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學校工作計劃 >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通用17篇)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通用17篇)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

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搞好以學校為基地的課程創新,特別是校本課程的規劃研究,我校在專家的指導和學校骨幹教師的參與下,經過對校本課程的規劃反覆研究、探討以及嘗試,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規方案。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通用17篇)

一、現狀分析

甌海區實驗國小目前已形成了以心理健康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與藝術特色教育等為主的特色校本課程。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學校初步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併成功開展了課外心理實踐活動,使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學校1大特色。29xx年6月底,中央教科所心理研究部主任孟萬金博士親臨我校考察指導學校心理工作時,肯定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經走到全國的前列,並邀請我校向全國介紹建立經驗。29xx年12月23日,全國首屆心理健康教育現場會在我校舉行,我校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榮譽稱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校重點開發的課程,我校先以1個實驗段,2個班為試點,至今已在3至6年級全面開花,所有班主任擔任課程,每班配備兩至三名指導師,充分發揮教師的團結協作精神,以骨幹教師帶動所有任教教師;學校還十分重視藝術教育工作,加大對藝術教育硬體投入,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大力發展藝術教育,以藝促智,以藝冶德,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以藝術團為陳地,以藝術節為載體,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在育人中的獨特作用,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提高,成為我校的1大特色。學校已成功申報了溫州市藝術特色學校。學校這些校本特色教育樹立起了學校良好的品牌形象。

但這些校本課程沒有1個強有力的統帥作為支撐,學校開發校本課程總體現狀如下:

因此,在學校確定了以“積極教育”為辦學理念的前提下,勢必要進1步對這些特色課程做一定的修正,同時開發出更多的體現辦學理念的系列校本課程。

二、總體目標:

(一)行動目標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的1大特色。學校在鞏固原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基礎上,將加強積極心理學理論在學校心理輔導方面的作用,深化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內涵,豐富學校心理輔導的形式與途徑,使學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增進其積極體驗;學校的另1大特色藝術教育在繼續鞏固並提高的同時,也將致力於讓學生體驗藝術中的積極元素。因此,學校將努力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與藝術教育中的積極因素,形成積極鮮明的課程特色,除此之外,學校開設的其它新的課程也將以“積極體驗”作為其主旋律,以更好地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錘鍊學生的積極品質。

(二)行動策略

1.明確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學校課程開發要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同時彰顯學校辦學理念,以此突顯學校的課程特色。因此,學校的課程理念就是要在“積極教育”的辦學理念統帥之下,讓課程成為學生享受教育的主體。明晰了學校的課程理念,校本課程的開發、設定與評價等才有了依據。

2.整體規劃學校課程,形成學校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學校要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根據校本實際制定學校整體課程的規劃,研製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編制學校課程開發方案,形成具有特色的課程體系,並具體組織與管理校本課程的實施。同時,學校還要規範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各項措施與制度,使校本課程的開發更具系統性、科學性,最終保障有多種課程開發主體參與,運用不同課程開發方式,開發出不同型別的校本課程。

3.加強校本課程開發

(1)把學生的發展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出發點和歸宿

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在課程資源的選擇方面應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因此,校本課程的開發應著眼於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諸方面的學習與發展創造條件。特別是在“積極教育”辦學理念的指導下,要增強校本課程的個性化、童趣味,讓我們的校本課程充滿活力。

(2)拓展學校已有課程資源的積極元素

積極的課程文化要求我們充分拓展學校已有的課程資源的積極元素,突出學校課程的傳統特色。

三、校本課程計劃

校本課程結構與課程門類:略

四、組織實施

1.課程老師分析學情,確定目標,選擇內容,撰寫《課程綱要》,交課程領導小組審議。

2.每次課前備出簡案,領導小組定期檢查、督促。

3.每次上課時間,領導小組進行檢查,登記上課人數,檢查課堂紀律,瞭解教學內容,切實保證校本課程質量。

4.針對課程實施中的具體問題,定期召開校本課程教師的研討會,進行總結、交流、探討,確保課程內容順利實施。

5.每期召開一次學生、家長代表會議,傾聽他們對課程內容及實施的意見,並反饋給上課老師。修訂、完善課程內容,調整實施方法。

6.對個別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困難,課程領導小組及時給予引導、幫助,共同商量解決辦法。

7.每期末教師對自己執教的課程進行自我評價、總結經驗、撰寫論文。

五、評價措施

1.對學生的評價

①制定《校本課程評價方案》,從“課前準備、參與態度、知識技能掌握、階段成果展示”四方面進行綜合測評。

2.對教師的評價

①每一堂課都有簡案,內容和形式受學生喜歡。

②認真登記學生出缺勤,課堂組織紀律較好,不讓1個學生流失在課堂外。

③課堂實施中隨時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及效果,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方法。

④期末按評價標準,對每個學生學習情況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⑤制定校本課程獎勵制度,對參與積極,成績顯著的老師給予適當獎勵。

六、保障措施

1.學校有堅定明確的“積極教育”辦學理念和發展方向。

2.學校組成以校長為核心的校本課程規劃組織機構,群策群力,民主開放。

3.經常組織學習和培訓,促進教師課程知識和技能的不斷提高。

4.學校制度一系列校本課程管理制度和改進制度,建立校本課程內部監督機制。

5.定期進行課程的教和學的評價,推進其深入持久進行。

6.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研究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援。

七.校本課程研究組織機構

1.校本課程領導小組

組長:潘春波

組員:張林勇、陳淑

2.校本課程管理辦公室

科研指導中心:負責課程實施的設計指導和理論指導

教學指導中心:負責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

德育指導中心:負責學生管理

3.實驗課題實施小組

組長:潘春波

副組長:張林勇、陳淑

組員:孫丹、曾雙霜、葉凱、黃明初、項小燕、徐鋒、何少敏、張曉和、陳建雲、鄭愛芳、範彩蓮、餘慧慧、林海潔、金海躍、陳玉榮、朱娜、林益莉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2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重要補充,是學校課程開發與建設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凸現辦學特色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對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選擇與發展需求具有重要價值,體現著對人的高規格培養。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以及《山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方案(試行)》等精神,依據學校實際,對學生的發展需要進行科學的評估分析,特制訂本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一、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課程是為學生而生的,滿足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興趣和需求是校本課程開發最根本的關注點。“一所好的學校不應當規定人的發展道路,而應該是1個能夠讓學生實現夢想的地方。”學校就其本質而言就是1種讓學生在其中不斷完善、成長的環境,學校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按照教育規律、人的成長規律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創造1種最適合學生的生態環境。智慧優勢的差異性必然要求課程的多樣性,“和而不同”反映了對人的尊重,建立和諧的課程體系在促進學生充分發展的同時,也必然賦予課程以生命力。

(一)需求

無棣一中已有60年的歷史,隨社會發展和課程改革,以建立師生的幸福人身為學校的理想,學校極為重視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同時又注重立足學生今天的發展設計,使學生明天的發展總是建立在今天的基礎上,並且通過實現學生素質的培養,夯實學生髮展的根基,真正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每一名學生就是1個豐富多彩的生命個體,其成長背景、發展經歷、素質構成,各有所長。現代社會的學生素質全面,競爭意識強,個性突出。這是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根本點。面對這樣1個群體,我們既要讓學生通過課程獲得更高的知識和思維能力,更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發展、學會創新;既要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所需要的特色素質,更要讓學生學會尊重、繼承傳統、懂得關愛、習得文明。

學科教研組、集備組、教師必須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群體,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座談等多樣的調研形式,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走進學生,瞭解學生所需,掌握學情,有針對性的開發相關校本課程。

教師和學生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是課程構成的最為重要的元素。教師是教育的核心,是課程開發與建設的主體,是保障學校發展、學生髮展最根本的力量。進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既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教育研究的發展需要。教師可以通過課程將自己的興趣或優勢智慧付諸於教學實踐,拓展研究領域,也可以通過這樣1個平臺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與人生價值。

(二)可能性

1、無棣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名勝古蹟薈萃,田園風景秀美。(“8大景”聞名遐邇,禹貢碣石山、大口河旅遊風景區、海豐塔、秦臺、漢壘、光武城、清代高等國小堂、魏王豹墓及清代金石學家吳式芬故居等景點古韻猶存,新姿甫綻。登碣石山,可直觀滄海;漫步黃金海岸,可嬉水衝浪。

歷史上流傳於無棣的民間藝術,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清末、民國年間,河北省的竹板書、西河大鼓和摔韁調等曲藝形式相繼傳入無棣縣。無棣被稱為魯北“鼓書之鄉”。

無棣人文始著於夏商,唐季有聲,宋元繼起,至明清兩代而極盛,掇英擷秀,科甲如林,賢相名卿方伯聯第。後唐李愚明宗時為相,以書說韓建傳於世;北宋李之儀,文比蘇秦,書若黃米,翰苑巨擘,一代宗師;明太宰楊巍,宦績揚名中外,文章稱奇今古,與同為無棣籍的王佐、谷中虛聯稱同朝三部尚書(戶部、吏部、兵部),名載國史;清代以吳式芬為代表的“海豐吳氏”家族,有“進士世家”“尚書門第”之稱,清代十朝為宦,榮授“七巡撫八侍郎九封光祿,三翰林五資政十朝邦禁”之美譽,吳氏著述豐實,“家乘萬卷”,與濰縣陳介祺“家藏萬印”並冠齊魯。中國近代名人大辭典,就錄入無棣歷史名人十人,諸如北洋大臣吳重熹、兩廣總督張鳴岐、山東督軍張樹元、抗日將領馮安邦、鋤奸部長徐尚武、模範專員石景芳、三邊政委丁洪澤、同盟會員楊虎臣等。歷數當代名人還有京昆耆宿李洪春、鼓界泰斗劉田利、武術名流姜綬青、電腦博士王申培、建築設計大師張鎛、著名中國國畫家李山等。

