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万佳范文网 >

工作方案 >实施方案 >

六年级德育实施方案

六年级德育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人是教育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德育实施方案,供大家分享。

六年级德育实施方案
六年级德育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德育工作开展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换句话说,德育教育的贯彻和落实主要靠教学中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不能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贯彻德育。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落实学校的课堂德育就尤为重要。

二、“课堂德育”领导小组

组 长:刘先清

副组长:李成兵、黄胜、鲁燕林、

成 员:中层领导、年级组长、任课教师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要想把德育工作在日常教学中做好,做扎实,首先要提高任课教师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就是说,课堂中德育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思想认识到位不到位,认识的程度如何。有句话说得好,认识有多高,效果就有多好。如果我们的任课教师对其重要性就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认为是多余的、没必要的,课堂上的德育工作就会落实不到位,学校整体德育就会事倍功半,乃至全面落空。

(二)努力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提高教师德育素质,是搞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效果的根本保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研究探索,揭示其规律,寻找新方案,就非常需要教师具有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既要勇于实践,又要积极参与科研,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德育实效。心理诊断与辅导也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新世纪人才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同时

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指导。

(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适时的进行德育教育

增强师生双向沟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是德育的原则,德育在这方面是薄弱环节,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还是对学校、教师工作,学生的评价都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年龄不同、年级不同,评价的水平也不同,对德育的需求也不一样。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真正了解,教育缺乏针对性。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师既要考虑儿童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以采取合理措施,促其质变或飞跃,引导他们健康发展。目前教学质量目标冲击德育软任务,使学生对学校德育效果的评价明显低,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研究证明: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及需要相对应时,就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是起反作用。

(四)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变的德育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

建立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学生们喜欢自己搞的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内容和方式;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式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反映出德育仍然是以教师为主,没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需要。尽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并不到位,人们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仅限于智育,还没有包括道德发展的主体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是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使得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是“等待加工的产品”。这样的德育学生怎能乐意接受呢?其实成人的成熟与经验,只能具有辅导与指导性,但绝不能代替儿童来做决定,学生有自己的道德选择和接受道德的权利。因此,要取得实效,首先应解决的根本不是方法、内容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向上的精神,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即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

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学校德育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才有实效。

(五)以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中德育的目的是育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制订教研计划、教学计划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突出教材中显性教育因素。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二是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教育因素,补充相关教学内容;三是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渗透。

课堂德育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它贯彻于每一个学科,贯彻在每一节课堂中,贯彻在每一个课堂的始终。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德育,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中要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实验、实习中要渗透德育,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渗透德育。这是所有任课教师首要的任务。教书育人主要在课堂,学生在校时间中,上课的时间最多,在课堂中受教育的时间最长,任课教师在学校中人数多,素质高,水平高,作用大,在同学中享有威望,任课教师的话在学生中影响也很大。

(六)教师言传身教,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言谈举止有修养,举手投足有素质”、“教师在学生面前无小事”、“名师出高徒”说明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风采,将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学生的作派、说话的表情都很像当年的某位老师,甚至有的写字都像当年的某个教师,我们每个教师都要认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德育渗透。

(七)感恩教育和养成教育是课堂德育的重要内容。

感恩教育和养成教育主要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品质习惯,以使成为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比如课堂常规的落实,最重要的是靠每节课的落实。老师在每节课都应该按学校的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一天的几节课节节老师都要求,这就是德育的渗透。如果,这个老师按课堂常规要求,那个老师不按课堂常规要求,学生就会认为,学校定的课堂常规可执行可不执行,给学生的

影响是什么可想而知了。再比如感恩教育的宣传与落实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感觉家人、老师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稍有不顺就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必须适时的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抓好学生的感恩、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八)提升教职工德育理念

加强学习,提高每个教师的德育素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国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加强职业道德自律,规范教学行为,增强爱生意识,关心学生品行健康发展,认识并掌握教育规律,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年级德育实施方案二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深深积淀于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仁爱,“泛爱众,而亲仁”,泛就是广泛,爱就是仁爱,对一切大众都有仁爱之心。 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校教育的意义已经越来越被狭义化,在社会片面强调升学率的背景下,学校的德育教育,情感教育已经被许多人忽视。对少年儿童而言,由于父辈和祖辈的溺爱、袒护和放纵,很多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他们一切以我为中心,缺少关爱、同情之心、仁爱之心。

面对现状,倡导仁爱教育,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浸润孩子幼小的心灵,用中华传统美德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学校的责任、义务和使命。围绕“仁爱”德育主题,我们中心学校制定具体活动实施方案,各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实施仁爱教育,让仁爱美德温润学生心灵,为其生命宽度奠基,为其终生发展计深远。

1.宣传发动。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LED显示屏和校园广播等宣讲“仁爱”的重要性和与“仁爱”相关的名言警句。

2.开学第二周,利用升旗时间举行仁爱教育启动仪式,向全校发出倡议。

3.诵读、书写经典。诵读《弟子规》,尤其是“仁爱”部分要落实人人成诵;开展《弟子规》书写大赛;让国学经典的思想精髓入心入脑。

4.确定仁爱教育活动口号,悬挂相关标语,营造氛围。

5.利用黑板报、班级专栏,宣传仁爱教育,以此推动、深化教育活动。

6.班主任利用班队活动,开辟“仁爱”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刻认识仁爱思想的内涵、价值与现实意义。举行“新八德——仁爱”主题班队会,同学们通过收集材料、讲故事、诗歌朗诵、欣赏音乐、小品等形式,把“仁爱”这个主题展现得尽善尽美.

