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例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例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程序中,如何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整體規劃,與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發展村級經濟、整治村容村貌等進行同步建設,整體推進,這是當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為此,必須認真貫徹黨的xx大精神,深入分析、掌握和了解近年來農村文化發展的狀況,研究制定扶持農村文化建設的措施,積極配合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努力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網路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質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新農村建設調研報告範例

關鍵詞:農村,文化建設,現狀,成因,建議

導語

(一)調研目的:瞭解xx市農村文化建設情況、發現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據此探索建設的新思路,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客觀依據和對策建議。

(二)調研物件:xx市的農村基層幹部、普通農戶、部分文化活動場所和文化建設典型單位。

(三)調研方法:堅持上下結合、點面結合、明訪與暗訪相結合的調研原則,採用聽取情況彙報、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典型、走訪村組農戶、發放調查問卷等具體調研方式。

(四)調研內容: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做法、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農村集體經濟、文化設施、村組幹部、普通村民等文化建設要素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村民文化需求現狀等。

(五)調查結果:以調查報告及論文形式展現

一、新形勢下農村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 農村文化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

從市場供給方面看,改革開放後農村的物質產品供給逐步提高,但文化產品和服務卻呈萎縮態勢。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基層政權從農村撤出,村委會權威逐漸喪失,對農民群眾失去了號召力和凝聚力,農村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散落狀態。本該由村委會組織的公共文化生活開始廢弛,公共文化設施被離棄或改為他用,公共文化產品嚴重不足。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農村群眾的主要娛樂就是看電視、聽廣播或通過dvd播放器看影片,而較為落後的地區還停留在“早晨聽鳥叫,白天聽雞叫,晚上聽狗叫”的狀態。

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農村逐漸富裕,農民物質生活提高,其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水漲船高,不再滿足於聽歌、看電視、打牌,而對更高層次的文化生活有了需求,諸如讀書看報、遊園觀景、聽戲觀演等。富裕了的農民也迫切需要自己的圖書室、閱覽室、休閒活動室、文化廣場等文化設施,也需要愉悅心情,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隨著農業生產技術含量的提高,農民群眾對科技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科學生產,知識致富成為農民的一大訴求。

2、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

中國是農業大國,也是農民大國,至今仍有接近70%的農民生活在農村,依靠農業為生。中國要實現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現代化,而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民的現代化。目前我國農民受教育程度低,對農業科技知識接收慢,已經影響到了農業現代化程序,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提高。

要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培養新型農民,為農業現代化提高符合要求的主力軍,必須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農民文化素質與勞動生產率密切相關,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在其研究發展中國家農業問題的專著《改造傳統農業》中曾大力倡導對農民進行人力資本投入,他明確指出,“各種歷史資料都表明,農民的技能和知識水平與其耕作的生產率之間存在著有力的正相關關係”;著名學者胡鞍鋼等對我國各地區的實證研究也表明,投資人力資本對促進經濟增長最為有效,普及初等教育,學齡前兒童入學率每提高一個千分點,人均gdp年增長率可上升0.35—0.59個百分點。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是要按照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建設全面體現小康社會發展水準、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和社會主義本質特徵的文明和諧共富的新農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是前提、基礎和載體,沒有生產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就是無源之水、無米之炊。同樣,沒有文化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沒有了靈魂,沒有了活力和創造力。

農村文化建設,可以讓農民在富了口袋的同時,讓腦袋也富起來,讓農民不僅享受到豐富的物質文明生活,也要沐浴在健康、向上、多彩的精神文明生活中。農村文化建設可以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寬容、和善、誠信、友愛、互助”的良好風尚;還可以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培養農民審美情趣、奉獻精神、大局觀念,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封建迷信、歪門邪教等不良影響;還可以提高農民的政治組織水平,培養參政意識、民主意識、自治意識,推進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做好村民自治,實現“村民治村”。

4、破解城鄉二元僵局,實現城鄉統籌發展,離不開農村文化建設

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諸多問題,而要追究深層次的原因,城鄉二元體制則是難辭其咎。城鄉二元體制,阻礙了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賦予了市民和農民兩種截然不同的國民待遇,人為的造成了城鄉隔閡。今天要建設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要破除城鄉二元對立格局,實現城鄉統籌全面發展,而這一切,也都要藉助於農村文化這一把利刃。

