行宮,結果被小白龍打敗,落荒逃走。後小青龍悔過,前來負荊請罪,小白龍原諒了它,並把此潭送予小青龍,許它永久居住。

龍門山上自古以來野生動物繁多。如虎、豹、狼、猴,鷹、雀、蛇、蟒。據統計,現在山中還有獸類近百種,鳥類150多種,蛇類20多種。據本地老人回憶,解放前,龍門山上還有老虎活動,村民曾在老龍潭下面的一個虎窩裏逮着兩隻小老虎。當時有人戲稱我們白龍潭是“龍潭虎穴”,呵呵,真的是藏龍卧虎。去年杭州下了幾十年不遇的大雪,村民在白龍潭又發現了一隻下山覓食物的雪豹。雪豹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能在這裏發現它們的行蹤,説明這裏的環境很生態,保護得很好。

確實,我們龍門山基本保持了原生態面貌。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約有800餘種,“泉清竹影現,林密鳥更幽”。這泉這竹,這林這鳥,加上這詩,確實令人心曠神怡,物我兩忘。

這條溪流叫小龍湫。相傳明朝洪武年間有一年山洪暴發,將這裏衝出一道大而且深的溝,在山上採的十幾名婦女下不了山,情況十分危急,這時一道閃電劃過後,一聲巨雷炸響,將對面的一棵巨樹劈成兩半橫卧在溪溝上,幾位婦女得以安全越過。當地人都認為是山中的白龍在暗中相助,於是將這條溪叫做“小龍湫”。

前面就到了“龍舌瀑”。這是一塊天然生成的巨石,長長的,滑滑的,真像是龍的舌頭。特別是春季雨水豐盛之時,瀑布從舌上噴薄而下,奇特而又奇妙,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確是凡人難以想象。

前面就是“藏龍潭”了。藏龍潭位於景區最深處,四周山林茂盛,濃廕庇日,谷深壑幽,潭水清澈靜謐,故名藏龍潭,意為藏龍之處。藏龍潭為景區諸多潭水、瀑布之源頭,春夏之際,潭水旺盛,水流奔湧,似蛟龍起舞;秋冬則飛泉濺玉,潭水幽靜神祕,猶如蛟龍卧眠。據説此處住着龍族一家,管理着龍門山一帶的水脈。龍脈世代相傳,綿延至今,福澤後人。有朋友要問“龍”在何處,怎麼只聞其聲,只見其瀑,不見其形?有句古詩,叫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裏雖然沒有華山的雄奇險峻,但是她在平淡中透出了秀、靜、靈、雅和幽、野、曠、達。當年蘇東坡慕名到白龍潭遊覽,留下了“西湖孤品”的感歎。這裏遠離城市的喧囂,你可以聆聽泉水的淙淙涓涓,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盡情地陶醉在寧靜恬淡的山水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超凡脱俗,修身養性。因此,你就是龍,就是藏在山泉、瀑布,青山、綠水中的龍!

大家先小憩一會兒,待會兒我們就向白龍潭瀑布進發,去一睹龍潭飛瀑的神采!趁這會,我給大家講一講這一帶流傳最廣的白龍傳説吧。

很久很久以前,山下龍門坎村本名叫千家村,沿溪兩旁有居民上千家,是這一帶山中最大的村莊,村民們都以種茶為生。有一年春夏,連續大旱三個月,溪水枯竭,赤地千里,山坡地上的茶樹都枯焦凋萎。山石被曬得幾乎要冒煙,村民們喝水都要到十里外的錢塘江裏挑。老百姓心裏十分着急。俗話説:四季靠一春。茶葉是山民一年的生計希望,春茶絕收,一年的日子就不好過了。老百姓們於是聚集在村口,焚香禱告,祈求玉皇大帝降雨,拯救生靈。果然,玉皇大帝在王宮知道了這件事,於是派雨神到東海龍宮調查,查明是龍王的乾兒子烏龍在作怪。這烏龍原本是條巨蟒,途經此地見這裏山靈水秀想在這裏修煉成仙。於是一口氣將這裏的水全部吸乾,便出現乾旱。玉皇大帝傳令白龍去降雨。小白龍化裝成一白衣書生來到龍門坎。這一消息驚動了烏龍,他立即竄出來進行阻攔。白龍見烏龍來了,勸他改邪歸正,將水還給大地,還給百姓。可是烏龍非但不聽,反而還兇相畢露。於是白龍便現出原形,與烏龍在山頂打鬥起來。一時間空中烏雲翻滾,白光閃閃。千家村的百姓見天空中有一條白龍與黑蟒在打鬥,估計是龍王派太子來降魔施雨,於是便紛紛身着白衣,敲鑼打鼓,口中吶喊,湧上山來為白龍助戰。這時東海的蝦兵蟹將在龜丞相的帶領下也來助戰。白龍越戰越勇,烏龍情知自己的行為觸怒了民意,有些氣餒,白龍乘機將一隻龍角戳進烏龍的脖頸,烏龍負傷落荒而逃。白龍戰勝了烏龍,高興得搖頭擺尾。龍尾在山上一甩,山被劈成了兩半,山石飛濺,砸出了許多深淺不一的潭,尾巴一拖,便在山下拖出了一條長長的溪溝。霎時,大雨傾盆,足足下了三天,山上的去泉水嘩嘩流下,都瀉入深潭,形成壯觀的瀑布。從此潭水流向茶地田園,枯萎的茶樹得救了,大地顯得生機蓬勃。老百姓們為了感謝白龍的恩情,於是便把這個水潭叫做白龍潭,瀑名叫做白龍潭瀑布,千家村改名為“龍門坎村”,山稱作龍門山,在山上建起了龍門寺、白龍庵,還把白龍定為龍門山上的守護神。每年正月元宵節都有祭龍神廟會,舞龍燈、演社戲,這個傳説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龍塢一帶農村還一直保留着元宵節舞龍的傳統民俗。俗話説:“龍到福也到”,所以龍門坎村的“小白龍”非常受歡迎,無論龍塢鎮、西湖區、杭州市甚至是浙江省舉行的重大節慶活動都邀請“小白龍”前去表演。我們龍門坎村的這條白龍20xx年還被邀請進京表演,並獲得了金獎呢!

