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抗日戰爭給青年人的啟示論文

抗日戰爭給青年人的啟示論文

在抗日戰爭紀念日來臨之際,同學們可以寫一篇論文表達抗日戰爭的勝利對於我們青少年的啟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抗日戰爭給青年人的啟示論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啟發。

抗日戰爭給青年人的啟示論文
抗日戰爭給青年人的啟示論文篇1

抗日戰爭勝利的啟示

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一天,抗日戰爭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結束。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65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飄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

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對於中華民族來説,那是永遠的國殤,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正如一位青年評論家所指出的:“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為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複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啟示之一:落後就要捱打

血色黃昏:偶然背後的必然

73年前,一箇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槍炮聲震驚了盧溝橋。日軍以士兵失蹤為藉口,要強行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即槍炮相加,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不屈的中華民族也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 “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已經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覬覦已久。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就制定了以鯨吞中國為核心的所謂“大陸政策”,在之後的70多年裏,日本曾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台灣與澎湖列島;20xx年後又在我國東北土地上發動日俄戰爭,強迫滿清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的勢力範圍。“進入大陸”的迷夢、畸形膨脹的野心,使得這個受中國傳統文化恩惠最重的國家成為近代以來禍害中國最深的國家。

1920xx年6月27日至7月7日,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拋出了對華侵略總戰略: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趾高氣揚的日本,已掩飾不住要徹底奴役中國的野心。

上世紀30年代初,嚴重的經濟危機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製造“九·一八事變”,佔領我國東北地區,挑起侵華序幕,隨後將槍口瞄向內蒙古、華北,步步進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侵佔熱河省。

回顧近代中日關係史,國防大學徐焰教授認為,中國抗擊日本侵略的具體戰鬥在某一地點發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進行一場決定民族命運的生死大戰卻是必然的!

中日兩國之間為什麼會開戰?這背後的根源在哪裏?一個島國為什麼能一步步地侵吞國土面積數十倍於它的大國?歷史學家的評論一針見血: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是其軍國主義擴張野心不斷膨脹的結果。

戰爭是兩國實力的對抗

戰爭是精神的較量,更是物質的對抗。“七七事變”之後,中華民族奮起抗戰。然而,虛弱的國力,有國無防的現實,沒有做好開戰準備的民心士氣,讓西方的觀察家們在驚訝於中國人頑強戰鬥意志的同時,也預言中國人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廝殺中前景黯淡。

讓我們來看一看開戰之時,中日兩國的國力和軍事力量的對比。

抗日戰爭給青年人的啟示論文篇2

抗日戰爭對當下生活的啟示和意義

追憶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總結教訓,用民族過去的失敗和成功來指導今後的生活。抗日戰爭到今天已過去60餘年,但因為日本政府的百般抵賴使得兩國摩擦不斷。日本政客屢屢參拜靖國神社傷害東亞人民的感情,篡改教科書污曲歷史。今天我們再來回顧這場戰爭,表明了我們不忘教訓的態度,也能讓我們的青少年知道祖輩的付出,更珍惜當下的生活。 抗日戰爭的起始時間是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變,日軍武裝入侵中國東北。並向關內進軍由於東北義勇軍的牽制日軍主要精力指向關外,與國民黨簽訂不平等條約為全面侵華贏得了時間和經濟等多方面的準備)。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一般將這場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中國一般稱其為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戰爭時間約為八年,故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標誌着局部抗日戰爭的爆發。此後,不到一年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於1932年3月成立偽滿洲政權,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衝突。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中方的史料表明,在抗日戰爭中,保守估計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對外宣佈向盟軍投降,同時下令所有日本軍人停止一切戰爭行為。中國因此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抗日戰爭持續八年,雙方投入兵力數百萬,前後共進行上千次大大小小的廝殺。貿然談論不免以小失大,今天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一些我的淺薄陋見,這些也是我作為90後大學生對自己民族命運的最直接思考。

第一是國民黨的功過問題。眾所周知,抗戰時期國民黨是民國政權的執政者,也是抗戰的主要組織者。但其在抗戰初期的綏靖政策幾乎陷全民族於死地,甚至有資料顯示其政權核心蔣介石靠着出賣民族在東北的利益換來日本人的支持,在軍閥戰爭中得以上位。蔣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更是試圖同胞殘殺,妄想轉移國內壓力,打擊共產黨領導下的正義抗戰力量,幸而最終蔣在西安自食惡果,被愛國將領張學良與楊虎城兵諫,並在共產黨幫助下建立涵蓋全國各民族與階層的抗戰統一戰線。拋開起抗戰目的不説,國民黨在抗戰期間的付出與功績是巨大的,有資料顯示------可見國民黨領導下的軍隊是抗戰的主力軍,是正面戰場上的主要抗日者,我們應當肯定其功績。令人心寒的是國民黨老兵在新中國成立後並未受到公正的待遇,許多老兵沒有辦理軍人憑證,在建國後屢遭批鬥和打擊,甚至於淪落到討飯的地步。這對於我們青少年的愛國教育是大為不利的,跑開政治立場不説,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都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與優待。