豐富的文化遺產,日新月異的經濟建設,都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了可能性。

2、學校發展

學校在推進課程改革中逐漸形成以課堂教學為基礎,以課程建設為抓手,以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發展思路,也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課程開發體系與模式。學校鼓勵全體教師積極開設校本課程,從教師專業化發展、教研組團隊建設、課時補助、制度管理、評優推薦、後勤保障等諸多方面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建設提供更加積極、民主的大環境。

3、藉助社會資源拓展課程領域。學生家長、周邊資源、地域文化、地方特色、民間藝人、社會名人、社會團體等均可作為課程資源,可以建立“社會資源類課程資源庫”。

4、注重課堂生成資源的收集、利用與再開發。最大化的儲存教學過程,注意收集、整理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文字、圖片、視訊等資源均可成為後續課程開發與建設的寶貴資源。

5、重視網路資源的獲取,發揮教育部落格、教育網站等網路媒體技術的資源優勢,學校網站、教育系統資源網站均可成為課程開發的資源。

6、目前我校教學區、辦公區、藝術樓、操場、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實驗樓、宿舍、食堂等校內區域設施齊全,均可成為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資源保障,當然我們也積極倡導教師創造性的開發或使用相關場地開設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

二、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總體目標

20xx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20xx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又提出,“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學校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保障。現階段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範圍主要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中的選修Ⅱ部分。校本課程是與國家、地方課程並列的課程型別,具有獨立的價值,並且有著明確的比例配置,任何人不得剝奪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權利。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總體目標

在素質教育的探索中,我們突出強調“以人為本”的核心教育價值理念。以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為支撐,根據教育全球化及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學校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為價值取向,按照基礎教育的定位、人的成長髮展規律及本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身心健康素養、自我認知和生存能力等基礎素質。

三、校本課程的開發設想

(一)開發主體:

教師個人(包括後勤工作人員)、備課組、教師全體、校內外合作、學生以及師生合作等。提倡“1+1”模式,即任課教師承擔一門學科的教學,有能力的再開發一門校本課程,原則上誰開發隨承擔實施。

(二)課程主題:

(1)反映學生興趣、特長、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等個性發展的主題;

(2)反映時代發展需要人的新的素質如理財、表達、合作、寬容、創新等方面的主題;

(3)反映學校特色發展的主題;

(4)反映民族、民俗、社群、環境等地方文化與自然的主題。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型別

我校校本課程目前主要規劃為8類,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類別選擇開發相應的校本課程或者進行課程改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智慧興趣跨學科、跨領域開設校本課程。

主要分類如下:

科學激趣類、藝體技能類、人文素養類、語言工具類、技術類、學科拓展類、體驗感悟類、文化交流類課程等

(四)開發的課程,必須填寫《無棣一中校本課程申請表》,由校本課程評審委員會評審,確定是否納入實施程式。

學校原有的校本課程,經過加工修改,原創者可以繼續申報。

四、校本課程的實施與常規管理

每一門校本課程必須包含相關的課程規劃、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的實施與評價以及課程資源的分析與利用等課程元素。

(一)校本課程的實施

校本課程在基於課程目標的前提下,採用多樣化的實施方式。由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組織實施。

1、課程教學處和年級組面向家長和學生要精心組織課程推介會,詳細介紹學校課程的特點及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功能。注重引導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地優勢智慧,幫助確立發展的欲求。

2、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選擇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安排與學分要求

1、每門校本課程課時安排一般為每週1課時,總課時為18課時。

2、《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規定,每個畢業生的最低學分為144,其中必修學分為116,選修Ⅰ學分至少為22,選修Ⅱ學分至少為6。學校課程(選修學分ii)的設定要採取模組方式,每個模組設計為18學時1學分,或36學時2學分。學校至少應實際開出18學分的學校課程。

3、每個學生每學年至少必須修滿兩個學分且至少選修兩門校本課程,並記入學生檔案。

(三)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

1、年級組

(1)各年級組有責任分階段規劃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其校本課程的數量與質量是年級組千分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

(2)各年級組所開校本課程按規範必須做到“六有”:有課程目標、課程計劃、有課前教案、有科學而可行的教學設計、有實施方法及評價辦法。

(3)各年級必須開出足以滿足本年級學生需求量的學校選修課程。鼓勵以合作的形式開設相關課程。

2、教師層面

(1)開設的校本課程要建立在學生問卷調查基礎上,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興趣和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課程,提高教學服務質量。

(2)教師不得自行調課、代課、停課;不得私自更改上課時間、地點。

(3)教師必須自覺遵守核定課時量,不得違規擅自增加或減少課時,以免造成學生課時負擔或管理鬆散。

(4)任課教師向課程教學處提供學生百分制的原始成績,其中平時成績佔40%,學生上課缺勤三次以上,本門選修課程將不記學分。

(5)每門選修課要注重課程過程資源的收集、歸類、整理,建立齊全的電子檔案。開設一段時間後,要形成完善的課程綱要,逐漸向精品化課程發展。

3、學生層面

(1)學生根據學校課程一覽表進行選課,填寫選課申請。學生一旦確定選修的學校課程,則不得隨意更改或退出。學生如想改換選修校本課程,必須向年級組提交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進班聽課,記入學分。

(2)校本課程原則上需報名不少30人才准予開課;超過75人要分班教學。中途學生流失而造成人數低於底線,則該課程終止。

(3)遵守學校課程課堂常規管理,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注重過程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4)學生如果在選修校本課程過程中遇到不滿意的情況,有權向年級組投訴或通過《選修課反饋單》向年級組反映。

五、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應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儲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導處通過聽課、查閱教師記錄、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教師考核,記入校本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習的成果。學生成果通過實踐創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六、校本課程的保障

(一)組織保障

為加強校本課程的管理與研究,特成立“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對申報校本課程的審批、常規管理、教學考評、特色課程的認定等工作。

“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成員構成:校長、副校長、教學處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年級組長、備課組長、校內外專家、家長代表等組成。

常規管理一般由學校課程教學處負責,各年級組為執行落實部門,教師為開發主體。定期對校本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評估、檢查、反饋、評價,及時調整和改進,確保校本課程的開課質量,保證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有序性、科學性。

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對高中三年課程進行總體設計、規劃、統籌,對校本課程進行審批。

(二)制度保障

1、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制定並公示《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2、各年級組制定“年級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3、教師根據教研組制定的“年級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專案,在每學期期末考試前一星期向“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申報下學期選修課程,進行《校本課程申報表》以及課程綱要的提交,以便審批。

課程綱要一般包括:

(1)一般專案:課程名稱、開發者、課程型別、物件、課時、時期等

(2)課程要素: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

(3)課程實施所需要的條件或資源

4、審批

由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負責初審,並提出意見。通過稽核後,全校公示。並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課題選擇。試行一星期後,學生可以申請繼續選修或改修。

5、一旦審批通過並在網上完成學生選修報名,教師必須如期開課,不得無故廢止課程或隨意更改既定課程內容計劃,以免影響學生的課程選擇。申報審批時限截止後,不再受理該學期課程申報專案。

6、開發校本課程和開發校本課程並通過課程管理委員會評審的,分別計入教師考核,並評選優秀校本課程,學校頒發證書。執教教師計入工作量。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3

我校於20xx年秋季與全區中國小一樣全面使用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兩綱”教育精神和市區上級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有效推進我校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以不斷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學校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強調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服從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學設計上,側重要學什麼?怎樣學?學的效果如何?是否嚴格發揮教學五環節的作用?化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展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樹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識主體和發展主體的思想,致力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迴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幸福指數,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強調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二、學校課程實施的總體目標

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廣泛開展以“享受教育”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突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構建愉快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既面向全體,又分層實施,注重對學困生的有效幫助。以博愛的精神薰陶人,以博學的追求激勵人,以博樂的心情諧和人,主張立德樹人,樂學創新。

三、學校課程實施的具體行動

(一)樹立基本的課程理念

1、圍繞義務教育課程目標,以學生為本,以“享受教育”為主題,培育具有博愛之思想、博學之追求、博樂之心態,營造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並獲得學習經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追求教育民主與公平,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能力。保障基礎性課程的實施,強調多元性、選擇性的拓展探究課程實施,體現德、智、體、美、勞諸育的統整性與滲透性、以滿足學生主動發展的多樣與和諧的需求。

(二)制訂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

1、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逐步完善學校課程的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絡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立足於“自主、合作、體驗、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的研究,逐步構建並完善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學校課程結構,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較為理想的課程環境。

3、實行多元評價方式,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重激勵促進元素,豐富和完善“享受教育”主題。

(三)學校課程的基本結構

(四)學校課程建設的主要舉措

1、成立由校長負責之下的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規範和指導教師執行和開發學校課程的程式與管理,加大對教師課程開展能力的培養。

3、有計劃、有重點研發拓展型課程、基礎型體驗性學習課程和拓展興趣型團隊合作學習課程,為學生提供選擇學習的平臺。

4、建立學校課程評價制度,強化課程管理,確保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高質量。

四、學校教學改革的主要舉措

1、組織學習課程標準,認真組織學校全體教師開展校本教研,用校本教研促進學校教學改革,以教學質量標準為基準,規範日常教學行為。

2、明確教研組、備課組、骨幹教師、一般教師的教學任務。

3、發揮教師潛能,倡導校本化與個人化相結合的實踐與創新。

4、加大貫徹教學管理制度的力度,重視學校教育教學評價制度的建設。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4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教師專業的發展,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舞臺。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方案,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一、開本課程開發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體現“促進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文化的薰陶,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經驗,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化的聯絡,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增強建設家鄉的責任感;通過學生自主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根據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本鎮、本校實際,制定本校校本課程的開發主要目標如下:

1、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瞭解家鄉的鄉土文化,吸收鄉土文化的營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3、能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時間能力,提供學生的科學素養。

4、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展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

5、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學習單元分別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表現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

校本課程是為了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動作技能、人文情懷的發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根據本土實踐,我校校本課程建設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課程內容的鄉土性。

教材植根於顯示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境為學習研究物件,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際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便於學習操作。

2、教學方法的活動性。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

3、課程本身的開放性。

課程的開發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展、課程在開發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四、校本課程編制的原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力求遵循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2、開放性原則;

3、量力而行原則;

4、個性化原則。

五、校本課程的內容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對校本課程資源進行評估與選擇,根據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拓展的原則,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特點和需要。在充分根據學校課程資源和地方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旨在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化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

1、開發學校教師資源。

2、譚坊鎮校外教育資源豐富,根據本鎮實際,以家鄉地理-家鄉歷史-家鄉經濟-家鄉人物-家鄉旅遊-家鄉文化-家鄉特產為體系,介紹家鄉的地貌風情,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充分利用家鄉的資源開發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

六、校本課程開設計劃

全校各年級結合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結合教師個人素質、學生年齡特點等逐步實施,並在實施中完善,總結經驗。一般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安排在興趣活動課進行,具體教學時間一般是每週一節課,也可以進行集中安排(如春遊、秋遊、考察等)。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課任教師組織教學。大型活動,則由學校統一安排。

七、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由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兼),教導處具體負責校本課程的檢查和評價工作。

2、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學業水平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科目學習的學習效果。

4、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體系將體現: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個體主動化;評價方式質性化;評價行為日常化;評價結果效益化。

八、做好校本課程的管理

1、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2、鼓勵每位具備校本課程開發能力的教師自主申報開發課程,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根據教師所申報課程,對學生興趣、特長、需求進行調查,確定開發專案。

4、校本課程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制定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5、組織實施,落實實施計劃。

6、每學期校本課程領導小組組織對校本課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並給予適當獎勵。

7、加強校本課程及教輔材料、學具等設施的管理。

8、加強校本課程檔案建設,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蒐集整理,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創新體現學校“以人為本,追求師生共同發展”辦學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原則整體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立足自我,以“基礎性、多樣性、綜合性”為開發原則,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創造性的實施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提高課程的適應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成長;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不斷髮展;實現學校的課程創新,促進學校辦學特色的日益鮮明。

二、組織措施

以民主、開放、科學、合作精神原則成立學校課程委員會。課程管理委員會由校長任主任,學校各部門負責人、教師、學生家長、有關教育專家、社群人士等為委員。課程管理委員會下設如下機構:

1.校本課程開發工作領導小組

2.校本課程稽核工作領導小組

3.校本課程實施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組織制定《校本課程規劃方案》、《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和各學期校本課程實施計劃。直接領導下轄各工作小組,協調與家長委員會、社群等有關部門機構的關係,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審議、實施和評價。

三、課程開發範圍與目標

1.校本課程開發的範圍

結合學校課程建設需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範圍主要在以下4個方面:一是學科拓展系列;二是綜合實踐活動系列;三是以“傳統老遊戲”為主的體育健身系列;四是文學藝術系列。

2.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①校本課程開發目標

20xx年上半年,學校採取積極措施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期準備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資源、環境狀況和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等);全體任課老師至少完成1個《課程綱要》。用半年的時間基本形成能滿足20xx年下半年課程實施需要的一套校本課程體系。通過三年努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創新學校課程建設,促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②教師專業發展目標

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形成一支勤鑽研、會合作、能奉獻業務精良,一專多能,有較強課程建設能力的教師隊伍。

③學生個性發展目標

學會選擇;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接受老師的選科指導,自行設計促進自己個性特長得到最佳發展的選科學習計劃。能比較恰當的評價自己和同伴。

四、開發策略

1.統一共識,明確職責

全體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觀、師生觀。明確學校教育共同體(包括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會各屆同仁等)就是學校課程建設的決策共同體。深刻認識校本課程的性質、特點、功能、作用,熟悉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程式與策略,確立自身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學校整體課程建設能力。

校長作為學校課程建設第一決策者、第一責任人,將按照國家的教育政策,為全校學生的最好發展、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作出課程規劃及其他決定;教師將根據國家課程標準或其他課程檔案,在自己的專業活動範圍內,從專業發展的高度,關注教育物件的需要,作出相關課程設計及其他決定,適時拿出《課程綱要》。學校將創造條件讓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課程事務,如瞭解課程、評價課程以及為修正課程提出建議;同時促進家長積極參與學校課程實施,如提供資訊、協調資源等。

2.有的放矢,逐步規範

校本課程開發必須有的放矢。“的”就是學生的興趣、個性發展的需求、家長的期望、社會和社群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學校在此基礎上制訂的學校課程發展規劃。因此,學校將進1步採取措施摸清家底,加大力度弄清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條件與限制:例如學校教師的知識、經驗與能力、教輔人員的特點狀況;學生的知識水平,各種課程材料和裝置及其相應資金的實際狀況;課程計劃的彈性空間、社群潛在資源、學校特色以及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及社群人士的認識水平和可能反應等。

在此基礎上,建構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程式,分階段逐步規範校本課程開發,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3.注重實效,多元開發

校本課程開發就是要調整課程的內容,使各種有價值的知識都進入課程,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課程比例。學校課程建設決策共同體全體成員應突破傳統知識論理觀,確立新的知識論理觀,打破學科本位課程結構,加強人文課程、綜合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拓展視野,以“學會選擇、著力改編、關注新編”校本教材的策略,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多元化建立校本課程體系。

五、開發流程

1.建立領導機構:由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家長和社群人士共同組成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組織保障和領導保障。其職能是:諮詢、把關、審查和提供幫助。

2.釋出《校本課程開發指南》:分析學生需求,學校辦學思想和課程資源,制定校本課程規劃,釋出《校本課程開發指南》。

3.申報:課程開發人員根據學校規劃、需求和資源確定開課科目,填寫校本課程申報表、課程簡介和課程開發方案。

4.審批:對開發人員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審批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5.釋出《校本課程選課目錄和課程簡介》:公佈初評通過的校本課程課目及教師名單,編制《校本課程選課目錄和課程簡介》,供學生選擇。

6.選課:①將校本課程選課目錄和課程簡介印發給學生,供學生了解每門校本課程的內容,以便學生選擇。②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結合家長的意見進行選課。

7.確定開設課程:正式確定開課任課教師,組建教學班。

8.課程實施:任課教師撰寫課程綱要、授課教案,記錄學生出勤和課堂表現,教師和學生均按常規教學要求進行教學和學習。

9.課程評價與激勵

六、實施評價

校本課程實施評價在學校校本課程實施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主持下從師、生2個方面進行:

1.對教師的評價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進行:

①學生選擇該課程的人數;②課程實際實施效果;②學生家長的反映;④學校領導、教師有關專家人士的評價;⑤各種型別、多種途徑問卷調查的結果。

2.對學生的評價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①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③學生小組評議和任課教師評價;④學生家長的反映;⑤學習的成果(將採用隨課程實施過程進行連續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採用書面測驗、判定等級或書寫評語等多種評價形式,主要以學生檔案袋綜合展示)。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的檔案精神,依據《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試行),並積極響應國家“”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的號召,為進一步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結合《艾山一中校本課程發展規劃》(試行),特將“硬筆書法”這一民族瑰寶定為我校的學校課程加以開發、管理,實施。

二、開發背景

1、素質教育的需要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之一,是世代積澱的民族瑰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它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民族個性得到了超越國界和超越漢字使用範圍的承認。而硬筆書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實用性、獨特的藝術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為學校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為硬筆書法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書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該更具生命力。

2、學生成長的需要

方塊字是我們的國粹,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寫好漢字是每個中國人應該掌握的最起碼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遠也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從兒時學寫字開始,鋼筆、圓珠筆等硬筆,幾乎伴隨著每個人走過一生的路程。有人為自己能寫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為自己無法寫出像模像樣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寫字的緣故,曾獲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寫字的緣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機遇。當然伴隨年齡增長的同時,人們在寫字方面會有或多或少的進步,但進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堅持不懈的訓練,更需要正確的指導。寫字非書法,對中國人來說,字寫好了,並能從中體現出法度才稱之為書法。硬筆書法課程的開設,不但能夠對學生的寫字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理解書法的內涵,培養孩子們硬筆書法的能力,也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專一的精神,而且通過練字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浮躁心態,養成認真、細緻、專一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書法欣賞、創作,自覺抵禦社會不良習俗影響,培養學生高尚優雅的生活情趣,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及人才成長、培養的規律,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

3、學生寫字現狀的需要

當前青少年的寫字水平有著普遍下降的趨勢,其原因有四:(1)學習緊張,生活節奏加快;(2)以學業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業優劣,選拔繼續學習深造的重要標準的現狀,致使學校、家庭、學生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鬆了對書寫的要求;(3)現代技術的應用,電腦文書處理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運用廣泛,普及面廣,嚴重衝擊著書法這一傳統的藝術瑰寶,人們開始或多或少地忽視寫字訓練;(4)寫字“雙姿”的不端正,導致部分學生近視、體形改變等一系列問題。