近幾年,旅遊界流行一句廣告語:“黃山歸來不看嶽,九寨歸來不看水”。我覺得啊,別處的水可以不看,咱們白龍潭的水是一定要看的。白龍潭的水,精髓就在“一龍二潭三瀑”。要介紹白龍潭的水,就必須把潭和瀑連起來介紹。為什麼呢?因為這裏的潭和瀑是一母雙體,質同形異。你看,從形態上看,瀑布是跳躍的,水潭是靜止的;從顏色上分,瀑布是白色的,水潭是碧綠的;從聲音上聽:瀑布是喧鬧的,水潭是沉靜的。

可是,儘管它們處處對立,卻誰也離不開誰。白龍潭的瀑和潭用四句話十六字可以形容:潭隨瀑轉,瀑隨潭行,潭幹瀑滅,瀑生潭清。

白龍潭的這對矛盾共同體,是杭州地區所有景區中獨一無二的孤品。各位朋友隨我游完線路之後,可以自己到潭邊或瀑下,找一塊乾淨的卵石,然後意守丹田,屏聲靜氣,細細體驗這對動靜矛盾、富有哲理的自然現象。據説,我佛如來就是坐在菩提樹下靜思,才悟出悲天憫人的佛教教義的。如果有某位朋友能在白龍潭的泉、瀑、潭邊悟出人生真諦來,那可就是白龍潭的造化了。

現在我們就從這條棧道前行去探祕白龍飛瀑吧。如果哪位朋友感到腳底痠痛,只要我們走完前面的棧道就可以進入鵝卵石鋪成的遊步道,這是我們特意鋪設的健足道。在登山的過程中接受一次足部按摩,不失為一種特別享受。

你看這條小溪,紅色的巖石、砂礫將清澈的泉水染紅,這就是“龍血澗”了。傳説當年白龍將龍角插進烏龍身體,刺傷烏龍,烏龍流出的血將山澗染紅。直到今天,這龍血澗彷彿仍在告誡世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多行不義必自斃。其實,這裏的山石富含鐵元素,風雨侵蝕、經不斷氧化,就變成了紅色,所以才有今天龍血澗這樣的自然奇觀。

(前行數十級台階至古樟台,引導遊客作深呼吸),我們這裏山高林密,綠蔭如蓋,各位朋友不妨作幾次深呼吸(遊客做深呼吸)有什麼感覺?呼吸是不是很順暢?這裏的氧氣十分充足,是一個天然的氧吧。在這裏登山不會感到吃力、疲勞,許多人都慕名來這兒登山觀瀑,補充氧氣。這裏原來是十分難走的險道,明代田藝蘅稱之為“鳥道”,意思是隻有鳥雀才能飛過,他在《白龍潭》詩中這樣描寫“斜攀鳥道凌虛久,俯探龍淵歷險多。瀑布自天飛怪雨,石門如峽鎖驚波”。著名作家浙江富陽人郁達夫,曾多次到這裏欣賞風景,他在《龍門山題壁》詩中寫道“天外銀河一道斜,四山飛瀑盡鳴蛙。明朝我欲扶桑去,可許磯邊泛釣槎?”

這條長長的竹廊就是叫合歡廊。傳説當年越王勾踐復國以後,范蠡帶着西施私奔到此,見此處山清水秀,飛瀑流雲,便在這裏住下,並選定農曆六月初六這天,沐浴更衣,在觀音洞焚香祝禱,終成恩愛。現在每年的六月初六總有許多青年男女來到這道長廊情定終生,這也成為我們白龍潭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坐在長廊裏休息幾分鐘)我們這裏有獨特宜人的氣候,夏天平均氣温比杭城低5℃,因此,一到夏天杭城許多人都到這裏避暑消夏,上海、南京都有許多遊客舉家到這裏避暑度假。

(置身觀瀑平台)前面就是古時“龍門八景”、“黃山十景”中最奇妙的“白龍飛瀑” 了。(提醒遊客不要朝裏擁擠,只能一二人進去)。這條靈動的瀑布可是我們杭城近郊唯一的也是最大的天然瀑布景觀噢!這裏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們不惜筆墨歌詠的勝景。我給大家念上幾句:“雙巖繡出紅霞斷,一水虛懸白練飛”、“瀑布自天飛怪雨,石們如峽鎖驚波”、“龍潭噴瀑飛千丈,魚破傳音響四坪”。

(視遊客人數,導遊掌握此處停留時間),下午1:30-2:00是觀瀑布的最佳時間,那時綠樹青山伴陽光、大珠小珠落玉盤,五光十色,異彩紛呈,真是妙不可言。這裏其實還有一道奇觀,各位朋友從潭底仰望,看到了什麼?是呀,羣山懷抱中只露一線光亮,這就是“龍門一線天”奇觀了。

現在讓我們去觀瀑亭,更好的看看這條飛瀑吧。

你們看這條棧道橫在懸崖絕壁中,從下往上看奇險異常,人行其上如在雲中,所以這條棧道叫“雲中棧道”。當年郁達夫在這裏遊歷時曾形容這裏是“上窺藍天,下臨天地”。到了這兒真有與藍天接近的感覺,朝下看則是不見底的深淵。要想看清白龍潭瀑布的全貌那就要從這條棧道上去,站在觀瀑亭上才行。現在,請大家小心攀登。(中途有一條巖石伸出懸崖於棧道上方,人須地頭彎腰方可過,此時提醒遊客,這裏也是拍影留念理想取景點)人在上面走,咚咚的腳步聲與下面的溪流聲交織在一起,別有一番趣味。這條 “雲中棧道”,共有108級,從這上去探白龍,古時候就有這樣一個説法:攀龍嶺,走龍道,登龍門,一步更比一步高,加上108這個吉祥數,這裏我借108(讀yaolingba)祝各位朋友生活、事業節節高,一路發。

這巖石下有許多珍珠般的白玉石,是這山中唯一可見“珍珠石”奇觀。傳説是和白龍一道來降伏烏龍的蚌將軍用珍珠彈射擊烏龍時留在此山中的。

(説話間,來到觀瀑亭)朋友們請看,這條瀑布就是白龍飛瀑了,它是“龍門八景”之最,也杭州近郊最大的瀑布景觀。飛瀑落差約50米,宛如一條白龍遊弋空中,如煙如霧,跌入潭中的水,濺起無數水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自明清以來是杭州人及外地遊客爭相欣賞的佳景。你們看,像不像一條靈動的白龍?古人云: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意思是説,龍,能時現時滅,能大能小,能短能長,上天入海,無所不能,變幻無窮。春分季節它會飛昇上天,到了秋分季節,龍就潛入深淵了。