首先,農村文化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援,能提高承接城市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的認知能力和接受效率,增進城鄉間的瞭解與交流。國家文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單位每年都舉辦次數眾多、內容豐富的“三下鄉”活動,但一些農村地區文化落後,農民素質不高,嚴重影響到了此類活動的效果,收效不大,農村文化建設將有利於克服這一點。

其次,農村文化能促進城鄉互動,縮小兩者間差距。具備較高知識水平的農民工到城市打工,不僅可以提高收入水平,還把城市文明帶回農村,推動農村文化向前發展。程序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把先進企業管理經驗和工業生產方式帶入農村,有利於推動農業現代化和鄉村工業化程序。農村文化建設也有利於吸引城市工業,甚至是外國資金的進入,尤其是農村文化旅遊業的發展受益最大,有利於鄉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再次,農村文化建設有利於弱化城鄉間的對立情緒,樹立“共生、共榮、和諧、發展”的輿論環境,減少城鄉統籌發展的阻力。

二、xx市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現狀

(一)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體制性特點

1.投入體制:總量不足、重投輕管

據調查,xx市農村文化公共投入在配置上不盡合理,財政對農村文化的有限投入主要集中於農村基礎文化設施建設,且大多數是一次性基建投入。近年來,xx市多數縣以下(含縣)幾乎沒有對文化人才的投入,也幾乎沒有保證文化設施正常執行的經費,絕大多數是隻管“建設”,不管“運轉”,存在明顯的“重建輕管”特點。

2.組織體制:行業部門分割、重複建設、有限資源浪費

農村文化建設責任分屬多個行政主體(部門)。機構改革前,在縣一級,縣廣電局負責廣播電視,縣文化局負責群眾文化,縣體育局負責群眾體育活動,縣委宣傳部負責群眾文化宣傳工作。在鄉一級,黨委有黨委組織的文化活動,教育辦(所)有教育辦(所)組織的文化活動。這些活動內容重複率高,組織形式簡單,政出多門,領導網路不健全,分類不明確,邊界不清,誰都組織管理農村文化,誰都不負全責,誰都沒有同其他部門協同起來做統一的規劃和投入,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原本有限的農村文化資源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益。

3.評價體制:重形式輕效果,輕後期管理與評估

績效評估對於農村文化建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它對農村文化建設起著監督管理和激勵約束的作用。但調查表明,xx市農村文化建設評估工作機制不全,評價標準存在著“形式主義傾向”,評價的標準就是多少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多少本藏書、多少盤光碟、多少臺電視、有無正式的規章制度,等等。很少涉及諸如文化設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文化設施的使用率等指標。現實情況表明,當前的評估一般都是一次性評估,缺乏一個事後的反饋監控機制,一些已建成的農村文化設施仍難得到有效使用。

(二)當前農村文化建設的結構性特點

1.農村文化在供求結構上的部分不對稱

調查發現,政府供給的文化活動與農民的文化活動需求之間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在農村文化設施建設方面,政府提供的文化設施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有線電視、文化活動室或圖書室、農民技術學校、有線廣播、老年活動室;而農民對政府提供文化設施的需求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文化活動站或服務中心、圖書館(室)、農民技術學校或培訓班、體育場地或體育器材、青少年活動中心(館)。需要說明的一點,由於政府供給的有線電視普及率已經比較高,農民對這一設施的需求也相應的降低,但並不等於農民不需要“電視”。造成這一錯位的原因,不能僅僅理解為農民文化資源貧乏,而是一些文化產品供給過剩而另一些供給不足這一結構性矛盾造成的結果。現有的農村公共文化供給制度存在缺陷。

2.農村文化在城鄉結構上的邊緣性和滯後性

與城市相比,農村文化處於邊緣化的境地。與城市公共文化設施相比,農村的公共文化設施卻日益衰敗,我們從農民對文化活動的偏好中也不難發現,農民對文化活動和文化設施的偏好具有明顯的模仿現代都市文化的痕跡。調查發現,農民使用頻率最高的也都是電視、廣播、書籍、報刊、雜誌等現代媒體,普及率較高的也是各種現代文化傳播工具,但在文化內容的供給方面,仍然大大滯後於城市。當代中國的中心文化是都市文化,農村文化始終處於這一中心的邊緣。