4、師資條件的具備

以前,我校曾長期開展過寫字課教學,有一定的師資基礎。長期的基本功訓練,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師的寫字水平,而且激發了部分教師對書法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愛好,楊軍波、亓芹、張慶鵬、沙連蓮等老師自費到萊蕪書畫院等地進修學習,提高了自身的書法技能和理論水平,為硬筆書法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師資條件。

三、理論依據

1、心理學依據

哲學家康德說:“手是腦之分店”。經常鍛鍊手,能使大腦保持活力、思維敏捷靈活。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腦對各種資訊刺激的反射活動,在一片比郵票還小的手指面板上就有幾百萬個神經細胞,指紋上有無數的孔和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和大腦皮質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強手指運動,能擴大大腦皮層中的興奮點,促進大腦發育。瑞典學者莫右巴哥也指出:“為了活躍大腦,要把動手運動作為一種愛好。”因此指導同學們進行硬筆書法訓練,是一項全面發展人腦的好活動。人們常說的“心靈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學科依據

(1)硬筆書法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任何一門藝術都是與它賴以萌發、生存、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有密切關聯的。魯迅先生曾讚譽鋼筆“方便、省時間”,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可以說,硬筆書法已經緊緊扣住了時代的脈搏,與現代人的審美趣味和時間效率觀念相吻合。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7

一、課程名稱:剪紙藝術

二、課程門類:藝體類

三、教材來源:改編

四、授課時間:18課時

五、授課物件:高一學生

六、教師姓名:許娟娟

七、實施過程

(一)課程目標

剪紙這一民間藝術形式,主要是運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對紙材剪、刻、撕等藝術加工,採用鏤空、摺疊、套色、襯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紙表現技法,使之達到造型目的,成為有裝飾情趣的平面造型藝術品。本課程的安排從學生的的思維的發展規律出發,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剪紙的技巧,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激發學習的興趣。

1、認知領域

瞭解剪紙的發展過程,剪紙不同風格,以及不同地域,不同藝術風格的剪紙及特點。對剪紙的剪、刻、撕等技法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掌握形成剪紙作品的基本知識。

2、技能領域

通過剪紙課的訓練,使學生學會剪、刻、撕等基本剪紙技法,結合中外作品欣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情感領域

剪紙有富有民族性和民間的藝術性,通過對剪紙的學習,使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學生獨特的文化素養、審美意識、思維方式。

4、應用領域

在學習剪紙基本技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創造,並讓學生善於把這一藝術形式運用到諸多方面。如:獨幅畫、連環畫、小電影、廣告設計、書禎設計、郵票、藏書票、圖案設計、報頭裝飾等方面,拓展知識面。 (二)學習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為主,刻刀為輔,自備彩色紙張、墊板等。

(三)學習內容

1. 剪紙的歷史

2.中國剪紙的特點

3.剪紙的造型方法

4.剪紙的創造方法和形式

5.剪紙的表現方法

6.剪紙的工具材料和技法

7.花鳥剪紙

8.動物剪紙

9.吉語剪紙

10.剪紙作品欣賞

11.剪紙作品裝裱

八、評價

校本課程的評價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注重基本剪紙步驟方法的同時,根據學生作品以其獨特的創意為主,進行自評、互評。在進行校本課程評價時,教師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看發展,看進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就感。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習學習的過程、方法,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8

1、課程名稱:剪紙

2、適用年級:3-5年級

3、課程目標:剪紙這一民間藝術形式,主要是運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對紙材剪、刻、撕等藝術加工,採用鏤空、摺疊、套色、襯色、分色、填色、染色等剪紙表現技法,使之達到造型目的,成為有裝飾情趣的平面造型藝術品。本課程的安排從兒童的思維的發展規律出發,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剪紙的技巧,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激發學習的興趣。

4、課程背景:剪紙是有原有的課程,通常剪紙教材被賦予工藝性的內涵。現代剪紙是我們設計的新課程,是對剪紙課程的新詮釋。現代剪紙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徵——單純美,蘊含著“刀味和紙趣”的意韻美。現代剪紙課程開發的過程要求師生始終保持對藝術的敏感性,始終對藝術具備發現的意識,始終保持對現代剪紙特點的認識。現代剪紙教學中產生的情況也帶有普遍性,在其它型別的美術教學中也存在。因此現代剪紙教也是落實課程改革理念,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提高美術教學效能的很好的抓手。

5、課程來源:剪紙來自民間,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作者多為勞動人民,內容題材也常是周圍的現實生活。因此,通過作品反映出的感情、理想,審美意識的真摯、純樸、直率,就構成了剪紙質樸的藝術風格。

材料與製作的特點,構成了剪紙的裝飾特徵。中國的民間剪紙與外國剪紙的裝飾比較,從構圖,形象,到色彩及細節表現都更強調裝飾效果。

由於剪紙的材料與製作較為簡單易行,所以被廣泛用於美化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通過講述和欣賞使學生明確剪紙的藝術特色和社會作用,瞭解剪紙的特點,尤其要了解中國民間剪紙的風格特點。

通過分析與作業訓練,學生學習運用剪紙的創作方法對周圍的形象做裝飾性的表現,進而體會民間藝術的特點。

6、與相關學科的區別:弘揚我國傳統民間藝術,著眼於學生身心和諧發展,是進行剪紙藝術教育的關鍵。剪紙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它的任務是從人的整體出發,從素質教育入手,使學生的身心和諧發展。俗話說:“心靈手巧”,手巧又能促進心靈,願我們的學生用靈巧的小手剪出寄託自己美好願望的圖案,以此培養具有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代新人

7、課程內容:

(1)、剪紙的一般常識

(2)、簡單的剪紙圖案,如:窗花、五角星、喜字、小動物等。

(3)、情境圖案的配置。

(4)、人物剪紙的方法。

8、學習使用的材料

以剪刀為主,刻刀為輔,自備彩色紙張。

9、學習計劃

3年級:每節課講授剪紙文化常識和基本功技法,再以學習簡單圖案為主,如對摺窗花、小動物等剪法。

4-5年級:在學習剪紙知識和基本功的同時,自己創設情境圖案,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如:不同的小動物和各種不同姿態的人的造型。

課程評價方式:

1、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評價:在教學的過程中,在作品製作的師生互動中很深入很有效很個性化地進行的。

2、學生作品評價: 學生的學習是否達標,主要應該是看其作品有沒有表現出現代剪紙的審美特徵,有沒有努力表達了自己的情感,有沒有表現出一定的創意以及在活動中的綜合表現。而絕對不應該只是作品製作的精細與否。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9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出來的課程。實施校本課程是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體現辦學特色的有效途徑。學校在完成國家課程計劃的前提下,可以對國家課程進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實施校本課程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還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課程開發水平。隨著課程權力的再分配和學校自主權的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將是今後我國課程革新的焦點。為落實素質教育精神,順應課程教材改革的發展趨勢,提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計劃如下:

一、開發背景

我校位於鎮文化區,鎮有豐富的人文資源、生態資源、旅遊資源。如:“江北第一蘋果之鄉”之美譽,有悠久的蘋果栽培歷史,有一定規模的蔬菜大棚種植,有日照巨書摩崖石刻,有全國重點建設工業鎮之稱。轄區居民文化層次高, 關心和重視教育, 學生家長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有濃厚的興趣並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和意見。

二、指導思想:

(一)確立一箇中心:人文素養的培養

通過對校本課程的需要評估,我們決定以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進步、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要求為前提,將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定為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個基礎:生活

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從生活出發,引導學生理解生活的意義,生活的方式,擴充套件學生生活經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從思想到行動,都能貼近生活,適應生活。從而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問題,並創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們的校本課程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我們重視師生的自我發展、自我體驗,正視學生的個人知識。重視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體驗、自我選擇,張揚學生知識中的個性化,使之共同成為時代精神的建構者。

(三)明確一個原則:開放(包括內容和形式上的開放)

開放可以給師生更廣闊的天地,校本課程內容上的開放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實質,形式上的開放可以促進內容更趨科學、完整。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和內容

1、總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鄧小平同志的"三個面向"為指導,體現時代的要求,體現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內容,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教師、學生共同成長。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

2、具體目標

發揚"尊重人格、尊重差異、思想自由、個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發展"的人文主義精神,推進國小教育人文化改造,培養自尊、自強、自立的有獨特個性、有完善人格、有創造精神、敢於標新立異的人才符合課程改革的宗旨。因此,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我校校本課程的目標,針對學生實際,我們把它分為:尊重他人、認識自我、勤於反思、善於合作。

3、 校本課程開發內容

校本教材的開發內容,主要有“課程整合、課程新編和課程選擇三種。

課程整合:主要包括不同學科間的整合和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兩方面。

課程新編:《蘋果栽培》、《大棚蔬菜種植》、《環境》等。

四、開發和實施校本課程的保證機制

(一)學校成立以主要領導為核心的校本課程研究小組:

組 長:

全面負責校本課程開發工作,負責教研管理和教材編寫指導。

副組長:

確定校本課程開發內容,具體具體發展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教務處負責組織人員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

組 員:各教研組組長

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二)組織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綱要或教材是課程的表現形式,是教與學的載體,在校本課程的構建中,編寫教材或綱要,是最艱難、最關鍵的環節。校本課程研究小組,要組織一批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善於思考問題的、文筆能力比較強的教師編寫校本課程綱要或教材。

(1)理論學習

組織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課程實施標準》。採取自學和輔導、分散和集中、討論和測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的基本理論,樹立大教育觀,並用大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2)專題研究

學校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使教師掌握新課改理念,樹立新課改意識,及時捕捉資訊,開闊視野,尋找差距,完善自我,提高素質,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3)活動實踐