這並非虛無縹緲的神話,而是古代文人對自然界一種浪漫誇張的描寫。這一點在白龍潭就可以得到驗證。

你看,春分時節,雨季來臨,雨水彙集白龍潭兩側的山崖石澗,從上往下看,有如一條白色玉龍,從小到大,左盤右旋;從下往上看,這條玉龍,由大變小,順着山澗,時隱時現,一直上升到山頂,最後飛向天際。故名:春分而登天。而到秋分之時,秋高氣爽,天高雲淡,雨水減少,豔陽高照。由於乾旱,山澗水勢漸漸變小,最後進入山下之碧水深潭。故名:秋分而入淵。中國古代最早的也是被認為最偉大的哲學著作《易經》裏有兩個卦辭,一個叫“飛龍在天”,一個是“潛龍入淵”,説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易經》裏説:“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有兩重意思,一方面龍要騰飛,就要向大人也就是高人求教。這樣,飛龍才會飛得更高、更遠、更久。另一方面當龍成為騰飛的龍的時候,它也能得到更多高人的幫助。所以這是一個大吉大利的卦。而對於潛龍,《易經》則説“潛龍勿用”,也就是説當週圍情況不是很明朗的時候,不宜輕舉妄動,而應該守住自己的領地,不斷磨礪,尋求機會,這就是“潛龍入淵”的來由了。諸葛亮當年隱居隆中的時候就自稱卧龍先生,其實就是在等待機會,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協助劉備三分天下,終於從“卧龍”變成了“飛龍”。大家聽了這些,是不是覺得這些道理對做人,對創業都是很有啟發的呢?

這裏是觀白龍瀑布全貌的最佳角度,古代的文人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這條完整、靈動的白龍飛瀑的,否則,描寫這條瀑布的古代詩文不知道有多厚呢?這“觀瀑亭”是當代大書畫家范增先生的墨寶。(讀對聯)“萬斛潑碧玉峽齊奏人間仙曲,千丈練懸絕壁間獨舞天堂飛瀑”;“憑欄遠眺心潮起伏萬丈匹練收眼底,登亭懷古思緒翻騰千秋往事駐心頭”。其實慕名到這裏來觀普瀑賞景的文人雅士很多很多。這裏我再給大家念幾句:“神剜削壁聳雙扉,蛟吐痴雲未霽威”;“谷靜溪聲晴作雨,春明竹色晚含暉”。書店裏有西泠印社出版的《説龍塢》一書,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查閲、考證。

朋友們,我們繼續出發吧!前方(指左側)這兒有一條山路直通明人江元祚的“橫山草堂”的遺蹟。當年的草堂規模很大,佔地數十畝。主要建築有 “綠香亭”、“竹浪居”、“香夢窩”、“醉山樓”等十處景觀。建築小巧玲瓏,風格雅緻,可惜這些都在歲月的滄桑中變成了荒草萋萋的遺址。這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只有在江元祚的《橫山草堂記》和他的朋友馬元調的《橫山遊記》中才能領略到。不過,值得期待的是,我們將在二期工程中重新恢復以供遊人瞻仰、懷古。

白龍潭的特色是石奇山險,飛瀑流泉,綠蔭如蓋,空氣清新,氣候宜人。(途經疊石嶺,引導遊客仔細觀看,強調這裏的怪石,這一路上各種各樣的造型別致的或大或小的石塊,就能引起人們的遐想)。各位朋友可以盡情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很有趣噢!(要根據情況不失時機地加以指點,以吸引遊客注意力,不能讓遊客在這段遊路中感到單調無味)。(前行數十步有一指路牌)“桃源遠眺”。當年郁達夫就是在這裏俯瞰龍門併發出這樣的感歎:“這龍門坑的一個村子,真是外人不識,村人不知,武陵漁父也不曾到過的一座世外桃源”。

大家從這裏可以看到龍門坎村的全貌。清清泉水,奔流不息,清新空氣充滿山村,寧靜而無車馬喧囂,這裏何等的安謐、祥和。不正是世外桃源一般嗎?難怪鄭板橋要“不辭長作此山居”,徐志摩感歎“山居是福”了。

(前行,右側有一狀如獅子的巖石,下可容納十幾人之眾,向遊客介紹),大家看,那塊巖石像不像一頭獅子?對,那就是獅子巖了,當地流傳着“雄獅護茶”的故事,聽這兒的老人講,那條被打敗的烏龍賊心不死,總想來毀壞這座“極品龍井茶園”,這頭雄獅就是受白龍精神的感召而自願留在這裏護守茶園的。村民們上山砍柴、採茶可以在這兒躲避風雨。大家不妨到獅巖下體會一下躲風避雨的感覺。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還記得白龍潭景區的精華,兩句話十二個字麼?一龍二瀑三潭,有閣有洞有園。(過攔路石頭,前有“極品龍井茶”指路牌),這園就是“極品龍井園”。大家都知道西湖龍井茶是我們杭州的特產,自古以來就蜚聲中外。260多年前有一艘瑞典“歌德堡”號商船在廣州十三行帶回一船中國瓷器、茶葉、絲織品等,可是在離瑞典港口900米處觸礁沉沒。1996年被打撈出來的物品中有一桶密封的茶葉,沖泡後竟然仍舊清香撲鼻,不減當年,那茶葉就是我們這裏的龍井茶了。在西湖龍井茶中,極品龍井茶就出在龍門山朝陽之坡。這麼大的龍門山,僅有這幾十畝的高山朝陽茶園。早在中唐時期茶聖陸羽在他所著的《茶經》中記載了杭州名茶之珍品當屬龍門高山茶。(到茶園)這裏地勢平緩,氣流通暢,土質鬆軟,且富含礦物質,適宜茶的生長。據説上世紀三十年代品茶高手葛明燁在眾多茶品中能品出龍門山陽坡茶和陰坡茶。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茶行評樣員龍門坎人葛明燁在一年春茶上市時,茶行將各路收進的春茶各取一斤,用包茶紙包好後,共14包,分別做上記號,其中一包是龍門嶺(就是這裏)的陽山茶葉放入七鬥米缸,7包一圈,上下兩層,中間放灰包。過七天調包,過半個月再調灰包,然後蓋好壓實。第二年春茶上市,拿出14包茶葉,每包取一份,泡好14碗茶,葛明燁每碗都先吮一口,在嘴裏滾動幾下吐了,先將14碗茶全部品完,隨後在場人員將14碗茶換了位置,繼續品評,兩次品評都和樣包對上號,而且都評出龍門嶺的茶葉香味最好,現場人員一致叫絕。葛明燁評茶有了名氣,遠近茶商都以龍門嶺之高山茶為首選,而這裏的茶園就自然成為龍門嶺龍井茶中極品了。上海每年都有好多人慕名專程到我們這兒買極品龍井茶。