3.農村文化在地緣結構上的相對封閉性

農村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豐富多樣性。所謂“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xx市農村文化體現在地域結構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即不同地域的農村文化差異很大,地域文化特色往往與當地的方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緊密結合在一起而成為一種文化的系統結構,具有較強的穩定性。不同地域的農民很難輕易融入其他地區的文化體系中,這種地域文化的差異在一定範圍內造成了農村文化在地域結構上的相對封閉性。

4.農村文化在層次結構上的差異性

農村群體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根據年齡、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標準又可分為不同的次級群體,形成不同的群體亞文化。因此,農村文化體現在層次結構上具有一定的封閉性,不同層次、歸屬不同亞文化群體的農民具有相同和相近的文化消費取向,一般不會融入其他亞文化群體的文化交往圈子。調查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農民對文化設施的需求相似,但不同年齡的農民對於文化設施的需求則有很大差異,當前農村文化經費出現了分眾化趨勢,一種文化樣式難以滿足所有農村亞文化群體的文化需求,農村文化在層次結構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

(三)當前農村文化發展中的變遷性特點

1.文化主體:當代農村空心化趨勢與農村文化精英的出現

xx市的廣大農村(除個別發達鄉村外)大多是勞動力輸出地,幾乎家庭平均每戶就有1人外出打工。縣(市、區)的邊遠偏僻農村外出打工人員要佔到全村總人口的25~30%,有些邊遠山村可能要達到40%左右。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物件主要是兒童、婦女和老人,而對於農村發展具有主導作用的中青年人都處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範圍之外。一方面農村中堅層流向城市削減了農村文化的發展後勁,造成了農村文化傳統的斷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因為缺乏農村中堅力量的參與,客觀上使其日益邊緣化。這要求農村文化建設作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變化了的客觀情況。同時,我們也發現在一些農村基層有一批文化程度較高、思想敏銳、富於改革和進取精神的中青年農民已經成為農村文化事業的主體。他們以農村文化市場為導向,組建各類農村民間職業劇團、農民業餘文藝隊或民間演出隊等文化組織,採取適量的文化活動形式,積極適合本地及鄰近農村農民的文化需求,成為農村文化專業戶和農村文化精英。

2.文化內容:民間非物質文化的萎縮與現代都市文化的滲透

調查發現,農村原有的文化價值體系和社群記憶正在逐漸消失,特別是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在現代化的車輪擠壓下,生存空間日益萎縮,一些民間藝人也隨著生活的壓力等原因相繼轉換崗位,一些經典文藝活動和文藝人在人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與此同時,原有社群公共文化空間的瓦解熄滅了農民文化參與的熱情,原已發展起來的嗩吶、秧歌、戲劇、舞龍、舞獅等農村班社隨著集體經濟生活方式的瓦解也逐漸解散,民間藝術也很難吸引年輕人蔘與。集鎮生活對現代都市生活的模仿和對周邊農村的幅射,帶來了城市文化下沉和鄉村文化模仿現代都市文化的雙重動力。同時,“民工潮”在城鄉間的空前大流動,使廣大農民群眾模仿城市人的消費方式,現代文化消費需求不斷上升,農村文化開始出現了由傳統向現代的轉型。

3.文化載體:低技術服務產品的沒落和高科技術文化載體的流行

當代農村文化是傳統和現代的統一體,在現在的農村存在著戲劇、故事、電影、電視和計算機網際網路等多種文化型別。隨著當代農民自己擁有的現代文化裝置愈來愈多,低技術文化服務產品愈來愈不能滿足農民的文化需要。調查表明,戲曲傳統開始在農村出現斷裂,“有線廣播”和老式膠片電影這些文化服務方式,無論是在農民的心目中還是鄉鎮幹部眼中,都沒有得到認同。社會經濟愈發展,這種趨勢愈明顯。