每學期,我們都計劃按兩個環節進行。

①年段研討:每學期要以年級或年段為單位,對校本課程進行實踐研討。

②課程展示:每學年結合各教研組開發的校本課程利用教研活動對全校教師進行展示,努力倡導新教材要活用,舊教材要再創造,但無論是新教材還是舊教材,都要體現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4)校本培訓的特點

①、自主探究

②、合作交流

③、發揮網路的作用

(三)建立了兩個機制,

1、激勵機制:校本課程的開發為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空間,要想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對會教能編的教師,學校要採取各種形式,及時進行表彰和鼓勵。

2、評估機制:要研究制訂校本課程評價標準,並與學校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考核相結合。要恰當的採用行政手段,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使每一位教師真正成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者。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

乒乓球顛球運動,是一項學生非常喜愛的活動,通過乒乓球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穎活潑的體育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合作、誠信、果敢、公平等優良品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的發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為豐富校園課餘生活,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乒乓球技能,特制定此綱要。

二、 課程開發的背景

《中央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和體質狀況,積極探索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指導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而且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場地限制少,容納學生多,學生喜歡,普及率高,參與廣泛。而且在室內舉行,風雨無阻,不受天氣影響,沒有身體對抗,學生不易受傷。更是學生非常喜歡的運動專案。學生經常參加該專案鍛鍊,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習,豐富生活,適宜終身運動。

三、課程開發的總體目標

1、挖掘乒乓球特色文化,促進校園特色文化的發展。

2、通過乒乓球運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3、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和思維的敏捷性;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動作速度,培養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心理素質。

4、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及拼搏向上的高尚情操。

四、課程開發的原則

1、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與經驗,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發展個性,開發潛能,培養能力,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最大育人功能,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

2、堅持發展學校特色的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充分汲取學校在以往辦學中形成的寶貴經驗,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自身潛能,利用自身資源。不效仿,不照搬他校做法,充分體現本校師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使其具有鮮明的、獨特的自己學校的特色。

3、堅持以教師為主體的原則。充分發揮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教學框架(主題內容)

序號教學內容課題課時周次

1、握拍法、遊戲22

2、練好步法、遊戲24

3、自拋自接球、遊戲26

4、拍面託球、遊戲28

5、顛球(正反顛球)、遊戲410

6、打牆球、遊戲214

六、教學策略

1、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勇於克服困難。

2、貫徹精講多練、循序漸進的原則。

3、注意教學組織、練習形式的多樣性,讓學生明確教學安排和練習內容的目的要求,激發學生的興趣。

4、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集中講解和個別指導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據學生的水平和身體條件的不同,可在練習方法和內容上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爭取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1

一、 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全教會精神,落實新的國家課程計劃,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強化學校特色,我校在切實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根據校本課程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我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二、 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和依據

(一)目的:

1.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由於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學生被動學習,不會學習,教學效率低,這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的改革更是把“人的發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國小生正處在可塑性大、易於接受外來事物的刺激,便於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了能使孩子們更好地成長,對他們加強藝術素養的培養,應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於20xx年成立民族打擊樂團隊伍不斷壯大,堅持每週活動。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以打擊樂為核心的民樂藝術特色。孩子們不僅有了一技之長,而且綜合素養得到顯著提高。

2.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使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而且成為課程的設計者、課程標準的制定者、教材的編制者,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地去努力,認識課程、探索課程。研究學生,不僅要有紮實的基本功,專業的學科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還要有融會貫通的綜合能力。校本課程的研發權給予了一線的教師,那就為教師提供了無限的表現與創造的舞臺,令人欣慰同時也感到機遇與挑戰是並有的。正如我們的老師所想的那樣:這是一種壓力、一種挑戰、一種責任、一種渴望、一種成功。我們將和它一起成長。

3.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需要。

望欣園國小建校以來,一直努力構建“全面+特色”辦學模式,作為望京科技創業區 “辦一所有特色的學校”,這是全體師生共同追求,也是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殷切期待。近幾年來,望京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通過學校的藝術教育來提高子女的藝術素養、審美能力,民族自豪感,從而豐富內心世界,這就對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說我校藝術校本課程,正是在這種形式下開設的,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二)依據:

1、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北京市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決定的意見》和《朝陽區國小校本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意見》的精神。

2、我校的辦學理念:創辦高質量的、有特色的新型學校。為培養德智雙全、身心共健、才藝俱佳、健康快樂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本校資源條件:設施完善,專用教室齊備,多媒體裝置先進。教師工作熱情高,且積極肯幹;多數教師有可開發的特長。學生質樸、樂學,興趣廣泛。絕大多數家長綜合素質較高,且能很好地配合學校工作。社群參與學校辦學的願望較高,且與學校建立了較好的協作關係,學校有一定的號召力。

4、社群資源、學校資源和教師資源以及對學生、家長、社群、教師關於校本課程設定的調查問卷結果。

三、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1.通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積累藝術文化深厚的底蘊,激發學生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2.通過民族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

3.通過民族藝術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豐富孩子們的人生,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4、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覆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四、校本課程的具體目標

1、 課程開發小組成員具有較高的開發校本課程的熱情和能力,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開發工作。

2、 充分利用本校和社群擁有所需要的課程資源。

五、開發原則

1、互補性原則:開發校本課程,做到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予以補充和拓展。

2、可行性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時,充分考慮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3、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要還重視學生的參與,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選擇。

4、全面性原則:儘可能利用校內教師的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人盡其能,物盡其用。

5、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內容形式上可靈活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六、 設定課程的合理結構

我校本著校本課程及教材建設規劃既要考慮校本課程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考慮我校自身發展目標的定位,既要取國家課程為主之長,又要補國家課程不足之短,既要考慮學生的合理負擔,又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對校本課程的框架做了如下設定:

a) 根據對學生、家長、教師和社群的問卷調查,擬開設民族工藝、民族器樂、民族服飾、民族建築等課程。

b) 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設定不同的課程。

c) 每班每學期校本課程課時數為16。

課程領域 課程名稱 涉及年級 課時 開發時間 選修必修

民族藝術 民族工藝 三年級 16/學期 20xx.11 必修

民族器樂 四年級 16/學期 20xx.11 必修

民族服飾 五年級 16/學期 20xx.11 必修

民族建築 六年級 16/學期 20xx.11 必修

七、 課程實施與評價

校本課程的實施

1、加強校本課程與各學科的有機整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時安排:校本課程每週1課時。

3、校本課程編輯組的人員參與聽、評課的指導,做好校本課程的監控、測評,調控校本課程實施情況,總結經驗,解決問題。

校本課程的評價:

1、授課教師的評價。學校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相關教師進行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學生學習興趣,二看學生實際接受的效果,三看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反映,四看學生問卷調查的結果。

2、學生的評價。評價時,我們特別注重學生個性和特長的發展,關注學生對校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師生關係的實際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獲得成功的體驗等成為評價學生的主體內容。評價的方法除了觀察、調查、考查學習知識、成果展示等外,我們還建立了學生興趣特長髮展的“成長記錄袋”,允許孩子們把自己認為優秀的作品(一張畫、一副書法作品、一盒錄音帶、一個小製作……)放到記錄袋中,可以想象幾年之後,當孩子們再去看哪些作品時,會發現自己又長大了,或許這作品陪伴他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八、 保障措施——課程管理:

㈠ 建立領導機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組長:楊繡川(校長), 副組長:紀萍、沈春燕、張素琴

成員:徐英麗、胡立榮、張歧、孫向偉、彭興傑。

㈡ 前期論證:

1、利用現有資源,徵集教師意見,確定校本課程的具體內容。

2、 通過對學生、家長、社群、教師的調查問卷確定校本課程所設定的內容。

3、 將開發的課程綱要拿到學生及家長中徵求意見,看所開課程能否滿足學生、家長

的意願。

㈢ 培訓師資:

1、校本課程理論。內容:《校本課程學習資料》——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校本課程研究等內容。培訓方式:集中學習、交流研討 。

2、教師專業知識培訓。學校對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師進行相關專業知識培訓。

㈣ 撰寫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闡明以下幾方面內容:

1、主講教師姓名、課程型別、授課物件、授課時間(周課時、總課時)

2、課程簡介

3.確定課程目標:(全面、適當、清晰;涉及目標的三大領域)

4、課程的內容:擬定課程的綱和目

5、設計學習方法:體現課程的特點、符合活動主題的要求、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

6、提出課程實施的建議:含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裝置、班級規模。

7、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就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等

㈤ 學校正式開題,編輯教師自主選擇。

學校向編輯組成員介紹所開課程的主要內容、目的、授課方式等,讓教師自主選擇進行編輯。

九、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按步實施。學校隨機聽課,隨時測評。

2、教師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

3、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4、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5、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

6、每學期召開一次校本課程研討會,展示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校本課程的實施情況。

十、課程的開發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一)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二)問卷調查

1、設計三份調查問卷(學生、家長、教師)瞭解大家的需求。

2、對問卷進行分析,找到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步理清開發思路,擬訂開發綱要,確定開發專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一)根據擬定專案、選定組長、明確人員分工、制定開發方案。

(二)各專案開發小組修改專案開發方案,分工協作,完成專案開發綱要的編制工作,並在全體教師會上討論。

(三)修改綱要,開始撰寫課程計劃、文字,設計學生活動材料等。

(五)課程文字、計劃和自查表報學校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後,由學校報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

(六)區課程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即開始在校內實施。

第三階段:拓展階段

對教材內容的調整

在使用校本課程文字的時候,將根據教材使用的實際情況,從學習內容的選取、誦讀內容的數量上不斷對文字進行調整,以滿足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2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養,提高寫字技能為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規範、美觀地書寫祖國文字,並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臀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書寫姿勢,不但跟寫字有密切關係,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並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3、瞭解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4、對學生的書寫提出嚴格的要求:“規範端正、整潔美觀”