種茶、採茶是很講究的,我們這一帶的高山大嶺基本上屬於礦物元素含量豐富的石英砂和石灰巖地質,面江瀕湖,氣候温暖濕潤,光照充足,完全符合優質茶葉生長的各種條件。種茶雖苦,可是勤勞的茶民們卻能以苦為樂,苦中取樂。在採摘過程中創作了許多上口、動聽的採茶歌,用來緩解採茶勞動的枯燥。

我們這兒流傳很廣的“龍塢茶歌”也是古“黃山十景”之一。我給大家唱幾句:

(1) 平地有好花,高山出名茶。

(2) 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

(3) 春茶留一丫,夏茶發一把(龍塢茶歌)

(邊唱邊走到古茶坊)這兒原是唐宋時期先民們採茶後就地炒制的炒茶坊,現在已不用了。原來都是人工炒茶,現在全是用炒茶機炒了。我們保留這個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建築原貌,是想讓它做個歷史的見證;現代炒茶技術的發展足可以告慰先民。

大家一定還不知道,這片極品龍井茶園最早的主人正是住在白龍潭的僧人們。當時,白龍潭有悟空寺、白龍禪寺香火極旺,寺中僧人開闢周圍山林,種植茶園,精心呵護,代代相傳,培育出了極好的茶樹品種,在炒茶技術上也越來越成熟。我們剛才看到的古茶坊就是當年他們炒茶的地方了。

(白龍禪寺指路牌)這裏有一條小道是通往白龍禪寺。白龍禪寺原來叫白龍庵,當年為了紀念白龍而建,據史書記載約建於唐朝貞觀年間,後因擴建,改名白龍禪寺,可惜毀於上個世紀的戰火,但短牆殘垣遺蹟尚存。我們景區正在積極籌建,爭取將它修復。

(帶領遊客往前走,路邊有粽葉竹)這兒就是龍門山唯一的粽葉溝了。這裏生長着許多的粽竹,這些闊大的粽葉可以包粽子,清香撲鼻,每到端午時節村民們都要上山採粽葉包粽子。什麼紅豆粽、鹹肉粽、蜜棗粽……品種多得很呢。那香甜可口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是這裏地地道道的農家土特產。

龍門山“奇石”景觀真是隨處可見,這不,多像龜丞相帶着那麼多小烏龜在這裏疊背嬉戲!所以這裏被稱為“疊龜崖”。(前行十數步),這裏是有名的“坎兒泉”了(左面泉水咕咕流出經遊步路石板漫過幾道巨石坎向山下奔去),這些巨大的巖石被流泉沖洗得十分光滑,就像一道道石門坎。從這裏的有趣的名字可以看出,這裏的先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多麼的豐富啊!

對面那個山坡叫起鳳坡:因坡上種植着大片奇異樹木,每當這些樹木開花,花朵形似鳳尾,盛開的花朵掛滿枝頭,猶如鳳尾綻放,煞是好看,因此得名。大家看山坡上那片樹林,像不像鳳凰的尾巴。

我們腳下的這條路叫“龍脊路”,現在是往下走,在這兒有這樣一個説法:走龍脊,下龍嶺,後步更比前步高,在這裏我衷心地祝各位朋友心想事成、後步寬宏!

(沿階下,至松濤亭),這裏就是松風嶺,大家看前後左右上下山坡都是松樹,明朝高人屠樂天當年就在這兒建“松濤亭”,聽黃鸝嬉語,聞松濤陣陣,與茶樵牧童對歌,盡享山林之樂。從這裏還可以清楚地看到唐宋時期遺留至今的古石道是“新龍門十景”中的“茶樵古道”。先民們上山砍柴、採茶、挖草藥從這裏上上下下,這茶樵古道千百年來默默無聞地承載着先民們生活的沉重,如今他已不用再這麼辛苦了,偶爾有人踏上也只是出於好奇或者是懷古。現在每天都有許多朋友來這裏重走唐宋路,體會一下先民們辛勤勞作的苦與樂。

這裏的茶樵古道曾被一位知名作家命名為“思君子徑”。因為這一片神祕的山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高風亮節、忠臣死節之士。被魯迅先生被稱為“一塌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芒”的吳越國給事中羅隱,文武兼備的宋少師元絳,抗金名將太尉劉錡、清朝太保大學士樑詩正,曾為楊乃武與小白菜反昭雪的夏同善、慈母橋的建造者以死報國的明代司農葛寅亮、壯烈殉難龍門山的陸培……等等。簡直是不可勝數,由於時間的關係,這裏我就不一一贅述。

總之啊!(下山)白龍潭的山山水水充滿了神話色彩,這些神奇的傳説與這裏美麗的山水、淳樸的民風構成了一道獨特的山鄉風情畫卷。各位朋友,大家來時不知有沒有注意停車場外石牌坊背面的那幅對聯:登山攬聖景猶如人在畫中游,回首望龍門不辭長作此山居。不知您是否有同樣的感受?

好了,今天我就為各位朋友服務到這裏了。一路上如有不周到的地方還望各位多多包涵。請把您的不滿意留給我們,把您的滿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歡迎您再度光臨白龍潭,祝各位一路平安。再見!

描寫導遊詞 篇3

二百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代的劇烈牽引,地殼發出劇烈的變化,冰川融水呼嘯着奔來,自上而下垂落下來,形成無數臼巖。每年的三月三,就會聽見一聲巨響,大塊大塊的冰從潭裏被掀起來,動靜很大。這是龍王爺休息了一冬,帶來了一年的雨水。它坐在龍椅上,把它的兩個兒子叫到跟前説:“白龍,黑龍,你們到燕山和密雲地界去為民辦事。把那裏變得山靈水秀,風調雨順,才能回來。”黑龍向北,進入雲蒙山,居住在黑龍臼。白龍進入霧靈山,安身於白龍臼。作文網

白龍在密雲縣東岸太師屯鎮,開始呼風喚雨,美化四平方公里的環境“白龍晝飲潭,修尾掛後壁。”是這裏峯多石怪,疊譚垂錦,松柏滿坡,溪夏濤濤,冬娟步步,橫生野趣。桃杏花開報春,碧綠覆蓋爽夏。玻璃紅葉染秋,蒼松瑞雪暖冬。白龍看見要發大水了,就把自己的居處用沙子填滿,大約四五天時間,再發多大的水沙子也衝不走,白龍起名叫封譚。秋天,白龍把上游的水引下來,流入自己的居處,沙子就隨着水的旋轉沖走了,潭裏只剩乾乾淨淨的水,白龍起名叫開譚,白龍用這兩種方法保護着百姓的安居樂業,五穀豐登。