4.文化消費:公益文化活動的萎縮與農村文化產業的起步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國家逐步降低對農村基層的介入程度,鄉鎮和村一級的經濟實力弱化,xx市絕大部分鄉鎮和農村都不再有文化設施上的資金投入,鄉鎮文化站、村一級的老年活動室、文化大院、村級文化室大都處於“癱瘓和半癱瘓”狀態。縣鄉文化部門組織的“文化下鄉”、“電影進村”活動,有一定的效果,但這種“餵食”式的文化建設機制,往往是政府唱獨腳戲,難以有效激發農民群眾心中的文化熱情,也沒有點燃農村的文化火種,幾十年的建設和努力仍然沒有培育出農村文化的造血功能。與這種公共文化活動逐步退縮相對照,農村文化建設的產業化開始起步,農民自發集資改建文化陣地、資助政府辦電視差轉檯,成立個體電影放映隊、興辦舞廳、遊戲廳與網咖等,這些以農民為主體的文化產業成為滿足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的新生力量。

5.文化陣地:政府文化陣地的衰退與民間文化組織的成長

農村集體化時期,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幾乎都是由政府提供的,政府建立了縣、鄉、村和生產隊系統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政府對農村管理方式的轉型,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也不再存在,沒有了公共文化服務網路,縣鄉政府也很難開展大規模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與此同時,民間文化活動開始興起,農村自辦文化發展迅速,民間組織的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社會對文化的投入不斷增加,一些地方戲劇、民間故事和曲藝團體活躍,民間文化精英開始出現。

三、xx市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xx市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們應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三不、三低、三缺”等方面。

(一)“三不”。

一是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部分基層幹部對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存在“經濟發展是硬指標,文化建設是軟任務”的模糊觀念,往往“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

二是區域發展不平衡。受經濟和文化意識的影響,村與村之間,鎮與鎮之間發展極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村文化設施較為齊全,文化活動豐富,而經濟相對落後的村(社群),特別是偏遠的自然村群眾文化生活還比較貧乏,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是創新意識不強。一些群眾所喜聞樂見、地方特色濃厚的文化活動形式沒有被充分挖掘或利用,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輔導、娛樂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二)“三低”。

一是層次低。文化發展方式和文化活動形式單調,更多的侷限在一般性“吹吹打打”的小文化範圍內,沒有形成大文化的概念。圖書室的藏書普遍不多,而且流通量小,不能滿足科教興農的需求。

二是利用率低。調查發現,一些村居的農家書屋,建設得很漂亮,但是書籍幾乎沒有翻閱,雖然有借閱記錄但大多是為應付檢查而偽造的。

三是管理水平低。大多文化設施通過建立驗收之後便無人管理,成為擺設。評價標準體系存在著“形式主義傾向”,只看建築面積和數量,很少涉及到諸如文化設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文化設施的利用率等指標,導致圖書資料、報刊常年無人問津,無法也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三)“三缺”。

一是缺資金。雖然文化事業經費總量有所增加,但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與財力增長比例不相稱,投入明顯偏低是阻礙農村文化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有的村集體經濟所剩無幾,缺乏社會捐助等必要的投入機制,致使農村文化經費匱乏。

二是缺人才。基層文化幹部的專業理論素質偏低,能夠獨擋一面的業務人員偏少,農村基層文化隊伍長期處於薄弱狀態。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員不僅人少且長期不在專業崗位,農村文化工作常年處於停滯狀態。

三是缺良好機制。農村文化站都是由鎮級進行管理,由於財力有限、管理不力,導致相當一部分文化站作用發揮不到位,基本上沒有開展常規業務活動。文化站人員編制本來就比較少,而許多在編人員還一直被其它部門借用,普遍存在文化專幹專職不專用的問題。另外,因缺乏考核激勵機制,基層很難引進、留住優秀專業人才。

四、xx市農村文化建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

分析農村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把握農村文化建設存在問題的成因和農村文化發展的新動向,以便提出更有效的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政策建議。

(一)社會轉型,即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的影響

在社會轉型即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與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的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矛盾和衝突,對農村文化建設產生重大影響。這種社會轉型在當前集中體現為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這種轉型期的矛盾主要是轉型不徹底,歷史的文化、制度(法律與政策)、關係(利益結構)與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的矛盾。

1、計劃的經濟社會結構與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矛盾的影響

計劃時代,傳統經濟社會結構的特徵,簡單地說就是政企不分、政社合一,城市與工業優先、城鄉二元分治。改革開放後,這些歷史結構特徵仍然存在,表現為城市與工業優先,城鄉二元治理結構等,目前還延伸出經濟優先的結構特徵,前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無不與之有關。