5、學習簡單的章法佈局,嘗試完整作品的書寫。

三、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1、七年級教學內容安排

2、八年級教學內容安排

四、書法校本課程中書寫訓練的要求

任課教師以校本教材為教學內容,除了落實備課、講課的環節外,還要重視書寫中的訓練事項,教學每週一課時,每週完成作業兩頁紙,平時作業可以參照

語文同步訓練酌情佈置,要落實好每天一練。

五、教學措施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事情的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外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服務活動,如現場書法比賽、書法作品展覽,開闢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欄等等。再就是讓他們抄寫專欄、辦手抄報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是一些書法素質好、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

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優良品質。

六、書法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課程表,確定分擔班級,明確教學要求

2、制定教學總體計劃(學年)和各班的具體計劃(學期)

3、公開講授研究課(王景、汪建斌)

4、組織天河中學第五屆硬筆書法比賽

5、制定毛筆書法興趣小組教學活動方案

6、迎接市級課題的開題評估

20xx年10月:

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教育觀察方法”專題研討活動

20xx年11月:

開展天河中學第二輪書法教育專題教學活動書法專業課:王景、餘國鴻、汪建斌、段詩文

書法文化課:胡俊玲、佔才勇、彭正軍書法活動課:張勇、葉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1、組織書法作品參觀活動

2、組織古代書法作品印刷品欣賞教學活動

3、公開講授研究課(段詩文、王景、餘國鴻)

20xx年1月:

1、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成果表達”專題研討活動

2、七、八年級書法教學總結研討

3、課題研究第二階段工作總結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3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歷來注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在樹德務滋中化民成俗,在潤物無聲中春風化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我認為,即使是到了21世紀,我們仍然要倡導學習、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課題研究預期目標:

通過《傳統文化》校本課程的開展:

1、使學生初步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料,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偽、分善惡、辨美醜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在教會學生認識和掌握本民族的語言文字的同時,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和文化底蘊。

3、以“語文教學跟生活實踐相結合,實現課內外銜接”為指導思想,初步形成“課內外結合、學用結合”的語文新課程教學策略及以“對話——探究”為總綱的語文文化課堂教學模式。

4、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素養和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1)實施“親近古詩文”經典工程,增加傳統文化的積澱,吸收經典營養。開展通過“民族文化(經典文化為主)知多少”的問卷調查,就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範圍、閱讀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

為激發學生誦讀興趣,我們開展了“親近古詩文”經典工程,在開發方案中為學生開列了書目,使學生有的放矢,自覺運作。並嘗試採用以下對策:①天天三個一:要求學生每天利用課餘時間誦讀一首古典詩文;語文課前交流一句自己喜歡的座右銘;回家向父母背誦一首古詩文。②週週三個一:每週寫一張以古詩文為內容的硬筆書法習作;讀一篇經典文言散文;寫一段閱讀心得體會。③月月三個一:每月上旬開設一節有關古詩文閱讀的課;每月中旬舉行一次班級古詩文學習沙龍,交流學習方法和心得;在每月下旬全級段舉行一次古詩文競賽活動(“千古美文”朗讀比賽、古詩文名句填空比賽、詩詞短劇表演賽、書寫座右銘比賽、古詩文知識比賽等)。④學期三個一:每學期舉辦一次成果展(優秀古詩文摘錄筆記、名聯書法薈萃、古詩文研究優秀小論文展、詩詞短劇彙報表演等);評比一次班級“讀經小先生”;製作一個“親近經典—— ‘語文與文化’主題手抄報。

4、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領略民族文化風采,接受人文薰陶

(1)、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

課文不僅貯積了豐富的語文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韻,字裡行間處處流淌著中國文化濃濃的鮮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內在的文化因子,引導學生求真、求美、求智慧?我們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從故事情節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內涵。③從課文詞句入手,挖掘相關文化背景、哲理境界。④從課文插圖、課後練習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2)探索“導引—誦讀—探究—拓展”課堂教學新模式

①導引:通過與教材相關的名言警句、詩詞賦文、傳說故事、名人軼事等匯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②誦讀:通讀(側重讀準字音、理解詞語、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掌握句讀、語氣、停頓)與精讀(側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上)相結合;美讀(讀出節奏、讀出情感)與品讀(品味語言的音韻美、品味語言的意境美)相結合。讓文學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脈脈地滋潤學生的心田。③探究:引導學生探究古漢語的詞法、句法現象;探究課文中蘊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課文中的民俗風情和民族情結;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醜等等。

④拓展:以課文為基點,進一步向這個作家的其他作品擴充套件;以節選的文章為基點,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課文為基點,向同類題材的作品擴充套件等。

我們只要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挖掘、體驗課文中具有文化氣息的內容,就能讓祖國5020xx年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文化畫軸,透過一堂堂氤氳著文化精神氣息的語文課展現出來,使學生大開眼界、大飽耳福。

校本課程之所以命名為“傳統文化”,是因為語文歷來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是語文的靈魂,學習語文就是學習文化。本課程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為根本目的,結合我市的歷史和人文資料,立足於學生的文學積累、情感薰陶、明理啟智,提高他們的文化品味和境界。①確定校本課程開發方案②鼓勵蒐集相關資料:以作業的形式鼓勵學生利用假期蒐集相關資料。學生蒐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成語故事”、 “歇後語、諺語”。

校本課程的開發將收到一舉多得的效果,既弘揚了傳統民族文化,又培育了愛國愛鄉的熱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既開闊學生視野,又有利於提高運用語言文學表情達意的能力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4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及《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的檔案精神,依據《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試行),並積極響應國家“”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的號召,為進一步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結合《艾山一中校本課程發展規劃》(試行),特將“硬筆書法”這一民族瑰寶定為我校的學校課程加以開發、管理,實施。

二、開發背景

1、素質教育的需要

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之一,是世代積澱的民族瑰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它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民族個性得到了超越國界和超越漢字使用範圍的承認。而硬筆書法更是以其便捷的實用性、獨特的藝術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為學校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內容。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為硬筆書法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書法教育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該更具生命力。

2、學生成長的需要

方塊字是我們的國粹,是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寫好漢字是每個中國人應該掌握的最起碼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遠也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從兒時學寫字開始,鋼筆、圓珠筆等硬筆,幾乎伴隨著每個人走過一生的路程。有人為自己能寫一手漂亮的字感到自豪、自信,也有人為自己無法寫出像模像樣的字而感到痛苦、自卑。有人因寫字的緣故,曾獲得某方面的成功;也有人因寫字的緣故,曾失去某方面的機遇。當然伴隨年齡增長的同時,人們在寫字方面會有或多或少的進步,但進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堅持不懈的訓練,更需要正確的指導。寫字非書法,對中國人來說,字寫好了,並能從中體現出法度才稱之為書法。硬筆書法課程的開設,不但能夠對學生的寫字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學生理解書法的內涵,培養孩子們硬筆書法的能力,也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專一的精神,而且通過練字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浮躁心態,養成認真、細緻、專一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書法欣賞、創作,自覺抵禦社會不良習俗影響,培養學生高尚優雅的生活情趣,這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及人才成長、培養的規律,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

3、學生寫字現狀的需要

當前青少年的寫字水平有著普遍下降的趨勢,其原因有四:(1)學習緊張,生活節奏加快;(2)以學業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業優劣,選拔繼續學習深造的重要標準的現狀,致使學校、家庭、學生容易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放鬆了對書寫的要求;(3)現代技術的應用,電腦文書處理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運用廣泛,普及面廣,嚴重衝擊著書法這一傳統的藝術瑰寶,人們開始或多或少地忽視寫字訓練;(4)寫字“雙姿”的不端正,導致部分學生近視、體形改變等一系列問題。

4、師資條件的具備

以前,我校曾長期開展過寫字課教學,有一定的師資基礎。長期的基本功訓練,不但提高了我校教師的寫字水平,而且激發了部分教師對書法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愛好,楊軍波、亓芹、張慶鵬、沙連蓮等老師自費到萊蕪書畫院等地進修學習,提高了自身的書法技能和理論水平,為硬筆書法課程的開展提供了充分的師資條件。

三、理論依據

1、心理學依據

哲學家康德說:“手是腦之分店”。經常鍛鍊手,能使大腦保持活力、思維敏捷靈活。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大腦對各種資訊刺激的反射活動,在一片比郵票還小的手指面板上就有幾百萬個神經細胞,指紋上有無數的孔和神經末梢,這些神經末梢和大腦皮質都息息相通。因而加強手指運動,能擴大大腦皮層中的興奮點,促進大腦發育。瑞典學者莫右巴哥也指出:“為了活躍大腦,要把動手運動作為一種愛好。”因此指導同學們進行硬筆書法訓練,是一項全面發展人腦的好活動。人們常說的“心靈手巧”,也正是如此。

2、學科依據

(1)硬筆書法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任何一門藝術都是與它賴以萌發、生存、發展、變化的社會生活有密切關聯的。魯迅先生曾讚譽鋼筆“方便、省時間”,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可以說,硬筆書法已經緊緊扣住了時代的脈搏,與現代人的審美趣味和時間效率觀念相吻合。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5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物件,以教師為研究的主體,緊緊圍繞課程改革,通過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質量,探索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不斷提升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水平。

二、總體目標:

以新課改為導向,使教師們領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問題或困惑,提升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致力於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使教師的自我反思行為縱深發展,凸顯個體價值,倡導團體合作,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集體備課、主題校研、反思交流”等活動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製度。