歷史到了漢朝,人們發現了白龍潭,它能呼風喚雨,就修建了祀廟。到了乾隆年間,皇帝親臨白龍潭,二月和八月祭祀兩次“敬龍親民”。為民祈雨,至今已千年歷史,乾隆親自寫下“飛聖境,則靈譚”,來紀念白龍的功勞,從此得名。傳説日本鬼子打來時,白龍潭自己封譚,日本投降時,白龍潭開譚。作文

至今,每年三月三,人們都來祭祀。懷念這位英俊的白衣少年--它就是北京xx大景區的白龍潭景區,是皇帝到避暑山莊御道的必經之地。

描寫導遊詞 篇4

我們貴州有一片花海,它是百里杜鵑。那一年春天,我坐着車很榮幸地來到了這美麗的“天堂”。

百里杜鵑的花美得讓人驚歎。在濛濛的薄霧裡,在車上的我遠遠地看見了一個“世外桃源”,一個“人間仙境”!美麗的杜鵑花好像給百里杜鵑的山編了一個樸素而美麗的“花環”!這樣的“花環”;這樣的“人間仙境”;這樣的“世外桃源”,給人留下了一個深刻的印象,還讓人留下了一句話:“百里杜鵑真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一下車,我迫不及待地想接近百里杜鵑的花,我爬上了山。哇噻!太美麗了!每一棵樹都是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真是一棵樹上掛“彩燈”,一排樹便開party了!説起來還真不賴,杜鵑花有大有小,大的漂亮,小的可愛!有的花還是花骨朵;有的正是茂盛時期;還有的像花盤子……真是讓人魂牽夢繞啊!

百里杜鵑的花不僅美,花還很多哩!懷有好奇心的我想知道這花有多少朵,便邊爬邊開始數起來一直在跟隨着我的花:“1……100、101、102、103、102、101、100、99、98、97……”stop!咦?怎麼數反了!看來想知道花的數量那可不簡單,把我都搞得頭暈腦轉了。“快看!那朵好大好美,還有那邊,哇!這邊也有。”這是弟弟的聲音。我一會兒看這邊,一會兒看那邊,眼睛忙極了!

數不勝數的杜鵑花,不僅美也很香。一路上,美麗的杜鵑花一直伴隨着我。一陣風兒的路過,我的鼻子便被花香引誘。突然,一兩聲清脆的鳥鳴開始為花香伴起來奏,花香也盡情地舞蹈。轉眼之間,我被這大自然的花香、鳥鳴屈服了!腦子裡的一大堆作業消失了;媽媽的嘮叨聲也不見了;就連考試時的壓力也被我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這就是我們貴州的花海----百里杜鵑,我為祖國能有這樣的“天堂”而驕傲!

描寫導遊詞 篇5

早就聽説過趵突泉的神奇,今天終於有機會來到濟南。讓我真正見識了泉城的魅力。

來到趵突泉公園,越過小橋,就來到趵突泉池邊,只見水中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趵突泉”三個大字。池中泉水清澈見底,碧綠碧綠的,都能看見水底的沙石。從池中還冒出大大的,圓圓的水泡。往水面上看,有三個大泉眼如同三個滾動的大圓球翻起朵朵水花,激起點點微波,泛起層層輕輕抖動的微波。

三個大泉池的周圍還有許多小泉池,它們雖然沒有大泉眼雄偉奔騰,卻顯現出另一番温柔和恬靜。凝視着這些小泉池,只見一個個猶如魚鱗似的閃着銀光的小圓片從水中冒了出來;你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串串晶瑩剔透的小水泡。這水泡好像斷了線的珍珠,冒、冒、冒,它很安靜,聲息皆無。讓人感覺到了那種“泉眼無聲惜細流”的靜怡。

啊!我不由的敬佩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這讓我想起起老舍先生説的那句話:“看完第一眼,你再也不敢去注視它,因為你體會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神奇……”

濟南的泉有很多,數都數不盡,大明湖、黑虎泉、琵琶泉……這些大大小小的泉眼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真不愧是:“一城山色半城湖!”

描寫導遊詞 篇6

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而城市自身的歷史已有20__多年。人們漫遊這座城市,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既保留着許多聞名世界的歷史遺蹟,又有許多宏偉壯麗的現代化建築,有“花都”之美稱。

巴黎是法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在文化設施方面,巴黎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現代藝術文化中心——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還擁有許多世界聞名的歷史遺蹟和藝術建築。像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協和廣場、盧浮宮、凡爾賽宮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經濟生活方面,重建和改建了古老的商業中心區,如興建了210米高,58層的蒙馬納斯摩天大廈。新建和擴建了巴黎四周的衞星城市,使市民有了比較寬敞和舒適的居住環境。

巴黎不僅是法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國際活動的重要場所。各種類型的國際會議在這裏召開;各種各樣的國際比賽、表演在這裏舉行;各行各業的專業展覽會在這裏舉辦。常設的國際組織也很多,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就設在這裏。

今天的巴黎,不僅是法國,也是西歐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備受世界的矚目。

描寫導遊詞 篇7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北戴河旅遊,在火車上我就認識了許多好朋友,我們一起下象棋、猜謎語,玩得可開心啦!

第二天中午,我們到了北戴河,我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大海和我想象得一樣大,一樣看不到邊。在海邊,媽媽告訴我:世界上比海更大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胸。“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問媽媽,媽媽説,要學會寬容別人,哦,這下我明白了。 在海邊,我買了很多貝殼,還有一條貝殼做的項鍊。真漂亮!後來,導遊姐姐就帶我們游泳去了。爸爸給我一個黑色的救生圈,帶我下海。我第一次游泳,一點都不害怕,大海的浪花真多呀,一個接着一個,一會兒把我推得高高的,一會兒又把我放得低低的,真好玩!喲,不好!海水進我嘴裏了,好鹹呀,好鹹呀!噗!噗!快吐掉!在大海里游泳的感覺真好,我都不想上岸了。可是媽媽卻叫我上岸了,上岸後,我渾身冷嗖嗖的,媽媽讓我躺下,用沙子把我蓋住,細細的沙子蓋在我的腿上,軟軟的、綿綿的、暖暖的,真舒服呀!

