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元旦演講稿 >

幼兒園元旦匯演演講稿

幼兒園元旦匯演演講稿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幼兒園元旦匯演演講稿

你們好,非常感謝你們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這次慶元旦迎新年親子活動,感謝你們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家園攜手對孩子進行同步教育,是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句話説的好“家園如同一車兩輪,只有同向運轉,才能共同促進孩子的發展。”今天,我們歡聚一起,和孩子們一起唱、跳歡慶節日,迎接新年的到來。

一、 本學期孩子的優勢表現。

1、孩子們喜歡上幼兒園了,對各類活動的積極性都比較高。

2、 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獨立進餐、盥洗、喝水,在自我服務和為他人服務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很多孩子能勝任值日生的工作。如:擦桌子、排椅子分碗筷、分發玩具等。

3、 願意與老師和同伴交流,同同伴間的衝突明顯減少了,並且能自己運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例如尋求老師的幫助而不是打或哭,會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如來園時和老師問好,朋友間衝突時會説對不起、沒關係。

4、 通過各類遊戲活動的開展,幼兒對各類體育活動都感興趣,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5、 集體活動時遵守集體規則,注意力比較集中,積極動腦筋,踴躍發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6、 生活常規比較好,表現在午睡、吃飯、喝水、入廁等各個環節。

有待提高的方面

1、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較差,東西丟三落四,積木、油畫棒、圖書隨手亂扔,不能做到東西用完後放回原處,做事不善始善終,不注意收拾,留亂攤子,需老師多次提醒才能擺放整齊。

2、個別孩子自控能力比較差,集體活動時注意力時間短。

3、個別孩子的生活衞生習慣還不太好,做事不專注、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4、有幾個孩子很調皮如在户外活動時,會把小朋友的玩具扔了,在外邊打打鬧鬧。

5、分享意識還不夠,不願意和同伴分享玩具只想自己一人玩。

二、教育教學活動:

我們的教學目標是努力貫徹《幼兒園教育綱要》精神通過各類教學活動,增強幼兒的體質,並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開展的,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自尊心,培養幼兒獨立意識,並能積極參加各類活動,同時激發幼兒愛親人、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我們共開設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健康五大領域的課程,其中,科學學科又下設了數學學科,藝術包含唱歌、跳舞、畫畫、摺紙、手工製作、音樂遊戲等活動,下面我把各學科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介紹給大家。

(各學科教學目標和要求見《教師用書》。)

剛才我向大家介紹的是五大領域各學科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我們的教學活動是嚴格遵循幼兒年齡和身心發展要求進行開展的,在座的有的家長朋友會問,“你們為什麼不開設寫字、拼音教學活動?”我會明確的告訴各位家長朋友,在幼兒園是不開設這些活動的,因為這些都是國小課程,孩子年齡小,手的力量不夠,幼兒不是寫字,而是畫字,他們發倒筆、握筆姿勢不正確,這樣,以後很難糾正。俗話説“心靈手巧”,幼兒只有手靈活了、靈巧了,才能更好的開發幼兒的智力。我們通過拼插積木、折、剪、畫、貼、撕等教學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開發幼兒的智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孩子們各項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特別是在動手能力的發展上,如摺紙,畫畫。這次慶元旦迎新年活動室的環境佈置,我們就是以幼兒的作品為主,孩子們的繪畫、摺紙把我們的活動室裝扮的充滿了節日歡慶氣氛,充滿了童趣。

關於家園溝通、配合方面的問題。

1、 關於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1)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一貫性、一致性。

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有的孩子在家習慣較差,在幼兒園也時常會有不好的行為習慣出現。希望家長們能和老師一起,共同配合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都一樣,做一個懂禮貌、講衞生、講文明的好孩子。在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孩子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出來的,它需要我們長時間的培養,所以,如果孩子的習慣出現偏差,請家長朋友們能耐心的進行指導,而不是動不動就以武力制止後走另一個極端;放任自流或以孩子小為藉口慣着。好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比如,這學期我們對孩子進行的文明禮貌教育,最開始,老師積極主動的和孩子問好,孩子們也自然而然的積極主動的和老師問好。

(2) 關於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問題。

我們經常會發現,午睡起牀或户外活動脱衣服後,有的孩子不會自己穿衣服,有些孩子的鞋子經常穿反了;有的孩子不會整理書包、玩具;還有的孩子不能安靜進餐。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沒什麼,孩子年齡小,大了,自然就會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自理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天生都是很勤勞的。我們大人經常抱怨,現在的孩子太懶了,什麼也不做,其實,孩子在想做事情的關鍵時期,我們大人都包辦代替了。

二、孩子打架問題:

常常聽見有家長來反應説:“某某孩子打我家的孩子。”、“某某抓我們”,首先我對我們的工作失職向各位家長表示深深的歉意,請各位家長予以諒解。其實,孩子間的打鬧都是無意識的,有時孩子間只是一個小誤會,如:做遊戲時不小心碰到了別人,或者看見別的小朋友的的東西漂亮去摸一下;等等。由於幼兒較多,有時老師發現了就及時處理了,有時沒有發現,幼兒又不説,因此造成了一些小誤會。作為家長,更不能叫孩子:“誰打你了,你就狠狠的打他”或者去恐嚇別的小朋友,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三、孩子丟東西的問題、

到了大班,孩子們帶了書包,作業本、彩筆等一些學習用具,常常有部分孩子,不是丟作業本,就是鉛筆、橡皮等,我們對孩子也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同時也要求家長時時提醒自己的孩子,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整理書包,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要慢慢學會生存、生活、和勞動的能力。

四、安全問題:

五、其它問題: 教育觀念的轉變問題

從現在到孩子入國小前,或孩子入國小之後的一段時間,我們家長該做些什麼?不該做些什麼?要説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看看現在幼兒、國小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現狀。要説家庭教育,我們家長都有自己一套成熟或不成熟的教育經驗,家庭教育是很複雜性的。它不同於學校教育,有明確的課程計劃,各科課程標準,一系列的教育規程,教育制度。家庭教育完全依賴於家長的教育意識、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主要存在着以下幾種心態:首先是“望子成龍”型的,這也是大部分家長的心態。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哪位家長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第二類是“隨波逐流”型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是龍就會上天,是蟲就要入地,有這樣心態的家長也為數不少;第三類兼於兩者之間,對孩子的學習抓一陣,放一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現象在孩子的後期教育中尤為明顯。各種心態都有它自身的利和弊。比如家長的“望子成龍”本身是一件好事,他能大大促進學校教育地發展。但我們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一旦過火了,就會阻礙教育的進程。我們先不妨看看現在幼兒教育的現狀。現在的幼兒園,不管是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可以説是遍地開花,家長選擇的餘地很大。那麼家長選擇幼兒園的標準是什麼呢?有的是為了圖個方便,有的是看中幼兒園的環境等等,但更多的家長還是在選擇哪所幼兒園畢業的孩子識字多,會做算術。他們總是認為多教字,多做算術的幼兒園才是好的。到了大班,很多家長放學接孩子時,第一句話就是“今天寫字了嗎?”“今天學了哪個拼音?”,家長像模像樣地把自己的孩子當作小學生

這樣一來,很多幼兒園為了擴大生源,為了自身的生存,就不得不迎合家長的意願,在平時開展大量的認字,寫字,算術的教學,致使出現了幼兒教育國小化的不良現象,我們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地發展。一些教育心理學家指出,幼兒教育國小化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為國小化的教育模式不僅會增添幼兒的心理壓力,同時也束縛了孩子的獨立個性和想象能力。

與此同時,幼兒教育國小化也給國小教育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留下了眾多的後遺症。由於國小一個班的學生可能來自於十個、二十個不同的幼兒園,參差不齊的教學進度,各式各樣的執筆方法、不規範的拼音發音方法等都給國小入學教育帶來了不便。何況,根據國小課程計劃,入學後,還要進行為期4-7個星期的拼音教學,好多學生由於不願聽老師炒冷飯的拼音教學課,致使入學後就形成不專心聽課的不良習慣。再看看國小一年級的課程設置,每週語文課七節,數學課三節半,音、體、美各兩節,英語三個半節(從下半年開始國小一年級將不開設英語課),其他的還有就是勞動、活動、興趣課了。從這兒看,國小一年級的數學課時明顯減少,何況也有教育專家提出,國小一年級將取消數學課,這也是有道理的,一年級數學課中的十以內,二十以內加減法到學生進入二、三年級時,不教也會了。這樣看來,在幼兒園還有必要花很多的時間、精力進行數字、運算教學嗎?

順便插一點,看看我國的教育方式,明顯跟西方的國家不同,他們家長去接孩子的時候問 什麼?問的是:今天你玩得快樂嗎?今天你跟誰合作了?強調的是孩子本能的發揮,個性的張揚和與人合作的精神。提倡讓孩子主動的、探究性的學習,培養的是孩子的興趣和能力,讓孩子舉一反三的學。他們讓國小生開展課題研究,讓他們自己開展調查,收集資料,寫研究報告。國小生能寫出上萬字的課題研究報告,這對我們來説是有點不可思議的。

我説這些,那麼在幼兒園是不是什麼都不用教了呢?這也不是的,我個人認為,在幼兒園要適當的教些字詞和進行必要的、規範的言語訓練,也應該給孩子一些數的概念。但這些都必須在相應的實踐活動中進行教學,讓孩子生動、直觀、主動地接受知識,興趣盎然地學會知識。表面聽去,我好像是説給幼兒園老師聽的。其實不然,我是説給家長聽的,我們家長完全可以借鑑學校的教育方法,創設各種生活情境讓孩子動手、動腦、動口,拓展孩子的思維,同學校一道共同教育好子女。

所以作為家長適當的轉變一下教育觀念,瞭解一點當前的教育理念是很有必要的。平時,要更多的注意培養孩子對待事物的興趣和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興趣和習慣將影響人的一生。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有一位孩子的父親是個“新聞迷”,早上聽收音機,晚上看新聞節目,成了這位父親的必修課。而他的兒子呢,從小受到了潛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迷上看新聞。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入國小後,老師發現這個孩子的聽説能力、記憶力特別強,讀起課文來,語感也特好,對看課外書,對身邊的事也很感興趣。剛入國小就能看《西遊記》的學生版本了,問她,字認到嗎?他説有的認到,有的認不到,但大概能知道講了什麼事。而認到的那些字基本上是自己通過問父母,通過一遍又一遍反覆的接觸,學會的。你看,孩子一旦有了興趣,根本就用不着機械、死板的教他認字、寫字了。這樣,對這個孩子的一生來説,將是一個良性的循環,將會學得很輕鬆在入國小前,家長還應重視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文明禮貌習慣,與人相處習慣,生活節儉習慣等。同時,家長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確把握嚴與愛的尺度,多給孩子鼓勵,讓孩子從國小會自信。特別不能在他人面前當着孩子説自己孩子的缺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人們往往喜歡説客氣話。孩子帶出去玩,別人問你,你孩子學習怎麼樣?我們家長總會謙虛地説:“不怎麼樣,不太好.”其實,這樣是很傷孩子心的。家長也不要老是把“你真笨”“真糟糕”等詞語掛在嘴邊,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直接影響孩子學習、生活的積極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yuandan/qx0re6.html
專題