第二是抗日戰爭對當下時局的影響。當下的中國要想崛起,中日關係始終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中國要想獲得優良的外界崛起環境,中日關係必須要實現正常化,如今中日的交往正如日本的國情--“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中日文化淵源深厚,相互經濟貿易量巨大,且分別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但兩國卻有着極不穩定極不成熟的政治互動。我們可以看到自兩國關係恢復正常來不斷有雙方領導人的融冰之旅,暖春之旅一類,但兩國關係始終晴雨不定,時常受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釣魚島等島嶼爭端影響。這對於中國的崛起是極為不利的,中國對於日本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戰爭,而是以絕對的實力優勢去征服。若中日開戰,那必定是與他人有益,且兩國之間將再無寧日,增添更多無益的歷史仇恨。這很考驗我們的當政者對於人民情感的引導以及國際博弈的手腕與技巧,源於中日間巨大的歷史仇恨,中日關係的走向也是接下來我們時代最值得關注,受人重視的焦點問題。

第三點是我們的國民對於日本的態度與中日關係的思考。每逢兩國摩擦期間國人必以打砸日貨,抵制日貨為發泄。中日兩國民間互相敵視着對方,特別是我們的青少年很難對日本有正確的認識,這對於接下來我國對於日本問題的經營是極為不利的。民眾太敏感反倒會限制當政者的操作空間。日本是一個進入後工業時代的發達國家,其國家體制與運作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參考的地方,對於日本我們應該抱着的態度是這樣的,首先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事實上我們也忘不掉歷史。其次我們應當正視現實,中國與日本在21世紀這樣一個高度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中是很不可能開戰的,中國真正的對手是美國而不是日本,爭取了日本,我們與美國的博弈反而更有勝算。這就帶給我們的教育者一個問題,怎樣向我們的年輕人講述歷史。我個人認為是這樣的,首先要加強抗日遺物遺蹟的保護,這是對歷史的尊重,也能方便我們的年輕人瞭解歷史真相,第二要加強對抗日神劇一類抹污抗日史實的作品的限制,給與我們的大眾更多瞭解歷史的優秀窗口。第三要立足當下,明確告訴我們的青少年中日兩國必然要有和諧的未來,要尊重歷史更要珍惜當下。

以上主要談了三點,總體來説我的思路是這樣,記憶與總結歷史都是為了尊重過去和活好當下,我們對於過去的精力應當多花在整理遺物與記錄事實上。對於當下則當抱着更理智的態度去生活。希望中日兩國的關係能更成熟和穩定,我們的民族也能獲得更優良的發展環境。

抗日戰爭給青年人的啟示論文篇3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扭轉了中國的國勢,古老國家得以重生。

近代中國從東亞中心的“天朝上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延續兩千多年的中華文明在列強的衝擊、掠奪和分割下風雨飄搖、支離破碎,日本宣稱在三個月之內滅亡中國,山河崩裂、天地改色,國家危在旦夕,中國的民族熱情和愛國能量在抗日御侮的大旗下前所未有的凝聚起來,在中國共產黨抗日統一戰線指引下,中國的青年作為國家的脊樑,戰鬥在抗日的各個戰場,投筆從戎、棄犁從戎、以筆為劍……竭盡血力以青春、智慧、意志、生命拯救了自己的國家,不僅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的奇蹟,也在世界史上留下了最光輝的色彩。

中華文明五千年,輝煌而綿長,蓋希臘羅馬,超埃及印度,有人説得益於獨特的地緣條件,有人以為是由於有早早成熟的思想,但最根本的還是中華的偉大活力!這活力,來自一代又一代充滿朝氣的青年。北京大學校長、西南聯大蔣夢麟,面對“炸彈像冰雹一樣從天空掉下”的殘酷場景,在潮濕的防空洞中這樣預言:“中國所走的路途相當迂曲,正像曲折的長江,但是她前進的方向始終未變。她日以繼夜,積年累月地向東奔流,在未來的無窮歲月中也將同樣地奔騰前進。不屈不撓的長江就是中國生活和文化的象徵。”昨天,國有大難看青年,今天,助國鼎興是青年,青年要成為扛鼎的力士,青年又將與國俱興,成為中華子民中最富成就者。這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高前浪。

中國夢中的青年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是什麼?給出了最好的回答: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國一道前進,服務人民、奉獻祖國,是當代中國青年的正確方向。這就要求青年要做知行合一者,有激情、有理想、有行動。一沓綱領抵不過一個具體的行動,青年要從坐而論道轉為起而行之,做國家的建設者、保衞者、創新者。成為為富強、文明的國家理想而盡己所能的建設者;成為中國國家利益和安全的保衞者和世界和平的保衞者;成為為國家和世界注入新的活力和推動力的創新者。