我喜歡大海,我希望長大了能在海邊生活。

描寫導遊詞 篇8

皇城相府皇城相府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總面積達9萬多平方米,屬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

這是一座明清風格的古堡式建築,是清康熙年間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加三品的一代名相陳廷敬的府第,他也是康熙皇帝的講經老師、《康熙字典》總閲官,輔佐康熙皇帝長達半個世紀。“皇城村”原名“黃城村”,相傳是陳廷敬為孝敬母親所修建的。陳廷敬在朝為官,他的母親想看一看兒子任職的地方,陳廷敬這個孝子想到家鄉離北京路途遙遠,不想讓母親受舟車勞頓之苦,便模仿故宮的樣子修了這座城堡,城牆刷成黃色,取名“黃城”。不想朝中有人得知此事,參奏陳廷敬意欲謀反,康熙皇帝深知陳的品性,得知事情的原委後,被陳廷敬的孝心感動,特賜名“皇城”,並兩次來到皇城相府,與老師共商大計。相府的牌坊和迴廊上,雕刻着大大小小的獅子,但這裏的獅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除了都有富貴吉祥的含意外,其他地方的獅子多取“詩”的諧音,意為詩書傳家,而這裏的獅子,則取“師”的諧音,記錄陳廷敬為皇上“師傅”之意。

古人倡導尊師,皇帝亦不例外。如果夏天來這裏,人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相府東南面的龍鳳山上,是聽不到蟬鳴的,相傳康熙皇帝在夏季駕臨皇城後,看到自己的老師正在書房用功讀書,窗外蟬噪不止,康熙皇帝擔心恩師受擾,就命令蟬兒立刻停止鼓譟,皇帝金口玉言,誰敢不聽,從此龍鳳山上再也聽不到蟬鳴了。陳家詩書傳家,自然就有許多文人雅趣,相府花園中專門有一個“流杯亭”,是陳家子弟飲酒賦詩之所,亭中刻着一個大字,正看像“北”字,側看像“壽”字,橫看又像“山西”二字,彎曲的筆畫中,是潺潺的流水,讀書累了,大家就坐在亭子裏行酒令,將酒杯盛滿酒,放入流水中,流到誰的面前,誰就要賦詩一首,這就是“曲水流觴”的由來。遊人走到這裏,左觀右看,不得不感佩古人的聰明才智和生活意趣。

從前,相府中居住着陳氏的第二十三代傳人,為了保護和開發這方淨土,如今他們已搬遷至相府外的農民新村。陳氏家族從挖煤鍊鐵起家,後辦學習文,家業鼎盛。如今的陳氏後人,眼光更加長遠,從煤礦到旅遊,從高科技製藥到生態園區。全村750口人,村民煤、水、電費,孩子上學學費,老人醫療保險均由村裏負擔,實現了家家別墅,户户有車,成為名副其實的“小康村”。滄海桑田,歷史輪迴。陳家由務農到經商到仕途坦蕩,又轉入了經商和務農。如今的陳家後人,遠離了官場紛爭,迴歸到田園生活,憑着祖先留下來的這座大宅子和濃厚的文化淵源,大搞旅遊和生態農業,並已向高科技領域發起了衝鋒。外城牆的“步步登高”景點,台階共有五十三級,向上看,只能看到“階”,意為“步步登高”,登上頂望來路卻只能看到“台”,意為“平步青雲”。陳廷敬一生28次升遷,做官53年,和台階數正好吻合。縱觀整個相府的建築,滄海桑田,歷史輪迴。陳家由務農到經商到仕途坦蕩,又轉入了經商和務農。如今的陳家後人,遠離了官場紛爭,迴歸到田園生活,憑着祖先留下來的這座大宅子和濃厚的文化淵源,大搞旅遊和生態農業,並已向高科技領域發起了衝鋒。外城牆的“步步登高”景點,台階共有五十三級,向上看,只能看到“階”,意為“步步登高”,登上頂望來路卻只能看到“台”,意為“平步青雲”。陳廷敬一生28次升遷,做官53年,和台階數正好吻合。

縱觀整個相府的建築,惟有這座“御書樓”的房頂使用了金色琉璃瓦,因為這是存放皇帝手跡的地方,也表現了封建王朝嚴格的君臣之分。相府的建築,體現着強烈的尊卑等級,像女眷居住的院落,修建在整個相府的最深處,屋頂是“捲棚頂”,沒有屋脊和獸頭,顯示了封建社會的“男尊女卑”。

文淵閣大學士,即宰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吏部尚書加三品,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長,“加三品”為加俸祿。吏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長,户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刑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長、工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工業部部長、禮部侍郎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副部長。翰林相當於現在的科學院院士。

描寫導遊詞 篇9

如果有人問我:“什麼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泉?”我一定自豪地説:“那就是我們家鄉趵突泉”。

趵突泉在濟南市中心,北臨大明湖,南依千佛山,東靠泉城廣場。門前掛着“趵突泉”三個大字。

走進大門,穿過彎彎曲曲的小徑,就來到了趵突泉邊。它真不愧是七十二泉之首,你看,奔騰的泉水自池中湧出,形成了三股粗壯的水柱。浪花四濺,聲若隱雷,勢如鼎沸。在它周圍,有小橋、亭榭、長廊。嚴冬時節,當走近它的時候,你的身邊便會被泉邊升騰的鍇、裊裊水氣所包圍,所纏繞。一邊是泉池波光鱗鱗,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樑畫棟,一邊是金魚遊戲其間,真是一幅人間仙境啊!

相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經過這裏,出京的時候帶的是北京的玉泉水,品嚐了趵突泉水後,改帶了趵突泉水,並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至今,泉池邊仍立着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碑文。作為泉城的少年兒童,我為擁有這麼一個美妙的泉水而驕傲和自豪。

聽爸爸媽媽講,前幾年,因為人們過量開採地下水,趵突泉曾經停噴,美妙的泉水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正是近年來人們注意了環境保護,趵突泉才得以復湧。站在美不勝收的泉水邊,我們真想讓它世世代代噴湧下去,讓濟南成為名副其實的泉城。

看着看着,我彷彿就是一股泉水,腳下的水泡告訴我今天的開心事,笑着笑着把肚子笑破了。小魚邊吃麪包邊講笑話,竟忘了麪包已吃完了。一陣微風吹來,我才記起我不是泉水,我是在看泉水呢!

我愛趵突泉,我愛噴湧的趵突泉!

描寫導遊詞 篇10

“誰不説我的家鄉好!”我也很愛我的家鄉——大方!然而,我更愛家鄉的百里杜鵑!