①集體備課:以學科分段為組,主備教師要提前三天把主備教案發到組內教師手中,副備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案,並提出修改意見,作為一度調整方案用紅筆註上。在集中時討論交流,進一步完善教案,經過大家討論形成的共識作為二度調整;上完課後寫出教後反思作為三度調整。

②反思交流:通過前一階段組內討論形成的教案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進行反思交流,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己見,促進教師共同提高。

③主題教研: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為研究內容,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組內每人至少圍繞主題選擇主備單元中的重點內容上一節公開課,通過說課、聽課、評課、反思、教學論壇等多種形式展開討論,談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廣益達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④理論學習:圍繞教學主題組內教師還不明白,這時候需要理論指導。理論學習做到組內學習與自己自學相結合,通過理論來指導教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的重點是新教材有效化教學和打造“高效課堂”。

2、各教研組要圍繞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積極開展活動,落實好集體備課、反思交流、主題教研、理論學習的四項活動,做到每週安排一個固定活動時間,週四下午為數學教研組活動,週五為綜合科活動時間,週三下午為語文教研組活動時間,在活動時把集體備課與反思交流活動結合起來,主題教研與理論學習結合起來。每次教研活動,相應教師要按時參加並積極發言,與同伴互動、共同進步。教師要樹立主人意識,勇於展示自己,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

3、以“新課程有效化教學”、“高效課堂”兩個大主題研究為載體,根據年級科目的特點,從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問題來確定學科教學研究主題。各科教研主題安排如下:

語文

一年級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

二年級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能力

三年級引導學生學會傾聽與思考

四年級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五年級簡簡單單教語文

六年級讓品讀與感悟齊飛

數學

一、二年級教具的使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四年級教材的二次開發,挖掘教材資源,重建生命課堂

五、六年級平常課堂求實效,踏踏實實求質量

綜合

音樂:樂中學、學中樂,讓每一個孩子都走進真善美的音樂天地。

體育:愉快合作,個性張揚。

美術:重視基本美術能力的培養。

英語:營造英語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課堂實效性。

科學:在觀察、實驗、活動中探究科學。

品社(生):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生活中感悟。

4、通過教學觀摩、專家講座、名師教學示範、案例分析、談心得體會等活動為教師搭建參與教研的平臺

5、實施常規教研“六個一”。積極鼓勵教師跨學科,跨年段,互相聽課,每人每學期聽課至少15節。加強業務學習,每學期教學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不得少於5000字。

6、鼓勵“閒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風氣。同事間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就某個教學問題或教育現象,進行閒談,發表評論,並努力獲取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另外,就個別教師工作中碰到的難題,提倡同伴積極協助,共同解決。

7、由於校內資源有限,僅憑校內力量不可能完全解決學校、教師在教研中所遇到的問題,必須有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為此我們將開展“裡外結合”的專業引領活動來培植一支過硬的隊伍。“外”即有計劃安排老師外出培訓學習;“裡”即每次公派出去參加研討會教師回校後為其他教師做專題講座,為教師上觀摩課。

8、開展網路教研,達到優質資源共享,積極參加上饒縣教研網上研討、學習活動,開創教研新天地。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6

一、校本課程開發指導思想

以《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指導,結合我校“尚德、博學、篤志”的校訓,“以德育人,文化立校,科學定位,錯位發展”的辦學思想,牢牢把握“講究道德情操,追求文化品位,崇尚科學精神,涵養民主風氣”的校園文化建設核心理念,貫穿“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與他人相處,學會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的學生學習理念和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內容,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指導學生,促使每1個學生都得到個性發展。以我校“文峰文化”課程基地建立為契機,進1步提升學校品牌、創出學校特色、提高辦學水平,最終促使學校特色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個性發展的和諧統一。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總目標

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深化課程改革,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豐富學生的生活,涵養學生的性情,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增強學生的學習幸福感。以校本課程建設推進學校課程體系建設,以學校課程體系建設拓展學生髮展的空間,凸顯學校辦學特色。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組織實施

1、贛馬高階中學校本課程管理委員會

主任委員:宋繼民副主任委員:吳來業李大鬆張宜民

委員:萬發興王翔董洪斌張怡發

職責: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規劃、巨集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2、學校校本課程開發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萬發興(兼)副組長:董洪斌

成員:聘請的專家、各科教研組長,部分高階教師

職責:組織實施校長決策,構思並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並根據情況在實施過程中進行適時調整,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進行督查。

3、學校校本課程稽核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王翔副組長:劉洪海

成員:各備課組長部分高階教師

職責: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和考核。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資訊。

4、學校校本課程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吳來業副組長:張宜民

成員:各功能室負責人部分高階教師

職責: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負責對各年級校本課程教學實踐、研討活動和成果評比。

5、學校校本課程學生選科指導小組

組長:董洪軍副組長:李軍

成員:各班主任部分學生會成員

職責:對學生的選科進行指導

四、校本課程開發基本原則

1、人本性原則。校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發展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髮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展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校本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於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築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髮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深入系統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鑑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解決實驗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5、靈活開放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調整。內容的寬泛性、綜合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課程型別及內容指向

(一)校本課程結構型別

概括分類有講座型,特長型,指導型,興趣型等。

(二)課程開發大類

1、科技與生活

主要指科技知識普及、科學精神培養、發明創造能力等方面的課程,如科學課堂、學習方法、演講等。

2、傳統與文化

主要指有利於學生關注祖國文化、民俗民情、校園文化、文學藝術欣賞。

3、健康與人生

主要指有利於引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增強耐挫折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如:運動與訓練、禮儀與形體、心理健康、禮儀與交往等。

4、實踐與服務

主要指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與操作能力,提高為社會、為他人服務的意識。如:參觀考察、社群服務等。

(三)課程開發細目(建議)

校本選修Ⅰ。該板塊課程依託我校“文峰文化”課程基地建設,完全由學校自主開發的、結合並體現贛馬高階中學文峰文化特色的課程模組構成,具體包括:“三生”教育模組,贛馬高中校史研究模組,文峰名人模組,文峰詩詞模組,文峰風物模組,文峰碑記模組,龍山文化模組,贛榆戰役模組等。

校本選修Ⅱ為學生自選課程,由各教研組、備課組或教師個人開發模組。每生必須完成兩個模組的學習,學校鼓勵學生多選多學。校本選修Ⅱ由學校課程委員會確定的8大類學生綜合素質課程模組構成,具體包括:學科專題輔導類,學科拓展延伸類,科學素養類,人文素養類,人文素養類,藝術類,身心健康類,社會實踐與社群服務類等。

六、校本課程課時計劃

我校的校本課程分為校本選修Ⅰ和校本選修Ⅱ。每門課程共開設9周,每個課程總課時數不超過十八個學時。校本選修Ⅰ每週一個學時,共九個學時;校本選修Ⅱ每週兩個學時,共十八個學時。

七、校本課程開發的途徑與要求

根據課程開發內容的來源,我們把課程開發活動分為3種類型:選用、改編、新編。課程選用是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制定出課程選擇的標準,依據標準從眾多可能的現有課程資源中選擇比較適合的課程;課程改編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自身的現實條件,對已有的課程進行區域性的內容修改或結構調整;課程新編是指所有的課程成分都是依據學校現有的師資和校本特色資源由教師新開發的,不依賴現有的課程材料,例如可以圍繞學校“文峰文化”課程基地建設進行拓展挖掘。

具體要求:

1、應有著明確的課程和發展目標、規劃及綱要。

2、在開發過程中,要進行課程要求評估和課程資源分析。

3、課程開發的個體內容應以教案、教材、資料袋等形式確定。

4、教師應不拘泥於某一內容某1型別,應按課程設定方向,綜合本人和學生特點,選取適當形式與內容開發並開展實驗。

八、校本課程開發程式

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式主要有5個階段:

1、建立領導機構由校長、中層領導、高階骨幹教師、課程專家共同組成校本課程開發相關機構,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組織保障和領導保障。其職能是:諮詢、把關、審查和提供幫助。

2、需要評估。需要評估是整個開發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學校通過問卷、訪談、觀察等多種形式,調查和分析學生的發展需要,明晰學校的育人目標以及學校與社群的課程資源等,並且在校本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還要進行階段性的調查,以不斷改進和調整課程設定。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①學生的需求和建議。②地區需求和社會需求。③社群和學校教育資源的狀況;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④學校的優勢。⑤家長對學校開發課程的願望和建議等方面。

3、確定目標。在分析與研究需要評估的基礎上,通過學校課程審議領導小組的審議,確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制訂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等。

4、組織與實施。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課程結構,對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自主申報課程。學校課程審議領導小組根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與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對教師申報的課程(附課程介紹)進行審議。審議通過後,編入《學生選修課程目錄與課程介紹》。學生根據自己的志願選課,選課人數達到一定的數量後,才准許開課。在此基礎上,學校形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包括需要評估、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課程結構與門類、實施與評價的建議以及保障措施等);教師在課程實施之前或過程中,撰寫自己承擔的《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一般要包括下述內容:

一般專案:包括主講教師、教學材料、課程型別、授課時間和授課物件等內容。

具體內容:

(1)課程目標的陳述(要求寫3~5點;必須全面、恰當、清晰地闡述課程涉及的目標與學習水平);

(2)課程內容或活動安排(要求突出重點,按從易到難的順序排列,涉及選擇什麼樣的內容以及怎樣組織這些內容,或安排什麼樣的活動,處理好均衡與連續的關係);

(3)課程實施(包括方法、組織形式、課時安排、場地、裝置、班級規模等);

