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論學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轉移

論學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轉移

德育方法是實現德育目標,完成德育任務的途徑和手段,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橋樑。在以往的學校德育工作中,受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與學生在德育教學中的地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學校教師居於重心地位,學生處於從屬地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當代中國小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面臨着一個改革開放,價值取向多元化的複雜的社會環境。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傳遞,輕思考,忽視了道德選擇和澄清能力的培養;當代中國小生自我意識、民主意識增強,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輸,輕交流,習慣於‘我説你聽……,缺乏平等對話和情感溝通;青少年道德觀的建立,行為規範的養成,既需要靜態的曉之以理,更需要動態的品德踐行,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説教,輕交流,忽視了德育過程中由知到行的轉化環節;青少年兒童良好人格和道德習慣的養成,既有賴於嚴格的要求和紀律約束,更有賴於學生自身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堅持不懈的自律慎獨,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輕內修。

論學校德育方法的重心轉移

忽視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青少年兒童的道德成長與身體成長一樣,需要從多渠道汲取營養,而我們的德育方法往往滿足於開設了多少德育課程,開展了多少次主題活動,重顯性、輕隱性,忽視了發揮教師示範、自然陶冶、校園文化、學科滲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要求學校教育培養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敢想敢幹,富於創造的新型人才。傳統的德育方法體系與這一要求很不相稱。要想順應社會發展,真正實現德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使命,必須對現有的德育模式進行改革和調整。筆者認為,學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轉移應是改革和調整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面對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現實,培養道德主體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體是在道德活動中具有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確立,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多元利益主體共生的社會局面,使得人們的價值取向趨於多元化。積極的與消極的,傳統的與現代的,東方的與西方的,多種價值觀並存是當前社會價值體系的總特徵。教育是培養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德育是塑造主體靈魂的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導學生接受社會主導價值觀,使其學會在紛繁複雜的價值現象面前作出正確選擇。當社會的價值導向比較單一時,學校德育通過制定道德規範,宣傳唯一的價值觀,向學生灌輸價值準則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對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現實,學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進行道德教育就難以奏效了。

從教師方面看,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思想、新觀念和新問題層出不窮。許多新的思想觀點,不但學生聞所未聞,就是教師也頗感生疏。受教師生活時空和個人品質的限制,教師並不能夠完全幫助學生順利解決所有的道德難題。而且社會道德本來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教師也需要認真學習和深刻思考,需要進行自我批判和選擇。教師很難做到“先知先覺”,很難達到絕對正確。像以往那樣由教師代替學生作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做法,恐怕過於簡單了。對教師個人來説,也未免強人所難。

從學生方面看,當代青少年處於一個多元、開放、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在道德發展、價值選擇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臨着多元選擇。青少年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我判斷、自我抉擇、自我控制和自覺成長。這是道德主體必備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當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為道德主體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當前學生的主導性道德需要已經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獲得轉到注重道德尊嚴的確立。道德生活的主體性日益受到重視。求異性和主體性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性,競爭與效益要求人們獨立自主,大膽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取勝。缺乏創造,人云亦云的主體只能在競爭中失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呼喚着人的主體性的解放,也催發了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當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價值選擇中較強的主體意識,強烈的主體需要正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為學校教育培養道德主體提供了主觀前提。從社會方面看,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引發了教育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國家、集體、個人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對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內容上和層次上的不同。國家要求教育培養“經濟人”和“政治人”,集體要求教育培養“組織人”,個體則想通過教育使自己成為“主體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從本質上看,三者是統一的。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一個統一的過程,二者密不可分,互為因果。個體既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社會歷史的生成物。沒有個體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就無所謂社會歷史的發展。主體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社會總體道德的進步歸根到底取決於每一個道德主體的覺醒與發展。培養道德主體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成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走向文明,創造輝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學習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以學生為重心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走向

實現現代化,正成為當代中國不可阻擋的潮流。社會的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依託於教育的現代化。現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學習社會和終身教育。傳統教育觀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準備,今天受教育為的是明天謀生。教育成為界定未來身份的階梯,壘砌這些階梯的材料就是知識。學生通過學知識、記知識、考知識逐級獲得高學歷,保證今後擁有優越地位。知識學習是貫穿傳統教育始終的主題。現代教育觀摒棄了以知識為核心的傳統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識,主張終身學習,即生活本身就是學習。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準備,教育就是生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獻中清楚地表明“終身學習始於生,止於死”。“學習為人們所必需,但並非總要受教於他人,學習將貫穿於人的整個一生。這是未來學習社會的起碼要求。”②在學習社會中,學習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積累知識,以備今後使用。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們度過閒暇、開發潛能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很顯然,傳統教育觀以知識為核心,現代教育觀以人為核心。以知識為核心必然強調“教”,教育的重點通常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知識的內容本身。以人為核心,必然強調“學”,教育的重點是學習者本身,因為學習是學習者的行為。由強調“教”轉為強調“學”,“這種轉變看起來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卻具有極深刻的意義。……它充分考慮到學習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點在於學習的過程和結果。”③“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瞭解、鼓舞。”④