“百里杜鵑甲天下”這是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們評價的。還有人説,到了北京要看長城,到了貴州要看百里杜鵑,百里杜鵑能和長城媲美,作為一個大方人,我趕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

百里杜鵑位於大方百納邊境,今天是4月16日,是百里杜鵑花節,今天很榮幸和爸媽來到名揚天下的百里杜鵑!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百里杜鵑,杜鵑花五顏六色,有紅色、有青色、有蘭色、有紫色,遠遠望去,就像一道道彩虹,還有他們的香味,我和爸爸媽媽從十里外就聞到了,正如遊客説的“百里杜鵑,十里飄香”我和爸媽來到中心區那裏聚集了成千上萬的遊客,期中還有幾百名來自外國的遊客,他們特意學會了中文來和我們對話。我遇到一位外國叔叔,他説:“小朋友,你是這兒人嗎?”“是啊。”我回答道。他笑容滿面地説:“哇!你這真是太美了,而且香味讓人入迷,我回去的時候,一定要帶幾支回去,讓我的家充滿清香,明年我還來,還帶上我的朋友,讓他們開開眼界,聽了老魏説的一番話,我的心裏激動不已,看來不久,大方的百里杜鵑,真的要名揚天下了,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會來的,我的家鄉會更加富強!百里杜鵑就會越來越紅。

杜鵑花真的很美,美不勝收,它們給真個小城帶來了光明。朋友!百里杜鵑歡迎你來觀賞!

描寫導遊詞 篇11

乘着船,在賽納河上漫遊,搜尋着空氣中殘留的巴黎味。一種不同於北平的,迥異的氣息。都市的氣息一直籠在雲端裏,風過,吹散了,西西點點地撒落了一地,偶有一些從臉頰邊飄過,想伸手去抓,可怎麼也抓不住,一抓就又散了。飛走了,飛到了屬於它的歸屬地——巴黎。

趴在船板上,曬着軟洋洋的太陽,今天的特別可愛。就像剛出世的嬰兒一般,粉嫩粉嫩的。天也特別的藍。把一旁的艾菲爾鐵塔都哈彎了腰,塔尖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的耀眼。一種傲視羣芳的感覺在心中傳動,“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講的應該就是這種感覺吧!每一層都是鐵築的,其中不知含着多少中世紀人的汗水。每高一點就多了一份對它的崇敬,是對於塔的,也是對於那些辛勤的勞工,更是對於智慧的瞻仰。一座人類的結晶,是巴黎的驕傲,法國的驕傲,世界的驕傲,更屬於人類的驕傲。

在往前望,是一座古老的哥特式堂,郎朗的誦經聲還在拱頂上回蕩。世界上真的有耶穌嗎?如果沒有,又是什麼力量使無數的人嚮往。也許是耶穌的精神深深地感化着這片土地的人吧。學會感恩,學會知足的真理,永遠是赤裸裸的。早借着耶穌的手,種到了這個古老的民族的心中,慢慢地孳生,開始生根發芽,就是這種原因一直支撐着這座哥特式的堂,永不朽。但我不禁想問一問,又是誰?指使去侵略東方的文明。盜走了無數的文化珍寶,破壞了無數的城牆,難道耶穌就只庇護西方的人民,不管東方了嗎?不!如今你們錯了,可惜你們永遠看不見了,如今已是文化多元化,文明沒有分你我,只有大家。在今天看來你們的作法,是多麼的可笑。但如今那些紛紛擾擾也已慢慢地被埋葬。

流下最後一滴淚水,話別歷史,話別法國的英雄拿破崙,而今那座凱旋門仍就在訴説着一個個驚動的戰役,感動着不同膚色的人。

下船後,穿過奧斯曼大街,來到巴黎最著名的歌劇院,漫步其中,讓身心隨歌劇飄到那唯美的愛麗捨宮中,再次領略巴黎。或着是找一處海灘,泡一杯咖啡,在傘下與巴黎人談談天。都是最妙不過的了。

雙手扶着欄杆,望着這座世界最高的米約大橋,海風吹拂着,惘然天造的一般,貫通着南北,把我引向了更美的古巴黎。

離別時雖然沒有徐志摩似的揮手,但只為多看一眼巴黎。

描寫導遊詞 篇12

金色的陽光普照着大地,藍天上幾朵白雲在慢慢地浮動着。我興致勃勃地和媽媽來到了趵突泉公園。

一進大門,我忽然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到處都能聽到清泉湧流的清脆聲音,到處都能看到垂柳蕩岸、青松挺拔、翠竹婀娜的美麗顏色。趵突泉公園裏遊人如織,有的擺出各種姿勢在景色優美的地方照相,有的停下腳步盡情地欣賞清澈的泉水。

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趵突泉邊。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泉池呈方形,池內西邊有一座觀瀾亭。亭子右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趵突泉”;亭子左邊也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第一泉”。泉池中間冒着“三股水”,正像古人説的那樣“三窟鼎立”、“泉源上奮”、“水湧若輪”。趵突泉池中小泉很多,水泡像珍珠一樣,一簇簇、一串串,飄飄悠悠。水中的水藻慢慢地浮動。五顏六色的魚兒穿梭在泉水中,有金色的、有黑色的、有白色的、還有身上佈滿斑點的……它們各個身體豐滿、雙鰭像輕紗一樣,和尾巴同時一搖一擺的,美麗極了。

我們還遊覽了漱玉泉、卧牛泉、馬跑泉、酒泉,以及杜康泉和無憂泉……這些名泉也都有自己的悠久歷史和美麗傳説。每一處泉水都讓遊人流連忘返。

啊!我愛趵突泉!我愛這美麗的泉城!

描寫導遊詞 篇13

前段時間放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西安參觀了大雁塔,我高興極了。

大雁塔美麗極了!

大雁塔共分七層,每層都裝有四個小巧而精緻的小窗户。一層有個禪房,禪房裏放有佛經、佛像,其中有如來佛像和觀世音菩薩的佛像等。

大雁塔的門框上,有優美的線條雕刻着唐代建築圖案,美麗大方,是研究我國建築史的重要資料。大雁塔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爸爸對我説:“大雁塔凝聚着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汗水,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毅力的結晶,我們現在要是不珍惜它,不保護它,怎能對的起我們祖先呢?”

順着樓梯向上攀登,到了第七層,舉目遠眺,西安市市容盡收眼底。看,前端是西北最高的建築物——電視塔,左端是規模宏大的小寨版。整個大雁塔氣勢雄偉,具有濃郁的民族色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師徒四人的佛像,我彷彿進入了一個夢幻世界。我彷彿看見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着師父唐僧去西天取經,一路上他們兄弟三人斬妖捉怪,擊退了妖怪們一次次的進攻,保護着師父最後終於取得了真經。

參觀完大雁塔後,爸爸媽媽還告訴我西安還有許多像大雁塔的古建築。我覺得我們陝西有那麼多名勝古蹟,真是了不起,作為陝西人我們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

描寫導遊詞 篇14

有人説,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啊,大海的一切,都是那麼完美,她把無限的歡樂帶給了人們。