(4)課程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定,涉及評定方式、記分方式、成績來源等)。

5、評價。包括課程的設計評價、實施評價和學生學習的評價,以及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評價與改進建議等。評價要貫穿在課程開發的各階段。通過這些評價,獲得反饋資訊,及時調整、修改學校課程的設計,以確保校本課程開發的質量和水平。

九、校本課程的評價

(一)學校評價

學校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確立評價準則,採用多種評價方式,對課程實施定期進行評價,評價的結果定期向教師、學生、家長及相關人員公佈,接受社會對校本課程實施的監督。

1、定期評價《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提出改進建議,為制定新學年的課程實施方案服務

2、定期組織教研組評價教學進度計劃,並對照實施情況調整與完善教學進度計劃,為制定新學年的教學進度計劃作好準備。

3、定期檢查部分教師的教案,組織教師經常交流自己的教案,並能為教師的後續教學提供建議。

(二)教師評價

學校發揮評價對教師教學的促進作用,嘗試建立1種全面評定教師教學業績的體系。堅持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把自我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領導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把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起來;堅持評價內容的多維化;改變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業績。

1、教師教學必須有計劃,有進度設定,有教案,有考勤記錄。

2、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儲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核實工作及津貼並納入月常規、終結性考核,成績優秀者評先、評優優先。

(三)學生評價

學校要發揮評價對學生素質發展的激勵功能。評價的內容應側重態度與能力,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的評價。要在學生活動的情景中評價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背景進行個性化評價。同時,要幫助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1、側重於態度與能力,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評價;

2、在學生活動情景中評價學生,學生自我評價;

3、採用學分加記錄,每名學生每學期要選學一門校本課程,完成規定內容給2分。

4、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和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5、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評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作為評“優秀幹部”“優秀學生”的依據之

6、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記入學生學籍檔案並上報推薦參加市級以上各項活動。

十、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與保障

1、組織管理與保障。成立相應的領導組、指導組,加強課程的實施管理與保障。

2、制度保證。制定課程審議制度,教學管理條例,教師培訓制度、校內評價制度,校內課程管理職責,激勵制度。

3、課程計劃管理。學校制訂《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並在每學年實施前遞交上級主管部門審議。每學年的8月底前為校本課程開發準備工作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學校校本課程進行需求評估調查、制定方案、培訓教師等準備性工作,9月份正式實施。

4、課程實施管理。校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活動的自主性、探索性、創新性;學習方式的活動性、實踐性、綜合性;教學過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構性;教授方式的靈活性、針對性、創造性。保證各類課程的合理比例,充分發揮它們對學生髮展的不同價值。

5、教師管理上,以備課組、教研組為單位,聯合開發管理。

6、教材管理。校本課程領域可選用教師指導用書,可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動器材,原則上不允許要求學生購買人手一冊的教科書或資料。

7、課程評價管理。要建立和完善課程評價制度,每學年必須審定一次校本課程,以不斷改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要納入學生檔案管理。

備註:請各學科教研組在本指南的基礎上,根據要開設的校本課程,制定具體的計劃和選課指導。

2022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 篇17

一、開發背景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漢字的形體結構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民族智慧,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創造力,書法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愛國情懷。書法將漢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藝術融為一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體現了美學藝術的博大精深,書法教育可以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高尚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促進學生性格、氣質、情懷等內在品質的提升。

二、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校本課程的開發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堅持將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探索基於“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理念的校本課程開發的新途徑,反思自身實踐,結合外部經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發展,以校本課程的開發為突破口,將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特色發展視作校本課程開發的價值追求。逐步把本校建成教學上的高效益、特長上的高質量、社會上的高信譽為標誌的特色學校,使教師參加課程的開發,贏得繼續教育的良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儘可能地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學業有所長的未來人才。

三、校本課程的依據

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林散之曾經這樣說過:“學寫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麼樣的人,就寫什麼樣的宇,學會做人,字也容易寫好。”由此可見,規範性地寫好漢字,是國小生應具備的文化素質和語文基本功。國小生寫好字不僅可以培養他們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及良好的意志品格,更是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的有機融合。漢字是用線條組成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方塊結構。在教師日積月累的教育中,孩子們逐漸對漢字的形體美有所感悟,就能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寫好字的良好願望。人能寫字,反過來字也能“寫”人。當學生將字寫正確、結構比例恰當,達到整齊、清楚、易認、美觀的要求後,便養成了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及良好的意志品格。漢字不只是純粹的負載資訊的書面符號。中華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歷史,將漢字本身演繹成一種文化。漢字它記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古老文化,是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個性的精靈。寫字不單是一種書面傳遞資訊的工具,寫字還具有審美的價值,她所傳承的是民族文化,民族的精神。國小生學寫漢字,寫好漢字,就是接受漢字的薰陶。

我校試圖從育德、啟智和審美三個維度,努力構建一個把書法與育人功能相結合、書法訓練與學生主體的發展規律相結合的訓練體系。在我校“以學生為本”的教改精神引領下,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

我校提出了“發展個性特長,培養創造性人才”的育人目標,學校開發實施了以書法為主的校本課程,培養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試圖營造一種生機勃勃、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四、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規範書法課程開設,嚴格訓練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規範漢字筆畫、筆順和字形,嚴謹優美漢字的結構佈局,養成學生良好的書法習慣,培養學生的書法藝術特長,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和審美能力。

(二)具體目標

A、學生髮展目標:

知能目標:

1、幫助國小生學習和掌握寫字(書法)藝術的一般知識;

2、學習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以及具備熟練的硬筆楷書、行書寫字(書法)書寫技能;

3、指導國小生逐步養成最基本的對寫字(書法)作品審美興趣;

4、指導國小生逐步提高表現寫字(書法)美的能力。

發展目標:

1、引導國小生在寫字(書法)過程中逐步形成對寫字(書法)的興趣愛好;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正確規範優美的漢字,逐步形成寫字無差生,培養一批書法特長生;

3、在練字過程中提升學生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意志力、分析事物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創造、實踐的能力;

4、通過寫字(書法)教育,塑造學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

5、引導國小生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培養繼承祖國優秀文化藝術的責任情感。

B、教師發展目標:

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在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課程理論,實現角色轉變,具備科學的課程意識、嫻熟的課程開發藝術、精誠合作的精神,促進專業水平的提高。

C、學校發展目標:

營造書法藝術良好環境,利用書法教學活動的優勢,形成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提升辦學品位,打造辦學品牌。

五、實施內容與要求

(一)根據課程目標的定位,書法校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進行寫字(書法)基本技能的訓練。

2、圍繞寫字教育開展的一系列的活動。

(1)通過現代媒體、查閱圖書資料等多種渠道瞭解歷代書家故事、書家介紹、書家作品、書苑常識等;

(2)開展寫字(書法)競賽、書法展覽;

(3)組織參觀各類書法展,欣賞(寫字)書法作品;

(4)成果展示。

(二)本學年具體教學安排:

第1課時:介紹工具及書法基礎知識(繼續強調執筆.坐姿.用筆)

第2課時:楷書筆畫的寫法(一) ——_橫(複習長橫,短橫,左尖橫等) +例字練習

第3課時:楷書筆畫的寫法(二)____豎(複習垂露,懸針)+例字練習

第4課時:楷書筆畫的寫法(三)_____ 點(複習左點、右點、豎點等) +例字練習

第5課時 :楷書筆畫的寫法(四)_____ 言字旁、折(複習橫折.豎折)、提+例字練習

第6課時 :楷書筆畫的寫法(五)_____ 鉤(1)(豎鉤,斜鉤,臥鉤) +例字練習

第7課時 : 楷書筆畫的寫法(六)____ 鉤(2)(橫鉤,豎彎鉤,橫折鉤) +例字練習

第8課時 : 撇(斜撇,長撇) 、捺(平捺,斜捺) +例字練習

第9課時 : 組合筆畫練習, 單字臨摹練習

第10課時 : 組合筆畫練習, 單字臨摹練習

(三)各段要求:

低年段:

1、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執筆、運筆方法,培養學習興趣。

2、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養成做事認真的態度。

中年段:

1、比較熟練地書寫漢字,做到字跡工整、美觀,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2、教育學生知道做一個怎樣的人。

高年段:

1、能熟練地書寫漢字,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形成書寫風格。

2、教育學生要懂得怎樣做人。

六、課程的實施建議

1、基本知識

(1)由主講老師講授書法中最基本的知識,並進行相應輔導。從學生的特點,興趣和實際出發,體現兒童的教育特點,以描、臨、畫、說、看、聽、記,多方位體現美。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興趣,建立審美觀點。

(2)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學生是書法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設優秀自主學習的情境,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增加學生書法實踐的機會。

(3)體現娛樂和情趣,課堂要充滿生活氣息。

(4)重視情感的導向與能力的培養,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是書法教學的目標,老師要用美的人格、美的字型、美的形象影響學生,使他們受到薰陶和感染,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字型的積累,多種能力的培養。

2、基本技能

掌握最基本的握筆姿勢和寫字方法。要求以規範化的訓練為基礎。培養學生勤學苦練的精神。發展審美能力。以鋼筆為工具打好硬筆的基礎。

3、實踐活動

讓學生能從書法練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並能從書法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實踐能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六、課程評價方式

評價方法多樣化,學生採用自評、互評、師生集體評的方法。

(一)基本知識(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

1、教材的選擇:是否按照老師要求選擇教材。

2、交流中的表現:是否積極參與交流,相互學習。

3、參與的態度:是否有認真踏實的學習態度

(二)基本技能(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

1、低年級:坐姿、寫姿、筆姿是否合格,基本筆法是過關。

2、中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做到工整、美觀。

3、高年級:是否能正確、熟練地書寫,寫出自己的風格。

4、對學生作品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jihua/xuexiao/wgdxy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