(1)城市與工業(經濟)優先、城鄉二元分治的影響。儘管經過30多年改革,但受歷史文化沉澱和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以及舊關係(利益結構)等的影響,這種二元化經濟社會結構幾乎沒有什麼改變,黨委政府在農村文化建設的認識與政策上依然是城市與工業(經濟)優先、城鄉二元分治:農村文化建設長期被忽略,工作目標不明確,責任、措施不落實,農村文化的人、財、物投入缺乏制度保障,投入嚴重不足。這些不足使農村文化工作地位低下,也從一個側面降低農民地位。這種低下的地位還使農民的文化要求難以表達,基本文化權益被忽視乃至侵犯。當前國家政策規定的農村文化建設資金投入很少,即便如此這種少量的文化專項資金也常常被挪用,如許多地方政府挪用體育彩票專項基金。這種二元化的認識與政策所帶來的問題,在那些工業化、城市化的農村更加突出,並引起許多村幹部與村民的不滿。

(2)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歷史關係(利益結構)的影響。從制度建設上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已有十多年,政企分開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也被視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基本要求。但是,政企分開在實踐中正遇到歷史關係(利益結構)的制約,就文化領域而言,廣電部門就是一個重要例子。儘管目前各地各級都成立了廣電集團,但廣電集團都是從廣電局轉化而來的,廣電集團與主管部門廣電局在人、財、物上都有極為密切的關係。另外廣電集團還有許多事業性的業務,廣電的有線電視網路具有壟斷性質。可以說,廣電集團享有事業與企業雙重身份與待遇,其職能與責任不清。總體而言,目前在市場化程序中廣電領域的政企、企事難分,一方面使廣電部門成為一個特殊的利益共同體,另一方面又造成廣電特別是電視網路管理混亂、服務滯後,乃至利用職權壟斷亂收費。

除了歷史遺留的政企不分外,還有一些基層文化職能部門利用職權制造新的政企不分,以獲取“租金”。一些鄉鎮文化中心,利用其文化演出審批、文化市場稽查整頓職權,壟斷文化演出中介服務,收取中介費。一些鄉鎮文化中心因每年幾十萬元的管理費及中介費收入成為富有部門,成為一些幹部親友的“俱樂部”,人滿為患。這種政企不分,在有的地方還使一些鄉鎮出現低俗文化,如“裸舞”表演。

2、農村人口流動的影響

隨著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農村人口高度流動與分化,這種流動與分化給農村文化市場、公共文化產品、文化衝突與整合帶來新的影響。

(1)對農村文化市場的影響。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使當地文化消費能力大幅下降,圖書、音像、有線電視、卡拉ok廳等消費大幅下降。與山區農村不同,沿海工業化村莊大量的外來人口促進圖書、音像及網咖、錄影廳、卡拉ok廳等各類文化市場繁榮。

(2)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影響。農村人口大量外出,老人、青少年、兒童成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物件,這進一步降低當地政府與領導對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視和投入,同時也降低社會力量對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視與投入。在沿海工業化村莊,大量的外來人口一方面使農村公共文化設施與服務不足的問題更突出;另一方面來自各地的外來人口也帶來多元文化,這使農村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同時也使農村文化面臨多元文化碰撞與適應的問題,這使促進多元文化交流與整合成為沿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農村居民收入提高的影響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居民收入提高直接刺激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促進文化需求的多樣化。農村居民不僅喜歡傳統的地方的文化、參與性強的社群文化,也逐漸喜歡異域文化、現代文化。農村居民收入提高對文化的積極影響:一是促進教育性文化發展,這在沿海發達農村極為突出。一方面促進學前教育和中國小生音樂、舞蹈、繪畫等各種才藝教育發展;另一方面是促進成人教育的發展,這包括專業技術教育、實用外語教育及掃盲教育。二是促進家庭電視、音響、電腦、照相機等文化耐用品消費,有線電視、因特網和報刊消費,促進家庭文化興起。三是促進農村居民旅遊等其它文化消費。四是提高農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層次。