在國家存亡、民族榮辱的考驗中,中國青年向國家、向歷史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那是一個風雨如晦的年代,那是一個羣星璀璨的年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優秀代表,每一代人都會有自己的新的作為。沈從文1938年在《給青年朋友》中寫到:“盼望青年朋友,相信青年朋友,從本身起始來努力,作一個人,作一箇中國當前所需要的國民……建立一個標準,一種模範,由此出發,再説愛國,救國,建國。”中華民族涅盤需要青年的浴火重生,在思想觀念、精神狀態、行動方式方面具有更寬廣的世界胸懷,能感知世界、感悟世界、感召世界。

感知世界,就是眼裏有世界,心裏有天下,能夠知道天下大事,預判天下大勢。《孫子兵法·謀攻篇》中:“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近代中國由上至下的閉目塞聽是衰敗的主要原因。道光皇帝在鴉片戰爭打完後還不知道英國在哪裏。對世界的茫然無知一開始就註定了戰爭的結局。中日甲午戰爭前,中國對日本的瞭解是非常有限的,可謂“只一衣帶水,便隔十重霧”,相反,日本對於中國可謂費盡心機、瞭如指掌。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之前,有很多號稱中國通的人,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幾乎比中國人自己還了解,甚至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比中國軍隊自己用的還準確,研究中國的各種書籍資料紛繁多樣,這些有針對性的準備使得他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今天與近代相比,中國已經不是東方的中國,不是歐亞大陸的中國,而是世界的中國,全球的中國。中國的命運和世界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亞馬遜河的一隻蝴蝶抖動翅膀真有可能使長江漲水。在地理大發現時代誰先發現新世界,誰就先發展先強大,誰就有可能成為地球之王。現在是對世界感知得全面,感知得深刻,才能把握世界規律。這就要求中國青年不僅僅看到世界的表面,還要看到世界的更深層次;不僅能看到靜態的世界,還要能看到動態的全球。

感悟世界,就是善於學習世界的先進技術、文化、思想。只有善於學習的國家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間。近代以來世界科學中心依次從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到了美國。世界科學中心的轉移本質上就是學習能力的轉移。二戰時期,美國吸納了全世界的優秀科學家,從此成為一個不僅有愛迪生,還有愛因斯坦的國家,從一個仰視歐洲科學的國家轉變為容納歐洲科學家的國家,從而迅速成為世界科學中心。感悟世界的敏鋭度決定了發展的高度。國家是如此,個人也是如此。馬漢研究英國在拿破崙時代中獲得海上霸權的歷史,振聾發聵地為美國提出了一條走出孤立主義走向海洋的道路。1920xx年,毛澤東26歲,他創辦了《湘江評論》並發表創刊宣言。在宣言中毛澤東指出:“世界什麼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麼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並號召“由強權得自由”。這樣洞察世界大勢的判斷得到了李大釗很高的評價,被《晨報》認為“魄力非常充足”。在全球化時代,技術日新月異、政治瞬息變化,今天的青年需要更寬廣的世界視野、更深厚的科學知識以及更強的俯身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負青春不負國家。

感召世界,就是在感知、感悟的基礎上達到感召世界的新境界,形成吸引世界新的中華軟實力。在歷史上我們曾經長期感召世界。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為文明強盛的國家,不僅首都長安是國際大都會,而且全國各地都有來自國外的“僑民”定居,僅廣州一城的西洋僑民就有二十萬人以上。唐朝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外,還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僅日本的官派公費留學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幾百人。13世紀,來自意大利的馬可波羅在中國遊歷了20xx年,回到威尼斯後,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17世紀德國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科學家萊布尼茨高度評價了中國文化,認為中國的知識是“一種不可估量的財富”,他認為歐洲應該向中國學習,竭力計劃在法國、德國、奧地利、俄羅斯設立有中國研究部門的學士院。在18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眼裏,中國是近乎完美的,他説:“在歐洲,我們沒有一個民族的古老文化可以證明是能和中華帝國相媲美的。”20世紀英國哲學家、數學家羅素在他寫的《中國問題》書中有一句感動世界的話:當一個國家強大得不想去侵略別國,那麼,這個國家就叫中國。中華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人類的一顆璀璨明珠,今天應該讓她的光芒照耀得更亮更遠。

法國曆史學家托克維爾曾精闢地分析過大國與小國的不同。他極具洞見地指出:“小國的目標是國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國則註定要創造偉大和永恆,同時承擔責任和痛苦。”大國的青年因此得承擔更大的責任。今天的世界,需要中國走出內斂式的自我發展,已經到了破除強必然霸的迷夢的時刻,到了中國走回自身的時刻,到了中國承擔與之能力、地位相應的世界責任的時刻。

70多年前,林徽因以血淚寫了詩歌《哭三弟恆》,來祭奠1941年空戰中犧牲的弟弟:“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那不朽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

此時,讓我們為青春,為國家再讀讀、再想想、再出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4rmrk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