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重陽節 >

端午中秋清明重陽等傳統節日

端午中秋清明重陽等傳統節日

古老的《易經》把“九”定為陽數之極。九月初九,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重陽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大約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舉行慶祝活動。所以,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中秋清明重陽等傳統節日

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xx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xx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節日別稱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歷史起源與發展

這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曆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有賞月、吃月餅的風俗。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春節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説:“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説:“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 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中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説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説:“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樑錄》説:“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文化習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嚐,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蔔、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中國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但節俗各異。壯族習慣於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餅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燈,以測一生的幸福,並演唱優美的《請月姑》民歌。朝鮮族則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請老人上架探月,然後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蕭,一起合跳〈農家樂舞》。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侗族則在這時讓青年人郊遊、歡會,稱為“趕坪節”。第一天是蘆笙會,第二天對歌。小夥子都要化粧,向心上人表達情意。傣族是對空鳴放火槍,然後圍坐飲酒,品嚐狗肉湯鍋、豬肉乾巴、醃蛋和幹黃鱔,談笑望月。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人員江齊後,大家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羣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盛大的調聲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傳統活動

●祭月、賞月、拜月

●觀潮

●燃燈

●猜謎

●吃月餅

●賞桂花、飲桂花酒

●玩花燈

●燒塔

神話傳説

中秋節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説,

嫦娥奔月

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粧枱的百寶匣。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沒有外出。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持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衝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着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着夜空呼喚嫦娥,這時他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裏,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吳剛折桂

相傳月宮裏有一個人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把他貶謫到月宮,每天都砍伐月宮前的桂樹,以示懲處。這棵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會立即合攏。李白在《贈崔司户文昆季》一詩中寫道:“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中秋節玉兔搗藥

嫦娥身邊有隻玉兔。據説嫦娥身體變輕,開始升空時,惶恐中抱起了一直餵養的白兔。白兔便隨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宮有一隻搗藥杵,夜晚在藥臼中搗制長生不老的靈藥。這個神話傳到日本後,變成了玉兔在搗年糕。

中秋節玄宗故事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衞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譜曲編舞,創作了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中秋節月餅起義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温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裏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起兵時以祕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羣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和春節”等傳統節日,不僅是一個節令概念,也是一種歷史傳承和文化記憶,更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國傳統節日是在數千年中華文明演進中形成的特定時間標識,是保障民族世代傳承、綿延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是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特殊文化載體,對於增強民族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所以,“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豐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形成新的節日習俗”,從頂層設計層面更加註重傳統節日持續保護和創新性利用,尤為重要。

將傳統節日上升到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安全的高度,表象上看似乎是節日的休閒,實則檢驗的是民族文化自覺觀念與自信意識的強烈與提升。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是經濟強大、政治強大和軍事強大,更需要文化的強大,即文化軟實力的強大。如果一個國家在文化軟實力的對話博弈中輸給其他國家,其結果無疑要比在政治實力、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上敗給其他國家嚴重得多。

為什麼中外歷史發展進程中一些軍事強大的民族,在取得政權統治之後而於旦夕之間又灰飛煙滅呢?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缺乏文化軟實力,沒有一種居於主流地位的思想文化統攝社會心理整合各界認識,沒有文化軟實力作為信念支撐和價值引領,即使是政治上相當強勢之民族,在完成當下目標實現眼前利益以後,也會陷入歧路和迷茫。

一直以來,我國很多學者在論述中華民族的融合與發展歷程時,常常論及民族文化的巨大融合能力,這種融合能力其實就是文化軟實力在發揮作用,它完成了非文化軟實力所不能完成的任務,也使得中華民族在經歷困難與危機時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當今之世,任何民族所面臨的已經不是狹小範圍內的民族之間的文化衝突,而是面對着全球範圍內多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這種情況下,時刻保持文化軟實力的特色及優勢,也就成為文化軟實力競爭的敏感話題。

這一話題至少關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何為文化軟實力?不認清不界定這一問題,當然無法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二是文化軟實力為什麼重要?不正視不觸及這一問題,文化軟實力永遠不會被擺上相應的重要位置。三是如何保持並增強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如同經濟實力一樣,它不是先天生成或自然增長的,而是根據思想需要和精神需求加以保護和生產的。文化軟實力與經濟實力一樣,需要物質方式和形態加以儲存和呈現,那麼用什麼方式和形態來儲存文化軟實力就成為當下必須思考與認真設計的問題。

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學者約瑟夫·奈在《軟實力》一書中寫道,如果將一個國家比作一個巨人,那麼經濟實力顯示的是其體魄,政治實力顯示的是其骨骼,軍事實力顯示的是其雙拳,文化軟實力顯示的則是它的血液,一旦失血過多,這個巨人就會轟然倒下,成為一具無人理睬的殭屍。

也許有人認為傳統節日的人文功能微乎其微,不足以重視,但理論和實踐表明:假如一個民族人心渙散,這個民族就是一盤散沙,就難以組建力量與外族進行抵抗;假如一個民族人心得以凝聚,所激發出來的熱情與智慧,將融匯成無比強大的能量,足以促使國人去創造一切能夠創造的奇蹟。就我國目前現狀而言,經濟實力、政治實力、軍事實力備受世界關注和矚目,國人也引以自豪和驕傲,但是更要認識到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同樣可以改變中國的世界地位和形象。

與作為硬實力的經濟、政治、軍事相對應,文化是一種軟實力,正是這種軟實力維繫着一個民族的團結與和諧,構建着一個民族的精神譜系與文化傳統。在中國歷史上,多次外族入侵改變了中原統治政權,卻一直沒有改變傳統文化節日,由此可見傳統文化節日葆有強大生命力。因此,文化軟實力是民族精神的顯現形式,保持了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也就加強了民族精神的內生力建設;失去富有特色和優勢的文化軟實力,可能比失去經濟實力、政治實力與軍事實力更可怕。

所以,關於民族傳統文化的開發、建設、修復和保護,從本質意義上看直接關涉文化軟實力,直接影響着國家文化安全,換言之,文化軟實力不僅體現着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水平,而且還體現在一個國家的文化安全上。文化軟實力不足,勢必引發文化的無力創造與無法保持這一文化潰瘍,從而剝奪整個文化肌體的再生機能,國家文化安全也就無從談起。

若能從延續和壯大文化命脈的角度和高度來認識傳統節日,就能夠激起國人的自信和作為。反之,歷史虛無主義帶來的後果將是整個民族與國家的困頓與萎縮。因此,“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和“春節”等這些重要傳統節日,不僅僅是一個節令概念,而是一種歷史傳承和文化記憶,也就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保護與利用好這些文化基因,民族文化就會傳承久遠,文化軟實力就會敦厚殷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mo/jieri/chongyang/9oxl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