(三)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科學技術的進步改變文化生產、消費、傳播與管理方式,給農村文化發展帶來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先進的生產與傳播工具為滿足農村文化多樣化需求提供了技術與物質基礎,給農村文化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電視、電腦的普及特別是有線電視網路和因特網的發展大大地降低了文化生產、消費、傳播成本。其影響:一是提高個體與家庭的文化生產與消費能力,提高個人與家庭在生產與消費中的作用,促進文化消費的個性化、居家化。二是加速農村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交流、碰撞,也加劇了先進文化與落後文化的爭鬥,提高文化管理的難度:既為農村普及現代文化、先進文化創造條件,也為農村落後(腐朽)文化產生與傳播創造空間與條件,給控制落後(腐朽)文化帶來挑戰;既加速傳統文化現代性轉化與發展、地域(民族)文化傳播與全球化,也加速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衰落與消亡,給傳統文化、地域文化保護帶來挑戰。

(四)民間傳統文化的影響

文化具有承傳性,民間傳統文化是農村社群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與載體。從調檢視,傳統文化豐富特別是宗族文化發達的地方,村莊意識、村莊凝聚力較強,依靠村民集資,村莊的禮堂、文化活動中心及公園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也較好。此外,許多民間習俗如民間信仰、婚喪儀式,已成為農村娛樂休閒的重要方式,成為群眾文化社團如腰鼓隊、太極隊、老人舞蹈健身隊等活動的表演舞臺。當然民間傳統文化中也夾帶一些迷信、重男輕女等不健康的東西。

村莊歷史人物、文教傳統等文化積澱,影響著村莊的文化建設。從調檢視,那些歷史人物多、文教傳統濃厚的村莊,村民的社群榮譽感與認同感強,村莊精英(村幹部、經濟能人、宗族精英等)容易被動員參與村莊公共文化建設。在這些村莊,老人活動中心、禮堂、學校、體育場乃至公園等建設相對較好。

(五)領導幹部的影響

從縣(市)、鄉(鎮)、村座談來看,三級文化工作者都認為,各級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是否重視文化工作是影響農村文化建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二元化的經濟社會結構中,主要領導是否重視,不僅影響政府財政(村財)對文化的投入,影響文化部門的積極性,也影響社會對文化建設的認識與參與。從調檢視,縣(市)、鄉(鎮)、村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對文化事業的重視,有利於政府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促進社會各界與政府或村委會合作推動文化建設。許多文化工作者認為“領導重視、政府牽頭”是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文化建設的重要條件。領導不重視,政府不引導、不積極參與,即便社會有能力、有意願,文化建設的合力也難以形成,文化建設也難以出成效。

五、相關國家或地區的經驗與啟示

針對xx市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著重考察發達國家和國內發達地區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的經驗和措施,為推進xx市農村文化建設服務。農村文化建設的制度安排、體系建設、資金保障、人才培養等方面是我們借鑑的重點。

1)機制創新經驗:走多元化道路,發揮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突出農民主體地位。農村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供給可分為三類:一是完全免費的純公益性文化服務,如圖書館(室)、自娛自樂的村落文化宮、政府或社會主體組織的露天電影和戲劇等;二是部分免費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如在影劇院上演的戲劇、電影,收取少量費用的文化活動室的使用等;三是完全由社會主體經營的以營利為目的的文化專案,如歌舞廳、ktv、網咖、大型演唱會等。寧波市政府根據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屬性不同,分別發揮政府和市場的積極作用。政府主要提供一二類產品和服務,而第三類主要由市場提供,通過發展文化產業來實現。

在農村文化發展過程中,寧波市正確處理了政府扶持與市場化的關係,改變以往政府包辦,農民被動接受的局面,通過政府扶持和社會贊助,降低價格,走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道路;積極鼓勵民營經濟辦文化,參與農村文化建設,形成了設施共建、資源共享、能夠多方滿足農民群眾需求的農村大文化建設新格局。

2)體系建設經驗:設立專門機構統一領導和管理,鼓勵多種力量參與。 在國外,農民教育一般由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和領導負責。如:美國由農業部推廣局負責,英國由農漁食品部農業培訓局負責,法國的農民教育由農業部主管。在亞洲國家中,日本由農民研修所負責農民培訓,韓國主要由政府的農村振興廳指導局和農民教育院負責。農民教育培訓組織和機構眾多,既有公辦的,也有社會團體辦的,還要私人企業辦的,形成了一個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機構網路。英國,有大批由社會、團體和個人興辦的業餘農業學校及短訓班,如農工夜校、農民夜校、農技訓練班、農業青年培訓學校等。墨西哥,有60多個官辦和私辦的機構,專門從事對農民的職業培訓活動。法國、丹麥、荷蘭、日本由農民協會,或其他社會團體組織負責農民和農業徒工的培訓。