7.成立“爱心社”,关爱弱势群体,认养绿地、花木,美化校园环境

8.落实成效。结合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自私、骄纵、网瘾,开展自我剖析和反思,利用板报、手抄报等载体展示反馈。开展“仁爱之星” 、 “仁爱模范班”评选等活动。

9.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1)、组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2)、教学教材要落实到位;

(3)、各班负责教师要落实到位;

(4)、保证每周两课时的新“八德”教育课;每周要保证两课时的新“八德”教育课,每周星期一上午安排一节道德与法制相结合教育课,以教师为主;每周五下午安排一节学生遵德守法谨行反思发言实践课即班会课,以学生为主。

(5)、组织全体教师全员参加培训。

(6)、加强新“八德”教育的内化和外化两个教学环节,严格遵循“183”教学规程。

(7)、每天早上第一节课上课前诵读《感恩词》,每一节新“八德”教育课上课前诵读《行动誓词》,一至三年级学生星期 一、三、五课间操时间诵读《弟子规》;星期二、四诵读《百孝篇》。

(8)、摸排班情,制定切合实际的班级目标。

国小德育实施方案三

一、 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需要为契机,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爱心·孝道·感恩”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德育活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明、有纪律的、合格的、优秀的国中毕业生。

二、德育工作机构

1.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霍佩峰(学校校长)

副组长:姜伟(学校副校长)

景梅(政教主任)

成 员:李春芳(校团支部书记) 朱小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 各班班主任

⒉德育网络:

课堂德育:→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任课教师→学生

党团德育:→团支部→团员→教师→学生

行政德育:→校长(副校长)→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 自我德育:→学生会→班委会→学生

三、德育工作思路及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⒈工作思路:

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加强“爱心、孝道、感恩”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等,培养合格的、优秀的中学生。

⒉各年级德育工作重点:

七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迈好中学第一步,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着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文明礼貌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八年级德育工作主题是“迈好青春第一步,德智体全面发展”。着重对学生进行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以及刻苦学习的教育。

九年级德育工作的主题是“听从祖国的召唤,做合格的国中毕业生”。着重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法制教育,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教育。

四、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实施途径

(一)习惯养成教育

⒈组织师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生中学学生习惯养成的基本要求》,并适时要求、督促、检查、考核,使之进一步规范。

⒉分管领导、班主任要对学生的习惯养成适时要求、检查、考核。

⒊团委要充分发挥团委会、学生会的功能,适时督促、检查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

⒋政教处要指导各年级的习惯养成教育。

⒌值周组要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进行全面的检查、考核,并量化上墙。 (二)1.“爱心、孝道、感恩”教育

⒉宣讲“爱心、孝道、感恩”的诗文。

⒊要求学生在父母、长辈生日和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等节庆日子利用亲情电话表达孝心、敬意,相互勾通。

⒋每期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成长历程和理想、希望,以利获得父母的支持、理解。

⒌每期写一篇与此有关的作文,表达出学生的感恩之情,学会献爱心。 ⒍每年举行一次“爱心·孝道·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三)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⒈认真贯彻落实《国旗法》,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坚持升旗献词和国旗下的讲话,站在国旗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⒉利用“五四”歌手大赛、“读书征文、“春运会”比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各班适时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四)留守学生、特殊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⒈建立档案,做好调查研究。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特殊学生”档案,并

形成制度,全面掌握他们的现状和动太发展情况。

⒉充分发展广大教师对“留守学生、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作用,采取“谈心、结对子”等形式,从心理上、生理上、学习上、生活上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照顾和管理。

⒊努力做好监护人工作,形成家庭学校共管合力。

⒋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专项知识教育,提高“留守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

⒈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⒉利用黑板报、广播、图书室等多种形式和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⒊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使人人都成为德育工作者,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帮助教育,纠正自己的言行。

(六)加强法制教育、时政教育和安全教育

⒈每期要举行两次法制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⒉对学生进行时政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⒊每逢节日、纪念日,政教处都要安排人员进行相应的知识讲座和印发相关资料,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⒋各班要按照团委的安排,适时办好主题板报。

⒌要求各班配合安办、团委适时收缴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进行安全教育。 附:杏园中心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安排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jfww.com/zh-cn/fangan/shishi/7l34m9.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