這説明,教育核心的轉變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從教師轉向學生。另外,現代教育以人為核心,實質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開發人的潛能為核心。學生的學習重點不再是掌握知識,而是學會做人,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學會過道德的生活。這樣的教育目的必然帶來學校課程和教育內容的變化。知識課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技能課、修養課和實踐課會明顯增加。目的在於使學生提高能力和修養,善於實踐。教育內容方面的變化是:僵死的、陳舊的知識會大幅度削減,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增長見識,身體力行的教育內容會大大增加。課程和教育內容的變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應調整。技能課、修養課和實踐課必須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實踐,實際操作。在實踐中,在與人交往中,在解決困難中,促使學生學會分辨、積極思考、增加體驗、積累經驗。

總之,現代學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須轉向學生,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長,它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剩餘時間,使人們可以從事生產以外的其它社會活動。……人們可以在生產以外較全面地發展。因此,教育不僅是勞動力的教育,而且還應是社會主體人的教育;教育不僅是生產者的教育,還應是消費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實學生重心地位,學校德育應作出相應的調整

(一)落實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單向灌輸向平等交流轉變

落實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師與學生教育觀的轉變。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隨着社會發展步代的加快,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和提高。教師要敢於承認自己在某些問題上不如學生。充分認可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們在某些問題的認識上有超過自己的思考,主動與學生交流,虛心接受學生意見,與學生平等溝通,共同提高。學生要消除對教師、對家長的依賴思想。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個人道德生活的主體,以對本人負責的態度和責任感,主動進行道德學習,自覺磨鍊道德意志,積極投身道德實踐。以一種積極進娶自覺成長的生活觀,與教師相互探討,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這樣的德育觀為指導,學校德育方法可以採取民主對話、主題辯論、質疑答疑、師生研討、情感溝通、心理諮詢、兩難問題抉擇、價值觀辨析等方法。總體特徵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調動雙方積極性,以情感為紐帶,通過雙向互動,實現道德的共同進步。

(二)落實德育實踐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

道德品質的形成動力來源於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產生於具體的生活實踐。脱離實踐,學生的道德需要就會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質由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共同組成。行為是一個關鍵因素,是道德品質的落腳點。如果道德教育僅僅滿足於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卻不能使學生付諸於道德行為,這樣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廢、收效甚微。學校道德教育必須重視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以往學校德育往往侷限於課堂教學,滿足於講解道德知識,對學生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培養相對薄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道德認識不少,道德行為卻不多。改變這種局面,學校德育必須打破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開發、推行多種多樣立體化、開放式的德育模式。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投身於火熱的社會生活,體驗複雜多變的社會道德情境,嘗試進行道德抉擇。學生在與人交往中體驗情感,在克服困難中磨鍊意志,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履行道德行為。

總之,今後的學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閉的課堂,因為無論是德育理論還是社會生活都要求學生以具體的道德行為體現道德品質,參與道德生活。落實德育實踐化,學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實踐環節。具體方法可以是:讓學生擔任班級幹部、參與學校管理、負責學校事務、參與社會服務、承擔社會義務、討論社會事件、學軍、學農、野營拉練、城鄉“留學”(城市學生到鄉村學習,鄉村學生到城市學習)等。總體特徵是:學生是實踐的主體,從設計到聯繫,從實施到組織都要發揮學生的作用,最好是學生自己組織,自覺走向社會,教師主要起指導、建議、創造條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實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傳遞知識向塑造人格轉變

我國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説:“傳授點文化科學知識,而忽視培養的方向,這樣的教育是失敗。”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儘管這一目標對具體人來説,有些理想主義色彩。但正是這種理想,激勵着人們發奮苦讀,改革創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德育談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納入了“應試教育”的軌道,單純傳遞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和諧人格的培養。其結果是高分低能者隨處可見,知識高深卻缺乏道德者隨處可見。一個人僅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對於一個國家的教育來説,僅僅傳授知識也是遠遠不夠的。

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漠視靈魂的塑造,這個民族肯定沒有希望。學校德育承擔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歷史使命。當代青少年人格素質的好壞直接關係到21世紀中國走向何方。每一個成年人,尤其是學校教師,具有不可推御的責任。務必使我們的青年一代擁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儘快使學校德育走出單純傳遞知識的誤區,以塑造健全人格為目標,是今後學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圍繞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質教育的教改方向,學校德育方法可以考慮以下具體方式:生活輔導、心理諮詢、挫折訓練、角色扮演、人際交往訓練、藝術陶冶、榜樣模仿、偶像分析等等。總體特徵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自我選擇、自我判斷、自我控制、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做“四有”新人。

標籤: 學校德育 重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4r9jo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