3)資金保障經驗:政府投入為主,全社會協辦。美國政府為了推動農業教育,每年撥出大批研究經費,自1995年以來,每年大體上,以8%的年率逐年遞增。同時美國在XX年頒佈新農業法中規定,從XX年到XX年6年中,新增農業補貼519億美元。法國全國有350所農業技術學校,其中私立約200多所,其校長和教師的工資大部分由農業部撥款解決。韓國,由政府撥款於1997年建立的韓國國立農業專門學校,年預算為50億韓元,可以充分保證農民教育的經費需求。在埃及,政府重視農民教育,全國教育經費佔國民收入的5%,每年撥給農業院校經費33萬埃鎊。我國杭州市建立每年400萬元的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和每人每年1元的文化活動獎勵扶持經費。“xx”期間,杭州還安排12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獎勵,同時保障農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要達到3元以上的文化活動專項經費。

4)人才培養經驗: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增加對文藝骨幹培訓,培養地頭藝人。管理隊伍建設方面,寧波市各行政區領導班子中明確了一名文化工作負責人,專門負責村落文化活動的開展和業餘文化團隊的組建。為提高農村文化管理隊伍待遇,落實文化站長行政正科待遇,並配備了二名以上的在編專職文化工作幹部。人才培訓方面,一是區縣文化管人員主動下鄉,通過輔導、幫扶、幫帶等方式下村進行業務指導;二是定期開展農村文化骨幹培訓班,集中培訓指導。再者就是鼓勵和吸引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文化工作。

六、進一步加強xx市農村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中辦和國辦《意見》中,對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對農村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等,都作出了十分具體的部署,關鍵在於落實。現結合xx市的實際,提出以下建議:

(一)切實加強對農村文化工作領導,增進農村經濟建設與文化發展的有力互動

各級黨委和政府對加強農村文化建設負有重要責任,當前應著力把兩辦《意見》中五個“納入”、一個“確保”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即“要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財政支出預算,納入扶貧攻堅計劃,確保農村文化建設各專案標任務的實現。” 對我市《關於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有關監督、考核的規定,應作進一步的細化和強化,特別是要將農村文化事業發展列入縣(市、區)和鄉(鎮)領導政績和晉升考核的指標。

發展農村文化,經濟實力是基礎。同時,文化又是農村改變面貌、走向小康不可或缺的動因。因此,要教育和引導廣大基層幹部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的關係,真正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在加快縣鄉經濟發展,提高集體實力,夯實經濟基礎的同時,高度重視“文化力”的作用,將發展經濟和文化建設作為共同的奮鬥目標。

(二)重視制度建設,形成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首先,要強化農村文化建設工作機制。應按兩辦《通知》要求,建立黨委、政府農村文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有關部門的職責。市文化及相關部門應深入研究新形勢新情況,針對因經濟發展水平和區域區位不同而產生的農民文化需求差異,以及大量年輕人口流入城市、農村文化服務物件發生結構性變化等實際,分類指導農村文化建設的內容和形式,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市政府應建立經濟、文化一體化考核制度,把發展農村文化列入全面小康標準、評選雙文明鄉鎮、評估政府工作、考核領導政績等指標之中,真正落實縣鄉兩級政府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主要責任。

其次,要形成農村文化建設考核和獎罰機制。市政府檔案中提出,從今年起每年組織一次基層文化工作專項督查活動。在執行此項規定時,應該明確組織、財政、人事、文化、宣傳等各個部門的職責,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機制,並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使之在推進農村文化建設中發揮積極的、持久的作用。

(三)發揮公共財政主渠道作用,構建農村文化建設的多元投入機制

國家提出,社會事業要向農村覆蓋,公共財政投向要向農村傾斜。各級財政需共同發揮作用,市級財政應按政策要求,保持對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投入,並對縣鄉財政投入情況進行監督。縣鄉政府應有效發揮財政主渠道的保證作用,對文化館、圖書館、文化站等公益性機構的經費納入財政支出預算,並安排必須的圖書購置和裝置更新費用。

同時,制定扶持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增強其自身造血功能。並採取必要的經濟手段,鼓勵企業、富裕農民和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農村文化建設。對出資文化建設的企業,給予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惠,調動企業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通過文企聯姻,擴大互惠共利,實現雙贏。