我最喜歡的是北戴河的海,當然也包括海灘。那裏的海,雖然沒有黃河長江那樣遼闊無垠;那裏的灘,雖然沒有海南島那樣椰樹繁茂,但它卻是我心中最美麗的海,最優雅的灘。

北戴河的海,早上和晚上的“性格”可是大不相同。退潮時,它會像小兔子一樣温順可愛;而漲潮時,它又會像獅子一樣咆哮着,翻騰着。不過,在中午看海,是一件令人愜意的事情。海水是多麼清澈啊!海底的沙粒中,有着零散的小貝殼,它們五彩繽紛,數不勝數。走到淺海里,瞧!小貝殼都在圍着你“跳舞”呢!它們有的輕柔地跳躍着;有的則呆在水底不動,欣賞着這精彩的“表演”;還有的隨着海浪,向海灘漂去……這些貝殼隨着潮起潮落,一個個漂上岸。海水拍打着散沙發出的“嚓嚓”聲,就像是在演奏一首節奏明快的歌。

美麗的海洋當然少不了沙灘的陪襯。北戴河的海灘也同海一樣完美無缺。靠近海的地方,時不時地會有一些五彩斑斕的貝殼,有黑白花紋的,也有棕灰色紋路的,還有純白色的……它們星羅棋佈,讓人忍不住前來觀賞。在沙灘上,如果你看到一個個深深的小洞,不要感到奇怪,那是淘氣的孩子們挖的。因為他們曾一度想看看底下有沒有水,又沒有其他的寶藏。有時,小洞被漲上來的海水沖垮,可不到幾分鐘就又出現了幾個……它們在海邊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北戴河的海與灘,將永遠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

描寫導遊詞 篇15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漫步西安,氣象萬千的名勝映入眼簾: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半坡博物館,世界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佛教古剎——大雁塔,中國先保存最完整的城牆——明城牆。這些,都充分展現出西安豐厚的文化底藴。

西安,是座美麗的城市。它它依山傍水,北臨渭河,南依終南山。以險峻着稱的西嶽華山就坐落在它的東稱的西嶽華山就坐落在它的東北方。西安城內,有古香古色的鐘樓、鼓樓,有藴涵書法藝術精髓的碑林。長安八景和山水園林交織,裝點着這座美麗的城市。

西安,是座繁華的城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有鱗次節比的工廠、商店。西安還有風味獨特的小吃:牛羊肉泡饃、葫蘆頭等。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爭放異彩,把西安點綴得更加美麗。

西安,我愛你。我愛你悠久的歷史,愛你秀麗的風景,更愛你欣欣向榮的今天。

描寫導遊詞 篇16

一脈青山,山光積翠;一汪碧水,水色含青。北戴河海濱環境優美,風光秀麗。北戴河這個地 方很美麗而且很好玩,這裏的風景也很好。北戴河還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有滑草場、滑沙場、高山滑艇、我玩了滑草,很好玩、也很刺激,我從高處往下滑的時候,有點害怕,等滑到了底,就不害怕了。感覺還挺好玩的

你瞧,滑草多開心呀!

我還在海濱浴場游泳、 坐快艇兜風,並且跟漁民一起出海捕魚。游泳時海浪打在我的身上非常舒服。坐快艇時很刺激,速度很快,在急轉彎時,激起的浪花打濕了我和爸爸媽媽的衣服。

瞧,我在海水裏多舒服呀!

北戴河的美,首先美在她的海。在長達22.5公里的海岸線上,沙灘和礁石,相互交錯;海灣和岬角,依次排開。沙灘鬆軟潔淨,堪稱北方第一。礁石造型奇特,引人無限遐思。海灣淺淺碧水,浴場沙軟潮平。岬角拔地而起,觀鳥觀海觀日出,此處最富吸引力。大海的開闊,教給我們學會寬容;大海的博大,激勵我們不斷追求。大海是我們的朋友,大海是我們的老師。人類來自大海,大海是人類永遠的故鄉。朋友們,請來到北戴河吧,投身於這蔚藍色的大海,會產生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並且激發起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描寫導遊詞 篇17

週末,爸爸準備帶我們到百里杜鵑春遊。

揣着淡淡的憧憬,枕着瀝瀝的春雨,半眠半醒捱到天明。早上七點,我們坐着爸爸開的車準時出發了,途徑據説是亞洲第一高大橋——六廣大橋,取道貴畢高等級公路,於上午十點到達黔西縣城。用過頗具特色豐味的牛肉粉後,便直奔那片花的海洋。

氣車又行駛了一個多小時,有些迷迷糊糊的我被一陣驚呼聲吵醒,車內突然歡呼起來。“看,杜鵑花,好美!”“天,太壯觀了!”“媽媽,這邊還有”,晶晶小妹妹也按捺不住了自己的興奮。隨着聲音看去,我透過汽車窗户往外一看,重重疊疊的翠綠中閃現出一束束深紅、粉紅、橘黃、淺紅、淺紫、淡藍的杜鵑花,那一片蒼茫和透逸,直直滲透到你的情緒中去。瞬間,感覺到自己的手居然有點點的顫抖。急忙打個電話給媽媽:“好漂亮,一陣驚呼聲!”除此之外,實在已表達不清楚此時自己的心情了。

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西北部大方與黔西兩縣的交界外,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始杜鵑林。整個杜鵑林帶延綿50餘公里,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呈環狀分佈,最寬處5.3公里,最窄處1.2公里。因林帶綿延百里,故稱“百里杜鵑”。貴州杜鵑花有20多個品種,多數集中於此。每年的三四月份是觀花山、淌花海的最好時

節,春夏之交,各色杜鵑爭奇鬥豔,美不勝收、令人陶醉。

一叢叢的杜鵑花樹掩映步道,一束束的杜鵑斑斕奪目。工作人員:“深紅色的是團花杜鵑,那乳白泛黃的露珠杜鵑,淡黃變此的是迷人杜鵑……百里杜鵑的花樹高有六七米,矮的一米不到。爬上山頂的觀花台登高遠眺,羣山旖旎,山間各色杜鵑花,花團錦簇、雲霞燦爛、千姿百態、色彩豐富。一個花序有20餘朵花,一株樹上多達上萬朵花。景區內山嶺起伏,花山綿延,一山山紅杜鵑花,艷如雲霞,一坡坡白杜鵑花,潔白如雪。各色花朵紅的如紅櫻,銀白的似粉球,鵝黃如團扇,淡紫似玉盤。那連綿不斷的花山花海,層層疊疊,彷彿連接着天,真是不知道其所終。花浪漫卷,跌若起,我們整個身心蕩漾在這花的海洋中,仿若駕一朵祥雲於人間仙境。”

啊!美麗的百里杜鵑,我為你的美而感到驕傲,我永遠愛你!

標籤: 導遊詞 描寫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7wkk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