(四)建立專兼結合的農村文化隊伍,激發農民參與農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首先,應嚴格農村文化幹部的任職資格,做到專幹專用。切不可將鄉鎮文化站長作為人員安置的崗位,也不能佔用文化站編制,或將文化專職幹部長期借用到非文化崗位工作。應充分考慮此類人員的專業性和實用性特點,持證上崗,業績考核,動態管理。

其次,應加強對鄉鎮文化幹部的培訓和指導,可採取市縣文化幹部對口幫扶鄉鎮文化站的辦法,全面提升農村文化骨幹的業務能力。再者,應注重培養和發展一批民間文化隊伍,積極鼓勵民辦社會文化團體、文化經營戶和文化中心戶的發展,支援他們深入民間、深入農民、服務農民,傳播有益文化,使廣大農民既是文化服務的物件,又是文化建設的參與者。

(五)加強陣地建設,不斷創新農村文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

農村文化設施是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必要條件,我市多數鄉鎮按要求,要在近兩年內完成鄉鎮文化站的建設任務。對於新建的鄉鎮文化設施,應從實際出發,建設規模不宜“一刀切”,更不能搞攀比。在新一輪的文化站建成後,要明晰文化設施產權,防止建成的設施再被侵佔和挪用。對於鄉鎮圖書室建設,可動員市縣所有部門實行對口支援,每年資助一定金額用於新圖書的添置。

應認真組織農村文藝作品的創作,市縣文化部門定期開展基層文化調演、會演活動,不斷培育和壯大農村文化隊伍,促進基層文化站多出貼近農村生活的鄉土文藝作品。可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和集市,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在繼續搞好歌舞、戲劇、扭秧歌、打腰鼓等傳統活動內容的同時,根據時代的特點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充實活動內涵。應進一步重視“一地一品”的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展示,保護好民俗文化傳統的生存空間,努力打造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六)積極整合資源,加快推進農村文化資訊共享工程建設

目前,各部門在新農村建設中都設立了一批建設專案,建議縣鄉政府整合這些資源和專案,使其發揮綜合性、整體性效益。如文化資訊共享工程,可與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網路以及有線電視、數字電視專案共建,鄉鎮文化活動站與成人教育中心設施共建,鄉鎮文化站圖書室與當地中國小圖書室共建,實現共同發展,以解決農村文化設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

文化部正在實施的農村文化共享工程,已經建成精品文化節目資料庫,為廣大農民提供了極為豐富的優秀文化作品資源。建議我市要加快建設覆蓋全市農村的數字化文化資訊服務網路。具備條件的鄉鎮,可按需下載精品文化節目,並利用視盤播放裝置,在鎮村文化活動站(室)等處播放,讓農民廣泛接觸、欣賞優秀文化作品。

參考文獻:

1.王炳林著:《文化方略》【m】,江西人民出版社,XX年6月第一版

2.黃楠森等主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叉文化研究》【m】,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l1月第一版

3.劉忱:《關於社會主義文化主旋律問題的幾點思考》,《理論前沿》【m],XX年第l2期

4.全民卿:《大眾文化:一種新的文化生產方式》,《文化研究》【m】,XX年第4期

5. 鄒廣文:《當代大眾文化的本質特徵》,《文化研究》【m】,XX年第2期

6. 張聯祝:《應當重視農村文化建設》,《光明日報》【n】,XX年l0月13日

7. 王黎:《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五年綜述》,《中國青年報》【n】,XX年l1月29日

8.方向新著:《農村變遷論—— 當代中國農村變革與發展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l2月第2版

9. 鄧安慶、鄧名瑛著:《文化建設論— — 中國當代文化理念及其系統構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l2月第2版

10. 曹錦清著:《黃河邊的中國——一個學者對鄉村社會的觀察和思考》【m】,上**藝出版社,XX年9月第l版

11.李昌平著:《我向總理說實話》【m】,光明日報出版社,XX年1月第l版

12. 費孝通著:《鄉土中國》【m】,三聯書店,l985年6月第l版

13. 麥天樞著:《關於九億人的現場筆記— — 中國農民》【m】,三聯出版社,1994年4月第l版

標籤: 調研 農村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tw/baogao/diaoyan/pgpo8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